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简答题

合集下载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六艺”教育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礼B. 乐C. 射D. 书E. 数2.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开始实行?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E. 明朝3. 以下哪位不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A. 蔡元培B. 张伯苓C. 胡适D. 梁启超E. 鲁迅4. “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提倡白话文B. 强调科学与民主C.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D. 所有以上选项E. 无影响5.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全国性的教育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E. 1953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

##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推动作用。

2.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E(数学)2. B(唐朝)3. E(鲁迅)4. D(所有以上选项)5. B(1950年)### 二、简答题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末年。

其主要特点包括:考试选拔、公平竞争、文官制度等。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为后世教育制度提供了借鉴。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包括: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推广普及教育;改革旧的教育体系,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

### 三、论述题1.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礼教,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育史试题

中国教育史试题

中国教育史试题1、鸿都门学2、六艺3、朱子读书法4、三舍法5、三纲领、八条目6、生活教育论二、简答题1、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3、述评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4、简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5、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6、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色。

三、论述题1、试比较中国古代私学和官学的不同。

2、试述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

(关于道德教育与教师的思想)。

3、试述科举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4、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

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由三公推荐入学,其设置、招生、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是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背景,但从中国教育发展史尤其是专科教育史上看,它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打破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2、六艺: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

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

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

礼和乐密切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

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

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

书是读书、写字。

数是计数。

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4、三舍法: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期间(“熙宁兴学”)制定的太学生升级与出仕的制度。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为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即在太学分立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制定系统的“三舍升补法”。

“升补法”的基本原则是德行与经艺并重,私试成绩与公试、舍试成绩并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影响最为深远?A. 春秋战国时期B. 唐代C. 宋代D. 清朝答案:C. 宋代2. 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A. 名教B. 官教C. 儒教D. 法教答案:C. 儒教3. 古代中国文人雅士多通过下列哪种途径接受教育?A. 私塾B. 儒家学堂C. 宫廷教育D. 藏书阁答案:A. 私塾4. 《高等学校法》是哪年出台的?A. 1901年B. 1912年C. 1949年D. 1978年答案:C. 1949年5.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下列哪所大学是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现代大学?A. 北京大学B. 清华大学C. 复旦大学D. 上海交通大学答案:C. 复旦大学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2. ×科举制度始于唐代,结束于明朝。

3. √ 清朝时期,官方对基础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4. √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5.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教育进入了停滞状态。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答: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经过宋代的大力推行,成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文学诗词和策论等。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1905年废止。

2. 请简要阐述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

首先,教育被列为国家的基本建设之一,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实现了初等教育全面普及。

其次,在高等教育方面,逐步建立起以大学为核心的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此外,还进行了教育思想的解放,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行素质教育。

3. 请探讨中国教育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答:中国教育史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育史简答题和论述题

教育史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①礼乐。

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

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

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

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

“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2、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3、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

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4.简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创立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明王朝为了进一步以程朱理学统制思想,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

"八股"特点有三:(1)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2)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3)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授课地点——院内一、选择题1.古代教育起源于 B 。

A.与人类同步产生B.生产劳动C.生产关系2.墨子的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是 A 。

A.科学技术教育 B.政治道德教育 C.生产劳动教育3.“六艺”中除了《诗》、《书》、《礼》、《乐》和《春秋》外,还有 B 。

A.《中庸》 B.《易》 C.《论语》4.《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A 。

A.循序渐进 B.及时施教 C.因材施教5.韩愈关于人性的看法是 A 。

A.“性三品”B.“性本恶”C.“性本善”6.洋务派在创办企业的同时,招聘外国教习,兴办外语学堂,当时也叫“方言教育”。

在1862年创设了 B 。

A.上海广方言馆 B.京师同文馆 C.天津水师学堂7.张之洞的教育代表作是 A 。

A.《劝学篇》 B.《大同书》C.《师说》8.癸卯学制于 B 公布实行。

A.1903年 B.1904年 C.1905年9.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代表作是 B 。

A.《颜氏家训》 B.《新教育大纲》 C.《家庭教育》10.“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 C 改革北京大学时提出的办学方针。

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11.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 B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A.墨子 B.孔子 C.荀子12.《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指的是 B 原则。

A.长善救失 B.教学相长 C.启发诱导13.唐代采取了 A 的文教政策。

A.重振儒术兼重佛道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中体西用14.韩愈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A 。

A.《师说》 B.《春秋繁露》 C.《劝学篇》15.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是 B 。

A.中国教育会 B.中华教育会 C.全国教育联合会16.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洋学堂,是 B 在北京创办的,隶属于总理衙门。

A.1861年B.1862年C.1864年17.时务学堂的主持人是 C 。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1、复古主义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

. A.√. B.×2、王守仁的学术和教育思想影响很大,他的著作中主要反映其教育思想的有《传习录》、《注》等,其中《四书集注》为八股取士的标准答案。

. A.√. B.×3、国民党“党化教育”就是在国民党指导下,把教育变得革命化、民众化。

. A.√. B.×4、韩愈是唐朝人。

. A.√. B.×5、宋代已经设立了专门学校。

. A.√. B.×6、唐代创立太学。

. A.√. B.×7、董仲舒是东汉儒学家。

. A.√. B.×8、监生历事是洪武年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而创立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

. A.√. B.×9、王守仁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从“求其心”出发,认为只要是有助于追求本心的内容都可作为习礼、写字、弹琴、习射等。

. A.√. B.×10、黄炎培针对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百业不良、社会生计恐慌、众多青年失业失学等严重的社会业与教育结合。

. A.√. B.×11、元明时期私塾中最为普遍的的识字教材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本。

. A.√. B.×12、唐代旬假在每次旬考后放假一天。

. A.√. B.×13、提倡学校应成为民主议政场所的思想家是黄宗羲。

. A.√. B.×14、梁启超是明朝人。

. A.√. B.×15、魏源极力提倡当时盛行的宋学及考据之学。

. A.√. B.×16、孟子主张性恶论。

. A.√. B.×17、龚自珍认为清末的教育脱离实际,他主张经世致用。

. A.√. B.×18、龚自珍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A.√. B.×19、文翁兴学既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 A.√. B.×20、洪仁玕认为中国要富强,主要还在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其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A. 因材施教B. 学而时习之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温故而知新答案:A2.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多长时间?A. 1000年B. 1500年C. 1300年D. 1400年答案:C3. 清朝末年,哪项教育改革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洋务运动D. 百日维新答案:A二、填空题4. 我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5. 明朝时期,中国最早的官办学校是______。

答案:国子监6. 20世纪初,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______。

答案:京师大学堂三、简答题7. 简述“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革新运动。

它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

在教育领域,五四运动促进了新学制的建立,强调教育的普及和现代化,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8.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制度的几次重大改革。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制度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

1951年,实施了“新学制”,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1958年,进行了“教育大革命”,推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为高等教育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新机制。

1985年,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了基础教育的普及。

1999年,提出了“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教育史上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

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袭制,为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不仅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也推动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对后来的教育制度和考试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如现代的高考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继承了科举制度的一些特点。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明堂"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什么重要建筑?A. 文庙B. 太学C. 书院D. 寺庙答案:B. 太学2. 哪位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A. 严复B. 冯天瑜C. 陆费逵D. 蔡元培答案:C. 陆费逵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明清时期?A. 南北朝B. 元明时期C. 唐宋时期D. 战国时期答案:B. 元明时期4. 儒家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核心价值观是什么?A. 仁爱B. 礼义C. 忠诚D. 克己奉公答案:B. 礼义5.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现代教育时期?A. 民国时期B. 戊戌变法时期C. 清朝时期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 民国时期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四大名学是儒家、道家、墨家和________。

答案:法家2. 中国第一所完全按照西方教育模式兴办的大学是________大学。

答案:北京大学3.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事件“五四运动”发生于西历的哪一年?答案:1919年4. 第一部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的新中国教育法规是________。

答案:《教育法》5. 中国现行高等教育最高学位是什么?答案:博士学位三、问答题1.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及影响。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主要以太学为核心,培养统治阶级的子弟,强调儒家思想和礼仪道德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诚于封建王朝的官员和士人。

这一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稳定运行,并对后来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介绍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推行近代西方教育制度、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等。

在近现代,中国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新一代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措施有哪些?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包括普及基础教育、教育免费化、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整合以及职业教育的加强等。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一、填空题。

1 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庠和序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2 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P8)3 《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P764 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5 “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汉武帝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p946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p947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P978 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专科学校)P989 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白虎通义》。

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P96 10 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史游。

11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论衡》,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 。

P118 12 魏文帝时制定- 五经课试法--,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P12113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增设国子学,开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

P12214 《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P13615.《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它是由朱熹编定的。

P19816.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范仲淹主持发起,史称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第三次由蔡京主持发动,史称崇宁兴学。

P175——P17717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

P19118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等。

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全(1)1111

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全(1)1111

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就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劳动的需要,起源于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

2.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是与社会生活需要相应的,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言传与身教,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3.原始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与军事训练教育。

4.文字的产生,文字的需要,不仅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也有重大促进作用。

5.古史中关于学校萌芽有多种传说,如五帝传说时期的成均,有虞氏之学庠等。

6.夏代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中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7.夏代王都所在地有序这种学校,但它并非独立的、纯粹的教育机关,教育只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8.夏代据说不仅国都有学校,地方也有学校,据《孟子》,这种地方学校就是校。

9.从有大学小学或右学左学之分,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10.在文化教育上,西周时代的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

11.西周时期的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包括小学和大学教育两个阶段。

12.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乡学。

13.六艺教育起源于夏朝,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

14.“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结果是打破了“学术官守”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到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

15.春秋时期200多年,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而已,一是鲁僖公修泮宫,一是郑国的子产不毁乡校。

16.私学的出现,有其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17.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将士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

18.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

中国教育史习题集

中国教育史习题集

中国教育史习题集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教育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朝2. 下列哪一项揭示了古代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a) 孔子的教育思想b) 科举制度的实施c) 扶贫救灾政策的推行d)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群众运动3. 唐朝时期,出现了哪种教育形式?a) 儒学教育b) 寺庙学校教育c) 民间传统教育d) 私塾教育4. 宋朝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 儒家经典的诵读和解释b) 科学知识的传授c) 文学艺术的培养d) 体育和军事训练5. 儒家教育的核心思想是?a) 人性本恶b) 人性本善c) 地主阶级统治d) 等级制度二、填空题1. 秦朝时期由谁颁布了《曲阳法》?答案:李斯2. 南北朝时期,官府创办的学校称为______。

答案:国子监3. 唐朝时期的进士考试是基于______制度。

答案:科举4. 宋朝时期,私塾的教授称为______。

答案:儒生5. 中国古代的乡村学校称为______。

答案:私塾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选拔官员。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对应着不同层次的考试。

科举制度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推广,塑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形象。

2. 宋朝时期的教育与唐朝时期有何不同?答:宋朝时期,教育的核心从唐朝时期的经义转变为文学。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更多文学才华的官员,同时推崇文学艺术的创作和传承。

在这个时期,私塾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再局限于教授儒家经典,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才华。

3. 山东泰安的孔庙和孔府是什么意义?答:山东泰安的孔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孔庙建筑群,是供奉孔子的地方。

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象征,孔庙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孔府是孔子的后裔居住的地方,展示了当时士人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四、论述题请结合中国教育史,谈谈儒家教育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样卷和问答题(有答案)

《中国教育史》样卷和问答题(有答案)

中国教育史课程试题(考试样题)(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1.我国古代传说中最早发明取火技术的是() A.伏羲仓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提出的。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曹魏3.魏晋南北朝时的选士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科举制 D。

考试制4.韩愈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A《师说》 B《春秋繁露》C.《五经正义》D.《非国语》5.由周敦颐提出,经二程发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学理论史称()A.经学B.心学C.玄学D.理学6.颜元在教育方法上认为获得真知的可靠途径是()。

A.习行B.“因人而进”C.“施之有序”D.学思“相资以为功”7.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颜元 D.龚自珍8.1818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英华书院地点在()。

A.香港B.广州C.马六甲D.澳门8. 1834年,伦敦会女传教士郭士立夫人办有女塾一所,地点在()。

A.澳门B.上海C.天津 D新加波10.洋务派在1862年创设的外语学堂有()。

A.上海广方言馆B.京师同文馆C.广州同文馆D.新疆同文馆11.1864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

A.圣芳济书院B.蒙养学堂C.贝满女学D.崇实馆12.万木草堂的创始人是()。

A.康有为B.张之洞C.梁启超D.胡适13.壬子学制公布实行于()。

A.1910年B.1911年C.1915年D.1912年14.民国初年确定的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其核心是()。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1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是()。

A.湖南自修大学B.上海大学C.黄埔军校D.劳动学院16.到1926年,全国各种教会学校共有学生约()。

A.30万B.50万C.80万D.120万17.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中,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形式是什么?A. 私塾B. 学宫C. 书院D. 国子监2.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A. 因材施教B. 学而优则仕C. 仁者爱人D. 礼治天下3.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多长时间?A. 1000年B. 1300年C. 1500年D. 1800年4.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倡“知行合一”?A. 王阳明B. 朱熹C. 荀子D. 韩愈5. 清朝末期,哪项教育改革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A. 废除科举B. 建立新学C. 推行洋务运动D. 创立京师大学堂6. 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教育内容的更新B. 教育制度的改革C. 教育思想的转变D. 所有以上选项7. 新中国成立后,哪项政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A. 普及义务教育B. 推行素质教育C. 实行双轨制D. 推广职业教育8.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六艺”?A. 礼B. 乐C. 射D. 算9. 现代中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C. 培养应试教育的高分学生D. 培养国际化人才10. 以下哪个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标志性事件?A. 清华大学的建立B. 北京大学的建立C. 复旦大学的建立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建立答案:1-5 B A B A A 6 D 7 A 8 D 9 A 10 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被后世尊为______。

2.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______朝。

3.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其中______是最早的西式学校之一。

4.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教育改革,其中______是改革的重点。

5. 现代中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美育。

中国教育史重要简答题

中国教育史重要简答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

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

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

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二、简答题1、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422、孔子的教师观?453、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47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2、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

3、《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二、名词解释题1、稷下学宫:552、三纲领八条目:91三、论述题1、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972、论述墨翟的科学教育思想。

62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王充将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成五个级别,其中能够精通儒家经书中的一种,称作,知识分子中最高级的一层,称作。

2、作为两汉仕进制度主体的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

二、名词解释题1、三大文教政策:2、太学:1093、鸿都门学:110三、简答题1、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19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2、刘劭是曹魏时期的名理学家,其代表作《人物志》以人物品鉴为主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人才教育理论的专著。

二、简答题1、颜之推在儿童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152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广文馆。

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

3、经过唐朝200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五种考试方法。

二、论述题1、试述唐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

175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793、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中国教育史简答题

中国教育史简答题

中国教育史简答题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1、简述春秋时期私学产⽣的原因。

(1)社会变动打破了奴⾪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2)官府控制的典籍散落民间为私学提供了教材。

(3)掌握⼀定⽂化的⼈员流落到民间为私学提供了师资。

(4)个⼈和社会的需要使私学产⽣成为可能。

2、孔⼦提出的教学原则主要是什么?(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并重(4)由博返约3、孔⼦“学⽽不厌,诲⼈不倦”教师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孔⼦认为,作为⼀个教师,⾸要条件是具有“学⽽不厌,诲⼈不倦”的精神。

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

同时,教师只有“学⽽不厌”,才能激发学⽣的求知欲望。

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不倦是教师最为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的精神境界。

4、简述孔⼦在中国教育上的贡献。

(1)主张有教⽆类,扩⼤教育对象,有助于教育普及。

(2)编订六经,成为中国第⼀部完整的教科书,影响深远。

(3)创⽴教学原则,并熟练地运⽤于教学实践中,极⼤的提⾼了教学效果。

(4)重视道德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原则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5)倡导尊师爱⽣,树⽴了师⽣关系的典范,不愧为万世师表。

5、孟⼦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孟⼦在教学⽅⾯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法有下列⼏点:第⼀,⾃求⾃得。

孟⼦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的主动精神,依靠学⽣⾃求⾃得。

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某些“规矩”,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

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知识主要靠个⼈的主观努⼒。

他认为读书是有必要的,但应求理解,使书为⼰⽤,⽽不能书云亦云。

第⼆,专⼼有恒。

孟⼦⼗分注意培养学⽣精⼒集中,专⼼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他认为不论智慧⾼低,不论内容难易,能专⼼致志就能学有所得,⼼不在焉就会⼀⽆所得。

不仅要专⼼致志,⽽且要持之以恒,不能⼀曝⼗寒。

第三,启发引导。

学习主要靠学⽣专⼼有恒,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启发学⽣思维,指出前进的⽅向和⽬标。

第四,循序渐进。

孟⼦认为进⾏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长⼀样,有⾃⼰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1.从200万年前开始,中国教育史也就诞生了(杨贤江“自有人生,便有教育”)2.根据科学测定的巫山人的年代起,中国的教育已经有200万年的历史3.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生产劳动的教育生活习俗的教育原始宗教的教育原始艺术的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4.学校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私有经济的产生促进了脑体分工2,政治条件:阶级的分化3,文化条件: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知识的积累5.原始社会末期学校的萌芽:成均和庠的传说6.原始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是: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②以生活经验为内容,包容多方面③教育活动在生产中进行④教育手段局限在言传身教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7.总之,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国家已经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

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

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8.商代的文化教育的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9,《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10.西周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官学和私学的比较经济基础:土地国有——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社会阶级基础: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工农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的,是集中的,“学在官府”是其传统,它维护“学术官守”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和个人设立的,他是分散的,学在四方是其特点,它促进了“学术下移”官学是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育五独立的组织机构。

私学是政教分设,教育从政治结构中分离出来,教育有独立的组织机构,且是独立的活动官学入学受到身份的限制,少数贵族子弟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利。

私学教育则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学校向平民开放,使文化知识能够下移到民间。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六艺”教育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礼B. 乐C. 射D. 算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著作?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3.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多久?A. 1000年B. 1500年C. 1300年D. 1600年4. 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A. 孔子B. 荀子C. 墨子D. 韩非子5. 清朝末年,哪项教育改革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A. 废除科举B. 建立新学C. 推广白话文D. 实行义务教育6. 以下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教育主张?A. 提倡白话文B. 反对文言文C. 强调科学教育D. 维护旧礼教7.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D. 教育要面向世界8.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什么?A. 普及基础教育B. 发展职业教育C. 推进高等教育D. 促进教育公平9.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哪一项战略?A.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B. 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C. 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D. 建设区域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0. 21世纪初,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实现教育现代化B. 实现教育国际化C. 实现教育信息化D. 实现教育均衡化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明清时期1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A. 重视道德教育B. 重视文学教育C. 重视实践教育D. 重视等级制度13. 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包括哪些?A. 选拔人才B. 促进社会流动C. 维护封建统治D. 推动文化发展14. 新文化运动期间,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废除科举B. 推广白话文C. 提倡科学教育D. 强调民主与自由15.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 推行素质教育C.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D. 促进教育公平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国古代“六艺”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教育史》 习题答案

《中国教育史》 习题答案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

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1)生产劳动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教育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论隋唐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要点:正面的影响:其一,科举把选才与育才统一了起来,把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欲望,为知识分子打开了进入统治集团的门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其二,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的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故而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其三,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19、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内容及对当今高教改革的借鉴意义。(1)改革内容抱定宗旨改变校风:砥砺德行,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发展研究所。(3分)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1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1分)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1分)
(2)借鉴:(结合上述改革内容,谈对当今高教改革影响,自由发挥)
7、简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动荡打破了原来的社会秩序,使乡举里选很难进行。2)门阀士族的形成为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3)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的出现。
8、柳宗元师道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柳宗元对师道问题,发表了不少议论。柳宗元十分赞同韩愈提倡的师道,也认为师道是很重要的,不重师道,道就容易被抛弃;道存,即使奴仆和乞丐也可以和他交朋友;道不存,即使公侯也不必理睬他们。
14、百日维新”中有哪些教育改革,你如何评价百日维新?改革内容:(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2)设立京师大学堂(3)改革书院,筹办各级各类学校。(4)派人出国留学(5)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评价:维新变法因为改革者自身的原因失败了,但从教育改革措施来看,他们是要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发展普通中学、小学,要发展普及初等教育。他们是要把中国封建的传统教育引向近代教育发展的轨道。但是他们的改革十分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也没有力量区推行这些良好的主张,改革失败是必然的。但是其影响是无法切断的,在维新浪潮的冲击下,科举制度已走上末路,建立新设学堂称为不可阻挡之势,西方知识在课程中逐步确定并不断扩大范围,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产生做了舆论准备,打下了实践的基础。
4、简述孔子在中国教育上的贡献。
(1)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对象,有助于教育普及。(2)编订六经,成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教科书,影响深远。(3)创立教学原则,并熟练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4)重视道德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原则提出了独到的见解。(5)倡导尊师爱生,树立了师生关系的典范,不愧为万世师表。

20、试述1922年新学制的特点与评价
特点:第一:新学制采用六三三四制,是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第二:缩短了初等教育年限儿趋向合理。第三:新学制加强了中等教育第四:在高等教育改革阶段,一是取消了大学预科,二是大学采用选科制,适应了学生个性的需要第五:兼顾了升学与就业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六:在师范教育上的改革,一是师范教育类型增多,二是程度相应提高。第七,女子获得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第八,在课程改革上,小学国文改为国语,修身改为公民,并加强了手工、图画课,中学加强了人文科学和理科的课程。
9韩愈教师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师思想主要包括a、教师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项基本任务。 b、教师的标准:提出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c、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2)关系,政治决定教育,教育为政治服务。(结合上述文教政策展开论述)
22、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改造旧教育的武器。(2)生活即教育是它的本体论,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3)社会即学校是它的范围论,整个社会就是大学校,教育无处不在。(4)教学做合一是它的教学方法论,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在劳力上劳心。
3、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为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
15、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第四,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6“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对汉代教育有哪些影响?答:第一,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自此以后,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并据这个指导思想,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对人民加强思想教化。第二,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在这个政策指导下,儒经得到了极大的尊崇,儒家五经占据了博士官学的全部为止,遂压倒一切学科,成为主体教学内容。第三,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总的看来,独尊儒术使教育在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使儒学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实施方面都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尽管受客观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条件所限,汉代教育活动尚不可能完全达到儒家理想的目标和实施层面,但毕竟基本尚符合儒家建构的模式,并以此全方位地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走向,其作用是及其深远的。
18、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必须有这种教育,另一方面体育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主张完全人格,首在体育。②实利主义者,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有历史、地理、算学、化学、手工、博物等。他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③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他认为德育就是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虽体魄、智力发达,也只能助其为恶。④世界观教育,是属于实体世界的“超轶乎政治”的教育⑤美育,特别为蔡元培所提倡,他认为美育有特殊的意义,他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
10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这六条分别是:(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② 秦朝,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③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 隋唐,尊崇儒术兼重佛道。
⑤ 两宋,重文抑武的文教政策。
⑥ 明清,专制主义的文教政策,文字狱盛行。
⑦ 近代,中体西用的文教政策。
⑧ 清末,学部制定的十字教育宗旨。
⑨ 民初,教育部制定的四育的文教政策。
⑩ 南京国民政府,三民主义教育方针。
23、.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1)新政中教育改革内容废除科举制度,为新教育发展扫除障碍;制定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制定颁布壬寅学制;制定颁行癸卯学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建立学部、提学使司、劝学所近代教育行政体系。
(2)影响(①指明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方向。②把中国教育推上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 ③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框架和基础。
11试述宋代书院产生的原因及办学特色。
原因:唐末五代时期的动乱,使学校废弛;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以上加上4分,加上适当的论述2分)
特色:书院即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到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以上6分)
另一方面,他对教师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师是不易求得的,他多次不肯接受别人请他为师的要求,他不愿任师之名,这可以说是谦虚,也可以说是把师道看得特别重。他力避为师之名,主张“交以为师”。以师为友,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要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能两全,又有两利,既体现对师生关系的辨证思想,也含有民主平等因素。
12、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想有何共同特点?
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家都有如下的教育思想: 第一,批判理学教育理论; 第二,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பைடு நூலகம்三,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第四,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
第五,提出了初步民主的教育主张。
13简述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天津武备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自强学堂,广州同文馆,广州水陆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8所以上。
16、简述五四时期的各种教育思潮。
平民主义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国家教育思潮,无政府主义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等8种以上。
17、简述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
英华书院,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岭南大学,华中大学,协和医学院,宁波女塾,马礼逊学堂等8所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