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子遗传学第四章 表观遗传学与疾病
分子生物学之表观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指非基因序列变化导致的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改变。
细胞中生物信息的表达受两种因素的调控:遗传调控提供了“生产’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蛋白质的“蓝本”,而表观遗传调控则指导细胞怎样、何时和何地表达这些遗传信息。
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DNA的甲基化,染色质的物理重塑和化学修饰,非编码RNA基因调节。
依赖ATP的染色质的重塑由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使DNA和组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包括DNA的甲基化和组蛋白N端尾巴上特殊位点的化学基团修饰,同样可以直按或间接地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
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染色质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此外,近些年发现转录组(transcriptome)中组有多种非编码RNA广泛参与基因表达调控,非编码RNA的基因调节也可属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的范畴。
DNA甲基化的概况DNA的甲基化既可以发生在腺嘌呤的第6位氮原子上,也可以发生在胞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上。
*在真核生物中,DNA甲基化只发生在胞嘧啶第5位碳原子上。
真核DNA甲基化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 DNA methyltransferase)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SAM, S-adenosyl methionine)作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胞嘧啶上,生成5一甲基胞嘧啶(5-mC)。
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双核苷酸序列,全部CG二核苷酸中约70%~80%的C是甲基化(mCpG), 所以CpG称为甲基化位点。
CG抑制:DNA中CG的排列出现的概率小于期望值1/16(A42+4=16),如人的基因组中CG排列小于1%,而非随机期望的约6%(1/16).基因组中的CpG位点并非均一分布。
在某些区域中(大约有300~3 000 bp),CpG位点出现的密度高(50%或更高),这些区域即所谓的CpG岛。
大部分CpG岛(>200bp, C+G含量=/>50%. CpG观测值/期望值=/>0.6) 位于基因的5’端,包括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和第一外显子区,而且60%的人类(哺乳动物40%)基因组的启动子区都含有CpG岛(几乎所有管家基因都存在CpG岛),它们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子遗传学基础—表观遗传学概述(普通遗传学课件)
达的调控。 非编码RNA调控:通过某些机制实现对基因转录的调控,如RNA
干扰。
(二)意义 任何一个层面异常,都将影响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导致复杂
综合征、多因素疾病以及癌症。和DNA序列改变不同的是,许多表观 遗传的改变是可逆的,这就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乐观的前景。
父本PWS印记中心缺失
1956年Prader-Willi综合症(PWS),患者矮小、肥胖、中度智力低下。 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父本染色体15q11-13区段缺失。
母本AS印记中心缺失
1968年Angelman综合症(AS),共 济失调、智力低下和失语。经染色体核型 分析表明:母本染色体15q11-13区段缺失。
四、DNA甲基化的机制
1、哺乳动物基因组中5mC占胞嘧啶总量的2%-7%,约70%的 5mC存在于CpG二连核苷。
2、在结构基因的5’端调控区域, CpG二连核苷常常以成簇串联形 式排列,这种富含CpG二连核苷的区域称为CpG岛,其大小为5001000bp,约56%的编码基因含该结构。
3、基因调控元件(如启动子)所含CpG岛中的5mC会阻碍转录因 子复合体与DNA的结合。
《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
内容
一 DNA甲基化试验 二 DNA甲基化定义 三 DNA甲基化功能 四 DNA甲基化机制
一、DNA甲基化试验
试验处理:以基因型为a/a的母鼠及其孕育的基因型为AVY/a的仔 鼠作实验对象。
孕鼠分为两组,试验组孕鼠除喂以标准饲料外,从受孕前两周起 还增加富含甲基的叶酸、乙酰胆碱等补充饲料,而对照组孕鼠只喂标 准饲料。
2、不遵循孟德尔定律,是一种典型的非孟德尔遗传,正反 交结果不同。
表观遗传与人类疾病
表观遗传与人类疾病辛阳阳 2010458136 10护本2班摘要没有DNA序列变化的基础上,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性的改变。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表观基因异常上个世纪50年代初,Watson和Crick建立了DNA分子结构模型,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自此遗传学便成为现代医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人类已经认识到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慢性进行性舞蹈病(Huntington's chorea, Hc)和囊性纤维化等。
近年来在遗传学中还兴起了一个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前沿学科——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在没有DNA序列变化的基础上,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性的改变。
这一迅速发展的学科在分子水平揭示了复杂的临床现象,为解开生命奥秘及征服疾病带来希望。
表观遗传学的基本原理: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的修饰人类基因组大约含有23000个功能基因,细胞的生长需要这些功能基因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准确表达。
真核细胞基因组和组蛋白紧密地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核小体,核小体是构成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基因的表达需要改变染色质的状态:染色质压缩程度高时基因沉默(即无转录活性),染色质压缩程度较低时基因表达(即有转录活性)。
染色质这种动态的转换是靠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可逆的调节的。
这个表观遗传修饰过程涉到及几个酶,包括:DNA甲基转移酶(DNMT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组蛋白乙酰化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甲基结构域结合蛋白MECP2。
DNA和组蛋白正常表型的改变调节着功能基因的转录,最终导致临床出现相应的表现。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将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和鸟嘌呤(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
CpG相对集中的区域称为CpG岛。
CpG岛存在于组织特异基因或者管家基因。
生理情况下,CpG 岛是非甲基化的。
当CpGs异常甲基化会导致所在基因沉默,阻遏甲基化敏感蛋白与基因的结合,使基因很容易发生变异。
表观遗传变异与人类疾病
表观遗传(epigenetic inheritance): 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 裂来传递非DNA序列信息的现象。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则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
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变化的。或者说是研究从基因
一对矛盾非整倍体非整倍体单体单体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与变异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与变异线粒体叶绿体三系法杂交水稻线粒体叶绿体三系法杂交水稻母体贡献大多个作用单元的随机分配有一即可或母体贡献大多个作用单元的随机分配有一即可或缺一不可缺一不可医学医学pptppt22医学医学pptppt33基因表达模式一个多细胞生物机体的不同类型细胞相同的基因型不同的表型医学医学pptppt44基因表达模式在细胞世代之间的可遗传性不依赖细胞内dna的序列信息
( ) 失活中心 X-chromosome inactivation centre,XIC
Xq13, 产生失活信号,关闭X染色体 上基因,在XIC区内有一个失活特异 转录子(XIST) ,编码不是蛋白,而是许多终止信号的 RNA,调控了X染色体失活。
逃避失活基因
失活的X染色体上RPS4 X基因仍在
印迹基因的DNA甲基化型在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建立
B、X染色体失活
1961年M.F.Lyon就提出了关于雌性哺乳动物体 细胞的两条X染色体中会有一条发生随机失活的假 说,并认为这是一种基因剂量补偿的机制。以后的 研究表明在给定的体细胞有丝分裂谱系中,有一条 X染色体是完全失活并呈异染色质状态,而在另一 个细胞谱系中同一条X染色体又可以是活化的且 呈常染色质状态。
这种修饰有一整套分布于染色体不同部位的印迹中心 来协调,印迹中心直接介导了印迹标记的建立及其在 发育全过程中的维持和传递,并导致以亲本来源特异 性方式优先表达两个亲本等位基因中的一个,而使另 一个沉默。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中相当数量的印迹 基因是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胎盘的功能密切相关的。
表观遗传学(研究生课件)
染色质重塑的研究方法
• 研究染色质重塑的方法包括遗传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以及显 微镜技术等。遗传学方法包括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技术等,可以 用于研究染色质重塑酶和组蛋白修饰酶的功能。生物化学方法 包括蛋白质纯化和结晶化技术、质谱分析和代谢组学技术等, 可以用于研究染色质重塑酶和组蛋白修饰酶的相互作用和生物 化学性质。显微镜技术则可以用于观察染色质结构和动态变化。
基因组学方法
通过基因组学技术,研究非编码RNA的基因组位置、 序列和结构等信息。
转录组学方法
通过转录组学技术,研究非编码RNA的表达水平和转 录本信息。
蛋白质组学方法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非编码RNA对蛋白质表达 和功能的影响。
05
表观遗传学与疾病
表观遗传学与肿瘤
肿瘤表观遗传学
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观遗传机 制的改变,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 修饰和非编码RNA等。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总结词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表观遗传修饰的机制、表观遗传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表观遗传修饰的干预策 略。
详细描述
表观遗传学研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机制,探讨这些修饰如何影响基因表达 和细胞功能。同时,研究表观遗传学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包括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 。此外,还研究如何通过干预表观遗传修饰来治疗疾病。
表观遗传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表观遗传学在理解生物学过程、疾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观遗传学在理解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和衰老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表观遗传学与许多疾病的发 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表观遗传修饰的可逆性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潜在 的干预策略,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医学分子遗传学第四章表观遗传学与疾病
(Ser/S )、泛素化、SUMO 化、ADP 核糖基化等。
? 组蛋白密码(Histone code )
? 定义:组蛋白不同氨基酸 残基的不同共价修饰所代 表的生物学信息(表观遗 传信息)。
? 主要修饰靶点:H3 ,H4 ? 修饰稳定性:甲基化> 乙
酰化> 磷酸化
? 组蛋白的共价修饰控制基因 的转录活性
? 组蛋白的共价修饰是动态的
非 活 性
活 性 染 色 质
? DNA 无甲基化修饰 ?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 ? 结合的非组蛋白
?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HATs ) ? 转录调控因子 ? RNA 聚合酶复合体 ……
? 受保护序列:被非组蛋白识别并结合的位点。
? 非组蛋白与特定序列DNA 的结合可界定核小体定位 ? 高频转录的基因处往往不形成核小体结构(rDNA )
? 异染色质在特殊序列处形成核心 (DNA 甲基化与组蛋白甲基化等)
? 募集异染色质蛋白(如 HP1 ) ? 异染色质蛋白自主聚集,沿染色
质扩散,终止于绝缘子
非活性染色质 活性染色质
细胞间期染色质的结构是动态的
? 核心组蛋白的组装与修饰
? 核心组蛋白与核小体组装
基本组装单位:H3-H4 四聚体 (H3 2 -H4 2),H2A-H2B 二聚体
in vitro
√ in vivo
? 核小体的复制
√ 八聚体保留复制
八聚体随机组合复制
? 组蛋白的共价修饰与组蛋白密码
? 染色质(chromatin )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份是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 少量的RNA(cRNA)。组成染色质的各种化学成份的比 例大致是:
分子遗传学和分子诊断学
扩增基因片段
03 基因芯片
快速检测多个基因
● 05
第五章 分子遗传学在生物学 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的 革命性意义
基因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9在生 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 应用。基因敲除、基 因修饰和基因组工程 等技术为研究人员提 供了强大的工具,推 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 发展。
RNA干扰的生物学功能
调控基因表 达
RNA干扰参与基 因表达的调控过
程
生物学研究 作用
RNA干扰技术在 生物学研究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
抑制病毒复 制
RNAi技术可帮 助抑制病毒在细 胞内的复制过程
表观遗传学的新领域
研究基因 组 DNA 修 饰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等表观遗传学关键内容
染色质结构的变化
基因异常导致的疾病
02 癌症的早期筛查
发现肿瘤的早期症状
03 药物敏感性检测
根据个体基因差异定制药物用量
未来发展趋势
基因组学
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多可 能
生物信息学
加速分子诊断学技术的发 展
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分子遗 传学和分子诊断学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 来可能出现更多基于分子水平的个性化治疗方法。
● 02
第2章 分子遗传学基础知识
DNA结构和功能
01 DNA的组成
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
02 DNA的传递过程
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
03 重要性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RNA的种类和功能
mRNA
在转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tRNA
在翻译过程中传递氨基酸
rRNA
与核糖体结合,参与蛋白 质合成
表观遗传学对人类发育及健康影响解析
表观遗传学对人类发育及健康影响解析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组范围内可遗传的变化,但不涉及基因序列改变的科学领域。
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外部环境和个体内在机制产生,从而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探索表观遗传学的作用和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人类发展和健康方面,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对于理解起源、疾病发生机制以及干预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表观遗传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是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通过在DNA分子中添加甲基基团来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方式。
这种化学修饰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从而影响细胞活性和组织特化过程。
研究发现,DNA甲基化与人类发育和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甲基化可以决定细胞命运和组织发展的方向。
此外,DNA甲基化在成年人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调控着器官发育、免疫应答和生理功能。
除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也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组蛋白是DNA上包裹着的蛋白质,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修饰来调节基因的表达。
研究发现,组蛋白修饰在人类发育和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可以影响基因活性和胚胎干细胞的命运决定。
此外,组蛋白修饰还与生长、免疫系统发育以及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了解表观遗传学对人类发育和健康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
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如营养、毒物暴露和应激等与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有密切关系。
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影响个体基因表达模式,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营养不良在胚胎期和早期生命阶段对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影响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代谢紊乱等。
此外,研究还发现,母亲在怀孕期间的环境暴露(如化学物质、毒品和烟草)也可能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影响后代的健康。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使我们对健康问题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对表观遗传学的理解,我们可以找到干预措施来预防或治疗一些疾病。
例如,通过改善营养状况、优化环境暴露和应对应激,我们可以调整表观遗传学标记,从而降低特定疾病的风险。
人类疾病的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
人类疾病的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每个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数以亿计的细胞,而每个细胞都含有一个遗传密码——基因。
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基因的序列会产生变异,使人类疾病得以深入人心,导致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命运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表观遗传学也成为了日益受到重视的领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表观遗传学不仅可以帮助解决病因问题,还能揭示人类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复杂过程。
一、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一个生物基因序列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以在DNA序列的单个碱基或更大的段或有机体的染色体水平上发生。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如果有机体的某个基因有突变,可能会导致有机体产生异常或不完整的蛋白质,从而影响其生命体系的正常运行。
基因突变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
例如,细胞和分子的研究表明,DNA复制在部分基因组中不稳定,导致基因重复或缺失。
这些变异与各种癌症、自闭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此外,还有一些继承性疾病与基因突变直接相关,如囊性纤维化、息肉病、血友病和镰状细胞病等。
二、什么是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重点是如何维持和调控基因表达状态,而这种表达状态往往会影响一个细胞、一组细胞或整个有机体的运作。
与传统意义上的遗传学不同,表观遗传学更专注于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而非基因本身。
表观遗传学在理解人类疾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的一个重要后果或贡献因素。
此外,表观遗传变化还能够通过削减基因表达或增强基因表达来影响某些疾病,例如肥胖症、糖尿病和白血病等。
三、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的交互作用虽然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在疾病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二者并不孤立存在。
这两个领域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
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影响表观遗传变化的产生和发展。
同时,表观遗传变化又能够对基因突变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它可以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平衡基因突变。
表观遗传学及相关疾病
印记基因
03
表观遗传疾病
➢ 小胖威利Prader-Willi Syndrome ➢ 天使综合症Angelman syndrome ➢ 罗素银综合症Silver-Russell syndrome ➢ BWS综合症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 ➢ GNAS基因: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基因(遗传因子)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基因剪接是通过一些酶学操作使一条DNA分子与另一条DNA分子相连。即在mRNA
成熟期,切除基因的内含子,连接基因的外显子的过程,称为基因剪接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800万儿童罹患遗传性或遗传相关的严重出生缺陷,约占总出生人口的6%,其 中约330万死于5岁之前,另外约320万终生残疾。大约有一半的出生缺陷与重要器官的结构畸形 有关。
FMR1的缺陷并不是由于基因编码区的改 变,而是由于启动子CGG序列的增加, 导致了甲基化程度的增加,最终使得高 甲基化抑制了FMR1和附近基因的表达。
基因组印记
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又称遗传印记(genetic imprinting)或亲代印记 (parental imprinting)。指亲代的生殖细胞在成熟过程中染色体的某些区段或基因受 到了不同的修饰(如甲基化等),当不同性别的亲本将其单组/单条染色体或基因传给子 代时,后代体细胞中两个亲本来源的等位基因表达活性有差异的现象
先天性结构畸形属于出生缺陷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指出生时表现的身体结构异常。出生缺陷是 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
02
遗传特例-表观遗传
基因调控
在细胞里,基因能够被打开或者 关闭么?
基因调控: 在每个细胞中,只有一部分基因是能够 转录,即处于开放状态,其余的基因则 处于抑制状态,也就是关闭状态。在细 胞中,保持一类基因的关闭,而另一类 基因开启的状态称为基因调控。
医学遗传学表观遗传学
第二节 表观遗传修饰
1、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 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得最清楚、也是最重 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通过甲基供体—— S-腺苷甲硫氨酸,并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的催化下,CpG 二核苷酸中的胞嘧啶环上5’位置的氢被活性 甲基所取代,从而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5mC) 。
此外长链ncRNA常在基因组中建立单等位 基因表达模式,在核糖核蛋白复合物中充当催化 中心,对染色质结构的改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② 短链非编码RNA
短链非编码RNA(又
称小RNA)能够介导mRNA的
降解,诱导染色质结构的
改变,决定着细胞的分化
命运,还对外源的核酸序
列有降解作用以保护本身
的基因组。
短链非编码RNA的表达与功能
➢ 去甲基化(demethylation)→沉默基因的重 新激活(reactivation)
DNA高甲基化: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在正 常状态下一般是非甲基化的,当发生甲基 化时,基因转录沉寂,使一些重要基因如 抑癌基因、DNA修复基因等丧失功能,从而 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分化调控失常以及DNA 损伤不能被及时修复,这与多种肿瘤形成 密切相关。
组蛋白的N-末端可通过共价作用从而发生乙 酰化、甲基化、泛素化以及磷酸化等翻译后的 修饰,这些修饰的信息构成了丰富的组蛋白密 码,其中乙酰化和甲基化是最为重要的修饰方 式。
组蛋白的不同修饰
组蛋白乙酰化:
组蛋白乙酰化是由组蛋 白乙酰基转移酶(HAT)和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HDAC) 协调催化完成,修饰的 部位 一般位于 N- 末 端 保 守的赖氨酸残基上。组 蛋白乙酰化是一个可逆 的动力学过程,可以调 节基因的转录。
表观遗传学及疾病
表观遗传学与疾病李光雷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摘要:表观遗传学是在基因组DNA 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基因表达发生的改变也是可以遗传的,导致可遗传的表现型变化。
表观遗传学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调控、基因组印记、假基因、内含子、核糖开关等。
和表观遗传学相关的疾病主要有肿瘤、心血管病、成瘾、自身免疫系统性病等。
本文就表观遗传学与疾病进行综述。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疾病一、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经典遗传学认为遗传的分子基础是核酸,生命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核算的碱基序列上,碱基序列的改变会引起生物体表现型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可以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然而,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发现,DNN、组蛋白、染色体水平的修饰也会造成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并且这种改变是可以遗传的。
这种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来传递非DNA序列遗传信息的现象成为表观遗传,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修饰,即探索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1]。
Epigenetics这一名词的中文译法有多种,常见的有“表观遗传学”、“表现遗传学”、“后生遗传学”、“外因遗传学”、“表遗传学”、“外区遗传学”等等。
表观遗传学是Waddington于1942年在描述生物体的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提出的,他指出基因型的遗传(heredity)或传承(inheritance)是遗传学研究的主旨,而基因型产生表型的过程则属于表观遗传学研究的范畴,他把表观遗传学描述为一个控制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的机制。
随着遗传学的快速发展,这个词的意思越来越窄[ 2]。
1987年,Holliday指出可在两个层面上研究高等生物的基因属性:第一个层面是基因的世代间传递的规律,这是遗传学;第二个层面是生物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基因活性变化的模式,这是表观遗传学。
1994年,Holliday又指出基因表达活性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发育过程中,而且也发生在生物体已分化的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某种变化可通过有丝分裂的细胞遗传下去,他进一步指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是“上代向下代传递的信息,而不是DNA 序列本身”,是一种“不以DNA序列的改变为基础的细胞核遗传”。
第4讲表观遗传学
传的变化。
(2)果蝇位置效应花斑(position effect variegation, PEV)
显然,果蝇眼睛 颜色的这种改变 并未涉及基因自 身的变化,只是 基因位置的改变, 而且基因整合的 位置与异染色质 的距离愈近,则 基因失活的可能 性愈高,并随异 染色质扩展使邻 近基因也失活
果蝇中染色质重排产生位置效应花斑。由于染色体区 段倒位而使野生型等位基因靠近异染色质,并随异染色质 的扩展而失活,导致产生红白小眼嵌合复眼
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基因转录后的调控
组蛋白修饰: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
重点介绍:
DNA甲 基 化(DNA methylation) 染色质重塑(chromatin remodeling) 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 组蛋白修饰(histon modification) 与组蛋白密码 ( histon code) RNA编辑(RNA editing) 重编程
记忆表观遗传学(memigenetics): “可遗传”的表观遗 传变异研究。
例 人体从一个受精卵分化后产生200多种细胞: 基因型相同,基因数相同:27000多个基因 不同: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gene expression pattern) 不相同,每种细胞只有数千个基因有活性。 因此,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是取决于一组基因表达而不是 全部基因。 在胚胎和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基因组可以衍生出许多不 同类型的表观基因组(epigenome),而且在各自后代中可稳 定遗传——子代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细胞分化。已分 化的同一类细胞其表达模式是一致的,保留着相同的细胞记 忆(cellular memory),并通过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传 递。
② 不改变DNA序列,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与活性改变基因的但并未强调是“可遗传”的。
表观遗传学非基因突变导致可遗传变异
概述 表观遗传修饰 遗传印记 X染色体失活 基因表达的重新编程 表观遗传与疾病
1.基本概念
基因的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的表达水平与 功能发生改变,并产生可遗传的表型。
表观遗传差异:同卵双生
2.表观遗传的特征
➢ 可遗传; ➢ 可逆性; ➢ DNA不变。
3.表观遗传学发展简史
➢ 1942年,Conrad Hal Waddington提出现代Epigenetics 的概念,认为基因型通过一些“偶然的、不确定的机制” 决定了不同的表型
在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述的《伤 寒杂病 论》之 前,就 有《内 经》、 《难经 》、《 本草经 》等古 典医药 典籍。 张仲景 总结了 汉代以 前的医 学成就 ,继承 了《内 经》等 基本理 论和丰 富的医 药知识 ,结合 自己的 临床实 践,写 成了《 伤寒杂 病论》 。其贡 献在于 确立了 中医学 辨证论 治的理 论体系 ,为后 世中医 临床医 学的发 展,奠 定了坚 实的基 础。(df4肺炎 88gdg青霉素d25f肝炎 df6)
……非凡(45传染病q566丙肝964jo乙肝28jgs x甲肝gh)的 事件都 集中发 生在这 个时期 。…… 并且是 独立地 发生在 中国、 印度和 西方” 。这一 阶段, (df高 血压958心脏病 983u6糖尿病87fr)是 东、西 方哲学 、科学 、文化 发展的 重要时 期。此 时诸子 蜂起,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学 派林立 ,形成 了空前 绝后的 学术繁 荣局面 ,对中 华文化 的发展 起了奠 基作用 ;处在 古典希 腊文明 的开创 时期, (df肺 25s血 液f369血 小板t5172红 血球gdf55m白 血球fd2)出现 了德谟 克利特 、费底 亚斯、 阿基米 德、苏 格拉底 等哲人 和智者 。在东 、西方 科学和 文化昌 明的大 背景下 ,(4f肿瘤fbb癌症 yuw3胃癌 d65io肠癌.f2tr 肺癌65ff)
表观遗传学及疾病
表观遗传学与疾病一、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经典遗传学认为遗传的分子基础是核酸,生命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核算的碱基序列上,碱基序列的改变会引起生物体表现型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可以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然而,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发现,DNN、组蛋白、染色体水平的修饰也会造成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并且这种改变是可以遗传的。
这种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来传递非DNA序列遗传信息的现象成为表观遗传,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不涉及DNA 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修饰,即探索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1]。
Epigenetics这一名词的中文译法有多种,常见的有“表观遗传学”、“表现遗传学”、“后生遗传学”、“外因遗传学”、“表遗传学”、“外区遗传学”等等。
表观遗传学是Waddington于1942年在描述生物体的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提出的,他指出基因型的遗传(heredity)或传承(inheritance)是遗传学研究的主旨,而基因型产生表型的过程则属于表观遗传学研究的范畴,他把表观遗传学描述为一个控制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的机制。
随着遗传学的快速发展,这个词的意思越来越窄[ 2]。
1987年,Holliday指出可在两个层面上研究高等生物的基因属性:第一个层面是基因的世代间传递的规律,这是遗传学;第二个层面是生物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基因活性变化的模式,这是表观遗传学。
1994年,Holliday又指出基因表达活性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发育过程中,而且也发生在生物体已分化的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某种变化可通过有丝分裂的细胞遗传下去,他进一步指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是“上代向下代传递的信息,而不是DNA序列本身”,是一种“不以DNA序列的改变为基础的细胞核遗传”。
1999年,Wollfe把表观遗传学定义为研究没有DNA 序列变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的改变。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 与遗传学是一个对应的关系,是研究表观遗传变异的遗传学分支的学科。
分子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知识讲稿
DNA的突变与变异
突变的种类
点突变、插入缺失、基因重排等多种类型。
突变的原因
化学物质致突变、放射线突变等内部因素和基因重组、突变位点等外部因素。
基因变异的重要性
基因变异是物种进化和个体不同性状产生的重要原因。
基因调控及其机制
1
表观遗传调控
2
通过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调控机
制,影响基因表达。
3
除了编码氨基酸,也可以表示启 动、终止信号等附加含义。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组成
包含所有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可以分为编码和非编码区域。
基因库和基因家族
基因库指一个组织或个体所拥有的所有基因,而基因家族是指多个基因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 相关基因。
基因组学分析
包括序列分析、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多个层面和方向。
人类基因组计划
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 启动,促进了分子遗传学和基因 组学的快速发展。
DNA的结构与功能
碱基配对原则
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鸟嘌呤,胞嘧啶-鸟 嘌呤,胸腺嘧啶-腺嘌呤。
RNA的不同类型
三种主要类型是mRNA、tRNA、rRNA,分别在 基因表达的不同过程中发挥作用。
双链结构
分子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知 识讲稿
分子遗传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结构、功能、表达和调控的分子水平的遗传学 分支。它对于深入理解生命科学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遗传学的历史与发展
孟德尔定律
19世纪末,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 研究提出了遗传基本规律。
双螺旋结构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表“关 于分子结构的一种可能的模型“, 证明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分子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分子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可以在人体内部形成异常的组织,它们往往是无序的和无法控制的。
然而,现代医学研究与治疗技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
分子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是两种新颖的治疗手段,对于肿瘤治疗有着一定的应用。
分子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探究生物分子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将分子层面的信息研究应用到医学领域。
这里最常见的应用是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不同于正常细胞,它们会产生各种异常的蛋白质,影响细胞分裂和生长。
因此,科学家经常将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进行比对,寻找与肿瘤相关的蛋白质,这也称为分子标记。
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检测和分析这些标记物,以便制备更精确的药物,利用药物释放到体内,直接作用于癌细胞。
在肺癌等一些难治肿瘤的研究中,科学家把重点放在寻找抗衰老基因之一的P53样蛋白。
这个蛋白质分子与生长因子有关,能够控制多种信号通路。
具体到肿瘤治疗,利用药物来抑制癌细胞中的P53样蛋白既可以阻止细胞增长,又可以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研究表明,这种药物在破坏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负面影响也很小。
表观遗传学是指研究分子标记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探索基因在不同状态下的表达情况、细胞响应和环境压力的反应,以期寻找与肿瘤相关的分子标记。
例如,一些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可以通过DNA甲基化和乙酰化进行调节,表观标记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
因此,通过研究这些分子标记,可以找到影响肿瘤进展的关键因素。
由于多数癌症的病因极其复杂,表观遗传学的治疗方法至今尚且处于起步阶段。
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科学家找到的一些新药物会对治疗癌症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例如,目前正研究的一种神经生长因子,它与肿瘤恶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细胞分泌这种神经生长因子的同时,即可利用化学或生物药物抑制它的功能,恢复正常细胞的生长,治疗肿瘤。
表观遗传学与人类健康
表观遗传学与人类健康表观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基因表达和功能可塑性如何被环境和生活方式影响的学科。
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环境因素(例如饮食、运动、化学物质等)会影响基因表达,这导致了一些与健康相关的变化。
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正日益认识到影响表观遗传学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影响表观遗传学的环境因素作为人类,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这个环境包括饮食、运动、大气污染、化学物质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我们的表观遗传学。
例如,在环境中暴露于高含量的化学物质会导致DNA甲基化,这会影响基因表达和调节。
同样的,一些饮食和运动行为也会影响我们的表观遗传学。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不同的环境因素对表观遗传学的影响不同,但它们都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健康。
表观遗传学与疾病风险研究已经表明,表观遗传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许多研究都证实,与表观遗传学有关的变化可以增加很多疾病的风险。
例如,许多癌症和心脏病都与表观遗传学的变化有关。
一个长期的研究显示,在高盐饮食的人们中,高盐摄入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表观遗传学变化,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表观遗传学与生活方式的联系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饮食和运动习惯、药物使用以及化学物质接触等因素会影响表观遗传学。
这些发现提示我们,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表观遗传学,从而改善我们的健康。
例如,一项研究显示,维生素D的摄入可以降低DNA甲基化水平,提高细胞的DNA稳定性,从而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表观遗传学的未来研究尽管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表观遗传学和健康之间的复杂联系。
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环境因素、基因和表观遗传学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以及如何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我们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改变生活方式如何影响表观遗传学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如何改善个体的健康。
结论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人类健康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表观遗传学与疾病.ppt
Regulatory domain
Dnmt1
PCNA
RFT
NLS
CXXC BAH
Dnmt2 (weak activity)
Catalytic domain
I IV VI
IX X
Dnmt3a (de novo methylation of CpG)
PWWP
ATRX
Dnmt3b (de novo methylation of CpG)
DNA around the centromere is usually packaged as heterochromatin.
Densely packaged heterochromatin
Less densely packaged euchromatin
© 2013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 2013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The Histone Code
• Histones can be modified by
– Acetylation (Ac) – Ubiquitination (Ub) – Methylation (Me) – Phosphorylation (P) – Sumoylation (Su)
“Diego”
Coat Colors of Genetically Identical Agouti Mice Liter Mates
This is epigenetics!
What is epigenetics?
➢ Waddington's Classical Epigenetic Landscape In 1957, Conrad Waddington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an epigenetic landscape to represent the process of cellular decisionmaking during develop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染色质结合蛋白沿染色质扩散, 终止于绝缘子 表观修饰复合物相互调控——扩 散区域DNA甲基化修饰与组蛋白 修饰(甲基化为主)
表观遗传修饰的建立
表观遗传修饰的维持
基因组印迹
发育重编程
Prader-Willi Syndrome(PWS)
调控正常发育过程中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
◦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甲基化——关闭基因表达 ◦ DNA去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开启基因表达
维持基因组与染色质结构的稳定性
◦ 着丝粒异染色质化保证染色体的正常分离 ◦ 端粒异染色质化稳定染色体结构
◦ 异染色质化的传导机制使重复序列中镶嵌的基因转录失活
◦ 异染色质化抑制基因组中转座元件的活性
表观遗传修饰异常与体细胞
遗传疾病(肿瘤、衰老)
Rett综合征(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McCP2基因突变失活,McCP2基因编 码一种甲基结合蛋白(MBP),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DNA上的甲基 化CpG岛,并募集染色质修饰复合物以阻遏基因转录。 ◦ 临床表现:患者均为女性,出生后7-18个月出现发育停滞,高级 脑功能的迅速恶化和严重痴呆。
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两次重要的大范围表观基因组重新编程
◦ 早期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携有体细胞样表观遗传型,进 入性腺前后,原有表观基因组被删除,随之建立两性性别特异(印记遗传) 和序列特异(决定精子与卵子发育进程)的表观遗传型。 ◦ 精卵融合受精后,受精卵基因组在卵细胞质环境中,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建 立的、除印迹基因以外的全部表观遗传修饰标记被删除,重新建立胚 胎发育特异的表观遗传组,为发育进程发出正确指令。
• 连接DNA 8~114bp
• 组蛋白H1封闭DNA进出位点
细胞间期染色质的结构
2nm双链DNA→10nm纤维→30nm螺线管……
非活性染色质
活性染色质
细胞间期染色质的结构是动态的
核心组蛋白的组装与修饰
◦ 核心组蛋白与核小体组装
基本组装单位:H3-H4四聚体
in vitro
(H32-H42),H2A-H2B二聚体
基因组印迹是性细胞系特异性的表观遗传修饰
形成配子细胞时染色质表观修饰发生重编程
◦ 全基因组去甲基化 ◦ 重新形成性别特异性甲基化位点 ◦ 某基因选择性父本或母本表达失活 ◦ 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不可能:可能源于缺乏 来自精卵细胞的大量印迹基因间的协调表达
印迹中心(imprinting centers,ICs):成簇排列富含CpG岛的基因 表达调控元件,在父源和母源染色体上,这些调控元件的CpG岛呈现甲 基化型的明显差异,又称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并以此调控邻接基因的表达。 以IGF2-DMR-H19印迹域(imprinted domain)为例说明交互式调控
◦ 母源染色体:DMR为非甲基化,染色质屏障调节蛋白CTCF结合于DMR起绝 缘作用,远端增强子激活H19基因的转录(为非编码RNA)。 ◦ 父源染色体:DMR甲基化,使H19基因表达沉默,同时CTCF不能结合,远 端增强子激活IGF2基因转录,编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 表现:早期发育畸形,肥胖,矮小,
中度智力低下
◦ 病因:染色体15q11-q13区段缺失
父源染色体
Angleman Syndrome(AS)
◦ 表现:共济失调,智力严重低下,失语 ◦ 病因:染色体15q11-q13区段缺失
母源染色体
基因组印迹(genomic imprinting):两
个亲本等位基因的差异性甲基化导致遗传自双 亲的等位基因间表达行为存在差异(一个亲本 等位基因沉默,另一个亲本等位基因保持单等 位基因活性)。
染色质复制后的状态
◦ 亲代链CpG岛全甲基化→子代链 CpG岛半甲基化
◦ 新旧核心组蛋白H3-H4四聚体与 H2A-H2B二聚体随机组合——旧 组蛋白修饰状态(可能)被保留, 新组蛋白未被修饰
表观修饰状态的恢复
◦ DNA维持性甲基化酶(Dnmt1) ——CpG岛半甲基化→全甲基化 ◦ 表观修饰复合物相互调控
医学分子遗传学
∑(细胞事件)=个体的生命事件?如何看待一个个体 的一生?
扁鹊见蔡桓公说的话与表观遗传学有关系吗?
第三代试管婴儿安全吗?会有哪些潜在风险?
一卵双生的差异=表观遗传的差异?
什么是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修饰的机制
◦ 表观遗传修饰的位点
◦ 染色质的物理结构
◦ 表观遗传状态的遗传与改变
维持性甲基化酶(Dnmt1)
表观修饰复合物内部相互调控
DNA甲基化状态指导恢复组蛋白
修饰 组蛋白修饰指导恢复DNA甲基化
特异性DNA序列被调控因子识别 在染色质特定位点建立表观遗传 修饰
◦ DNA从头甲基化酶 (Dnmt3A/B)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 ◦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 异染色质结合蛋白(如HP1)
DNA与核心组蛋白的共价修 饰是表观遗传学的分子基础
常染色质(euchromatin):纤丝包装密度比分裂期小的多,胞核内 均匀分散分布,占胞核绝大部分。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纤丝包装十分致密,与分裂期相似, 胞核中形成分散的小块,没有转录活性。
◦ 组成型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着丝粒、 端粒、其他卫星DNA等 ◦ 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barr小体、 表达受表观调控的基因等
活性染色质(active chromatin):具有转录等功能活性的常染色质 。 非活性染色质(inactive chromatin):不具有转录等功能活性的染 色质,包括异染色质和部分常染色质。
染色质(chromatin)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份是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
少量的RNA(cRNA)。组成染色质的各种化学成份的比 例大致是:
表观遗传修饰的位点
◦ DNA甲基化:胞嘧啶→5-甲基胞嘧啶,大部分发生在CpG 岛(CpG island)
◦ (CpG island,基因组中CpG序列高频出现的区域)
◦ 核心组蛋白的共价修饰
甲基化(methylation) 乙酰化(acetylation) 磷酸化(phosphorylation)
维持正常的基因表达剂量
◦ 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迹使印迹中心处的两个等位基因只选择性表达其一
◦ 女性体细胞内一条X染色体通过异染色质化随机失活
赋予每个个体表观遗传的镶嵌性即一定程度的表型可变性,在 保持基因组稳定的前提下,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表观遗传相关调控蛋白缺陷 导致的遗传疾病 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机制异常 而发病的遗传疾病
DNA 染色质
1
被修饰的靶点
组蛋白
非组蛋白 cRNA
1
0.5 - 1.5 0.05
修饰与调控 染色质活性
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
• 八聚组蛋白形成核心(H2A、H2B、H3、H4)×2 • 约200bp DNA缠绕核心组蛋白约两周 • 核心DNA 146bp(缠绕1-3/4周)
ICF综合征(immunodeficiency,centromeric region instability and facial anomalies syndrome,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
非组蛋白与特定序列DNA的结合可界定核小体定位 高频转录的基因处往往不形成核小体结构(rDNA)
异染色质在特殊序列处形成核心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甲基化等)
募集异染色质蛋白(如HP1) 异染色质蛋白自主聚集,沿染色
质扩散,终止于绝缘子
从头合成甲基化酶(Dnmt3A,Dnmt3B)
in vivo
√
◦ 核小体的复制
八聚体保留复制
√
八聚体随机组合复制
◦ 组蛋白的共价修饰与组蛋白密码
组蛋白N端尾部无序结构延伸至核小体外 修饰类型:乙酰化(Lys/K) 、甲基化(Lys/K)、磷酸化 (Ser/S)、泛素化、SUMO化、ADP核糖基化等。
◦
组蛋白密码(Histone code)
◦ RNA聚合酶复合体
……
活性染色质
非活性染色质
核小体在染色质上的分布是
均匀的吗?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边界
如何界定?
表观遗传修饰状态如何形成
与维持、遗传?
核基质附着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MAR):与细胞核内基质结合的 DNA片段(尚未发现特殊共有序列),可 将染色质分割成不同的区段(结构域)。 每个结构域内功能独立,不同结构域间无 相互影响。
Prader-Willi综合征
与Angelman综合征 的致病机制
父源染色体
母源染色体
发育:受精卵→由200多种结构与功能各异的细胞(具有相同的基因组) 组成的功能精密而协调的整体。 建立和维持组织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模式的相关信息存在于基因组的表 观遗传修饰状态之中,又称为表观基因组(epigenome)。 表观遗传修饰信息可以通过细胞分裂而遗传,也具备可以被删除和重建 的特性(分化过程中施加在基因组的发育限制不是永久的遗传改变,而 是可逆的表观遗传修饰,具有动态的可塑性,受细胞内外环境的调控, 是决定细胞分化进程中不同基因表达有序演进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