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咬文嚼字》优秀PPT课件
• 让我们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不迷信盲从权威; 运用语言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让我们明白了文学 艺术达到完美境界的奥秘。
• 让我们明白现在的文坛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写法启示
• 让我们明白:学问靠积累,平时在阅读、生活中要做 有心人。
• 让我们明白:写议论文既要举例子又要讲道理,而且 例子要典型、充足,解说要到位。
学习重要还是人脉重要?现在是一 个双赢 的社会 ,你的 价值可 能更多 的决定 了你的 人脉, 我们所 要做的 可能更 多的是 专心打 造自己 ,把自 己打造 成一个 优秀的 人、有 用的人 、有价 值的人 ,当你 真正成 为一个 优秀有 价值的 人的时 候,你 会惊喜 地发现 搞笑人 脉会破 门而入 。从如 下方 面改进 :1、专 心做可 以提升 自己的 事情; 2、学 习并拥 有更多 的技能 ;3、成 为一个 值得交 往的人 ;4学 会独善 其身, 尽量少 给周围 的人制 造麻烦 ,用你 的独立 赢得尊 重。
之前有个网友说自己现在紧张得不得了 ,获得 了一个 大公司 的面试 机会, 很不想 失去这 个机会 ,一天 只吃一 顿饭在 恶补基 础知识 。不禁 要问, 之前做 什么去 了?机 会当真 就那么 少?在 我看来 到处都 是机会 ,关键 看你是 否能抓 住。运 气并非 偶然, 运气都 是留给 那些时 刻准备 着的人 的。只 有不断 的积累 知识, 不断的 进步。 当机会 真的到 来的时 候,一 把抓住 。相信 学习真 的可以 改变一 个人的 运气。
凡 事都 是 多棱 镜, 不 同的 角 度会
凡 事都 是多 棱 镜, 不 同的 角度 会 看到 不 同的 结果 。 若能 把 一些 事看 淡 了, 就 会有 个好 心 境, 若 把很 多事 看 开了 ,就 会有 个 好心 情 。让 聚散 离 合犹 如 月缺 月圆 那 样寻 常 ,让 得失 利 弊犹 如 花开 花谢 那 样自 然 ,不 计较 , 也不 刻意 执着 ; 让生 命 中各 种的 喜 怒哀 乐 ,就 像风 儿 一样 , 来了 ,不 管 是清 风 拂面 ,还 是 寒风 凛 冽, 都报 以 自然 的微 笑, 坦 然的 接 受命 运的 馈 赠, 把 是非 曲折 , 都当 作 是人 生的 定
• 让我们明白现在的文坛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写法启示
• 让我们明白:学问靠积累,平时在阅读、生活中要做 有心人。
• 让我们明白:写议论文既要举例子又要讲道理,而且 例子要典型、充足,解说要到位。
学习重要还是人脉重要?现在是一 个双赢 的社会 ,你的 价值可 能更多 的决定 了你的 人脉, 我们所 要做的 可能更 多的是 专心打 造自己 ,把自 己打造 成一个 优秀的 人、有 用的人 、有价 值的人 ,当你 真正成 为一个 优秀有 价值的 人的时 候,你 会惊喜 地发现 搞笑人 脉会破 门而入 。从如 下方 面改进 :1、专 心做可 以提升 自己的 事情; 2、学 习并拥 有更多 的技能 ;3、成 为一个 值得交 往的人 ;4学 会独善 其身, 尽量少 给周围 的人制 造麻烦 ,用你 的独立 赢得尊 重。
之前有个网友说自己现在紧张得不得了 ,获得 了一个 大公司 的面试 机会, 很不想 失去这 个机会 ,一天 只吃一 顿饭在 恶补基 础知识 。不禁 要问, 之前做 什么去 了?机 会当真 就那么 少?在 我看来 到处都 是机会 ,关键 看你是 否能抓 住。运 气并非 偶然, 运气都 是留给 那些时 刻准备 着的人 的。只 有不断 的积累 知识, 不断的 进步。 当机会 真的到 来的时 候,一 把抓住 。相信 学习真 的可以 改变一 个人的 运气。
凡 事都 是 多棱 镜, 不 同的 角 度会
凡 事都 是多 棱 镜, 不 同的 角度 会 看到 不 同的 结果 。 若能 把 一些 事看 淡 了, 就 会有 个好 心 境, 若 把很 多事 看 开了 ,就 会有 个 好心 情 。让 聚散 离 合犹 如 月缺 月圆 那 样寻 常 ,让 得失 利 弊犹 如 花开 花谢 那 样自 然 ,不 计较 , 也不 刻意 执着 ; 让生 命 中各 种的 喜 怒哀 乐 ,就 像风 儿 一样 , 来了 ,不 管 是清 风 拂面 ,还 是 寒风 凛 冽, 都报 以 自然 的微 笑, 坦 然的 接 受命 运的 馈 赠, 把 是非 曲折 , 都当 作 是人 生的 定
《咬文嚼字》PPT教学课件
结语: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 炼与吻合,才会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
分析思路:
从实例说明咬文嚼字 的效果〔1-5〕
正反说明咬文嚼字的 重要性〔6-7〕
郭沫假设改字 〔句式改变〕 王假设虚改句 〔字数增减〕
贾岛推敲 〔意境改变〕
善用联想意 反对“套板〞效应
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8〕
探讨研究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 表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 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 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 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 出来。
——福楼拜
所举例子
①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 ?水浒?中石秀、扬雄的骂人。 ?红楼梦?中的茗烟骂金荣。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 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 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地灵人杰
安徽桐城
桐城派散文家
方 苞
刘 大 櫆
姚 鼐
文章特点: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
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整体感知
围绕着“咬文嚼字〞,朱 光潜先生讲述了几个问题?共 用了几个例子?
《咬文嚼字》PPT教学课 件
《咬文嚼字》PPT教学课件
第8课 咬文嚼字
朱光潜
作者简介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 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笔名孟实、孟石,先 后就读于6所大学。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 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 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 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 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代表作 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 等。
分析思路:
从实例说明咬文嚼字 的效果〔1-5〕
正反说明咬文嚼字的 重要性〔6-7〕
郭沫假设改字 〔句式改变〕 王假设虚改句 〔字数增减〕
贾岛推敲 〔意境改变〕
善用联想意 反对“套板〞效应
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8〕
探讨研究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 表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 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 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 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 出来。
——福楼拜
所举例子
①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 ?水浒?中石秀、扬雄的骂人。 ?红楼梦?中的茗烟骂金荣。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 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 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地灵人杰
安徽桐城
桐城派散文家
方 苞
刘 大 櫆
姚 鼐
文章特点: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
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整体感知
围绕着“咬文嚼字〞,朱 光潜先生讲述了几个问题?共 用了几个例子?
《咬文嚼字》PPT教学课 件
《咬文嚼字》PPT教学课件
第8课 咬文嚼字
朱光潜
作者简介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 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笔名孟实、孟石,先 后就读于6所大学。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 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 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 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 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代表作 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 等。
《咬文嚼字》 课件 (共39张PPT)(1)
同学们,咬文嚼字作为一个成语,听说了没有?应该
耳熟能详。那么从感情色彩上讲,它是什么词?
《现代汉语词典》对它有以下几种解释:A、过分地
斟酌字句。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
理或狡辩。 (齐读)
——贬义词
请给以下三句中 的“咬文嚼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 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 会文 件的精神实质。
第3段中结论性语句“咬文嚼字实际上就 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第4段中“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 如原文”
小结:王若虚改《史记》李
广射虎一段的例子表明什么道 理?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④韩愈劝贾岛改“推”为“敲”的例 子。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二)、为什 么
过渡语:
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作者举了 哪些例子?列举的这些例子各自要论证的 是什么小观点。本部分采取什么论证结构 ? 从而弄清议论文中的观点和材料之 间的统一关系。
1、划定答题区间,准确定位。
由理清思路的过程可知,“为什么咬文嚼字” 是哪几段?
——第1至5段
《咬文嚼字》 课件 (共39张PPT)(1)
一、理清思路 感知大意
1、教师提示思考的方法
① 找出文中段落之间或段落内部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 ② 本文的论题(议论的话题)是什么?标题“咬文嚼字”
在哪一段出现?具体内涵是什么? ③ 议论文一般离不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
构思路行文,本文是否如此?如果不是,那是怎样的 思路? ④请根据以上提示(尤其过渡句),把全文的八个自然 段归类,划分结构层次,初步理清行文思路。
耳熟能详。那么从感情色彩上讲,它是什么词?
《现代汉语词典》对它有以下几种解释:A、过分地
斟酌字句。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
理或狡辩。 (齐读)
——贬义词
请给以下三句中 的“咬文嚼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 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 会文 件的精神实质。
第3段中结论性语句“咬文嚼字实际上就 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第4段中“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 如原文”
小结:王若虚改《史记》李
广射虎一段的例子表明什么道 理?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④韩愈劝贾岛改“推”为“敲”的例 子。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二)、为什 么
过渡语:
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作者举了 哪些例子?列举的这些例子各自要论证的 是什么小观点。本部分采取什么论证结构 ? 从而弄清议论文中的观点和材料之 间的统一关系。
1、划定答题区间,准确定位。
由理清思路的过程可知,“为什么咬文嚼字” 是哪几段?
——第1至5段
《咬文嚼字》 课件 (共39张PPT)(1)
一、理清思路 感知大意
1、教师提示思考的方法
① 找出文中段落之间或段落内部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 ② 本文的论题(议论的话题)是什么?标题“咬文嚼字”
在哪一段出现?具体内涵是什么? ③ 议论文一般离不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
构思路行文,本文是否如此?如果不是,那是怎样的 思路? ④请根据以上提示(尤其过渡句),把全文的八个自然 段归类,划分结构层次,初步理清行文思路。
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ppt课件
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 材料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 婵娟骂宋玉 • 原句“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 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 另一例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 观点: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一个引起下 文的作用。
•材料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 句谩骂性的话语。
“开卷”,就是读书;“开卷有益”,就是读书总会有益处。这个 成语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指明了读书的好处,更重要的在于它激励青 年人勤于“开卷”,奋发读书。所以古人早就有言:“开卷有益,岂徒 然哉!” 谁都知道蜂蜜是很甜的;而蜂蜜之所以那样甜,是由于蜜蜂采集了 群花的结果。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一只蜜蜂要酿一公斤蜂蜜,须在一 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蜜蜂酿蜜如此,人们求知亦然!列宁说过:“只 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 者。”而“开卷”,正是获取“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的重要途径 之一;“开卷有益”,正是人们获取“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的经 验之谈。只有勤于“开卷”,才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成为有教养有 学识的专门人才。鲁迅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 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采群花,酿好蜜,正 是对“开卷有益”的最好喻释。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亦未尝不是对“开卷有益”的最好旁证。 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学问家,无一不是勤于“开卷”的。 “开卷有益”,益处很多。每个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应当乐于 “开卷”,勤于“开卷”,趁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之时,多读一点好书, 多掌握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献出自己的全 部聪明才智。
义项 A 过分地斟酌字句 (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 精神实质) 。 义项B 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义项C 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咬文嚼字》优秀PPT课件
谨。
咬
第一部分(1—5段) 举例说明文字 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文
嚼
第二部分(6—7段) 讲文字联想意 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字
第三部分(8段)全文小结。指出读 者应该从文章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
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严谨精神。
.
10
思考
作者在文中举的“几个实例”有哪些?举这 些实例有何用意?
.
11
yùn
•蕴 藉
làn bà
zĭ
俗滥 灞桥 付梓
qiáng dú
•王 嫱 尺 牍
.
6
解释下列成语
学富五车: 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极点。 锱铢必较: 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 索然无味: 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趣味也没有。 才高八斗: 形容富有文采。 自鸣得意: 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清沁肺腑: 纯净的味道、感受渗入人的肺腑或内心。
文字一增一减 意味不同。
文字与意味有关
.
18
火 锅 待 客
某单位来了客人,决定以特色火锅招待。
宾主团团围坐于一桌,主人见火锅里水开 了,按照当地的说法叫“水滚了”,便举 筷邀客说:“来来来,别客气!滚了就吃, 吃了再滚。”客人一听,面面相觑。
.
19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 内容。
点铁成金: 多比喻把不好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
很好的 事物。
.
7
高考衔接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C
)
A.编辑 作揖 舟楫 修葺 缉拿归案
jí yī jí qì jī
B.诽谤 绯红 徘徊 悱恻 妄自菲薄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推荐课件
观点: ①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 的意义。 ②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 的意义。
2021/8/22
13
材料6: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 两句的剖析。
观点:善用联想的意义, 会使文章增色。
2021/8/22
14
材料7:“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
观点: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2021/8/22
自豪之情,含褒义;
• 在吃中国——挥霍公款,吃穷中国。此句含有愤 怒的情感,含贬义。
2021/8/22
21
古典诗歌中的炼字练习:
相传,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 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 说出:
“轻风 细柳”和“淡月 梅花 ”后,要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2021/8/22
22
2021/8/22
2021/8/22
8
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 的观点
材料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 》的一句台词。
观点: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一个 引起下文的作用。
2021/8/22
9
材料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 句谩骂性的话语。
观点: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 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15
文章的结构
①②自然段,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 的联想意义。
⑧自然段,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 欣赏中咬文嚼字。
2021/8/22
16
本文的中心论点
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 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 严。
2021/8/22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2021/8/22
13
材料6: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 两句的剖析。
观点:善用联想的意义, 会使文章增色。
2021/8/22
14
材料7:“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
观点: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2021/8/22
自豪之情,含褒义;
• 在吃中国——挥霍公款,吃穷中国。此句含有愤 怒的情感,含贬义。
2021/8/22
21
古典诗歌中的炼字练习:
相传,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 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 说出:
“轻风 细柳”和“淡月 梅花 ”后,要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2021/8/22
22
2021/8/22
2021/8/22
8
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 的观点
材料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 》的一句台词。
观点: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一个 引起下文的作用。
2021/8/22
9
材料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 句谩骂性的话语。
观点: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 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15
文章的结构
①②自然段,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 的联想意义。
⑧自然段,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 欣赏中咬文嚼字。
2021/8/22
16
本文的中心论点
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 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 严。
2021/8/22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咬文嚼字》超级精品ppt课件
练习 下面两句话的意味有什么区别?
在一次航海途中,有一船员在记录航海
日志时,把船长没喝酒写成船长今天没喝酒。
①船长没喝酒
②船长今天没喝酒
船长只有今天没喝酒
3、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韩贾“推敲”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不在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 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
总结归纳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联系
2.写作的目的 :
让读者明白:
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的要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 合 咬文嚼字的方法:以严谨的态度,刻苦自励, 精心玩索,推陈出新。
主题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意义来讲, 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即 过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 质的现象。
蕴藉(jiè ) 尺牍( dú )
付梓(zǐ ) 下乘( chéng )
圆晕/月晕/晕车( yùn )
2.解释下列词语:
镞:箭头 援引:引用成例。援:引用
辎铢必较:对极小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 分计较。
岑寂:寂静。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很多。
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 写和防虫蛀,先把青竹简用活烤干叫杀青。 后来泛指写著作。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 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 严谨。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黄庭坚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 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 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 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 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咬文嚼字》(共29张PPT)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 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 见色。
——清·沈德潜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 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 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 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 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 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
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 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 一味地 。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 哗众取宠之能事。
解题
作者贬词褒用赋予这个成语 一种新的意义,那就是在文字 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
拓展训练:炼字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 的“早”字?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 谓“早”;而这“一枝”又 先于众梅,悄然“早”开, 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 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 浓的意境。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 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
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 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唱。比如,
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种推敲,在古诗 文里称为“炼字”,在今天,有位美学 家称之为——
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通,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十分尴尬。
——唐·卢延让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 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 见色。
——清·沈德潜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 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 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 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 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 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
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 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 一味地 。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 哗众取宠之能事。
解题
作者贬词褒用赋予这个成语 一种新的意义,那就是在文字 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
拓展训练:炼字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 的“早”字?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 谓“早”;而这“一枝”又 先于众梅,悄然“早”开, 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 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 浓的意境。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 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
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 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唱。比如,
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种推敲,在古诗 文里称为“炼字”,在今天,有位美学 家称之为——
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通,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十分尴尬。
咬文嚼字(上课)PPT课件
苏东坡认真地思 索后,得意地说: “有了,‘轻风舞细 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 好了,但仍不属上 品。”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 花。’
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 “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 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 谷吟诵玩味着,不禁拍手称妙。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学习本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内容启示
• 让我们明白文学艺术能否进步的根本在于语言 咀嚼是否到位。
• 让我们明白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 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学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 让我们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 放松的谨严”,引起了我们对提高自身语言修养 问题的重视。
• 让我们明白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 个人的人生态度,从而自觉养成一种对待语言文 字的谨严态度。
阅读思考
1.什么是“咬文嚼字”? 2.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3.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 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呢?
在《汉语大词典》中它有三个义项: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明确:指过分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 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 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文学的语 言跟情感有关。
•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 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 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这三则材料讲的都是李广射虎的故事。 第一则里有多个“石”字,你认为哪个写 得好?为什么?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部分(第5--9段),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 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理解“精神实 质”。
《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 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观点
咬文嚼字
反复修改 精益求精
不求甚解
把握精神实质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角度 关系
写作
读书
态度
方法
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 文主旨是否矛盾?
三:总结归纳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联系
2.写作的目的 :
让读者明白:
•.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的要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咬文嚼字的方法:以严谨的态度,刻苦自励, 精心玩索,推陈出新。
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 文人”一句的修改
《史记》中李广射虎 一段的改写
花。”相比之下,苏、黄二位添加的字意思平 常,而苏小妹用一个“扶”字将轻风与细柳拟 人化了,写出了细柳的纤弱形态;一个“失”
字,写出了淡淡的月光中梅花隐隐约约的朦朦 胧胧美景,十分传神。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 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 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 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 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 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 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黄庭坚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 宋代文人苏轼,一天同他妹妹和诗友黄庭
坚一起论诗谈文。苏小妹;“大家在‘轻风细 柳,淡月梅花 ’中间各添一个字,变成五言联
句。”
•
苏东坡略一思索,脱口而出:“轻风摇细
柳,淡月映梅花。”接着黄庭坚吟出两句来: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随后也 念出自己的诗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
2).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 而惊讶之意。总之,一字增减,就会引起 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要有思路,或由表 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启示: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的表 情达意。
分析第三部分:
1.世人与朱光潜就“推敲”的看法是 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 形象、声音。
朱光潜
老鼠掉进书箱里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 会精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 切不可一味地 。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 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僧推月下门”一 句的推敲
分析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
增减文字 意味不同
道理
文字和思想情 感关系密切
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
《咬文嚼字》原文结尾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 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 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 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 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 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 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 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度”
----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思想感情不同。
启示: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要破费周折, 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仔细品 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 神。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使用怎样 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写作方式: 对比 作用: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具有说 服力。
3.所举例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给我 们的启示?
烟榻 (tà) 蕴藉 (yù付n梓jiè)
(zǐ)
尺牍 (dú)下乘 (ch倒én涎g)
(xián)
分析结构,归纳各部分要点
第一部分(1一2)
郭沫若改字(句式改变)
咬
文 嚼 字
第二部分(3一4)
王若虚改句(字数增减)
第三部分(5)
韩昌黎改诗(字眼不同)
示Leabharlann 句式不同意图 意味不同
字意
意字
数 不
味 不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春风又到(绿 )江南岸
——“绿”较之“到”写 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 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红杏枝头春意浓(闹)
——这一“闹”字,可见其杏之 红,其红之浓。无“声”的景象 附上了有声的意味。视觉与听觉 被彼此打通,传达出精微的感受。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现代 美学家、文艺理论 家。笔名孟实、孟 石。代表作《文艺 心理学》、《诗 论》、《谈美书 简》、《西方美学 史》(第一部系统 论述西方美学历史 的著作)等。
重点字词
咬文嚼字(jiáo)没镞 (mòzú)
岑寂 (cén) 锱铢必较
(zīzhū)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之二
——“燃”字不仅写出了山花 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山花一 种动态美。
•思考:
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 和写作有什么启示?
•思考:
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 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
阅
读 和 写
• 文学艺术能否进步的根本在于语言咀嚼是 否到位。 • 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甚至一 个时代的文学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作 • 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
的 启 示
人生态度,从而自觉养成一种对待语言文字的谨 严态度。
• 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 放过;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
录 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得
下苦功夫、细功夫。
• 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不迷信盲从权威;运用语言要 刻苦自励,推陈出新。让我们明白了文学艺术达到完 美境界的奥秘。
思想感情
境 不
眼 不
同同
同同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套板效应
分析第一部分: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有
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1).“你这没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2).六个“你这….. ” ----感情强烈。 3).“你是个好小子” ----表假定语气。
4).“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 家的风
欣赏小故事:
有一个乞丐,他面前的牌子上写 着:“本人自幼双目失明。”可乞 讨的效果很不好,一个诗人见到, 把他面前的牌子上的字改写为: “ 春天到了,可我什么也看不到 ”
结果乞讨的效果非常好。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湘军也因此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势力越来越大。
一副对联: 父进士 子进士 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均夫人
另一副对联:
父进土 子进土 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 媳失夫 婆媳均失夫
败在一撇上的战争
• 据资料记载: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 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蒋的中原大战。阎、冯 两部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 举聚歼河南的蒋军。可是,这场战争却没能在 原计划的河南“沁阳”境地开战,而是弄到了 河南的“泌(bì)阳”。沁阳在河南的北部, 即黄河以北,而泌阳则在河南的南部,这一北 一南相差200多公里。所以,最终导致了这场 战争的失败。
主题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意义 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 的习惯,即过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
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 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 表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 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 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 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 创作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不能满足于 平淡的表达。
• 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重要的是捕捉、 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
写法启示:
• 学问靠积累,平时在阅读、生 活中要做有心人。
• 写议论文既要举例子又要讲 道理,而且例子要典型、充足,解 说要到位。
B.朱光潜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 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 说的而且与全文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 言之成理就行。
2.与前面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 求咬文嚼字?
从文字表达的意境。 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 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 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 敲。
特点: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 启示:各代名家都非常注重语言文字 的锤炼,我们更应该“咬文嚼字”。
分析第二部分: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 铢必较不可?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的启 示是什么?
1).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 见草中有虎。”
• 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 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 不要困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 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 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 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 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 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含”字以比拟手法说明 诗人是在屋内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 自然景象,“西岭千秋雪”尽收眼 底。
《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 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观点
咬文嚼字
反复修改 精益求精
不求甚解
把握精神实质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角度 关系
写作
读书
态度
方法
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 文主旨是否矛盾?
三:总结归纳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联系
2.写作的目的 :
让读者明白:
•.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的要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咬文嚼字的方法:以严谨的态度,刻苦自励, 精心玩索,推陈出新。
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 文人”一句的修改
《史记》中李广射虎 一段的改写
花。”相比之下,苏、黄二位添加的字意思平 常,而苏小妹用一个“扶”字将轻风与细柳拟 人化了,写出了细柳的纤弱形态;一个“失”
字,写出了淡淡的月光中梅花隐隐约约的朦朦 胧胧美景,十分传神。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 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 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 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 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 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 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黄庭坚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 宋代文人苏轼,一天同他妹妹和诗友黄庭
坚一起论诗谈文。苏小妹;“大家在‘轻风细 柳,淡月梅花 ’中间各添一个字,变成五言联
句。”
•
苏东坡略一思索,脱口而出:“轻风摇细
柳,淡月映梅花。”接着黄庭坚吟出两句来: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随后也 念出自己的诗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
2).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 而惊讶之意。总之,一字增减,就会引起 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要有思路,或由表 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启示: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的表 情达意。
分析第三部分:
1.世人与朱光潜就“推敲”的看法是 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 形象、声音。
朱光潜
老鼠掉进书箱里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 会精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 切不可一味地 。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 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僧推月下门”一 句的推敲
分析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
增减文字 意味不同
道理
文字和思想情 感关系密切
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
《咬文嚼字》原文结尾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 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 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 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 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 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 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 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度”
----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思想感情不同。
启示: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要破费周折, 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仔细品 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 神。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使用怎样 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写作方式: 对比 作用: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具有说 服力。
3.所举例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给我 们的启示?
烟榻 (tà) 蕴藉 (yù付n梓jiè)
(zǐ)
尺牍 (dú)下乘 (ch倒én涎g)
(xián)
分析结构,归纳各部分要点
第一部分(1一2)
郭沫若改字(句式改变)
咬
文 嚼 字
第二部分(3一4)
王若虚改句(字数增减)
第三部分(5)
韩昌黎改诗(字眼不同)
示Leabharlann 句式不同意图 意味不同
字意
意字
数 不
味 不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春风又到(绿 )江南岸
——“绿”较之“到”写 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 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红杏枝头春意浓(闹)
——这一“闹”字,可见其杏之 红,其红之浓。无“声”的景象 附上了有声的意味。视觉与听觉 被彼此打通,传达出精微的感受。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现代 美学家、文艺理论 家。笔名孟实、孟 石。代表作《文艺 心理学》、《诗 论》、《谈美书 简》、《西方美学 史》(第一部系统 论述西方美学历史 的著作)等。
重点字词
咬文嚼字(jiáo)没镞 (mòzú)
岑寂 (cén) 锱铢必较
(zīzhū)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之二
——“燃”字不仅写出了山花 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山花一 种动态美。
•思考:
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 和写作有什么启示?
•思考:
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 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
阅
读 和 写
• 文学艺术能否进步的根本在于语言咀嚼是 否到位。 • 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甚至一 个时代的文学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作 • 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
的 启 示
人生态度,从而自觉养成一种对待语言文字的谨 严态度。
• 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 放过;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
录 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得
下苦功夫、细功夫。
• 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不迷信盲从权威;运用语言要 刻苦自励,推陈出新。让我们明白了文学艺术达到完 美境界的奥秘。
思想感情
境 不
眼 不
同同
同同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套板效应
分析第一部分: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有
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1).“你这没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2).六个“你这….. ” ----感情强烈。 3).“你是个好小子” ----表假定语气。
4).“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 家的风
欣赏小故事:
有一个乞丐,他面前的牌子上写 着:“本人自幼双目失明。”可乞 讨的效果很不好,一个诗人见到, 把他面前的牌子上的字改写为: “ 春天到了,可我什么也看不到 ”
结果乞讨的效果非常好。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湘军也因此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势力越来越大。
一副对联: 父进士 子进士 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均夫人
另一副对联:
父进土 子进土 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 媳失夫 婆媳均失夫
败在一撇上的战争
• 据资料记载: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 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蒋的中原大战。阎、冯 两部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 举聚歼河南的蒋军。可是,这场战争却没能在 原计划的河南“沁阳”境地开战,而是弄到了 河南的“泌(bì)阳”。沁阳在河南的北部, 即黄河以北,而泌阳则在河南的南部,这一北 一南相差200多公里。所以,最终导致了这场 战争的失败。
主题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意义 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 的习惯,即过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
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 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 表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 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 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 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 创作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不能满足于 平淡的表达。
• 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重要的是捕捉、 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
写法启示:
• 学问靠积累,平时在阅读、生 活中要做有心人。
• 写议论文既要举例子又要讲 道理,而且例子要典型、充足,解 说要到位。
B.朱光潜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 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 说的而且与全文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 言之成理就行。
2.与前面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 求咬文嚼字?
从文字表达的意境。 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 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 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 敲。
特点: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 启示:各代名家都非常注重语言文字 的锤炼,我们更应该“咬文嚼字”。
分析第二部分: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 铢必较不可?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的启 示是什么?
1).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 见草中有虎。”
• 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 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 不要困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 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 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 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 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 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含”字以比拟手法说明 诗人是在屋内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 自然景象,“西岭千秋雪”尽收眼 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