一种新型SIW传输线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一种新型siw传输线结构设计

一种新型siw传输线结构设计

一种新型siw传输线结构设计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射频和微波信号的传输需求也越来越多。

因此,传输线的研究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输线设计领域,传统的物理传输线,如同轴电缆和准同轴电缆,其优点是可以提供很好的传输特性,但是其缺点是容量较大,质量较重,并且易被外界电磁干扰和辐射。

因此,人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传输线连接在层间的色块低损耗半波长传输线结构,简称SIW 传输线。

SIW传输线是指将传输线封装在一个半波长的结构中,由微带线和表面定向电容件组成,并经过模拟隔离和绝缘处理,使得信号可以高效地传输。

优点是可以有效降低传输线的质量,微带线的结构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并可以满足射频和微波信号的高速传输需求,在现代通信和集成电路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SIW传输线的设计是一项让人挑战的任务,其目标是在最低损耗状况下,实现最佳的传输特性。

有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法,即层状半波SIW传输线,巧用拖尾相位前移SIW传输线和多芯层状SIW传输线。

1.状半波SIW传输线。

它由嵌入式微带线和表面定向电容件组成,可以通过模拟隔离和高品质绝缘处理,使得信号在其中高效传输。

它的优点是可以提供良好的传输性能,并有着较高的带宽,但缺点是其价格较高。

2.用拖尾相位前移SIW传输线。

它结合了微带线和表面定向电容件,同时增加了拖尾相位前移结构,可以提高单线路的带宽,并增加信号的传输距离,具有更高的迁移损耗。

但它也存在运行温度范围较低,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

3.芯层状SIW传输线。

多芯层状SIW传输线是在一个半波结构中,将多根微带线和多个表面定向电容件绑定在一起,形成多芯层状结构。

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长的传输距离,由于多个微带线之间可以形成屏蔽效应,也可以有效抑制外部电磁干扰和辐射。

总的来说,SIW传输线的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改进传输特性,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此外,也需要考虑到最小成本,最短时间,最低损耗,最小尺寸和最高品质等因素。

基片集成波导与微带线的转换设计

基片集成波导与微带线的转换设计

基片集成波导与微带线的转换设计
刘婷;李海波
【期刊名称】《电子质量》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基片集成波导(SIW)是近年内出现的一种新型微波传输结构,它综合了矩形波导和徽带线的一系列优点.然而,该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它与其它形式的传输线之间的过渡问题.这个过渡问题以前已由全波优化法得到,本文涉及的是等效电路结合仿真软件的方法.文章的目的是介绍和分析基片集成波导和微带线之间的转换设计.以便于SIW的连接和测试工作.
【总页数】3页(P5-7)
【作者】刘婷;李海波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西安,陕西,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西安,陕西,71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011
【相关文献】
1.基片集成波导多层转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J], 李硕
2.微带线与不同层间带状线在LTCC设计中相互转换 [J], 熊锦康
3.微带线与不同层间带状线在LTCC设计中相互转换 [J], 熊锦康
4.双脊波导与微带线转换器的仿真设计 [J], 刘少辉;同伟
5.一种E波段耦合微带线和矩形波导转换的设计 [J], 王健;孙泽月;张力维;王晓鹏;姚武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iw等效矩阵波导

siw等效矩阵波导

siw等效矩阵波导引言:siw等效矩阵波导是一种用于微波和毫米波集成电路中的传输线结构。

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低损耗和良好的隔离性能。

在当前的通信系统和雷达应用中,siw等效矩阵波导被广泛应用于天线、滤波器和功分器等器件的设计。

一、siw等效矩阵波导的基本原理siw等效矩阵波导是一种基于等效原理的传输线结构。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介质层中引入金属薄层,形成类似传统金属波导的等效结构。

siw等效矩阵波导的传输特性可以通过等效电路模型来描述,其中等效电路模型包括等效电感、等效电容和等效电阻等参数。

二、siw等效矩阵波导的特点1. 低损耗:由于siw等效矩阵波导采用介质层和金属薄层的结构,相比传统金属波导具有更低的传输损耗。

这对于微波和毫米波集成电路中的高频信号传输非常重要。

2. 良好的隔离性能:siw等效矩阵波导的金属薄层可以有效地隔离相邻传输线之间的信号干扰,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 紧凑的结构:siw等效矩阵波导可以实现高度集成的电路设计,因为它的结构紧凑且占用空间小。

三、siw等效矩阵波导的应用1. 天线设计:siw等效矩阵波导可以用于设计微波和毫米波天线。

它的低损耗和良好的隔离性能可以提高天线的效率和方向性。

2. 滤波器设计:siw等效矩阵波导可以用于设计微波和毫米波滤波器。

它的紧凑结构和低损耗可以实现高性能的滤波器设计。

3. 功分器设计:siw等效矩阵波导可以用于设计微波和毫米波功分器。

它的低损耗和良好的隔离性能可以提高功分器的效率和功率处理能力。

四、siw等效矩阵波导的发展趋势siw等效矩阵波导在通信系统和雷达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微波和毫米波技术的不断发展,siw等效矩阵波导将继续推动集成电路的发展。

未来的siw等效矩阵波导将更加注重低损耗、高可靠性和高集成度的设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结论:siw等效矩阵波导是一种具有低损耗和良好隔离性能的传输线结构。

它在微波和毫米波集成电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在天线、滤波器和功分器等器件的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种新型siw传输线结构设计

一种新型siw传输线结构设计

一种新型siw传输线结构设计
1 SIW传输线结构
SIW(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传输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微波电磁传输线结构,它是将射频微波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在基板上利用印刷电路技术实现波导结构的技术。

SIW传输线结构可以提高传统电磁传输线结构的成本效率,并可以适用于各种高频通信系统。

2 多模传输线结构
SIW传输线结构可以分为多种模式,比如圆柱波导模式,孔模式,双层螺旋模式和多层螺旋模式等。

其中,圆柱波导模式可以充分满足低至/或高至10GHz频段的特定应用,而孔模式可以实现窄带高带宽性能。

此外,双层螺旋模式可用于/或高至300GHz频段,而多层螺旋模式则具有很高的阻尼性能,在处理高频衰减的情况下,可以克服衰减的影响,便于传输线结构的设计。

3 优点
SIW传输线结构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带宽和低衰减的优势,可以实现更高的通信质量。

其次,与传统的设计相比,SIW传输线结构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实现更低的整体成本。

此外,此结构也具有小尺寸、重量轻、安装方便、结构紧凑等优点,可以有效提升高频微波系统的性能。

4 结论
SIW传输线结构是一种具有较高的性能的新型电磁传输线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种高频通信系统。

它具有高带宽、低衰减、安装方便、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点,且可实现大量成本节省,可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IW)的多层转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IW)的多层转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IW)的多层转换器的设计与仿真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IW)的多层转换器的设计与仿真0 引言基片集成波导(SIW)是一种立体的周期性结构,它可利用PCB、LTCC等集成工艺获得,并可通过金属通孔或者空气过孔限制向外辐射的电磁波,从而代替传统矩形金属波导或非辐射介质波导(NRD)的集成类波导结构。

和传统的矩形金属波导相比,SIW同样有着良好的传播特性,诸如品质因数高、易于设计加工等,同时较传统波导更为紧凑,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而且这种结构易于集成,因而可大大减小原有微波毫米波波导器件以及建立在波导基础上的其它微波无源器件的尺寸、重量和价格。

基片集成波导技术可提供一种高品质的微波毫米波电路集成新技术,目前,它已逐渐为微波界所认识,并受到国际学术界与工业界的重视。

然而,该技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它与其它形式的传输线之间的过渡问题(转换)。

微波有源器件大都是表面封装或芯片形式,在安装时需要共面电路结构(如共面波导、微带线等)。

因此,SIW与共面传输线的过渡问题是这项技术的一个重要前提,其最重要的指标是带宽及回波损耗。

1 SIW的基本原理矩形波导与微带线的转换在毫米波频段是较常用的一种。

对其转换的基本要求是传输损耗和回波损耗要低,而且应有足够的频带宽度;装配容易,同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另外,它还可与电路协调设计,十分便于加工制作。

SIW侧壁由周期排列的金属通孔构成,等效于在矩形波导的窄壁横向开槽,以使SIW只能传输TEno模。

实验证明,SIW的传输特性和矩形波导类似,因此,SIW可以转化为等效矩形波导,并运用矩形波导的理论加以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SIW的宽度W与等效矩形波导宽度W的等效关系如下:式中,d为金属通孔直径,s为相邻通孔中心间距,W为SIW宽度。

2 微带-探针-SIW异面转换结构采用异面结构,可设定下层基板为SIW,上层基板为普通PCB,并在上层基板上蚀刻微带线。

一种X波段高Q值SIW传输线的设计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X波段高Q值SIW传输线的设计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X波段高Q值SIW传输线的设计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汪晓光,孙佳栋,马洪泽,王浩川,韩天成,杨光申请号:CN202011598874.3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号:CN112838345A
公开日:
202105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微波技术,具体为一种X波段高Q值SIW传输线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从Q值角度出发,通过研究X波段SIW的Q值与各项参数(d、p、a)之间的关系。

首先,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传输线模型进行逐步的仿真分析,从而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数据,并利用MATLAB进行公式拟合,从而得到Q值与d、p的关系曲线以及对应的拟合公式;然后,通过得到的拟合公式给出基片集成波导SIW高Q值与各项参数之间的最优组合,在其他参数满足的前提下实现了X波段SIW传输线的高Q值设计,缩小了传统设计公式所给出的各项参数范围,给出了更精确的定量关系。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
地址: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闫树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siw腔体中的短路柱作用

siw腔体中的短路柱作用

siw腔体中的短路柱作用
在SIW(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腔体中,短路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SIW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微带线技术,它提供了更低的损耗和更高的集成度。

而短
路柱作为SIW中的一种元件,用于调整SIW的电磁波传播特性。

短路柱主要通过改变SIW的边界条件来影响电磁波的传播。

通过在SIW中引
入短路柱,可以有效地控制波的场分布,改变传输线的阻抗特性以及调整谐振频率。

短路柱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等参数的调整,可以实现对SIW中电磁波的聚焦、耦
合和辐射等功能。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使用短路柱实现SIW频率选择性表面,用于滤波器的设计。

频率选择性表面是一种具有特定频率选择性传输特性的人工结构,在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SIW中设置短路柱的阵列,可以构成一种可调
谐的频率选择性表面,实现对特定频率波段的滤波功能。

此外,短路柱还可以用于SIW中的功分器和耦合器等器件的设计。

通过在
SIW的分支中添加短路柱,可以实现对电磁波的方向分配和能量耦合。

这种设计
可以用于微带耦合器、功分器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器件,实现信号的分配和耦合。

总之,短路柱在SIW腔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整短路柱的位置和形状
等参数,可以实现对SIW中电磁波的控制和调整,进而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着SIW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路柱作为其中的重要元件,将在无线通信和微波领域
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220GHz新型SIW-波导过渡结构的设计

220GHz新型SIW-波导过渡结构的设计

220GHz新型SIW-波导过渡结构的设计刘军;于伟华;吕昕【期刊名称】《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年(卷),期】2017(000)003【摘要】基片集成波导(SIW)既有波导的损耗低、品质因数高、功率容量大的特点,又兼具微带线的低剖面、尺寸小、易于与其他平面电路集成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微波电路设计之中。

鉴于目前测试系统及级联都采用矩形波导端口,为实现对SIW 元器件的测试及系统集成,须对SIW元器件进行过渡结构设计。

采用三维高频电磁仿真软件仿真和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SIW-波导过渡结构。

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205~225GHz频段内,带内插入损耗在0.5~0.6dB之间,回波损耗大于12dB;背对背结构,插入损耗小于1.5dB,回波损耗大于10dB,相对带宽11.4%。

【总页数】4页(P364-367)【作者】刘军;于伟华;吕昕【作者单位】[1]北京理工大学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1]北京理工大学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1]北京理工大学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62【相关文献】1.一种220GHz波导-悬置微带线过渡电路设计 [J], 刘高见;李军;徐辉;张晓阳2.一种220GHz波导-悬置微带线过渡电路设计 [J], 刘高见;李军;徐辉;张晓阳;3.220 GHz新型SIW-波导过渡结构的设计 [J], 刘军;于伟华;吕昕4.220GHz新型SIW-波导过渡结构的设计 [J], 刘军;于伟华;吕昕;5.220GHz折叠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的损耗研究 [J], 潘攀;李含雁;冯进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iw10结构

siw10结构

SIW10(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基片集成波导)是一种微波传输线结构,它采用介质基片中的金属化通孔阵列来实现电磁波的传播。

SIW10结构在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它具有高Q值、低插损、易于集成等优点。

SIW10结构由上下两层金属面和中间的介质基片构成,金属化通孔阵列位于介质基片中,用于实现电磁波的传输。

SIW10结构的特性阻抗和截止频率等关键参数可以通过调整通孔直径、通孔间距和介质基片的厚度等参数来进行优化。

SIW10结构在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滤波器、功分器、耦合器、天线等。

例如,在滤波器设计中,SIW10结构可以实现高性能的带通或带阻滤波器,具有较高的带外抑制和陡峭的滚降特性。

此外,SIW10结构还可以与其他微波电路元件进行集成,实现复杂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总之,SIW10结构是一种高性能的微波传输线结构,在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新型SIW传输线结构设计
田伟成;汪晓光
【摘要】The SIW stru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both traditional waveguide and micro-strip structure transmission lines, that is, low radiation, low insertion loss, high Q value, high power capacity, miniaturization and easy connecti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ing SIW are briefly described. Meanwhile, based on the propagation mod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the traditional wavegui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idence angle and loss is discussed. By adding a magnetic cylinder on the inside of the metal through-hole on the existing SIW transmission line to affect the incidence angl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a preliminary empirical design formula is acquired. Then the principle analysis is done and ultimately a new SIW transmission line is provided.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both the insertion loss and the return loss of the newly-designed structure are better than existing SIW in the same situation, and this structure can be used on X band.%SIW结构具有传统波导和微带型结构传输线的优点,即具有低辐射、低插损、较高Q值、高功率容量、小型化和易于连接等优点.简要介绍现有SIW结构和传播特性,根据电磁波在传统波导中的传播方式,探讨入射角与损耗之间的关系.通过在现有SIW传输线金属通孔内侧加入磁性圆柱,影响电磁波传播入射角,得出初步的经验设计公式,并进行了原理剖析,最终提供了一种新型SIW传输线.实践表明,在同等情况下,所提出的新型设计结构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均优于现有SIW,可用于X波段.
【期刊名称】《通信技术》
【年(卷),期】2018(051)003
【总页数】5页(P718-722)
【关键词】SIW结构;X波段;磁性圆柱;入射角
【作者】田伟成;汪晓光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 611731;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 61173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811+.7
0 引言
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是一种可集成于介质基片中的传输线结构。

通常,SIW是在介质基板上打两排金属通孔,再在基板两面覆以金属得到的。

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将通孔阵列等效为金属壁,传输特性则可近似矩形波导分析。

SIW结构具有低辐射、低插损、较高Q值、高功率容量、小型化和易于连接等优点。

当电磁波在导波结构中传播时,会形成表面电流。

目前,一般使用全波分析法和有限元法来对基片集成波导进行场分析,得出SIW各项参数和传统波导的等效公式。

1 传输线仿真与计算
SIW结构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特殊的两边墙壁上细薄的插槽的矩形波导。

横向切割这些电流的槽,将会带来大量的电流辐射。

因为横向磁性场会产生纵向表面电流,所以存在纵向电流的TM模和存在横向磁场的TEmn(n≠0)是不能存在SIW结构中
的。

实验发现,如果引脚不焊接在一起的PCB金属板,SIW的参数属性将以非常显着的方式下降。

因此,金属柱不仅起到屏蔽电磁波的作用,而且负责连接表面电流以保持导波传播。

下面是通用的SIW与传统矩形波导的宽边的转换公式[1]:
其中,d为金属通孔的直径,s为相邻金属通孔孔间距,w为两行金属化通孔之间的距离。

本文通过在金属通孔内侧加入磁性圆柱,合理调节金属通孔和磁性圆柱的直径与间隙,使得SIW传输线的性能得到提高。

所述两行磁性介质圆柱设置于两行金属通
孔内侧并与其平行,各行磁性介质圆柱的中心线与同侧金属通孔中心线的行距相等,其距离为0.3~1.2 mm;各行磁性介质圆柱由相同的磁性介质圆柱等间距构成,
如图1所示。

图1 本文SIW传输线结构
设计方法如下SIW经验公式(1)和本结构SIW经验公式s=2.5d-0.360 1,得到对应的中心频率和金属通孔的直径d、相邻金属通孔孔间距s和两行金属化通孔之间的距离w。

将磁性介质圆柱的直径d2、相邻圆柱间隙s2应用经验公式:d=1.133d2+0.04,s2=5.618d2+0.713 6;扫描磁性圆柱行与金属通孔行的最短距离,得到最优化尺寸;固定s、d、s2、d2这4个参数中的一个参数,并扫描其他参数得到最优的尺寸解。

2 入射与性能分析
众所周知,在SIW结构中,金属通孔的直径越小,金属通孔之间的间隙越小,SIW结构的参数性能越好。

这不仅有利于散射特性、泄漏损失和带阻特性SIW结构,而且大大简化了设计流程,并使PCB设计更加紧凑。

如图2所示[2],电磁波在SIW结构中的传播方式与在传统矩形波导中的传播方式类似,电磁波通过在两
个宽侧壁之间反射而在Z方向上传播。

图3为电磁波入射金属通孔。

通过几何关
系可以得到[1]:
其中θ称为入射角,w为矩形波导的宽边宽度,n为电磁波模式阶数,λ为波长长度。

虽然入射角不是直接可以表征的参数,但是衰减系数与入射角成反比例,从而影响SIW结构几乎所有的性能参数,如图4所示。

图2 电磁波在波导中传输
图3 电磁波入射金属通孔
图4 衰减常数与入射角关系
当频率增加[3]时,如果入射角不变,电磁波的穿透性加强,会使得泄漏量增加。

同时,入射角度会随着频率的增加升高,衰减系数又会变小。

但是,在15°~50°时,该入射角对衰减系数的影响会大于频率对其的影响,特别是低频范围内的频率。

模式顺序增加时,入射角度会减小,导致衰减系数增加,使得SIW结构性能变差。

所以,对于SIW结构,入射角至关重要,一般选择大于或等于30°。

磁性介质圆
柱的加入,使得电磁波在传播时先经过磁性介质圆柱再入射到金属通孔,从而增大入射角,使得衰减系数减小。

新型传输线的插损如图5所示,现有SIW结构损如
图6所示,新型传输线的回波损耗如图7所示,现有SIW结构回波损耗如图8所示。

可以看出,新型传输线插损和回波均优于现有SIW结构,提高了SIW结构的性能。

3 结语
通过在传统SIW结构中紧靠两行金属通孔加入两行与其平行的磁性圆柱,形成新
结构SIW传输线,从而实现在相同直径下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的性能优于现有SIW结构,且驻波比VSWR和传播常数保持不变。

所述SIW传输线的设计方法中,SIW的经验公式为s=2.5d-0.360 1,新型传输线经验公式为d=1.133d2+0.04和
s2=5.618d2+0.713 6。

宽边宽度w则参考式(1)。

需要说明的是,此类SIW 传输线仅用于了X波段。

图5 本文S12参数仿真结果
图6 相同条件下现有SIW传输线的S12仿真结果
图7 本文S11参数仿真结果
图8 相同条件下现有SIW传输线的S11仿真结果
【相关文献】
[1] Xu F,Wu K.Guided-Wave and Leakage Characteristics of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J].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IEEE,2002,53(01):66-73. [2] R.E.柯林.导波场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6.Colin R E.Waveguide
Theory[M].Shanghai: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66.
[3] Zhu L,Wu K.Unified Equivalent-circuit Model of Planar Discontinuities Suitable for Field Theory-based CAD and Optimizationof M(H)MIC’s[J].IEEE Trans. Microw.Theory Tech.,1999,47(09):1589-16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