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苏辙)
六国论(苏辙)
六国论(苏辙)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
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殽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
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
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
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
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诗人苏辙六国论介绍_诗人苏辙资料介绍
诗人苏辙六国论介绍_诗人苏辙资料介绍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六国论》苏辙所写的议论文,描写了六国在抗击秦国的时候应该采取的策略,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诗人苏辙六国论介绍《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写的议论文,描写了六国在抗击秦国的时候应该采取的策略,全文一直在强调“大势”,六国没有抓住天下大势最终被秦国灭国,此篇文章用议论比较的辩证手法进行描写,语言简练、说短论长,颇有政治策略家的风范。
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他写文章的背景和用意,他在文章中提出疑惑:全天下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但为何终究免不了被灭亡的悲惨结局。
接着,他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被纷纷灭亡的原因就是决策者的目光短浅,不知道当时天下的大势。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韩、魏两国对于秦国和六国的重要性。
对于秦国来讲,秦、魏是他们的心腹之患,因为秦国向其他国家打仗一定要经过秦、魏两国。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秦、魏就是他们的屏障。
因此,秦、魏两国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段讲秦、魏的地位的特殊,秦国在把秦、魏收买以后,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攻打燕、赵。
韩、魏是各国的保护屏障,但秦军却能够在他们的地盘上进出自如,苏辙认为这就是天下的大势。
文章的末段从各国的角度去论述作者的看法,当时的大势就说明韩、魏不可能孤军奋战,要想打倒秦国就应该六国团结,各个国家互相支援,这样秦国也不可能为所欲为了。
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回到现实中,认为六国灭亡就是他们目光短浅,相互背弃盟约,最终六国相继被灭。
诗人苏辙资料介绍苏辙,字子由,晚自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兄合称“三苏”。
苏辙一生中涉及的方面非常广,因此他的主要成就也表现在政治、文学、儒学、书法等不同的方面。
先说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在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是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主要是以维护地主利益为目的,然而农民的困境却没有得到改变,他们的负担还是非常重的。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六国论(选自宋·苏辙《栾城集》)【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
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
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
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原文】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
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
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译文】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
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
;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苏辙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苏辙六国论原文及翻译苏辙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辙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
尝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③,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④,而范睢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挡强虎豹之秦,彼得安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挡秦,而天下之诸侯,借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挡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⑤。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⑥,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⑦,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译文】我曾经读《史记》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世家,私下奇怪这些各霸天下一方的诸侯以五倍于敌的地域,十倍于敌的军民,奋发向西而进,去攻击崤山之西不过千里之大的秦国,却没能免于灭亡的命运。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六国论(选自宋·苏辙《栾城集》)【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
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
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
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原文】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
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
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译文】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
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
;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注释)
六国论(原文·题解·注释·译文)〔宋〕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
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
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
李桢 苏辙 六国论
六 国 论 李 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 齐、楚、燕、赵不知佐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 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 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 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 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 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 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 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 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 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 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 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 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 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 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 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 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 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 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 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 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 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 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 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 ) 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 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苏洵《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注释(1)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2)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3)互丧:相继灭亡。
(4)率:全都,一概。
(5)完:保全。
(6)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7)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厥,相当于“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8)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
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暴,同“曝”。
(9)举以予人:拿来送给别人。
(10)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
(11)判:决定,确定。
(1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13)迁灭:灭亡。
(14)与赢:亲附秦国。
与,亲附、亲近。
(15)远略:长远的谋略。
(1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
速,招致。
(17)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
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
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赵国。
下文的“邯郸为郡”即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
(18)洎(jì):及,等到。
(19)三国:指韩、魏、楚三国。
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2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
数、理,指天数、命运。
(21)较:较量。
(22)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23)劫:胁迫,挟持。
(24)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5)下:降低身份。
(26)故事:旧事。
六国论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苏辙《六国论》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山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①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注:①埸(yì):边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B.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C.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D.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家,为《史记》五种体例之一。
六国论(苏辙)
文本探讨
这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异同点? 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分点阐述并举例
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正反对比是这两篇文 章的一个共同特色。从全文看,苏洵之文是 “赂者”与“不赂者”的对比。苏辙之文是秦 “识势”与诸侯“不识势”的对比。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2、而范雎以为忧 3、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4、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
此危道也。 5、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 6、夫韩、魏,诸侯之障 7、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8、彼秦者将何为哉!
文本探究
两篇文章都以六国破灭作为议题,借史 论政。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 的原因是什么?苏辙的《六国论》中心 论点是什么?
1自主思考列出提纲2小组合作归纳思路首先开门见山第一句就提出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紧接着将这个论点分解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
六国论(苏辙)
学习目标
1、检查巩固,掌握重点词语、古今异 义词(山东 出身)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 句式。
2、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文章的脉络, 学习作者论证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最后讽喻现实,点明作文目的。
苏辙之文
首先,从读六国世家入手,以“窃怪”“深思” 巧妙引出中心论点——“虑患之疏,见利之浅, 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提出问题)
其次,中间用两段论述韩、魏在诸侯纷争中举 足轻重的地位:得韩、魏,秦可“通其兵于东 诸侯”,窥视天下;失韩、魏,山东诸侯国便 失去了“当虎狼之强秦”的屏障。 ——(分析问题)
从局部看,几乎处处都在对比。苏洵之文,秦 “攻取所得”与“受贿所得”对比,诸侯“赂 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诸侯之地有 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
苏辙《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辙《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六国论苏辙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3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韩、魏塞秦之冲()(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3)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4)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32.对下面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苏洵苏辙苏轼和李桢四篇六国论的原文及译文
苏洵苏辙苏轼和李桢四篇六国论的原文及译文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尝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挡强虎豹之秦,彼得安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挡秦,而天下之诸侯,借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挡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译文】我曾经读《史记》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世家,私下奇怪这些各霸天下一方的诸侯以五倍于敌的地域,十倍于敌的军民,奋发向西而进,去攻击崤山之西不过千里之大的秦国,却没能免于灭亡的命运。
我常常为他们深刻地考虑,认为他们一定会找到一条能保全自己的计策。
因此不得不责备当时的谋士们防备祸患之策的疏漏,目光看不到长远利益,并且不了解天下的大势。
《六国论》翻译及赏析
《六国论》翻译及赏析原文《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苏辙
六国论苏辙引言《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篇辞章,他以六国争霸战争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对六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本文将围绕苏辙的《六国论》展开讨论。
一、苏辙的背景和写作动机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北宋文学的巅峰之一。
他生于北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卒于靖康之变后的靖康二年(1127年)。
苏辙深受古代历史文化的熏陶,对中国历史有很深的研究。
《六国论》是苏辙在靖康之变后的河南讲学时写下的一篇辞章。
这篇辞章主要是对六国争霸战争的历史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反思战争的本质,追求和平与安定。
二、六国争霸战争背景在《六国论》中,苏辙对六国争霸战争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他指出,六国的争霸战争起因于统一战国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源自于人类天性中的野心和贪婪。
苏辙认为,当时的六国各自有其优势和劣势。
其中,楚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丰富的资源而成为战争的主导者。
而其他五国则各自有其独特的特点。
苏辙指出,这些特点与每个国家的治理模式和统治者的能力有关。
三、六国争霸战争的启示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出了一些关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发展国家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政治方面,苏辙认为,六国互相争斗的根源在于各国的统治者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的利益。
他强调了君主的智慧和能力对国家的重要性。
只有君主具备高尚的品德、明智的决策和睿智的战略眼光,才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和平。
其次,在军事方面,苏辙指出了兵力的重要性。
他强调六国争霸战争中楚国以其强大的军队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其他国家也必须致力于军事实力的提升。
他同时也强调了军队的纪律、组织和指挥的重要性。
最后,在经济方面,苏辙强调了资源的重要性。
六国争霸战争的发动和维持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财富。
具备丰富资源的国家能够更好地支撑战争的进行,而贫弱的国家则会面临困境。
六国论苏辙原文
六国论原文全文如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01709【苏辙】《六国论》(作品赏析)
201709【苏辙】《六国论》(作品赏析)201709【苏辙】《六国论》(作品赏析)■文学赏析此文的开头,欲擒故纵,引出论题。
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的绝对优势,却相继为秦所灭,乃是决策者目光短浅,“不知天下之势”之故。
随之,从当时的“天下之势”展开论述。
文中反复论证秦与六国争天下,关键就在韩、魏之郊野。
因为对秦来说,韩、魏首当其冲,若韩、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对山东之各诸侯国来说,韩、魏是他们理想的屏障。
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势下,韩、魏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
这就是当时起决定作用的“天下之势”。
形势摆出之后,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引例作证。
以秦来说,范雎受秦重用,立即助秦昭王收韩;商鞅受秦重用,则助秦孝公收魏。
当韩、魏未附秦之时,昭王出兵攻齐,范堆忧之。
由此证明秦欲争得天下,必先收韩、魏而后可。
当秦军越韩过魏而攻燕赵,这本身是件冒险之举,若燕赵正面迎战,韩、魏再乘机击之于后,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秦人远攻燕赵,却毫无韩、魏之忧,那是因为韩、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归附它的原故。
文章写到这里,再作收束,归结到“天下之势”。
如此说来,韩、魏附秦是不识天下之势了;进而又为其开脱:韩、魏本身势孤力弱,面对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归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东各诸侯国“不知天下之势”而不助韩、魏杭秦之意。
正由于六国都不能正视天下之势,以致秦人得以东指而“天下追受其祸”。
末段再从各诸侯国着笔,阐明作者为其构想的“自安之计”。
当时的天下之势,一方面韩、魏不能单独杭拒强秦,另一方面,山东各诸侯国又要借助韩、魏以巴秦。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山东诸国应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摒秦”。
这样,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秦人不敢越过韩、魏的土地远攻齐、楚、燕、赵;而齐、楚、燕、赵也就能安居后方。
一旦齐、楚、燕、赵能与韩、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
这确是当时拯救六国危亡的良方。
末尾笔锋一转,回到冷酷的历史现实:即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不识“天下之势”,彼此“背盟致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突”,从而自食恶果,相继灭亡。
六国论逐句翻译
《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邪」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於顚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旣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於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战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埶,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於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埶弱於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埶;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打仗不擅长,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贿赂秦国就使国力削弱,灭亡的原因啊。
有人说:“六国相互灭亡,全(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是:“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
失去了有力的后援,不能够独自保全自己。
因此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秦国除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小的可以获得小城,大的就得到大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辙之文
首先,从读六国世家入手,以“窃怪”“深思”
巧妙引出中心论点——“虑患之疏,见利之浅, 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提出问题) 其次,中间用两段论述韩、魏在诸侯纷争中举 足轻重的地位:得韩、魏,秦可“通其兵于东 诸侯”,窥视天下;失韩、魏,山东诸侯国便 失去了“当虎狼之强秦”的屏障。 ——(分析问题) 最后一段指出山东诸侯国的自安之计,识“天 下之势”,“厚韩亲魏以摈秦”。 (解决问题)
文本探讨
这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异同点?
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分点阐述并举例
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正反对比是这两篇文
章的一个共同特色。从全文看,苏洵之文是 “赂者”与“不赂者”的对比。苏辙之文是秦 “识势”与诸侯“不识势”的对比。 从局部看,几乎处处都在对比。苏洵之文,秦 “攻取所得”与“受贿所得”对比,诸侯“赂 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诸侯之地有 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 苏辙之文,范雎、商鞅“重韩魏”与昭王“轻 韩魏”的对比,“厚韩亲魏”“应夫无穷”与 “贪尺寸之利”“自相屠灭”的对比……
9、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10、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11、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12、佐当寇之韩、魏佐:帮助。 13、以阴助其急 14、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15、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 相屠灭 16、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特殊句式: 1、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2、而范雎以为忧 3、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4、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 此危道也。 5、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 6、夫韩、魏,诸侯之障 7、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8、彼秦者将何为哉!
六国论
苏辙
学习目标
1、检查巩固,掌握重点词语、古今异
义词(山东 出身)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 句式。 2、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文章的脉络, 学习作者论证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文言检查
重点词语解释 1、而在韩、魏之郊 2、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魏塞秦之冲 4、而蔽山东之诸侯 5、委区区之韩、魏 6、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7、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 8、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文本探究
两篇文章都以六国破灭作为议题,借史 论政。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 的原因是什么?苏辙的《六国论》中心 论点是什么?
苏洵认为“六国破灭”原因在于韩、魏、
楚三国贿赂秦国。 苏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 于天下诸侯“不知天下之势”、“虑患 之疏、见利之浅” 简言之,老苏谈“赂秦”,而小苏谈 “明势”。
文本探究
这两篇文章是如何分析问题的?(论证思路)
学习要求:1、自主思考,列出提纲 2、小组合作,归纳思路
苏洵之文
首先,开门见山,第一句就提出“弊在赂秦”
这个中心论点, 紧接着将这个论点分解为“赂秦而力亏,破灭 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 再其次,中间部分以史实为依据,先从正面论 述,韩、魏、楚因“赂”而亡,再从反面申述 齐、燕、赵因力量“孤危”而亡,得出结论若 “不赂”秦,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 最后讽喻现实,点明作文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