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法规-水务行业法律法规政策汇总

合集下载

水行政业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汇编目录

水行政业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汇编目录

水行政业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汇编韶关市水务局2012年2月编制说明本汇编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水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第二部分是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第一部分,又分水法律,水法规,水利部规章,广东省政府规章,水利部规范性文件,中央、国务院及省市政府与部门文件,广东省水利厅文件等七个类别。

水法规又按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先后排列,水利部规章按水利部文号、联合文号、其他部委文号先后排列,中央、国务院及省市政府与部门文件按层级高低先后排列。

第二部分,内部按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文件、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及文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依次排序。

本汇编中,每一类别(层次)按时间先后倒排列,即发布或修改时间在后的排列在前,发布或修改时间在前的排列在后。

本汇编的水利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水利部2010年第50号《水利部关于现行有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所列内容为准,加上2011年发布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广东省政府规章以2011年2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广东省人民政府现行有效规章目录的公告》(粤府法〔2011〕14号)为准。

不在上述范围的重要文件,编汇在“中央、国务院及省市政府与省部门文件”类别中。

目录一、水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一)水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 (20)(二)水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11年国务院令第588号修改)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年国务院令第588号修改) (34)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国务院令第588号修改)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年国务院令第588号修改) (40)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2009年国务院令第552号) (4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2007年国务院令第496号) (49)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2006年国务院令第471号) (54)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6年国务院令第460号令) (60)广东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修改) (67)广东省河口滩涂管理条例(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修改) (70)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修改) (73)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10年省人大常委会修改) (76)广东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条例(2006年省人大常委会) (81)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 (84)广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2年省人大常委会) (87)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00年省人大常委会) (91)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7年省人大常委会修改) (95)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1991年省人大常委会) (97)(三)水利部规章水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2011年水利部令第43号) (100)水利工程启闭机使用许可管理办法(2010年水利部令第41号) (10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010年水利部令第40号修改) (105)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2008年水利部令第36号) (108)取水许可管理办法(2008年水利部令第34号) (111)水量分配暂行办法(2007年水利部令第32号) (116)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2007年水利部令第31号) (118)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2006年水利部令第30号) (120)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水利部令第28号) (124)水行政许可听证规定(2006年水利部令第27号) (128)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2005年水利部令第26号) (131)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2005年水利部令第23号) (13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5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 (14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2005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 (145)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2005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 (147)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2004年水利部令第22号) (150)水政监察工作章程(2004年水利部令第20号修改) (153)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2003年水利部令第18号) (156)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2001年水利部令第14号) (159)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水利部令第12号) (166)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稽察暂行办法(1999年水利部令第11号) (168)水利部行政复议工作暂行规定(水政法[1999]552号) (17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水建管[1999]177号) (174)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1999年水利部令第9号) (176)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管理办法(水保[1998]546号) (179)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建[1998]16号) (181)水行政处罚实施办法(1997年水利部令第8号) (184)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水政资[1997]538号修改) (190)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1997年水利部令第7号) (192)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建[1997]339号) (196)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水政资[1995]457号) (200)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建[1995]128号) (20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 (206)水文专业有偿服务收费管理试行办法(水财[1994]292号) (207)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 (208)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2002年水利部、发改委令第15号) (210)《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试行规定(2007年九部委令56号) (212)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2005年七部委令第27号) (21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2004年七部委令第11号) (221)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2003年发改委、水利部令第4号) (224)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2003年八部委令2号) (227)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2003年七部委令第30号) (233)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2001年七部委令第12号) (24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环保部令第16号修改) (247)(四)广东省政府规章广东省小水电管理办法(2010年省政府令第152号) (250)广东省堤围防护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粤府办[2009]29号) (253)广东省取水许可制度与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1998年省政府令第35号修改) (254)广东省水文管理办法(粤府函[1996]127号) (257)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粤府[1995]95号) (259)广东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粤府[1994]9号) (260)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工作若干规定(粤府函[1993]257号) (263)广东省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粤府[1993]10号) (265)广东省维护水库移民土地山林房产权属的若干规定(粤府[1989]76号) (269)(五)水利部规范性文件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水财务[2011]569号) (268)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水安监[2011]475号) (27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办管理法(水安监[2011]374号) (274)关于加强水电建设项目“三通一平”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保[2010]523号修改) (278)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水安监[2010]316号) (279)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水安监[2010]200号) (281)水利规划管理办法(水规计[2010]143号) (283)水利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10]80号) (287)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水规计[2010]51号) (290)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水规计[2010]33号) (292)关于加强小水电站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水电[2009]585号) (296)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水建管[2009]518号) (299)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水建管[2009]496号) (301)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 (303)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建管[2009]115号) (305)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管理办法(水办[2008]366号) (308)关于加强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建管[2008]348号) (310)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水建管[2008]214号) (312)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水建管[2008]187号) (315)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农水[2008]119号) (317)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办法(水资源[2008]104号) (319)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 (320)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水人教[2006]593号) (321)关于加强农村水电建设管理的意见(水电[2006]338号) (324)农村水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水电[2006]274号) (327)农村水电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水电[2006]210号) (329)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分类及年检办法(水电[2006]146号) (331)关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开工管理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06]144号) (333)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水综合[2006]102号) (335)水利前期工作投资计划管理办法(水规计[2006]47号) (338)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暂行规定(水建管[2006]38号) (34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 (345)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水农[2005]502号) (348)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水保[2005]359号) (351)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分包管理规定(水建管[2005]304号) (35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工作管理规定(试行)(2005年水利部令第25号修改) (357)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05年水利部令第25号修改) (359)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水利部令第25号修改) (365)水闸注册登记管理办法(水建管[2005]263号) (367)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办水保[2005]67号) (369)水利部信访工作办法(水办[2005]130号) (372)关于建立水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件市场准入制度的通知(水建管[2005]80号) (375)关于水权转让的若干意见(水政法[2005]11号) (376)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农民投劳管理暂行规定(水保[2004]665号) (378)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公示制管理暂行规定(水保[2004]642号) (379)省际水事纠纷预防和处理办法(水政法[2004]400号) (380)关于加强农村水电站工程验收管理的通知(水电[2004]308号) (384)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综合[2004]143号) (385)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水规计[2003]344号) (388)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 (394)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水资源[2003]233号) (397)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水资源[2003]233号) (399)水利档案工作规定(水办[2003]105号) (401)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 (40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水建管[2002]587号) (40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重要设备材料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水建管[2002]585号) (410)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水建管[2001]618号) (417)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水保[2001]12号) (418)电力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暂行规定(水保[1998]423号) (419)河道等级划分办法(水管[1994]106号) (420)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管[1993]61号) (421)(六)中央、国务院及省市政府与部门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 (425)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 (430)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 (433)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 (436)国务院批转四部委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0]20号) (439)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1]156号) (442)小I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1]47号) (445)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0]436号) (449)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335号) (453)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财农[2009]336号) (458)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 (462)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8]79号) (465)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07]26号) (468)违反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2007年监察部令第13号) (470)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5]441号) (472)关于涉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审批问题的通知(环发[2002]129号) (474)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355号) (475)关于水利工程用地确权有关问题的通知([1992]国土[籍]字11号) (478)关于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土[规]字[1989]第88) (479)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铁计[1999]20号) (480)关于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建管[2011]550号) (481)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征地、移民、环评和水保等工作和完善立项报批程序的通知(水规计[2005]199号) (486)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保[2004]165) (489)处理水库移民集体上访工作预案(移办[2003]73号) (490)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粵发[2011]9号) (492)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 (496)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粤府办[2011]89号) (501)广东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粤办函[2012]52号) (502)关于落实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粤办函[2011]389号) (506)关于广东电网公司代征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价[2010]71号) (510)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粤移[2007]2号) (511)广东省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粤财农[2011]6号) (515)广东省河砂资源开采出让收入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粤财综[2008]102) (518)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粤财综[2008]107号) (520)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粤财农[2007]4号) (521)广东省省属水电厂水库移民资金管理办法(粤财农[2003]205号) (523)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粤价[2009]62号) (526)关于调整堤围防护费征收标准的通知(粤价[2001]69号) (528)中共韶关市委、韶关市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韶市联[2011]8号) (529)关于落实中共韶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韶府办[2011]184号) (531)(七)广东省水利厅文件关于小水电工程最小生态流量管理的意见(粤水农电[2011]29号) (534)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管河道河砂开采权招标工作和采砂现场管理意见(粤水建管[2010]8号248号) (535)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实施办法(试行)(粤水建管[2010]245号) (537)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省水利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粤水建管[2010]245号) (539)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粤水政法[2010]1号) (541)广东省财政投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若干规定(粤水建管[2009]284号) (543)关于加强我省公益性水利建设工程项目法人组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建管[2009]372号) (549)关于加强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意见(粤水建管[2009]276号) (548)广东省水利工程设计变更暂行规定(粤水建管[2009]235号) (550)广东省水利建设工程试行BT模式的指导意见(粤水建管[2009]207号) (552)关于进一步明确采砂现场管理职责的通知(粤水建管[2009]135号) (555)关于加强我省水库和河道岸线保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粤水建管[2009]76号) (556)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粤水建管[2009]70号) (559)广东省水利建设工程总承包(试点)暂行办法(粤水建管[2008]274号) (561)关于进一步落实我省小水电分级管理的通知(粤水农电[2008]71号) (563)广东省省管河道采砂现场管理办法(粤水建管[2008]115号) (567)广东省省管河道采砂监理工作导则(粤水建管[2008]108号) (571)广东省省管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程序(粤水建管[2008]107号) (577)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意见(粤水建管[2008]99号) (579)关于涉河建设项目采砂管理问题的通知(粤水政[2007]13号) (581)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报建管理实施细则(粤水基[2001]31号) (582)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分级责任制(试行) (粤水基[1999]180号) (584)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粤水质监[1998]5号) (589)二、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59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 (60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 (60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 (6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619)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627)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2011年国务院令第613号) (633)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2011年国务院令第588号修改) (64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2007年国务院令第499号) (646)信访条例(2005年国务院令第431号) (65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国务院令第393号) (657)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2000年国务院令第281号) (66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意见(国办发[2000]34号) (666)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2010年省人大常委会修改) (667)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修订) (670)广东省政务公开条例(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 (675)广东省行政复议工作规定(2003年省人大常委会) (678)广东省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条例(1997年省人大常委会) (681)广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2011年粤府令第164号) (683)广东省实施《信访条例》办法(2006年粤府令第112号) (685)广东省违法收费行为处罚规定(2002年粤府令第75号) (688)广东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1999年省政府令第54号) (690)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实施行政处罚规定(1997年省政府令第23号) (694)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职权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07]76号) (695)韶关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韶府[2008]102号) (697)韶关市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若干规定(韶府[2008]101号) (700)韶关市实施行政许可若干规定(2007年市政府令第38号) (702)韶关市人民政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韶府[2001]58号) (704)。

水务法规政策解读

水务法规政策解读

水务法规政策解读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务管理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水务法规政策。

本文将对一些关键的水务法规政策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规定。

一、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水务管理的基础法律,旨在加强水污染防治,保护水资源。

该法为水污染源头控制、排污许可制度、环境监测等方面规定了具体的要求。

其中,水污染源头控制措施的实施将有效避免水污染的发生。

此外,法律还强调了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排污者进行严厉处罚。

二、水资源税法水资源税法的制定旨在调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节约用水。

按照该法,对于超过一定用水量的单位和个人,需要缴纳水资源税。

此举促使用户更加重视节约用水,激励他们采取措施减少用水量或改良用水方式。

同时,税收的收入将用于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相关事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水务收费管理办法水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了水务收费的方式和标准,强调了合理订定收费标准的重要性。

根据该办法,水费应根据供水服务的各项成本以及水资源的稀缺程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定价。

此外,办法还强调了费用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居民和企业了解水务收费的依据和用途。

四、水环境治理相关政策随着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凸显,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水环境治理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水生态补偿机制、河湖长制、水利水电项目环境保护等内容。

这些政策旨在促进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建立相应机制和政策,有望实现水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五、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对水务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

这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和强化监管等手段来实现。

六、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我国水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和水质监测的投入。

水务相关法律法规

水务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新〕1、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要,制定本法。

2、本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4、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开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效劳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5、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6、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

规划分为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

流域规划包括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专业规划;区域规划包括区域综合规划和区域专业规划。

7、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

8、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9、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按照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原那么,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11、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工程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效劳业工程加以限制。

12、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13、调蓄径流和分配水量,应当依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以流域为单元制定水量分配方案。

14、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

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

1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对农业蓄水、输水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渗漏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给排水工艺中的水务政策与法规

给排水工艺中的水务政策与法规

给排水工艺中的水务政策与法规在给排水工艺中的水务政策与法规在现代社会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污染防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保护水资源,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水务政策与法规。

这些政策与法规对于给排水工艺的发展与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在给排水工艺中的水务政策与法规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防治以及工艺技术的应用的影响。

一、水资源的保护政策与法规1.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

这些政策与法规包括确定水资源的管理单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水资源的保护等内容。

通过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2. 水资源征收与价格管理为了鼓励合理使用水资源,各国还建立了水资源征收与价格管理制度。

通过征收水资源使用费,引导人们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同时,通过动态调整水资源价格,以引导人们合理使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水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1. 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影响水资源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护水资源,各国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

这些政策与法规包括对污染源的控制、废水处理的技术要求、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内容。

通过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加强对废水处理过程的监管,可以有效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质。

2. 水质标准为了监测和评价水质情况,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包括对水中各种指标的监测要求与限值。

通过严格执行水质标准,可以及时发现水体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保护水资源的质量。

三、给排水工艺技术的应用与要求1. 给水处理工艺给水处理工艺是指将自然水源经过一系列处理流程后,符合使用要求的过程。

在给排水工艺中,给水处理工艺是保障供水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水务政策与法规的要求,对给水处理工艺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包括对水质的处理要求、设备技术要求等。

通过合理应用给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减少水源污染,保障供水质量。

水资源管理的水务法规与政策

水资源管理的水务法规与政策

水资源管理的水务法规与政策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水资源的合理管理与利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水资源,各国普遍制定了水务法规与政策,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规与政策,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

一、法律法规1.《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于1988年颁布实施。

这部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管理的原则、目标和主要政策,旨在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根据《水法》,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的使用、节约和保护制度,以及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和修复。

2.《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于1991年颁布实施,旨在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该法规定了对水土保持的基本要求和责任,明确了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与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措施。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违反水土保持法规的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于2008年颁布实施。

该法旨在加强水污染的防治与治理,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排污许可管理,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制度,惩罚违法排污行为,促进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二、政策措施1. 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水资源状况和需求,将水资源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划分和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能够合理分配水资源,保障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用水需求,并避免了滥用和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了耕地灌溉用水定额制度,确保农业用水的合理利用。

2. 水资源价格调控政策水资源价格调控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水的市场价格,激励用户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政策措施。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对大量用水行业如工业、农业实行阶梯水价制度,降低高耗水行业的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供水相关法律法规

供水相关法律法规

供水相关法律法规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供水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供水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水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这是我国的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水资源的保护、水权的设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配置和调度、水工程的保护与管理、水费的征收和使用等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这部法律是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制定的。

它规定了水污染的防治原则、水污染源的管控、水污染的监测和报告、水污染的治理和处罚等内容。

二、供水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供水条例》这部条例是为了规范供水行为,保障供水安全,维护供水市场秩序而制定的。

它规定了供水的职责和义务、供水水源的保护和管理、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供水的质量标准和安全保障、供水价格的制定和管理、供水服务的标准和要求等内容。

2、《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这部规定是为了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而制定的。

它规定了城市供水企业的职责和义务、供水水质的标准和要求、供水水质的监测和检验、供水设施的清洗和消毒、供水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等内容。

三、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法律是为了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保障人民健康而制定的。

它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原则、环境污染的防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这部法律是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而制定的。

它规定了循环经济的原则、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回收、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内容。

四、总结以上介绍了一些与供水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供水的职责和义务,规范了供水的行为,保障了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生命健康。

也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供水企业和相关部门应该认真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职责和义务,保障供水的安全和质量。

水务相关法律法规

水务相关法律法规

水务相关法律法规水务相关法律法规1. 水务管理的基本法律法规1.1 水法水法是我国水务管理的基本法律法规之一,其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该法于1988年颁布,主要用于规定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

水法明确规定了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水资源的保护、控制和节约使用等内容。

此外,水法还规定了水务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监督等事项,为我国水务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1.2 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基本法律法规之一,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该法于2008年颁布,旨在规范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各项工作。

水污染防治法着重强调了水污染的防治责任,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水污染防治责任。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水污染的监测、排放标准和处罚等事项,为水务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2. 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2.1 水行政管理条例《水行政管理条例》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法律法规之一。

该条例于1998年发布,主要用于规范和保护我国水资源的管理。

水行政管理条例明确了水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职责,规定了水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权限和工作程序等。

此外,该条例还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和费用征收等方面的规定,对于推动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2.2 水资源费暂行办法水资源费暂行办法是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法规,于2016年实施。

该办法旨在通过收取水资源费用,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费暂行办法明确了水资源费的计算方法、征收标准和使用范围等事项,并规定了水资源费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此举有利于鼓励节约用水,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 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3.1 水环境保护法水环境保护法是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法律法规,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保护法》。

该法于2008年颁布实施,目的是促进水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水环境保护法规定了水环境质量标准、监测评估和排污许可等内容,并规定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水环境保护责任。

中国供水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及法规分析

中国供水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及法规分析

中国供水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及法规分析
一、政策背景
中国供水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保障国家基本
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当前,中国水资源日趋紧张,水质恶化,水压供给不足,用水管理
紊乱,缺乏有效的水法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水资源与环境问题。

二、政策指导
1.《水利部关于推进供水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24年4月15日,水利部发布了《水利部关于推进供水行业发展的
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供水行业是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民利益最直接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之一,要深入实
施“三大优先发展”,即优先发展水源保护和水环境改善,优先发展理想
供水服务,优先发展绿色供水技术。

2、《中国水利总公司推进供水行业和环保供水行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4年4月23日。

有关节水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有关节水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有关节水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节水是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节水工作的管理与实施,各级政府在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以规范和指导节水工作的开展。

本文将对节水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供参考。

一、《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我国最基本的水利法律。

该法规定了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利用以及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为加强节水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节约用水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用水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单位在节约用水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该条例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用水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水价政策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提出了具体的节水措施。

三、《节约用水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旨在实施节水目标责任制。

该方案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具体责任进行了明确,提出了在节水目标、水量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四、《城市节水管理办法》《城市节水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城市用水管理而制定的。

该办法对城市节水的目标要求、节水监测与评估、节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用水单位的节水责任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城市节水提供了操作指南。

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该方案是国务院批准的,旨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的措施,强调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推动农村节水工作的开展。

附件:1.《水法》全文2.《节约用水条例》全文3.《节约用水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全文4.《城市节水管理办法》全文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水资源:指自然界中的水体资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等。

2.水环境保护:指保护和改善水体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3.节约用水:指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用水需求和水资源供给的平衡,避免浪费和过度使用。

4.节约用水设施:指用于减少用水量或者提高用水效率的各类设备、工具和技术。

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是指对水务行业进行监管和管理的法律规定。

水务行业是指涉及水资源开发、水环境治理、供水供排水等相关领域的行业。

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健康维护,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水务行业的运营和管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水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水务行业的核心法律法规之一。

该法于1984年颁布,并在2018年经修订。

根据该法,我国各级政府都有责任保护水资源,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法律规定了水污染的来源、监测、排放标准、治理要求等内容,要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承担相应责任。

二、水法和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水法和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分别于1988年和1994年颁布,并进行多次修订。

根据这些法律法规,我国明确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规定。

水法重点强调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以及水权的分配和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则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包括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

三、水利水电和水资源管理法水利水电和水资源管理法是我国在水利和水资源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

该法于1997年颁布,并在2019年经修订。

水利水电和水资源管理法明确了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原则,规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许可、审批和监管程序。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水资源费的征收和使用、水资源调度和供需平衡等内容。

四、城镇供水条例和城市污水处理条例城镇供水条例和城市污水处理条例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颁布,针对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进行了具体规定。

城镇供水条例规定了城镇供水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供水质量标准、供水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城市污水处理条例则规定了城市污水处理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污水排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五、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

该法于1989年颁布,并在2014年经修订。

供水的法律规定(3篇)

供水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供水管理,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服务质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供水企业的供水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供水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保障供应、合理节约;(三)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四)科技进步、持续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水管理工作。

第二章供水企业第五条供水企业是指依法取得供水许可证,负责向用户提供生活、生产用水的企业。

第六条供水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供水设施;(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供水技术人员;(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供水管理制度;(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供水服务标准;(五)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供水应急预案。

第七条供水企业应当依法向水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供水许可证。

第八条供水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五年。

期满前六个月,供水企业应当向水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延续。

第九条供水企业不得擅自停业、歇业或者变更供水范围。

第十条供水企业应当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维护、检修,确保供水设施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供水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供水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第十二条供水企业应当公开供水价格、水质、服务标准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供水设施第十三条供水设施包括水源地、水厂、管网、泵站、调节池等。

第十四条供水设施的建设、改造、维修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范。

第十五条供水设施的建设、改造、维修项目,供水企业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六条供水设施的建设、改造、维修项目,应当优先采用节能、环保、节水的技术和设备。

第十七条供水设施的建设、改造、维修项目,应当依法进行招标投标。

第十八条供水设施的建设、改造、维修项目,应当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供水服务第十九条供水企业应当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第二十条供水企业应当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1.基础性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法》(2002修订),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通过,1996年5月15日修正,2008年2月28日修订),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起施行。

2.规划、土地、环境评价法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与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2007年11月11日。

●《中华人民共与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与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1988年9月27日发布),2006年12月31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6月25日通过,1998年8月29日第一次修订;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并施行)。

●《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2005年8月26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l 1月29日起实行。

●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环发[1999]6l号),1999年3月16日。

●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9]107号),1999年4月21日。

●《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附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目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4]164号),2004年12月2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9号),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3.建设、招投标与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1.基础性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修订),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通过,1996年5月15日修正,2008年2月28日修订),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起施行。

2.规划、土地、环境评价法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2007年11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1988年9月27日发布),2006年12月31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6月25日通过,1998年8月29日第一次修订;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并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2005年8月26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l 1月29日起实行。

●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环发[1999]6l号),1999年3月16日。

●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9]107号),1999年4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附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目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4]164号),2004年12月2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9号),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3.建设、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水利工程中的水务法规与政策

水利工程中的水务法规与政策

水利工程中的水务法规与政策近年来,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水环境问题的加剧,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水务法规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水务法规与政策,并分析其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影响。

一、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1. 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中国水务管理的基本法律规范,它规定了水资源的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根据《水法》,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的用水权益。

2. 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针对水土流失等问题制定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根据《水土保持法》,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3. 水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保护法》是针对水污染和水环境保护制定的重要法律法规,旨在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质量。

根据《水环境保护法》,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应确保水体的水质达标,遵守水污染防治相关规定,并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治理。

二、水资源管理政策1. 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是我国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旨在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根据该制度,水利部门会根据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水需求,对各个行业、单位和地区制定相应的水资源定额,并加强用水监管和管理。

2. 水价改革政策水价改革政策是为了有效调节和使用水资源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根据水价改革政策,政府会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引导和鼓励用户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水利工程中,水价改革政策将促使各个行业和单位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管理。

3.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为了引导和规范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会发布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和政策文件,对水利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监督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标准。

水务相关法律法规

水务相关法律法规

引言概述:水务相关法律法规是指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供应和排水等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保障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维护水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确保人民群众的水供应和排水需求得到满足。

本文将就水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讨论。

正文内容:一、水资源管理1.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阐述水资源管理遵循的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利用原则,并对违反原则的行为进行了相应的法律制裁。

2.水资源使用许可制度:介绍水资源使用许可制度的设立和实施,包括申请程序、审批流程、许可条件等,以保护公共权益和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3.跨界水资源管理:探讨跨界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重点关注国际合作、水源保护、水资源补偿等问题。

二、水环境保护1.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介绍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并详细阐述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处理要求等。

2.水生态环境保护:介绍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湿地保护法、河流管理法等,探讨生态保护区划、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3.水资源税和排污费征收:介绍水资源和水污染排放的经济调节手段,分析税收和收费的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三、水供应1.城市供水法律法规:介绍城市供水的法律法规,包括城市供水条例、居民用水管理办法等,探讨供水水源保护、水质监测、供水设施建设等问题。

2.农村供水法律法规:介绍农村供水的法律法规,包括农村供水管理条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的供水保障和水质安全。

3.水价格监管:讨论水供应的价格形成和调控机制,包括水价核定、水价调整和水费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四、排水管理1.城市排水管理法律法规:介绍城市排水的法律法规,包括城市排水条例、城市雨水和污水分流管理办法等,探讨排水系统建设、排水管网维护等问题。

2.工业废水排放管理:详细阐述工业废水排放的法律法规,包括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排放许可制度等,重点关注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与减排技术。

水务行业政策汇总

水务行业政策汇总

水务行业政策汇总一、水资源管理针对水资源管理,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旨在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资源保护法》等,对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二、水质监测与保护水质监测与保护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水质监测与保护工作。

包括《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对水质的监测标准、水质不达标的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污水处理与排放针对污水处理与排放,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治理水平。

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对污水处理与排放的标准、流程和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四、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水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

包括《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等,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流程和质量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五、水价与收费政策针对水价与收费政策,我国政府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包括《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对水价的制定原则、标准和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六、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水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包括《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对节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七、农村水利发展农村水利是我国水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农村水利发展。

包括《全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等,对农村水利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水务行业法律宣传资料

水务行业法律宣传资料

水务行业法律宣传资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水务行业作为维护水资源供应和环境的重要部门,需要遵守和执行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务行业涉及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旨在提高公众意识,推动水务行业的法律宣传工作。

一、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水资源管理是水务行业的核心职责之一。

《水法》、《水利法》等法律法规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中,《水法》明确了水资源的归属和管理权限,规定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原则和方式。

《水利法》则针对水利建设、灌溉和水文监测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水务部门在开展日常工作中,需要充分了解并遵循这些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二、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水环境保护是保障水资源质量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

《水污染防治法》、《水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

《水污染防治法》明确了水污染的防治原则和措施,要求全面加强污水处理和水体监测。

《水环境管理条例》则规定了污水排放标准和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水务行业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水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水体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三、水费收费管理法律法规水费收费作为水务行业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需要依法进行。

《水务收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水费收费的原则和方式。

根据这些法律法规,水务行业应当建立健全水费收费制度,确保收费透明公平,并加强收费信息的公开与监管。

同时,法律法规也明确了水费违规收费的处罚措施,为用户维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水务行业的各个单位应当加强对水费收费管理的宣传,提高用户对水费收费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四、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水务行业在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供水安全方面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应急管理法》、《水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水务行业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和工作流程,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

水务相关法律法规

水务相关法律法规

水务相关法律法规范本:水务相关法律法规1. 水务基本法规1.1 水务管理法1.1.1 法律解释及适用范围1.1.2 水源管理1.1.3 水质监测与保护1.1.4 水务收费管理1.2 水土保持法1.2.1 法律目的和原则1.2.2 水土保持计划1.2.3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和管理 1.2.4 水土保持资金管理1.3 水资源保护法1.3.1 水资源规划和分配1.3.2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3.3 水资源权属和交易1.3.4 水资源监测及处罚2. 水质与环境保护法规2.1 水污染防治法2.1.1 水污染控制标准2.1.2 污水排放许可2.1.3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1.4 水污染监测和处罚2.2 水环境保护法2.2.1 水环境质量标准2.2.2 水体保护区划和保护措施 2.2.3 水体生态修复2.2.4 水环境监测及处罚2.3 水生态保护法2.3.1 水生态保护区划和保护措施 2.3.2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2.3.3 水生态监测及处罚3. 水务安全及应急管理3.1 水务安全法3.1.1 水务安全管理体系3.1.2 水务安全监测和预警3.1.3 应急预案和处置3.2 水灾防御法3.2.1 水灾防御体系3.2.2 水灾预警和监测3.2.3 水灾应急救援3.3 水边区域安全管理法3.3.1 水边区域安全标准3.3.2 水边区域安全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3.3.3 水边区域事故应急4. 附件附件1:水质监测报告样本附件2:水务收费标准说明附件3:水资源交易手续法律名词及注释:1. 水务–指与水资源及其利用、管理和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2. 水质监测–通过对水体及其组成要素进行采样和测试,以评估水质状况。

3. 污水排放许可–根据污水排放情况及相关标准,颁发许可证明合法排放。

4. 水体生态修复–通过生态手段和治理措施,恢复和改善受损水体的生态系统功能。

5. 水环境监测–对水环境进行常态监测,以了解水质状况和环境变化情况。

水务服务的监管与法规

水务服务的监管与法规

水务服务的监管与法规介绍本文档讨论水务服务的监管与法规。

水务服务是指涉及供水、排水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因其对公众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所以需要有相应的监管和法规来确保水务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

监管机构水务服务的监管主要由以下机构负责:1.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监管和管理水质和水环境保护相关事项,确保供水符合安全标准。

2. 城市规划部门:负责规划和管理供水和排水基础设施,确保城市的水务服务能够满足需求。

3. 工商部门:负责监管水务服务相关企业的注册、经营和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

监管要求水务服务的监管要求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水质监管:确保供水水源的安全性,定期检测水质并对超标情况进行处理。

2. 排水管理:规划和维护城市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避免水灾发生。

3. 设备管理:对供水和排水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服务质量:水务服务企业应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服务,解决用户投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5. 资源管理:合理管理水资源,防止浪费和污染,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关法规水务服务的监管和法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水污染源的排放标准和治理要求,保护水环境。

2. 水资源管理办法:规定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原则,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可持续利用。

3. 市政供水排水条例:规范城市供水和排水服务的管理和运行。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水务服务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交易和消费环境。

总结水务服务的监管与法规是确保供水、排水和水资源管理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水务服务的监管,监督落实相关法规的执行。

同时,水务服务企业也应积极履行责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文号文件名
199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8号城市供水条例
1996年7月建设部、卫生部第53号令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1998年9月计价格[1998]1810号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1999年9月计价格[1999]1192号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建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200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1年6月建标[2001]77 号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2002年4月计价格[2002]515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
200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年9月计投资[2002]1591号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
2003年7月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4年3月建设部令第126号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2004年4月国办发[2004]36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2006年2月发改价格[2006]310号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2006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 460 号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2006年12月建设部令第152号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
2007年3月建设部令第156号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2007年6月发改价格[2010]2613号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2007年6月发改价格[2010]2613号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7年7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007年9月发改价格[2007]246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学校水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34号取水许可管理办法
2009年7月发改价格[2009]178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2009年8月建标120-2009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2010年12月中发[2011]1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2月国发[2012]3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2012年4月国办发[2012]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2012年5月环发[2012]58号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
2012年5月建城[2012]82号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2012年6月发改农经[2012]1618号关于印发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2013年1月发改价格[2013]29号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3年1月国办发[2013]2号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201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1号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2013年12月发改价格[2013]267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2014年1月发改价格[2014]3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主体工程运行初期供水价格2014年12月财税[2014]151号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2015年1月发改价格[2015]11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制定和调整污水处
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通知
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
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
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展的决定
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
期主体工程运行初期供水价格政策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制定和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