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案】小学科学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认识大自然的常见事物和现象。

2. 掌握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食物、水和空气等资源,并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探索大自然2. 大自然的食物、水和空气3. 保护大自然三、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大自然是什么?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东西?”学生回答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大自然的孩子,你最想了解什么?我们一起来探索吧!”2. 学习活动一:探索大自然 (15分钟)a. 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大自然的事物或现象,例如:树、花、小河等。

b. 各小组出示自己选择的事物或现象的图片,并陈述与之相关的基本信息,包括外观特征、生长环境等等。

同时,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进行交流。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些事物或现象与大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理解。

3. 学习活动二:大自然的食物、水和空气 (20分钟)a.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食物、水和空气等资源的重要性并讨论其用途。

b.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怎样才能获得这些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通过劳动获得食物、水和空气的。

c.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些图片展示了哪些获得食物、水和空气的方式?你们平时是怎样获得这些资源的?”d. 告诉学生,为了保护大自然,我们应当合理利用和节约食物、水和空气资源,并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4. 学习活动三:保护大自然 (15分钟)a. 通过展示一些影响大自然的人类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并通过讨论学习怎样保护大自然。

教科版二上科学 《 做大自然的孩子》 教案 教学设计

教科版二上科学 《 做大自然的孩子》 教案 教学设计

教科版二上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及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科学探究目标能从对具体事物与现象的观察比较中认识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实事求是,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做到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及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现象的观察和比较,认识不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描述不同季节的词语、学生活动手册。

2.教师使用:课件、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四季》课文学生读一年级学过的课文《四季》,说一说自己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不同季节中的景物的认识。

2.揭示课题:在不同的季节,我们的家园发生了哪些变化?二、探索不同季节的现象1.出示四季的图片,学生说一说图片中不同季节的现象。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吗?分组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四季的资料。

3.分组讨论:我们的地球家园在不同的季节有哪些不同?4.填写记录单。

季节景物用来形容天气的词语(温暖、炎热、凉爽、寒冷)春季夏季秋季冬季5.看看我们的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分组汇报,教师总结6.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植物和人们的衣着有何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三、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指导学生拼贴一张四季变化图。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2.请同学们回去后收集秋季的叶和种子,做一个“季节礼盒”。

【板书设计】不同的季节春季小草、柳树温暖夏季花草树木炎热秋季果实、落叶凉爽冬季雪花寒冷。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做大自然的孩子》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做大自然的孩子》教科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自然界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护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种子发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做大自然的孩子》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做大自然的孩子》选自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四章《我们周围的自然界》。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2.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3.学习如何保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培养环保意识。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天气的变化、四季的特点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大自然,增强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树立环保观念,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做出贡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自然界的基本概念。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一个整体,它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的相互作用。了解自然界对我们认识世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校园里的植物为例,讲解它们是如何生长、变化的,以及它们与我们的关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学生对天气变化、四季特点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引导和指导。
-例如: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学会记录和分析气象数据。
(3)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这是一个长期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例如: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际行动,如植树、捡拾垃圾等,提高环保意识。

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含板书

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含板书

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板书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科学探究:能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能参与制作一个爱护小动物的装置科学态度:对探究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活动感兴趣愿意倾听,愿意表达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衣食住行各方面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准备一些小朋友爱吃的水果,组内相同,组间不同)师:今天老师给我们201班小朋友准备一些新鲜水果,大家想吃吗?预设:想师:好的,在我们吃水果的同时还要思考几个小问题,可以吗?1.你吃的水果叫什么?你吃的水果属于动物?还是植物?2.吃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水果和我们人类有什么联系?预设:水果是桔子,很甜,是植物,可以填饱肚子,可以补充营养……师:你们都认为这些水果是植物,谁能说一说这些水果都从哪里来吗?预设:树上,果园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香蕉来自香蕉树,苹果来自苹果树等等师:植物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动物也可以吗?你能说说生活中的例子吗?预设:鸡肉、鸭肉、鱼肉……师:看来在生活中,我们许多食物来自动物或植物。

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一部分。

我们也把地球家园也叫大自然。

大自然就像一个母亲,而我们就是他的孩子,今天我们来学习《做大自然的孩子》。

二、动植物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联系师:刚刚我们发现,动植物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食物,那么,在生活中,他们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预设:学生自由说,引导他们:找一找自己身上的物品,哪些与植物或动物有关?预设:学生说到衣服、鞋子……学生表达不够系统,引导:小朋友们说的很具体很详细,但是不够连贯,我们一起看看大哥哥大姐姐们是怎么说的(播放科学表述的视频,并板书关键语句。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百宝箱,里面的物品都和动物或植物有关。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第7节《做大自然的孩子》,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而成为大自然的好朋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学会节约资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较为薄弱,但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张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如一片翠绿的森林或一望无际的海洋,并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第二环节:新课呈现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例如,展示一张湖泊的图片,教师可以问:“这是一个湖泊,湖泊里有清澈的水,我们可以在湖边钓鱼、游泳,大家喜欢吗?”引导学生积极回答,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湖泊对人类的作用,如提供饮用水、供养鱼类等。

第三环节:讲解新课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说:“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东西,比如空气、水、食物等。

我们的食物来自于农田,农田需要阳光和雨水才能生长出庄稼。

同时,我们的家也是建在大自然中的,我们需要大自然提供的资源才能生活得更好。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和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植物和人类相互依存的故事,如植物提供氧气给人类呼吸,而人类通过呼出的二氧化碳又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3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3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3一. 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观察、体验、探索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体验自然,从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他们喜欢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对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了解大自然。

此外,学生环保意识较弱,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环保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特征,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的基本特征,了解常见的动植物,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法: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种植、观察动植物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2.教学场地:教室、校园、实验室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显微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回忆在大自然中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界的基本特征,如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平衡等。

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常见的动植物,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种植植物等。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精选10篇)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精选10篇)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系密切的实例。

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探究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系密切的实例。

教学难点: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系密切的实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每组一份)、操作纸(每人一份)、奶盒、剪刀,绳子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预设5分钟)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做游戏,好吗?生:好。

1.进入第一关游戏:听一听,猜一猜。

(放录音)要猜的三种动物:猪、小狗、青蛙。

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一下子都猜出来,回想一下,我们刚才猜出的这些,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生:动物。

2.进入第二关游戏:猜谜语。

谜语一:高高的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向日葵)谜语二: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荷花)谜语三:一顶小伞,落子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

(蘑菇)师:好聪明的孩子啊!我们刚才猜出的,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植物)。

师: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那它们和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关系呢?二、出示图片,讨论这些图片分别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关系。

(预设20分钟)1.学生拿出各组动植物图片小组讨论,它们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个有关系?2.动手操作,完成连线。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科版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认知基础《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我们的地球家园》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六课的学习,知道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等构造,知道有不同的天气现象,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观察和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的动物,在本课学习中知道大自然给人类提供帮助,人类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大自然,在地球家园上我们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会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2.概念指向本课所指向的大概念——主要概念——具体概念分别有:(1)指向的大概念: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

指向的主要概念: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指向的具体概念: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2)指向的大概念:科学发现的知识可以用于开发技术和产品,为人类服务。

指向的主要概念:18.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指向的具体概念:18.3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3.教材结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

从“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

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这段话聚焦到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自主发现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认识到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我们是大自然的孩子。

第二部分,探索。

“爱护小动物”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了解了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之后,通过制作小鸟餐厅来尝试力所能及地保护动物。

通过小鸟餐厅的缺陷改进活动让学生体验问题-涉及-制作-调试-改进-评估的工程实践过程。

第三部分,拓展应用。

带领学生将“小鸟餐厅”挂到我们的校园里。

二、关键活动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追求简约课堂、生活化课堂、趣味化课堂,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落实新课标中科学技术与工程目标,教材中的两个活动需要侧重于其中一个活动作为关键活动来开展。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本单元最后一课,研究主题是我们人类要与地球家园和谐共生,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本课的聚焦的问题是“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

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是“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谈话、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爱护小动物”环节,让学生通过制作小鸟的家活动,来思考和尝试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动物。

在研讨环节,通过“说说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哪些联系?”两个问题的探讨,进一步认识到动植物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拓展环节让学生到户外了解更多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对动植物对于衣、食、住、行方面的联系,回答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准备好图片或视频,做好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在课堂上完成制作小鸟的家的活动是有一些难度的,教师应提前安排学生准备好材料,通过讨论进行材料、结构方面的简单设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

2.能参与制作一个爱护小动物的装置(“小鸟餐厅”或者小鸟之家)。

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究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活动感兴趣。

2.愿意倾听,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记录表、(小鸟的家制作材料)。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前面几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关于地球家园的内容?(土壤、太阳、月相、天气、四季)我们的地球家园,就是大自然。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6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6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6一. 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种种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本文以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游戏和探索为主线,穿插了对各种动植物的描述,涉及到了动物的捕食、植物的生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和识记课文中的内容。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喜欢观察和探索。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生物特性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观察,了解和认识这些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对一些自然现象和生物特性的理解,如动物的捕食、植物的生长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动画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课文内容。

2.准备一些动植物的标本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课文原文,用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到大自然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识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部分,感受大自然的规律和和谐。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自然界的规律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向往和热爱。

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需要通过观察、体验和探究来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自然界的规律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自然界的规律等。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大自然的规律。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察工具,如望远镜、放大镜等。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种子、花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大自然的生物和非生物部分,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构成。

通过观察动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观察学校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学生可以利用望远镜、放大镜等工具,更加清楚地观察。

第7课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7课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1.认知基础《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第7课。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六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感知了地球家园的主要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太阳、月球的规律性变化和地球上的天气、季节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地球“居民”的影响。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开展系列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体验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2.概念指向以科学探究视角看本课所指向的概念,从大概念到具体概念,由上至下依次是——跨学科概念:系统关联(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部分组成);主要概念:地球系统(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具体概念:人与自然(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15.3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

以工程实践视角看本课所指向的概念,从大概念到具体概念,由上至下依次是——跨学科概念:系统关联(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部分组成);主要概念:工程设计(18.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制作产品的活动);具体概念:缺陷改进(18.3工程设计考虑各种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3.教材结构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

通过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初步感受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从而提出要“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的基本观点。

第二部分,探索。

通过寻找动植物和人类的联系,以及给小鸟建一个家、做个“小鸟餐厅”,引导学生感受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保护动植物的积极行为。

第三部分,研讨。

通过生活经验的分享,引导学生认识和人类衣食住行相关的动植物,并认识这些动植物和人类的更为复杂的联系。

第四部分,拓展。

引导学生通过户外观察,来理解动植物作为基本的自然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

2.能参与制作一个爱护小动物的装置(“小鸟餐厅”或者小鸟之家)。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一课旨在让二年级的学生了解自然、感受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知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天气、季节等,并了解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较浅显。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认识季节的变化,知道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知常见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培养保护自然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携带观察自然现象的记录本,准备好户外观察。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现象的图片,如晴天、雨天、四季变化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什么自然现象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现象。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自然现象的短视频,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阳光、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花等。

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自然现象美吗?为什么?”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现象。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学生活动1(情景导入)1.看一看、说一说:图片中有什么?教师活动11.PPT展示出示图片。

提问:大屏幕上的图片中有什么?2.小结:小狗是动物、小草是植物。

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一部分。

我们也把地球家园也叫作大自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大自然的孩子》。

(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感知大自然的美,初步感知大自然。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寻找动植物与我们的联系)1.看一看、说一说:小狗、骏马、野花、小草和我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教师活动2(寻找动植物与我们的联系)1.PPT展示图片提问:看图说说小狗、骏马、野花、小草和我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活动意图说明:知道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动植物有着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周围生活的事物与动植物的联系。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31.说一说、填一填:10个或10个以上与我们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名称。

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衣食住行2.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与动植物还有哪些联系?教师活动31.提问:动植物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有着怎样的关系?你能说出10个或10个以上与我们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名称吗?2.指导填写记录表,巡视。

3.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记录表。

提问:对于刚才小组的发现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4.PPT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交流:我们的生活与动植物还有哪些联系?(完善“班级研究记录表”)学生活动41.看一看、听一听:怎样做个“小鸟餐厅”?2.想一想、做一做:小组合作制作“小鸟餐厅”。

5.小结:动植物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我们十分重要,我们要保护好身边的动植物哦!教师活动41.动植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这么紧密,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爱护小鸟的活动,制作“小鸟餐厅”。

2.活动步骤:(1)PPT展示:“小鸟餐厅”的图片和制作过程的详细视频。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1.7 做大自然的孩子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1.7 做大自然的孩子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1.7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大自然已经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

本课通过探索活动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聚焦到人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上,体现出动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呼吁人类要热爱大自然、关爱地球家园,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大自然亦是保护我们自己。

聚焦板块,通过“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这段话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

探索板块,第一个活动是“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这个活动帮助学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聚焦到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自主发现我们与动植物有着密切联系:动植物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必需的丰富的资源,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的动植物。

第二个活动“爱护小动物”通过两个小实践(“给小鸟建一个家”和“做个‘小鸟餐厅’”),让学生在了解了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之后,呼吁人类关爱身边的小动物,不破坏它们的家园、打扰它们的生活!研讨板块,通过“说说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哪些联系?”两个问题的探讨,进一步认识到动植物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警醒学生要关爱人类的好伙伴——动植物,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动植物和我们自己建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拓展板块,让学生到野外了解更多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在自然家园里,人类、动物、植物等生物之间相依相存,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动植物和我们是有联系的”是有一定认识的,但对于具体到衣、食、住、行方面的联系,学生回答起来是有困难的。

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例子作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对于制作小鸟的家或小鸟餐厅的活动,学生是非常有兴趣的,有趣的实践活动不能取消,以免学生对科学学习失去兴趣,但是在选材和制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小学科学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做大自然的孩子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学习科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个科学教案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大自然的神奇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各种神奇现象,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 导入活动: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自然的真实和神奇之处,并能够描述几个常见的自然现象。

3. 过程展示:通过展示一系列的实验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例如: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彩虹的出现等。

4. 实践环节:请学生组队设计一项小实验,通过探究云朵形成的原理,进一步加深对大自然神奇性质的理解。

第二节:小生命的孕育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了解小生命的孕育过程,通过观察、体验和模拟,让学生对生命的奇妙产生兴趣和爱护之心。

1. 导入活动:通过观察昆虫孵化的视频或图片,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心。

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些生命的孕育过程,并了解生命保护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请学生观察、研究并记录植物或昆虫的孵化过程,引导他们体会生命的神奇和珍贵,并鼓励他们去保护生命。

4. 思考拓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初步的探究。

第三节:大自然的资源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1. 导入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资源。

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大自然的资源,并能够描述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3. 知识探究:学生分组深入研究大自然的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唤起学生对资源的重视和珍惜之心。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七节《做大自然的孩子》的内容,主要介绍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

b. 认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c.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能力目标:a. 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

b. 能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愿。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b.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植物和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大自然的整体认识较为模糊。

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a. 教师展示一张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b.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2. 学习新课a.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例如花朵、树木、小鸟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b. 学生观察后,教师依次询问学生对每个物体的认识和感受,例如:“这是什么植物?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它吗?”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有很多种类,它们形态各异,各有特点。

3. 激发情感a. 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例如森林、湖泊、雪山等,并让学生欣赏。

b.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些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例如:“我喜欢森林,因为那里有很多树木和小动物,非常美丽。

”c.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并解释原因。

4. 培养意识a. 教师通过故事、视频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一些环境问题,例如森林砍伐、动物灭绝等,让学生了解环境破坏的后果。

b.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请举例说明。

小学科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科版

小学科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科版

小学科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科版标题:探索大自然——小学科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二年级科学上册中,通过“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一教案,我们将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自然界的美妙和奥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本教案将以实际活动为主,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一: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活动目标:1. 能够观察并描绘昆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 发现昆虫的不同巢穴和栖息地。

3.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活动步骤:1. 老师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昆虫的特点和种类。

2. 学生分小组,利用放大镜观察教室或校园中的昆虫,绘制观察结果。

3. 学生讨论和交流观察结果,分享所观察到的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4.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设计一份简单的昆虫保护倡议书,并将其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上。

教案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活动目标:1. 能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2. 发现植物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策略。

3. 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热爱植物的情感。

活动步骤:1. 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不同植物,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状态。

2. 学生选择一棵植物进行详细观察,并绘制观察结果。

3. 学生讨论和交流观察结果,分享所观察到的植物的变化和适应策略。

4.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小组合作制作一份植物观察报告,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环境要求。

教案三:制作简单的自然界模型活动目标:1. 能够了解自然界的不同环境和生物。

2. 学习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自然界模型。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活动步骤:1. 老师示范使用各种材料制作自然界模型,比如制作海洋、森林、草原等。

2.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自己喜欢的自然界模型,利用纸板、纸张、水彩、泡沫板等材料。

3. 学生展示并解释自己所制作的模型,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4. 学生在模型旁边写下一段描述自然界环境和其中生物的文字说明。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3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3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3一. 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三课,内容主要包括水的三态变化、天气与气候、生物与非生物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自然现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自然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天气与气候、生物与非生物等自然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和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天气与气候、生物与非生物等自然现象。

2.难点:水的三态变化的原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游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教学素材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自然现象?”,让学生回忆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水的三态变化、天气与气候、生物与非生物等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理解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的三态变化、天气与气候、生物与非生物等自然现象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观察天气与气候的变化,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

学生将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1. 知识目标:- 了解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

- 知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的态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4. 教学重点:- 了解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 教学难点:- 理解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

-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6. 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7.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画笔等学习工具。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索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大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3. 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技巧,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

4.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学习阶段,他们热爱大自然,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对动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尚浅,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此外,他们在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第七课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系密切的实例。

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探究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系密切的实例。

教学难点: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系密切的实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每组一份)、操作纸(每人一份)、奶盒、剪刀,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预设5分钟)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做游戏,好吗?
生:好。

1.进入第一关游戏:听一听,猜一猜。

(放录音)
要猜的三种动物:猪、小狗、青蛙。

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一下子都猜出来,回想一下,我们刚才猜出的这些,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
生:动物。

2.进入第二关游戏:猜谜语。

谜语一:高高的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向日葵)
谜语二: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荷花)
谜语三:一顶小伞,落子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

(蘑菇)
师:好聪明的孩子啊!我们刚才猜出的,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植物)。

师: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那它们和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关系呢?
二、出示图片,讨论这些图片分别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关系。

(预设20分钟)
1.学生拿出各组动植物图片小组讨论,它们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个有关系?
2.动手操作,完成连线。

(每个学生人手一份操作纸)
3.学生汇报表格。

4.举例说出还有哪些动植物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

三、制作“小鸟餐厅”。

(预设10分钟)
1.师:同学们,动植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离不开他们;植物不但美化家园,植物还供给我们食物,动植物对于人类来说同等重要,爱护动植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做一个小鸟餐厅(事先准备好的奶盒,为了安全方便给孩子剪好两个口)
2.课件显示制作方法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及评价。

5.教师评价并提示: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如天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

四、交流和总结。

(预设5分钟)
提问:你知道了哪些动植物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系?
五、拓展。

1.将我们做好的“小鸟餐厅”挂到树上。

2.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到户外寻找和了解更多的动植物,知道它们与
我们的关系。

板书:
做大自然的孩子
动物植物人类


动植物与我们的密切相关


爱护动植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