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PPT课件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1.观察、识别、描述与大气有关的自然现象,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2.利用不同区域对流层高度的变化,分析飞机飞行高度变化。
【综合思维】3.能够解释大气成分变化的影响及各圈层的人类活动、地理现象等。
【区域认知】4.理解大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人类与大气环境相互协调意识。
【人地协调观】氮知识清单一 大气的组成组成含量作用干洁空气____二者占干洁空气体积的99%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____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很少绿色植物进行 的基本原料;对地面有_______作用臭氧很少吸收太阳光中的_______,保护地球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氧保温紫外线水汽_______很少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固体杂质知识清单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运动状况高度递减对流运动天气高度升高平流运动臭氧航空飞行无线电波大气中的臭氧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生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
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不一样的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的高度高;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的高度低。
情境探究[情境] 大气的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大气的成分发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变化。
阅读材料,小组合作探究: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
氟氯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剂、火箭推进剂等,到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氟氯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00万吨。
[探究] 大气组成的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 如果二氧化碳继续增加,地球持续变暖,对人类生存将产生严重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含答案)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考点基础练考点一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不同的大气成分,作用不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成分中,即能参与光合作用,又具有保温作用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2.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原因有()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②大量使用制冷剂③植树造林④兴修水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C2.A【解析】1.参与光合作用的大气成分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但只有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C正确,B错。
氮气和臭氧并不参与光合作用,AD错。
故选C。
2.大气的成分比例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目前在人为作用下,二氧化碳、氟利昂等比例增加。
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导致的,氟利昂增多是大量生产制冷设备如空调、电冰箱等导致的,植树造林和兴修水库使大气成分向良性方向变化,①②正确,③④错。
故选A。
3.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A.二氧化碳,氧气B.氮气,氧气C.臭氧,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氮气【答案】3.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氮气占78、1%;氧气占20.9%,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低层大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的物质是()A.水汽和臭氧B.二氧化碳和臭氧C.氩和氖D.水汽和杂质5.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A.水汽比重 B.杂质含量 C.有害气体成分 D.干洁空气成分6.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中水汽含量相关的是()A.臭氧层变薄B.酸雨加重 C.旱灾频发 D.全球变暖【答案】4.D5.B6.C【解析】4.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D错误;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因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二氧化碳有保温作用,但二者对天气影响小,AB错误;氩气和氖气在大气中含量较少,无法影响天气变化,C错误,所以选择D。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讲义测试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由□01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构成。
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1)氧是维持□02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2)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03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有□04保温作用。
(4)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05紫外线,使大气□06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5)水汽和杂质是□07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
1.判断正误。
(1)干洁空气以氧气为主。
(×)(2)臭氧因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的大气成分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杂质答案 A解析二氧化碳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举例说明人类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提示燃烧煤炭等矿物燃料、破坏森林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使用空调等制冷设备使臭氧减少。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根据温度、□01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02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1.判断正误。
(1)臭氧层位于对流层。
(×)(2)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
(√)2.大气各垂直分层的主要特点(1)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033/4和几乎全部的□04水汽、杂质;高度因□05纬度而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06递减,有利于大气的□07对流运动。
(2)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08升高;在22~27千米范围内形成□09臭氧层;以□10平流运动为主。
(3)高层大气气温先下降后□11上升;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12电离层;空气密度□13很小。
2.随高度的升高,对流层气温()A.升高B.先升高后降低C.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答案 C解析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在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人教版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一、大气的组成1、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了解)2、干洁空气(掌握)⑴、概念: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⑵、干洁空气成分体积分数:N₂ 78%,O₂ 21%,0.93% 氩气,0.038% CO₂, 0.032% 杂气⑶、组成成分的作用①氧(O):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②氮(N):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③二氧化碳(CO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具有保温作用;④臭氧(O₂):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3、水汽和杂质水的相变: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了解)⑴、作用:①含量少,但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②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⑵、降水的条件:①水汽②凝结核③温度(了解)二、人类活动与大气(了解)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不断的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1、体现: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和对森林的乱砍乱伐2、实例:①温室效应形成过程及其影响(掌握)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砍伐-CO₂增多-气温上升-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②臭氧空洞危害:使得大量的紫外线穿越大气层,进入近地面,严重威胁各种生物的生命安全。
臭氧空洞发生在南北两极或极地上空3、氧气含量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了解)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大气的垂直分层(全部掌握)一、大气的垂直分层1、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分层依据:温度运动状况密度二、各垂直分层的的特点1、对流层⑴、范围:平均厚度:12Km,低纬度:17-18Km,中纬度:10-12Km,高纬度:8-9Km。
⑵、气温垂直变化: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顶部气温将至-60℃;对流层大约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⑶、大气运动状况: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⑷、密度气压:密度大、气压大⑸、水汽尘埃: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的污染物也集中于此层。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一、自我介绍各位师兄师姐、老师、领导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分析以及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环节来说课。
首先我们来进行课程标准要求解读。
二、说课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并说明对生产生活的联系。
学科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了解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大气垂直分层。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不同大气层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人地协调观:充分利用各种大气成分与大气层,发挥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积极影响。
4.地理实践力:个人参与减缓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的生活实践。
三、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1)地位:本节课是出自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部分,它既联系了第一章学习的地球外部圈层中的大气圈,也是本单元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它与后面的大气受热状况、大气运动状况以及许多天气、气候气象知识都有直接联系,如: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等。
考虑到本校学生起点较高和需要开发较多的思维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既顾及了知识的整体性,又考虑了知识的层次性,为了让学生下一步了解和学习大气打下基础,要在原有课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延伸知识和联系实际,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后面几节课的教学。
(2)内容:本节课分为2部分内容,分别是:1)第一部分是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等,其中干洁空气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了解各低层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
2)第二部分是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分别从大气厚度、大气组成、大气运动特点以及对人类活动的联系来学习。
四、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已经能够围绕问题自主思考,已经具备一定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大部分学生求知欲强,乐于探究,对大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缺乏较科学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风向: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好转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大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l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l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源月最低气温月大陆性大大7月1月海洋性小小8月2月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l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l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l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
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笔记
一、大气的构成地球大气是由气体组成的有机物,是显著的物理和化学系统,大气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和其它人工制造或自然天然形成的气体组成,其中六氟化硫、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占据了主要比例,以及其它价值小、量少但具有重要作用的放射性气体、氟气、氯气、氨气、氮气等物质。
大气下层是最稠密的,垂直分布总能由下到上可分为间歇层和连续层,如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此可以将大气结构分成气候带和垂直分层。
二、大气垂直分层1.大气表层它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距离地面的高度从0到10km,称为大气表层,气温从地面开始升高,升高至约6 km 后便减少,到达11 km 后又再次升高至约20 km,称为背景温度。
这一层气体的水分主要来自海洋,湿度较高,温度降低时可形成降水;而对于空气释放出的热量和由地面升气所带走的热,大部分在此层辐射回太空。
2.对流层它位于大气表层和平流层之间,它是大气稳定性最弱的层,高度在5~15在米,大气在垂直上呈弱稳定状态,主要表现为空气从地面扩散抬升,以及空气因不同温度的对流而形成的气旋和移动。
对流层是大气在温度、湿度、瞬时风变化等方面的关键分层,因此表现为大气的局部性弱动力运动,存在许多天气系统,如暖性与冷性气流、秋季连续性热带气旋、秋冷空气、春季暖性气旋、冬季持续性暖性气旋以及局地性天气现象。
3.平流层它位于对流层之上,约位于大气层的高度范围是15-50千米,是大气最平稳的一部分,气压和温度的变化不大,高速空气在经过较低的大气层累积都是分布在这一层;平流层也可被分层,可以分为热带层、次热带层、临界层和极地层。
4.成分层它位于大气整体最高层,一般高度为50~80km,因其内含有由气体和尘沙等不同成分组成,所以叫成分层。
此层是大气能量和各种物质的贮存所在,一般仅有少量的臭氧层和水蒸气,因其高度,温度也比表层低,在大气的热量输送和大气物质变换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大气的垂直分层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层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地球上气温、风力、降水、水汽、湿度等方面的分层,各层以不同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分配出不同的传输形式,而这些又能够影响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习目标: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一、大气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1)氧气: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2)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4)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5)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天气变化。
1.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2.各层特征比较(1)氧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气体组成。
()(2)臭氧层因强烈吸收红外线而对地表生物有保护作用。
()(3)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特征相似。
()(4)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的存在影响人类的无线电通信。
()(5)能够见到各种天气变化现象的大气分层是()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臭氧层提示:(1)×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臭氧层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是相反的。
(4)√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影响无线电通信。
(5)A[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功将中国最新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中星2D”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问题1(区域认知)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区的对流层厚度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来说是较厚还是较薄?为什么?提示:较薄。
因为西昌位于我国的川西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问题2(综合思维)“长征三号乙”运输火箭点火发射刚离开地面升空时,其所经历的气温变化特点是什么?提示:火箭发射升空刚离开地面时,位于对流层中,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问题3(综合思维)发射成功的“中星2D”卫星,在轨运行所在的大气层有何特点?提示: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大气密度极小,存在若干个电离层。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共21张PPT)
我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障!
你的每一次呼吸!
我都在!
——大气的自白
2
新人教版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 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3
01大气的组成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4
固体杂质
含量不定,随时间、空间和 天气条件而变化。
干洁空气
大气中不包含水汽和杂质的 整个混合气体。
1 气温中随纬高地度区的升高而降低; 约100米10/~0.162℃km
2 具有剧烈的对流运动;
容易成云致雨
8~9km
低纬地区 17~18km
13
海拔/千米 1000
800 600 400 200
高层大气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平流层
20
10
对流层
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
高层大气
厚度:对流层顶→2000~3000km 特点:
1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先降后升; 2 有流星现象(80~120km高空); 3 有电离层(80~500km高空);
能反射无线电波,影响无线电通讯
15
全球合作 保护臭氧层
16
对比小结
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与人类关系
氮气78% 氧气21% 其他1%
有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 有臭氧;利于高空飞行
与人类关系密切,各类天气现象发生在此层
18
巩固练习
右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据图 完成1~3 题。
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面
C.地球内部
D.平流层
4.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 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阻挡了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
B.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上升
C.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量增大
D.近地面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解析:第3题,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第 4题,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 逆温。当逆温出现时,大气层结稳定,抑制了近地面空 气的对流上升,空气中的污染物得不到及时扩散,导致 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 答案:3.B 4.B
2.水汽和固体杂质。 (1)水汽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2)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 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 分层
气温特点
大气运动 状况
与人类关系
对பைடு நூலகம் 随高度增加而 对流运动十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结合实 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
(1)氮气:含量最多,氮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化 学物质的组成部分。
(2)氧气:是众多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3)二氧化碳。 ①来源:火山喷发、动植物的呼吸以及人类活动。 ②作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是一种重 要的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4)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上的 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因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解析版)
地球上的大气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0102预习导学1.高原跑步训练很多专业的长跑运动员喜欢去高原地区训练,尤其是国家队的马拉松运动员,每年都会去海拔2000多米的丽江训练基地训练。
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比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高原地区最基本的特征是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含量少。
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由于举办地为高原城市墨西哥,来自非洲高原的长跑运动员,夺得了中长跑和马拉松在内的多项冠军,从此以后,高原训练就成了中长跑等耐力项目必须进行的训练。
高原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抗乳酸能力、肺活量、心肌能力。
高原海拔高,氧气稀少,在运动过程中,血液中的红细胞进行氧气的输送,由于氧气的缺少,体内的红细胞会增加,提高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运动员来到平原参加比赛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更轻松,比赛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在高原缺氧条件下,身体在跑步的时候在进行有氧代谢同时还会进行无氧代谢,代谢产生乳酸,乳酸的不断积累对肌肉收缩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抗乳酸能力。
高原环境下跑步,为了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吸频率会得到提高,肺部的毛细血管会增加,使能够进行气体交换接触的面积更大,从而让呼吸更高效,进一步提升了肺活量。
高原上跑步,心率会高于平原,这需要泵出更多的血液来获得足够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心肌功能会显著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增强,同样的心率下,可以输出更多的血液。
2.臭氧层空洞现状臭氧层的健康状况与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息息相关。
氟利昂这种物质对臭氧层是最具有破坏性的。
氟利昂源自煤炭的燃烧、空调的使用以及汽车排放的尾气等等。
当年由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造成了不少氟利昂气体的产生,因此南极臭氧层也出现了空洞。
这是一个让全世界都感到惶恐不安的消息。
因为臭氧层关乎紫外线对地球的照射问题。
臭氧层被破坏越严重,就意味着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越多。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一课时课件
大气的组成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大气的组成部分
水汽
干
洁
固体杂质
空 气
氩气
二氧化碳 氧气
其他
氮气
低层大气的组成结构 低层大气=干洁的空气+水汽+杂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氧气和氮气占总体积的99%,氩气占0.93%,二氧化碳 占0.038%,还有其他的气体占0.032%
大气的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1、近300年来二氧化碳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变化? 3、这样的变化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图2.4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案例: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
• 在过去的80万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 分数的变化相对平缓。然而,从1740年到2011年, 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 40%多。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基本上都来自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 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森林面积缩小, 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1、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 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在非洲地形图上,找 出这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由此,你能推测 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吗?
地形特点:高原为主。
活动: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发现,适 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 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 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兴隆、云南呈贡等国家级高原体 育训练基地。
氮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氮是构成氨基酸的基本物质,而氨基酸又 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高中地理 新湘教版 必修第一册 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 与人类关系
和大气中的污染物集中 最为密切
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
云致雨
平流层
从对流层 顶部至 50~55千 米高空
高层大气
气温随高度升高 而迅速上升 以水平运动为主
天气晴朗
大气密度很小
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 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人类生存环境的 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
天然屏障,有利 大气稳定
(2)危害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 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 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 出现在高空,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 大的颠簸。
雾 、 雨 、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3.杂质 (1)分布规律:随时间、地点、天气条件而变化。通常,在近地面大气中, 陆上 多于 海上, 城市 多于农村, 冬季 多于夏季。 (2)影响:使大气 能见度 变差,但作为 凝结核 ,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判断
PANDUAN
1 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4. 臭 氧 层 位 于 图 中 大 气 的 哪 一 层 ? 为 什 么 臭 氧 被 誉 为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答案 平流层。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 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5.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案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 有重要作用。
核心归纳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对流层
高度范围
低纬地区: 17~18千米 中纬地区: 10~12千米 高纬地区: 8~9千米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
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差异。
① 温度:高低 ② 密度:大小(万有引力有关) ③ 运动状况:水平、垂直
降水形成条件: 水汽;凝结核、低温
① 高度:12千米以下 ② 地面是对流层的直接热量来源。 ③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
-50 0 50 100 温度(℃)
1、大气的组成; 2、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低层大气组成: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除水汽、固体杂质外的气体,主要成分氮和氧。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气: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氧气: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例 大气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活动会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据此完成(1)~(2)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是 ( ) A. 海平面上升 B. 臭氧的大量减少 C. 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 D. 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和森林被破坏 (2)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
动易成云致雨
垂直 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平 流 层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 而迅速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 线
对流层顶到
50~55千米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3.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
从 对 流 层 顶 向 上 加迅速上升
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臭氧层强烈吸
收太阳紫外线,
平 至 50 ~ 55 千 米 高
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 该层是人类生
流空
以水平运动为主 大气层结稳定,不易形 存环境的天然
层 15—35km 存 在 臭
成对流,大气平稳
屏障,有利于
氧层
天气晴朗
水汽、杂质含量稀少, 航空飞机飞行
2、平流层
平流层 —— 飞机飞行的高度,
15—35km存在一个臭氧集中的层次
平流层高度和气温变化图
高度 km
120
100
高层大气
80
60
40
平流层
20
对流层
0
-100 -50 0 50 100
温度 (摄氏度)
平流层的主要特点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气温随高度的增 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
78% 氮气—N2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21%
氧气 O2
氧是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 质,参与有机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1%
其他气体(二氧化碳,臭氧等)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 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 护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穿透大气到地面的 少量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 关系
平均厚度12km,不同纬 度、季节厚度不同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 而递减(高度每升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高100米,气温大
低纬地区:17~18千米; 约降低0.6 ℃) 对
中纬地区:10~12千米;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流
高中地理必修一2.2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
主要集中在 25 千米以下的底层大气中。
答案:C
2.低层大气的组成物质中( ) 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CO2 只吸收太阳辐射红外线 C.水汽和固体杂质可成云致雨 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
解析:考查的是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其中,N2: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CO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O3: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水汽:成云致 雨的必要条件并且对地面保温;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答案:3.A 4.B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氯氟烃等气体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破坏臭氧,使臭 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
臭氧空洞最严重的是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这“三极”自然条 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氯氟烃数量有限,为 什么“三地”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呢?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1.知道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2.结合“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认识大气的垂直分层状况, 理解各主要层次的特点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知识导引
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
(1)__氮 ______气:含量最多,氮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很多复杂 化学物质的组成部分。
[应用体验]
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
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要理解大气组成中干洁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
等组成。其中,主要的成分为氮气(78%)和氧气(21%)。水汽和固体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地球的大气是由气体、固体和液体组成的。
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氢气、氩气、氖气、氦气、甲烷等组成。
其中,氮气是最主要的成分,占据大气的约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只占据很小的比例。
大气的垂直分层是根据大气的温度变化来划分的。
从地球表面往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跳跃层和外层空间。
每一层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
对流层是地球最接近表面的一层大气,它的厚度约为10-15公里。
这一层大气的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下降。
对流层中的气体在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后,会产生对流运动,形成云、风、雨等天气现象。
对流层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对生物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厚度约为15-50公里。
平流层中的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上升。
平流层中的气流呈现水平流动,没有明显的垂直对流。
平流层的上层是平流层顶,下层是平流层底。
平流层中的氧气和臭氧层对地球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减少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跳跃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厚度约为50-80公里。
跳跃层中的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下降。
在这一层中,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
于垂直尺度,不同层之间的气体不会发生混合,形成了稳定的层状结构。
跳跃层中的气体密度很低,几乎没有空气流动。
这一层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没有直接影响。
外层空间是大气的最外层,位于跳跃层之上。
外层空间中的气体密度非常低,接近于真空。
这一层中几乎没有气体分子,只有极少量的气体原子和离子。
外层空间中的气体与地球的大气没有直接接触,是太阳风和星际空间的一部分。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对地球的生物和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层中的气体组成和温度变化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和天气现象。
人类通过研究和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可以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