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与企业名称冲突的界定与处理
商标“傣妹”与商号“傣妹”之争案的分析思考

一
般来讲 , 号与 商标 应适 用在先 保护 原则 , 于故 意“ 便 车” 商 对 搭
的 , 以认 定 为 侵 权 行 为 , 法 不 予 保 护 。 可 依 从 现行 法律 来 看 , 标 与商 号 的 归 并 也 存 在 合 理 性 。 因 为 商 商 标 与商 号 比较 而 言 , 护 力度 相对 要 强 一些 。随 着 商 标 的升 级 , 保 保 护 力 度 的加 大 , 然 会 触 及 商 号 的 更 改 。 如 果 “ 妹 ” 旦 成 为 驰 必 傣 一 名 商 标 , 保 护 范 围 就 会 扩 大 到 商 号 领 域 。对 此 , 国 《 名 商 标 其 我 驰 认 定 和 管 理 暂 行 规 定 》 十条 已作 了 明确 规 定 。 第
案例 分 析
一
商 标 与 企 业 名 称 法 律 规 定 的修 改 完 善 , 无 法 杜 绝 此 类 重 名 、 仍 撞 车 现 象 , 何 解于现 有 双 方 如 不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 必 要 探 讨 新 的 解 决 途 径 。商 标 与 商 号 权 利 之 争 , 有
册 了“ 妹 ” 标 , 傣 商 明确 该 商 标 使 用 于 餐 馆 类 别 。我 国 新 修 改 的 商 标 法 规 定 自然 人 可 以拥 有 商 标 权 , 老 板 为 方 便 商 标 外 出 投 资 扩 房
张, 又于 2 0 02年 1 月 1 0 4日将 “ 妹 ” 标 转 让 到 自己 名 下 。房 老 傣 商
二 、 标 与 商 号 落 户 一 家 利 己 利 人 商
板 准 备 将 “ 妹 ” 锅 引入 无 锡 。不 料 , 锡 的 胡 老 板 20 年 7月 傣 火 无 01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司负责人就《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出台答记者问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司负责人就《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出台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20.06.19•【分类】问答正文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司负责人就《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出台答记者问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商标侵权判断标准》。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司负责人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答: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及《国家知识产权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新组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对商标专利执法工作的业务指导,具体承担制定并指导实施商标权、专利权确权和侵权判断标准。
商标侵权判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法律性和复杂性,《商标法》对商标专用权保护的规定较为原则,实践中大量商标侵权行为发生在基层,一线执法人员需要更具操作性的规定指引。
制定《标准》不仅基层一线有需求,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商标侵权形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通过制定《标准》,有利于完善商标保护规则体系,解决执法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提供具体操作指引,进一步提升商标执法保护水平,为市场主体营造透明度高、可预见性强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问:《标准》制定的依据是什么?答:制定商标侵权判断标准,既是落实机构改革要求,也是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及其推进计划的具体举措。
2018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制定并指导实施商标权、专利权确权和侵权判断标准”。
2019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明确要求“制定完善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商标、专利侵权判断标准”。
中办、国办《2020—2021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进一步提出“制定出台商标侵权判断标准”。
问:《标准》制定的过程如何?答: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先后将《标准》制定列入2019年、2020年局党组重点工作。
论后注册商标与在先著作权的权利冲突与解决——以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诉李金春著案为例

人民法院不得将其作为司法审判的内容 ;
先 决性 原 则即 指如 果行 政机 关 或者 人民 法 院 一方 已经作 出处 理结 果 ,另 一方 应作 出
用他人作品申请注册商标必然影响著作权 人对其作品的商业使用 ,尤其是商标抢注 行为 ,其 目的或为了高价倒卖抢注商标 ,
或为 了 限制 竞争 对手 ,更含 有明 显 的商 业 意图 。所 以 ,使 用他 人作 品 申请 注册 商标 应 属 于民 法意 义 上 的使 用行 为 ,如 果 侵权 应 当承 担 法律 责任 。正如 有学 者所 言 ,经 行 政程 序产 生 的民 事权 利在 性 质 上归根 结 底 还是 民事 权 利 ,在民 事权 利 取得 和行 使 中发生 的冲 突 本质 上仍 然 是民 事 争议 ,按 照 民事 诉讼 途径 解 决民 事 争议 也就 有 固有 的 天然 基 础 【 因此 ,申请 注 册 商标 时 对 4 】 。
序与行政程序的交叉以及处理结果上的矛
盾 。为 了避 免这 种 问题 ,笔 者认 为 ,应 从
笔 者 认 为 前 述 两 种 观 点 都 值 得 商
榷。申请注册商标的行为虽然属于行政程 序 的一部 分 ,但商标本 身具 有的商业价
值使 得 申请 注册 商标 同样具 有 商业 意 义 。 《 与贸 易 有关 的 知识 产权 协 议 》 ( RIS T P 协议 )规定 ,包 括 商标 权在 内的 知识产 权 的性 质 属于 私权 ,因此 申请 注册 商标 的行 为也 应 当属 于私 法规 范 的范 畴 。而 且 ,使
册商标损害其在先权利的,可以在 申请注 册商标经初步审定3 个月公告期内向商标
局 提 出异 议 ,异议 成 立 的 ,商 标局 不 予核 准 注册 。根据 商标 法规 定 ,商 标授 权 的相 对 事 由审 查权 应 交 由商标 局行 使 ,在 授权 程 序 中是 否侵 犯在 先权 已作为 行政 程序 的 要 素 ,被 纳 入 行政 程 序 的范 围 。 由此 , j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7〕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6年12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0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6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03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法释〔2017〕2号为正确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是指相对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因不服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商标驳回复审、商标不予注册复审、商标撤销复审、商标无效宣告及无效宣告复审等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
第二条人民法院对商标授权确权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范围,一般应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及理由确定。
原告在诉讼中未提出主张,但商标评审委员会相关认定存在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在各方当事人陈述意见后,可以对相关事由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
第三条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等“相同或者近似”,是指商标标志整体上与国家名称等相同或者近似。
对于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等,但整体上并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的标志,如果该标志作为商标注册可能导致损害国家尊严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属于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的情形。
企业禁用名称规则

企业禁用名称规则
企业禁用名称规则是指根据法律法规、行业规定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要求,对企业起名字进行限制和规范的规则。
常见的企业禁用名称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禁止的词汇:企业名称不能包含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词汇,比如政治敏感词汇、淫秽词汇、暴力词汇等。
2. 欺骗性信息:企业名称不能包含虚假、夸大或误导性的词汇,不能误导消费者或者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理解和判断。
3. 行业限制词汇:某些行业有特定的命名要求,比如在金融行业,一些具有误导性、冒险性或违法性的词语是被禁止的。
4. 商标冲突:企业名称不能与已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似,以避免侵犯他人的商标权益。
5. 社会道德规范:企业名称不能违反社会伦理道德,尊重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一切公众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国家对企业名称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规则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确定。
在起名字之前,建议咨询相关的专业机构或者律师,确保企业名称合法、合规。
我国商标权与企业商号权冲突浅析

二 、商标权 与企业商号权冲突 的类型 明确 了商标权和 企业商号权 的权利属性后 ,我们接 下来 需要 思考的是这两 种权利是否相 容及相应 的法 律后果 。字号
权在 我国并无专 门法律保护 ,仅适 用 民法通 则关 于企业 名称 权 的保护方法保护 ,商标权则有专 门的商标法保护l。 4 】 纵观我 国法律及相 关行政法规 ,并无明文规 定商标与 商 号不 能使用相 同文字 。我国企业名称登 记管理规 定中 明确规 定 ,企业 名称 在企业登 记机关所辖地域 范围 内的 同企业 巾不 得重名 。这意 味着 他人 不得 以与权利人相 同的字号作 为名称 登记 注册 。但这 里的他 人仅限于与权利 人同一登记机 关管辖 范围 内的 同行业 者 ;他人 也不得假 冒权利人 的企业名称 ,但
21 年 0 1
法商论坛
第二卷
我 国商标权与企业商号权冲突浅析
张 帆
( 东师范大学法律 系 上海市 204 ) 华 021
摘 要: 商标权与企业商号权是 分属于传 统民法和知识产权法两个不 同领域的法律权利。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然 商标权与企业商号权所 引发 的权利 冲突逐 渐增多 。基于稳 定市场 ,保护权利 的考虑,笔 者在 本文中分析 了商标权与企业商号权 产 生冲突 的原 因,对现存 的主要 冲突类 型做出 了划分 ,即突 出使用字号侵犯商标权 、将 他人注册 商标用 作字号 的不正当竞争行 为、注册商标侵犯企业商 号权 、注册 商标侵犯企业商号权 以及基 于历史等因素造成的商 标权 与企业商 号权 的冲突 。并在各个部 分详细阐 明了现行法律体制下各类冲 突的解决 。最后根据法 律规 定对处理商标 权与 企业 商号权纠纷 的原则进行 了概括 ,即保护 在先权利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希望 能对实践 中该类 案件审理有一定总结和启示。 关键 词:商标权与企业商号权冲突 :商标侵权 ;不 正当竞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8〕3号,2008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4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8年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4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二○○八年二月十八日为正确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原告以他人注册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等侵犯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权、企业名称权等在先权利为由提起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原告以他人使用在核定商品上的注册商标与其在先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为由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告知原告向有关行政主管机关申请解决。
但原告以他人超出核定商品的范围或者以改变显著特征、拆分、组合等方式使用的注册商标,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为由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二条原告以他人企业名称与其在先的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足以使相关公众对其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三)项的规定为由提起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争议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按照《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确定注册商标或者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的案由,并适用相应的法律。
第四条被诉企业名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或者构成不正当竞争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承担停止使用、规范使用等民事责任。
我国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及解决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NO.1,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71论我国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及解决刘 迪(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北京 100088)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域名的作用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
近年来域名与商标冲突案件频繁发生。
目前我国的域名与商标纠纷解决机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在总结我国域名与商标的冲突的解决机制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进一步完善该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域名;商标;冲突解决 中图分类号:F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1-0071-2一、域名与商标冲突概述 “域名是互联网络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与该计算机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相对应。
”(1)从技术角度讲,域名是互联网上进行网络定位和身份识别的与IP 地址相对应的字符序列;从法律角度讲,域名是域名所有人用于计算机定位和身份识别的网络地址,是在网络上代表企业或个人身份的标识。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通常将自己的企业名称或商标注册成为网络域名,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使其商标的知名度得以进一步扩大,在此情形下,商标和域名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商标和域名的商业价值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高。
但是有的企业或网站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把他人知名的商标注册为域名,或把他人知名的域名注册为商标,以获得经济利益;更有甚者直接恶意抢注他人商标作为域名或者反向侵夺他人域名注册成为商标,恶意地向原商标或域名所有人索要“使用费”或“转让费”。
因此,经济原因是引发域名与商标冲突的根本原因。
同时,由于域名与商标的注册和管理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负责,审查标准各异,并且相互完全独立,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加剧了域名与商标的冲突,这是域名和商标冲突的直接原因。
《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对在先“商号权”的保护

《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对在先“商号权”的保护——第1929467号“良田”商标争议案评析吴新华近年来,关于如何解决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或称商号权)之间冲突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知识产权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关注。
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虽然规定了“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但并没有明确界定在先权利的范围、在先权利对抗在后商标的条件。
为了正确理解与适用《商标法》,妥善处理在商标确权程序中发生的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的冲突,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审理标准》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我们认为,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的冲突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保护在先权利人的商业信誉,二是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三是要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基本案情申请人:湖南省郴州良田水泥厂被申请人:郴州五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争议商标:第1929467号“良田”(一)当事人主张申请人申请理由:1、申请人成立于1988年,一直专营水泥生产和销售,实现工业总产值近六亿元,产品曾获得“农业部优质产品证书”等多个奖项,在湖南和广东等省享有很高的声誉。
2、申请人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以“良田”作为字号,并且由于申请人历史长、产品质量好,其字号“良田”也就具有相当知名度,申请人的产品也经常被消费者称为“良田水泥”。
被申请人与申请人属于同一行业,厂址同在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相距不足980米,被申请人的争议商标已经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来源产生混淆和误认。
因此,争议商标的申请注册已经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且侵犯了申请人的字号权,依据《民法通则》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称《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和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应当撤销争议商标注册。
申请人向商评委提交了以下主要证据:申请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申请人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复印件,申请人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证书复印件,申请人获得的1991年农业部优质产品证书复印件,1998年全省乡镇水泥质量检查优胜企业、1996年湖南省水泥行业质量五十强证书复印件,1998年湖南省乡镇企业明星企业证书复印件,1997年农业部中型二档乡镇企业,2000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证书复印件,湖南省2001年度重合同守信用证书复印件,湖南省2000年纳税大户(过500万元)证书复印件(经公证),消费者对争议商标产品投诉复印件,被申请人企业查询资料,争议商标查询资料。
企业如何保护之前的企业名称

企业如何保护之前的企业名称把企业之前的名称注册为商标,这可能会带来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认。
那企业能否阻止他人在商标中使用自己之前的名称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一下。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不过,对企业来说却非常重要。
企业名称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有很多企业因为各种理由改名,比如改制、上市、合并、分立等。
企业虽然改名了,但是原来的企业名称大家都用熟悉了,消费者还是习惯用老名称来称呼改名后的企业。
比如庞大集团还被很多唐山人称之为“机电公司”,因为庞大集团刚开始的名称叫“冀东机电公司”。
如果有别人想使用企业之前的名称怎么办?比如,把企业之前的名称注册为商标,这可能带来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认。
企业能否阻止他人在商标中使用自己之前的名称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一下。
2004年,青岛四砂泰益砂轮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四砂SISHA”商标;2007年1月,商标被公告;鲁信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公告期内提出异议;商标局做出裁定,裁定鲁信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异议理由不成立;鲁信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不服,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评审,商标评审委员会支持了鲁信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请求,裁定“四砂SISHA”商标不予注册;商标申请人不服裁定,起诉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商标评审委员会和鲁信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不服,又上诉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最终,“四砂SISHA”商标注册纠纷一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了判决,撤销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维持了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的裁定:即鲁信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了胜利,保住了自己的老名字。
从法律程序上来讲,本案已经审理完毕。
但是,一波三折的审判过程已经说明了本案存在着争议。
这个案件告诉我们,如果企业的老名字被他人注册为商标,可以通过提出商标异议或者商标争议的方式来维权。
不过,这个案件也表现出维权的困难:首先,公司需要证明自己的这个老名字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并且能跟本企业产生特定的、一对一的联系,不能有其他歧义。
商标注册的商标冲突解决办法

商标注册的商标冲突解决办法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商标注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商标冲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商标注册的商标冲突解决办法,帮助企业有效应对这一挑战。
一、商标冲突的定义和原因商标冲突是指在商标注册过程中,新申请商标与已注册商标存在相似或近似的情况,容易产生混淆误认的可能性。
商标冲突分为绝对相同冲突和相似冲突两种情况。
商标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商标近似而未实质相同;2. 商标涉及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3. 商标具有相似的视觉、听觉、含义等特征;4. 商标使用范围和注册范围有交叉,容易引发混淆误认。
二、商标冲突的解决办法1. 商标权属调查在商标注册前,企业应进行商标权属调查,了解已注册商标的情况。
这包括对商标数据库的查询、商标注册局的官方网站查询以及企业自身商标的调研等。
通过对现有商标权属的了解,企业可以减少商标冲突的风险。
2. 发生冲突时的谈判与协商若发现商标冲突,企业应尽早与相关方进行谈判和协商。
通过友好的沟通,双方可以寻求共识并达成解决方案。
这可能包括商标使用范围的调整、转让商标权益或寻求授权等解决方式。
3. 取消商标注册若商标冲突无法通过谈判解决,企业可以选择取消商标注册。
这需要企业向商标注册局提出撤销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商标存在冲突。
取消商标注册的办理周期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4. 诉讼解决作为最后的解决手段,企业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商标冲突。
这包括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要求维护自身商标权益。
企业在诉讼过程中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并聘请专业律师提供法律支持。
三、避免商标冲突的注意事项1. 商标注册前的全面调研在商标注册前,企业应进行全面的商标调研,寻找已注册商标并评估其与企业商标的相似性。
这有助于避免商标冲突的发生,降低后期解决冲突的成本。
2. 注册商标要避免主观晕眩在商标注册过程中,企业应尽量避免主观晕眩,即不要因为商标与已注册商标相似而冒昧地进行注册。
论商标与企业名称侵权案件的认定及审判方式 ——以《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项为例

论商标与企业名称侵权案件的认定及审判方式——以《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项为例摘要:随着企业主维权意识的提升,有关企业名称权或商标专用权之间的侵权案件发生呈上升趋势。
由于相关法条的缺失以及审判经验的不足,就相似案件而言,判决结果往往大不相同。
虽然商标或企业名称此类的侵权案件由于商事环境的复杂,往往需要结合实际的案件情形给予判断,法官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但由于审判的过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过于自由的审判环境所带来的结果不足以服众。
至此,笔者以《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项为蓝本,结合相关法规,从类似案件的认定标准以及审判方式两个角度出发,试图在总结当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描述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并在文末提出相关法条的补充思路。
关键词:《商标法》企业名称商标专用权反不正当竞争相似性混淆可能性美国知名运动品牌new balance于1906年成立于美国波士顿,在美国及许多国家被称为“总统的慢跑鞋”,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New balance进入中国市场后以其中文名称“新百伦”而受到追捧,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新百伦”所得到的结果就是美国“new balance公司”的介绍及相关主页。
然而就是使用“新百伦”这一名称致使新百伦贸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百伦公司)在2015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中被处以500万元的赔偿。
该案于2015年11月5日开庭审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最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施行)第五十二条第(一)、(五)项、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2002年施行)第三条予以判决,新百伦贸易有限公司被判以侵权,并支付赔偿金500万元,引起热议。
一、商标及企业名称权在《商标法》中的相关规定虽然对商标权及企业名称权的设立早有规定,但是国内对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侵权案件的法规设定较为松散,不成体系。
除《企业名称管理登记条例》和《商标法》之外,已知涉及的法规就包括、《中华人民商标法实施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等……。
工商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企业名称相同相近比对规则》的通知

工商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企业名称相同相近比对规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7.31•【文号】工商企注字〔2017〕133号•【施行日期】2017.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管理正文工商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企业名称相同相近比对规则》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7〕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落实《工商总局关于提高登记效率积极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的意见》(工商企注字〔2017〕54号)关于开放企业名称库、建立完善企业名称查询比对系统等工作要求,总局研究制定了《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企业名称相同相近比对规则》,现予印发,请结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需要,认真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工商总局2017年7月31日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名称审核行为,建立、完善企业名称比对系统,为申请人提供更加便利的企业名称登记、核准服务,根据《公司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和工商总局有关规范性文件等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企业名称登记、核准有关业务。
企业名称审核人员依据本规则对企业名称申请是否存在有关禁限用内容进行审查,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的决定。
第三条企业登记机关可以依据本规则建立、完善企业名称比对系统,为申请人提供企业名称筛查服务。
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试点地区可以参照本规则,建立、完善比对、申报系统,为申请人提供自主申报、自负其责的登记服务。
第二章禁止性规则第四条企业名称不得与同一企业登记机关已登记注册、核准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
以下情形适用于本条款规定:(一)与同一登记机关已登记、或者已核准但尚未登记且仍在有效期内、或者已申请尚未核准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二)与办理注销登记未满1年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三)与同一登记机关企业变更名称未满1年的原同行业名称相同;(四)与被撤销设立登记和被吊销营业执照尚未办理注销登记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
企业名称字号问题对策

企业名称是企业的称谓,也是企业字号或商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名称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成为最负有挑战的工具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名称也由此成为投资者所关注的热点,投资者通过登记注册,“合法〞地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字号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名称字号的管理、保护便提上日程。
一、企业名称管理存在的问题1、知名字号多地“开花〞现行的企业名称登记制度实行国家、省市自治区和市县三级管理。
在这一制度运行上,有些投资者为了使用一些知名企业的字号,钻异地可注册的空子,通过获得异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的与知名企业相同的企业名称,来参与地域概念日益淡化的市场竞争,借助知名企业名称字号的广告效应,实现依靠不正当竞争于段而获得效益的目的。
知名企业在甲地注册登记的,某投资者就到乙地去注册,其他投资者也就会效仿到丙地去注册。
2、知名字号多业“开花〞企业名称按现有的登记管理规定,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者相似。
一些企业钻法律条文的空子,在借用知名企业名称时,换个行业或者模糊行业概念去登记注册,鱼目混珠,达到自己的目的。
3、知名字号音形“开花〞所谓音形“开花〞,就是在他人知名企业字号上做文章,利用中国文字形音义的特征,通过变化偏旁或加点或去点,或通过同音不同字来混淆,达到借用知名企业字号扩大自己企业影响,获取额外利益的目的。
4、知名字号与商标相互“开花〞有些企业利用他人企业注册商标名称,作为自己企业名称来注册。
较为典型的是将他人企业已注册的商标作为自己企业的字号名称,又将他人企业名称作为自己商标去进行注册,且生产经营的商品或服务的商品内容往往是相同的。
二、原因分析1、现行企业名称的三级管理体制,客观上形成了区域性或地方保护各割一块的局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概念越来越大,特别是加入WTO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区域性封闭式市场概念的打破,企业走向市场必然面临更大更广阔的舞台,企业名称混用、重合矛盾的冲突就越来越激烈,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局面更严重。
关于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冲突纠纷案件审理中若干问题的解答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冲突纠纷案件审理中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2002年12月24日京高法发[2002]357号)市第一、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海淀区、朝阳区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总第九十次会议)于2002年12月23日讨论通过了《关于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冲突纠纷案件审理中若干问题的解答》。
现将该规定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民三庭。
特此通知。
附:关于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冲突纠纷案件审理中若干问题的解答根据有关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精神,结合本市审判实践,我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如下解答意见:1.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冲突纠纷案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本《解答》所称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冲突是指: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注册使用,使商标与字号发生的冲突。
当事人因注册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发生冲突引起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经审查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如何理解企业名称应当依法规范使用?企业名称是区别不同市场主体的标志,依次由企业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字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等四部分组成。
其中,字号是区别不同企业的主要标志。
企业在对外经营活动中应当依法规范使用企业名称,企业的印章、银行账户、信笺、产品或者其包装等使用的企业名称,应当与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相同。
从事商业、公共饮食、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名称的牌匾可以适当简化,但不得与其他企业的注册商标相混淆。
3.审理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冲突纠纷案件应当如何适用法律?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冲突纠纷,从侵权人的行为性质上看,主要是借助于合法的形式侵害他人商誉,表现为使消费者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以及不同经营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产生混淆误认,故一般属于不正当竞争纠纷,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调整;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单独或者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属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应当适用《商标法》进行调整。
2024年浅析药品名称和商标权的冲突及保护

2024年浅析药品名称和商标权的冲突及保护药品名称是指用于标识药品通用名称或商品名称的词汇或词组。
药品名称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消费者识别药品,了解其成分、功效和使用方法。
商标权则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使用权、许可权、转让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
在药品市场中,药品名称和商标权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对于药品品牌的建立、市场推广和消费者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药品名称和商标权之间往往存在潜在的冲突。
这种冲突主要源于药品名称的通用性和商标权的专有性之间的矛盾。
药品名称通常要求简洁、易懂,以方便消费者识别和记忆。
而商标权则要求具有独特性和显著性,以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
因此,当药品名称与商标权在表达方式或内涵上发生冲突时,就可能出现纠纷。
冲突的产生原因药品名称与商标权冲突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命名规范不统一。
目前,各国对于药品名称和商标命名的规定和标准尚未完全一致,导致在实践中容易产生混淆和冲突。
利益驱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药品生产企业和商家往往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通过不当手段侵占他人商标权,或将药品名称与已有商标混淆,导致冲突产生。
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对药品信息和市场动态的掌握有限,难以有效识别药品名称和商标权的差异,从而增加了冲突的可能性。
冲突的影响分析药品名称与商标权冲突对各方利益和市场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首先,冲突导致药品品牌形象受损,降低了消费者对药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
其次,冲突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诉讼成本和法律风险。
最后,冲突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利于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冲突解决方法针对药品名称与商标权冲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法: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统一的药品名称和商标命名规范,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为解决冲突提供法律依据。
加强监管力度。
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药品名称和商标使用情况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论企业名称与商标权利冲突的侵权认定

也 就 是保 护 企 业 名 称 中 的商 号 或 字 号 。 在 不太严格 的意义上 ,我国有学者把二者等 同。 ” ( )商标 与商标专用权 二 商 标 ( 文 T a e r ) 是 指商 品 的 英 rd mak , 生 产 者 、 经营 者 或 服 务 的提 供 者 为 使 自 己 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 , 而使用在商 品及其包装上 或服务标记上的 由文字 、图形 、 字母 、 字 、 维 标志 和 颜 数 三 色 组 合 ,以及 上 述 要 素 的 组合 所 构 成 的 一 种 可视 性 标 志 。 与 贸易有 关 的 知识 产权 协 议》 ( RIS协议 ) 为 : 品 或服 务 区 别 于 另 一个 企业 的商 品或 服 务 的符 号 和 符 号 组 合 。 关 于 商标 权 ,在 我 国 现 行立 法 中还 没 有 明确 这一 概 念 ,而是 使用 了 “ 注册 商 标 专用 权 ” 这样的表述 。注册商标专用权权利范围与 商标权保护范围, 是两个不 同的概念。 注册 商标 专 用 权 的 权 利范 围 ,是 指 注册 人 的权 利范 围仅 以核 准注 册 的 商 标 和 核定 使 用 的 商 品为 限 ,是 以 商标 的积 极 权 能 为 核心 划 定 的 范 围。 标权 的保 护 范 围 , 商 简单 而言 就 是商 标 权 人 行使 禁止 权 的 权 利 范 围 。 也就 是说注册商标的保护范围要大于注册商标 的权 利 范围 。 这样 规 定 , 有利 于 全方 位地 保 护商标权人的商 标专用权。就具体商标而 言 , 以保护 的范 围 究竟 多宽 , 予 应依 该商 标 的显著性 以及知名程度而定。独创性高 的 商 标 具 有 较 强 的 显著 特 征 ,法 律 对它 的保 护 范 围要 大 于 没 有独 创 性 因 而 显著 性 差 的 商 标 , 同样 知名 度 较 高 的 商标 要 比知 名 度 低的 商 标受 保护 范 围 宽 。 ( )企业名称与商标权 利的冲突 三 所 谓 商 标 与 企业 名 称 的权 利 冲 突 ,是 指 分 别 属 于 不 同主 体 的 商 标杈 和 企 业 名 称 权 ,作 为工 业 产 权 在 形 式上 都 处 于 合法 状 态 ,而 在 实 际 中相 互 矛盾 或抵 触 的 权 利 并 存 和 利 益 冲 突现 象 。这 一 类 型 的知 识 产 权 权 利 冲 突 同样 可 分 为 有瑕 疵 的和 无 瑕 疵 的 权利冲突。在权利本身没有瑕疵的情况下, 或 者 说 原被 告 双 方 都 是通 过 了合 法 的 途 径 取 得 上 述 权 利 时就 算 商 标 和企 业 名 称 ( 特 取 部分 ) 使 用 的文字 相 同或 近 似 , 所 但是 权 利人行使权利的方式合法 、 规范 , 足以使消 费 者 将 商 标 权利 人和 企 业 名称 权 人提 供 的 产品和服务区分开来的 ,不能认 为二者之 间存在 冲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标与企业名称冲突的界定与处理商品或服务商标的专用权与企业名称权是分别受商标法律、法规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法律、法规调整、保护的财产权,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流通速度与范围的加快与扩大,商品或服务商标与企业名称中的显著部分字号(商号)相同、近似,并构成混淆误认的情况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界定注册商标与企业名称(商号)相同、近似的范围、性质,并解决其冲突,是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仅就商标与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商号)相互间侵权判断及其处理作一探讨。
一、商标权、企业名称在工业产权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商标权是商标法律调整的内容,在我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商标注册都是实行国家统一注册,在相同、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排斥两个以上不同所有人注册相同、近似商标。
企业名称核准登记是由省、市、县工商局按所辖区域分级核准登记注册,并对其使用进行规范管理。
企业名称一经核准登记,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名称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或商号是企业名称的核心要素。
企业名称的区别作用主要是通过字号(商号)来体现的。
企业名称在同一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实际是指字号(商号)部分不得相同或者近似。
但某一相同字号(商号)在同一行业中可能由不同行政区划的不同登记注册人所拥有。
商标与企业名称相互间的冲突,主要是商标与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商号)相互间的冲突、侵权,而冲突、侵权实质是对商誉的侵害。
对商誉的侵害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混淆误认,二是基于混淆误认而造成的企业或商标信誉的下降。
具体判断是否构成侵权行为,要根据当事人实际使用商标和字号(商号)以及冲突的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商标与企业名称由不同法律来调整,所以,以何具体标准来判断商标与企业名称中字号(商号)相互间是否侵权,恐怕仅引用商标审查、判断标准,或仅引用企业名称登记审查、判断标准都难以让人接受,但采取是否相互混淆误认标准进行判断,则是比较现实、也可以为各方面所接受的。
二、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之间主张权利应具备的条件(一)商标或字号(商号)应具备独创性。
商标或字号(商号)具备独创性是二者相互间是否构成侵权的关键问题之一。
独创性是靠智力所确定的非常见常用的字词组合。
如果商标或字号(商号)属于大众化的常见的花鸟虫鱼、山水、吉利语言或其他事物,一般缺乏独创性,造成误认混淆的可能性要小。
而具备独创性的商标字号(商号),如索尼、海尔、瑞扶祥等具有易被侵害性,易被混淆误认。
(二)造成或可能造成误认混淆、损毁商誉是构成侵权的前提。
无形产权的特殊性决定,知识产权、商号权受侵害与其他普通物权受侵害不同,其他普通物权受侵害是以物被他人非法占有或直接损害为表现形式,而知识产权、商号权受侵害不是对权利的占有,而是以权利被混淆误认,信誉被损坏,进而使市场占有份额减少或将要减少为表现特征。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1.注册或未注册商标对商号权构成的混淆误认。
2.商号对商标权构成的混淆误认。
3.不正当使用地理名称对注册商标的混淆误认。
[!--empirenews.page--] (三)主张权利须在法定期间内行使。
我国《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基于商标与名称相互冲突而主张权利的没有时间的规定,则应依据《民法通则》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即两年。
国家工商局《驰名商标认定与管理办法》规定的以驰名商标权来主张权利的,将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作为请求撤消误认部分的期间,显然是依据《民法通则》来规定的。
国家工商局1999年4月5日公布的《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的规定,处理商标与企业名称混淆应当符合“自商标注册之日或者企业名称登记之日起5年内提出请求(含已提出请求但尚未处理的)”,是指当权利被其他民事主体实施某项侵害后,权利人提起诉讼、行政请求的最长保护期限,即权利被侵害超过5年而未提起诉讼或者行政请求的,其诉讼或请求权丧失,对其诉讼或者请求不予支持,权利人失去的是仅就该项侵害获得诉讼或行政保护的权利。
“5年”并不是诉讼或请求行政处理的时效,而是权利人行使该项权利的最长期限。
三、准确适用法律,处罚适当,严格执法无论是商标侵权案,还是企业字号(商号)侵权案,权利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投诉。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案件处理中,首先要准确适用法律。
在处理驰名商标侵权案及商标对知名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商号)冲突案时,应依据《商标法》及《驰名商标认定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处理企业名称对商标的冲突时应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在适用法律时,应依据法律效力等级依次选择部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部门法律、法规、规章没有相应规定的,应依据《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
因企业字号或商号不当使用与在先注册的商标构成混淆、冲突的,应按一般商标侵权处理。
四、处理商标与企业字号相互间侵权纠纷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和问题1.严格掌握诉讼和请求时效。
除驰名商标保护外,一般商标侵权案件和一般企业字号(商号)侵权案件应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一般诉讼案件的时效及权利保护期限的规定。
2.应将误认混淆、损害商誉作为认定侵权的前提,这是案件定性及案件处理的关键。
如果在诉讼或行政投诉中,仅具备商标与商号相同、有效的诉讼或请求时效两个条件,不具备混淆误认、损害商誉或可能混淆误认的条件,则不能判定构成侵权。
3.注意保护依法经营者的权利与利益。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当在后一方权利人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并投入了大量财力、智力,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知名度后,在先一方当事人才提出禁止在后一方当事人使用其商标或字号的,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其请求不应予以支持;而且给在后一方造成财产损失的,被损害方有权请求加害方赔偿损失。
4.坚持以诚实信用、公平原则为指导。
《民法通则》中的诚实信用、公平原则是调整一切平等民事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
流通领域中无形财产权的冲突与纠纷大多比较复杂,商标与商号信誉的强弱、侵害的程度、侵害人的主观意志、诉讼及行政请求的期限及时效的计算,都没有量化的标准,判断起来较为困难。
在商标法律与企业名称登记法律没有具体调整规则的情况下,诚实信用、公平原则是指导两个法律规范处理权利及信誉冲突的法律原则和规则。
[!--empirenews.page--] 5.正确把握商标所有人与企业字号所有人所处行政区划及在先权利的使用对案件的影响。
带有商标的商品流通性很强,特别是具有独创性的在先商标权被企业字号(商号)侵权的范围和程度要比企业名称大。
同在一个行政区划,又属于同一行业的企业,其商标与企业字号(商号)有发生混淆误认的可能性,但超出该行政区划则可能不会造成混淆误认;行政区划相差较远,虽同属同一行业,但都不属驰名的,二者发生混淆误认的可能性则更小。
此外,在先权利的驰名或知名程度也决定着混淆误认程度的大小,是认定侵权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