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程颐在回答别人关于寡妇能否再嫁时说: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 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是“吃人” 。 ──鲁迅
2、消极:
①尊卑等级; ②重男轻女; ③因循守旧;⑤重礼轻法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扼 杀人的自然欲求。
各有个圣人。”“满街人都是圣人。”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 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 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 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 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 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物之本也 。
5.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焉有一 理。
理学
6.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孺子入井, 心学
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7.“善念存时,即是天理。”
心学
共同点: 1、内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 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 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思想实质); 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佛教主要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 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
2.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
国家分裂、战乱不休,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需要从宗教 中寻找心理安慰。佛道的传播不仅顺应了普通人的心理 需求,也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一)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二)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必修三宋明理学

必修三宋明理学

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是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学习延伸
宋明理学的可取之外: ①和谐意识 ②忧患意识 ③崇尚道德 ④强调力行
宋明理学的不可取: ①尊卑等级 ②重男轻女 ③因循守旧 ④重利轻义 ⑤重礼轻法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A.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 求。 B.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作用。
本课小结
背景: 三教合一
“理”是万物的本

程朱理学: 原
格物致知。
明 流派:
“存天理,灭人欲”
理 学
“心”是万物的本原
陆王心学: “发明本心” “致良
知”
影响: 消极 积极
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 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
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的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志。
含义: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获得其中的“理”。 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 国际影响: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盛行,被称为“朱子学”; 观念的是
它以“理”(或“天理”)为核心 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 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2、基本流派: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首先先解释一下宋明理学的概念: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高二必修三教材中主要讲的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他们形成的背景是三教合一。

我就按必修3的内容来说了。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程朱理学即二程兄弟(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集大成。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性质)。

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

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

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里面的“理”即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方法论是“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字守仁,也称王守仁)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

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其方法论。

而性质是主观唯心主义。

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

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

至戴震著《孟子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这些必修3教材上并未做过多解释。

宋明理学这一章主要把握这俩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及它的影响跟评价。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宋代产生的理学,盛行于南宋和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理学家所言之理,已非自然之理,而是性理,所谓“格物致知”,并非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是返求于内心时对性理本体的体认。

在理学家看来,理得之于天而存于心,是人心中抽象的超时空不变的道德本体;为了突出这种道德本体的绝对性和客观性,他们常在“理”之前加一个“天”字,以示价值之重,不容怀疑。

一、理义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天理的呈现,以主体的生理作用和情感欲望的消解为前提,以能体现封建义理、公而忘私的道德人格存养为进路。

这意味着外在的人伦日用的的社会道德实践,最终要以内在的主体心灵的道德自律为核心,一切价值问题归之于人的心性,由“理一分殊”来解决。

理学家是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对于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本能和情感欲望,时时有一种大敌当前的焦虑,希望通过“持敬”、“克己”的修养获得一种忘我的心里体验和无私的纯正情感,达到与天地合德与万物同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崇高境界。

因此,理学家的“穷理”,不仅仅是对形而上学的性理本体的体认,也是一种追寻“孔颜乐处”的具有仁者胸襟和圣贤气象的理想人格的自觉。

这种理想人格体现的是主体内心超越性理本体与情感世界之间的对峙的“中和”之美,在朱熹以“心统性情”为基本命题的心性理论的建立过程中,就可以看到他寻求“中和”的努力。

二、理学的产生理学的形成,是宋代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最佳反映,亦是长期儒、佛、道融合的结果,也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北师大版高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北师大版高

第2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重点:宋明理学的阶段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

教材整理1理学的产生1.背景(1)唐宋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重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唐宋以来儒家学者不断思索的重要问题。

(2)面对困境,朝廷要求封建思想家对儒学进行改造创新,以维护封建统治。

2.产生(1)王安石创立了“新学”,并以其为指导,实行变法。

(2)官僚地主集团反对王安石变法,把理学作为他们反对变法的精神武器。

3.含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4.影响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对“三教合一”的认识“三教合一”的主X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X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三教合一”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以及儒家思想的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

教材整理2理学的奠基者程颢和程颐1.地位北宋重要的理学家,是理学思想的奠基人。

2.主X(1)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主X先有理而后有物。

(2)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3)道德观:强调“克己复礼”,主X“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封建纲常。

教材整理3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思想主X(1)“理”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根据。

理是唯一的、绝对的存在,故又称“天理”。

(2)封建的三纲五常就属于“天理”,主X“存天理,灭人欲”。

2.影响(1)在元、明、清时期,朱熹被统治者尊崇为“大贤”,其地位仅次于孔孟。

(2)朱熹的理学还跨出国门,被日本德川幕府奉为“官学”,被西欧的启蒙学家所借用,创造了“理性”概念。

教材整理4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1.心学的形成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宋明理学(二)剖析

宋明理学(二)剖析
• 理学分几派 陆 九 渊
程 颢
朱熹
程 颐
王 守 仁
二程兄弟在理学思想发展中的贡献
程颢(hào)(1032—1085)
字 伯 淳 (chún) , 学者称明道先生。河 南洛阳人。曾任地方 官吏,后任太子中允、
监察御史里行。
程颐(1033—1107)
字正叔,程颢之 弟,学者称伊川先生 。们在思想方法上注重区 分形上与形下是分不开的。《周易· 系辞》说“形而上 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 不同时代的哲学家对这两句话给以了不同的解释。二程 认为,凡是物质的东西,具体的东都是属于“形而下” 的,是“器”;凡是普遍的、抽象的东西都是属于“形 而上”的,是“道”。感性地存在的东西是形而下的, 只有用理性才能把握的东西是形而上的。天地、万物、 阴阳都是形而下的器,事物的规律、本质、共相才是形 而上的道。程颢认为区分普遍与特殊、区分理和物、道 和器,是哲学的重要方法。
“敬”与“静”混为一谈。程颐说:“敬则自
虚静,不可把虚静唤做敬。”(同上)用“主
敬”代替周敦颐的“主静”。一味求静,容易
放松警惕性。至于“敬”的界定,程颐说: “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
谓一。”(同上)所谓“主一”、“ 无适”。
就是高度集中注意力去遵守封建伦理二不要有 一丝一毫的背离。(僧侣主义修养方法,比佛 道僧侣主义更适合封建统治的需要)
性,尽性便至命。因指柱曰:‚此木可以为柱,
理也;其曲直者,性也;其所以曲直者,命 也。‛理,性,命,一而已。(《二程外书》 卷十一)
既然,从根本上看,性、理、命难以分开,
为什么又出现不同的概念呢?程颐说:
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
为心,其实一也。(《二程遗书》卷十八) 就是说理在自然为不可违抗的“命”,在 社会为规范行为的“义”,理赋于人为先验之 性,理寓于身为主宰之心。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 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魏晋南北朝时,道 教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 子为祖先,道教地位很高。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笔记
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儒学出现危机,其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
佛、道的迅速传播,儒学出 现危机。但三教彼此在反复 辩驳中也相互吸纳、渗透。 到了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 盛,许多知识分子兼修儒、 佛或三教并修,出现了“三 教合一”的趋势,为宋明理 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 的土壤。最终儒学的发展进 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材料五:良知即天理。 材料六:
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 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 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材料七: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
二、宋明理学
(二)陆王心学: 笔记
1.代表人物: 陆九渊(南宋) 王守仁(明)
二、汉代——确立统治地位,成为主流思想 魏晋至唐宋——受到挑战,三教合一
三、宋明——继续发展:理学出现
思考:从政治、文化和经济角度探讨与宋代 理学的产生相关的因素是什么? 笔记
1.政治: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 重文轻武,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2.文化:儒学的危机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 求;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 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3.经济:经济迅速发展,科学进步,引发理 学家对自然界及社会的思考。
儒(根本)
(目的)
(4)实质: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鲁迅:翻开历史一 查…满本都写着两 个字“吃人”。

宋明理学知识点完整梳理

宋明理学知识点完整梳理
陆王心学于程朱理学日趋僵化之际,而盛于明代中后期。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则于心学日趋式微之际,与事功学派合流而盛于清代。
四.目的
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问题以及外来佛教何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通过吸收佛道二教思想,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④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⑤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
⑥影响: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积极作用。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压制人的自然欲望,有消极作用。
二.产生原因
1.经学的发展瓶颈促使了儒学内部的改革。
2.佛教、道教的冲击。
3.三教合一的思潮。
4.儒家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不完善。
5.理学家们的个人努力,提出复兴理学。
6.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打击。
三.主要学派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
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 ,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 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 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 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等。

高二历史下册《宋明理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册《宋明理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册《宋明理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

”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

”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C.从天人感应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选A。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理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所以朱熹的理学开始从世界的本源出发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2.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A.穷理的方法问题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解析:选A。

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双方对探究理的方法的异同,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

所以答案为A项。

3.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特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在灾害面前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一次次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大爱无疆”、“有难同当、自强不息”,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地考验,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方面的影响表现在()①压抑人的自然欲求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D。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但理学中很多思想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借鉴意义,如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都是理学对人格塑造的积极影响。

故②③④是正确的。

4.“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 A.老庄思想B.程朱理学C.王阳明心学D.孔孟之道解析:选C。

本题以世人熟知的禅宗理论考查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26464

宋明理学26464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
林制,则强徐调:责“任苟使利命国,凸家显生人死性以庄,严岂, 对因塑祸造福中避华民趋族 之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三从四德
“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
产生
后人评价: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排击
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
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 ——
《在四李库贽全的书思总想目体提系要中》,(世清界官的修本) 原是(A )
A、阴阳二气 B、道 C、理
D、天
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D)
提示: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强调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区别“亡国”与“亡天下”、“保国”与“保
•亡天国下:”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 个民族的命运。
思想
经济
政治
代表作
王夫之 黄宗羲
唯物主义思想
批判封建君 主专制
大贾富民者,
《船山遗书》
国之司命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下列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
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统治
D
D.主张“心外无理”
4、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B.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即格物致知

第3课_宋明理学

第3课_宋明理学

结合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思考:程朱理学 有哪些影响?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 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力地维护了
封建专制统治。同时又具有和谐意识,崇尚道
德,注重气节,讲求自我节制等对塑造中华民
族性格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影响。还传及日本、
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
学派”。 主要理论著作:朱熹《四书章句集
理学在今天……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 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 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 极 影 响 积 极 影 响 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 压抑、扼杀自然欲求。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③儒学的发展
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 存在着严重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 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魏晋时期, 儒学开始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 新的发展。
此图绘佛、道、儒 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 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 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 合一”的社会思潮。画 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 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 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①佛教的盛行
佛教是外来的宗 教,它创自古代 印度,汉朝传入 中国内地,魏晋 时期盛行。佛教 宣扬人生一切皆 苦、现实世界一 切皆空的苦空二 谛学说,主张超 脱尘世,出家修 行,落发为僧。
②道教在民间传播
道教则是中国土地上自 生的宗教,它正式创始于东 汉末年,开始主要在受苦受 难的民众中流行,后来在上 层社会中也有不少信徒。 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 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 乃至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等。 道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

宋明理学(正式)

宋明理学(正式)

3、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 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 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4.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
白马寺(河南洛阳)
江南春 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 唐•杜牧
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 千里莺啼绿映红, 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 水村山郭酒旗风。 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 “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 南朝四百八十寺, 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①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②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
知识点拔 材料一 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 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山中树上的花自 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 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 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 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 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 (2) 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 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参看教材P15学习思考)
4.影响 •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
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 • 学术思想流传海外。
理学的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 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 主义,即认为世界 统一于人的意识之 外的精神存在物如 绝对精神、上帝的 意志。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的分支
01 发展
03 主要特点 05 总结
目录
02 简介 04 主要学派 06 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理学是中国古代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 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元 朝成为官方哲学。
总结
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南北朝;佛教徒提出佛为正,三教归佛。隋朝:儒学家提出“三 教合归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 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 学体系——“理学”。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 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吸收了释教的“空有合一”的本体论,“顿渐合一”的认识论,“明心见 性”、“返本复初”的修持观等,因之有人说是“阳儒阴释”,或者“三教合一”的新形态。理学的开山祖周敦 颐的著作《太极图说》明显地是三教融合为一的代表作。二程主张“性即理”,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 并通过内心的修养功夫来“窒欲”,以恢复天理,这明显地受到过佛教心性论和禅宗修持方法的影响。朱熹是理 学集大成者,是竭力排斥佛教的一个人物,但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修持方法无不打上 佛教的烙印,有人说他是“阳儒阴释”,“表儒里释”,他自己也感叹说:佛教的“克己”,“往往我儒所不及” (《朱熹语录》卷二十九)。王阳明是心学的主要代表,通观他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及“致良知”的修养方法, 与禅学的佛性论及修持方法有着很多相通之处。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和心学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和心学

对后世影响的比较
理学
理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对明清 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理学强调的社 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也影响了后世的文 化和社会发展。
VS
心学
心学的影响主要在思想领域,尤其是对明 代的王阳明等思想家。心学的思想也影响 了后世的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成为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6
宋明时期新儒学的现代价 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心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01
02
03
朱熹的理学派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 学家、教育家,他的理学 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 墨客。
陆九渊的心学派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心学 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强调 内心自省和自我修养。
王阳明的心学派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的心学 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强调 实践和行知合一。
心学对后世的影响
ABCD
对中国文化、教育、政治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进了儒释道的融合,为 后世文化交流和思想创新 提供了基础。
04
心学的发展与影响
心学的起源和形成
心学起源于北宋时期,由程颢、程颐 等人开创。
心学在明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推广,王阳明等人成为心学的集大成 者。
心学在南宋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朱 熹、陆九渊等人成为心学的代表人物。
存天理、去人欲。
陆王心学
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 表,强调心即理、知行
合一。
永嘉学派
以叶适为代表,主张功 利主义、强调事功和实
用。
永康学派
以陈亮为代表,主张经 世致用、提倡事功。
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强化了儒家道德伦理观念, 成为封建社会后期主流价 值观。
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化 发展受到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

第2课-宋明理学-练习题

第2课-宋明理学-练习题

第2课-宋明理学-练习题第2课宋明理学练习题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化的主流思想之⼀,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

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A.“为政以德”,“节⽤⽽爱⼈”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即礼也”、“⼼外⽆物” D.“万物皆只是⼀个天理”2、“眼珠⼦,⿐孔⼦,朱⼦⾼于孔⼦;眉先⽣,胡后⽣,后⽣长于先⽣。

”这是⼀副中国近代⽐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于孔⼦”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了系统的⼼学理论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于孔⼦C.朱熹的⼼学理论⽐孔⼦的学说⾼明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儒家学说3、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

理学的代表⼈物北宋“⼆程”、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A.⼈⼼是世界万物的本源B.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害D.“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4、下⾯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①儒家思想有⼈⾃⾝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学习个⼈品德的养成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宋代程朱理学的核⼼思想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仁”与万物俱⽣C.“理⽓论”“⼼性论”D.封建的伦理道德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欲”,这⾥的“天理”是指A.天体运⾏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感应”理论7、“⼀事不穷,则阕了⼀事道理;⼀物不格,则阕了⼀物道理”,其⾔论反映出朱熹%①主张“格物致知” 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然界事物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④主张“存天理,灭⼈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8、“菩提本⽆树,明镜亦⾮台;本来⽆⼀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A.孔孟之学B.⽼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学9、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创良知之说,为暗室⼀炬。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理学指宋朝以来的新儒学,又称道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

广义的理学,即宋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包括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的洛学、张载的关学、陆王的心学;狭义的理学,专指二程、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和陆王的心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异同相同之处:(1)同属儒学,承继孔孟之道。

(2)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3)核心思想的实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过多的自然欲求。

(4)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之处:(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是内在的心,(2)认识论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2李约瑟难题思想,文化,哲学角度的解答1、缺乏古希腊科学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

“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中国是不具备“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这两个基础的,所以在古代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所以我国古代的一切技术只能归结为经验技术,而非科学技术。

2 、缺乏解放普通劳动者的发明思想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主要是技术发明。

大多数的发明创造并非是古代政府的有目的的创造,很难形成一个产业,一个大方向,大多数的发明来自于普通民众,很零散,无法集中利用,统一规划,发明力量无法有力发挥。

3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逻辑思想是整个文明与科学的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1)东方思维方式通常不注意思维工具或手段的理性研究和系统锻造,而是注重工具的直接使用。

西方思维则不同,他们固然注意术的研究,注意思维手段及其他手段运用的研究,更注重工具的系统的锻造。

中国文化之 两宋: 内省、精致

中国文化之 两宋: 内省、精致

• 王守仁(王阳明的本名)的心学在陆九渊的基础 上进一步深化,他不仅承袭了“心即理”的学说, 而且还指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 外无理”,认为身体的主宰是心,心的本体是理。 在王阳明看来,事物的理并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 中,而是存在于人的内心。 • 关于如何认识人的内心,王阳明提出“致良知”。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 (一)宋代教育的特色 • 一是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 二是重视发展地方学校,书院教育发展到 高峰。
(二)宋代科技成就
• 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是宋代 的科技成果: • 沈括的指南针 • 毕升的印刷术 • 唐福、石普发明了火药。
(三)数学
• 贾宪在《皇帝九章算法细草》中提出了贾 宪三角,秦九韶在数学九章中提出了“大 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
瓦舍 勾栏
• 在两宋的城市里,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出现 了固定的商品交易兼游艺场所叫瓦子,瓦室或瓦 舍。在瓦舍里设有栏杆围起来的演出场所叫勾栏, 勾栏里有乐棚供专业艺人演出使用,主要节目有
• (一)傀儡戏 (二)参军戏 (三)市人小说 • (四)杂剧 (五)讲史 (六)说书 • (七)皮影 (八)角抵 (九)花鼓
(四)历法
• 沈括 “十二气历”法。
思考题
• 试比较唐代文化和宋代文化有何不同,并 思考唐宋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
(二)宋明理学的发展线索
• 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理学可分成道学、心学与气 学三派。
• 1.周敦颐、邵雍是理学的开创者,对后来的道学、心学、 气学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 2.程颢、程颐兄弟是道学的奠基者,朱熹则集其之大成。 • 3.陆九渊是心学一派的创立者,王阳明则集其之大成。 • 4.张载既是气学的开创者,又是道学的开创者。经王廷 相、吴廷翰、方以智等人的发展,至明清之际的王船山而 集大成。

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

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下‎列三个特点‎,对宋明理‎学有一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一)宋明‎理学是思辩‎化的儒学‎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辩性。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辩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

其‎中,道家的‎反应更为敏‎捷而迅速,‎道家借鉴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转型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

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

在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李翱‎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

但‎他们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比较简单‎化,韩愈主‎张“人其人‎,火其庐”‎,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法来禁止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李翱‎思考得相对‎深入一些,‎主张援佛入‎儒、以儒包‎佛,来解决‎佛教文化的‎挑战。

‎宋‎代的理学家‎们认识到,‎儒学之所以‎会受到来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由‎于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所‎以如何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证儒家思‎想的正当性‎与必然性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孟子从“‎四端”说出‎发,对儒家‎的性善论作‎了论证,荀‎子则从性伪‎说出发对性‎恶论作了论‎证,董仲舒‎把儒家道德‎嫁接在讲究‎阴阳家的世‎界观上,对‎儒学作了谶‎纬神学式的‎论证。

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不够充‎分,如孟子‎),要么是‎“不明”(‎混乱不清或‎者错误,如‎荀子与扬雄‎),而董氏‎谶纬神学化‎的论证更是‎粗浅,不值‎一论。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学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而‎最具形上学‎性质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宋明理学
【学习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自主预习案】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回顾宋明以前的儒学发展演变的脉络:
春秋——兴起;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到打击;汉武帝——正统。

2、魏晋以来,儒学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1)社会动荡;(2)、的冲击。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李翱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北宋五子: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理学开创者。

2.北宋五子的基本理论:
(1)周敦颐建构了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依据。

(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挂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张载是理学中的杰出代表,他严格区分天、道、性、心等概念,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开创了理学中的“”一派,
(4)程颢、程颐
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

主张先理而后物。

天理的核心是“”,仁者就是“”
②提出“”的认识论
③二程大力宣传儒家的经典《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认为这是为人的“指标”,一切行为、语言都要遵循圣人之言,“一切以圣人为师”
3、理学的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教)和人生命运(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

理学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三.派别
(一)程朱理学与理学的成熟
(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北宋)、朱熹(南宋)
“二程”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
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历代儒者中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的一位思想家。

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

●朱熹的思想主张:
A、在理气关系方面,主张认为比更根本。

B、修养论方面,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C、社会政治理论方面,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

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
D、《四书》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历史地位:(科考依据思想外传)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还形成“朱子学”学派
(2)主要思想
①“理”
②“存天理,灭人欲”
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

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③“格物致知”——把握“理”的方法
(3)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二)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心学的出现:
(1)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南宋)和王守仁(明)为代表的理学。

(2)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2.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1)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

(2)主张: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要将其剥落、扫除。

3.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1)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2)观点:①“心即理”②“致良知”③“知行合一”
四、理学的影响
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如清代学者戴震所抨击的,“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案】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不同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范畴
相同点:
【当堂检测案】
1.程颢、程颐认为天理的核心是
A.礼
B.仁 C .乐 D.气
2.朱熹“理气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理气浑然一体②理先气后③万物之理终归“太极”④气先理后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在理学的修养论和社会政治理论方面,朱熹认为
①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②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③万物之理终归“太极”④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4.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
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
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D.《诗经》《中庸》《周书》《大学》
5.心学的开创者是
A.朱熹
B.陆九渊 C .王阳明 D.张载
6.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王阳明
7.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吸收了
A.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B.佛教禅宗“心外无佛”思想
C.朱熹“理先气后”思想
D.二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的思想
8、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
A. 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
B. 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
C. 保持传统思想不变
D. 压制其他思想的发展
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材料二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材料三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1)材料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点?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又有何不同?
(3)程朱理学有没有积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1)理为万物的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先理后物,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

(2)认为人“心”为宇宙的本体(程朱理学以“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这一体系强调自心,主张修身养性,返身而诚。

(3)有,如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