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贾美华课件
合集下载
2013-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PPT优秀课件
![2013-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c4b16c680203d8cf2f240d.png)
4. 系统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促进青年老师的成长
5、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
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2021/6/3
6
四、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 分,是指导老师上课用的,同时也是备课的依据。一般地有表 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 环节进行备课。教案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 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
9
我省的模式
1、我省教学设计的模板
叙述式
表格式
2、福建省教学技能大赛模板
选手模板 评分标准
2021/6/3
10
Ⅱ教学设计格式和要求
【标题】
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版**年级 **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 一个课时,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
【署名】
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 或第一作者。
2021/6/3
1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二、教学设计的特点 三、教学设计的作用 四、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五、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2021/6/3
2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ID)也 称 教 学 系 统 设 计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 (ISD)。
⑴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⑵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⑶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一般特征(思维水平)
学习者 学习
知识起点
特征 准备 初始能力 技能起点
学习风格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案例PPT课件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案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2735cdb4daa58da0114ae3.png)
第13页/共18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地理教学理论
地理教学理论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 接的理论来源。地理教学理论认为,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是地理学科 教学的鲜明特色。人地关系既是地理教学核心内容和主线,也是地理教学设计 的思想论、方法论。地理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理解协调人地 关系的基本途径。
第9页/共18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有序原理
有序原理认为,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都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的序,事物才能顺利发展。设计教学过程既要符合学生认知的序、心理发展的 序、还要遵循学科内部逻辑的序、教学规律的序,如地理感性知识是地理理性 知识掌握的基础,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掌握的前提等,学习能力的培养和 发展都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序。
第10页/共18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反馈原理
任何系统只有进行反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只有注意教学中的反馈设计, 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教学 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实行课堂教学方法和环节的 及时调控,致使教学低效或无效。
那么,教学过程应通过设计提问、引问、反问、追问、练习等方式进行教 学效果和达标的反馈。
第8页/共18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小结】师生共同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板书): 1、以中低纬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反气旋型环流)、西暖东寒。 2、以中高纬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气旋型环流)、西寒东暖。 3、南纬40°~60°形成西风漂流(寒流)。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没有 形成大洋环流。 4、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提问1】在填充图上填绘世界洋流分布图,并解释成因。(课标基本要求) 【学生】略 【提问2】假如有一批货物从上海运往洛杉矶,谁能选择一条最方便又经济的航线?它 经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地理教学理论
地理教学理论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 接的理论来源。地理教学理论认为,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是地理学科 教学的鲜明特色。人地关系既是地理教学核心内容和主线,也是地理教学设计 的思想论、方法论。地理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理解协调人地 关系的基本途径。
第9页/共18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有序原理
有序原理认为,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都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的序,事物才能顺利发展。设计教学过程既要符合学生认知的序、心理发展的 序、还要遵循学科内部逻辑的序、教学规律的序,如地理感性知识是地理理性 知识掌握的基础,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掌握的前提等,学习能力的培养和 发展都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序。
第10页/共18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反馈原理
任何系统只有进行反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只有注意教学中的反馈设计, 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教学 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实行课堂教学方法和环节的 及时调控,致使教学低效或无效。
那么,教学过程应通过设计提问、引问、反问、追问、练习等方式进行教 学效果和达标的反馈。
第8页/共18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小结】师生共同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板书): 1、以中低纬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反气旋型环流)、西暖东寒。 2、以中高纬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气旋型环流)、西寒东暖。 3、南纬40°~60°形成西风漂流(寒流)。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没有 形成大洋环流。 4、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提问1】在填充图上填绘世界洋流分布图,并解释成因。(课标基本要求) 【学生】略 【提问2】假如有一批货物从上海运往洛杉矶,谁能选择一条最方便又经济的航线?它 经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案例分析PPT课件
![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3975c53169a4517623a351.png)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邵贵明 黄冈师范学院国培教育2012.12.3
2021/7/23
1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出现了一种 “反思性转向”。以美国为开端,关于反思的 讨论迅速在教师教育界兴起。这种讨论的结果 就是形成了“教师即研究者”( Elliott, 1990 )的理念,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只是别人研究 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是研究者。
Isis
Osiris
Horus
Seth
Thoth
伊西斯 (妻) ——爱情之神
奥斯里斯(夫)霍鲁斯(儿) 塞特(夫弟) 托勒 ——丰饶之神 ———天神 ———战神 ——智慧之神
埃及神话中的诸神
h20tt2p1/:7////wiki/%E5%9F%83%E5%8F%8A%E7%A5%9E%E 26 8%AF%9D
38
数学历史发生原理
2021/7/23
洛利亚 (G. Loria, 1862-1954) 数学史是联结中学数学和大学 数学教学的纽带。
洛氏还提出数学史在数学与其 他学科关系、发生教学法等方 面的作用 。
39
数学历史发生原理
迪克斯特休: “对于师范生来说,关于 这门学科历史演进的知识 乃是一种财富,这种财富 不仅是宝贵的,而且是不 可或缺的。”
24
案例3 生命的最后旅程
A. De Moivre (1667-1754)
2021/7/23
棣莫佛于1754年去世。去世前 不久,他声称以后每天比前一 天多睡15分钟。睡满24小时那 天,就是他的生命终点。
假设棣莫佛当年9月24日睡眠时 间为8小时。他去世于哪一天?
25
案例4 神话传说中的等比数列
• 用隔桌子互相喂水喝讲加法的交换律
邵贵明 黄冈师范学院国培教育2012.12.3
2021/7/23
1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出现了一种 “反思性转向”。以美国为开端,关于反思的 讨论迅速在教师教育界兴起。这种讨论的结果 就是形成了“教师即研究者”( Elliott, 1990 )的理念,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只是别人研究 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是研究者。
Isis
Osiris
Horus
Seth
Thoth
伊西斯 (妻) ——爱情之神
奥斯里斯(夫)霍鲁斯(儿) 塞特(夫弟) 托勒 ——丰饶之神 ———天神 ———战神 ——智慧之神
埃及神话中的诸神
h20tt2p1/:7////wiki/%E5%9F%83%E5%8F%8A%E7%A5%9E%E 26 8%AF%9D
38
数学历史发生原理
2021/7/23
洛利亚 (G. Loria, 1862-1954) 数学史是联结中学数学和大学 数学教学的纽带。
洛氏还提出数学史在数学与其 他学科关系、发生教学法等方 面的作用 。
39
数学历史发生原理
迪克斯特休: “对于师范生来说,关于 这门学科历史演进的知识 乃是一种财富,这种财富 不仅是宝贵的,而且是不 可或缺的。”
24
案例3 生命的最后旅程
A. De Moivre (1667-1754)
2021/7/23
棣莫佛于1754年去世。去世前 不久,他声称以后每天比前一 天多睡15分钟。睡满24小时那 天,就是他的生命终点。
假设棣莫佛当年9月24日睡眠时 间为8小时。他去世于哪一天?
25
案例4 神话传说中的等比数列
• 用隔桌子互相喂水喝讲加法的交换律
第三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三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642180590c69ec3d4bb7505.png)
2、Gagne的教学理论。他认为设计教学 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 工作;教学设计者要精心安排教学事件, 以有效促使学习过程的发生;学习发生 的条件有内部和外部条件,教学就是安 排外部条件,促使学习内部过程。
3)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
学习的情景性,倡导合作学习,自主学 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老师是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在原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上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第三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理论,心理 学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系统论理 论;传播理论。
一、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与 教学设计
当代的学习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学习 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心理学;建构主 义学习心理学;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
1、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Thordike, Skinner。他们的理论也叫“S-R”理论, 他们主要关注学习者的外在行为的变化。 2、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格式塔学 派,Brunner,Ausbubel,Gagne。用信 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学习,关注的是学 习者内部的心理因素。
4)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
Rogers提出了“非指导性的教学概念和 教学过程”。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 师应起到促使者的作用,师生之间应建 立起融洽的关系;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 段:确定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 计划和选择;整合。
三、系统方法论与教学设计
1、系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论主要观点:把 研究对象看成一个系统,同时用系统的 方法来分析,研究对象。系统论引入教 学设计中,为设计提供了思想和方法。 2、教学中各要素形成一个教学系统,这 个系统中有不同的子系统,主要是教的 系统和学的系统。
教学设计第二章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课件
![教学设计第二章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df95b0941ea76e58fa046b.png)
• 学习的程度=F(所花的时间/所需的时间)
2. 任务中心模式关注于如何促进学习的过程,例如,布鲁纳 模式与加涅模式。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与储存取决于知 识的结构方式,提倡编制学科中心的结构化教材,通过学 生自我的探究来把握、理解学科结构。加涅模式源于他对 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观点。他把学习结果(学习领域)分为 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与态度五类, 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分析观和九个事件的教学过程等。
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②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 系统论 5. 教育传播理论
内容概要
一、系统论和传播学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第一节 系统论和传播学与教学设计
·系统论的起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贝塔朗菲;《一般系统,
后现代主义哲学:知识不在个体之内,不是个人的财富,而是 位于集体之中,是集体的财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沃尔福克:
个体的建构主义:关心个人如何建构自己的认知或 情绪成分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 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
社会学建构主义:不关心个体的学习,关心学科中 的公共知识是怎样建构的
线性单一过程,未包括反馈回路 -维纳的反馈控制论 -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型(P36图2-3)
(二)教学与设计中的传播观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其传播过程要素 (P37图2-4)
·伯罗的SMCR传播过程模式( P37图2-5)
说明传播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某一要素决定,而 是由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揭示了各 要素间的动态联系。
1.教学系统(instructional system)
2. 任务中心模式关注于如何促进学习的过程,例如,布鲁纳 模式与加涅模式。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与储存取决于知 识的结构方式,提倡编制学科中心的结构化教材,通过学 生自我的探究来把握、理解学科结构。加涅模式源于他对 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观点。他把学习结果(学习领域)分为 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与态度五类, 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分析观和九个事件的教学过程等。
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②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 系统论 5. 教育传播理论
内容概要
一、系统论和传播学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第一节 系统论和传播学与教学设计
·系统论的起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贝塔朗菲;《一般系统,
后现代主义哲学:知识不在个体之内,不是个人的财富,而是 位于集体之中,是集体的财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沃尔福克:
个体的建构主义:关心个人如何建构自己的认知或 情绪成分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 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
社会学建构主义:不关心个体的学习,关心学科中 的公共知识是怎样建构的
线性单一过程,未包括反馈回路 -维纳的反馈控制论 -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型(P36图2-3)
(二)教学与设计中的传播观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其传播过程要素 (P37图2-4)
·伯罗的SMCR传播过程模式( P37图2-5)
说明传播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某一要素决定,而 是由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揭示了各 要素间的动态联系。
1.教学系统(instructional system)
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实践与思考 ppt课件
![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实践与思考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6c6dd1ba1aa8114531d992.png)
1. 五个环节
(1)复习提问:(2~5分钟) 主要目的: ①为化解本节课的难点而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②为顺利地引入新课内容而做铺垫工作。 复习提问的最后一个问题,通常设计为与本节新
课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顺利地进入课堂教 学的下一个环节(引入新课)。
2021/3/30
17
1. 五个环节
(2)引入新课:(1~2分钟) 手法与实例: ①采用“赋、比、兴/30
11
3.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 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 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 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 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 具体的实践。
2021/3/30
12
4.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 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 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 完善原有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的 理论、实践与思考
同安一中 黄献磅
2021/3/30
1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
1.教学设计的系统性 2. 教学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 3. 教学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 4. 教学设计的具体性
2021/3/30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课堂教学的5个环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 新课、总结归纳、课后作业)是客观规律。不管任 课教师是否认可这5个环节,在教案中写与不写这 5个环节,教案中这5个环节的名称如何变化,在 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这5 个环节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
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ppt
![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ded74a27d3240c8447efde.png)
【案例】《道士塔》 知识目标: 1.能简述有关敦煌文化的知识,识记作者所记述的史实。 2.理解课文四部分的内容,能写出每一部分的小标题。 能力目标: 1.从课文中找到一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2.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中华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 度责任感。
3.能根据学 分析学生的认知起点 生认知实际、 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特点以及 ▲单纯介绍学生的特点 教学设施环境 确定教学目标 和策略。
目标设置 10分
4.体现新课标的多 元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5.教学目标明确, 符合课程要求,切 合不同水平的学生 实际,能够导教、 导学、导测量。
①目标确定准确 ②目标具体可操作 ③过程与方法清晰 ④体现学科知识能力 ⑤三维目标类属清晰 ⑥从学生角度陈述 ⑦语言表达无误
6.教学流程设计。体现教学思路、目 标达成的路径、教学原则及学生认知规 律。7.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紧扣,与 目标达成联系紧密。
①各环节与目标达成联系 紧密②各环节间有内在逻 辑关系③环节设置齐全
2.目标过多,有限的课堂难于实现。 【示例】《念奴娇 赤壁怀古》 知识目标:①诵读全诗,体味苏轼豪放词的特点。② 学习本词写景、抒情、咏史、议论相结合的写法。③ 理解词中表现出的苏轼的情感矛盾,评价其对历史人 生的认识。 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像,进行朗读、 品评及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自 己的语言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把握。 ②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的培养。③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初步的诗词鉴 赏能力。 情感目标①使学生体味山川的壮美、人物的俊杰,受 到美的熏陶。②研习文本,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 和努力进取的精神,体悟苏轼人格之美。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ppt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65ae4c0242a8956bece4fb.png)
达成教学目标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启发式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不同,所选择的教学策略也不相同。但作为教学活动, 也有它一般的、共性的基本教学策略。
(1)关于教学程序的安排策略 安排教学程序的根据: ①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生动的直观→抽象的思维→实践 ②达成教学目标的需要:达成几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③学生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信息的传播 效果
教学设计教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需求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教 教 教 设 诊断性评价
学 学学计
目 策媒结
标 略体果
设 计
设 计
设 计
评 价总结性评价学习需求分:期望状态-当前状态=学习需求
教学设计基本的结构和内容:
标题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略)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确立 五、教学过程(策略) 六、教学流程图(可有、可无) 七、反思及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1.教学重点 与达成教学目标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的教学内容是教学重点,常常表现为基本的
概念、原理、规则、公式等;教学重点具有客观性,不受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因 素的影响;教学重点是把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综合起来认真思考的认识结果。 2.教学难点
是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达成教学目标所产生的困难,常表现为已有的相关经验不 足、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不好理解、微观或宏观的事物不易充分感知等;教学难点具 有可变性,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学习同样的教材,达成同样的教学目 标遇到的困难是不同的;确认教学难点应把握教材内容、学生状态和教学目标综合 起来加以思考。
(1)教学目标全面性——在三个领域、三个维度上设计 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内隐与外显结合地表述教学 目标 (3)教学目标的适应性——①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1)关于教学程序的安排策略 安排教学程序的根据: ①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生动的直观→抽象的思维→实践 ②达成教学目标的需要:达成几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③学生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信息的传播 效果
教学设计教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需求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教 教 教 设 诊断性评价
学 学学计
目 策媒结
标 略体果
设 计
设 计
设 计
评 价总结性评价学习需求分:期望状态-当前状态=学习需求
教学设计基本的结构和内容:
标题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略)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确立 五、教学过程(策略) 六、教学流程图(可有、可无) 七、反思及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1.教学重点 与达成教学目标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的教学内容是教学重点,常常表现为基本的
概念、原理、规则、公式等;教学重点具有客观性,不受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因 素的影响;教学重点是把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综合起来认真思考的认识结果。 2.教学难点
是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达成教学目标所产生的困难,常表现为已有的相关经验不 足、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不好理解、微观或宏观的事物不易充分感知等;教学难点具 有可变性,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学习同样的教材,达成同样的教学目 标遇到的困难是不同的;确认教学难点应把握教材内容、学生状态和教学目标综合 起来加以思考。
(1)教学目标全面性——在三个领域、三个维度上设计 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内隐与外显结合地表述教学 目标 (3)教学目标的适应性——①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高校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高校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e32d4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7.png)
05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校英语课程设计
高校英语课程设计注重实用性和文化性,通过多元化的教 学方式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
教学目标明确:高校英语课程设计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强 调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教学内容实用:课程设计注重实用性,加入与日常生活、 职场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等。
包括规划(Plan)、实施( Do)、评估(Check)、调整 (Adjust)四个循环阶段。
02
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
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课程目标设定
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 学科特点,制定明确、可操作的 课程目标,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
供指导。
教学内容选择
教学设计根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合 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 性和实用性。
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 (Design)、开发( Development)、实施( Implementation)和评估( Evaluation)五个阶段。
包括分析(Analyze)、策略 (Strategy)、开发( Develop)、实施( Implement)、评估( Evaluate)五个阶段。
反馈与调整
教学设计应具备反馈和调整机 制,以便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和需求进行及时调整。
教学设计的流程与模型
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设计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五 个阶段。
1. 分析阶段
对学习目标、学生需求、学习环境等进行深入分 析。
2. 设计阶段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和 工具。
教学设计的流程与模型
教学设计的效果评估
评估标准明确
教学的设计的理论与实践-PPT精品文档
![教学的设计的理论与实践-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7a5a994fd0a79563c1e7290.png)
教学设计关键变量
学习者变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学习者
的兴趣、经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学 习风格。 学习内容变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 学习的特点;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 学习需求来确定学生学的任务;从学生学 的角度定教师教的任务。
新课程下教学设计的策略
了解学生的起点
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
从传统备课到现代教学设计
比较项目 主线 对象 传统备课 教师中心,以教代学, 强调教的设计 备教材:备课基于对教材 知识点的传授,教案 就是教学实施的脚本 以教师教学经验为备课 依据 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 设计 学生中心,以学论教,强调 学的设计 备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实 际 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全 面发展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 在分析具体教学需要 的基础上设计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
实践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贾美华
主 要内 容
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 教学设计的策略 教学设计注意的问题教学 设计评选方案解读 教学设计举例
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
教学设计的定义及意义
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
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 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 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 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第二,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有灵活性。
新课程标准为教师留下了许多空间,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材的“范例性”, 允许教师立足实际,着眼发展,依据 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从广度和深度 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加强教材与现 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 联系。
第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有灵活性。
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由何开始、如何 推进、如何转折等全过程关联式策划, 不是硬性规定步子大小和全班同步行 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途径和 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要 和学习速度。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规 定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应 有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有不 同的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这一实际情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