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设计: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设计: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编者: 李颖秋教 学 过 程【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 进入新课 】前言: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1:儒学的危机思考1:儒学危机因何出现?客观: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生的苦难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使佛教和道教兴盛发展;主观: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以及赤裸裸的恐吓已经无法控制人心。

思考2:“三教合一”潮流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表现: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日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到宋代形成理学。

探究2:程朱理学问题1:理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儒学出现危机,需要振兴。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儒学危机;三教合一;理学兴起;理学概念、代表人物、主张、特点;心学产生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理学影响。

☆★ 过程与方法儒学的危机,主要讲解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三教合一的原因及表现;程朱理学产生原因、概念、实质、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分析陆王心学产生原因及主张,共同归纳概括宋明理学的影响。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理学是中国古代第二次思想大融合,是儒学的第二次更新。

【 教学重点 】理学产生原因、思想主张及特点;心学主张;宋明理学的影响。

————————————————————【 教学难点 】理学产生原因及实质。

————————————————————【 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主观:儒家学者为重兴儒学而积极思考和探索,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到宋朝形成理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指引与练习-最新教育文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指引与练习-最新教育文档

第4课宋明理学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一单元的第4课。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对本单元的整体要求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的演变过程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

宋明理学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宋明时期,儒学思想吸收佛道两教的长处,发展成完整的哲学体系,更加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并最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本课上承魏晋儒学的危机和唐宋三教合一的潮流,下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在教材中具有突出地位。

二、学生分析经过一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们已经基本适应高中历史的讲述方式,基本掌握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也具有了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且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对儒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

但是因为本课内容主要研究思想理论,所以比较抽象,部分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哲学知识作基础,所以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趣和难以理解。

针对上述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重点、难点1、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确定理由: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准确说明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也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保证。

●突破策略:利用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讲解,借助补充资料和巩固训练帮助学生掌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优质教学课件(34张)(共3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优质教学课件(34张)(共34张PPT)
③魏晋以来儒释道日趋融合 ④两宋经济的发展 ⑤儒学家展开复兴儒学活动、抨击佛道
二、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3.北宋二程
程颢 (1032-1085)如沐春风
程颐 (1033-1107)程门立雪
①地位:北宋理学的代表(洛派) ②观点
天理即万事万物都有遵循
的普遍原则,反映在人类
社会上即伦理道德,反映
思想观点:
理 学
创立:北宋二程
理 学
的 发 展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①有力地维护了伦理纲常和封建专制统治,成 为南宋以后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②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责任感等,对个人品 质和民族性格形成以至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促 进作用
③纲常名教绳索,束缚思想,扼杀人性,促成 了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科学精神 的形成
知识整合
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宋 明
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 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 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 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 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 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 的高潮。
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多南水千 少朝村里 楼四山莺 台百郭啼 烟八酒绿 雨十旗映 中寺风红
③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教科书
④影响:对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其思想还传及日、朝 乃至欧洲,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4. 程朱理学的影响 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
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 统治。
②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 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③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朝鲜、日本 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辨证思维能力并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设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设问,不断的将问题引向深入充分运用课文中党家村的乡土资源材料及课后的解析与探究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理解宋明理学的内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以生活来疋进历史,以身边浅显的生活经历来破解理学深奥复杂的理论,让学生来参与其中。

理学的影响则采取与学生相关的材料进行论述,引导学生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学生具备一泄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理解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较强。

高二政治课已经开始学哲学部分。

经过前几节的学习,对儒学的发展有了相当的理解。

高二(文科)的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还停留在单纯记笔记的阶段,没有具备真正深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上课时不爱独立回答问题。

知识储备量不大,具备一左的归纳整理能力。

据此应从两方而进行调节。

一方而是心理的调节,用舒缓的、富于感召力的话语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对已经参与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另一方而是设汁合适的探究题,引导学生思维。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有组内成员的交流,也有不同组別之间的探讨,具有良性的竞争气氛。

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指导他们学会如何与其他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流。

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养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教学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教学实录

宋明理学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及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理解思想家主要观点,认识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以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注重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提高自身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

难点:宋明理学的评价。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展示课件:春秋至汉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和所学,归纳儒学地位的变化。

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秦朝受到焚书坑儒的打击,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

一、理学的概念和代表人物教师展示图片及文字材料: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师:第一,理学本质上说就是儒学,它一方面以儒学为基础,一方面是对儒学的发展。

第二,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师:根据图片思考,理学有哪些派别?其各自代表人物有哪些?生:宋明理学主要有两个派别,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有陆九渊和王阳明。

1.概念:2.派别及代表人物为什么还会要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呢?我们来探究理学产生的背景。

展示课件:探究问题:理学产生的背景。

图1 河南洛阳白马寺图2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师:我们先来看这两幅图片。

图1是白马寺,它说明了什么现象?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师:图2是道教名山。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由神仙方术结合了道家思想逐渐形成。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都是在什么时期呢?生:东汉。

师:自东汉末年开始,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动荡和分裂的环境之中,随后就有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动荡。

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佛教和道教的流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接着看材料。

高中历史 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1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1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一、课标解读1、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考纲分析了解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的背景;概述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机器思想;分析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教学重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思想内容。

3、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4、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质疑、释疑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教材分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的演变过程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

宋明理学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本课上承魏晋儒学的危机和唐宋三教合一的潮流,下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在教材中具有突出地位。

本节内容属于思想史部分,因而教学中要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尤其要强调思想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兴趣,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辨学习法。

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尤其现在的教材图文并茂,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所以,在教学中应用材料分析法以提高学生们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并培养其论从史出的意识,另外还通过辩论探究法以配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其历史思辨能力,而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内容则鼓励学生通过自学以提取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意识。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课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课宋明理学教案

教师寄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第4课宋明理学【课题解读】理学:亦称“道学”,是新兴的儒学思潮,既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逐渐确立的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

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

【主干知识梳理】一、分析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

1政治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促使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

2、经济因素: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为理学兴起奠定物质基础。

3、文化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①科技文化的进步显著: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②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探究成为时尚。

4、思想因素: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结论:①任何一种统治思想的存在,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②时代和社会发生变化,统治思想也应该及时调整;③危机的出现恰恰是发展的新起点。

二、理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及理学的影响【重点突破】1宋明理学的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 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本 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 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儒学与理学的关系?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过程A.①②③①③④2、【观点?争鸣】③圭寸建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B.②③④ D.①②④④具有浓郁人文主义精神 C.观点1: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4课 宋明理学 教案 (3)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4课 宋明理学 教案 (3)

第4课 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文化史的基础比较薄弱,本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

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

对理学的评价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本单元学习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发端,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完成了统治思想的选择和确立;今天我们学习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宋明理学》。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

但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背景:儒学的危机(老教师遇到了新问题)首先我们要到儒学本身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回顾一下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天人感应)?请概述他的人伦道德标准是什么?(三纲五常)我们再来看唐代儒学大师韩愈用什么方式让大家遵守纲常?(恐吓)如果说中国是个大课堂,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这个课堂里最权威的老师。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必修3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3、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自唐朝开始,一些心志高远的入学志士开始进行对儒学本身的探索,尤其是在国家的分裂、思想的混乱、现实的苦难等背景下,着重注意回答人们对世界、现实问题的疑惑。儒学志士也注意吸收道教、佛教中的某些思想,以不断丰富、创新儒学体系。学者们也极力强调自孔子以来儒家真理的传承系统,既所谓“道统”,以表示与佛、道相异且足以相抗衡的真理传统。“理学”即将诞生。)
教学反思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
2、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1)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开创;南宋朱熹集大成.
②主要思想:
A、世界观:“理”
含义: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贯通,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从而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2)陆王心学
①陆九渊心身的发展过程中,理学家们也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产生了分歧。他们不满意程朱理学对于“理”的探究方式的烦琐,相对而言,更受到佛教、道教强调个体修养作用这一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心即理也”等观点。
B、内容:
a、世界观: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

岳麓版(2007)高中必修三历史-第4课 宋明理学(学案设计)

岳麓版(2007)高中必修三历史-第4课 宋明理学(学案设计)

高一历史课时学案
班级_______小组_______姓名_______ 使用时间:年月日编号:审批: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在线测试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
3.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

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4.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是
A. “心即理也”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致良知”
D. “理”是世界的本源
5.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表现为
①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④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在线答案1-5 BADCA
训练展示答案:1—8 BBDBC CCA
9.(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对立关系。

(4分)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陆王主张“致良知”。

(4分)
(3)发奋立志、社会责任、注重气节等(关键是积极向上)。

(4分)
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4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辨证思维能力并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设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设问,不断的将问题引向深入充分运用课文中党家村的乡土资源材料及课后的解析与探究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理解宋明理学的内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以生活来走进历史,以身边浅显的生活经历来破解理学深奥复杂的理论,让学生来参与其中。

理学的影响则采取与学生相关的材料进行论述,引导学生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理解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较强。

高二政治课已经开始学哲学部分。

经过前几节的学习,对儒学的发展有了相当的理解。

高二(文科)的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还停留在单纯记笔记的阶段,没有具备真正深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上课时不爱独立回答问题。

知识储备量不大,具备一定的归纳整理能力。

据此应从两方面进行调节。

一方面是心理的调节,用舒缓的、富于感召力的话语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对已经参与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另一方面是设计合适的探究题,引导学生思维。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有组内成员的交流,也有不同组别之间的探讨,具有良性的竞争气氛。

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指导他们学会如何与其他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流。

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养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课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课宋明理学教案

教师寄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第4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宏观把握】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课题解读】理学:亦称“道学”,是新兴的儒学思潮,既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逐渐确立的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

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

【主干知识梳理】一、分析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

1、政治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促使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

2、经济因素: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为理学兴起奠定物质基础。

3、文化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①科技文化的进步显著: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②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探究成为时尚。

4、思想因素: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结论:①任何一种统治思想的存在,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②时代和社会发生变化,统治思想也应该及时调整;③危机的出现恰恰是发展的新起点。

【重点突破】1、宋明理学的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儒学与理学的关系?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过程③封建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④具有浓郁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2、【观点•争鸣】观点1: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明理学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及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理解思想家主要观点,认识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以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注重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提高自身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

难点:宋明理学的评价。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展示课件:春秋至汉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和所学,归纳儒学地位的变化。

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秦朝受到焚书坑儒的打击,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

一、理学的概念和代表人物教师展示图片及文字材料: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师:第一,理学本质上说就是儒学,它一方面以儒学为基础,一方面是对儒学的发展。

第二,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师:根据图片思考,理学有哪些派别?其各自代表人物有哪些?生:宋明理学主要有两个派别,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有陆九渊和王阳明。

1.概念:2.派别及代表人物为什么还会要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呢?我们来探究理学产生的背景。

展示课件:探究问题:理学产生的背景。

图1 河南洛阳白马寺图2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师:我们先来看这两幅图片。

图1是白马寺,它说明了什么现象?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师:图2是道教名山。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由神仙方术结合了道家思想逐渐形成。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都是在什么时期呢?生:东汉。

师:自东汉末年开始,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动荡和分裂的环境之中,随后就有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动荡。

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佛教和道教的流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接着看材料。

材料一:“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

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

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生: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

师:大家都信宗教了,这会对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生: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师:看来理学产生的第一个背景,我们已经找到了。

3.儒学产生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广泛流传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板书)过渡:展示课件:《三教图》(明o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师:请大家看这幅图,到了李唐王朝时期,虽然国家统一,但由于统治大力提倡崇道、信佛、尊儒的政策,使得社会上出现了怎样的思潮?生:“三教合一”。

师:正是在这样的思潮下,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当然三者是相互吸收的。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展示材料:材料:古代中国所有的王朝,都是曾经借助一系列的仪式来确立自身的合法性,这叫“奉天承运”。

宋初,在经历五代纷乱,权威失控,又看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斧声烛影,人们又如何确信这是一个拥有合理性合法的政府呢?所以不仅要采用一系列的礼仪,更需要一系列的思想文化策略。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师:通过这段材料,我们还会发现理学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生:维护统治的需要。

(3)历经社会动荡、北宋统治者需要重建伦理纲常来维护统治二、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展示材料:材料一:“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朱子师:材料中的“生物之本也”告诉了我们理学的第一个观点是什么?生:理是万物的本源。

师:这个“理”是什么?按照朱熹的意思,是“形而上之道”也。

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个具体物体之上的共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万物的根本。

按照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种观点属于什么哲学类型?生:唯心主义。

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师:这个仁义礼智和君臣父子是先秦儒家强调的人之伦理,那朱熹在强调什么也是天理?生:人的伦理道德。

师:那么,当人的欲望和伦理道德相违背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生:存天理,灭人欲。

师: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理学在人的伦理道德和欲望之间,很明显地看重什么?师:我们能否看出理学中包含了佛教的思想呢?生:能。

因为佛教强调六根清净,克制七情六欲。

师:很好。

同样,强调伦理道德,社会秩序也符合了谁的需要?生:统治者。

师:很好。

通过这些材料和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理学再次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继续处于东方不败的地位。

所以,到了南宋以后,理学再次被称为官方哲学。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甚至影响到了海外。

师:那么,理学家认为如何才能很好的克制欲望呢?展示材料:材料三:“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师:这里的“格”,就是探究的意思,“格物”,就是探究物体。

为什么要来“格物”呢?生:获得道理。

师:对。

这就是理学的另一个内容,叫“格物致知”。

那么,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应不应该这么做?比如做化学实验,为什么会出现白色沉淀,要不要钻研?生:需要。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当时的理学家们看重的是什么?生:伦理道德。

师:那理学家们格物就不注重科学了,而是直奔哪去了?师:这叫“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那么,如果这种思想得到推崇,会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生:阻碍作用。

师:到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了:为什么明清时期中国的科学发展落后于世界。

理学的主要内容:1.“天理”是万物本源2.人的伦理道德也是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3.“格物致知”影响:理学再次被称为官方哲学。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称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甚至影响到了海外。

三、“心学”的主要内容师:“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明朝的王阳明,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他的一则小故事。

展示材料(小故事1):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觉得是什么对万事万物的存在起决定性的作用?生:“心”。

师:对。

这就是“心学”的核心思想,叫“心外无物”。

师:这也是典型的什么哲学?生:唯心主义。

师:心学明显的是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

我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

展示材料(小故事2):为了格物致知,王阳明曾经一连七天静坐在他办的书院里观察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

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得支撑不住,病倒了,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材料:“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师:由于王阳明“格物”的失败,于是他得出了什么结论?生: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师:王阳明认为人的道德天生就自带的,没必要格物,格自己就成。

这就是“心学”的又一个思想“反省内心,以致良知”。

当然,王阳明的心学不仅仅是吸收禅宗的思想,更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那么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呢?请大家阅读教材内容思考。

生:明朝中叶,社会动荡,世风日下。

师:王阳明认为这时人心所坏,想要反省人心,以达到什么目的呢?生:维护社会秩序。

师:那这又符合谁的需要?生:统治者。

师:结果怎么样?生:被大力推崇。

师:很好。

心学的内容1.“心外无物”2.“反省内心,致良知”心学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也被奉为官方思想。

师:我们把这两种思想放在一起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之处。

(见课件略)过渡: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心学”“理学”的相同之处都是要求人们克制欲望,遵从伦理道德。

我们现在就围绕这个话题来辩证地看待理学。

首先,克制欲望去遵从伦理道德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展示材料: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三寸金莲、残忍的童年材料一: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材料二:“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师:看完这些图片和文字,你有什么想说的?生(讨论后回答):由于理学大力提倡伦理纲常,对中国妇女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摧残。

师:很好。

我们知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传统的伦理。

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理学逐渐嵌入人们的骨髓,压制了人们正常的欲望,使中国社会失去活力。

这正是我们今天提倡人性化的社会所不能接受的。

但是,在理学的影响下,人们的气节、品性也得到一定的熏陶。

我们来看一下。

展示材料:材料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材料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师: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生:高尚的品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总结,如何正确认识理学。

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

师:对待宋明理学,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生: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