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备考:2019年历史高考高效复习策略三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全国卷Ⅲ)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解析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选项正确。
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
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在服饰上比较保守。
由材料中佛像的衣衫单薄到服饰整齐可知体现佛教塑像艺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
经济发展、绘画技术及政治权力不属于佛像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对佛像的影响,ABC选项排除。
3.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A【解析】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
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
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
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4.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答案】C【解析】材料“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也”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C选项符合题意。
高三备战高考备考规划方案(7篇)

高三备战高考备考规划方案(7篇)高三备战高考备考规划方案篇1为加强__届高考备考工作的管理,科学、有序、高效的推进高考备考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备考复习的质量,完成“保稳定、创特色、争亮点”的目标,在借鉴往年备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年级教育教学实际,拟定本方案。
一、备考指导思想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加强管理,确保稳定;狠抓基础,注重实效;培养尖子,分层推进。
1、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来组织高考的备考,尤其是调动全体高三教师同心协力,艰苦备战。
2、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夯实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
同时,随着高考录取率的提高,高考试题整体上难度下降,基础题的比例升高也要求我们抓好基础。
3、注重实效。
考生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应对三年所学的内容,必需要有较强的应试能力,因此,必须提高备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在抓好学生基础的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培养尖子学生。
5、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
6、调适学生的心理,积极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__届学生现状分析本届学生共1297人,设24个班,理科18个班,文科6个班,其中理科1002人、文科295人。
本届学生高中录取分数线650分,全县中考前10名的学生走了几个。
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尖子生不突出,既没有新考纲的指引,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教师和学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三、高考备考目标在总结和反思往届高考备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届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保稳定、创特色、争亮点”的备考思路,确定__年该考备考目标为:①力争有学生高考总分获得滁州市前几名;②一本上线580人,二本上线450人,三本上线180人;③本科上线率比往届有所提高。
四、高考备考有效运行的保障体系1、成立备考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组长:张__副组长:董__组员:王__及各班主任、各学科备课组长备考领导小组负责高考备考的宏观管理:制定学校的高考备考计划;安排备考的进程(安排月考、高考研讨会、高考启动、百日冲刺、考前动员等),协调解决备考过程中的出现的重要问题;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考备考工作计划及复习策略15篇

高考备考工作计划及复习策略(精选篇1)高考是一场拼杀激烈的战斗,要取得胜利,策略是关键。
没有科学的备考策略,就不可能取得备考实战的胜利。
如何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高考背景,从宏观层面上和微观层面上制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策略,是冲破备考的“高原状态”,确保高考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一)目标激励策略。
1、学科抓高分人平分,培养学科尖子生;班级抓上一类(或二类)数,培养总分尖子生,扶持临界生。
2、健全激励机制,修订高考奖励条例,拿出高考奖的2/3作为激励奖金。
3)超额奖金在年级完成指标前提下,某班上一类人数超出年级规定该班指标,按照每超一人奖给该班__元来计算超额奖。
(二)有形管理策略备考管理状态决定备考的效益,只有落实有形化的管理,才能深挖潜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要让管理无形变有形,关键是使管理具体化、任务化,重视管理的过程性和可操作性。
①班级管理:管理班级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对话,友好交往,相互尊重,真诚相待。
管理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热情饱满的驱动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重点班要做到“学生行为表率化,学习水平一流化”;普通班要求是“班级考核制度化,处理问题军事化,常规管理边角化(要加强就寝纪律整治),教育教学情感化”。
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人的精神、同情心、真诚和严格要求是师生关系的基础,这既是一种精神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思想。
”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做中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以身作则(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恪尽职守,细致入微,稳打稳扎,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
纪律严明,只能保障一个班级的存在,而勤奋的学风,才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
抓班风学风建设,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管理,抓好两操和体锻课。
做学生思想工作、学习指导及心理疏导的教师谈话要量化管理;一月一次的师生互动咨询指导会制度化。
高三复习策略与方法

高三复习策略与方法高三是每位学生都要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决定未来前途的关键时期。
为了应对高考,掌握一些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高三复习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们高效备考。
一、合理规划时间表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是高效复习的第一步。
通过时间表,可以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并明确每天复习的科目和内容。
同时,在时间表中也应该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学习造成疲劳。
二、分析和整理知识点在高三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和整理各科目的知识点。
可以根据课本和老师的要求,将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笔记或者总结文档。
通过整理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加深记忆。
三、多做真题高考中,考试题型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多做真题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从历年高考真题、模拟试卷中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练习。
通过多做真题,不仅可以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应对紧张情绪的能力。
四、互相讨论和交流与同学们进行互相讨论和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可以组织小组学习,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相互分享学习方法和技巧,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科学使用电子资源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资源辅助复习。
通过搜索引擎、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可以获取到大量的学习材料和资料。
同时,还可以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学习App进行复习,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效率。
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饮食,适当进行运动和休息,保持身心健康。
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七、调整心态,保持积极高三是一个压力较大的阶段,学生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同时,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共同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高三复习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对于高考备考至关重要。
2019届《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学科综合题题组精编专练(三) Word版含解析

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1.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
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
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摘编自《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
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
……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集。
——《明神宗实录》(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12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6分)(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
(8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可师,而不知改变。
……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
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
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美国驻中国公使田贝)与总署晤谈一次。
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
他们说,他们不能够了。
……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有事做。
”他们答称:“那些兵不能够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只是威吓老百姓。
”我于是说:“假若他们确信再战没有好处的话,他们应当议和。
”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是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他们怎能办到呢?”我回答说:“假若他们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谈商。
高考专家肖宇赫谈高考复习策略

培养解题思维
解题不仅仅是求解一个问题,更是锻炼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需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提升解题能力和技巧
考试技巧
03
考试时间有限,考生需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按题目难度与类型作出时间安排。
时间分配
建议考生从易到难进行答题,先完成有把握的题目,再逐步挑战难题。
答题顺序
时间分配与答题顺序
从教时间
肖宇赫老师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熟悉高考命题规律,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提升成绩。
教学经验
肖宇赫老师曾辅导众多学生成功考入心仪的大学,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
辅导经历
从事高考辅导工作的时间和经历
主要观点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肖宇赫老师认为,高考备考应从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高中生物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肖宇赫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肖宇赫老师认为,高考备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理的历练,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应对考试压力。特色个性化辅导:肖宇赫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备考方案。系统化教学:肖宇赫老师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高中生物知识。实战化训练:肖宇赫老师通过模拟考试、真题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技巧。
信息获取
关注高考政策和招生信息,了解考试动态和各类招生信息,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水平,选择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如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等。
培训班选择
机构选择
时间安排
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培训机构,避免遇到不良机构或虚假宣传。
合理安排时间参加培训班,避免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反而造成负担。
高考备考方案

高考备考方案第一篇:高考备考方案——时间规划篇高考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考试,时间规划是备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以下是针对高三学生的时间规划方案,帮助大家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备考效率。
一、制定目标及计划在备考开始前,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高考总分数、重点高校、专业等;2. 根据目标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每天、每周、每月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学习量;3. 考虑到考前最后两个月的备考强度会加大,需对时间分配进行调整。
二、合理分配每日学习时间一天时间有限,如何利用好每天的时间也是备考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合理分配每日学习时间的建议:1. 在每一天的早上起床后,安排30分钟进行身体锻炼,如跑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精力和学习效果;2. 针对不同科目和学习任务制定计划,如安排1-2小时时间学习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1-2小时时间学习语文、英语等文科课程;3. 每天安排休息时间,如午休时间、晚上时间等,适时放松身心,保证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三、科学制定复习计划高考的备考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并掌握大量的知识。
以下是制定复习计划的一些建议:1. 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学科复习计划。
学习容易的科目可以减少时间,对于难度大的科目要多安排学习时间;2. 制定复习计划时,要根据高考所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将知识点分为易错、重要、薄弱,强化易错、重要、薄弱的知识点;3. 从历年高考题目中筛选基础知识点、考点进行针对性复习,强化命题思路及解题技巧。
以上是时间规划方面的一些建议,学生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制定,不同学生的时间规划也因人而异。
尽早开始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落实,才能让备考之路更加顺畅。
第二篇:高考备考方案——技巧篇高考是一场考验,但是备考过程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场技巧的施展。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高三学生在备考中更加得心应手。
2022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改革”题——规律认识、答题模板及例题训练

【高考历史】“改革”题——规律认识、答题模板及例题训练一、关于改革1.改革是统治者为巩固和完善某种社会制度而采取的革新⑴目的:为了维护、巩固统治(统治者发起这个改革想解决哪些社会问题,具体利益是什么)⑵原因大体为: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2.过程(怎样改):改革所涉及的领域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或兼而有之3.结果(改的怎样)⑴成功:个别改革会变成不间断的政策调整,最终建立一种新制度,释放出社会内部的压力⑵失败:改革导致新的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4.决定成败的几个要素⑴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⑵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⑶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⑷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⑸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5.认识和启示⑴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⑵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改革者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与勇气,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⑶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⑷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
6.评价改革的标准:①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②坚持历史的标准③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④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作为定论,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⑤改革是否达到预期目标7.中国专制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规律: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⑴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王朝初期,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做保障。
最新历史的复习计划

历史的复习计划为进一步搞好高三历史复习工作,充分利用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复习质量,努力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高三历史组全体教师根据高三文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学期历次月考、统考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往届高三备考经验,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解题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扎实抓好专题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坚持高效训练,力争我校在20xx年高考中历史学科取得理想成绩,为我校文综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题复习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深化和提高,通过合理设置专题,对历史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与阶段特征相联系,总体上构建立体知识体系,依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一轮复习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记忆、回答问题的基本能力、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存在问题。
我校高三文科共有6个教学班,文科学生基础较差。
在上学期历次月考、统考中文科班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如: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差,审题不清,缺乏解题方法,书写不够规范等。
当然也反映了教师自身教学的问题,如: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普遍性不够,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够,尤其是落实不到位。
要想在20xx年的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们任重而道远,学生基础需进一步加强,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三、专题复习基本思路1.继续研究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第一,形式小而灵活,视野宽阔;第二,注重对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考查,以史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三维目标;第三,呈现出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点”为核心内容的价值取向;第四,联系实际,不回避热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提防专题复习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专题划分不科学,大而空;二是流于重复教学,只简单整合或概括,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三是过多注重教师讲解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与练脱节;四是搞“题海战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五是不能正确处理专题资料与课本的关系,“抓了专题丢了课本”。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5.29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题演练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5.29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题演练【高考题组】高频点1 三民主义1.(xx·海南单科·T17)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
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析】选C。
材料显示是向俄国学习,不是“摒弃党国体制”,故A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私人资本”的信息,故B错误;依据材料中“以俄为师”“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说明孙中山主张有选择地学习苏俄,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耕者有其田”信息,故D错误。
2.(xx·安徽文综·T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
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选C。
A表述错误,孙中山坚信能够解决民生问题;B表述不准确,它们都很重要;C民生主义主要解决社会贫富不均问题,做到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正确;D民生主义主要是平均地权,建立起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材料并没有提出如何解决民生问题。
3.(xx·海南单科·T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
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解析】选C。
高考微讲座(三)世界史大题突破技法点拨高分导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微点拨] (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的货币混乱”可知,此时在 经济危机冲击下,原有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瓦解,结合所学 知识可得出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大国构建以各自国家货币为中心的货币 集团。第二小问,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设问是 “开创新时代”的含义,意图是让学生回答会议召开后对世界经济发 挥的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内容可提出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 的发展,稳定了国际金融,同时也促进世界经济逐步朝制度化、体系 化方向迈进,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2022·新高考海南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①1870~1913 ②1913~1950 ③1950~1960 ④1960~1970
法国
1.6
1.7
2.8
2.7
美国
4.3
2.9
3.2
4.0
德国
2.9
求的试卷。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六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
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经典示例 ——在体验中品悟技法 [例] [2021·新高考广东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 代表性。
观点一 观点二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未与他国商量便径自宣布停止美元 兑换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引起世界 哗然。在各国讨论应对这一重大变故之时,大多数决策者头脑中不断 浮现的是,将大萧条转变成一次世界大灾难的事件——1933年世界经 济会议的失败、纳粹主义的兴起以及最后的世界大战。但从宏观视角 看,这些担心被普遍夸大了。浮动汇率没有带来经济萧条或政治混乱, 更没有引发战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机制得以延续。
高考备考指导策略

高考备考指导策略随着高考的逼近,无数学生和家长开始了紧张而焦虑的备考。
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考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以提高考试成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给出高考备考指导策略,帮助考生们高效备考。
一、了解考试内容首先,考生和家长应该详细了解高考的考试内容,包括试卷结构、题型分布和考试科目。
通过了解考试内容,考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备考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此外,还可以根据过去几年的高考真题,对自己的备考进度进行调整。
二、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备考计划是高考备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考生应该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将复习内容合理分配在每天的时间表中。
计划要有可行性,并且要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重要的是要分配足够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
三、合理规划复习时间在制定备考计划前,考生需要评估自己的时间和能力。
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都不同,因此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备考时间表。
尽量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备考期间能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调整。
四、针对性复习在制定备考计划时,考生应该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和重点领域。
针对性复习是高考备考的重要策略之一。
将重点放在自己薄弱的科目和知识点上,并通过大量的习题进行练习,巩固和加深理解。
五、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备考期间,休息和娱乐同样重要。
长时间的学习压力容易导致身体和精神的疲劳,影响备考效果。
考生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适当参加一些运动和娱乐活动,放松心情,恢复精力。
适当的休息和娱乐可以改善心情,提高学习效率。
六、多种复习方式复习不仅仅是看书和记笔记,多种复习方式可以帮助考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考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复习班,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考活动,与同学们互相讨论和交流经验,争取互相促进。
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例如在线学习平台和高考备考群,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备考高考也是一个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历史小论文题解题技巧浅谈——以2019年全国三卷为例

历史小论文题解题技巧浅谈——以 2019年全国三卷为例摘要:在目前高考模式下历史考分对学生能否被理想大学录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将来高考改革,在3+2+1模式下,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势必进一步上升。
而小论文题往往不仅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古今贯通,中外结合,考查知识整合、迁移能力、审美能力,通过开放式设问,引导考生发现问题,鼓励考生主动思考,还以12分的占比成为了历史学科拿高分的关键。
因此,设法让学生学好历史,掌握答题技巧成为学科教学关键。
关键词: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技巧一年考高结束之际,我们不仅要回首看今年高考考了什么知识点审视自己在备考复习中是否有重点关注到,更应从中总结该类型题目提问规律和答题技巧,从而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具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解体方法之立论题层面立论题是小论文题答题的第一步,论题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该题的成功与否。
因此,如何立论题是解题首要任务。
针对此类题型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造句立题法”,该方法适用于有着任何历史基础的学生特别是学业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
通过该立题方法考生能最大限度将题立正确并获取相应3分的标题分。
从把握材料的整体或局部层面下面将以《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三卷》第41题为例从“整体立体(空乏)”和“局部立体(细致)”两个方面具体阐述“造句立题”的方法及应用。
例: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
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
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整体立题(空泛):寻找到关键词、关键语句:“《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并以此关键语句为核心造句作为论题。
例如:《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翻译与改动折射出(反映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翻译与改动受时代影响。
2019-2020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含解析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考点】孔子创办私学、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解析】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
C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与之无关。
D项和材料中的教育关联不大。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考点】郡县制、州郡县三级制、省道府县四级制等地方性质制度、三省六部制【解析】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运作,选官用人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项D项材料与经济关联不大;正确答案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上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加强。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考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解析】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传统农业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发展;D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来,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A BC D【考点】中国近现代历史整体阶段特征的把握【解析】从整个近现代史历程看,文物地区肯定得有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方。
所以应该是B项。
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一近六年历史高考必修分值分布情况

4、加强对历史识图能力的考查
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34题欧洲局 部图,第41题汉唐行政区划图,需要 对历史地图观察,比较,分析,说明 。
近年历史学科命题趋势
1、与教材的知识联系紧密,紧扣教材 , 回归教材
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基本上是以新材 料、新情景、新问题作为命题切入点的, 命题结果让考生感觉历史高考脱离课本, 远离课堂;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发生了明 显的转折性的变化,初步的感觉是,由“ 脱离课本”走向“回归课本”。
2、考查社会热点,关注民生与社会和谐
(2)中国史中古代史所占分值较多,主要以选 择为主,但也有大题出现(如2019年高考);现 代史分值比例较小;近代史也主要以选择为主。
(3)世界史所占分值较大,且主要以大题为主 。
3、选修试题情况
结论: 近年来选修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不在考查教材上的内容,
而且基本是考查古代史文言文的内容。
二、高频考点分布情况
2019年高考一改往年周年纪念等显性热点,而 更多关注社会发展的长效热点。例如:如全国Ⅰ卷 第40题,基于中国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所产生的 纠纷,中国强化海洋权益,而选出的中国古代历史 关于海洋利用及近代中国海洋利用的试题。以往的 备考经验是过热的特别是涉及国际争端的问题不考 的可能性更大,以避免备考中押题,但是2019年第 40题表现出关注时政热点,而且考查的结果显示备 考中可以做到押到主题及相关的知识点,增强了备 考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全国Ⅱ卷41题建筑与政治 的关系,联接房产热;选修45题改革考查赋税改革 的相对公平。
2019年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知识最后一个月强化总结

2019年高考历史精准复习资料高分战略秘诀
撰写人:二十画先生
1
历史学习心法
一、总认:死去活来,得意忘形,神龙活现;
二、具体方法:细腻分析,水平思考,整体把握;
三、过程: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四、目的:自作自“授”;
历史学科认识
一、史观:
1、文明史观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3、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4、社会史观
5、唯物史观
二、历史学中的几个概念认识
2
1、历史史实
2、历史叙述
3、历史阐释
4、历史观点
5、历史评价
三、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历史评价的原因
1、受时代的影响: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2、立场的不同:政治立场、国家立场、阶级立场等。
3、史观的不同;
4、个人因素的影响;
5、对历史史料的选取和辨别不同;
四、历史学习的三个层次:
1、白描式历史;
2、反思式历史;
3、哲理式历史;
五、史书的类别:
1、通史与断代史的区别:
2、纪传体与编年体的区别;
3、国别史与世界史的区别;
六、历史学习中常见的思考方式:
1、政府或个人越是提倡的,就是社会上越缺乏的;政府或个人越是反对的,就是社会上越泛滥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