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合集下载

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有哪些

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有哪些

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有哪些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有哪些? 推荐| 评论(23) 阅读(763) 文章评论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王兵2008-10-07 11:17:53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匿名教师]2008-10-07 11:16:00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孙琦2008-09-23 11:22:50通过理论指导工作,促进教育发展,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黄翔鹏2008-09-23 11:18:47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育技术向更深层次发展。

张莎莎2008-09-23 11:03:261.通过理论,指导工作2.教师科学化,专业化3.思维,能力的培养4.教育技术应用不断深化,教育技术不断发展辛雄伟2008-09-23 11:01:32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闫国峰2008-09-16 11:40:00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刘艳松2008-09-16 11:39:23教学系统设计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

课堂教学设计概述

课堂教学设计概述

课堂教学设计概述课堂教学设计概述郭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教师是否能按照教学设计的理论和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特点及功能(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在西方,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于教育技术领域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

至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等人提出的理论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已较成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情境教学、建构主义心理学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有知识工程、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开始兴起。

在我国,教学设计研究起步较晚。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开始涉足教学设计,相继翻译了一些有关的著作和论文。

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出版有关的研究专著。

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J.E.Kemp)在《教学设计过程》一书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与技术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途径,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皮连生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虽然上述对教学设计这个概念的定义不完全相同,但都蕴涵着教学设计的本质含义: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方法,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

教学设计这个概念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外延宽广。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按照其研究的范围,教学设计从大到小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以教学系统为中心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如一个新的专业的设立或一个新的培训项目的出台就需要进行教学系统设计;以一门课程为中心的层次──课程教学设计,如某个专业内一门课程的实施就需要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一堂课为中心的层次──课堂教学设计,如某门课程内一堂课的处理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教学媒体为中心的层次──教学媒体设计,如课堂教学中要使用的多媒体产品的研制就需要进行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那么什么是教学设计呢?
形象地说,教学设计是为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
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一切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何克抗等,2001)。

可见,要掌握教学设计应从三个方面去把握: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求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的每个一切,而不能孤立地去处理教学中的各个具体问题;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关注。

教学设计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转引自何克抗,2005),但最根本的作用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学设计流程图符号的标准化问题

教学设计流程图符号的标准化问题

・ 有利于使用者应用 ,把抓教学过程。
由 此可见教学流程图的意义年独到的作刚。不过 ¨ 纵观目前火多数教学设计,对教学流程图的意义都认
识不够, 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环 , I 或者仅作为一个摆 设,其结果是教学流稗图不能对教 学流科进行高度的概括,或者与教学流 脱: 另外一个问题是流 使J的符号不够规范,随 { J
的统一,避免使符号变形或各符号人小比例不一。描 绘符号的方向尽可能取水平方向。 通过对程序流 的了解,可以发现程序流 图 3 .符号 内的说明性文字 的发展 已经相 当完善 ,冈此完全可 以借鉴其规则并加 符号 内的空 白区域可 。 写说明性文字 ,但应尽可 以改造利利J 。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流 符号的意 能简 明,通常按从左至右和 白上 向 的方式米 写, { j 义得到统一 ,也便于交流 。 与流 向无关 。 建立教 流 标准的首要原.是简洁、易慵, 学 ! l 1 0 4 .流 线的使用 符号个数不宜过多 ,这样才便于交流 。现代教育理论 ( 1 )标准流 向与箭头使用 认为,教学系统包含四个要索:教师、学生、教材利
意性极大 ,学科 与学科不同 ,地域与地域不 同,甚至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沟通, 有
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平 能力的培养,有利_媒体、教材 ¨ 丁 效益的提高,有利丁教学 作的科学性,将教学活动 f : 设想建立在科学系统的基础上,冈此在目前课改试验 与推 的形势 卜 ,教学设计越 米越 受到重视 ,在教学
图彤 (yb 1 S m o) 意 义说 叫
的相互作J I 。结合 序流程 的标准 ,建议教 {l j 联系
学流程 采川表 2设定的符号及其含义。

开、束 始数的入输 据输、…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

下⾯是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定义: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式影响学习者的⼀系列事件,⽽教学设计是⼀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加涅,1992)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系统⽅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解决它们的⽅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肯普,1994)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系统⽅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史密斯、雷根,1999)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门科学,⽽教学设计是建⽴在教学科学这⼀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

教学的⽬的是使学⽣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 (梅瑞尔,1996)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家庭的⼀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原理及应⽤来满⾜⼈的需要。

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策划的过程。

”(帕顿,1989)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系统⽅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标,建⽴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案、试⾏解决⽅案、评价试⾏结果和对⽅案进⾏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1994)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系统⽅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标(或教学⽬的)、教学条件、教学⽅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设计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设计

反馈形式
书面反馈 口头反馈 在线调查
完善策略
我们将认真倾听您的建议, 并持续改进教学设计策略
感谢您的关注
以上是关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设计”的 PPT大纲,希望本次教学设计的附录内容能够为 您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启示。我们期待您的反馈和 意见,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 质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谢观看
共享教育教学心 得
进一步讨论
深入探讨相关话 题
参考文献
作者1
《书名1》 出版社1
作者2
《书名2》 出版社2
作者3
《书名3》 出版社3
作者4
《书名4》 出版社4
鸣谢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教 学设计的老师和学生。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和 支持。
● 07
第7章 附录
教学设计实施计 划
教学设计实施计划包 括日期、地点和具体 内容安排。在XX年 XX月XX日,教学将 在XXX教室展开,内 容为XXX。
个性化学习 路径
强调学习者的个 性化学习方式
社会联系
强调学习与社会 互动的重要性
神经网络连 接
学习是建立神经 网络连接的过程
多源信息获 取
重视从多渠道获 取信息
总结
01 综合理论
融合各种理论创造更好的教学方式
02 个性化教学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学习
03 教学创新
在理论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
● 03
带来知行合一的 效果
● 04
第4章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 学设计评价
评价维度: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考察学生的知识 掌握程度、技能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评 估教学设计的效果。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成长 是评价的重要标准。

小数乘法的教学设计7篇

小数乘法的教学设计7篇

小数乘法的教学设计7篇老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要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数乘法的教学设计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数乘法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86页例4练习15第6~9题。

教材简析: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整数加法以及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律,体验到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所以学生有运用运算律的意识和能力。

但所有这些运算律都是在整数的范围之内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的。

这些运算律在小数范围内是否适用呢,还需要验证。

在小数加减法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那么,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这就是这节课首先要学生研究解决的问题。

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三组式题的结果,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从而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很自然地推及到小数的乘法之中。

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自主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经历了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加法的过程,对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应该没有很大的疑义,关键是让他们经历一个验证的过程,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2、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小数的计算问题。

教学设计的功能与局限性

教学设计的功能与局限性

2.教学设计的功能有哪些?如何认识教学设计的局限性?(1)教学设计的功能有哪些?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它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

学习教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为了使教学活动高效、有序,人们一直致力于探讨教学的机制,对教学过程、影响教学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教学理论。

但这种理论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对于教学的改进产生的是非直接的作用,因为理论到实践仍然是有距离的,而且实践是有丰富情境、发展变化的,有些时候也不完全能够套用现成的理论。

学习理论亦是如此。

被称为“桥梁学科”的教学设计学起到了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学理论,这样就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说它是一门科学,乃是因为教学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是能够通过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使理论转化为实践;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示的人格、语言魅力以及表现出来对课堂的游刃有余都给人一种艺术般的享受。

要掌握这门艺术固然有天生的成分,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却不是几年内所能达到的,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

长期以来,青年教师的培养大多通过模仿和经验积累的方式,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做法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效果却是缓慢的,因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往往很难通过传授得到,而连教学基本技能都不高的教师在教学中是很难有艺术可言的。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案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案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案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概述:教学设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方案,它既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又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

本文将探讨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指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等相关理论与概念的集合。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发展规律以及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理论基础,以指导教学设计的过程。

理论基础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的思路,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了解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水平、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情况,以便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2.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3.教师应该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具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手段,教学活动的效果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

课堂管理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善于运用管理技巧,保持课堂秩序,有效地管理学生。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反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设计合适的评价方法,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结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又要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发展规律以及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理论基础,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具的运用,关注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一堂好课就像一个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让人有锋回路转的感觉,让人有豁然开朗的心境,让人有雨后晴天的清爽。

而在一堂好课是需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支撑的,正如李老师所讲教学设计之于课堂就如同建筑设计之于建筑,所以教学设计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非常为之重要。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它对我们的教学意义重大,为了更好掌握它,下面来了解它的重要性:1、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传统教学中也有教学设计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的备课。

这种教学设计活动的局限是,教学上许多决策都是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做出的。

例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往往根据本人认为某内容是否重要,对有关内容是否熟悉和现成的教学大纲等决定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克服了这种局限,它是从教学规律出发,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之上,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教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从教学工作的问题和需要入手来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等。

因此,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是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2、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长期以来,教学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脱离教学实际,使教学理论成为纸上谈兵,对改进教学工作帮助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为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起到了桥梁作用。

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学理论,这样就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3、有利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我国正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新教材和新教法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要求。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由过去“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向“教师与教材的互适”转变,即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法,不关心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运用只有全部地接受、执行,不存在教师对教材的取舍增添的权力。

大学教案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大学教案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大学教案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指导教师教学的桥梁作用。

在大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

本文将探讨大学教案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方法和实施效果。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理论是指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体系和原理,而实践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其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案例教学是一种将具体实例引入课堂教学的方法,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例如,对于理科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实验室实验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实践操作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实践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项目实践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实习和实训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参与实习和实训,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答案七个模块(兼容模式)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答案七个模块(兼容模式)

模块2: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阅读测验Question 1分数: 2 ( 单选题) 教师了解到本班同学都很喜欢音乐, 因此, 打算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分析过程主要考虑了学习者特征中的(a )。

选择一个答案a. 兴趣偏好b. 学习习惯c. 学习风格d. 知识基础e. 学习动机Question 2分数: 2 ( 单选题) 教学目标描述:“ 初中二年级学生能够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标出主要煤炭产地。

” 这里的“行政区划图上”属于教学目标描述中的(c )。

选择一个答案 a. 学习情境b. 范围c. 行为条件d. 知识基础Question 3分数: 2 ( 多选题)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强调真实情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下面选项中哪些不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b.d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a. 抛锚式b. 讲授法c. 支架式d. 操练—反馈式e. 探究式Question 4分数: 2 (单选题)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知道、理解、运用、(b)。

选择一个答案a. 分析b. 全部都是c. 综合d. 评价Question 5分数: 2 (单选题)教学目标的书写一般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b )和表现程度四个要素。

选择一个答案 a. 行为效果b. 行为条件c. 行为目标d. 行为过程Question 6分数: 2 (单选题)在教学设计中,一般不包括(b)。

选择一个答案a. 选择教学策略b. 教学研修和反思c. 学习者分析d. 学习环境分析e. 选择教学资源Question 7分数: 2 (单选题)斯金纳是哪一种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b )选择一个答案 a. 认知主义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建构主义理论d. 社会心理学Question 8分数: 2 ( 多选题) 除了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外,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的影响也非常大。

下面关于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影响的描述中,哪些是错误的?(b d)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全部都错b. 学习者态度越端正,则学习动机越强c. 学习者的性格特点决定着他的学习偏好d. 学习者的意志力越强,学习兴趣越浓e. 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越浓,则学习效果越好Question 9分数: 2 ( 单选题) 下面对教学设计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选择一个答案 a. 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师学科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b.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c. 教学设计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d.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Question 10分数: 2 (多选题)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包括哪三类目标:(a b c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认知学习目标分类b. 动作技能学习目标分类c. 情感学习目标分类d. 社会基本价值观e. 人格与道德模块3:媒体、教学方法选择Question 1分数: 2 (单选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偏离了讨论的主题,以下方式中能够引导学生回到主题讨论的是()。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块阅读测试答案(2)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块阅读测试答案(2)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块阅读测试答案分数: 8 (单选题)下列关于教育技术的各种理解中,错误的是(d)。

选择一个答案a. 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错误b.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技术影响并促进学习错误c. 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含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错误d.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正确分数: 8 (多选题)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a、d)选择至少一个答案a. 教学资源正确b. 教师错误c. 学生错误d. 教学过程正确分数: 8 (多选题)根据AECT 的94 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a),(d)和评价五大部分。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a. 管理正确b. 培训错误c. 实施错误d. 利用正确分数: 8 (多选题)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b )、(c)、传输与呈现。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a. 分析错误b. 加工正确c. 存储正确d. 研究错误分数: 8 (单选题)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作用,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选择一个答案a. 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确b.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错误c. 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应当争取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使用错误d. 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将代替黑板、图片、实物、演示实验仪器等传统媒体错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块2阅读测试答案( 单选题) 下面对教学设计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c )选择一个答案a.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错误b.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错误c. 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师学科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正确d.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错误e. 教学设计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错误(单选题)教学目标的书写一般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a )和表现程度四个要素。

教学设计的作用

教学设计的作用

教学设计的作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问题2:教学设计的作用有哪些?答: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第三篇: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课题:《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学科:生命科学执教者:乔瑜上课班级:高一班课型:基础型第一部分:教学设计说明通过开放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借助交互电子白板,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具体要求一、教材依据“光合作用”一节是生命科学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第二节,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研究史、叶绿体及其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其中安排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目的是:不仅让学生了解这个科学发现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体验到科学家们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学习科学家们“不断挑战权威、不断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二、设计思想这节课是光合作用的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从而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思维和方法,该内容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光合作用的过程提供帮助,并且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实验设计作铺垫。

这节课的大致思路安排如下:以“杂交水稻”为主题创设情境,提出太阳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植物体,从而引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让学生以光合作用研究史上的经典实验为线索,遵循科学家的探究思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再观察现象,最后得出结论,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设计的技巧,认识各实验的认知逻辑,并能对经典实验的设计质疑,改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注重教学设计 实现知行合一

注重教学设计  实现知行合一

注重教学设计实现知行合一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要实现知行合一,就需要注重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知行合一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知行合一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内容。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设计有助于师生双方的明确方向。

教学设计确定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精心设计,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条理,每个环节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时间和精力。

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重视教学设计,才能实现知行合一。

二、知行合一的意义“知行合一”是指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或者说是指教育教学中的教与学的统一。

知行合一在教学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是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必要条件。

知行合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知行合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知行合一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实现知行合一要实现知行合一,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接下来将结合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谈一谈如何实现知行合一。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前提。

要求教学目标既明确又具体,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要求教学目标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被称为“桥梁学科”的教学设计学起到了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学理论,这样就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现在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只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的课堂现象已不多见,这给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也带来了新挑战,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通过教学设计则可以实现新理论、新方法的有效运用。

由此可见,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可促使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也为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利用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谋求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在设计、试行过程不断地反思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习惯得以有效的培养,发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此外,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可用于其他相似的问题情境和实际问题。

因此,教学设计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人员从中领会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他将从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三、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教学设计是一门将教育技术理论和思想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新学问,它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同时也使教育技术理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升华与完善,从而促进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理论模式。

但是,可以从各种理论模式中抽取出一些基本组成部分,见下表,如: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以及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这七个基本组成部分可以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如图所示。

从这七个基本组成部分中还可以进一步抽取出以下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或要素):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

各种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都是在这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构架上建立的。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描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前端分析阶段、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阶段、设计教学方案阶段和评价与修改方案阶段。

教学设计的要点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型规范了我们必须准备的内容,但是,仅仅有着内容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设计特别是实施出一节课好课,优秀教师关于教学的许多深入思考往往未必能够体现在教学设计文本中,但是却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这里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给老师们以建议。

(一)整体把握数学课程所谓整体把握数学课程,就是我们的教学要有大目标意识,也就是随时随地想到我们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服务于数学课程目标,而数学课程目标又是服务于教育目标的,有了大目标意识,我们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处理起来会更有高度、更从容。

大目标意识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表现:1、用上位概念统领下位概念,整体把握课程内容把每个知识点放在全局(至少是初中这一学段)内看,用上位概念统领下位概念,这是整体把握数学课程内容的典型特点,比如,方程概念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上位概念,如果我们站在方程的高度看待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的内容,学生解决问题可能会有更自由:在学期末测试中,关于方程的数学问题正确率达到了95%,列方程的正确率为83%,这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普通农村中学来说,成绩是非常令人瞩目的。

其中一道列方程的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面积为5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将它的一边剪短5cm,另一边剪短2cm,恰好是一个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我的学生给出了多种解法,不但有人用一元二次方程,还有人选择了初中数学根本不讲的二元二次方程组和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法一:设长方形的一边长为xcm,另一边长为ycm。

解法二:设长方形的一边长为xcm,另一边长为 cm。

x-5= -2令我欣喜的是,在列出这种并未学过的方程或者方程组后,同学竟然能够将它们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这表明,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换位思考,我不断将自己的思维状态调整到学生的学习起点上,确实帮助学生养成了利用已有知识和方法面对新问题的积极态度,也促进了学生知识的习得与思维、态度的同步发展,师生收获都很大。

2、整体把握学生的发展所谓整体把握学生的发展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完整的人而非单纯的数学学习者的身份出现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会学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个性、社会化过程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关注学生敏感的心,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调动学生,不断给予鼓励等等二是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由于其认知结构与老师不同,面对一些问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与我们不同是正常的,比如,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归纳中,学生不能用教科书的方式概括法则,但是当他们说“象“-7+(+5)那样的怎样做”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把把握本质了,所以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活动选择合理的教学活动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把目标作为选择的根本依据;到底用不用信息技术?到底选择哪个情境?到底要不要小组合作?在与老师们交流时,经常发现这些问题经常困扰着大家,产生这种困扰的原因就是未能把握教学设计的根本,若干个精彩的活动未必构成一节精彩的课,教学设计的过程是不断决定、选择的过程,其依据就是教学目标。

第二,关注学生的个性与认知特点,不高估,更不低估:同一个老师设计的同一个活动,在不同的班经常也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原因在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个性特点不同,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现实基础不好的看成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希望产生的东西之所以没产生原因在于学生需要教师指导的内容多些。

第三,考虑教师的个人特点,切忌东施效颦:不要忘了,教师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一员,因此,合理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还要考虑教师个人的特点,借鉴甚至借用他人的资源多时明智的,但是千万不要随意移植他人的活动,殊不知,别人设计的活动是凝聚了别人的智慧与情感,体现了个人对问题的理解,而且经常具有高度的情境性,直接引用未必能够取得好的效果,比如,有的老师照搬了别的老师的引入的阶段用的笑话,可是自身是一位不会讲笑话的人,讲完后,学生莫名其妙,教师也值得讪讪收场。

教师中,有人风趣幽默,有人严谨内敛,有人经验老到,有人青春稚嫩,各自的特点是财富,要善于把自己的特点看成是优点,走出自己的道路。

(三)为学生留出位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教学设计前要调查、了解学生,设计的教学活动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另外,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有随时调整的准备,我们充分对教学进行了设计,但是不要被设计束缚。

案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在“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中,教科书提供了一个实际问题:在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组织了猜谜活动,并采取积分方法记分,每答对一题要得分,每答错一题要扣分。

在猜谜活动中,王强答对了7道题,答错了3道题,共获得50分,李翔答对了8道题,答错了1道题,共获得62分,问答对1道题得多少分,答错1道题扣多少分。

”这道题的目的只是引出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的定义,并不要求解二元一次方程。

在张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在给出问题后,学生经分析很快列出了两个方程:设答对一题得x分,答错一题得y分,则得到方程:7x-3y=50,8x-y=62接下来就有学生问:“这两个方程能像不等式组那样也列成方程组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顺势得出。

然而没想到学生接着提问:“二元一次方程组怎么解呀?”近乎一半的学生异口同声地问:“这个方程组怎么解呀?”这并不是本节课计划教授的内容,但是面对学生的这种提问,老师及时进行了调整,说:“我们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大家试一试,观察一下方程的结构,能否找到解法?我期待着同学们的发现!”接下来同学们就开始了对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探究。

让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竟然总结出了七种解法。

然后,老师感慨道:“这么多解法真好,我也学到了一些新方法,我真佩服同学们。

这节课,同学们是我的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这么多解法,能否归类?怎么归类?试着说说原因。

”经过讨论,同学们最后达成共识:按照基本思路,可以将七种方法归为两大类,其中六种属于带入消元法,一种可利用减法消元方法。

此时老师及时给出了每类方法的名字: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

此时,一名学生可能受到加减消元法名称的启发后说:我能用加法消元解决这个题目,比减法消元法还要简单。

老师请他给大家展示后,又问道:¡°通过他的解法,大家体会到如何选择消元方法了吗?学生们争先恐后答道:当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时,用减法消元;当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用加法消元。

老师追问:选择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学生形成的共识是:以计算简便为依据。

由于这节课出现了原教学计划若干节课的内容,所以,张老师随即调整了教学计划:这一案例中,当教师需要在自己的预设和学生下需求中做出抉择时,她选择了学生需求。

教科书中,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和方程组的解的概念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基础,需要在解二元一次方程前讲;然而,知识的产生过程也许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加类似,解方程组与人们的现实有着更密切联系,伴随着解方程组问题的解决,方程组的解的概念自然会产生;经过这种调整,学生学到的内容显然变得更加丰富了,既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技能,还有化归思想、求简的思想、分类思想等,实践表明,这样的学习事半功倍。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