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饲料投喂量与体重控制

论饲料投喂量与体重控制
论饲料投喂量与体重控制

论饲料投喂量与体重控制

赛鸽作为空中飞行运动的鸟类,必须依靠双翼的上抬与下扑的动作来抬升身体并向前运动。而自身体重的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它的飞行速度和持续飞行时间的长短。我们根据五百公里空距竞翔的飞行速度和持续飞行时间的关系来看,在赛鸽的飞行速度达到一千米的分速时完成500公里的竞翔仍然需要八小时以上的时间,因此,赛鸽饲料的喂量与体重控制必须适应速度与耐力飞行运动的需要。有关赛鸽饲料投喂量与体重的控制,一直是爱好者关心的问题,由于不同饲料的营养价值的差异,加上鸽子消化吸收功能的特殊性,每日鸽子投喂量多少的掌握一直困扰着众多爱好者。特别是处于饥饿状态的鸽群表现出来的求取食物的欲望及其行为,很容易让鸽友出于怜悯多喂一些饲料,甚至有的饲养者将饲料整日放在鸽舍,任鸽子自由在取。或许正是这种饲喂方式导致赛鸽体重的过量增加,使得那些具有优良遗传素质的赛鸽在五百公里的决赛中丢失或者延期归巢。本文就是根据对饲喂量与体重控制存在的认识问题,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和实际运用的具体方法,与爱好者共同控讨。

一、关于投喂量的认识问题

我有两次亲耳所闻的经历,一次是本地区一位赛鸽高手,饲养了一百五十多羽鸽子,他参加本年度三百公里至五百公里级别的竞翔,绝大多数的冠军及高位名次都与他饲养的赛鸽有关。当他听见另一位鸽友诉说饲料费每个月消耗的数目时很是吃惊,他说:你养的鸽子数量还不及我的一半,为什么每月需要消耗几百元的饲料费呢?我作为多年的研究者在一旁即刻得出结论,过量饲喂的结果导致饲料费用的增长。另一次是在某省某市一次众多鸽友的交流中,涉及鸽子日喂量的问题,每位鸽友的看法都不相同,甚至出现了看见鸽群饥饿求食的状态,鸽主根本无法控制喂量。从我们现在饲养赛鸽的科学性来看,能够根据不同饲料的营养价值合理搭配,并且依据赛鸽每日的能量消耗多少来控制饲喂量的鸽友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爱好者对饲料喂量与体重控制处于模糊认识的程度。虽然我们都知道赛鸽的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但就是有两位鸽友在同一位鸽友家里,同一时间引进了同一种系的鸽子,其结果完全相反,其中一位真正弄懂了饲喂量与体重控制的关系,经过近十年的培育,它培育和饲养的鸽子不获冠军的概率很小。而另一位鸽友同一品种的鸽子则不同。多少次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之前上手体验,感觉鸽体的重量较沉。这位鸽友就属于那种典型的不能自我控制饲料喂量行为的人,他也知道多喂的不良后果,但每次见到鸽群表现出来的求食状态,还是不忍心地多喂了许多饲料。在现实的饲养过程中,我相信有更多的爱好者属于这种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特征。因此,赛鸽每日饲喂量与体重控制,即是对科学饲养管理的认识问题,也是调整和控制自身心理活动的问题。只有让赛鸽在竞翔比赛活动中不断获得优异的赛绩,控制饲喂量的心理才能得到巩固。

关于赛鸽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标准,国外相关资料给我们提供了参考学习的经验标准。如欧洲许多国家的赛鸽高手的成功经验是当赛鸽进入训练和竞翔比赛阶段,有的饲主每日喂食量的控制在每羽15克至20克之间。还有的控制在每日每羽20至30克之间。2010年日本优秀鸽舍获奖者座谈会中,主持人根据“赛季中维持鸽子状态需要供给多少满足质和量的饲料”问题时,吉田鸽友的回答是:“量比质更为可控,每日大概是35克”。八田鸽友的回答是:“我会视飞行方式决定饲料量(如家飞训练,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的方式)。”新井鸽友的日喂食量控制在15-16克,加藤控制食料量是13克,大概的喂量控制在15

克左右。从他们提供的日喂量标准来看,控制在13克至30克之间的饲喂量,即是赛鸽获得优异竞翔成绩和高位名次的需要量,也是科学饲喂量控制的结果。试想一下,我国众多赛鸽运动爱好者中有多少人能按这样的标准来控制喂量呢?

二、体重对飞行能力的影响

赛鸽在空中飞行运动时,身体重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它们的飞行运动能力。鸟类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赛鸽身体较重在空中持续飞行的时间较短。根据运动科学研究发现,赛鸽双翼肌肉收缩运动带动双翅羽毛的上抬与下扑动作,肌肉的收缩运动需要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物质,其中包括糖类、脂肪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转化为能量供给赛鸽飞行活动时,双翼肌肉收缩运动的力量大小及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机体内无氧代谢供能和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身体较重的赛鸽在飞行运动时,双翼肌肉收缩的承载力较大、肌肉收缩的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机体无氧代谢供能的比率增加,而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下降。随着机体无氧代谢产生物——乳酸的堆积,鸽子很快进入疲劳状态。许多赛鸽受体重过量的影响,在家飞训练活动中也能表现出喜欢飞翔活动的特性,但明显出现间歇性较多的特征。每次出棚飞翔十几分钟就降落下来,出现张开喉管喘气的现象。虽然它们能多次地重复这种间歇性起飞与降落的飞翔活动,但始终不能一次性持续一小时以上。而那些身体重量适中,并且能够适应长时间飞翔特性的赛鸽则不同,许多优秀高位名次的赛鸽握在手中的感觉是身体较轻。身体中气囊的功能使身体充满了气体的感觉。依据运动生理科学的研究和实验发现,幼鸽期的气囊功能水平并不是很高,随着它们家飞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持续飞行时间的延长,优秀赛鸽的气囊功能水平才能逐渐地发展和完善,并能适应竞翔运动的需要。如果幼鸽期身体质量超过了

长时间飞翔活动的承受能力,直接影响赛鸽的家飞训练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幼鸽气囊功能水平的发展。赛鸽的气囊作为第二呼吸器官,对赛鸽保持高速度的飞行和长时间的耐力运动具有十分特殊的作用。根据鸟类科学家的研究证明,鸟类的气囊功能越发达、充气量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它们的空中飞翔活动,赛鸽气囊充气量越大,越有利于在空中的浮力作用;并且能够增加赛鸽飞行运动时的吸氧能力,提高机体有氧代谢的呼吸能力的同时,加大机体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我们通过中距离(一般指五百公里左右)高位名次赛鸽归巢时的表现观察。它们归巢时的精神状态、身体重量、羽毛结构等等。均显现出适合竞翔比赛的特质。综上所述,在幼鸽时期控制它们过量体重,能促进家飞运动能力的发展和气囊功能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异地放飞训练和竞翔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饲料喂量与体重控制

饲料喂量直接影响赛鸽的体重。特别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过多饲喂更容易增加赛鸽的体重。但是从喂量与控制体重的相互关系来看,“饲料的量比质更为可控”。事实上由于赛鸽的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它们在拼抢饲料的过程中,每羽赛鸽的取食量出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有的鸽子优先抢食玉米,而有的鸽子最先抢食小麦等小颗粒饲料,因而每羽鸽子获取饲料显出十分明显的个体差异。另外就是每羽鸽子形态结构的个体差异,有的鸽子体形较大,有的鸽子体形较小,还有的是中等体形。因此不同形体的鸽子每日饲料的需要量也应该有相应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关于饲料的日喂量及控制必然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按每羽赛鸽的不同时期(指家飞训练,放飞训练,竞翔比赛及非竞翔换羽毛的休养调整时期等等)确定每日饲喂量的标准。另一个是根据赛鸽获取饲料颗粒的习惯,按每日饲喂量标准,分开饲料种类和分时间段的饲喂方式,尽可能使每羽赛鸽的取食量相差不大。

首先是按每羽赛鸽体重控制的饲喂量标准。我们根据国内外最优秀鸽舍饲喂量控制标准和耐力与速度的科学摄食量的相关研究,赛鸽一般饲喂量按体重的3%-5%左右的标准,由于饲料种类中营养成份构成的差别,如糖类、脂肪类、蛋白质的含量不同。营养价值高的饲料可以适当减少喂量的比例,而对带壳的稻谷饲喂量可适量增加。换算一羽300克体重的赛鸽每日喂量在9-15克之间,350克体重的赛鸽每日喂量在10.5-17.5克之间。赛鸽喜欢群体拼抢饲料,由于受形态结构及体形大小的制约每羽赛鸽的日喂量与总羽数相乘,得出并不十分准确的日喂量,这就是每日饲喂量的标准数。实践中发现,赛鸽每日摄取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的多少,更能增加身体的重量。科学研究证明,赛鸽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时,在体内消化过程中能化为氨基酸,然后由不同的氨基酸组合成肌肉的蛋白质储存起来。赛鸽体内除了水分之外,最占体重比例的营养物质就是蛋白质。因此,在幼鸽正常生长发育阶段适量饲喂蛋白质。因此,在幼鸽正常生长发育阶段适量饲料喂量,特别是豆类饲料的喂量比例尽可能少喂或者不喂。

赛鸽的生命价值在于高水平的飞行运动,它们每日从饲料中获取的能量物质必须通过飞行运动的消耗来提高自身的飞行运动能力。如果按上述饲喂量的标准摄食,鸽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家飞训练,仍然不能在家飞活动中表现出长时间、大范围的飞翔运动,那么就应当适当降低现在日喂量的比例,适量减少每日的饲喂量,使原来已经过量的体重通过减少饲料量的方式,慢慢地减下来。因为每日饲喂量减少的同时,赛鸽需要动用体内的能量储备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实验性研究表现出赛鸽动用体能储备的迹象,我们将四羽赛鸽关棚六天,每日只供饮水,六日后测量体重分别下降了18%-22%之间,相反,经过六日绝食的赛鸽在竞翔中的飞行运动能力明显提高。有众多爱好者很害怕赛鸽饿着了,如果有一日未能按时按量饲喂都担心成绩受影响,实际上赛鸽承受饥饿的能力相当高,特别是我国超远程竞翔的优秀赛鸽,它们连续数日或更长时间的飞行运动,动用的能量物质基本上是身体内的能量储备。由此说明,赛鸽的饲养管理最容易出现问题是过量饱食,而不是饥饿。

其二是喂量标准落实到每羽赛鸽获取饲料重量比的个体差异。当鸽群表现出强烈的求食欲望时,见到主人将饲料投入食槽的那一刻,几乎所有的鸽子都在拼抢争食。等鸽群抢食结束,食槽内没有饲料的情况下,我们检查每羽鸽子的嗉囊发现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最先离开食槽去饮水的那几羽鸽子,它们的摄食颗粒主要是玉米,大约不会超过20克,这几羽赛鸽在竞翔中均有好的表现,平时特别喜欢家飞运动,它们飞行活动范围大,持续飞行时间长。第二种最能从嗉囊的外鼓显现出来,它们获取饲料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喂食的标准量,触摸手感发现,主要是大颗粒的玉米,豆类,身体的重量明显沉了许多。平时的家飞训练表现出飞行时间短,降落后张着嘴喘气的现象十分明显。第三种是获取饲量很少,估计只有几克的重量,虽然有一部分大颗粒的玉米,但更多的是小颗粒饲料。显然这点饲料是不够它消化的。从上述三种情况不难看出,即使我们控制了饲料投喂的总量,但实际取食过程中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个体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位非常成功的爱好者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饲喂措施,即每日少喂多餐和有足够的食槽供鸽取食。这位爱好者的竞翔名次很少与冠军无缘,前十名中有时占据多羽。

其三是控制喂量的同时应定时开棚家飞训练。赛鸽对于每日固定取食物的时间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

一旦形成了这种条件反射,鸽群整体的心理活动都集中在等待主人提供饲料。如果不采取关棚禁出的方式,那些不能忍受饥饿的鸽子很可能飞去野外寻找食物,特别是有外出“打野”寻找食物的成年鸽,甚至可能将相当一部分鸽子带出去寻找食物,如果正值粮食成熟的收获季节,鸽群外出获取食物的量很可能导致体重控制的失败。根据许多成功鸽友的经验,有的鸽友采取开棚家飞训练一段时间,待鸽群回棚后开始定时定量饲喂;还有的鸽友定时定量喂食之后,打开棚舍出入口让鸽群外出家飞训练。具体采用先喂与后喂的出棚训练方法,由鸽友自己选择,但是每日清晨出棚家飞训练之前是不可以先喂食的。清晨若有较好的天气条件时,喜欢飞翔的赛鸽精神兴奋度很高,它们持续飞行的时间长,飞行活动的范围大。飞行途中偶然与其它鸽群混合在一起时,家飞训练的效果更加明显地表现在它们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上。待鸽返回棚舍之后,提供少量饲料能让鸽子尽快入棚,然后关棚休息和恢复体能。

其四是体重控制的最佳效果。由于赛鸽的遗传素质的差异,即使是同父母作出的赛鸽在实际竞翔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赛鸽的体形、羽毛等结构性差异,加上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等等。我们很难用标准体重的方式来解释。赛鸽属于空中飞行的鸟类动物,每羽赛鸽最佳体重的典型表现是在竞翔比赛归巢的速度和持续飞行时间的效果上。由于赛鸽竞翔比赛的空中距离的不同,加之受地球条件和天气及风向条件的影响,每羽赛鸽的飞行方式也不相同,遇到顺风天气条件时,赛鸽的飞行高度明显提高,遇到逆风天气条件时,它们的高度明显下降,甚至依靠某些建筑物对风的阻力作用进行超低空飞行。因此,爱好者完全可以通过持握那些现场报到鸽的手感来体验,相信会有不少的收获。另外,赛鸽体重控制的最佳效果还可以通过家飞训练的表现观察,经过一段时间饲喂量的控制,当赛鸽的体能素质与体重处于相对适应的状态时,那些喜欢飞翔运动的赛鸽也会在家飞训练活动中表现出来。爱好者应特别注意那些持续飞行时间长,活动范围大的鸽子。一般情况而言,最佳体重的鸽子能持续飞行一小时以上,而且它们的家飞运动完全属于主动飞翔的性质,而不是一种害怕脱离群体的跟追群体的行为。赛鸽这种主动家飞训练的性质使得它们的精神状态极佳,即使长时间飞行运动仍然不会显现出疲劳的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再通过持握赛鸽身体的手感,也会给人一种很直观的感觉。只有在不断获得优异赛绩和高位名次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模索,爱好者才能真正弄懂和感受到最佳体重控制的效果。

四、控制喂量与体重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赛鸽喂量与体重控制的关健是人的心理问题,当前需要解决两个主要的心理问题:

第一是现在棚舍内饲养的鸽子相当一部分的体重不能适应保持长时间运动和高速度飞行的需要。本人观察过许多爱好者饲养的赛鸽,完全可以说许多爱好者饲养的鸽子都是出自名门之后,但是竞翔的差别巨大。由于体重不能适应竞翔运动的需要,即使具有优秀的血缘关系,鸽子虽然能归巢,但飞行的速度不快,而五百公里级别的竞翔往往在第二天以后才能归巢。除了其它原因之外,赛鸽身体的重量是导致迟归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降低鸽子的体重是当务之急。分析认为,如果现在的鸽群保持了相对超量的体重,虽然我们标准日喂量不变,饲喂一月时间的结果是身体的重量仍然下降很少。我们经过两个月时间的饲喂量标准的实验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为了赶上异地放飞训练和竞翔比赛的时间,使身体的重量适应竞翔运动需要,必须尽量减少喂量。根据运动生理科学的研究表明,当赛鸽摄入的饲料营养不能完全满足身体的需要时,它们体内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体内三大类营养物质储备的分解,以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鸽友尽量少喂料对他们来说是不是能做到的问题,特别是见到极度饥饿的鸽群,怜悯和于心不忍的心理可能使喂量超过既定标准。要克服这种心理必须对赛鸽竞翔有十分清楚的认识。本人曾经有一篇文章叫《赛鸽的饥饿训练》。虽然从理论和实距中证明了“饥饿”训练的作用,仍然需要饲养者克服多喂和饱食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饲喂达到更高的水平。

第二是害怕控制喂量和体重导致赛鸽体能素质下降的心理。本人接触了许多鸽友,谈及控制喂量与体重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时,普遍存在害怕赛鸽竞翔归巢体能下降。根据鸟类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饥饿是促使鸟类通过飞行活动寻找食物的重要原因,而赛鸽竞翔比赛的事实证明,中长距离竞翔高速回归的赛鸽体重相对较轻。绝不会在高位名次赛鸽中出现超重的获奖鸽。爱好者为了克服害怕赛鸽挨饿的心理,我们建议按每羽每日15克左右的喂量控制,试喂一两个月时间,当这种喂量控制并不影响赛鸽体能素质,又能减少喂食的开支,还能提高家飞训练,放飞训练的效果,自然被爱好者接受。

综上所述,赛鸽饲料喂量与体重控制主要是针对棚舍内群体数量而言。事实上那些具有十分优秀遗传基因的赛鸽本身具备自我调控取食量的行为。许多鸽友发现,喂食过程中那几羽最先饮水的鸽子往往是鸽群中最优秀的赛鸽,因此有鸽友见到第一羽鸽子去饮水时,即刻撤回食槽,停止鸽群的取食行为。这或许也是一种饲喂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不论采取什么方法,应该通过饲喂量的控制,使赛鸽的体重能够以最佳状态适应不同竞翔比赛运动的需要,使赛鸽在竞翔活动中充分发挥出它们的速度和耐力素度。本文提出的观点和方法,谨供爱好者共同学习和参考。

高温期水产饲料投喂与管理

高温期水产饲料投喂与管理 夏季高温期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安全隐患多。高温不利于鱼类生长繁育,当水温在33℃以上,许多鱼类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而对于集约化养殖的池塘,饲料投喂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一、选择优质饵料 对于配合饲料来说,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最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是鱼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夏季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重要。对于同一种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就应增加投喂量。由于目前鱼饲料没有统一的营养标准,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参差不齐,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都要能满足鱼类生长之需,且要求配方科学,配比合理,质量过硬。如果使用鲜活饲料(小杂鱼虾),要求适合鱼类口味,无毒无害。为防止饲料不卫生,可以用二氧化氯或高锰酸钾浸泡进行消毒杀菌。 二、把握投喂时间 夏季天气变化较大,在投喂时应选择每天溶氧较高的时段,根据水温情况定时投喂,当水温在20℃以下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在上午

9时或下午4时;当水温在20℃~25℃时,每天投喂两次,在上午8时及下午5时;当水温在25℃~30℃时,每天投喂3次,分别在上午8时、下午2时和6时;当水温在30℃以上的闷热时间,每天投喂1次,选在上午9时。 三、控制投饲数量 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要加大投喂,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防止污染。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调整。久雨时水体溶氧条件差,鱼类进食有所减少,此时若大量投喂,既浪费饲料,又因剩料过多败坏水质,诱发病害。因此,投喂时应控制在正常投喂量的70%左右,待天气略晴好、水质清新时可适当多投。在闷热天气时,应再进一步减少投喂量,或适当停食。投喂时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讲究粗精搭配。投饵次数也需少量多次,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3次,投饵要求定点投喂,有条件的地方可搭建饵料台,以方便投喂并观察鱼类吃食情况。 四、把握投喂方法 高温期投喂饲料时宜讲究方法。一是掌握投喂标准,高温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应防止剩料。二是区别养殖种类。不同种类的鱼,在高温期其潜在生长能力及生长所需营养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投喂量与投饵料品种也应有区别。三是把握吃食时期。高温期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选择定点投喂观察,一般以投喂后1小时~2小时吃食情况而定。1小时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要适当减量。如果经过较长时间正规投喂,鱼类吃食时间突然减短至2小时,说明鱼体

投喂量与投喂方式

浅论投喂量 江门市惠乐渔药有限公司汤晓张保勇 在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投喂量与投喂方式好像约定俗成一样,很少有人 去深入研究和思考其合理性,一般都根据投喂八成饱来确定投喂量,依据天气、水质和摄食情况来调整,但在实践中却发现这些标准都只是定性标准,每个人 对此把握程度不一样,其最终养殖效果及经济效益千差万别。由于投喂量多少 关系到残饵问题和水质问题最终关系到养殖效益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与 思考,以期指正。 1.关于投喂量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投喂量的依据是存塘量和其营养需求来确定投喂量。如假设 每天投喂量为a,存塘量为T,饵料系数为r,投喂比例为k,日增重率为ε。也 就是说a=T*k,一般k为鱼体重的3-5%。而从营养需求上来说投喂量a=T*ε *r才是合理的,才不会浪费饲料,使饲料效率最佳。这样只有当k=ε*r时,投喂才是合理的。 例如假设每亩放养草鱼400尾来计,从规格1斤/尾养殖到规格2斤/尾时,需要30天,饵料系数为1.7,那么日增重率为ε=0.023,平均每天投喂比例为4%才是合理的。当k>ε*r时,饲料投喂过多,造成饲料污染。当k<ε*r时饲料投喂过少,达不到养殖目标,鱼类生长过慢。 从k=ε*r可以看出,当饲料越优秀,其饵料系数会相应下降,其投喂比例 也会相应下降。也就是说当我们使用优秀的饲料需要调整其投喂量才能使饲料 的优势发挥出来,否则很容易出现水质过浓等饲料浪费的现象。从另外角度来看,投喂比例为鱼体重3—5%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此投喂比例只适合于某个档次的饲料,如果饲料足够好的时候,投喂比例可以降低到1.3-1.5%左右,比如中华鳖、鳗鱼、罗非鱼养殖过程中使用高档饲料时,投喂比例一般可以降低到1.3-1.5%左右,否则容易出现水质富营养化情况。 而且根据公式当鱼虾处于应激状态,或水质恶化时,其日增重率ε下降甚至 为0,此时投喂比例k应下降或停止。 有时由于存塘量估计比较困难也比较麻烦,日投喂量a实际上比较难估计,我们可以根据饲料投喂量总量来估算,假设第n天投喂量为a n,之前饲料投喂

水产养殖中怎样测算配合饲料的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73925809.html, 水产养殖中怎样测算配合饲料的用量 作者:李庆红邹广明 来源:《科学种养》2012年第01期 一、测算配合饲料用量的意义和作用 1. 养殖周期开始之初,按照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规律和生理需求,较准确地预测全年配合饲料的用量,有助于生产者及早筹措资金购买饲料,以规划全年生产,确保生产有序开展。 2. 近年来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遭受药害、污染和逃逸等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事发后评估损失往往成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评估损失离不开养殖成本的测算,而生产中投喂的配合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约为2/3左右,因而准确地把握配合饲料的用量,可以为测算养殖成本,进而为评估损失提供依据。 3. 可以检验生产中塘口记录所记载的饲料投喂量是否科学合理。 二、测算配合饲料用量的方法 1. 全年配合饲料用量的测算 全年配合饲料用量=净产量×饲料系数。净产量是指摄食配合饲料的水产养殖动物所增长的重量,可根据放养水产养殖动物的数量与规格以及预计产量算出;再根据提供配合饲料的质量,确定其饲料系数,最后测算出全年配合饲料用量。 例如,1口10亩的池塘放养情况如下,那么该池塘全年需要准备多少配合饲料呢? 上表中放养的鳜鱼摄食小鱼小虾等活饵,鲢鳙鱼摄食浮游生物,因而在计算配合饲料用量时,不需算出其净产量。若所使用的配合饲料系数为2,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就可以算出全年配合饲料的用量:净产量×饲料系数=(河蟹净产量+青虾净产量+异育银鲫净产量)×饲料系数=[(600-6000÷150)+(300-100)+(500-60)]×2=2400千克=2.4吨。也就是说,这口10亩的池塘全年需准备2.4吨配合饲料,方可满足池中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需求。 2. 月配合饲料用量的测算 确定了全年配合饲料的用量,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按照某个养殖品种的饲料当月分配百分比,推算出配合饲料的月使用量,即月配合饲料用量=全年配合饲料用量×当月饲料分配百分比。现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宗养殖鱼类为例,将其各月投喂饲料占全年的百分比列表如下: 在表中的某一月份的30天左右的时间里,其饲料用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10天左右就需调整1次,因此每个月的饲料用量又分上、中、下三旬进行动态安排,一年中,3~11

2016年水产饲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

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 景预测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62873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73925809.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2年)报告编号:162873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https://www.360docs.net/doc/173925809.html,/R_NongLinMuYu/38/ShuiChanSiLiaoChanYeXianZhuangY

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水产饲料种类繁多,从形状上来说可分为粉状饲料、软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从用途上说,有鲤鱼料、对虾料、甲鱼料等。 近年来,由于消费需求和养殖结构变化,我国饲料产品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使我国的水产饲料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7%,远高于配合饲料8%的平均增速,猪料、禽料比例呈下降趋势。水产饲料业已成为饲料行业发展中的最大亮点。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饲料基本以天然饲料为主;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开始发展,技术和市场逐渐形成,饲料工业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后,行业政策日趋规范,市场集中化程度增强,创新成为企业制胜之道。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2年)显示,水产饲料是专门为水生动物养殖提供的饵料。按饲喂品种,水产饲料可分为鱼饲料、虾料和蟹料; 按饲料特点,可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水产饲料生产的原料主要由鱼粉、谷物原料和油脂构成,鱼粉和谷物原料往往占到饲料成本的50%以上。 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2年)是对水产饲料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

水产饲料产业分析

水产饲料产业分析 最近联合国公开预测,今年(2011年)的10月底,全世界人口会达到70亿人,而2025年将达到80亿人。可以预估到2050年,将达到90亿人。人口的增加固然会带来社会生存压力,但也是产业创新和成长的推动力。以目前粮食生产勉强可以喂饱全人类的情况看来,科学家预测在2050年之前世界粮食会产生不足的现象。而这个匮乏的现象很可能会因为气候变迁、水资源缺乏以及生质能源需求的增加而变得更加严重。为应付这种匮乏,科学家们认为,在目前这个时机,世界各国应该努力应用科技来改善农业的产出。在建议的多项方案中,水产养殖科技也受到相当的重视。水产养殖会受到重视,除了因为世界有广大的海洋空间尚未开发,另外则因为水产鱼类的饲料效率比其他陆上动物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简称FAO)的资料,使用100公斤的饲料喂养动物,约可以得到的食用肉分别为:1.2公斤的牛或羊肉,13公斤猪肉,20公斤鸡肉,或65公斤鲑鱼肉;而且因为鱼肉含有丰富有益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等)而受到人们欢迎。目前世界各国对水产养殖产业都具有浓厚的兴趣。相对于欧美国家畜牧产业较发达,水产养殖产业则是则是亚洲国家的强项。2006年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亚太国家(Asia and Pacific region)占89.5%以上,其中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66.7%,是领先全球的水产养殖大国,欧洲水产养殖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4.2%,而北美洲仅占1.2%。相较于禽畜产业的

产量在最近20年来的年成长率约为2.6%,水产养殖产业的产量在每年都以约9%的成长速率成长,是食品领域成长最快的一个区块。水产养殖产业在2008年产量为6千8百万吨,包括有水生植物(产量占23%,例如昆布、海苔、藻类等),软体动物类(产量占19%,牡蛎、鲍鱼、蛤类等),虾蟹类(产量占8 %,虾类、螃蟹等)、鱼类(产量占50%,鲤鱼、吴郭鱼、石斑鱼等)。其中只有鱼类和虾蟹类(占总产量58%,简称水产养殖鱼虾类)需要饲料喂食。最近10年来水产配合饲料(compound aquafeeds)产量的年成长率为10.9%和水产养殖鱼虾类的产量年成长率10.7%相当,显示饲料产业和水产养殖鱼虾产业是相辅相成,水产养殖鱼虾产业之所以能快速成长,水产饲料产业的发达有相当程度的贡献 在过去,鱼虾类养殖户大部分使用自制水产饲料(farm-made aquafeeds)来喂食鱼虾,虽然饲料成本比较便宜,但是消化率及嗜口性较差,往往会使用较多的投喂量,于是水池中饲料残留量堆积多,非但水质容易造成污染,养殖管理也较不易,往往非但没有达到经济效益,而且常污染水源而成为环保人士对水产养殖业的诟病。近年来由于水产饲料产业技术的进步,饲养效率提升,使许多养殖户纷纷改用工业生产的水产配合饲料,减去自行生产饲料的负担,养殖面积可以扩大,鱼虾产量也可以提升。根据FAO的资料,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水产饲料,约仍有4050%是养殖户的自制饲料。在2008年,全世界的水产饲料产量约为6千万吨(其中约3千万吨是工业生产的水产配合饲料,另外3千万吨为自制饲料)。以年成长率10%计算,

水产品安全与安全、高效、环保型水产饲料

水产品安全与安全、高效、环保型水产饲料 林文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在目前确保水产品安全的呼声下,人们必须改变以往不顾水产养殖环境污染,引发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下降,抗病力降低,疾病爆发的掠夺性养殖模式,从以追求产量最大化的养殖模式转变为以追求养殖环境保护、生产安全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养底与水,后养鱼、虾、蟹、贝等”的健康养殖模式上来。众所周知,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宿主、病原体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水质恶化是极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一般来说,养殖水质恶化是由水环境污染造成的,其根源在于饲料营养结构的不合理、投喂不科学、养殖模式的不合适。因此,只有从战略的高度上,通过建立水产健康养殖模式,研发安全、高效、环保型水产配合饲料,并实施科学投喂,以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确保养殖环境健康,维持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状况,减少养殖动物疾病发生,以减少甚至避免用药,这是水产品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也是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高能量、高吸收率、低氮磷排放的安全、高效、环保型水产配合饲料的研发与应用将是水产饲料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高效、安全、环保型水产饲料就是把饲料目标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点上,充分考虑影响水产饲料配制效果的各种因素,不仅在微观上考虑水产动物的营养需要、安全卫生,以及水产品营养与安全质量对消费者的健康影响,而且从宏观上考虑整

体的饲料资源衰竭与环境预防等生态问题,合理饲料利用资源、提高配合饲料产品质量、保护养殖环境和降低养殖成本。 为此,研发高效、安全、环保型水产饲料要大力调整其配方。众所周知,蛋白质是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提高饲料蛋白沉积效率是饲料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饲料配方完善和技术含量的标志。这在优质蛋白质资源日益枯乏、环保呼声日益高涨、饲料配方急需完善、饲料加工工艺有待改进进而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大环境下,与高效、安全、环保型水产饲料和发酵饲料原料开发与应用的理念是一致的。 水产饲料配方的调整既要考虑养殖效果,更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成本控制。然而目前许多饲料企业由于受制于水产饲料配方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的传统思想的约束,减少鱼粉在高档水产饲料中的用量,将使人们心理产生疑虑:减少鱼粉后的配方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吗?其实长期以来以蛋白质为主导的配方设计思路,一直没有对脂肪与能量的作用摆正位置,因为蛋白质不仅是有机体的氨基酸来源,作为细胞和酶的结构成分,还能作为能源。研究表明,有机体的生长繁殖和维护基础代谢均需要能量,尤其是处于高养殖密度应急状态时需要更多的能量,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其生长繁殖的能量就会受到不利影响。如果饲料能量不足,水平过低,相当一部分饲料蛋白以能量的形式消耗掉,造成优质水产饲料需要十分高的蛋白含量的假象。这样既是对蛋白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氮的分泌,间接加剧了对养殖环境污染,更是对钱的浪费,提高了饲料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因此,

论饲料投喂量与体重控制

论饲料投喂量与体重控制 赛鸽作为空中飞行运动的鸟类,必须依靠双翼的上抬与下扑的动作来抬升身体并向前运动。而自身体重的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它的飞行速度和持续飞行时间的长短。我们根据五百公里空距竞翔的飞行速度和持续飞行时间的关系来看,在赛鸽的飞行速度达到一千米的分速时完成500公里的竞翔仍然需要八小时以上的时间,因此,赛鸽饲料的喂量与体重控制必须适应速度与耐力飞行运动的需要。有关赛鸽饲料投喂量与体重的控制,一直是爱好者关心的问题,由于不同饲料的营养价值的差异,加上鸽子消化吸收功能的特殊性,每日鸽子投喂量多少的掌握一直困扰着众多爱好者。特别是处于饥饿状态的鸽群表现出来的求取食物的欲望及其行为,很容易让鸽友出于怜悯多喂一些饲料,甚至有的饲养者将饲料整日放在鸽舍,任鸽子自由在取。或许正是这种饲喂方式导致赛鸽体重的过量增加,使得那些具有优良遗传素质的赛鸽在五百公里的决赛中丢失或者延期归巢。本文就是根据对饲喂量与体重控制存在的认识问题,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和实际运用的具体方法,与爱好者共同控讨。 一、关于投喂量的认识问题 我有两次亲耳所闻的经历,一次是本地区一位赛鸽高手,饲养了一百五十多羽鸽子,他参加本年度三百公里至五百公里级别的竞翔,绝大多数的冠军及高位名次都与他饲养的赛鸽有关。当他听见另一位鸽友诉说饲料费每个月消耗的数目时很是吃惊,他说:你养的鸽子数量还不及我的一半,为什么每月需要消耗几百元的饲料费呢?我作为多年的研究者在一旁即刻得出结论,过量饲喂的结果导致饲料费用的增长。另一次是在某省某市一次众多鸽友的交流中,涉及鸽子日喂量的问题,每位鸽友的看法都不相同,甚至出现了看见鸽群饥饿求食的状态,鸽主根本无法控制喂量。从我们现在饲养赛鸽的科学性来看,能够根据不同饲料的营养价值合理搭配,并且依据赛鸽每日的能量消耗多少来控制饲喂量的鸽友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爱好者对饲料喂量与体重控制处于模糊认识的程度。虽然我们都知道赛鸽的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但就是有两位鸽友在同一位鸽友家里,同一时间引进了同一种系的鸽子,其结果完全相反,其中一位真正弄懂了饲喂量与体重控制的关系,经过近十年的培育,它培育和饲养的鸽子不获冠军的概率很小。而另一位鸽友同一品种的鸽子则不同。多少次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之前上手体验,感觉鸽体的重量较沉。这位鸽友就属于那种典型的不能自我控制饲料喂量行为的人,他也知道多喂的不良后果,但每次见到鸽群表现出来的求食状态,还是不忍心地多喂了许多饲料。在现实的饲养过程中,我相信有更多的爱好者属于这种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特征。因此,赛鸽每日饲喂量与体重控制,即是对科学饲养管理的认识问题,也是调整和控制自身心理活动的问题。只有让赛鸽在竞翔比赛活动中不断获得优异的赛绩,控制饲喂量的心理才能得到巩固。 关于赛鸽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标准,国外相关资料给我们提供了参考学习的经验标准。如欧洲许多国家的赛鸽高手的成功经验是当赛鸽进入训练和竞翔比赛阶段,有的饲主每日喂食量的控制在每羽15克至20克之间。还有的控制在每日每羽20至30克之间。2010年日本优秀鸽舍获奖者座谈会中,主持人根据“赛季中维持鸽子状态需要供给多少满足质和量的饲料”问题时,吉田鸽友的回答是:“量比质更为可控,每日大概是35克”。八田鸽友的回答是:“我会视飞行方式决定饲料量(如家飞训练,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的方式)。”新井鸽友的日喂食量控制在15-16克,加藤控制食料量是13克,大概的喂量控制在15 克左右。从他们提供的日喂量标准来看,控制在13克至30克之间的饲喂量,即是赛鸽获得优异竞翔成绩和高位名次的需要量,也是科学饲喂量控制的结果。试想一下,我国众多赛鸽运动爱好者中有多少人能按这样的标准来控制喂量呢? 二、体重对飞行能力的影响 赛鸽在空中飞行运动时,身体重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它们的飞行运动能力。鸟类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赛鸽身体较重在空中持续飞行的时间较短。根据运动科学研究发现,赛鸽双翼肌肉收缩运动带动双翅羽毛的上抬与下扑动作,肌肉的收缩运动需要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物质,其中包括糖类、脂肪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转化为能量供给赛鸽飞行活动时,双翼肌肉收缩运动的力量大小及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机体内无氧代谢供能和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身体较重的赛鸽在飞行运动时,双翼肌肉收缩的承载力较大、肌肉收缩的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机体无氧代谢供能的比率增加,而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下降。随着机体无氧代谢产生物——乳酸的堆积,鸽子很快进入疲劳状态。许多赛鸽受体重过量的影响,在家飞训练活动中也能表现出喜欢飞翔活动的特性,但明显出现间歇性较多的特征。每次出棚飞翔十几分钟就降落下来,出现张开喉管喘气的现象。虽然它们能多次地重复这种间歇性起飞与降落的飞翔活动,但始终不能一次性持续一小时以上。而那些身体重量适中,并且能够适应长时间飞翔特性的赛鸽则不同,许多优秀高位名次的赛鸽握在手中的感觉是身体较轻。身体中气囊的功能使身体充满了气体的感觉。依据运动生理科学的研究和实验发现,幼鸽期的气囊功能水平并不是很高,随着它们家飞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持续飞行时间的延长,优秀赛鸽的气囊功能水平才能逐渐地发展和完善,并能适应竞翔运动的需要。如果幼鸽期身体质量超过了

水产养殖中饲料的投喂及水质的强化调节(精)

水产养殖中饲料的投喂及水质的强化调节 在水产养殖中,配合饲料得到广泛的应用,占到养殖成本的50%-70%,饲料的合理选用及其高效投饲技术成了养殖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如何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生物饵料,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生态养殖增产增收,是提高养殖技术和效益的热点课题。 饲料的投喂技术,包括鱼儿授食面、授食时间及授食量等因素。传统的人工投饲方法由于费时费力,受人为的情绪影响较大,已逐渐被机械投饲所替代。生产实践得知,机械投饲时授食面广、授食均匀,在通常情况下所饲养的个体均匀,生长速度也较快,鱼儿的生长成绩也较人工投饲有好的表现。 1 投喂方法 投饲要遵循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原则,在生产之初,就应驯化鱼儿形成有规律性的摄食习惯。机械投饲,撒料均匀,鱼类受食面大,既节省饲料又利于个体弱小鱼种的生长,生产效果普遍比人工投饲的效果要好得多。人工投饲的随意性较大,因此,投喂应注意以下两点。 目前,高密度的池塘养殖往往不设饵料台,池塘面积较小的多数养殖场直接将饲料均匀撤入池塘;池塘面积较大的,又只是沿池塘边投饲,这样饲料直接落入池底淤泥上,既不利于观察鱼类摄食,容易引起投饲过量或投饲不足,也不方便鱼类觅食,残饵还容易造成水质的污染。因此,应合理设置饲料台,方便观察鱼类摄食,及时清除残饵,调整投饲量。 网箱养殖中,网箱底部和四周的网衣,网目往往大小相同,为了便于网箱中水质交换,网箱的网目随鱼生长而由小到大逐渐更换,投饲时,未被鱼类及时摄取的饲料,就会穿越网箱的底层造成浪费。为了避免浪费、少投饲料,又不利于鱼类生长;如果使用小网目的网衣做箱底,又容易造成箱底水流不畅,污物沉积,诱发鱼病;如果按“少食多餐“或慢投饲,延长鱼类的摄食时间,又要消耗太多的劳动力。网箱养殖,可以直接在网箱底部用密眼网纱做底衬,投喂后,及时检查箱底残饵情况,调整投饲量,定期清洗和更换网箱底衬,以减少饲料流失,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避免箱底污染,诱发鱼病。 2 投饲量 首先要确定一个基本投饲量,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一般来说,水温越高,则投饲率越大;随着鱼体长大,投饲率逐渐减少;草食性的鱼类与肉食性的鱼类相比,草食性鱼类的投饲率较大。鱼类的摄食量不仅与鱼种类、规格和水温有关,还受配合饲料的基本投饲量所限,应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 在正常情况下,鱼类活动反应灵敏,抢食激烈,投饲后很快被吃完,饵料台无剩饵,说明投饲量偏少;假如投饲后饵料台尚有较多剩饵,而鱼类已经不再争食,则说明投饲量偏大;假如刚开始投饲,鱼类就不积极摄食,说明上一次投饲过量或两次投饲时间间隔太短。这时就不能完全按照已设定的投饲量来投饲,而应该适当增加或减少投饲量,根据观察到鱼类摄食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3 强化水质调节 强化机械增氧。在养殖中要充分利用阳光、水体及廉价肥料,培养生物活

水产饲料营养标准

Q/QJ AAAAA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QJ.SH—06—2009 水产饲料营养标准 (淡水鱼) 2009-08-01 发布2009-08-18 实施 AAAAA 有限公司发布

Q/QJ.SH-06-2009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要求 (2) 5 企业产品标准 (7) 6 管理内容 (7) 表 1 斑点叉尾鮰饲料营养浓度 (4) 表 2 鲫鱼饲料营养标准. (4) 表 3 团头鲂饲料营养标准 (5) 表 4 罗非鱼饲料营养标准 (5) 表 5 草鱼饲料营养浓度. (6) 表 6 鲤鱼饲料营养标准. (6) I

Q/QJ.SH-0701-2007 前言 为便于本集团各公司开发水产动物饲料提供营养方案,设计水产动物饲料配方,参照国际、国内有关水产动物营养需要,结合本企业所在市场特点,修订而成本营养标准。作为各子公司制定淡水鱼饲料 企业产品标准、配方设计、质量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按 GB/T1.1 - 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以及GB/T1.2 - 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制。 本标准在 2006 版本上更新了饲料配方编号规则,增加了可消化蛋白、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集团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集团技术部起草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AAAAAA 本标准审批人: AA 本标准于 2008年 8月 1日首次发布。

水产饲料商业计划书

在养殖行业当中,所需要必备的肯定是饲料了,不管是什么物种的养殖,都是需要饲料进行养殖的,没有饲料就会缺乏后勤支援,让养殖搞不下去,而水产饲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水产饲料在饲料界有着很大的优势。 水产饲料是专门为水生动物养殖提供的饵料。按饲喂品种,水产饲料可分为鱼饲料、虾料和蟹料;按饲料特点,可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水产饲料生产的原料主要由鱼粉、谷物原料和油脂构成,鱼粉和谷物原料往往占到饲料成本的50%以上。 行业季节性特征明显,短期或受下游养殖业景气度下滑拖累:与畜禽养殖不同,水产养殖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更为明显,由于鱼虾等绝大部分水生动物最佳生长动物在20-30摄氏度之间,因此每年5-10月是水产养殖最佳生长期,同时也是水产饲料销售旺季。此外,二、三季度水产饲料企业毛利率受益下游养殖需求回升与工厂开工率提升,环比改善趋势明显。 我国水产饲料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水产饲料企业数目众多,布局分散,行业竞争激烈,一些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通过收购扩大规模和改善区 域布局,如通威集团公司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两湖等地有计划的开始了下一轮加速发展、扩张的布局、布点工作:在江苏连云港、贵州黔西、重庆长寿等地新建配合饲料项目,对苏州、扬州、淮安、沙市、南昌、广东、山东、廊坊等公司进行的技术改造、扩产项目先后开工;同时公司提速推进连云港、重庆长寿、贵州黔西、河南等新建饲料项目的建设,以及天津、苏州、沙市、南昌等公司的

扩产技改,积极开展对广东珠三角、粤北、广西等待建饲料项目的考察、选址工作。 【水产饲料项目融资商业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及属性分析 一、行业定义 二、国民经济依赖性 三、经济类型属性 第二节经济发展环境 第三节政策发展环境 第四节社会发展环境

饲料厂安全手册

饲料生产安全手册Feed Production Safety Manual 文件编号(Doc. No.): P&E-FPSM-01 版本号(Edition):A 发布日期 (Issued Date):2005-04-01 编制 (Prepare): 饲料生产职能线 (Production Business Line) 批准 (Approval): 郭文昌 (Boonchai C.)

安全手册目录 1.总则 4 1.1前言 4 1.2安全方针 5 1.3安全委员会7 1.4员工安全义务7 1.5不安全因素7 2.需要批准的危险作业8 3. 安全规则8 3.1 一般规定8 3.2 明火作业9 3.3 密闭处所作业9 3.4 高空作业10 3.5 货物升降机10 3.6 手推车11 3.7 MCC房挂牌与上锁12 3.8 电气安全12 3.9 机器操作13 3.10 锅炉作业13 3.11 码垛与装卸作业14

4. 安全常识15 4.1 应急计划15 4.2 粉尘爆炸防止15 4.3 防火与灭火16 4.4 锅炉爆炸防止17 4.5 人员触电救护17 4.6 人工紧急救护18

1.总则 1.1前言 安全是指使人员免受伤害、财产免遭损失或环境免受破坏的这 样一种状态。保持饲料生产安全,有利于国家、公司与员工,为集团经营宗旨所要求,同时安全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维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故饲料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安全规则,坚持安全生产,是全体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安全工作的总方向与总宗旨,集团的安全方针应该为所有层次的人员熟悉、理解并执行。基于对饲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潜在危害环节的分析,在本安全手册中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或要求,它们必须得到严格遵循。在本安全手册中描述的部分安全常识,也应该为我们每位员工有所了解,以备应急之用。颁布本手册的目的即在于此。 集团SHE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是确保安全的重要策略与系统方法,SHE计划应该视作为与本安全手册具有同等效力。 在此,我要求集团所有饲料厂全体员工充分熟悉、掌握并应用好本安全手册,为创造一个安全、人员健康与对环境无害的工厂与生产环境做出最大的贡献。 饲料生产职能线 郭文昌 (Boonchai C.) 2005.4.1

中国水产饲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水产饲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近年来,水产饲料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已一跃成为我国饲料工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潜力最大的产业,其直接原因是国内水产养殖业一直持续增长。众所周知,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国,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据权威资料显示,由于消费需求和养殖结构的变化,我国饲料产品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水产饲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世界水产饲料制造行业运行态势、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水产饲料产业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水产饲料制造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前景展望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水产饲料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水产饲料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2011年世界水产饲料制造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1年世界水产饲料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一、世界水产养殖业现状分析

二、全球水产品消费与日俱增 三、全球饲料工业运行分析 第二节2011年世界水产饲料产业运行透析 一、世界水产饲料业亮点分析 二、世界水产饲料业市场供需分析 三、世界水产饲料研究新进展 四、世界水产饲料市场动态分析 第三节2011年世界水产饲料部分国家及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水产饲料 二、欧洲水产饲料 三、美国水产饲料 四、其它国家 第四节2011-2015年世界水产饲料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章2011年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2011年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饲料中真蛋白的测定》国家标准通过专家预审 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三、《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四、《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第三节2011年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挤压膨化加工技术 二、水产饲料微粉碎技术 三、水产颗粒配合饲料技术 第四节2011年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池塘养鱼喂什么饲料一天喂几次

池塘养鱼喂什么饲料一天喂几次? 池塘养鱼喂什么饲料? 池塘养鱼饲料配方推荐: 1、鲤鱼饲料配方(%)麸皮43、鱼粉30、豆饼15、大麦10、添加剂2,饲料系数2。 2、草鱼饲料配方(%)玉米粉70、鱼粉10、豆饼粉15、麸皮5,在基础饲粮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另添加:红薯粉12、食盐0.5、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4.8。

3、罗非鱼饲料配方(%)米糠45、豆饼35、蚕蛹粉10、次粉8、骨粉1.5、食盐0.5,饲料系数2.27。 4、青鱼饲料配方(%)青干草粉40、棉籽饼粉30、豆饼粉10、菜籽饼粉 5、蚕蛹粉5、鱼粉5、大麦粉5,饲料系数为8。 池塘养鱼一天喂几次? 配合饲料投喂时间与养殖方式有关。通常情况池塘养鱼条件下,每天**次投喂次数为2次,早晚各1次。

池塘养鱼喂食方法 准确掌握饲料投喂量是养鱼成功的保证。它既能使鱼吃饱吃好,又不至于造成饲料浪费。一般养鱼户对“四定”投喂中的定时、定质、定点不难理解,但对定量的概念比较模糊,现介 绍几种确定池塘养鱼饲料投喂量的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以鱼净增重倍数和饲料系数计算年投喂量、月投喂量、日投喂量。 (1)年投喂量。根据鱼净增重倍数和饲料系数来进行推算,即鱼种放养量净增重倍数饲料系数。鱼净增重倍数一般为4~5。全价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一般为2~2.5,混合性饲料则为3~3.5,如果是几种饲料交替使用,则分别以各自的饲料系数计算出使用量,然后相加即 为年投喂量。 (2)月投喂量。即年投喂量当月饲料分配百分比。一般3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1%,4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4%,5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8%,6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15%,7月份、8月份、9月份均投喂年投喂量的20%,10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9%,11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3%。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精)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 水产养殖业现状 1、水产品总量稳步上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捕捞+养殖)占全球35%,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立量约占球的70%2005年水产品量达5181万吨,而1978年全国水产品总量为无仅有的。其中海水产品2854万吨,占总产量的55%淡水产万吨,其中捕捞约1022万吨,人工养殖鱼产品约1888万吨。 2、养殖比例逐年上升。 人工养殖比例逐年提高,1978年人工养殖比例占26%,2005年人工养殖比例达61%。 3、鱼的养殖品种发展迅速,鱼虾比例增长较大。 在我国水产品中,鱼、虾产量比例最大,其中鱼的比例为59%、虾蟹为10%、其它占31%。 4、重点养殖区域发展迅速。 5、出口水产品逐年增加。 2005年出品水产品总量达257万吨,增长6.2%,其中罗非鱼达10.7万吨,同比增长23%。 全球对水产品的消费逐年增加,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全球海洋捕捞资源衰退,供给逐步转向以养殖水产品为主,中国水产养殖业在全球消费中越来越重要。

6、国内消费增长势头迅猛。 水产品具有优势: a.鱼虾属优质蛋白,健康食品; b.有较高安全性,分类上远离人类; c.相较于畜禽动物,鱼、虾饲转转化率极高,如虾饵料系数1、鱼1.2-1.5等,原因:鱼虾为变温动物,生活于水中,基础代谢要求低。结论:节约粮食,适合发展趋势。 其它影响因素: 禽流感、猪链球菌、疯牛病改变人们饮食习惯,促进水产品消费。 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 1、水产品消费将持续稳步提升中。 水产品在国内膳食结构中比例将稳步上升;大陆水产品将在全球水产品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因此中国水产养殖业将在较长时间内稳步发展。 2、养殖模式发生改变。 在水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适合养殖水资源却呈下降趋势: a.中国水资源缺乏,出于环保及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压力,江河、湖泊、水库区开始禁渔。 b.国家严格控制农田改造为鱼塘。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分析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分析 水产养殖业现状 1、水产品总量稳步上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捕捞+养殖)占全球35%,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立量约占球的70%2005年水产品量达5181万吨,而1978年全国水产品总量为无仅有的。其中海水产品2854万吨,占总产量的55%淡水产万吨,其中捕捞约1022万吨,人工养殖鱼产品约1888万吨。 31%。 23%。 b.有较高安全性,分类上远离人类; c.相较于畜禽动物,鱼、虾饲转转化率极高,如虾饵料系数1、鱼1.2-1.5等,原因:鱼虾为变温动物,生活于水中,基础代谢要求低。结论:节约粮食,适合发展趋势。 其它影响因素: 禽流感、猪链球菌、疯牛病改变人们饮食习惯,促进水产品消费。

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 1、水产品消费将持续稳步提升中。 水产品在国内膳食结构中比例将稳步上升;大陆水产品将在全球水产品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因此中国水产养殖业将在较长时间内稳步发展。 2、养殖模式发生改变。 在水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适合养殖水资源却呈下降趋势: 1、水产饲料进入快速、稳步发展期。2005年,饲料普及率为30%;2005年人工养殖水产品3400万吨,其中如按70%精养投喂饲料(即2380万吨水产品需使用饲料),减去鲢鱼31%,即1642万吨需用饲料,以饵料系数1.8计算,需饲料2955万吨,而2005年实际水产饲料为1000万吨。 按“十一·五”规划水产品6000万吨,其中人工养殖70%达4200万吨,以70%精养,除去鲢鱼,以1.8饵料系数算,需饲料3121万吨;以国家计划饲料,普及率达6%算,当年实际消费饲料

2020年水产饲料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水产饲料行业 分析报告 2020年2月

目录 一、全球水产养殖看中国 (11) 1、全球捕捞资源日趋紧张,水产供给增量靠养殖 (11) 2、全球水产养殖看中国 (13) 二、从产业比较中看水产饲料行业趋势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16) 1、水产养殖VS猪禽养殖:种苗环节 (16) 2、水产养殖VS猪禽养殖:养殖环节 (20) 3、水产养殖VS猪禽养殖:下游消费趋势 (24) 4、从产业比较中看水产饲料行业发展趋势 (28) (1)水产饲料总量难言见顶,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8) (2)随着消费升级和养殖技术进步,养殖产品结构逐渐升级,特种养殖品种将趋于丰富,区域性水产品种趋于多元化 (30) (3)饲料产品结构逐渐升级,膨化料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32) (4)下游水产养殖规模化趋势缓慢,随着上游水产饲料行业集中度的逐渐提升,水产饲料产业龙头的定价能力将趋于提升 (33) 5、从产业比较中看水产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 (1)成本控制能力 (34) (2)技术研发能力 (34) (3)在产业链多元产品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造血功能和迭代能力的养殖技术服务体系 (35) 三、中国水产饲料看海大 (36) 1、海大集团:农业板块中的优质成长股 (36) 2、长期看好海大集团的发展和投资机会 (38) (1)突出的原料采购和成本控制能力 (38) (2)重视研发深入企业基因,并具备出众的技术研发能力 (38)

(3)在提供养殖链条多元产品的同时,构建具有迭代能力的养殖服务技术体系 (39) (4)良好的员工激励 (39) 四、主要风险 (42)

中国水产膨化饲料市场全景调查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水产膨化饲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简介 膨化料优缺点:全国各省市沉水料与膨化料的市场特点及发展前景。如:四川膨化料年产10万吨左右,占全省水产料的25%;华中地区,湖北、湖南、江西水产料容量在150万吨左右,仅有10余条膨化料生产线,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影响膨化料推广的因素:鱼价、饵料冰鲜鱼价格、养殖技术、养殖品种、饲料原料价格等。竞争情况:膨化料市场竞争还不充分,原料商、饲料厂、经销商利润都偏高。膨化料前景广阔,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从沉水料到膨化料的过程。 《2011-2015年中国水产膨化饲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水产膨化饲料相关概述、中国水产膨化饲料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水产膨化饲料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水产膨化饲料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形势。随后,报告对中国水产膨化饲料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水产膨化饲料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水产膨化饲料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水产膨化饲料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出品单位】智研数据研究中心

报告目录、图表部份 第一章水产膨化饲料相关概述 第一节膨化加工简述 第二节膨化饲料的优点 一、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减少病害的发生 四、投饲管理方便 第三节膨化饲料的缺点 一、维生素的损失 二、酶制剂的损失 三、微生物制剂的损失 四、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损失 第二章世界水产膨化饲料行业整体运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09-2010年世界饲料产业运行环境浅析 一、世界水产养殖业现状分析 二、全球水产品消费与日俱增 三、全球饲料工业运行分析 第二节 2009-2010年世界水产膨化饲料产业运行透析 一、世界水产膨化饲料业亮点分析 二、世界水产膨化饲料业市场供需分析

国家再次公布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

国家再次公布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 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的名单 按:为了提醒广大饲料从业人员和相关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饲料安全法律法规,特转载国家相关部门于2011年4月23日再次公布的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的82种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名录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6号) 为加强饲料、兽药和人用药品管理,防止在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动物饮用水中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杜绝滥用违禁药品的行为,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凡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均应属于《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第105号公告)中规定的品种及经审批公布的新饲料添加剂,生产饲料添加剂的企业需办理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新饲料添加剂需办理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经营企业必须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不得经营和使用未经批准生产的饲料添加剂。 二、凡生产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必须严格执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168号公告,以下简称《规范》)的规定,不得添加《规范》附录二中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凡生产含有《规范》附录一中的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必须执行《饲料标签》标准的规定。 三、凡在饲养过程中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需按照《规范》规定执行,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必须遵守休药期、配伍禁忌等有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