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期水产饲料投喂与管理
天气太热鱼塘管理制度
天气太热鱼塘管理制度一、关于饲养管理1.控制饲料量和频次。
高温下,鱼儿的新陈代谢会加快,因此需要增加饲料的投喂量,但不能过多,以免造成水质污染。
一般来说,每天投喂两次,且要按照规定的比例和量投喂。
2.定时清理浮游生物。
由于高温下,水中浮游生物容易繁殖,而过多的浮游生物会影响水质,应每天定时清理,保持水质清洁。
3.增加鱼塘中的氧气含量。
鱼类在高温下需要更多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因此需要定时加氧,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增加氧气含量。
4.控制鱼塘的密度。
在高温下,鱼塘的鱼难以散热,因此应控制鱼塘的鱼群密度,以减少鱼儿之间的竞争和压力。
二、关于水质管理1.保持鱼塘水质清洁。
高温天气下,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应定期清理鱼塘,保持水质清洁。
2.定期监测水质。
应定期监测鱼塘的水质,包括氧气含量、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使用水质处理剂。
在高温天气下,可适量添加水质处理剂,如活性炭、硝化细菌等,以改善水质,保障鱼儿的生长健康。
4.避免过度投饲。
过度投饲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会引发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恶化,应合理投喂,避免过度投饲。
三、关于防病管理1.加强水质消毒。
高温下,水质容易滋生细菌和病原体,应定期消毒水质,避免疾病传播。
2.定期检查鱼体健康。
应定期检查鱼儿的体表和鳃,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避免疾病的传播。
3.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鱼塘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垃圾、枯叶等杂物进入鱼塘,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4.鱼类疫病防治。
一旦发现鱼类染病,应及时隔离患病鱼群,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扩散。
总之,天气太热对鱼塘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加强监测和维护,才能保证鱼儿的健康生长。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执行,可以有效地提高鱼儿的存活率和生长发育,为鱼塘管理工作带来更好的效果。
高温期水产饲料的投喂与管理
防治猪 消化不 良有技法
猪 的消 化 不 良 , 又称 胃肠卡 他 , 消化 器 官 机 能受 到 扰 是
许 多 鱼 类 食 欲 减 退 , 长缓 慢 , 而 对 于 集 约 化 养 殖 的 池 生 因
塘 , 料 投 喂 与 管 理 显得 非 常重 要 。 饲 1 选 择 优 质饵 料
乱 , 使 消化 、 致 吸收 功 能减 退 。 由冷 天 喂 热食 或 忽 冷忽 热 、 多 饲 喂 发霉 变 质 饲料 、 食 有毒 食 物 等而 引 起发 病 。 猪精 神 误 病 不振 , 不食 或 少 食 , 喜饮 冷水 , 口臭 而 有 舌 苔 。腹 痛 而 膨胀 , 呕吐、 吐物 酸 臭 , 时拉 干粪 , 时拉 稀 便 , 见 于 干稀 便 交 有 有 多
高 锰 酸 钾 及 0 %食 用 碱 或 05 . 5 . %碳 酸 氢 钠 , 饮 3 d 然 后 连 ,
改 为 02 -%的 碳 酸 氢 钠 再 饮 3 d 促 进 体 内尿 酸 盐 排 出( , 如
已使 用 肾肿 解 毒 药 , 般 无需 再加 碳 酸 氢 钠 ) 适 量 添 加 维 一 。 生 素 A 可加 快 恢 复 。 ( 中花 ) 高
清水 。发 病 鸡 多 喂 青 绿 多 汁 饲 料 , 饮 水 中添 加 约 00 % 在 .1
20 年第 4 08 期
日服 2 3次 , 连 服 3 5 d 此 方 适 于 呕 吐 者 酸 性 消 化 不 ~ ~ 。
良病 。⑩哺乳仔猪可施行饥饿疗法 ,禁乳 8 1 ,饮 以  ̄0h
高温期水产饲料昀投喂与管理
夏 季 高 温 期 饵 肥 充 足 , 类 摄 食 旺 盛 , 鱼 类 生 长 的 鱼 是 黄 金 季 节 。 是 , 期 间 气 温偏 高 , 全 隐 患 多 。高温 对 病 但 此 安
水产养殖行业操作规范手册
水产养殖行业操作规范手册第1章水产养殖基本知识 (4)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 (4)1.1.1 按养殖水域分类 (4)1.1.2 按养殖方式分类 (4)1.1.3 按养殖对象分类 (4)1.2 水产养殖的环境要求 (4)1.2.1 水质要求 (4)1.2.2 水源要求 (5)1.2.3 养殖设施要求 (5)1.3 常见养殖品种及特性 (5)1.3.1 鱼类 (5)1.3.2 甲壳类 (5)1.3.3 贝类 (5)1.3.4 藻类 (5)第2章养殖场设计与建设 (5)2.1 养殖场选址与规划 (5)2.1.1 选址原则 (5)2.1.2 选址要求 (6)2.1.3 规划设计 (6)2.2 水源与水质管理 (6)2.2.1 水源选择 (6)2.2.2 水质管理 (6)2.3 养殖设施与设备选择 (7)2.3.1 养殖设施 (7)2.3.2 设备选择 (7)第3章苗种选择与培育 (7)3.1 苗种来源与质量鉴别 (7)3.1.1 苗种来源 (7)3.1.2 苗种质量鉴别 (7)3.2 苗种培育技术 (7)3.2.1 培育环境 (7)3.2.2 投喂技术 (8)3.2.3 日常管理 (8)3.3 苗种运输与投放 (8)3.3.1 苗种运输 (8)3.3.2 苗种投放 (8)第4章饲料与投喂技术 (8)4.1 饲料种类与营养成分 (8)4.1.1 饲料营养成分 (9)4.2 饲料选择与储存 (9)4.2.1 饲料选择 (9)4.2.2 饲料储存 (9)4.3 投喂技术与策略 (9)4.3.1 投喂时间 (9)4.3.2 投喂量 (9)4.3.3 投喂方法 (10)4.3.4 投喂策略 (10)第5章水质调控与管理 (10)5.1 水质检测指标与方法 (10)5.1.1 水质检测指标 (10)5.1.2 检测方法 (10)5.2 水质调控措施 (10)5.2.1 物理调控 (10)5.2.2 化学调控 (11)5.2.3 生物调控 (11)5.3 水质恶化处理办法 (11)5.3.1 加大换水量,降低污染物浓度; (11)5.3.2 增加增氧设备,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 (11)5.3.3 使用水质改良剂和消毒剂,改善水质环境; (11)5.3.4 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方式,减少养殖生物排泄物; (11)5.3.5 检查养殖设施设备,排除故障,保证养殖系统正常运行; (11)5.3.6 加强养殖管理,规范养殖操作,防止水质恶化。
黄鳝的夏季管理
科 学养鱼 2 2 第9 0 年 0 期
Si t c i a i 20 () c nf s Fr n 029 e i Fh m  ̄ i
的 夏 季
一
、
水 质 管 理
面 的 埂 上 种 植 南 瓜 、扁 豆 、葡 萄 蔓 植 物 ,让 其 茎 叶 遮 挡 阳 光 ,降 温 ,也 可 用 稻 草 临 时 搭 棚 遮 荫 。
鳝 池水 深一 般在 1 2 5~ O厘 米 较 为 合 适 ,但 在 炎 热 的 夏 季 ,特 别 是 水 温 超 过 3 % 时 ,水 深 可 以 加 深 到 4 0 O
2 .在池内事 先移栽少 量茭 白 菇等挺 水植 物 ,池内水 面上投 入
生 、浮 萍 、水 葫 芦 等 水 草 , 以 便 平 衡 水 温 ,让 黄 鳝 在 其 中 栖 息 、活 动 。 但 水 草 占有量不能超过 水面的 1 3 / ,留 有 一 定的空 间与外界接触 。 3 .在 池 底 软 泥 中 加 入 石 块 、 瓦 步掺 入 动 物 肉 、螺 、蚌 、小 麦 、瓜 皮 、 豆 饼 等 人 工 饲 料 ,也 可 使 用 专 用 配 合 饲 料 。残 剩 的 饲 料 要 及 时 倒 出 食 台 ,防 止 腐烂 。
四 、病 害 防 治
厘米 以上 ,以避 免阳光灼晒而致 水温 升高 ,确保黄鳝 安全 。水质要 求中性
偏 碱 ,溶 氧 3毫 克 / 以 上 较 好 。 水 升
质变坏 ,应及时 加 、换新水 。一般情
况 下 ,2— 3天换 水 一次 ,高温 季 节 每天换 水一次。平时 ,经常用 生石灰 水泼洒 全池 ,改 良水质 。水源 要求洁 净 、无 毒 ,换 水时 ,温差不能 太大 , 保持温 差在 5 ℃之 内 ,~次 换水不能 过 多,防止黄鳝 不适应 。
高温期水产饲料的投喂与管理
一
但 应防 止剩料 。二 是区别 养殖种 类 。不 同种 类的鱼 ,
是注 意调 节 水 质 。一 般 每 7 0天加 注 新 水 ~1
在 高温 期其潜 在生 长能 力及 生长 所 需营 养要 求 各 不 相 同,因此其 投喂 量 与投饵 料 品种 也应 有 区别 。三
水 质清新 时可适 当多投 。在 闷热 天气 时 ,应再进 一 步减 少 投喂量 ,或适 当停 食 。投 喂时 以配 合饲料 为
夏季 天气 变化较 大 ,在 投 喂时应 选择 每天 溶 氧 较 高 的 时段 ,根 据 水温 情 况 定 时 投 喂 ,当水 温 在
2  ̄ 以下时 ,每天 投喂 1 ,时 间在 上午 9时或 下 0( 2 次
的营养标 准 ,鱼 饲料 的蛋 白质含 量参差 不齐, 择 应选
正规 厂家 生产 的全价 配合饲 料 ,其 中各 种成 分 的含 量都 要能 满足 鱼类 生长之 需 ,且要求配 方科 学 ,配 比合理 ,质量 过硬 。如 果使用鲜活 饲料 ( 小杂 鱼虾 ) 的 ,要求 适合 鱼类 口味 ,无毒 无害 ,为防 止饲料 不
是鱼类 的快速生 长期 ,饲 料 中蛋 白质 含
量比较 重要 。对 于 同一种 鱼类 ,蛋 白质
含量 高的饲 料可适 当减 少投喂 量 ,而蛋 白质含 量低
的饲料 就应 增加投 喂量 。 由于 目前 鱼饲料 没 有统一
三 、控 制 投 饲 量
盛夏 水温 上升 至 3  ̄ 以上 时 ,鱼 类食 欲旺 盛 , 02 (
海 洋与 渔业 2 0 . 0 87
维普资讯
五 、搞 好 饲 料 管 理
一
是 要 防潮 防 霉 变 。高
干货!加州鲈高温期加不上料,或是这10点引起!一招教你稳料、加料
干货!加州鲈高温期加不上料,或是这10点引起!一招教你稳料、加料高温期加州鲈如何稳料、加料?•整理/ 鳜鲈前沿李晓欣本文整理自鳜鲈前沿第5期公开课《高温期加州鲈如何稳料、加料》,课程嘉宾是天津荣利华南区督导、渔管家广东区域负责人吉泳龙,长按识别下方图片二维码可回顾本期课程。
高温期加州鲈出现加不上料、甚至减料的问题较为普遍,而吃料的正常与否关系到鲈鱼的长速和出鱼时间的早晚。
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加州鲈减料、加不上料?如何解决根源问题?通过哪些方法可以长期稳料、加料,从而赶上好行情早出鱼?本文将逐一详述,篇幅较长,干货满满,建议收藏。
目录01 加州鲈养殖概况分析02 高温期减料、慢料原因分析03 加州鲈高温期稳料、加料方法展开剩余95%04 互动交流实录一、养殖概况01分布广东加州鲈主养区在南海九江、西樵,顺德勒流、杏坛、龙江、乐从;发展区在高明部分区域,南海丹灶,三水白坭、西南、南边,肇庆等,江门、珠海也有部分,量都很少。
02养殖模式广州加州鲈的养殖模式分为头批、中批和尾批,具体如下表所示。
随着苗种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加州鲈鱼苗的供应时间逐渐拉长,现在基本上苗的空隙期只有8-9月份,全年有苗可投是趋势,未来头批、中批和尾批的分级可能会越来越模糊。
03养殖方式1、顺德养殖加州鲈常见疾病是虫病、烂身、诺卡氏、病毒病、烂鳃等等,养殖方式倾向消杀、换水、内服,用药成本较高且损耗较大;2、南海养殖加州鲈常见疾病与顺德差不多,但南海养户逐渐接受了改底操作,损耗相对少一点;3、新兴产区如三水、高明等,养殖户接受新的理念比较多,对改底、调水、内服免疫制剂的操作比较认可,损耗相对不会很大,用药成本也低,加上养殖密度小,而且是刚开始养,病害没那么严重。
04为什么要注重投喂量?1、赶行情高温期鱼价好,像现在7月份加州鲈的成品鱼价格在20-21元/斤左右,基本上只有南海沙头还有旧鱼存塘,如果能赶上好行情卖新鱼,养殖成本在8块多左右,可以卖到18-19元/斤,利润是很可观的。
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是保障人们饮食健康和水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水产品养殖行业,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制定了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水产品养殖场,包括淡水和海水养殖。
三、养殖场选址和环境1. 养殖场应选址在水质清洁的区域,远离化工厂、污水处理厂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
2. 养殖场周边禁止排污,禁止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化肥和农药。
四、水质管理1. 养殖场应定期监测养殖水质,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指标。
2. 若水质指标超出国家相关标准,养殖场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提高水体流动性、增加氧气供给、采用生态修复等方法进行调整。
五、饲料管理1. 养殖场应使用合格的水产品饲料,饲料生产企业必须持有合法证书。
2. 饲料的配方应符合水产品营养需求,禁止添加禁用药物或激素。
3. 饲养过程中应合理控制饲料投放量,以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污染和营养浪费。
六、疫情防控1.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检查养殖场内水产品的健康状况。
2. 若发现水产品出现异常现象,如异常死亡、食欲不振等,应及时报告疾病防控部门,并采取必要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3. 疫情防控期间,禁止向疫情区域销售和运输水产品,确保疫情不扩散。
七、兽药使用管理1. 养殖场应妥善存放兽药,按照规定使用,并记录兽药种类、使用日期、剂量等信息。
2. 兽药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严禁使用有毒兽药和超量使用兽药。
八、养殖记录和追溯1.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养殖记录制度,包括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监测记录、饲料投喂记录、兽药使用记录等。
2. 每批养殖的水产品必须进行标识和记录,包括养殖起止时间、养殖场信息、投喂饲料信息等,以便追溯产品来源和质量。
九、检测和抽检1. 养殖场应定期进行水产品质量检测,包括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兽药残留等指标。
2. 相关部门会定期进行抽检,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养殖水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来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的五个方面,包括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环境控制和监测检测。
一、水质管理1.1 水源选择: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作为养殖水产品的来源,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的水源。
1.2 水质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测量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水产品的要求。
1.3 水体处理: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水体处理措施,如增氧、调节pH值、净化水体等,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饲料管理2.1 饲料配方:科学制定饲料配方,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种类、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置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2.2 饲料质量控制:严格把控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中无添加禁用药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避免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影响。
2.3 饲料投喂管理: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养殖水产品的生长过快,影响产品质量。
三、疾病防控3.1 疫苗接种:对养殖水产品常见的疾病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养殖水产品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3.2 防病环境: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定期清理残饵、排泄物等,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3.3 疾病监测:建立疾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疾病检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
四、环境控制4.1 温度控制: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生长特性,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4.2 水质循环:建立水质循环系统,保持水体的流动,减少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积累。
4.3 光照管理:根据养殖水产品的需求,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促进养殖水产品的生长和发育。
五、监测检测5.1 养殖水产品抽检: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抽检,检测其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4篇)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是指为了保障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以规范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以下是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
一、水产养殖基本要求1. 养殖场选址必须在环境和水质条件良好的地方,且必须远离城市、工厂和化工厂等污染源。
2.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养殖管理制度和安全监测制度,对养殖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并定期对养殖环境、饲料和养殖方式进行检测。
3. 养殖场应定期组织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养殖技术和安全意识,确保养殖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4.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水产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对每批次的养殖过程进行记录和档案保存,以备后续的质量安全追溯。
二、水质管理要求1. 养殖场应在选址前对水质进行全面的检测,保证水质符合水产养殖的要求。
2. 养殖场应定期对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进行监测,如水温、溶氧量、酸碱度、盐度等,并据此调整养殖环境。
3. 养殖场应定期对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和兽药等污染物进行检测,保证水产养殖产品的安全。
4. 养殖场应定期清理和消毒养殖池,并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三、饲料管理要求1. 养殖场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且应对饲料进行检测,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2. 养殖场应制定科学的饲料投喂方案,根据水体的温度、氧气和养殖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饲养。
3. 养殖场应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因饲料过量而导致养殖水体的污染和鱼类的生长不良。
4. 养殖场应定期监测养殖水体中的饲料残留物,保证养殖环境的卫生和鱼类的健康。
四、疫病防控要求1.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疫病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2. 养殖场应定期对养殖水体和鱼类进行疫病的检测,确保养殖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水产配合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健康养殖·营养畜牧业环境 2020.2170摘 要:本文对配合饲料的概念;配合饲料如何选择、选择的误区及投喂进行了技术小结。
关键词:水产配合饲料;选择;投喂1 前言水产养殖生产中,饲料的投入费用占整个养殖成本的70%~80%,所以在水产养殖中对饲料科学选择和投喂至关重要。
笔者从事水产养殖多年,现将水产养殖中对配合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技术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2 水产配合饲料的概念水产配合饲料是根据养殖的水生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及不同生产用途对营养的不同需求,按科学配方,依一定比例,把不同的原料,一起均匀混合,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加工而成的饲料。
3 配合饲料的选择由于当今市场上的水产养殖的配合饲料,国产与进口品种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如何选择已成为我们每个养殖者所关心的重点。
3.1 选择原则配合饲料要求性价比高、营养平衡、最低造肉成本、品质稳定。
3.2 配合饲料的选择方法3.2.1 感官指标(一看、二闻、三尝、四捻)(1)一看(外观)颗粒大小均匀;色泽方面(从饲料颜色看出原料的颜色)如:饲料中白鱼粉含量较高时料色稍黄,红鱼粉含量较多时饲料颜色渐深。
豆粕含量较高时料色浅黄,杂粕(棉粕、菜粕等低质粕)含量多则料色黑红。
(2)二闻(气味)正常气味:具备新鲜饲料固有的淡淡的鱼粉清香味。
异常气味:有腐败臭味、霉味、脂肪氧化后的哈喇味。
(3)三尝(味道)咀嚼:可以判断出饲料的干湿度、原料的粉碎粒度、杂质、是否牙碜。
味觉:辨别有无异味。
口感较好、具有淡淡的香甜味的,说明饲料配方和原料较好。
口感较差,味苦,有异味,甚至导致舌尖发麻的,说明饲料配方和选料较差。
(4)四捻手感:将手插入饲料中或取样品于手中,用指头捻,通过感触来判断粒度大小、软硬度及水分含量。
干湿度适宜、软硬适中。
3.2.2 物理指标(1)水中稳定性:水中浸泡超过1.5h或90℃以上开水中5~10min不溃散。
(2)溶失率:饲料在水中放置5min后溶失到水中的比例。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发布部门】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3.07.24【实施日期】2003.09.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已于2003年7月14日经农业部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部长:杜青林二00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农业部主管全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生态养殖,保护养殖环境。
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第二章养殖用水第五条水产养殖用水应当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或《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等标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
第六条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监测养殖用水水质。
养殖用水水源受到污染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确需使用的,应当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养殖水体水质不符合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经处理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当停止养殖活动,并向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其养殖水产品按本规定第十三条处理。
第七条养殖场或池塘的进排水系统应当分开。
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章养殖生产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产养殖规划要求,合理确定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和滩涂,同时根据水域滩涂环境状况划分养殖功能区,合理安排养殖生产布局,科学确定养殖规模、养殖方式。
渔业行业中的水产养殖技术手册
渔业行业中的水产养殖技术手册一、引言水产养殖是渔业行业中的一种重要经营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为渔业发展做出贡献。
本手册旨在详细介绍水产养殖的技术方法和管理要点,帮助从事渔业行业的人员提升养殖效益和提供指导。
二、水质管理1. 水质检测与保持确保水质清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监测水中氧气、氨氮、PH值等指标。
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更换水源,控制饲料投放量。
2. 水质调理若水质不佳,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理,如增氧设备的使用、投放水生植物、饲料添加物的使用等。
三、养殖设备1. 气泵气泵是养殖过程中必备的设备之一,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水体,确保水质良好。
2. 水泵水泵用于提供水源,保持流动的水体,避免因水体静止而产生污染。
3. 配饵器配饵器用于投放饲料,可以根据水产养殖的需要进行定量、定时投喂。
四、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根据不同水产养殖动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包括浮性饲料、沉性饲料和悬浮饲料等。
2. 饲料投喂控制饲料投放量和频率,避免过量喂养或频繁喂养,以减少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五、疾病预防与治疗1. 预防措施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避免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做好疫苗接种,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2. 疾病治疗对于出现疾病的水产养殖动物,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药物、调整水质等,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六、养殖技术1. 养殖环境根据养殖动物的类型和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包括水体、水深、养殖池等。
2. 种苗选育选择优质的种苗进行养殖,确保拥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潜力。
3. 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以避免过度拥挤,确保每只养殖动物都能得到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供应。
4. 养殖管理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清理和消毒,排查疾病和异常情况,以及进行必要的记录和统计。
七、市场营销1. 市场调研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水产养殖动物的行情和市场需求,为养殖决策提供依据。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31号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已于2003年7月14日经农业部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部长:杜青林二00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农业部主管全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生态养殖,保护养殖环境。
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第二章养殖用水第五条水产养殖用水应当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或《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等标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
第六条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监测养殖用水水质。
养殖用水水源受到污染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确需使用的,应当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养殖水体水质不符合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经处理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当停止养殖活动,并向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其养殖水产品按本规定第十三条处理。
第七条养殖场或池塘的进排水系统应当分开。
水产动物饲料精准投喂技术
水产动物饲料精准投喂技术张思佳(黑龙江省黑河边境渔政管理站,黑龙江 黑河 164300)[摘要]科学精准投喂模式是动物内在摄食节律的生物学基础,也是集约化渔业养殖与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投饲率、投饲频率、投饲方式等环节。
其中,投饲量和投饲频率与养殖动物的生长、摄食节律和饲料投喂方式息息相关,但相比于陆生动物,在水环境生活的鱼类,饲料营养容易流失,养殖成本较大,为促进水产动物健康成长,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对饲料精准投喂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损耗和养殖自污染,实现对投喂模式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实现水产生物健康养殖。
[关键词]水产;饲料;精准投喂1影响水产饲料投喂因素分析1.1季节与温度因素要根据四季中温度的不同合理进行饲料投喂:(1)春季。
春季水温较低,渔类摄食量不大,可少量投放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投饲量应适当增加,每日投喂量为鱼类总体重的1%。
(2)夏季。
进入夏季,水温会维持在20℃左右,此时是鱼类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应适量投喂,确保饲料适口性,每日投喂量应为鱼类总体重的1%至2%,盛夏时,水温上升至30℃左右,此时鱼类摄食量大,生长迅速较快,应加大投喂量,每日投喂量应为鱼类总体重的3%至4%,但应防止剩料,减少水质污染。
(3)秋季。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水温转低,应加大投喂量,提高渔体自身能量,日投喂量为鱼类总体重的2%至3%。
(4)冬季。
受冬季水温持续下降的影响,鱼类食量逐渐减少,可少量投喂,以渔类摄食需求量为准,及时投喂,为开春后有强健的体质、迅速生长、防止鱼病打下基础。
1.2饲料种类因素(1)谷物饲料。
玉米可以加工粉碎成一些大颗粒饲料,谷粒可加工成小颗粒,或将其发芽后喂鱼,促进鱼类消化和吸收,加速生长。
(2)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分为沉性颗粒饲料、浮性膨化饲料、沉性膨化饲料,选用颗粒饲料,可以减少原料中的细菌、霉菌和真菌含量,提高饲料的卫生品质,此外,颗粒饲料中能提高蛋白质效价、增加脂肪的热能值。
水产饲料精准投喂技术要点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12期摘要在水产养殖中,饲料精准投喂技术非常重要,拥有精准喂养技术有助于水产生物健康成长,从而使养殖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从投饲计划、日投喂次数、投饲时间、饲料调控4个角度简述了水产饲料精准投喂的技术要点,以确保水产生物健康养殖。
关键词水产饲料;水产品;精准投喂;健康养殖水产饲料精准投喂技术要点杨学军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产局,山东菏泽274700对于任何一种水产饲料而言,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把握正确的投喂方法,就很可能使得饲料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从而无法使其营养转化最大化。
因此,做到精准投喂,不断提高饲料使用效率,对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准投喂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根据养殖对象成长的习性,客观合理地调控投喂方式和投喂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提高饲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投饲过量而造成的污染,确保水产养殖对象健康成长,从而使养殖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1]。
1投饲计划投饲计划一般包含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和每日计划。
年度计划可以根据水产的数量以及预期的产量来进行确认,计算公式为:年产量减去年投放量,两者相减的数量乘以饲养系数,得到年投饲量。
月投饲量应当合理,根据每个月水温、养殖环境、养殖数量等元素来确认,月投饲量应与该月每日投饲量的累计相一致。
一般而言,每月的投饲量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不断上升,也会随着养殖对象体格的增大而不断增加。
如果水温在20~25℃时,每天可以投喂3次,在08:00、11:00、18:00这3个时间点左右各投饲1次。
如果水温在25~30℃时,每天可以投喂4次,一般在08:00、11:00、15:00、18:00这4个时间点左右各投饲1次。
每日的投饲量主要是根据喂养对象的总重量乘以投饵率来确定。
为了更好地确定每日投饲量,可以对喂养对象当前的成长状况进行测算,从而精准地计算出当前所喂养对象的总重量。
2日投喂次数在一定生长环境之下,水产生物对饲料的消化速度是非常稳定的,如果日投喂次数过多、投饲量过大常常会超出喂养对象的消化速度,使得饲料消化率会显著降低,从而影响养殖对象的成长效果。
高温季节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高温季节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高温季节水产养殖注意事项如下:
1、合理加高水位。
既可以为水产类动物提供适合的水温,又可以保持水质相对稳定。
2、合理增氧。
可以有效避免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积累,防治水产养殖动物慢性中毒。
3、调控水质。
每年用生石灰清塘,氨基酸解霸、氨基酸肥水膏等具有肥水、水体解毒功效,可以快速降解亚硝酸盐,解除鱼虾蟹因亚硝酸盐中毒闭食情况。
4、合理用药。
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养殖对象、水环境、天气等情况来合理使用。
5、合理投饲。
要根据天气、水质、载鱼量、鱼类活动、残饲量等等,选择优质的饲料合理投食。
水产饲料知识点总结
水产饲料知识点总结一、水产饲料的分类水产饲料根据其来源、成分、形态和适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来源和成分可分为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和综合性饲料;按照形态可分为粉料、颗粒料、饼料、浮料和沉料等;按照适用对象可分为鱼类饲料、虾类饲料等。
水产饲料的分类可以帮助养殖者选择合适的饲料,提高投喂效果。
二、水产饲料的基本营养成分水产饲料的基本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蛋白质是鱼类和虾类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物质,脂肪能提供丰富的能量,碳水化合物可以供给鱼虾运动和代谢所需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养殖动物正常生长和免疫功能的重要元素。
养殖者需要了解每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和投喂时的比例和要求,以保证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三、水产饲料的配料原则水产饲料的配料原则包括全价配料、均衡配料和经济合理配料。
全价配料是指饲料原料的种类齐全,能充分提供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均衡配料是指饲料中各个营养成分的比例协调,不过多或不足;经济合理配料是指在满足动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了解水产饲料的配料原则可以帮助养殖者合理选择原料,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水产饲料的生产工艺水产饲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预处理、配料搅拌、颗粒造粒、干燥冷却、包装等环节。
原料预处理包括清理、粉碎等步骤,配料搅拌是将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颗粒造粒是将混合好的饲料原料通过造粒机成形,干燥冷却是将造好的颗粒饲料通过干燥设备降低水分,最后进行包装。
水产饲料的生产工艺对饲料的质量和形态有直接影响,养殖者需要掌握合理的生产工艺,以生产出优质的饲料。
五、水产饲料的贮存和运输水产饲料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晒、防虫和密封,避免受潮发霉、变质和氧化。
在长途运输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包装方式,以保证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不受损失。
水产饲料在贮存和运输中的合理管理可以帮助养殖者节约成本,保证饲料的品质。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范本(2篇)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本规定旨在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保障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养殖环境健康、饲养水产品种合理、养殖管理科学、养殖水质清洁,以提供优质的水产养殖产品。
二、养殖环境管理1. 养殖场的建设:养殖场应选择合适的场地建设,避免建在工业污染源附近、水质污染或水流缺乏的地方。
2. 养殖池的清洁:定期清洗养殖池,确保养殖池内废物、残饵等物质及时清除,保持水体的清洁。
3. 养殖池与水源的隔离:养殖池应隔离并严禁与污染源接触,防止水产养殖环境受到污染。
三、养殖品种管理1. 合理品种选择: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特性、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与质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 饲料使用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产饲料,避免使用含有激素、抗生素等非法添加物的饲料,确保使用安全健康的饲料。
四、养殖管理措施1. 养殖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包括疾病防控、饲养管理、药物使用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养殖过程有序进行。
2. 疫苗接种管理:对养殖水产进行疫苗接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提高水产养殖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 饲料管理: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根据养殖水产的生长状况、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以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浪费和水体污染。
4. 养殖密度管理:严格控制养殖密度,保持适度的空间以利于水产生长和活动,防止过度养殖引发水质恶化和疾病传播。
五、水质管理1. 水源选择: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供给养殖,避免使用有毒或重金属污染的水体。
2. 水质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监测,包括水质的温度、pH 值、溶氧量、亚硝酸盐、氨氮等指标,以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 水体处理:对水体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鱼病爆发时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六、产品质量安全控制1. 防止药物残留:使用药物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避免药物滥用和超量使用,以免导致药物残留超标。
海蟹怎么养护海蟹的习性
海蟹怎么养护海蟹的习性海蟹离开高盐分高氧环境后存活率大大降低,因此养护海蟹需要特别小心,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海蟹的养护方法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海蟹的养护方法一、水质调控1、换水量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主要以添水为主,日换水量一般不超过15%,到7月中旬把池水加深到最深水位1.5米以上。
7月中旬以后,每隔2天~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左右,维持相对稳定的水色和透明度。
8月中旬以后,利用大潮进行大排大换,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在50厘米左右。
总之,换水原则:好水多换,不好水少换,坏水不换;前期添水,中期小换水,后期大换水。
2、水质指标测定梭子蟹在水质不良水域中生活时,很难达到预定的生长效果,为此须作好水质测定、调控工作。
水温的测定:每天上午5点~6点,下午2点~3点各测水温一次。
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梭子蟹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最适水温25℃~28℃。
透明度的测定:每天下午2点~3点测一次。
根据梭子蟹各个生长时期的不同,为其创造不同的透明度,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中期35厘米左右,后期40厘米以上。
一个适宜的透明度不仅为梭子蟹提供了暗光隐蔽的环境,减少自残,大量的浮游植物和浮屑为增殖的贝类提供充足的饵料,而大量的贝类正是梭子蟹喜食的饵料。
pH值的测定:每天上午5点~6点,下午2点~3点各测一次。
海水的值一般在pH8.1左右,梭子蟹适宜值pH7.8~9.0。
盐度测定:在换水前后对盐度各测一次。
最适盐度25~30。
溶解氧的测定:每日上午4点~6点,下午4点~6点各测一次,要求溶解氧始终大于5毫克/升。
氨氮及其他营养盐:有条件的可1天一测,没条件的一周一测。
氨氮含量较多时,成为梭子蟹的毒害因子,养殖期应控制在0.5毫克/升以下。
硫化氢和亚硝酸盐的测定:一周一测。
硫化氢的浓度不得超过0.01毫克/升,亚硝酸盐的浓度不得超过0.5毫克/升。
二、投喂梭子蟹对饲料蛋白要求较高。
关于投饵量的确定,应根据梭子蟹放养密度,生长时期,个体大小,水温水质状况饵料质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期水产饲料投喂与管理
夏季高温期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
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安全隐患多。
高温不利于鱼类生长繁育,当水温在33℃以上,许多鱼类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而对于集约化养殖的池塘,饲料投喂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一、选择优质饵料
对于配合饲料来说,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最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是鱼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
夏季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重要。
对于同一种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就应增加投喂量。
由于目前鱼饲料没有统一的营养标准,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参差不齐,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都要能满足鱼类生长之需,且要求配方科学,配比合理,质量过硬。
如果使用鲜活饲料(小杂鱼虾),要求适合鱼类口味,无毒无害。
为防止饲料不卫生,可以用二氧化氯或高锰酸钾浸泡进行消毒杀菌。
二、把握投喂时间
夏季天气变化较大,在投喂时应选择每天溶氧较高的时段,根据水温情况定时投喂,当水温在20℃以下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在上午
9时或下午4时;当水温在20℃~25℃时,每天投喂两次,在上午8时及下午5时;当水温在25℃~30℃时,每天投喂3次,分别在上午8时、下午2时和6时;当水温在30℃以上的闷热时间,每天投喂1次,选在上午9时。
三、控制投饲数量
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要加大投喂,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防止污染。
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调整。
久雨时水体溶氧条件差,鱼类进食有所减少,此时若大量投喂,既浪费饲料,又因剩料过多败坏水质,诱发病害。
因此,投喂时应控制在正常投喂量的70%左右,待天气略晴好、水质清新时可适当多投。
在闷热天气时,应再进一步减少投喂量,或适当停食。
投喂时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讲究粗精搭配。
投饵次数也需少量多次,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3次,投饵要求定点投喂,有条件的地方可搭建饵料台,以方便投喂并观察鱼类吃食情况。
四、把握投喂方法
高温期投喂饲料时宜讲究方法。
一是掌握投喂标准,高温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应防止剩料。
二是区别养殖种类。
不同种类的鱼,在高温期其潜在生长能力及生长所需营养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投喂量与投饵料品种也应有区别。
三是把握吃食时期。
高温期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
选择定点投喂观察,一般以投喂后1小时~2小时吃食情况而定。
1小时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要适当减量。
如果经过较长时间正规投喂,鱼类吃食时间突然减短至2小时,说明鱼体
已增重,应调整投喂标准。
四是观看池塘水色。
一般肥水呈油绿色或黄褐色,上午水色较淡,下午渐浓。
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表明肥度适中,可进行正常投喂;透明度大于40厘米时,水质太瘦应增加投饲量;透明度小于20厘米时,水质过肥,应停止或减少投饵。
主养鲤鱼的水面可根据水的浑浊度来确定投喂的多少,如整池水都很浑浊,呈泥黄色,排除高温期大雨或人为的原因,可证明鲤鱼在池底活动极不频繁,不断拱泥而致水体浑浊,由此可判定鲤鱼处于饥饿状态,应加大投喂量。
五是注意合理操作。
投喂注意不可将饲料一次性倒入池中,以免营养成分溶解散失而造成浪费或败坏水质。
投喂饲料及驯化时应把握“慢~快~慢”的节奏和“少~多~少”的投喂量,少量多次,以提高投喂效果。
在阴天及梅雨季节等低溶氧时期尽量少投喂或不投喂,以防止泛塘或浪费饲料。
五、搞好饲料管理
一是要防潮防霉变。
高温期饲料极易发霉变质,饲料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在仓库中存放时应离地面30厘米以上,且不靠墙。
并且饲料在运输中要防止雨淋或人为弄湿,以免营养成分溶解散失。
二要注意保质期。
饲料应先购先用,力求在保质期内用完。
不可图便宜使用过期的配合饲料,因其营养成份达不到要求,且可能变质对鱼类有害无益。
六、加强养殖管理
一是注意调节水质。
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
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
的水质条件。
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一般可在晴天的中午2时~3时开机增氧,有浮头危险时也可开机增氧。
也可用生石灰定期调节水质,一般每半月按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
在鱼类发生浮头时,亦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二是注意健康养殖。
注意进行科学饲养,如定期消毒、谨慎操作、合理施肥等等。
三是防治病害。
主要采取清塘,鱼种消毒,工具和食场消毒,适时进行水体消毒及鱼病流行季节的药物预防等措施。
鱼类发病时要及时诊治,对症下药。
四是搞好轮捕轮放。
要控制好水体的载鱼量,因为高温期鱼类生长较快,随着鱼体的增长,超过水体的载鱼量时,就会发生缺氧死鱼的危险,所以应做好轮捕轮放工作,捕大留小,均衡上市,若水体允许,还可及时补放适当数量的鱼种,为下年的养殖打好基础。
五要坚持巡塘。
一般要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塘内水质肥瘦、池鱼活动摄食等情况,掌握好鱼类生理活动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计划与措施,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处理,并防止敌害生物对养殖品种的危害。
要做好防汛、防旱、防逃、防偷等工作,确保各环节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