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说课课件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课件
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
数据收集
记录每次实验的压力计示数、砝码质 量、砝码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数据整理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方便后续分 析。
结果分析与讨论
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压强的 大小,分析压力、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 响。
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成正比。
讨论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 大。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 大。
实验注意事项及误差来源
注意事项 保持桌面水平,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砝码放置要平稳,避免倾斜导致误差。
实验注意事项及误差来源
• 压力计使用前要进行校准,确保测量准确。
实验注意事项及误差来源
01
误差来源
02
03
04
桌面不水平导致的误差。
砝码放置不平稳导致的误差。
04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 有关,密度越大,压强 越大。
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伯努利原理
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应用实例
飞机的升力、喷雾器等。
注意事项
在解释现象时需注意分析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并考虑其他因素的 影响。
03 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 因素
实验设计思路及步骤
• 设计思路: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压力、受力面积对 压强大小的影响。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课件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压强基本概念与原理 • 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因素 • 生活中应用实例分析 •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践操作指导 • 课堂小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教材,主 要内容是压强的概念、单位、计
八年级物理_压强说课课件
3、单位: 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
1 Pa = 1 N / m2
• 1.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性的是 ( D) • A 压力是由于物体的重力引起的 •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 C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 D 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2.你站在平地上,请你想一个办法,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你对平地的压 强变为原来的两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 压强知识的感性认识。 • 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 的喜悦。
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教学难点: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引导出压强 的概念。
学情分析
(a)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在前一章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 识,有了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b)学生的技能基础
3.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压力就是重力 B.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的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板书设计
一.压 强
1.压力: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压强(P) 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公式: P = F S 单位:Pa 1Pa=1N/m2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谢谢大家!
例.下面所述各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有 ACEF BD ___,为了增大压强的有__, A、铲土机的宽履带
B、锋利的剪刀刃
C、骆驼宽大的脚掌 D、很细的钉尖 E、钢轨铺在枕木上
F、宽大的房基
小结
一、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教材《压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压强的应用。
重点讲解压强概念的理解、计算方法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 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强板、压力计、尺子、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气球被挤压变形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压力作用下的现象,引出压强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压强。
(2)比较不同形状物体在相同压力下的压强。
3. 知识讲解:(1)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压强的单位及换算。
(3)压强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使用压强计、压强板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下的压强变化,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
2. 压强的应用实例。
3. 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重物在水平桌面上的压强。
(2)解释为什么在雪地里行走要穿雪地靴。
2. 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研究不同材料的压强特性。
(2)探讨压强与摩擦力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压强的概念理解2. 压强的计算方法3. 实验操作过程4. 压强的实际应用5. 作业设计与答案解析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它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在讲解过程中,要强调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关系,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大小取决于这两个因素。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课件
影响压强大小因素探讨
1 2
压力大小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受力面积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3
压力和受力面积的联合影响
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变化时,需要综合考虑它们 对压强的影响。
生活中常见压强现象举例
大气压强
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 这些空气对浸在里面的物体产生 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例如,吸 盘能紧紧贴在玻璃板上、用吸管
数据记录、处理与结果分析
01
02
03
数据记录
记录每次实验中U形管两 边液面的高度差,以及对 应的深度、朝向和液体种 类。
数据处理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液 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液体 密度的关系图像。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图像,分 析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 点,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误差来源:压强计灵敏度不高、操作不当导 致数据读取不准确、液体密度测量误差等。
压强定义
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公式为$p = frac{F}{S}$,其 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单位及换算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常用单位还有千帕 (kPa)、兆帕(MPa)等,需要掌握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关系。
公式变形
根据压强公式可以推导出$F = pS$和$S = frac{F}{p}$, 方便在不同情况下求解压力或受力面积。
02
03
04
05
例题1
解析
练习1
解析
例题2与练习2 (略)
一个图钉帽的面积是1cm², 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²,手指对图钉帽的压 力是20N,求图钉尖对墙的 压强。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 PPT课件 图文
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不
够,对受力面积的理解不到位。为了不分散本课重点内容的
教学,我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第二课时讲解。
3
说讲
教 法
授 法
学
法
启发式教学
教法
类比法
探
3讨论归纳法
究 式
1对比提问 学法 4应用实际
教
学
2实验探究法
4
说 教 学 过
教 学 过 程
程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压力的学习:总结出共性。一、压力作用在两物体接触面;二、压
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
F F
F
压强的教学: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
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 念。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 (1)建立问题:提出猜想,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 有质疑并提出猜想,而学生猜想应建立在已有经验上,应 有所依据。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设计了两个小 实验。
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 小受力面 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
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 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 ❀
3❤课堂小结: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导入问题:平时我们踩在厚厚的雪 地里脚很容易就陷下去了,而有了 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滑雪脚不会 陷入雪地。为什么?同学们观察过 自己的书包带子没,是宽点好还是 窄点好呢?为什么?(本问题,在 新课结束前让学生讨论,以达到学 以致用,前后呼应。)
压强说课稿PPT课件
蝉可以把口器插 入树皮,吸吮树汁。
骆驼具有宽大的 脚掌,是沙漠之舟。
练习:下面所述各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 的有A_C_EF_,为了增大压强的有B_D_,
A、铲土机的宽履带
B、锋利的剪刀刃 C、骆驼宽大的脚掌 D、很细的钉尖
E、钢轨铺在枕木上
F、宽大的房基
练习1: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 积是150cm2,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人对地面的 压强是多少?(g=10N/kg)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建立压
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知识进行简单的计
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问题。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 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观察能 力、分析能力。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 方法。
(3)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 释,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 等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 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难点: 理解压强的概念。
减小压强的方法:当F一定时增大S; 当S一定时减小F 。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78页图,分辨 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 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
下列情况是增大还是减小压强?分别采用 了什么方法?
下面图中哪个是增大压强,哪个是减小压强?
四、学情分析
《压强》说课课件
菜 单
说教材分析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设计
说教学反思
为贯彻素质教育,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 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 规律。
菜 单
说教材分析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设计
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 作探究寻求规律的学习方法,更好的发挥 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分析归纳的能 力。
菜 单
说教材分析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设计
说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观认 为: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是探究活动 的主人,学生掌握 科学内容的过程实 质上就是进行科学 探究的过程。
1、说学生
2、说教法: 3、说学法:
菜 单
说教材分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设计
说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学期学生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历 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 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七个要素也不陌生。初步 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学生在前一章中 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学习了重力和摩擦力,有初步 的受力分析能力。 但学生对压强的知识和概念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压 力虽然在生活中有很多感性认识,但认识可能是片面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 识,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手段来获得新知识, 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菜 单
说教材分析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根据教学目标 和内容,本节课我 安排了5个环节进行 教学,在每个环节 中,力求以学生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自己探究为主。
压强说课课件.ppt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 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二学生年龄特点, 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 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 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 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 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 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 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压强 的概念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 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 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
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 突破重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 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2、通过生活经验和图片讲解 引出“压力”
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 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 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 力相等。
3、学生自主探究压力的作用 效果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 有关?
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设计实验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3、单位:牛/米(帕)1牛/米=1帕
课堂教学设计
1、利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2、通过生活经验和图片讲解引出“压力” 3、学生自主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压强的概念 5、对压强的概念进一步分析理解 6、学生讨论如何增大或减少压强。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说课课件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说课课件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公式:P = F/S2.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3. 压强的分类:静压强、动压强4. 压强的应用: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等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压强的定义、公式及其单位。
2. 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重点:压强的定义、公式及其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压力计、液体、气球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强现象(如气球被挤压、水坝承受压力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压强的定义、公式及其单位,结合PPT课件进行演示。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压强的存在,如用手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形。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压强的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道综合性的压强计算题。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2. 压强的分类及应用3. 压强计算例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计算一个水坝所承受的压强。
题目要求:已知水坝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水的高度为h,求水坝所承受的压强。
答案:P = ρgh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定义、公式及其单位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水利工程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压强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压强。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压强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和实际应用性。
一、教学难点的解析1. 详细讲解公式中各变量的含义,如P表示压强,F表示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说课课件
说
(1)教学重点: 压强概念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
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知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压力
学
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 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重
(2)教学难点:
难
a:对压力的大小、作用点和方向的正确判断(易错点)。
点
b: 通过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活动引导并形成 压强的概念。
受力面积来达到 增大 压强的目的。
本环节设置第一题压力分析题旨在让学生正确判断压力的三 要素,为学习压强打下基础;后两道基础概念题,目的完成对本节 基本内容的把握,达成初级目标。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在学习 卡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并整理出问题当堂点评解答。
(三)互动探究(25min)
体验活动一:做一做,猜一猜(2min) 让学生用手指同时夹铅笔的两端,第一步:
(1)课标解读:本节课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压
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说
(2)中考要求:中考对压强知识的考察通常以实际生
教
活作为情境,多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理事实相结合,
材
着重考察考生诠释生产、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
分
的能力。
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并能用压强
互动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构建一个倒置性活动平 台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 强形成概念(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思维);通过活动3让学生学会应用压强 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四)归纳梳理(5min)
思维导图归纳梳理本节知识:请帮助海绵宝 宝补充完成它的思考(学习卡内容填空)
压强说课PPT课件
过程与 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
方法
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通过对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 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 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
如何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二、压强 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为实现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这一本节课的难点, 在上述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 积有关”的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 用效果呢?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 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例 题:
• 桌面上平放一本教科书,书所受 的重力约为2.5N,与桌面接触面 积约5.0×10-2m2 ,试求书对桌 面的压强。
猜一猜:谁对地面的压强大?
每只脚
课外资料
货车超载使110 国道不堪重负、 八达岭高速公路 3座桥梁严重损 坏,导致两条道 路同时大修
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受力面积 (当压力一定时)
本节课的重点:
理解压强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以及学会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本节课的难点:
压强的概念的形成
菜单
说教材
说学生
说教法 说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究 活动的主人,学生掌握科学内容的过程实质上 就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学法:
教师教法:
自主实验探究法ຫໍສະໝຸດ 演示实验法观察分析法
再通过演示实验这一教学手段来突破重点
2024年初中物理《压强》说课课件
2024年初中物理《压强》说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物理教材《压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压强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压力计、细管、液体、实验用桌等。
2. 学具:计算器、笔、纸、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压强计,让学生观察其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压强是什么?它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关?”2. 例题讲解:(1)讲解压强的定义,给出计算公式:压强 = 压力÷ 受力面积。
(2)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3)讲解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给定压力和受力面积下的压强。
(2)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压强的应用。
4.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压力和受力面积下的压强。
(2)拓展:讨论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刹车系统、液压机等。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压强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给定压力和受力面积,计算压强。
(2)应用题:举例说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压强值。
(2)应用题答案:如汽车刹车系统,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实现快速刹车的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掌握了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让学生调查家庭中的压力容器,了解其工作原理及安全使用方法。
初中物理-说课标说教材-第九单元压强-PPT
编写特点
教材在 内容的 安排上 注重对 同类知 识的整 合。
13
编写特点
内容更紧凑, 学生更易学
编
写
特
点
14
实验版 修订版
可视性得 到改善!
编写特点
比
较
物
质
修订版
吸
热
能
力
实
验
实验版
“焦耳热”演示实验
15
编写特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 探索科学的兴趣 与热情,培养学 生的科学探究能 力。
用传感器研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用传 感器 比较 不同 物质 的比 热容
16
编写体例
想想议议
正文
章首图、章首语 学到了什么
节
实验 动手动脑 学物理
本册物理量
章
索引
教材体例
17
编写体例
贴近生活
社会应用
18
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探索精神和实 践能力。
编写体例
锻炼学生运用所 学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19
编写体例
沪科版
粤沪版
人
教
版
基本按照 声、光、 热、电、 力、能量 六个主题 顺序进行 编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质量和密度(多彩的物质世界) 运动和力 力和机械 压强和浮力 功和机械能 热和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1
编写特点
内容更紧凑, 学生更易学
编
写
特
点
12
修订版
实验版
“章”较以 前变小,内 容更加紧凑, 两周左右可 换学一章新 内容,使学 生既能保持 新鲜感又容 易把握知识 点的关系, 形成结构。
人教版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
压强 说课课件
穿上滑雪板,可 能是把压力分散 到更大的面积上 减弱了压力的作 用……
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
如图,手指受压的感觉 有什么不同?用力后这种 感觉有何变化?
如图,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气球的 形变较小,而手指顶着的那部分形 变明显;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4.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丽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海绵
(a) 一块砖平放
(b) 两块砖叠放
(c) 一块砖竖放
(力的1)作观用察效比果较与(a)压、力(b大)的小情况有可关知。压
(2)比较图(a)、受(c力)的面情积况可知压力
作用的效果与
有关。
5.如右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 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 对桌面的压力F、压
A 平放
B 侧放
C 竖放
D 三种放法一样大
2、下列图中达到了增大压强效果的是( B )
A 、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B 、啄木鸟的嘴插入坚硬的树皮 C、房屋有面积很大的地基 D、拖拉机安装履带
3.下列事例中,能够增大压 强的是( D ) A.在铁路的钢轨下铺设枕木 B.房基做得宽些 C.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D.刀的刃磨得锋利些
F2 =90N S2 =3m2
比较单位面 积上受到的 压力!
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要比较压力 的作用效果,需要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 压力。
物理学上,把单位面积上所受
压力大小叫压强
二、压强
1、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
压强。
符号:P
2、公式:
压力 压强= 受力面积
3、单位: N /m2 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 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 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 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 基础。
4、教具准备
电教器材:结合班班通的电子白板功 能进行板书,发挥电教设备的便利、 直观等作用。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 素,压强公式的理解应用。
难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 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 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 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 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现象,经历探究的主 要环节,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际 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学法指导: 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 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 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在课堂上 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1)学生的活动空间。将探究实验准备成学生的 分组实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 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 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 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 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பைடு நூலகம்
三、说学法
设计理念: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 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 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 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探索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揭示 其中的物理规律。然后利用所掌握的物理规 律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体现课标的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基本 理念。
请批评指正!
四、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 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 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 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现象引出影响 压力作用效果来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 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 器材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激发学生的 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压 强,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
五、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学习,探 究新知→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巩固练 习,加深理解→布置作业,巩固升华。整 个教学环节联系紧密,过渡自然。
板书设计
§9-1压强
F p S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 积有关。
二、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2.公式
3.如何增大压强、减小压强?
七.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力求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完整,然后 进行细化、优化,努力发掘身边的物理现象,尽 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努 力地亲近学生,克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生疏感, 学生由最开始的沉默到后来的踊跃发言,证明了 学生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了。尽管做了许 多努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与学生的互动还 不够多,让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时放的不够开, 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压强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 法、教法、教学程序、板 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重、难点
3、教学目标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 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本节主要 建立在学过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 是学习重力、摩擦力后对压力的学习, 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 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 分析。这一课着重学习的压强是整个 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 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
学生器材:从生活中寻找实验器材,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 会的新课标理念。
二.说学情
• 尽管这节课学生已经学习过压强,但学生们学习热情很 高,这与准备的事例和现象都是生活中的现象分不开。 经过上学期的物理学习,初二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 知识,掌握了一定学习物理的方法。学生的观察、实验、 思维、归纳、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大 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 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 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通 过实验探究,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精心设计探 究活动的过程之后,学生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