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表水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公开征求《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公开征求《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4.10.12•【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关于公开征求《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环办标征函〔2024〕31号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规范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
请于2024年11月12日前将意见建议书面反馈我部,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电子件同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生态环境监测司嵇晓燕、毋振海电话:(010)6564 6246邮箱:*******************.cn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安门大街82号邮编:100006附件: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4年10月12日附件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中心)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第一监测站7.各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中心)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9.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0.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1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12.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13.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14.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15.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16.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17.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部内征求法规与标准司、土壤生态环境司意见)。
土壤与水源保护监测技术咨询服务协议(2024)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土壤与水源保护监测技术咨询服务协议(2024)本合同目录一览1. 咨询服务的范围与内容1.1 土壤保护监测1.1.1 土壤污染状况评估1.1.2 土壤质量监测与分析1.1.3 土壤环境保护方案设计1.2 水源保护监测1.2.1 水源水质监测1.2.2 水源污染源识别与评估1.2.3 水源保护措施设计与实施2. 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2.1 咨询方的权利与义务2.1.1 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2.1.2 按照约定完成咨询服务工作2.1.3 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2.2 客户的权利与义务2.2.1 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2.2.2 按照约定支付咨询费用2.2.3 配合咨询方完成咨询服务工作3. 合同的履行与时间安排3.1 咨询服务的开始与完成时间3.2 咨询方的服务团队组成3.3 客户的协助与配合4. 咨询费用的支付与结算4.1 咨询费用的金额与支付方式4.2 咨询费用的结算与支付时间4.3 额外费用的承担5.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5.1 合同的变更5.2 合同的解除6. 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6.1 违约责任6.2 争议解决的方式与地点7. 保密条款7.1 保密信息的定义与范围7.2 保密义务的履行与期限7.3 保密违约的责任8. 合同的生效、期限与终止8.1 合同的生效条件8.2 合同的期限8.3 合同的终止条件与程序9. 适用法律与争议解决9.1 适用法律9.2 争议解决的方式与地点10. 其他条款10.1 合同的修改与补充10.2 通知与送达10.3 合同的完整性与单一性11. 附件11.1 咨询服务工作大纲11.2 咨询费用明细表11.3 客户提供的资料清单12. 签署页12.1 咨询方签署人员信息12.2 客户签署人员信息13. 合同的附加条款13.1 附加条款的内容与效力14. 合同的签署日期与编号14.1 合同签署日期14.2 合同编号第一部分:合同如下:1. 咨询服务的范围与内容1.1 土壤保护监测1.1.1 咨询方应提供关于土壤污染状况的评估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对土壤中各类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分布范围和迁移规律等进行详细的检测和分析。
技能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习题卷69)
技能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习题卷69)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1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在《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 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汇总本单位运行、使用的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报( )备案,各区域(省)内的电力企业汇总本单位运行、使用的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报()备案。
A)公安部、公安部B)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C)国资委、国资委派出机构D)网信办、市经信委答案:B解析:2.[单选题]蓄电池组的绝缘应良好,绝缘电阻应不小于()MΩ。
A)0.2B)0.5C)0.8D)1.0答案:B解析:3.[单选题]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管轴线与地面的垂线夹角应为( )。
A)10°~20°B)15°~30°C)20°~40°D)30°~40°答案:B解析:4.[单选题]当控制回路断线时,变电站应产生()信号。
A)控制回路断B)控制回路断线及预告C)控制回路断线及事D)以上均不对答案:B解析:二次回路知识5.[单选题]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标准性要求包括:图形、模型及对外接口规范等应遵循 IEC 61970 和( ) 等相关标准。
A)IEC 61950B)IEC 61968C)IEC 61978D)IEC 61980答案:B解析:法是:( )。
A)应建立生产控制大区移动存储介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限制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B)应对介质在物理传输过程中的人员选择、打包、交付等情况进行控制C)应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过程、送出维修以及销毁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带出工作环境的存储介质进行内容加密和监控管理D)对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应首先清除介质中的敏感数据,对保密性较高的存储介质自行销毁答案:D解析:7.[单选题]Q/GDW710-2012《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规定:采用消弧开关带电接入空载电缆线路引线时首先应进行( )。
国家地表水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国家地表水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通讯协议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采集端与总站中心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规定了传输的过程及数据命令的格式,给出了代码定义,本标准允许扩展,但扩展内容时不得与本标准中所使用或保留的控制命令相冲突。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提及了以下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烟树日期的提及文件,其有效率版本适用于于本标准。
hj212-2021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gb/t19582-2021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hj525-2021水污染物名称代码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于本标准。
3.1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automaticwaterqualitymonitoringstation指顺利完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的现场部分,通常由站房、采配水、掌控、检测、数据传输等全部或者数个单元共同组成,缩写水站。
3.2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平台指对水站进行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统计与应用的系统,简称数据平台。
3.3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automaticwaterqualitymonitoringsystem由水站和数据平台共同组成的自动监测系统。
3.4上位机是安装在各级环保部门、通过传输网络与数采仪连接并对其发出查询和控制等指令的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等,本标准简称上位机。
1/533.5在线监测仪器automaticmeasurementdevice就是加装在地表水自动测站现场,用作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并顺利完成与上位机通讯传输的设备,包含水质分析仪、流量(速)计、数据采集传输仪等,本标准缩写监测仪表。
3.6现场机安装于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的监测仪表和数采仪统称为现场机。
3.7数据采集传输仪是采集各种类型监控仪器仪表的数据、完成数据存储及与上位机数据传输通讯功能的单片机、工控机、嵌入式计算机、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等,本标准简称数采仪。
地表水监测网现场监测技术作业指导书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现场监测技术导则)二零一七年十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1 适用范围 (1)2 监测断面 (1)3 监测指标 (1)3.1 河流断面 (1)3.2 湖库点位 (1)3.3 入海控制断面 (1)4 统一要求 (1)第二章术语和定义 (2)1 水温 (2)2 pH (2)3 溶解氧 (2)4 电导率 (2)5 透明度 (2)6 盐度 (2)第三章水温 (3)1 水温-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法 (3)1.1 原理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现场测试步骤 (4)1.4 质量保证与控制 (5)1.5 注意事项 (5)2 水温-温度传感器 (5)2.1 原理 (5)2.2 仪器与设备 (6)2.3 现场测试步骤 (6)2.4 质量保证与控制 (6)第四章 pH值 (7)1 原理 (7)2 试剂 (7)3 仪器和设备 (8)4 仪器校准 (8)5 现场测试步骤 (8)6 质量保证与控制 (9)7 注意事项 (9)第五章溶解氧 (11)1 溶解氧-覆膜电极法 (11)1.1 原理 (11)1.2 试剂和材料 (11)1.3 仪器和设备 (11)1.4 仪器校准 (12)1.5 现场测试步骤 (12)1.6 质量保证与控制 (12)1.7 注意事项 (13)2 溶解氧-荧光法 (13)2.1 原理 (13)2.2 试剂和材料 (14)2.3 仪器和设备 (14)2.4 校准 (14)2.5 现场测试步骤 (14)2.6 质量保证与控制 (15)2.7 注意事项 (15)第六章电导率(盐度) (16)1 原理 (16)1.1 电导率 (16)1.2 盐度 (16)2 试剂和材料 (17)3 仪器和设备 (17)4 仪器校准 (17)5 现场测试步骤 (17)6 质量保证与控制 (18)7 其他注意事项 (18)第七章透明度 (19)1 透明度-铅字法 (19)1.1 原理 (19)1.2 仪器 (19)1.3 现场测试步骤 (19)1.4 质量保证与控制 (19)2 透明度-塞氏盘法 (19)2.1 原理 (19)2.2 仪器 (20)2.3 现场测试步骤 (20)2.4 质量保证与控制 (20)2.5 注意事项 (20)第八章记录表格 (21)1 地表水现场监测仪器信息记录表 (21)2 现场监测仪器校准记录表 (22)3 现场监测仪器准确度检查及现场监测记录表 (23)第一章前言1 适用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现场监测,其他地表水监测也可参照执行。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技术导则-采样技术导则(10.8)
第六章 纯水和固定剂的准备工作..........................................................................20 1 纯水的准备工作................................................................................................20 2 固定剂及配套设备的准备工作........................................................................22
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3 1 总氮......................................................................................................................3 2 铜、铅、锌、镉、铁、锰..................................................................................3 3 砷、硒、汞..........................................................................................................3 4 氰化物..................................................................................................................3 5 挥发酚..................................................................................................................3 6 石油类..................................................................................................................3 7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 8 全程序空白..........................................................................................................4 9 感潮河流..............................................................................................................4
全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核定.
全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复核要点(征求意见稿01)中国环境规划院2004年2月一、总体校核要求本核定要点是全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复核大纲的征求意见稿简本。
规划院将根据各地反馈意见,同时系统补充各类基本参数,进行完善,形成最终的技术复核大纲。
有关文件更新可以查阅中国环境规划院网站()。
各省环保局组织进行全省城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具体数据的技术校核。
本技术复核要点可供各省环保局组织技术校核时参考。
各省应在完成污染源调查数据校核以及相关各类系数校核后,将全省数据汇总,报规划院进行技术复核。
在此基础上,规划院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按照省域、省内各流域、区域性控制单元等层次,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进行技术复核,并对有问题的具体单元、容量较大的典型单元等,进行模拟计算抽查,并复核各类系数。
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的具体工作目标为如下2项:1、整合出一套系统基础数据:点面结合,分类指导,在系统分析原有各类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和监测,获得污染源排污去向(对应到水环境功能区)和排污量,并整合得到水环境功能区、河流、地市、省、流域各个不同层次的排污状况基础数据。
2、获得一套全国容量数据:以工业、生活污染物入河量为输入,通过水质模拟,获得水环境功能区、河流、地市、省、流域各个不同层次的水环境容量数据。
对应地,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复核主要对象包括2个方面,一是污染源调查数据,二是水环境容量计算数据,两者相辅相成,但规划院对各省的技术复核以水环境容量数据复核为主。
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复核的总体要求包括:数据的准确性、系统性、规范性等3个方面。
其中,数据的准确性在后续的复核步骤2-7中详细论述,是技术复核工作的重点。
总体要求侧重对数据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的要求,侧重表达的规范性和信息的全面性。
其中,规范性要求全国各地水环境容量核定提交的基础数据要完备、信息表达要一致。
系统性要求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各类数据相互匹配、相互照应。
《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
《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河南省是全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水文特性突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差异较大,水旱灾害频发。
为满足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等对水文基础信息的需求,目前我省水利行业已建成余处各类水文自动监测站点,对降水、河道、水库、闸坝水情、土壤墒情、地下水情等要素进行自动监测存储传输,形成了较完善的水文自动监测系统。
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综合利用水文、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水文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自动化。
水利部为指导全国水文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制定了《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要求各省根据自身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特点在《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框架内制定相关标准。
我省水文自动监测系统自年开始建设,由于建设时间、建设项目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标准体系、数据传输与通信方式各有差异。
为统一河南省水文自动监测系统通信方式,规范水文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格式,便于我省水利部门后期建设项目的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兼容性、统一性,通过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各类数据共享,满足各应用方对水文自动监测数据的需求,制定本规约。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任务来源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按河南省水利厅安排,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于年月提出项目申请,年月通过立项评估,年月日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号”正式批准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制定项目,立项编号,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负责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编制原则和依据()规范性原则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科学性和适用性原则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相关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结合以往水文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建设经验,依据河南省实际情况,力求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以指导我省水文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建设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编制说明
2016 年 3 月 7 日在北京召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前期研 究开题论证会,会议邀请了 8 位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2016 年 3 月 9 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修订研讨会,会议邀请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 公司)、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1.2 修订背景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以下简称“现行导则”)于 2010 年 4 月 1 日实施。现行导则在工作程序、评价等级划分、声环境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预测等方 面进行了规定。但为了进一步规范现状调查、预测方法和符合环境管理的需求,需要进行修 订。
2015 年 9 月,原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完成《重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 工作方案》。该方案按照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环境容量的目标,重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体系,提出近期导则修订计划,其中特别提出开展要素和专题导则修订工作,当时环境 要素类导则主要包括“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电磁等六类”。其中提出要素导则 进一步提升预测方法和模型计算的科学性,在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约束下,确定 污染源允许排放量,形成污染源排放清单,从而有效与排污许可证衔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修订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九月
目次
1 项目背景.....................................................................................................................................1 2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2 3 国内外相关评价方法研究.........................................................................................................3 4 修订原则和技术路线.................................................................................................................4 5 标准修订主要内容与说明.........................................................................................................5 6 主要修订内容对比...................................................................................................................19
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规范
3.1.2 社会环境资料包括人口、工业、农业、林业、渔业、航 运、乡镇企业、景观、文物、人群健康等。
3.1.3 水资源资料包括水资源量及其分布、水资源开发利用现 状和供需状况、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及其运行方式、取水口、城镇饮 用水水源地等。
2.10.2 规划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分析研究与水资源保护相关 的重要问题,规划应突出重点并具有可操作性:
2.10.3 要保证规划的先进性,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 高水资源保护规划成果的科技含量。
3 基本资料收集与数据库建立
3.1 收集规划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水资源、水污染状况及有关发展规划等基本资料
5 规划水域污染调查和水质现状评价
5.1 入河排污量及污染源分析 5.1.1 规划要以水功能区划为基础,按规划水域排污口、支流 口排入的污染物调查、监测与评价开展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 对主要污染源(点源、面源)进行调查、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评价 结果进行合理性检验。 5.1.2 应调查统计入河排污口、支流口的位置、数量及水量与 水质,确定入河排污口的种类、性质及排放方式,各类污染物入河 量及其过程分布。根据调查结果,重点分析流经大中城市的河段、 水域的入河排污口、支流口情况。 5.1.3 入河排污口现状评价因子一般选取 CODcr、氨氮、BOD5、 石 油 类、 挥发酚、氰化物 、总 砷 、总 汞、 六价铬、 总 铜、 锌、 总 铅 、总镉等 。评价标准采用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
《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 -基本资料收集与数据库建立 -水功能区划与水质目标确定 -规划水域污染调查和水质现状评价 -规划水域水质预测与受纳污染物预测 -规划水域纳污能力分析 -规划水域纳污总量控制方案 -主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 -地下水重点保护区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质监测规划 -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规划报告编制
《地表水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附件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0□□部分代替HJ/T91-2002地表水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urface water monitoring(征求意见稿)202□-□□-□□发布202□-□□-□□实施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布点与采样 (2)5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9)6监测数据处理 (10)7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1)8资料整编 (16)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地表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和水样保存要求 (18)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表水总磷现场监测前处理规定 (21)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表水采样记录表 (23)附录D(资料性附录)常用地表水监测项目分析方法 (24)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地表水监测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资料整编等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是对《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中地表水监测技术规范部分的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增加了附录A,将水样保存和容器的洗涤统一为附录A;——增加了附录B,明确了地表水总磷现场监测前处理规定;——增加了附录C,将资料整编章节中表格统一为附录C;——增加了附录D,将原附表1统一为附录D,更新了地表水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删除了流域监测;——修改了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中地表水内容的相关表述;——完善了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资料整编等相关内容。
自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中涉及到地表水监测的部分废止。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试行)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试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9年12月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运行维护基本要求 (3)5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4)6 运行维护 (8)7 运维档案与记录 (12)附录A 水质自动监测站质控措施检测方法 (14)附录B 实际水样比对——样品采集与保存 (17)附录C 实际水样比对——实验室分析方法 (19)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环境管理,规范和指导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工作,制定本规定。
本要求明确了固定式、简易式、小型式和浮船式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运行维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和运行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要求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制订。
本要求主要起草人:陈亚男、姚志鹏、刘允、李东一、杨凯、王延军、王亮、申田田、何纪平、李旭冉。
本要求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解释。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技术要求1 适用范围本规定明确了固定式、简易式、小型式和浮船式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运行维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和运行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固定式、简易式、小型式和浮船式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以及远程维护、现场维护、应急维护。
本规定适用的监测项目为常规五参数、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叶绿素a、蓝绿藻密度等参数,其他监测项目可参照本规定。
2 引用文件本规定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6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97 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98 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99 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0 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1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2 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372 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31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 915 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定。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技术导则-采样技术导则(10.8)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采样技术导则二O一七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前言 (1)1适用范围 (1)2监测断面 (1)3监测指标 (1)4工作程序 (2)第二章术语和定义 (3)1总氮 (3)2铜、铅、锌、镉、铁、锰 (3)3砷、硒、汞 (3)4氰化物 (3)5挥发酚 (3)6石油类 (3)7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4)8全程序空白 (4)9感潮河流 (4)第三章采样方案的制定 (4)1确认断面基本情况 (4)2确定采样人员 (5)3采样器材、现场测定仪器、保存剂准备 (5)4采样时间、路线和交通工具 (6)5应急预案 (6)6安全保障 (6)第四章采样器材的准备工作 (7)1采样器材介绍 (7)2表层采样器 (7)3深水采样器 (8)4石油类采样器 (9)5虹吸装置 (10)6可溶态重金属抽滤装置 (11)7过滤筛网 (11)8离心机 (12)9绞车 (12)10破冰工具及冰雪清理工具 (13)11执法记录仪 (14)12水深计 (14)13测距仪 (14)14温度记录仪 (14)第五章采样瓶的准备工作 (14)1采样瓶介绍 (14)2洗涤液的配制 (15)3采样容器的清洗 (15)4采样容器洗净的判断标准和要求 (18)第六章纯水和固定剂的准备工作 (20)1纯水的准备工作 (20)2固定剂及配套设备的准备工作 (22)第七章采样点位确认工作 (27)1采样现场的记录工作 (27)2采样条件判断 (28)3测量河宽和水深 (28)第八章一般河流断面和湖库点位水样采集和保存剂添加要求 (29)1使用采样器采水 (29)2现场项目监测 (31)3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砷、硒、汞、六价铬、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采样方法 (32)4铜、铅、锌、镉的采样方法 (33)5石油类的采样方法 (34)6叶绿素a的采样方法 (35)7采样完成后的工作 (35)第九章受藻类影响的湖库点位水样采集和保存剂添加要求 (35)1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砷、硒、汞、六价铬、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的采样方法 (36)2铜、铅、锌、镉的采样方法 (37)3石油类的采样方法 (38)4叶绿素a的采样方法 (39)5采样完成后的工作 (39)第十章感潮河段断面水样采集和保存剂添加要求 (39)1合理安排采样时间 (39)2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砷、硒、汞采样方法40 3五日生化需氧量、六价铬、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采样方法 (41)4铜、铅、锌、镉的采样方法 (42)5石油类的采样方法 (43)6采样完成后的工作 (44)第十一章冰冻断面水样采集和保存剂添加要求 (44)1采集前的安全检查 (44)2破冰 (44)3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砷、硒、汞、六价铬、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采样方法 (45)4铜、铅、锌、镉的采样方法 (46)5石油类的采样方法 (48)6叶绿素a的采样方法 (48)7采样完成后的工作 (48)第十二章水深小于0.5m断面水样采集和保存剂添加要求 (49)1采样方式 (49)2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六价铬、硒、砷、汞、氰化物、氟化物、挥发酚、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采样方法 (49)3铜、铅、锌、镉的采样方法 (51)4石油类的采样方法 (52)5采样完成后的工作 (53)第十三章多泥沙河流断面水样采集和保存剂添加要求 (53)1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砷、硒、汞采样方法53 2五日生化需氧量、六价铬、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采样方法 (54)3铜、铅、锌、镉的采样方法 (55)5石油类的采样方法 (56)6采样完成后的工作 (57)第十四章水样冷藏运输要求 (57)1装入冷藏箱 (57)2水样运输交接 (57)3水样运输 (58)4与分析机构的交接 (58)第十五章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 (58)1采样人员 (58)2采样用试剂 (59)3采样设备和器皿 (59)4采样点位 (59)5采样过程中质量保证 (59)6采样过程中质量控制 (60)第十六章其他要求 (60)1如何避免水样污染 (60)2水质采样安全要求 (61)附录:采样设备汇总表 (63)第一章 前 言1适用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采样任务。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培训HJ 91.2-2022
设置方法河流监测断面(如右图)1、背景断面:原则上设置在水系源头,未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用区及主要交通路线。如果拟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应在地球化学异常区上、下游分别设置;如果水土流失情况较严重,应设置在水土流失区上游。
2、对照断面:应设置在河流流经本区域大型污染源之前,便于了解该水体在大型污染源汇入之前的水质状况,避开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3、控制断面:应设置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地表水基本混匀处。4、入境断面:应设置在水系进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宜靠近水系入境处。5、河口断面:应设置在地貌上具备明显河流特征处,宜靠近河口,原则上在最后一个排污区(口)的下游,能反映河流汇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之前的水质状况。6、 出境断面:应设置在本区域最后一个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宜靠近水系出境处。
名词解释
水环境质量监测: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特性指标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并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流域: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习惯上指地表水的集水区域。水系: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相互连接组成的系统。潮汐河流: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河口:河流汇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河段。潮区界:潮汐河流河口中发生潮位变化的上界。涨潮时潮波由河口沿河道上溯,潮波变幅等于零的分界点。其位置并非固定不变,随河水流量大小与涨潮流强弱等因素的不同组合而上下移动。感潮河段:流量和水位受潮汐影响的河段。
布点与采样
布点原则监测断面的布设在宏观上能反映流域(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监测断面的布设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设置在顺直河段上,。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采样活动的可行性和方便性,尽量利用现有的桥梁和其他人工构筑物。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水文测流断面,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监测断面的设置数量,应考虑人类活动影响,通过优化以最少的监测断面、垂线和监测点位获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监测数据,有助于了解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监测断面布设后应在地图上标明准确位置,在岸边设置固定标志。同时,以文字说明断面周围环境的详细情况,并配以照片,相关图文资料均应存入断面档案。流域(水系)可布设背景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和河口断面。行政区域可在水系源头设置背景断面或在过境河流设置入境断面或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出境断面或河口断面。
国考断面水站建设及运维技术要求参考文档
分辨率 零点漂移 量程漂移 准确度 重复性 检出限
实际水样 无故障运 比对 行时间
记忆效应
pH干扰
氨氮
光度法/电 极法
高锰酸盐 光度法/电
指数
极法
0~ 10mg/L
0.001mg/L
±0.02 mg/L
±1.0%F.S ± 5.0%
0~ 0.01mg/L ±5%F.S ±5%F.S 20mg/L
±5%
防护等级
—
—
—
≥720h
IP68
±0.1pH ≤30s ±0.1pH ≥720h
IP68
≤5%
≤120s ±0.3mg/L ≥720h
IP68
≤1%
≤30s
±1%
≥720h
IP68
≤5%
≤30s
—
≥720h
IP68
04
分析仪器技术要求—常规分析仪性能要求
常规分析仪性能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
分析仪 检测方法 量程
系统通信协议技术导则》
数据采集推送
远程反控、设置
断电后能自动保存历史数据和参数设置。
数据采集与存储
采集:仪器数据、流程、
支持《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仪器通信协议技术导则》 和《国家地表水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导则》要求; 远程数据传输须采用具有校验功能的通讯协议; 能够满足无线、光纤和VPN通讯方式的需求; 具备对通信链路的自动诊断功能,实现超时补发。
辅助单元
样品流向
控制信号
01 固定式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集成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远程诊断/远程反控
01 系统集成各单元支持远程诊断和控制,远程参
数设置、响应及时、控制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通讯协议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采集端与总站中心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规定了传输的过程及数据命令的格式,给出了代码定义,本标准允许扩展,但扩展内容时不得与本标准中所使用或保留的控制命令相冲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 212-2017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GB/T 19582-2008 基于Modbus 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HJ 525-2009 水污染物名称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Automatic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
指完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的现场部分,一般由站房、采配水、控制、检测、数据传输等全部或者数个单元组成,简称水站。
3.2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平台
指对水站进行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统计与应用的系统,简称数据平台。
3.3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Automatic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由水站和数据平台组成的自动监测系统。
3.4上位机
是安装在各级环保部门、通过传输网络与数采仪连接并对其发出查询和控制等指令的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等,本标准简称上位机。
3.5在线监测仪器Automatic Measurement Device
是安装在地表水自动测站现场,用于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并完成与上位机通讯传输的设备,包括水质分析仪、流量(速)计、数据采集传输仪等,本标准简称监测仪表。
3.6现场机
安装于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的监测仪表和数采仪统称为现场机。
3.7数据采集传输仪
是采集各种类型监控仪器仪表的数据、完成数据存储及与上位机数据传输通讯功能的单片机、工控机、嵌入式计算机、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等,本标准简称数采仪。
3.8监测周期
是指水站定期采样进行所有项目分析的工作模式下,相邻两次采样所间隔的时间。
如果水站连续不停监测,监测周期应根据水站所配置的监测项目里最长的分析周期来确定。
瞬时监测的项目(如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和浊度等)可实时采集数据。
流量的周期数据取监测周期内的监测值总和。
3.9周期数据
指监测周期内采集的数据。
3.10质控数据
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采集周期数据基础上临时手工或自动添加采集的数据。
4 系统结构
4.1地表水在线监测系统从底层逐级向上可分为现场机(数采仪)、传输网络和上位机(平台)三个层次。
上位机通过传输网络与现场机(数采仪)进行通讯(包括发起、数据交换、应答等)。
4.2地表水在线监测系统构成方式:
现场有一套或多套监控仪器,监控仪器仪表具有数字输出接口,连接到独立的数据采集传输仪,上位机(平台)通过传输网络与现场机(数采仪)进行通讯(包括发起、数据交换、应答等),如图1 所示。
图 1 系统构成方式
5 协议层次
5.1现场机(数采仪)与上位机(平台)之间基于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具体的组网方式不作限制。
5.2本标准规定的数据传输协议应用于TCP/IP的应用层,即现场机(数采仪)与上位机之间进行通信时,交换消息的内容和规范,在TCP/IP传输层,规定使用TCP协议。
6 协议内容
6.1应答模式。
完整的命令由请求方发起、响应方应答组成,具体步骤如下:
请求方发送请求命令给响应方;
响应方接到请求后,执行请求操作并发送执行结果给请求方。
请求方在指定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执行结果,按执行超时处理。
6.2超时重发机制
一个请求命令发出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回应,视为超时;
超时后重发,重发超过规定次数后仍未收到回应视为通讯不可用,通讯结束;
超时时间及重试次数可以根据具体的通讯方式和任务性质可自定义。
6.3通讯协议数据结构
所有的通讯包都是由ASCII 码(汉字除外,采用UTF-8 码,8 位,1 字节)字符组成。
通讯协议数据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通讯协议数据结构
通讯包结构如表1,所有的通讯包都是由ACSII码字符组成,标点符号为英文半角,且通讯包中不含空格。
其中每部分具体组成见表2,其中长度为最大长度,不足位数按实际位数。
6.4通讯包
通讯包结构组成见表2。
表2 通讯包组成
6.5数据段结构组成
数据段结构见表3,其中长度为最大长度,不足位数按实际位数。
表3 数据段结构组成
6.6数据区
6.6.1 数据区结构定义
字段与其值用‘=’连接;在数据区中,同一项目的不同分类值间用‘,’来分隔,不同项目之间用‘;’来分隔。
6.6.2 数据区数据类型
C4:表示最多4 位的字符型字符串,不足4 位按实际位数;
N5:表示最多5 位的数字型字符串,不足5 位按实际位数;
N14.2:用可变长字符串形式表达的数字型,表示14 位整数和2 位小数,带小数点,带符号,最大长度为18;
YYYY:日期年,如2016 表示2016 年;
MM:日期月,如09 表示9 月;
DD:日期日,如23 表示23 日;
hh:时间小时;
mm:时间分钟;
ss:时间秒;
zzz:时间毫秒。
6.6.3 数据区字段定义
字段名字段名要区分大小写,单词的首个字符为大写,其他部分为小写。
6.6.4 请求命令返回
请求命令返回如下所示:
6.6.5 数据标记(以国家标准为依据)
数据标记如下所示。
6.6.6 命令编码
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常用监测因子和设备信息编码表
表A.1 水监测因子编码表(可扩充,遵循HJ 525-2009)
注:所扩展的因子编码应符合HJ525-2009标准要求;
表 A.2 环境测因子编码表
表A.3 现场端设备分类编码表
表A.4 现场端信息分类编码表
表A.5 现场端信息编码表
现场端信息编码表按照监测项目类别,分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参数等,具体数据传输内容如下:
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通讯命令示例和拆分包及应答机制示例
示例说明:附录C 示例中QN=20160801085857223 表示在2016 年8 月1 日8 时58 分57 秒223 毫秒触发一个命令请求,ST=21 表示系统类型为地表水体环境污染源,
MN=88888880000001表示设备唯一标识,PW=123456 表示设备访问密码。
表 B.3 设置现场机(监测仪表)时间(1012)
表 B.6 提取实时数据间隔(1061)
表 B.7 设置实时数据间隔(1062)
表 B.8 设置数采仪(分析仪表)密码(1072)
表 B.10 上传污染物实时数据(2011)
表 B.12 上传污染物小时(4小时/组)数据(2061)
表 B.14 上传污染物核查数据(2062)
表 B.16 上传污染物加标回收数据(2063)
表 B.21 远程留样(3015)
表 B.22 上传留样信息(3015)
表 B.23 设置留样器留样模式(3031)
表 B.24 取留样器留样模式(3032)
表 B.25 上传仪表/数采仪信息(日志)(3020)
表 B.27 上传仪表/数采仪信息(状态)(3020)
表 B.31 设置仪表/数采仪信息(参数)(3021)
表 B.32 提取现场系统信息(3040)
表 B.33 提取现场经纬度及环境信息(3041)
表 B34 远程切换运行模式(3042)
表 B35 远程重启现场数采仪(3043)
表 B36 远程启动系统单次测试(3044)
表 B37 远程控制系统紧急停机命令(3045)
表 B38 远程控制系统进入待机命令(3046)
表 B39 系统报警确认(3047)
表 B40 远程启动系统全面清洗(3048)
表 B42 远程启动系统外管路清洗(3049)
表 B43 远程启动系统内管路清洗(3050)
表 B45 远程启动沉砂池清洗(3051)
表 B41 远程启动系统除藻操作(3052)
表 B44 远程启动五参数池清洗(3053)
表 B46 远程启动系统过滤器清洗(3054)
表 B47 远程设置系统沉淀时间(3055)(默认1800秒)
表 B48 远程设置系统运行测量时间间隔(3056)(默认4小时/次)
表 B49 设置采样泵运行模式(3057)
表 B50 远程控制泵 (3058)
表 B51 远程控制阀门 (3059)
表 B52 启动单台仪表自动校准(3081)
表 B53 启动单台仪表平行样测试(3982)
表 B54 启动单台仪表标液核查(3083)
表 B55 启动单台仪表加标回收(3084)
表 B56 启动单台空白校准和或量程校准(3085)
表 B57 启动单台仪表量程测试(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