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历史哲学
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述评
![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b47076e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7.png)
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述评摘要: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首次在历史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辩证法,运用辩证思维分析研究世界历史,并且建构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历史体系。
一、前言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第一个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首次在历史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辩证法。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历史哲学》《历史哲学讲演录》等著作中,他的历史哲学是其精神现象学中的一个部分,他把辩证思维引入了历史研究领域,并且建构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历史体系。
二、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黑格尔认为观察历史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观察方法就是原始的历史观察法。
在这种原始的历史观察法中,历史学家所记述的历史都是他们经历过的事、思考过的事和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事。
希罗多德斯、修昔的底斯、基察第尼都是应用这一方法进行历史研究。
应用这种历史观察法写出的历史比较生动、引人入胜。
但这种方法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其受环境影响较大,而且主观的色彩比较浓厚。
中古时代的历史学家除了主教们,很多都是不参与世俗生活的僧侣,所以他们所写的历史与他们是不发生联系的。
古代有的历史学家也写出过杰出的历史著作,但这些人都是具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声名显赫的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数量极少。
第二种观察历史的方法就是反省,它的特点就是能在叙述历史的同时,概括出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
这种方法又分为四类,(1)普遍的历史,它是用以考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是整个世界的历史。
所以,编写历史的人必须要着眼于整个历史大局,而放弃对个别事实的描写。
这一点英国和法国的史学家们做得很好,他们能站在民族、国家的立场来著史;而德国的史学家却大多喜欢站在个人的角度来写历史。
(2)实验的历史,这种方法是通过利用精神自身的作用,重现过去的时代,在各个时代发生的各个事件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3)批评的历史,这是在黑格尔时代盛行于德国的写史方法。
但这种方法会使历史中加入一些想象和谬说。
简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简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ade641c07f1922791788e812.png)
简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
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
1793年毕业后,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的家庭教师。
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
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
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
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
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
1816年,他被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
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818年开始担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
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
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历史哲学》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和中心,是一部有着最深刻影响的著作。
黑格尔始终将思想与历史视为同一个过程,他自己的哲学就是历史的产物,必须历史地理解。
离开历史的语境,黑格尔哲学及其意义就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
《历史哲学》是黑格尔1822年在柏林大学时做的世界历史哲学讲演录,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历史观。
恩格斯不止一次地指出,黑格尔是一位有“巨大历史感”的思想家,赞扬“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
尽管他的历史哲学中的许多东西,现在我们看来,十分古怪,如果把他的前辈,甚至把那些在他以后敢于对历史作总的思考的人同他相比,他的基本观点的宏伟,就是在今天也还值得钦佩。
”德国哲学家勒维特说过,黑格尔的整个体系基本上是用历史术语思考出来的,在他之前没有别的哲学这么做。
在黑格尔之前,还没有一个哲学家像黑格尔那样,试图全面把握历史的性质。
正是黑格尔,第一个提出了“世界历史”的概念。
但黑格尔并不是要写历史,而是要写历史的哲学。
尽管他甚至被人指责为“历史实证主义”,但他决不是要实证地描述具体的历史进程,而是要提供一个全面理解人类历史的构架。
论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
![论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36fc349c850ad02de8041d7.png)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的历史哲学是指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将实体 历史化,真理历史化,绝对历史化,从而不再承认 传统形而上学那种静止的固定不变的实体,不再 承认那种非时间化和空间化的先验结构,历史在 黑格尔这里获得了本体的地位;狭义的历史哲学 仅指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作为客观精神的一个小
于形式逻辑也无法得到说明,从而使得传统形而
上学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之间的联系也存在着
收稿日期:20114)1.11 基金项目: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2009年教改项目“基于经典读书会的哲学基础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9003) 作者简介:黄其洪(1979・),男,7)11隆昌人,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 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
升,但是,就它是一种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指
向更加完善的目的而言,又具有某种线性的特 征。所以我们认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既
保有了近代理胜的线性历史观的基本特征。又将这
种历史观深化了,特别是赋予它逻辑化的特征。 使线性历史观逻辑化,对历史观的发展来 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表现在三 个方面:一是使历史获得了本体的地位,在黑格
系,而是一体之两面的关系,形而上学和逻辑学
合流了。这种合流的结果是广义的历史哲学的 建立。形而上学被历史化了。这是黑格尔在西方 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形而上学被历 史化集中体现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中,为 了进一步领会黑格尔广义的历史哲学的奥义,有 必要详细展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内涵。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万方数据
独断论的嫌疑;再次,传统形而上学既没有对为 什么它的应用部分刚好由三个部分组成进行内 在的说明,也没有对这三个部分之间特别是三个 部分的本质设定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说明,这就 使得传统形而上学表面看来无论多么具有体系 的特征,但实际上它们都只是一些散乱的整体; 最后也是最为根本的是,由于传统形而上学关于 Being的本质设定和关于三个实体的本质设定都 是独断和抽象的,并且具有很强的形式性,这就 造成了它们最终给人提供的只能是一个个先验 的静止的非时空化的图景,在这种图景中,只有 存在,没有生成,只有本质,没有现象,只有真理, 没有历史。历史在传统形而上学那里完全缺场, 留下的只是干巴巴的表面很深刻实际上很空疏, 表面上很普遍实际上很狭隘的实体。 为了摆脱形而上学的独断性、散乱性和静止 性,有三件基础性的工作必须做:一是改造逻辑 学,将传统的仅仅作为推理工具的外在的形式逻 辑改造为思想自身运动的内在的逻辑,这为形而 上学的思辨摆脱散乱性打下基础‘;二是寻找到一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0f9c14cc7931b765ce157e.png)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1、运用哲学方法系统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部名著。
2、研究历史的方法,他认为应该运用新的哲学的方法,通过对历史进程的考察和思索,深入到历史表象背后,认识人类历史活动的本质,把握历史的内在规律。
3、他认为地理环境是精神“表演的场地”是历史发展的主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基础。
地理环境可按性质分三类:(1)干旱的高地及广阔的草原;(2)江河流经的平原流域;(3)海岸地区。
历史的真正舞台是北温带地区。
4、地球分为新旧两个世界。
新世界指美洲和澳洲,是“旧世界的回声”;旧世界是亚非欧三洲,是世界历史的真正舞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地中海是三大洲的枢纽。
因而也是世界历史的中心。
世界历史是从东方向西方移动,最先从中国、印度、波斯开始,然后转移到地中海地区,即希腊、罗马,最后在日耳曼世界终结。
5、世界历史区分为四个时期:一、东方世界。
这是世界历史的少年时期,其特点是“实体性精神”,只有一个人即国王有精神的“自由”,这段历史严格说还是非历史的。
二、希腊世界。
这是世界历史的青年时代,特点是“美的伦理性的个体性”,道德的东西和主观的意志开始结合,但这只是天然的美德,而不是真正的道德。
三、罗马世界。
这是世界历史的壮年时代,特点是“普遍的抽象性”,个人只能在普遍的目的下实现自己的目的。
四、日耳曼世界。
这是世界历史的老年时期。
一切人都认识到自己是自由的,所以一切人都是自由的。
.。
历史:自由的逻辑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历史:自由的逻辑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de5bec4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d.png)
历史:自由的逻辑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一种突破性的思想,其核心思想是历史的本质是自由的,历史是人类被自由所推动的进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概述黑格尔的历史观,并举出五个例子,以证明历史的自由性。
黑格尔哲学的基础黑格尔的哲学基础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他推崇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并吸收了亚里士多德、休谟、马基雅维利、斯宾诺莎等哲学家的思想。
黑格尔的哲学主张“逻辑是任何哲学的基础”,因此他的哲学体系被称为“逻辑学”。
他将逻辑规律和思维形式应用于人类的历史,提出了历史是自由的论断。
历史是自由的黑格尔所提出的“历史是自由的”意味着,人类通过自由的意志逐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的过程。
同时,历史是一个没有必要性的过程,没有人或力量可以控制或预测它的发展方向。
历史并非按照客观规律或命运进行发展,而是由人类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追求自由而建构的。
例子一:欧洲启蒙运动欧洲启蒙运动是黑格尔所强调的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在17-18世纪时期,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掀起了一场自由主义文化的浪潮。
欧洲启蒙运动倡导自由、平等和民主,主张人类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来改变世界,推动了人类自由的进程。
启蒙运动的思想覆盖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宗教等等,它成为了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并为人类提供了无穷的可能性。
例子二: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又一个例子,这场战争是美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斗争。
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强调,人类拥有天赋的自由和平等权利,这一观点和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核心思想相同。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从英国的殖民化束缚中解放,成为了自由、平等、民主的示范国家。
例子三: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又一个例子,这场革命在1789年爆发,囊括了欧洲大陆的各个领域以及社会等方面。
大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宪政民主的理念,推动了人类自由的进程。
黑格尔之历史哲学
![黑格尔之历史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32b56df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4.png)
黑格尔之历史哲学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是德国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对历史哲学的贡献被普遍认为是最为杰出的,他的思想对现代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试图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探索历史与人类意识的关系。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基于他对世界精神的理解。
他认为世界精神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历史是这个过程的表现。
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是全体理性在时间中的流动。
他认为,理性具有自我实现的动力,通过历史的进程来展现。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有三个核心概念:辩证法、世界精神和历史运动。
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通过相互矛盾的力量之间的斗争来实现的。
这种斗争产生了一种不断前进的动力,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世界精神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他认为,世界精神是一个全体自我意识,通过历史的进程来实现。
世界精神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了个体、国家和人类整体的意识。
黑格尔认为,世界精神通过不断超越和实现自我来发展。
历史运动是另一个核心概念,黑格尔认为历史是一个有目标、有意义的过程。
他认为历史的目的是实现自由和理性,并将这个目的置于历史的最高层次。
历史是世界精神的展现,通过实现理性和自由来逐步达到完善的状态。
根据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历史可以被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
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和目标。
黑格尔认为古代东方文明是对自由缺乏意识的时期,古代希腊和罗马则是追求个人自由的时期。
中世纪是属于基督教的时期,追求超越世俗世界的永恒意义。
黑格尔将近代时期看作是理性和自由的时代,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理性和个人自由的实现。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不仅仅是对历史本身的解释,它还试图揭示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他认为历史是意识和自由的发展过程,通过历史,人类可以实现自身的目标和理想。
历史被看作是人类自我实现和超越的过程。
黑格尔:《历史哲学》
![黑格尔:《历史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e8738cb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5.png)
黑格尔:《历史哲学》康德承认在我们之外有某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东西,他称之为“自在之物”,亦即“本体”。
这是他的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
但他认为“自在之物”所能影响的只有人的感官而非人的心灵,即人的意识。
所以康德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学说。
费希特是在康德的影响下开始研究哲学的,但很快提出了自己所谓“知识学”的哲学体系。
他认为“自我”不需要依赖任何物质。
而黑格尔则建立起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对康德的观点辩证的做了批判。
而《历史哲学》一书实际上是整理出来的他的演讲稿,所以内容相较与他其它的理论,是更加通俗易懂的,而且体系较为完善。
首先,要了解哲学的历史,就必须要明白历史的意义。
《黑天鹅》一书中说过:“历史和社会不是缓慢爬行的,而是一步步的跳跃。
他们从一个断层跃上另一个断层,其间极少有波折。
而我们(以及历史学家)喜欢相信那些我们能够预测的小的逐步演变。
我们只是一台巨大的回头看的机器。
”历史的职责在于记录,而思考从中而来,所以我愿意把历史比作哲学诞生的温床。
黑格尔认为,哲学用来观察历史的唯一思想就是“理性”。
“理性”就是实体,是无限的权利,它自身的无限性,作为它所创造的所有自然与精神生活获得基础。
要明白“理性”本身的使命及其与世界的关系,就要先引出两个概念:“精神”和“自由”。
“精神”是自己本性的判断,又是自己回到自己,实现自己,创造自己,是自身内潜在东西的活动。
而“自由”则是“精神”追求的唯一目的。
实现“自由”的手段是外在和现实的。
人类的需要,热情,兴趣,个性和才能是行动的唯一源泉。
精神的发展是一种非己所愿的,反对自己的过程。
它发展的目的,就是“精神”,依照他的本质,依照“概念”的精神。
这是发展的基本对象和主要原则。
“自由”的意识是世界历史进程体现的原则。
第一个阶段是“精神”沉没在“自然”中;第二个阶段是它进展到了自由意识;第三个阶段是这个仍然特殊的自由形式提升到了纯粹普遍性,提高到了精神本质的自我意识和感觉。
历史哲学黑格尔 epub
![历史哲学黑格尔 epub](https://img.taocdn.com/s3/m/014725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4.png)
历史哲学黑格尔 epub历史哲学是研究历史的哲学分支,它关注历史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规律。
黑格尔是历史哲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历史哲学》是对历史哲学的系统阐述。
本文将对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探讨。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发展的规律。
他提出了著名的辩证法观点,认为历史的演进是通过矛盾的冲突和统一解决来实现的。
他主张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矛盾,而这些矛盾的解决又会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黑格尔认为历史的目的是实现自由。
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人类意识的进步,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实现。
他强调个体和社会的自由是历史的最高价值,历史的发展就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
黑格尔还提出了历史的三个阶段:东方的形而上学阶段、希腊罗马的艺术和宗教阶段以及现代欧洲的理性阶段。
他认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意义,但最高的阶段是现代欧洲的理性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人类思维达到了最高的水平。
黑格尔对历史的评价也很重要。
他认为历史是理性的,是有意义的。
他批判了传统的历史观念,认为历史并不是盲目的、无意义的发展,而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进化过程。
他强调历史的意义在于人类自由的实现,每个个体都有责任参与到历史的进程中。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辩证法观点为后来的历史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他的强调历史的意义和目的也引发了历史哲学领域的广泛讨论和研究。
他的思想对于理解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然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也存在一些争议。
他过于强调了历史的目的性和合理性,忽视了历史中的偶然性和复杂性。
此外,他的历史观念也受到了一些批评,认为他过于理想化了历史,忽视了历史中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因素的作用。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系统概括,他的辩证法观点和历史发展的目的性思想对于理解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他的思想也存在一些争议,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
黑格尔历史哲学
![黑格尔历史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6fe187d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1.png)
黑格尔历史哲学
黑格尔历史哲学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和黑格尔(Hegel)所创立
的一门新的思想流派。
这种哲学学说渴望将世界发展的进程以及历史发展的动力,集中在一个更广泛的可视化统一体系,在其中统一地沉浸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这种学说强调的是历史表现形式的概念,而不是崇尚唯物史观的文艺复兴阶段的形而上学的教条性的逻辑观念。
黑格尔历史哲学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形而上学学说不同,它强调了历史表现形式,以及历史发展的复杂性与动态性,认为世界和历史发展是一个活跃的进程,将其作为一种进一步的理性分析,并且将历史发展的动力归入一种完备的实践上的有机洞察力。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更多的是从历史而来的,而不是从唯物史观出发,他把历史概念扩展到普遍的社会因素,相比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形而上学,黑格尔的历史思想更加关心个体的历史发展与经验。
黑格尔哲学思想广泛地影响了学科上的理论分析,对高等教育也有着深远而重
要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独特的历史视角,强调学生学习历史,而不是历史作为一个私人、局部的事件。
在高等教育中,黑格尔唤起了新的意识对历史变化、历史细节、实践思维与实践意义等重要的概念认识,更强调的是以洞见历史的进步为思维核心,也激励学生把历史意义推向更高的水平。
这也使得学生会更多地参
与到历史的讨论之中去,以获得更多的认识和更好的参与感。
黑格尔 哲学与历史
![黑格尔 哲学与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492cde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f.png)
黑格尔哲学与历史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现代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的哲学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历史。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人类自由意志的体现。
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思想和理念的进步推动的。
历史是人类行动的结果,并且在历史中,人类能够获得自由和理性。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需呈现出一种发展逻辑。
历史的发展是人类理性进步的体现。
历史是一种逐步超越过去的过程,它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黑格尔的历史观涉及到三个阶段:东方、希腊与罗马以及基督教。
他认为东方是从简单的自我意识到非自我意识的概念发展。
希腊和罗马在政治组织方面的成功证明了理性和自由与社会的发展有关。
基督教将宗教和神圣的思想与世俗的思想区分开来,这使得人们可以独立地思考事物。
这三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代表着人类理性和自由进步的不同程度。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政治理论密切相关。
他认为历史是国家和政治组织的发展过程。
他的政治哲学重视国家和国家的自治。
对于黑格尔来说,国家是一个理性和自由的实体,这意味着它应该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因为国家是一种自然现象,需要根据它自己的逻辑和发展过程来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同时,合理地保护自由和权利。
黑格尔的哲学和历史观不仅对哲学界有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科学和政治理论产生了影响。
它提供了一个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具体框架,并为研究政治组织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准则。
此外,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也为解释现代世界的特点提供了一个理论蓝图,以及了解现代世界各种困境的方法。
总之,黑格尔的哲学和历史观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框架来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和目标。
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主性、独立性、理性和自由的价值,这些都应该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参考。
这将对现代社会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时期,以及我们可以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什么教训来改善现在的状况。
“理性的狡计”与人的逃离——浅析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
![“理性的狡计”与人的逃离——浅析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98ce13b23186bceb19e8bb75.png)
“理性的狡计”与人的逃离——浅析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黑格尔历史规律思想的思想渊源黑格尔这一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思想理论渊源。
对历史规律的理解是把握整个人类历史规律的关键。
当然,黑格尔之前的哲学家们,对于历史规律的认知,在不同的时期也有着不同的体现。
(一)古希腊——逻各斯思想古希腊的哲学家多认为,在宇宙万物混乱的表象之外有一个有个必然的规律或者说理性的原则,比如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使用“逻各斯”这一抽象概念来概括这种原则和规律,在他看来,逻各斯是一种隐秘的智慧,是世间万物变化的一种尺度和准则。
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虽然没有确切出现过历史规律的概念,可他们看到了这种客观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力,并开始有了朦胧的规律意识的萌芽。
但是,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对于自然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必然性还基本是混为一谈的。
(二)近代——“理性决定论”16 世纪以后神本主义的神学思想逐渐被人本主义的思想取代,人们开始走出中世纪压抑人性的黑暗时代,继承并发展了自古代以来就产生的关于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具有规律性的思想,并且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从而促成了近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规律思想的孕育与生成。
理性决定论提出“历史的运动是一个有规律的、进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规律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规律主要是指理性规律,历史的必然性主要是指理性的必然性。
”到黑格尔这里,近代理性主义得到了完成,从培根、笛卡尔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发展被看作是理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也正是在理性中展开。
二、研究历史的三种方法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考察了三种研究历史的方法,原始的、反省的和哲学的历史。
他希望从这些研究历史的方法中考察世界历史本身,而不是像以前对历史的叙述那样,单纯从一些史实出发来作历史的记录员。
黑格尔《历史哲学》赏析
![黑格尔《历史哲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9dd10058f5f61fb636663b.png)
黑格尔《历史哲学》赏析摘要:《历史哲学》并不会告诉你将来会怎么样,只是告诉你,你现在的所有一切都是暂时的,都是有局限的,我们每个人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
人类如果不愿意自己盲人瞎马走向毁灭的话,就不能停止对历史的反思。
关键词:历史;哲学;黑格尔一、历史哲学不是历史历史哲学不是历史,哲学家和史学家在谈论历史时是不同的。
《历史哲学》这本著作,比起他的《逻辑学》和《精神现象学》,读起来好像比较容易。
很多伟大的人物比如拿破仑、凯撒大帝,他们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野心和激情,但背后他们被世界历史精神所操控。
黑格尔在早期作品中提到过,人类是在不断发展进化的,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最开始只有一少部分人获得自由,后来才是相当数量也就是大部分人获得自由。
随着发展的继续,才是现代的德国,他总结道这边是全部份人的自由。
表面上看,《历史哲学》很好懂,但后来很多人不再去读它,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从受到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洗礼的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许多史实都是一派胡言;其次,为了论证他的逻辑思维,黑格尔经常在歪曲了许多生动的历史事实之后,将其强行纳入自己的理论模型。
克尔恺呙儿说黑格尔是在愚弄大家,地道一点的说法就是江湖骗子[1]。
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一个人想要知道历史的来龙去脉,最不明智也是最笨的办法就是去拜读黑格尔的著作--《历史哲学》。
然而,我们应该加倍小心,因为历史哲学并不能代替历史,因为他根本不是历史,因为二者的作者不一样,历史学家不同于哲学家,他们的在很大程度上持不一样的观点,严格地说,历史是奢侈品,对于动物而言,他们是没有历史这个概念的,反而人是有这个概念存在的。
人类在某一行为实施后,人们会进行回忆和记录,然后思考其意义和教训。
这仍然是历史。
另一方面,哲学要求你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并赋予我们人类历史以意义。
二、历史不是绝对的历史系教授肯定会说“这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你不要说别的,历史哲学的指导思想根本无法在历史中得到证实”“历史怎么可能会是理性自由的过程呢?历史当中充满了偶然性和非理性的因素”。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与历史唯物主义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与历史唯物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0be493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7.png)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与历史唯物主义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是19世纪初创立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重要思想家,他的学说对现代哲学和政治理论的影响深远。
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黑格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并分析他的观点与马克思的理论之间的关系。
首先,黑格尔的学说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
他认为,历史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展现和发展的过程。
黑格尔将历史视为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包含着矛盾和冲突,而这些冲突最终会导致新的阶段的诞生。
他将历史视为一个理性的过程,通过思考和辩证的方法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的观点与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推动”的观点相似。
另外,黑格尔强调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他认为,个体的存在和价值是依赖于社会整体的。
个体不能完全脱离整体而存在,他们的自由和目标都是与整体相一致的。
这一观点与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相呼应。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意识和目标是由社会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然而,黑格尔的观点与历史唯物主义也存在一些分歧。
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关于历史的目标和终极意义的看法。
黑格尔认为,历史的终点是实现自由和理性的社会形态。
他认为,通过历史的进展,人类最终能够达到自由意识的境界,从而实现自我完成。
马克思主义则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目标。
他们认为,历史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实现阶级和谐。
马克思主义将历史看作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
此外,黑格尔的学说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他的观点被指责为过分抽象和理想化,忽视了现实社会的矛盾和不平等。
他的体系被认为过于冗长且晦涩难懂,使得继任者们在解读和发展他的学说时遇到了困难。
尽管如此,黑格尔的观点对德国哲学和社会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黑格尔的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分歧。
他的观点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和进步的必然性,强调了个体和整体的关系。
“历史哲学”第六讲:黑格尔
![“历史哲学”第六讲:黑格尔](https://img.taocdn.com/s3/m/e388b26db84ae45c3b358ca4.png)
“历史哲学”第六讲:黑格尔生平简介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1770年8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
1788年10月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
1801年来到了当时德国哲学和文学的中心耶拿,开始了他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阶段。
1805年获得副教授职。
1816年黑格尔到海德堡任哲学教授,开始享有盛誉。
1818年普鲁士国王任命黑格尔为柏林大学教授。
1822年,黑格尔被任命为大学评议会委员。
1829年10月黑格尔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并兼任政府代表。
1831年黑格尔被授予三级红鹰勋章,同年夏他的《论英国改革法案》一文发表,因普鲁士国王下令中止,文章只发表了前半部分。
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其中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3部分)、《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等。
这些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历史观黑格尔把历史分为三类:原始的历史,反省的历史,哲学的历史。
恩格斯说黑格尔是‚那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
1、世界历史是精神在时间中自身发展的过程。
精神是人类用自己的语言、心灵、文化所创造的一切。
历史是精神自我发展的历程,也是世界走向自我意识的过程。
历史的目标就是精神的充分发展和充分的自我意识。
这个充分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自由意识,它是宇宙发展的顶点。
自由不是任意妄为,而是按照理性的标准行动。
因此,历史就是我们的理性潜能逐渐实现为自由的过程,历史是一个理性自由的故事。
2、黑格尔知道历史的横暴和非理性。
他从不幻想历史是一个光明美好的过程。
但他认为历史外在的非理性不能否定它内在的理性目标。
相反,历史中的非理性对于实现宇宙理性的最终目标是必要的。
世界精神就是狡猾地利用了“世界历史个人”的非理性动机实现它的理性目标。
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探析
![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d085a277232f60dccca1a9.png)
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探析摘要: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既继承了西方哲学的传统,又集中表现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同时也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唯心主义的,但黑格尔哲学仍然是德国古典哲学最积极的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本文在简要分析黑格尔之前的西方历史哲学传统的基础上,着重从理性统治着世界历史、理性的狡计以及自由的实现三个方面来探析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关键词:历史哲学;理性;自由黑格尔继承了康德、赫尔德以来的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大致脉络,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运用超凡的思辨才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历史哲学体系。
作为德国历史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使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达到它前所未有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这是近代资产阶级历史理论的最高成就。
一、黑格尔之前的西方历史哲学在西方哲学的历史上,直到17世纪才有人开始对历史哲学进行专门研究。
因为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的事物、人的存在、思想等,被看做是稳定的,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至于历史的运动则是另一番景象,人们大都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捉摸不定、变化莫测的东西,找不到其内在规律。
所以,要想让历史哲学成为一种可能,让历史成为一种可以研究的现象,那么就必须将其放在一个稳定的基础上。
而只有到了西方近代历史,文明社会形成以后,才能找到这样的磐石。
因为文明的世界就是一个有“法度”的世界,为了这样的世界去寻找基础和规律便是以后人们追求的目标。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对于历史哲学的研究才会逐渐成为可能,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
在这种意义上说,“一部历史哲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把那寻常的叙述因素,同那尊严的思辨因素,形成这种艺术的结合。
”如果说要追溯西方历史哲学的源头的话,可能要上溯到很久远的时期,如,奥古斯丁,甚至是《圣经》时代,但一般认为,伏尔泰才是近代历史哲学的奠基人。
他在1756年的《论各民族风俗与精神》一书中使用了这一概念,1765年又写了《历史哲学》一书。
黑格尔的历史观
![黑格尔的历史观](https://img.taocdn.com/s3/m/73e67f0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e.png)
黑格尔的历史观黑格尔的历史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是历史唯心主义的重要代表者之一。
他的历史观主张历史是一种发展的过程,通过矛盾冲突和逐步超越来实现自由的目标。
他的历史观涵盖了宇宙、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对许多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黑格尔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目的是实现自由。
他认为自由是人类最高的价值,并认为历史是一种向自由进化的过程。
他认为历史上的不同制度和社会形式是自由发展的阶段。
例如,奴隶制度被封建制度取代,封建制度又被资本主义制度替代。
每一次制度的更替都是历史进步的一部分,一步向着更高层次的自由迈进。
其次,黑格尔的历史观认为矛盾冲突是历史进步的动力。
他引入了辩证法的思想,认为矛盾与对立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动力。
例如,自由与奴隶、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斗争和冲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变革。
通过矛盾的对立和解决,社会逐渐朝着更加自由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另外,黑格尔的历史观也包含了对宗教的看法。
他认为宗教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不仅满足了人类对于超越性的需求,还通过宗教的道德和伦理规范来调整社会秩序。
他认为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表达形式。
历史中的不同宗教形式在它们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同时,黑格尔的历史观也强调了个体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个体是历史的驱动力,历史的发展是个体的自我实现。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通过追求这些个体目标的实现,历史才能够进步。
每个个体的自由和平等权利都是历史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黑格尔的历史观受到了一些批评,例如历史发展的目标是否仅仅是自由,是否存在更高的目标等问题。
但他的历史观在后来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的历史观将历史从一种简单的过去描述转变为一种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为后来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总结来说,黑格尔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一种发展的过程,通过矛盾冲突和逐步超越来实现自由的目标。
他的历史观包括了宇宙、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认为历史的目的是实现自由、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
黑格尔《历史哲学》摘录
![黑格尔《历史哲学》摘录](https://img.taocdn.com/s3/m/d43a811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7.png)
黑格尔《历史哲学》摘录《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摘录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的地理基础(高原-平原-海岸)-东方世界(中国-印度-波斯(矰达民族-亚述人、巴比伦人、米太人、波斯人-波斯帝国(波斯-叙利亚-腓尼基-犹太-埃及)))-希腊世界(主观的艺术作品-客观的艺术作品-政治的艺术作品)-罗马世界(普尼克战争-皇帝当政-基督教)-日尔曼世界(民族迁徙-穆罕默德教-教会政治-十字军东征-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本书第一版由甘斯作序出版于1837年。
P6人们惯以历史上经验的教训,特别介绍各君主、各政治家、各民族国家。
但是经验和历史所昭示我们的,却是各民族和各政府没有从历史方面学到什么,也没有根据历史上演绎出来的法则行事。
一个灰色的回忆不能抗衡“现在”的生动和自由。
P8-9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
“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个合理的过程。
这一种信念和见识,在历史的领域中是一个假定,但是它在哲学中,便不是一个假定了。
P9思考的认识在哲学中证明:“理性”……就是实体,也就是无限的权力。
它自己底无限的素质,做着它所创始的一切自然的和精神生活的基础,还有那无限的形式推动着这种“内容”。
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实体,就是说,由于“理性”和在“理性”之中,一切现实才能存在和生存。
另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无限的权力,就是说,“理性”并不是毫无能为,并不是仅仅产生一个理想、一种责任,虚悬于现实的范围之外、无人知道的地方;并不是仅仅产生一种在某些人类的头脑中的单独的和抽象的东西。
“理性”是万物的无限的内容,是万物的精华和真相。
它交给自己的“活力”去制造的东西,便是它自己的素质;它不像有限的行动那样,它并不需要求助于外来的素质,也不需要它活动的对象。
它供给它自己的营养食物,它便是它自己的工作对象。
它既然是它自己的生存的唯一基础和它自己的绝对的最后的目标,同时它又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力的权力,它把这个目标不但展开在“自然宇宙”的现象中,而且也展现在“精神宇宙”世界历史的现象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换被置于一个时间的标尺上,历史只不过是一种逻辑关系在时间上的展示。因此,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种事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是由逻辑的必然性所决定的⑦。对于黑格尔来说,在时间序列中出现的历史现象是由逻辑的必然性所决定的。这种决定论思想也被称为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决定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通过否定之否定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抽象的思辨的历史。为此,马克思强调,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人类史描述成为概念运动的历史⑧。第五,历史的进程在理性国家中达到终结状态。黑格尔的这个观点受到人们的诟病,认为这是美化现代国家,特别是当时的德国。柯林伍德(R.G.Coolingwood)却为他辩护,认为历史研究只研究历史,而不研究未来,未来对于黑格尔来说,是一本永远没有打开的书,因此,历史必须在现在结束 。但是,黑格尔所强调的达到历史终结状态的国家不是德意志王国,而是这样的国家:“‘国家’是道德的‘全体’和
第一,自然和历史的统一。黑格尔借助于自然和历史的区分,把历史的发展解释为客观精神的自我展开。一旦摧毁了黑格尔在自然和历史关系上的区分,黑格尔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自然被瓦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恰恰抓住了这个关键的问题。他用现实的人来取代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用劳动以及劳动的异化来取代黑格尔的精神的异化和异化的复归⑦。在人身上,马克思看到了历史和自然的统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就是建立在对人的这种特殊理解的基础上。为此,马克思指出了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④。后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再次强调自然和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是马克思建立自己的历史观的最核心的步骤。马克思正是借助于自然和历史的统一,而把黑格尔的客观精神史落实到人的活动历史中。
‘自由’的‘现实’。” 在这样的国家中,个人和社会达到了统一。《精神现象学》中关于“精神”部分所描述的就是社会历史@。“在‘精神’阶段里,意识则进一步表现为普遍意识,表现为社会。主体与客体、个体性与普遍性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 实际上,在“精神”这一部分,黑格尔所讲的是“伦理”和“道德”问题,因此,社会历史中如何实现个人和社会统一的问题,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对于黑格尔来说,“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在这里,个人和社会达到了真正的统一。
以上两个基本观点对马克思的历史观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旦马克思把国家和市民社会
的政治关系放在社会历史的维度中考察,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就包含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意义。从政治层面来说,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关系又是马克思进一步思考自由个人如何相互结合起来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中介。马克思借助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宏观的历史维度批判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从而深化了上述两个基本观点。马克思其时认真研读过黑格尔的《逻辑学》和《精神现象学》两部著作,并批判和改造了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若干基本观点。在《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其历史观形成中的几个重要观点:
实现自己。历史的过程就是精神的展开过程:“世界历史可以说是‘精神’在继续作出它潜伏在自己本身‘精神’的表现。”第三,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是理性(个人意识的最高点)。按照黑格尔的看法,人的精神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体现出来,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存在着热情、意志和欲望等“主观方面” 。这些主观方面都是精神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这一大堆的欲望、兴趣和活动,便是‘世界精神’为完成它的目的—— 使这个目的具有意识,并实现这目的—— 所用的工具和手段。然而前面所述各个人和各民族的种种生活力的表现,一方面,固然是它们追求和满足它们自己的目的,同时又是一种更崇高、更广大的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关于这一种目的,各个人和各民族是无所知的,他们是无意识地或者不自觉地实现了它。”在历史中,各个民族或者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目的而相互斗争,并由此受到损失,而理性的普遍东西却不会受到损失。理性就是通过热情、利益等主观的方面作为手段而达到自身的目的,这就是理性的狡计 。第四,历史都是精神发展的历史,而精神的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在这里,历史的转换就是逻辑的
从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改造和扬弃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从根本上否定了黑格尔那种
自然和历史分离的观点,从自然和历史的统一解释历史,把全部历史理解为人的活动的历史,而这种历史活动是在市民社会这个历史舞台上发生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一些人恰恰把自然和历史割裂开来,自然过程常常被看做是历史的全部基础。为此,他们强调,马克思的历史观必须有一个自然观的基础,似乎没有这个自然观的基础,马克思的历史观就成为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的历史观总是被按照自然和历史相区分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命题来理解,而生产力的概念也被完全从理性的角度、特别是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力的发展过程被理解为一种技术史。这实际上又回到了黑格尔所谓理性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这样一个启蒙命题,并从工具理性化了的生产力概念出发理解社会历史,于是社会历史就演变成为随着生产技术提高而不断发展的历史,技术史成为整个历史发展的核心。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论述中,可见马克思看到了人的力量中所包含着的非理性能力。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批判,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思想。按照黑格尔的观
念,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都是客观精神发展的诸环节,家庭和市民社会是精神发展的有限性的表现,而国家是客观精神的真正的体现,国家克服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局限性而自我实现,国家规定了家庭和市民社会。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这个思想,认为黑格尔颠倒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他说:“家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②从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来说,马克思提出了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思想,认为家庭、市’民社会把自己发展成为国家,它们是国家赖以形成的基础。但是马克思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对于马克思来说,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还都是精神发展的环节,是精神实在。
第二,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关注的重大问题。黑格尔在这里存在
着内在的矛盾:一方面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分裂出发,来考察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关系;另方面又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把这种结合作为目标④。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是现代社会的状况。在市民社会,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斗争,黑格尔所设想的理性国家就是要把这些冲突的个人结合起来神,把精神生产史转变为人
的活动的历史。他强调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这个结论是通过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关于历史是人的精神的自我展开的批判而获得的。马克思说,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伟大之处在于“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如果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还是用人本质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来说明这个历史过程,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则把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关系纳人到人的活动过程的分析中,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社会历史意义的维度来理解人的活动过程。意识的一切形式和意识的各种理论产物都要从物质生产和市民社会出发来加以解释。显然,在马克思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不是把精神和自然的关系颠倒过来,而是把黑格尔的精神发展史转换为人的自我产生的历史,并把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放在历史进程中加以理解。
第三,历史的动力是人的活动。从人的活动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因此,历史的动力就不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种理性,而是人的活动,是人的精神力量展开的结果。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强调,现代工业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的本质力量当然包括人的各种能力,其中既包括理性的能力,也包括非理性的能力,如审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