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腐败陷阱

合集下载

时政热点:反腐拉锯战,“人民”不能在口不在心

时政热点:反腐拉锯战,“人民”不能在口不在心

时政热点:反腐拉锯战,“人民”不能在口不在心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

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反腐拉锯战,“人民”不能在口不在心。

“你大把大把捞黑钱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中国农民那么倒霉,有你这么个坏儿子!”近来一部《人民的名义》火遍全国,戏中各种辛辣、刺激的台词,各类令人咂舌的贪腐桥段和“双面贪官”都成为了民众热议的焦点。

随着剧情的深入,真相的逐步揭开,也将一出浩气凛然的反腐大戏带到观众面前。

反腐败越彻底,党和国家就越充满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从打老虎到拍苍蝇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在全党上下形成。

但也如剧中描述的一般,腐败与反腐败永远处在权力天平的两端,不进则退。

那么如何打赢现实场的反腐拉锯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将人民挂在嘴上,更需要放在心中、行在平时。

剧本借老党员陈岩石之口,向我们反复问了一个“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有人说,“我们从娘胎里来,要到坟墓里去。

”也有人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是什么让同是共产党员的我们有了不同的答案?说到底还是在于没有守住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初心。

当看到在革命年代,诸如半床被子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让老百姓凝聚起了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共识。

如今虽在和平盛世,我们也仍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更当凝心聚力,一往无前。

这就需要每一个党员干部不忘人民之根,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为人民造福作为不断前行的方向。

“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有绝对的权利。

”剧中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用一句充满讽刺的话语让观众在感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妙意之后,又生发出阵阵的沧凉。

诚然,绝对的权利代表绝对的权威,但这份权利却不是赋予官员个人或者某个单位、组织的。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再大的权力也应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

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打破行业潜规则

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打破行业潜规则

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打破行业潜规则这两天,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后,人们发现,招待费排名前十的均为国企,总额逾29亿元,一时间引来人们的热议。

应该说,企业根据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列支一定数量的业务招待费,既合理,也合规。

几天前,中国铁建因业务招待费面对质疑时,企业方面和相关部门也曾回应,单就数额看有些咋舌,但相对营业额,并没有超过所谓“合理区间”,且自认还比较规范。

不过,这并没有因此打消人们的疑虑。

就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人们也注意到,民企的业务招待费占比普遍比同领域的国企低。

以同为建筑行业的企业来说,中国交建的业务招待费占比0.26%,而作为民营建筑企业龙头的龙元建设,去年营收139.93亿元,业务招待费不足1700万元,占比为0.12%。

这让人们不由不想到:国企是不是可以手更“紧”、账更“清”些?人们还担心,由于现实中这些“业务招待费”,常常支付在“吃吃喝喝”与“迎来送往”上,在令人反感的同时,也容易产生负面联想。

公众的这种关注和担心,值得重视。

事实上,在国企招待费备受关注的背后,是鲜明的时代背景。

从“三公”经费到慈善捐赠,各个领域公开透明带来观念的进步,让公众对国企的账本有了更高要求。

客观说,部分招待费可能涉及商业秘密,也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公开招待费支出细目。

但上市公司的“阳光账本”是对股民负责,国有企业的“透明账本”要对老百姓负责,何况还有“业务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的相关规定,对招待费多追问几句,也是情理之中。

更重要的是,在中央力倡节约、反对浪费的严格要求下,不违规、不超标、禁奢侈只是底线要求,还应提倡艰苦奋斗、倡导勤俭办事。

无论是“禁奢”还是“倡俭”,国企应该做得更好。

一方面,国企属全民所有,兼具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的特点。

国企招待吃喝、迎来送往的业务支出,虽不同于“三公”经费那么严格,但由于本身定位模糊,现实中就曾发生以业务招待费名义,出现过“舌尖上的腐败”。

因此,管好国有资产,不仅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

新形势下社会腐败问题及其治理

新形势下社会腐败问题及其治理

新形势下社会腐败问题及其治理[摘要]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进而威胁政权的稳定,导致社会混乱。

我国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对腐败的高压态势。

近年来,大批贪渎官员被查处,充分表明了中央的决心。

但由于腐败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反腐倡廉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本文在分析了腐败社会危害性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的腐败治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路。

[关键词]腐败;社会危害;治理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认为,腐败是“社会糖尿病”,它是一个富贵病,不会直接导致社会死亡,而是使国家、社会变的极其脆弱,不堪一击。

其本身的隐蔽性也很强,不知不觉中腐败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顽疾”[1]。

对于腐败的社会危害性,中央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不断加大惩处的力度。

今年1月,继去年出台《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等3个重要法规之后,又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从严治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为预防和惩治腐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取得了廉政建设的新成效。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一、腐败及其社会危害性何谓腐败?就语意而言,是谓腐烂。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中的腐败即为此意。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它是指一个社会像一个有机体那样腐烂、变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从现象上看,腐败意味着一个社会充斥着公务人员的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挥霍浪费社会公共财务、假公济私等丑恶现象,以至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贯彻,官僚主义严重,思想滑坡、道德失衡,社会风气败坏;从实质上看,腐败是权力变质和异化的产物,是权力的腐化,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偏离既定的目的,不再为公共利益服务,而是被用来换起个人利益,成为社会上少数拥有权力者或集团攫起私人、局部利益的手段或工具。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腐败是指公共权力的滥用、资源的浪费、利益的不正当获取等行为,它不仅侵蚀着社会的公平正义,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存在且相当普遍,这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

首先,制度不健全是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是指约束公共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

如果制度不健全,就容易为腐败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法治、监督、透明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腐败者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使得腐败现象得以滋生。

其次,腐败现象还与人性的弱点有关。

人性的弱点包括贪欲、私心、懒惰、惰性等。

一部分人容易被利益所诱惑,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的私利。

他们可能通过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手段来获取违法所得。

同时,一部分人可能缺乏敬业精神,对公共事务不负责任,或者利用职务之便敷衍塞责,进而滋生腐败问题。

再次,社会风气以及道德底线的失守也是腐败现象发生的根源之一、如果社会风气不正,道德底线不守,就会让腐败现象变得普遍且不容易被消除。

社会风气和民风民俗的不良因素,以及对道德价值的淡漠和迷失,都使得人们对腐败行为容忍度增加,从而形成了一种道德滑坡,腐败现象得以存续。

此外,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对腐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金融资本、贸易往来、人员流动等更加频繁和便利,也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国际间腐败的流动性和腐败资源的转移性增强,给腐败现象带来了新的挑战。

同时,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也让腐败现象更加难以控制和打击。

腐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腐败具有隐蔽性。

腐败行为是地下、密谋、秘密的,腐败者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掩盖自己的违法行为,以免被发现。

其次,腐败具有效率低下性。

腐败行为通常导致资源的浪费、效益的降低和社会的负担增加,阻碍了公共事务的正常运转。

再次,腐败具有扩散性。

腐败行为一旦发生,会往往波及更多的人和事物,扩大社会的不公平和动荡。

最后,腐败具有通病性。

政治腐败的危害性

政治腐败的危害性

政治腐败的危害性概述政治腐败是指在政治体系中出现的滥用、违背职责、谋取私利的行为和现象。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还严重危害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本文将探讨政治腐败的危害性,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社会经济发展受阻政治腐败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在一个腐败的社会中,资源被非法占有和分配,导致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使得广大民众无法分享社会经济成果。

同时,腐败行为也会对投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企业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打击,导致投资减少,为社会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政治腐败的存在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在腐败的政治体系中,官员通过贪污受贿等手段获取利益,使得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广大民众无法享受公平的资源分配和公正的法治环境。

这种不公平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政治腐败对民众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腐败的政治环境下,公共服务体系腐败泛滥,导致教育、医疗、环境等领域的服务能力严重下降,公共资源被挪用,民众享受不到应有的公共服务。

同时,腐败行为也会造成经济浪费,降低政府的投资能力,导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进一步影响了民众的生活质量。

破坏社会道德和价值观政治腐败会破坏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

官员的贪污行为和违法行为对民众的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使得社会风气败坏,公德心丧失。

同时,政治腐败也会导致法治环境的恶化,法律和规章制度无法得到维护和执行,进一步破坏了社会的基本秩序和公正。

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政治腐败的存在使得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受到严重削弱。

官员的腐败行为使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减少,民众对政府的合法性产生疑问,进而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和社会动荡。

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受损,也会造成政府治理能力的削弱,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结论政治腐败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公平、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腐败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然而,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可以帮助中国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腐败问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首先,政府官员的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滋生了腐败。

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他们往往能够滥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其次,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也为腐败问题提供了土壤。

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政府资源配置变得庞大而复杂,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再者,道德观念的淡漠和法律意识的薄弱也是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系”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注重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要解决腐败问题,首要的一步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另外,政府官员的权力应当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此外,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样的机构应当具有独立的调查权力,并公正地处理腐败案件。

除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降低行政审批的难度以及涉及的不透明度。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官员谋取私利的机会。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减少市场上的不公正交易,提高企业和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意识。

另外,加强对公众舆论监督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官员的行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公众成为监督的主体。

同时,加强媒体的监管,确保媒体的独立性,使媒体能够对腐败问题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后,教育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可以有效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申论热点:腐败分子现形为何多源于偶然事件

申论热点:腐败分子现形为何多源于偶然事件

申论热点:腐败分子现形为何多源于偶然事件?近期,原贵州省长顺县政协副主席、县发展计划局局长胡方瑜被判有期徒刑11年,没收个人财产44.9万元。

胡方瑜受贿金额为10余万元,贪污工程款2万元,另有部分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这件看起来似乎平常的腐败案,有一点颇耐人寻味,案件的起因竟源于偷盗。

一个小偷偷了胡方瑜一条皮带,扔在当街,结果引出了案子:此皮带非同寻常,“暗藏玄机”,里面竟夹着一张巨额支票!小偷偷出腐败分子已不是一件新闻了。

前几年,某派出所抓住了小偷,交代出偷了某局长的家,有多少多少东西。

公安机关让某局长作证,他矢口否认家中被偷过,小偷举出了证据――一小头刻着局长名字的金牛,局长才被绳之于法。

这和胡方瑜的案子如出一辙,只不过胡是给自己的皮带“带”了进来。

为什么许多腐败分子被现形大都源于某些偶然的事件?这值得我们思考。

这些“偶然”均来自于外力,例如小偷“不小心”偷出了腐败的证据。

“西安彩票案”也是偶然的操作失误,“不小心”让局外人得了“宝马车”,又“不小心”公之于众,等到天下人皆知,腐败分子就无处藏身了。

由此看来这偷儿的“功劳”真不小,一不小心扮演了一个公众代表的角色,“捅破”了一层窗户纸,然后一切就明了了。

然而我们毕竟不能依*偷儿当公众的代表,因为这是一种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依*谁来捅破这层纸呢?这是一个问题。

申论热点:考场不是市场考场和市场是两回事,考场是个比知识、选人才的场所;市场是个做交易、赚钱财的场所。

很可惜,也可恨,在一些地方,有的人却把严肃的考场变成了混乱的市场。

据报道,在今年的高考中,河南濮阳发生了一起多名教师涉嫌组织策划并以赢利为目的的集体舞弊案件。

这起案件发生在濮阳县三中。

有的老师以每科答案1000元左右的价格出卖,后来直至涨价到2000元,作案工具是手机。

为了“搞定”监考老师,先后向他们送几百元至几千元的“红包”。

据说,此次舞弊共收20多万元。

有名考生说:“不光发手机短信,也有老师抄学习好的同学的答案然后传纸条的。

【半月谈时事政治】行贿者为何频频逃出“法网”

【半月谈时事政治】行贿者为何频频逃出“法网”

【半月谈时事政治】行贿者为何频频逃出“法网”近日,山西女商人丁书苗因涉嫌行贿罪等被检方公诉。

根据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案的起诉书,丁书苗行贿金额惊人。

行贿者被司法追究,这种情形似乎并不“普遍”。

“众所周知,‘行贿’与‘受贿’作为对合性犯罪,是相互依存的。

但人们在为贪官受严惩而拍手称快的同时,却较少有人关注隐蔽在背后的行贿者。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为记者估算,当前,行贿者受到司法追究的比例,可能仅为受贿者的1%。

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严惩受贿,宽纵行贿”。

行贿者为何能频频逃出“法网”?行贿受贿“冰火两重天”甘肃华亭原县委书记任增禄案,安徽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案,河南安阳原副市长张胜涛案……盘点近一个月曝光的官员受贿案,一个共性细节浮出水面:随着收受贿赂的“主角”锒铛入狱,作为“配角”的行贿者去向如何?却往往不为人知。

而上述案件里的行贿群体,均数量庞大,却十分隐蔽。

记者梳理发现,任增禄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两罪并罚,已被判处无期徒刑,其受贿金额达991万元,行贿者竟包括了当地129名官员,“几乎完整覆盖了该县所有的部门和机关”。

毋保良被检方起诉,其于10年间总共受贿109起,涉及近300名行贿者,单笔行贿金额最高达900万元。

而行贿者中,既包括从事建筑、房地产、矿产等行业的数十名商人,也包括萧县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

张胜涛背后的“行贿网”,同样触目惊心。

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并认定,先后向他行贿的商人达14名,人民币贿金计825万元,以取得工程建筑、土地使用、企业融资等方面的“便利”;同时参与行贿的,还有张胜涛的137名下属,他们用628.68万元贿金,试图换取“职务晋升”的机会。

但受贿者身陷囹圄之后,这些行贿者去了哪儿?记者检索媒体报道发现,截至发稿,尽管起诉书中已明列了姓名及职务,但任增禄案的129名行贿者中,仅4人被治罪,不少“至今还在位”;毋保良案尚未宣判,行贿者是否面临起诉,目前检索不到明确消息;张胜涛案的行贿者多达百余名,但记者检索到“行贿者被判刑”的信息只有一条:2011年底,为承揽工程,被告蔡某因向张胜涛行贿18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令人担忧的十种腐败现象

令人担忧的十种腐败现象

令人担忧的十种腐败现象德杨王树春边作案边提拔;捞足了就走;“二进宫”;“臭豆腐”;笑廉不笑贪;前赴后继;猫鼠勾结;“一窝黑”;抗拒从宽;“贪钱为公”。

腐败之所以流行,在于其成了一种现象。

既然做的人很多,也就不需要遮遮掩掩。

现将腐败现象归纳为十种,让大家评论。

一、边作案边提拔现象。

一方面由于犯罪分子的作案方式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狡猾,造成了一种外廉内贪的假象;另一方面由于对干部的考察考核不实不细,致使犯罪分子边作案边被提拔的现象增多。

二、捞足了就走现象。

调走就没的捞了,或者出于安全考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有的腐败分子更“酷”:采取“捞了就跑”的策略,在作案后迅速携款潜逃,或选择一地隐姓埋名,长期隐居。

三、“二进宫”现象。

有的贪污贿赂犯罪分子在受到纪检、检察机关查处后,仍财迷心窍,屡教不改,一旦权力到手、时机成熟,又故态复萌,重蹈覆辙,出现了“二进宫”现象。

四、“臭豆腐”现象。

当今大多数人提起腐败现象都会声色俱厉地谴责一番,但实际上,腐败现象在很多人那里却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有的表面上对腐败现象、腐败分子深恶痛绝,但内心里却由衷地羡慕,甚至竞相仿效;有的对别人搞腐败非常反感,但轮到自身也未能脱俗,一朝权到手,便把钱来捞。

五、笑廉不笑贪现象。

一些廉洁自律的干部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戴,反而受到奚落、责难、孤立和排挤。

如严格照章办事被说成思想僵化、保守;不搞以权谋私被嘲笑为没本事、没能耐;而一些能捞会贪的人反而被推崇为有开拓精神的能人。

六、前赴后继现象。

近几年来,各级纪检、检察机关都相继查办了一大批贪污贿赂大案要案,但由于有的发案单位没有从中认真吸取教训,堵漏建制,亡羊补牢;有的主管部门对继任者任用失察,管理失控,致使同一单位甚至同一岗位人员前赴后继被查处的现象增多。

七、猫鼠勾结现象。

一些负有相互监督制约职责的人员,如会计与出纳、上司与部下,在金钱的诱惑下,不仅不履行相互监督制约职责,反而沆瀣一气,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共同作案,形成了一种猫鼠勾结的反常现象。

反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反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反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反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反腐败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腐败问题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腐败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腐败问题在政治领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腐败导致了政府机构的低效和不公正。

一些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导致了政府决策的失误和不公平。

此外,腐败还会破坏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机制,严惩腐败分子,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腐败问题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诸多挑战。

腐败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导致了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此外,腐败还会扭曲市场竞争,阻碍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经济监管,打击贪污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再次,腐败问题在社会领域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腐败导致了社会不公平和不稳定。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社会阶层的固化。

此外,腐败还会破坏社会道德风气,扭曲社会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为了解决腐败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治文化。

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

其次,要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机构和监察体系。

通过严格监督和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腐败问题。

再次,要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通过教育宣传,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摒弃腐败行为。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有效遏制跨国腐败行为。

总之,腐败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监督机制、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教育宣传和加强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繁荣发展。

【半月谈时事政治】资源下沉引来“硕鼠”成群

【半月谈时事政治】资源下沉引来“硕鼠”成群

军转干考试【半月谈时事政治】资源下沉引来“硕鼠”成群近日,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6名乡镇卫生院长因收受“回扣”被提起公诉;去年,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1个乡镇卫生院中,6个卫生院的院长集体“落马”……近年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医疗资源开始向基层倾斜,不少乡镇卫生院迎来医疗设备更换和采购高潮,这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但与此同时腐败也乘隙而入。

多被医疗器械“回扣”撂倒防城港市防城区位于广西南部,全区约有42万人。

近日,检察机关查处了当地卫生系统商业贿赂犯罪涉案人数最多的一起案件:10个乡镇卫生院,有6名院长被防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公诉书显示,防城镇卫生院、扶隆乡卫生院、华石镇卫生院、大菉镇卫生院、那良镇中心卫生院和峒中镇卫生院院长涉案,共收取“回扣”93.48万元。

据检方调查,这些乡镇卫生院长中,收受“回扣”最多的达到20.7万元,最少的也超过4万元。

医疗器械“回扣”,成为“撂倒”多数乡镇卫生院长的重要原因。

不少乡镇卫生院长的“大额回扣”,是在采购彩色B超机及其他医疗器械、卫生耗材时收受。

事实上,在广西,医疗器械“回扣”去年就已牵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6名乡镇卫生院长的腐败案。

这些乡镇卫生院长也是在购买B超机、四通道血凝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等医疗军转干考试器械时收受“回扣”。

记者调查了解到,医疗器械供应商到乡镇卫生院推销时,提供的“回扣”一般为售价的10%,少数供应商为了提高销售额,甚至提供20%至25%的“回扣”。

罗城县一名收受回扣的乡镇卫生院长说,一些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商来到卫生院内,不断对他进行游说,以各种理由约请吃饭,并不断暗示如果“帮忙”,将“另有感激”,最后他未能守住底线。

罗城县检察机关调查发现,在乡镇卫生院腐败案中,作案时间长、犯罪次数多是一个明显的特点,部分犯罪嫌疑人已记不清到底受贿多少次及收受了多少贿赂。

罗城县检察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多地破获的案件看,收受“回扣”已成为部分基层卫生院的潜规则,一名卫生院长接受反贪局调查时说,如果不收“回扣”,在这个圈子里就会成为“另类”。

政治腐败辩论辩题

政治腐败辩论辩题

政治腐败辩论辩题正方,政治腐败是社会发展的障碍。

政治腐败是指政府官员或政治领袖利用其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首先,政治腐败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贫富分化。

腐败官员滥用职权,挪用公款,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使得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其次,政治腐败破坏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腐败官员往往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亲朋好友谋取私利,使得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受到严重损害。

最后,政治腐败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腐败官员的行为破坏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使得社会无法正常发展和进步。

名人名句,毛泽东曾说过,“腐败是一个政权的严重危害。

”。

经典案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因腐败而导致政权覆灭的案例,比如明朝末年的宦官专权、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贪污等。

反方,政治腐败并非全然消极。

政治腐败虽然有它的负面影响,但并非全然消极。

首先,政治腐败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一些腐败官员通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也会推动一些项目的进展,促进一些经济的发展。

其次,政治腐败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一些腐败官员通过滥用职权,也会为一些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维护社会的稳定。

最后,政治腐败有助于官员的个人发展。

一些腐败官员通过谋取私利,也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水平。

名人名句,有人说过,“政治腐败并非全然消极,它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

经典案例,在一些国家,政治腐败虽然存在,但这并没有阻碍这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比如印度、巴西等国家。

以上是正方和反方从不同角度对政治腐败这一辩题的观点阐述,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警惕腐败“软着陆”

警惕腐败“软着陆”

警惕腐败“软着陆”雷长风寿桂梅有位我熟悉的局长,近几年一反常态,办事小心谨慎,生活格外俭朴,说话和蔼客气。

最近却后院起火,与妻子发生了战事。

起因是他那年轻貌美的娇妻为了赶时髦,要买一辆高级轿车潇洒人生,被一向宠着的丈夫严辞拒绝,于是她哭闹吵骂,寻死觅活,丈夫一怒之下给了她一顿拳脚,并大骂说,真他妈没事找事!从没受过气的女人失去了理智,当着拉架的邻居把枕边话抖落出来:为了“软着陆”,有钱不让花,算什么东西。

据说这话传出去之后,引起了反贪局的注意。

时下的许多贪官,都和这位局长有着同样的心理,远的不说,大的不说,仅举4月22日《检察日报》报道的两个不大不小的贪官为例:原南京扬子石化房产公司总经理范启盛,退休之前,有位经常从他那里接到工程的包工头,为感谢他多年的关照,买了一套60万元的房子,又花20万进行了装修,这才把钥匙交给他,可他一次也没敢去住,实现了“软着陆”——光荣退休,安全无事。

收贿10余万元的原扬子石化实业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刘见善,有“小诸葛”之称,连美国人也称他为谈判专家,一次北京一位曾得到他关照的客户,拎着一皮箱钱到南京感谢他,被他坚决拒绝,这件事,使他在扬子石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人们都不会相信他会腐败,他也就很自然地实现了“软着陆”。

以上2人都是在退休二年之后,因其他案件被牵连出来的,若不是节外生枝而东窗事发,他们岂不是成功着陆的典型范例?任期内精心伪装,夹紧尾巴,极力做出廉洁的样子,以保在任时不出事,不惹祸,实现安全着陆后,待没人注意自己时,再把钱慢慢花出去,尽情享受晚年生活,已成了许多贪官惯用的手法。

这种在位期间干了坏事,以为只要安全退下来,就可以完全“没事”的“软着陆”现象,值得令人警惕。

用这种方式“着陆”成功者大有人在,而离任后东窗事发者却寥寥无几,大多数“成功着陆”的贪官,买别墅、买汽车,一掷千金都没人举报,更引不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使其大摇大摆蒙混过关,这些人为正在台上掌权的官员增添了铤而走险的胆量,使其形成了侥幸闯关的心理。

腐败现状及对策

腐败现状及对策

腐败现状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腐败现象。

腐败不仅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损失,更深刻地侵蚀了人民的利益,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防止腐败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社会责任。

本文将针对腐败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腐败现状1.政治腐败。

政治腐败可以说是腐败现象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其表现形式也比较多样,包括职务买卖、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对外透露机密信息等。

2.经济腐败。

经济腐败主要指的是在经济领域中的一些腐败现象,比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等。

3.文化腐败。

文化腐败是一种比较隐蔽的腐败现象,它主要出现在文化领域,包括盗版、抄袭、造假等。

4.社会腐败。

社会腐败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比如利益输送、关系到位等。

5.道德腐败。

道德腐败是指某些人在道德观念上的败坏,主要体现在一些人无视道德、规则等。

二、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

在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规章,还要加强执法的力度,强化监管,对违法行为给予惩罚。

2.建立金融机制。

建立金融机制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行为,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制度,降低腐败成本,从根本上制约腐败。

3.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可以发挥有利于预防腐败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对腐败行为进行防范和打击。

4.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基准,要发挥社会道德对于预防腐败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对于打击腐败也有很大的帮助。

5.加强教育宣传。

加强教育宣传,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和道德观念,让人们懂得正义与公正的价值,在人们对腐败行为的认识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腐败是严重损害社会利益的现象,要想彻底消除腐败,必须从防范入手,采取多种对策。

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与法律,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任职资格审查和提高道德素质等方面,才能为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公正的环境。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权力寻租化更加隐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权力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渐减弱,但权力对资源的支配仍然存在。

腐败现象趋向于“寻租”,即通过恶意利用权力来获取私利。

与过去哗众取宠、明目张胆的行为不同,现今腐败现象更加隐蔽,如隐蔽收受贿赂、滥用权力、操纵股市等。

这种变化给了腐败行为更大的存活空间,也增加了打击腐败的难度。

二、腐败现象跨界蔓延。

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交叉融合加速,使得腐败现象也呈现出跨界蔓延的趋势。

腐败行为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层面,还涉及到企业、学术界、医疗、环境治理等各个领域。

譬如医疗领域的“红包”、“床位号贿赂”,企业界的行贿受贿,甚至是在涉及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中的腐败行为等。

跨界蔓延的腐败现象,给制约和打击腐败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网络时代下的新型腐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腐败行为也呈现出新的形态。

例如以网络炒作为手段的草根腐败、网络游戏腐败、网络金融腐败等,这些新型腐败方式充分利用了网络匿名性、传播迅速性和信息扩散性等特点。

这些新型腐败行为在网络时代下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给我国腐败现象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法治建设的加强。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加强,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堵住了腐败的“法律漏洞”。

创立了严密的司法制度和法律执行体系,对于一些腐败行为实行了有效的规范和判罚。

这种法治建设的加强,给了打击腐败行为更多手段和执行力度。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权力寻租化更加隐蔽、腐败现象跨界蔓延、网络时代下的新型腐败、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加大、法治建设的加强等方面。

这些新特点对于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优化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执法和打击力度,以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目标。

腐败的七个主要特点

腐败的七个主要特点

腐败的七个主要特点腐败是指官员在权力的运作和资源分配过程中违背职责、违法违纪的行为。

腐败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特点,其中主要特点如下:1.利益输送:腐败的显著特点是利益输送。

官员通过滥用职权、受贿受贿等手段,将权力和资源转化为经济利益,使个人和特定团体受益。

利益输送可以通过货币、物质、地位或其他形式进行。

在腐败活动中,权力被滥用为个人利益服务,而忽视了对公共利益的责任。

2.隐蔽性:腐败常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官员在进行腐败行为时常常采取掩盖手段,比如通过虚假合同、掩饰财务账目等方式,使其行为不易被发现。

腐败行为的隐蔽性使其难以被揭露和打击,加重了贪污和受贿的社会成本。

3.组织性:有些腐败行为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腐败往往不是个案,而是一种群体行为。

一些官员通过形成腐败的“利益链条”,形成组织性的腐败行为。

这种组织性的腐败行为会使腐败问题更加复杂化和系统化,增加了腐败行为的难度。

4.腐败网络:腐败往往存在着一系列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

这些运作网络不仅包括官员和商人,还包括政府机关、法律人士、媒体等角色。

这种腐败网络的存在使得腐败行为更加难以被揭露和打击。

5.低效率:腐败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低效率。

腐败行为倾向于产生资源浪费、延误公共事务进程等问题。

腐败导致公共资源被滥用、分配不均,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严重受损。

此外,腐败往往伴随着官员追求个人权力和资源的行为,使得公共事务的决策和执行变得低效。

6.社会损害:腐败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损害。

腐败行为使整个社会的公正性、法治性、道德水平受到破坏,使社会秩序和稳定性遭到威胁。

腐败会导致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产生不公平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7.腐败文化:腐败往往融入到社会的文化之中。

在一些社会中,腐败行为已经成为一种非正式的、习以为常的行为规范。

腐败文化的存在使得腐败行为更加难以根除,腐败问题愈发复杂化。

对于腐败文化的改变需要深入人心的应对策略。

以上是腐败的七个主要特点。

信任的背叛廉政谈话记录中的官员如何背叛人民

信任的背叛廉政谈话记录中的官员如何背叛人民

信任的背叛廉政谈话记录中的官员如何背叛人民信任的背叛:廉政谈话记录中的官员如何背叛人民信任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政府官员的基本要求和期待。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一些官员却背离了人民的信任,通过廉政谈话进行背叛行为。

廉政谈话记录中所暴露出的官员背叛人民的行为,对于社会稳定和公正治理构成了巨大威胁。

一、权力滥用在廉政谈话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官员滥用职权的行为。

他们不顾人民的福祉和利益,将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他们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使公共资源流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二、贪污腐败另外,廉政谈话记录中的官员背叛人民的表现是贪污腐败。

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侵占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为自己谋取不义之财。

这种背叛行为不仅损害了人民的权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严重侵蚀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三、利益输送廉政谈话记录中的官员还表现出利益输送的行为。

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转移给不法之人。

他们与特定势力勾结,为其谋取利益,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种背叛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共秩序和人民的正当权益。

四、不作为除了上述行为,廉政谈话记录还反映出一些官员的不作为态度。

他们无视人民的需求和诉求,对人民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

他们靠山山倒,依仗权力不履职尽责,严重违背了人民对于公务员的期待和信任。

五、损害民生所有这些廉政谈话记录中的官员背叛行为都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由于权力滥用、贪污腐败、利益输送和不作为,人民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各类社会资源无法合理配置,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人民对政府的失望和不信任感日益加深。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为了解决官员背叛人民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问责。

只有官员在廉政谈话中真诚面对问题,承担责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其次,加大反腐力度,严惩贪腐行为。

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官员廉政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清风正气的风尚。

腐败——执政党的陷阱

腐败——执政党的陷阱

作者: 姜跃
作者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
出版物刊名: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页码: 11-12页
主题词: 腐败;执政党;执政地位;无产阶级政党;政党政治;资产阶级政党;民族主义;有无;现象;
国家
摘要:20世纪末期,在世界政党政治中出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长期一党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老党接二连三地失去执政地位。

其中,有资产阶级政党,有民族主义政党,也有无产阶级政党。

在研究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尽管这些党下台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是,有一个原因是共同的,这便是腐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腐败陷阱
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那些跌倒在事业起跑线上的年轻干部,普遍沾染了不良作风,最终掉进了腐败陷阱
提起腐败分子,不少人便会在脑海中浮现其出庭受审的“惯有”形象:头发花白,面容沧桑,行动迟缓……而近日,从不少主流媒
体报道中,人们发现,腐败分子中的“年轻面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贪官年轻化”现象成为热议话题。

年龄不大、走上关键岗位时间不长,但作风腐化堕落、涉案金额触目惊心,这是近年来曝光的“年轻贪官”的普遍特点。

挪用学院
项目经费近300万元供个人挥霍,私卖出版社图书牟利数百万元之巨,搞权钱交易收受他人财物逾1600万元……个别坠入贪腐深渊的
年轻干部的所作所为,令人瞠目结舌,也催人反思:一些干部风华
正茂,既有高学历,又有较强工作能力,却为何“坏事学得这么快”呢?
照理说,在纪检监察部门反腐利剑高悬、公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的氛围中,刚获提拔任用、走上重要岗位的年轻干部心态,与信
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59岁心理”决然不同,应当掂量出
得失轻重,珍惜大好机会,为事业和人生开创一个更好的明天。

然而,据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统计,2008年至2012年间,该院查获“年轻干部”为主体的职务犯罪案件10件10人,几乎均为任现职
不久或提拔不满5年;而今年前5个月,广东省纪委所查处的大要案中,不乏“70后”、“80后”的高学历官员,级别也呈上升趋势。

这说明,年纪轻和高学历不是拒腐防变的灵药,“干部年轻化”也
不意味着“腐败风险降低”。

从“59岁现象”到“35岁现象”,恰
恰反映了关口前移的紧迫性,这是必须破解的反腐败斗争新课题。

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那些跌倒在事业起跑线上的年轻干部,或爱财如命,或贪图享乐,或生活糜烂,普遍沾染了不良作风,思想一步步变质,行为越来越疯狂,最终掉进了腐败陷阱。

正如一
位反腐专家指出的,年纪轻轻就“四风”缠身,不知道敬畏法律,
不屑于深入群众,蜕变成腐败分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这再一次警示
我们:作风问题无小事,必须从每一个干部的起跑线上抓起。

日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
调“预防腐败必须从狠抓党风建设入手”,突出了纠正“四风”、
改进作风之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每一个当权者都
容易滥用权力”。

在这个意义上,腐败与年龄无涉,却与缺乏有效
监督和制约的权力紧密相连。

例如在河南中牟、四川简阳等地,年
仅二十四五岁的大学生村官,严格意义上并非国家工作人员,竟也
能利用职务之便,套骗土地补偿款,铸成大错。

相对而言,年轻干
部承载的期望更重,干事的空间也更大,无疑更应通过完善不敢腐
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将其权力关
进制度的笼子。

这既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年轻干部最
好的爱护。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很多罪行深重的腐败分子,自我毁灭的起点常常是思想作风上的小问题、小毛病。

青丝
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
深入开展。

对年轻干部而言,更需认认真真地照镜子、正衣冠、洗
洗澡、治治病,及早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方能扎紧预防腐败
的防护网,不让事业和人生毁于贪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