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组成、控制、分类与原理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汽车典型ABS的结构原理与故障分析

毕业论文--汽车典型ABS的结构原理与故障分析

汽车典型ABS的研究Representative ABS of automobileresearch(申请学位)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刘玉钊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论文作者签名:刘玉钊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中文摘要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ABS已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件。

在当代,安装ABS的车辆已经相当普遍,经济型车也安装有ABS并且随着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更为先进的、保护范围更加广泛的安全装置相继问世了。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ABS已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件,虽然ABS能大大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但是不同类型的ABS在制动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尽相同,驾驶员如果缺乏对各类ABS性能特点的了解,则可能在车辆紧急制动时得不到预想的制动效果,甚至会发生意外情况。

了解ABS这些技术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维修和故障诊断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主要介绍汽车ABS技术发展,ABS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ABS系统的检修,并对典型ABS系统的车辆也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ABS结构组成;ABS工作原理;故障检测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ABS has become automobile standard parts.Install abs in the vehicle has been fairly general, there are also install abs car as to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are higher, some more sophisticated, more extensive scope ofprotection of safety equipment were made. as a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abs is becoming a standard of the car, although abs can vastly improve the brake performances, but different types of abs in the role of the brake, but not identical If the lack of ab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understanding, may in the emergency brake is not anticipated the results are even'll be an accident. that abs these technologies is the brake system maintenance and failure diagnosis work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bs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bs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mechanism, abs system. the typical abs system of cars made a briefintroduction.Keywords :abs construction works of abs ;;failure to detect目录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汽车ABS技术发展2.1::ABS的作用2.2:AB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2.3:ABS的发展趋势2.4:结论第三章:ABS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3.1:ABS的结构组成3.2:ABS的工作原理3.3:ABS的分类第四章:典型ABS系统的车辆的介绍4.1奔驰YBL6120H型客车ABS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4.2一汽捷达轿车ABS结构原理第五章:汽车ABS常见故障及分析5.1:.ABS故障诊断仪器和工具5,2:.故障诊断与排除的一般步骤5.3:常见故障及分析第六章:ABS系统的实例故障分析6.1本田雅阁ABS常见故障分析6.2奇瑞A516 ABS故障警告灯点亮且异常频繁工作的故障分析参考文献致谢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ABS”(Anti-lockedBrakingSystem)中文译为“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ppt课件

ABS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ppt课件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电子式
• 该制动系统也 称Bosch式防 抱死制动系统。 图示为Bosch 防抱制动系统 图。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 性能特点:由于四通道ABS是根据各车轮轮速传感 器输入的信号,分别对各个车轮进行独立控制的,因 此附着系数利用率高,制动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每 个车轮的最大附着力。四通道控制方式特别适用于汽 车左右两侧车轮附着系数接近的路面,不仅可以获得 良好的方向稳定性和方向控制能力,而且可以得到最 短的制动距离。但是如果汽车左右两个车轮的附着系 数相差较大(如路面部分积水或结冰),制动时两个车 轮的地面制动力就相差较大,因此会产生横摆力矩, 使车身向制动力较大的一侧跑偏,不能保持汽车按预 定方向行驶,会影响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因此, 驾驶员在部分结冰或积水等湿滑的路面行车时,应降 低车速,不可盲目迷信ABS装置。
四传感器三通道控制方式(双管路对角布置)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三传感器三通道(前轮独立、后轮选择) 控制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简述abs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简述abs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简述abs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绝对值幅度计(absolute value amplitude scanner,简称ABS)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的振动幅度的设备。

它基于振动测量原理,通过测量物体振动时的位移变化来确定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

ABS的基本结构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组成。

传感器是ABS系统的核心部分,通常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测量振动。

传感器内部有一个电磁线圈和一个磁铁,当物体振动时,磁铁会在电磁线圈周围产生电流。

传感器的外壳能够固定在物体上,使得传感器和物体振动频率一致。

通过测量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变化,传感器就可以获取振动信息。

信号处理器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读取的形式。

在信号处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信号放大、滤波和调整等步骤。

首先,信号放大将传感器接收到的微弱信号放大到可测量范围内。

接下来,滤波器将去除信号中的噪音和干扰,以确保得到准确的振动幅度数据。

最后,调整步骤会根据不同设备和应用场景的需求对信号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样,信号处理器就能将过滤和调整后的信号发送到下一步的显示器。

显示器是ABS系统的最终输出部分,它根据信号处理器提供的数据来显示物体的振动幅度。

显示器通常以数字形式显示振动幅度,以便用户能够准确读取。

同时,显示器还可以提供一些附加功能,如储存数据、设置报警阈值等。

这些功能可以提供更多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选项。

ABS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振动测量原理,它利用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来获取和处理振动信号,最后通过显示器展示给用户。

在测量过程中,当物体振动时,振动会引起传感器内部的磁铁相对于线圈的位移变化。

这个位移变化会产生感应电流,其大小与振动幅度成正比。

传感器将感应电流送入信号处理器,经过放大、滤波和调整等处理后,最终生成可读取的振动幅度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显示器以数字形式展示给用户。

在实际应用中,ABS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振动监测和控制。

它可以测量机械设备的振动幅度,并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防止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ABS组成控制分类与原理

ABS组成控制分类与原理

ABS组成控制分类与原理ABS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简称,即防抱死制动系统。

它是一种电子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车辆的制动系统,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并保持车辆的操控性。

ABS的组成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传感器:车辆装有多个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的转速和车辆的加速度。

这些传感器将传输的数据发送给ABS控制单元。

2.ABS控制单元:ABS控制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它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分析结果,ABS控制单元会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确保车轮在制动时不会抱死。

3.泵机组:泵机组通过增加或减少制动压力,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

当需要增加制动压力时,泵机组会增加液压,将制动压力传送到制动器上。

当需要减少制动压力时,泵机组会减少液压。

4.制动执行器:制动执行器是最后的控制单元,它根据ABS控制单元的指令,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

制动执行器接收到制动压力后,将压力传递到车轮的制动器上,实现制动系统的工作。

ABS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司机踩下刹车踏板时,传感器会立即检测到车轮的转速和车辆的加速度,并将数据发送给ABS控制单元。

ABS控制单元会根据数据分析车轮的转速变化情况,以及车辆的加速度变化情况。

如果发现车轮即将抱死,ABS控制单元会立即减少制动压力,以降低抱死产生的摩擦力。

一旦车轮恢复正常,ABS控制单元会恢复正常制动压力。

ABS的控制原理主要分为两种:1.速度差控制:根据车轮之间的转速差异,ABS控制单元可以确定是否出现了车轮抱死的情况。

如果车轮即将抱死,ABS控制单元会立即减少制动压力,防止抱死的发生。

2.脉冲控制:当车轮转速较低时,ABS控制单元会通过施加更高的制动压力,产生脉冲信号维持轮胎的旋转。

这样可以增加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车轮抱死的发生。

根据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将ABS分为以下几类:1.三通道四传感器系统(3/4系统):这种ABS系统有3个独立的通道和4个传感器。

说明abs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回复

说明abs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回复

说明abs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回复综合创新服务(ABS)系统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它通过整合和分析各种数据源,提供决策支持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AB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要素。

首先,ABS系统的组成包括数据采集和整合模块、数据挖掘和分析模块、以及决策支持模块。

每个模块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任务,它们共同协作以实现整个ABS系统的功能。

数据采集和整合模块是ABS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它负责收集各种数据源,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数据,例如数据库中的记录或电子表格中的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则涵盖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的数据。

数据采集和整合模块通过各种技术和工具(如网络爬虫、API、ETL工具等)从不同的数据源中提取数据,并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数据挖掘和分析模块是ABS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对采集和整合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发现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规律、趋势和模式。

常见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分类和预测分析等。

数据挖掘和分析模块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和特定领域的知识,提供针对性的分析和建模功能。

决策支持模块是ABS系统的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模块得到的结果,并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决策支持模块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分析结果,帮助用户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和洞察。

此外,决策支持模块还可以根据特定的决策问题,提供推荐和优化建议。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涵盖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数据采集和整合模块从不同的数据源中抓取和提取数据。

然后,数据挖掘和分析模块对采集和整合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涉及到数据清洗、特征选择和模型构建等步骤。

接下来,通过应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模块可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最后,决策支持模块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并提供决策建议。

汽车ABS系统

汽车ABS系统

保压
减压
ABS系统结构
8.液压调节器
(5)电动泵
电动泵又称为电动回液泵,包括电控电 机、滤清器、导向装置、活塞杆和缸体。导 向装置布置在离开电机轴中心的地方。电机 的旋转向活塞杆提供往复运动,使通往卸压 阀、蓄压器和调节器的制动液压力升高。电 机转动,蓄压器压力超过一个预定值时,压力 开关打开。压力调节器接收到这个开关信号 后,中止电机继电器的工作。如果电机继续 运转至少2分钟后,蓄压器压力没有到达预定 值,则调节器中止电机操作并点亮仪表板上 的ABS警告灯。
ABS系统控制
1.开关式电磁阀压力调节器
⑤当制动结束,驾驶员松开制 动踏板,ABS控制器将给常闭阀 一个电流使其打开,此时储存 在低压畜能器的制动液通过常 闭阀回到制动总泵上的蓄压器 中.这样ABS-个工作循环结束。
ABS系统控制
2.三位三通电磁阀压力调节器
①电磁阀不通电,ABS不工作, 回油泵也不工作,进入常规制动 阶段。
传感器 轮缸
线圈 电磁阀
主缸 液压部件
ECU
储液器
踏板 回油泵
ABS系统控制
2.三位三通电磁阀压力调节器
②电磁阀通较小的电 流,电磁阀处于保压 位置,ABS工作。
传感器 轮缸
线圈 电磁阀
主缸 液压部件
ECU
储液器
踏板 回油泵
ABS系统控制
2.三位三通电磁阀压力调节器
主缸
③电磁阀通较大的电 流,电磁阀处于减压 位置,ABS工作。
ABS系统结构
(2)按通道控制分类
①单通道控制
ABS系统结构
(2)按通道控制分类
②双通道控制
多用于制动管路对角 布置的汽车上,两前轮独 立控制,制动液通过比例 阀(P阀)按一定比例减压 后传给对角后轮。

简述abs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简述abs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简述abs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用于提供在紧急制动时阻止车轮抱死的能力,从而维持汽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ABS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传感器:用于监测每个车轮的转速。

通常使用磁性或霍尔效应传感器来检测车轮的转动情况。

2. 控制单元(ECU):负责接收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并进行计算和判断。

控制单元根据转速的变化率和差异来判断车轮是否将要抱死,并相应地调整制动压力。

3. 阀门:位于制动系统管道中,控制制动液的流动。

阀门可以自动控制每个车轮的制动压力,以防止车轮抱死。

4. 泵:用于保持制动液的正常压力。

当车轮即将抱死时,泵会增加制动液的压力,以保证阀门正常工作。

ABS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传感器会监测每个车轮的转速。

控制单元会根据传感器数据判断车轮是否将要抱死。

2. 如果控制单元判断车轮将要抱死,它会迅速向阀门发送信号,调整相应车轮的制动压力。

这样可以防止车轮抱死,保持车辆
的稳定性。

3. 当车轮转速恢复正常时,控制单元会相应地减小阀门的开启程度,恢复正常制动压力。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ABS可以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从而提高车辆操控性和稳定性,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abs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组成和工作原理
组成:绝对值电路(ABS)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传感器:安装在车轮附近,用于监测车轮的转速和运动情况。

2. 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分析车轮的状态,例如是否发生打滑。

3. 制动执行器:根据控制单元的信号,对制动系统进行调节,使车轮的转速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工作原理:ABS系统通过不断检测车轮的转速,判断是否发
生打滑,并在发生打滑时及时调节制动系统的力度,以保持车轮的转速处于安全范围内,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ABS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如下:
1. 监测车轮转速: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轮的转速,连续地将转速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

2. 比较车轮转速:控制单元将各个车轮的转速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转速差异。

如果存在转速差异,说明发生打滑。

3. 判定打滑情况:控制单元通过算法判断是否为打滑情况,并确定打滑程度。

4. 调节制动力度:根据判定结果,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制动执行器调节制动系统的力度。

一般情况下,ABS会间歇性地增加
和释放制动压力,以减少发生打滑的车轮制动力度,同时保持其他车轮的制动效果。

5. 维持安全转速:通过不断地调整制动力度,ABS系统使车
轮的转速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从而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和车辆稳定性。

总之,ABS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实时监测车轮转速,并在发生
打滑时通过调节制动系统的力度使车轮保持在安全转速范围内,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ABS的分类组成

ABS的分类组成

、ABS的分类1、按ABS的结构分类(1)液压制动系统ABS,液压制动系统广泛应用于轿车和轻型载货汽车上,目前液压制动系统中装用的ABS,按其液压控制部分的结构原理不同主要可分为整体式、分离式和ABS——VI3种类型。

其主要区别是:整体式ABS中,制动压力调节器与制动主缸结合为一个整体,其结构更为紧凑,在美国车上常装用这类型ABS,分离式ABS中,制动压力调节器与制动主缸分别为独立的总成,日本丰田公司生产各型车和韩国大宇车上常用,它装有3个带控制阀的活塞泵(制动压力调节器),两前轮各用一个,两后轮共用一个。

(2)气压制动系统ABS。

气压制动系统主要用于中、重型载货汽车上,所装用的ABS按其结构原理主要分为2种类型:用于4轮后驱动气压制动汽车上的ABS和用于汽车挂车上的ABS。

(3)气顶液制动系统ABS。

气顶液制动系统兼有气压和液压两种制动系统的特点,应用于部分中、重型汽车上。

2、按ABS的生产厂家分类目前世界范围内生产ABS的厂家主要由德国的博世、戴维斯、瓦布科公司和美国的德科、凯尔西海斯和要迪克斯公司等,其产品及应用情况见表3——1ABS的生产厂家及应用情况生产厂家应用情况德国博世公司(BOSCH)欧、美、日、韩车最多德国戴维斯公司(TEVES)德国瓦布科(W ABCO)美国凯尔西海斯公司(KELSEYHAYES)部分日本轻型货车美国德科公司(DELCO)美国通用及韩国大宇汽车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美国克莱斯勒汽车3、按控制通道分类在ABS中,对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

ABS装置的控制通道分为4通道式、3通道式、2通道式和1通道式。

(1)4通道式。

4通道工ABS有4个轮速传感器,在通往4个车轮制动分泵的管路中,各设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装置,进行独立控制,构成4通道控制形式。

性能特点:由于4通道ABS地根据各车轮轮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分别对各个车轮进行独立控制的,因此附着系数利用率高,制动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车轮的最大附着力。

简述abs系统工作原理

简述abs系统工作原理

简述abs系统工作原理ABS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车辆在制动时因轮胎打滑而失控。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十分复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ABS系统的工作原理。

1. ABS系统的基本组成ABS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

其中控制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轮转速、车辆加速度、制动压力等信息,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

2.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当车辆行驶时,控制单元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轮转速等信息,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当车辆需要紧急制动时,控制单元会根据监测结果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

具体来说,当车辆需要制动时,控制单元会通过执行器控制制动阀门,将制动压力传递给制动器。

同时,控制单元会根据车轮转速的变化调整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在制动的同时不会因打滑而失控。

当车轮转速恢复正常时,控制单元会立即解除制动力,使车辆恢复正常行驶。

3. ABS系统的优点ABS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保持车辆在制动时的稳定性。

当车辆需要紧急制动时,ABS系统能够通过调整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在制动的同时不会因打滑而失控,从而提高车辆的制动效率。

此外,ABS系统还能够减少制动距离、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等,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4. ABS系统的缺点虽然ABS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ABS系统的成本比较高,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其次,ABS系统的维修难度比较大,需要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此外,ABS系统的故障会导致车辆制动失灵,从而增加了车辆的安全风险。

5. ABS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ABS系统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未来,ABS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通过使用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更加精确的制动控制。

此外,ABS系统也将会与其他安全技术进行融合,如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等,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是一种汽车制动系统,它通过防止车轮在制动时锁死,提供更好的制动性能和控制能力。

它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模块、执行器和制动系统。

当ABS系统检测到一些车轮即将锁死时,它会自动调节制动力,以防止车轮停止旋转。

控制模块负责根据传感器的输入,计算出每个车轮所需的制动力,并向执行器发送指令。

执行器是控制制动力的关键部分。

它通常位于每个车轮的制动器上,可以独立于制动系统调节制动力。

当控制模块发送指令时,执行器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制动力。

这种独立的控制使得ABS系统能够在车轮减速时防止它们锁死。

当车轮减速到安全的范围内,ABS系统会自动调整制动力,以确保车轮保持在安全的旋转速度范围内。

这样可以确保车辆仍然具有可控制性,并减少在制动过程中的打滑和偏移。

除了以上组成部分,ABS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车辆控制系统集成,如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和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接收ABS系统的输入来优化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ABS系统的结构主要由传感器、控制模块、执行器和制动系统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实时监测车轮速度和制动力,当检测到车轮即将锁死时,自动调节制动力,以防止车轮停止旋转并提供更好的制动性能和控制能力。

这种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减少制动过程中的打滑和偏移,以及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

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应变仪型:当汽车制动时,悬架减速度产生的 惯性力使半导体应变片发生弯曲变形,使其电阻 变化,引起动态应变仪输出电压的变化;加速度 越大,惯性力越大,输出电压越高。
五、制动压力调节器
功用:接收ECU的指令,通过电磁阀的动作来实 现车轮制动器制动压力的自动调节。
组成:电磁阀、液压泵、储液器等。 制动压力调节器串联在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之间,
“减压”三种位置。
(1) 三位三通电磁阀
三位三通电磁阀由进液阀、回液阀、主弹簧、副 弹簧、固定铁芯及衔铁套筒等组成。
工作过程是: 电磁线圈未通电时,在主弹簧张力作用下,进
液阀打开,回液阀关闭,进液口与出液口保持畅 通-增压。
电磁线圈通入较小电流(2A),产生电磁吸 力小,吸动衔铁上移量少,但能适当压缩主弹簧, 使进液阀关闭,放松副弹簧,回液阀并不打开-保 压。
单通道
两个概念
★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对两个车轮实施一同控制
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大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 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称这两个车轮是按 高选原则一同控制。
★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对两个车轮实施一同控制
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小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 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称这两个车轮是按 低选原则一同控制。
2 回油泵与储能器
当电磁阀在减压过程中,从轮缸流出的制动液 由储能器暂时储存,然后由回油泵泵回主缸。
储能器依椐储存制动液压力的不同,分为低压 储能器和高压储能器。分别配置在不同型式的制
动压力调节系统中。
(1)低压储能器与电动泵 低压储能器一般称为储液器,用来接纳ABS减
压过程中,从制动分泵回流的制动液,同时还对 回流制动液的压力波动具有一定的衰减作用。
二位三通工作过程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通常由电控单元ECU、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组成。

一、ABS系统电控单元ECU(一)概述ABS系统电子控制部分可分为电子控制单元(ECU)、ABS模块、ABS计算机等,以下简称ECU。

70年代中期之前,电子控制单元正处于开发阶段,当时的ECU是由运算放大器、晶体管、电阻及电容等分立元件组成的模拟电路构成。

模拟电路存在的问题较多,元件数量多、组织生产难度大、噪声难以控制、零点漂移大,集成度很低的分立式ECU的外形尺寸也很大。

目前的ECU主要是由集成度、运算精度都很高的数字电路组成。

由于ABS装置目前已从高级轿车开始逐步向家庭轿车普及,因此,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合各种车型的ABS装置。

各种新开发的ABS几乎都是采用微型电子控制的ECU。

最初的模拟电路约由1000个电子元件组成,现在的ECU采用专用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元件数量缩减到70个左右,大大减少了ECU的重量、体积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生产率。

随着生产技术及汽车电路可靠性的提高,从原来的穿体安装结构发展到表面安装结构,体积更小。

(二)ECU的基本结构ECU由以下几个基本电路组成:①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

②运算电路。

③电磁阀控制电路。

④稳压电源、电源监控电路、故障反馈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各电路的联接方式如图1-1~图1-3所示。

图1-1 四传感器二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2 四传感器三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3 四传感器四通道系统ECU模块图1、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安装在各车轮上的车速传感器根据轮速输出交流信号,输入放大电路将交流信号放大成矩形波并整形后送往运算电路。

不同的ABS系统中轮速传感器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每个车轮都装轮速传感器时,需要四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要求有四个。

当只在左右前轮和后轴差速器安装轮速传感器时,只需要三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成了三个。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一、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基本组成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ABS警示灯组成;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也可能不尽相同.. 1.车轮转速传感器为了检测车轮的转速;在前后左右各车轮上都安装一个轮速传感器..这种布置方法被称为传感器布置方式.. 在前轮驱动汽车上;可使用3传感器方式;即在前差速器前部安装一个车轮转传感器;然后在左右后轮各安装一个车轮转速传感器..齿轮脉冲信号发生器装在车轮上;齿轮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数和车轮的转速成正比..以上传感器信号都输往电子控制装置..2、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一般汽车的制动系统分为三个独立的液压系统;即左前轮、右前轮和左右后轮..制动压力调节装置按照电子控制装置中电脑的指令;通过增压、保持油压、调压来调节上述三个系统4个车轮的制动油压..制动压力调节装置附有专用的电动泵;如果需要提高油压;驱动电动机提高油压..3、电子控制装置基于各车轮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利用电子控制装置的电脑;按预先确定好的判断程序计算各车轮的制动力..根据计算结果;如果需要加大制动力;就打开进油电磁阀;如果需要解除制动就打开泄油电磁阀..二、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在ABS中;每个车轮上各安置一个转速传感器;将关于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总成、电动泵总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ABS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常规制动、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减小和制动压力增大等阶段..在常规制动阶段;ABS并不介入制动压力控制;调压电磁阀总成中的各进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开启状态;各出液压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电动泵也不通电运转;制动主缸至各制动轮缸的制动管路均处于沟通状态;而各制动轮缸至储液器的制动管路均处于封闭状态;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将随制动主缸的输出压力而变化;此时的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同..在制动过程中;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车轮转速信号判定有车轮趋于抱死时;ABS就进入防抱死制动压力调节过程..例如;电子控制装置判定右前轮趋于抱死时;电子控制装置就使控制右前轮制动压力的进液电磁阀通电;使右前进液电磁阀转入关闭状态;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不再进入右前制动轮缸;此时;右前出液电磁阀仍未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右前制动轮缸中的制动液也不会流出;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就保持一定;而其它未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仍会随制动轮缸的制动主缸输出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在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保持一定时;电子控制装置判定右前轮仍然趋于抱死;电子控制装置又使右前出液电磁阀也通电而转入开启状态;右前制动轮缸中的部分制动液就会经过处于开启状态的出液电磁阀流回储液器;使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迅速减小;右前轮的抱死趋势将开始消除;随着右前轮的抱死趋势已经完全消除时;电子控制装置就使右前进液电磁阀和出液电磁阀都断电;使进液电磁阀转入开启状态;使出液电磁阀转入关闭状态;同时也使电动泵通电运转;向制动轮缸送制动液;由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和电动泵通电运转;向制动轮缸泵送制动液;由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和电动泵通电运转;向制动轮缸泵送制动液;由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和电动泵泵送的制动液都经过处于开启状态的右前进液电磁阀进入右前制动轮缸;使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迅速增大;右前轮又开始减速转动..ABS通过使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循环往复地经历保持—减小—增大过程;而将趋于抱死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峰值附着系数滑动率的附近范围内;直至汽车速度减小到很低或者制动主缸的输出压力不再使车轮趋于抱死时为止;制动压力调节循环的频率可达3~20HZ..在该ABS中对应于每一个制动轮缸各有一对进液和出液电磁阀;可由电子控制装置分别进行控制;因此;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能够被独立地调节;从而使四个车轮都不发生制动抱死现象..尽管各种ABS的结构形式和工作过程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通过对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自适应循环调节;来防止被控制车轮发生制动抱死的;而且;各种ABS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是相同的..1 ABS只是汽车的速度超过一定以后如5km/h或8km/h;才会对制动过程中趋于抱死的车轮进行防抱死制动压力调节..当汽车速度被制动降低到一定时;ABS就会自动中止防抱死制动压力调节;此后;装备ABS汽车的制动过程将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相同;车轮被制动抱死对汽车制动抱死..这是因为在汽车的速度很低时;车轮被制动抱死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已经很小;而且要使汽车尽快制动停车;应必须使车轮制动抱死..2 在制动过程中;只有当被控制车轮趋于抱死时;ABS才会对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防抱死调节;在被控制车轮还没有趋于抱死时;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同..3ABS都具有自诊断功能;能够对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存在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故障时将自动地关闭ABS;并将ABS警示灯点亮;向驾驶发出警示信号;汽车的制动系统仍然可以像常规制动系统一样进行制动..三、ABS特点1、在低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应一脚踏死制动踏板在附着系数高的路面上;ABS几乎没有工作的机会..只有在冰雪路面上或下雨时;它才有工作的机会..此时路面附着系数比较小;在这种路面上;司机踏动制动踏板的动作稍一过猛;制动力就可能超过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当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司机紧急制动往往是一脚踏死制动踏板;这时;即使路面附着系统再大;制动力也会超过附着力的..在驾驶装用ABS的汽车时;制动时必须一脚踏死制动踏板..否则;会因制动力不足使ABS不能起作用..如果司机驾驶技术相当熟练的话;制动时能恰到好处地操作;ABS就一点用也没有了..ABS并不是自动制动;所以在驾驶这类汽车时;制动时应一脚踏死制动踏板..2、能在最短的制动距离内停车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如果没有ABS;无论怎么小心;制动力总是会显得太大;使轮胎抱死;从而使汽车制动距离过长..同样;在这种路面上;如果汽车有ABS;就能自动地使汽车轮胎与路面间产生最大的附着力;可以使制动距离变短..3、制动时汽车具有较高的方向稳定性ABS的最大优点即在于此;一脚踏死制动踏板;汽车的转向盘仍然可以控制汽车的方向;在转弯过程中;制动也不会影响汽车的转向性..在两侧附着系数不一样的路面上;如果没有ABS的话;在附着系数小一侧的路面上;轮胎很容易抱死;从而使汽车发生转动..装用了ABS的汽车;由于可自动进入选择慢控制程序之中;可以保持整车的方向稳定性.. ABS能使汽车获得最大的制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但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有了ABS;汽车的制动就再也没问题了;甚至错误地认为无论是冰雪等光滑路面;还是干燥路面;汽车的制动距离都是一样的..。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介绍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介绍

EBD可依据车辆的重量和路面条件来控制制动过程, 自动以前轮为基准去比较
后轮轮胎的滑动率, 如发觉前后车轮有差异,而且差异程度必须被调整时,它 就会调整汽车制动液压系统,使前、后轮的液压接近理想化制动力的分布。 因此,猛踩制动在ABS动作启动之前,EBD巳经平衡了每一个轮的有效地面 抓地力, 防止出现后轮先抱死的情况,改善制动力的平衡并缩短汽车制动距离。
转动惯量较小时,随着制动力矩的上升,在滑移率到达λopt之前车轮减 速度可以比较快地达到一定值。当转动惯量较大时,车轮减速度到达定 值的时间比较慢,一旦达到λopt时,车轮突然进入不稳定区域,制动力 矩如再增大,车轮马上抱死。
3. ABS目前的控制技术
目前的技术,还根本解决不了预测行驶路面的µB- λ的问题,由档位所确定的转动
EDL与ASR协同作用
在高速时,如果一个或几个车轮打滑会很危险,因此需要ASR。
工作条件:在小于40km/h时,如果只是前轮有转速差,只起用EDL 系统,如果此时即有前轮转速差,又有前后轮转速差,则二者同时 起作用。在大于40km/h时,不论前轮有转速差还是后轮有转速差, 则只启用ASR系统,这个时候的依据是,以转得第二快的轮子做为 参考,如果与最快的轮子转速差差5km/h,则启动ASR系统。
在所有的速度情况下,如果只是前后轮间有转速差,则只启动ASR 系统。
(四)ESP-电子稳定程序
ESP是英文缩写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它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性 的稳定的控制系统。它能在危险时刻或车辆失控的瞬间,协助驾驶员操 控,使车辆保持行驶稳定。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 向盘的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速度转动)、侧滑传 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 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它能够一方面根据方向盘的转角和车轮的 速度,时刻监控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另一方面通过测量加速度和侧摆偏 转率确定当前汽车的行驶状态。时时刻刻对这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如 发现异常,立即作出反应,从而迅速而有效的控制车辆。

ABS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ABS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汽车电路分析与检测》
ABS系统电路分析与检测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由轮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电子控制单元和ABS警示装置 等组成。
1.ABS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传感器不断把各个车轮的转速 信号及时输送给ABS电子控制单元(ECU)
ABS ECU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对4个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 处理,计算汽车的参考车速、各车轮速度和减速度,确定各 车轮的滑移率。
1-传感器外壳;2-极轴;3-齿圈; 4-电磁线圈;5-永久磁铁;6-导线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ECU)是ABS的控制中枢,其功用是接收 轮速传感器及其他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这些输入信号 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放大和判别处理,通过精确计 算,得出制动时车轮的滑移率、车轮的加速度和减速度 ,以判断车轮是否有抱死趋势。再由其输出级发出控制 指令,控制制动压力调节器去执行压力调节任务。
电子控制单元(ECU)还具有监控和保护功能,当系统 出现故障时,能及时转换成常规制动,并以故障灯点亮 的形式警告驾驶员。
电子控制单元(ECU)内部电路通常包括:输入级电路 、运算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和安全保护电路。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使各个车轮的滑移率保持在理想的范围之内,防止车轮完全抱死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轮速传感器
•电磁式轮速传感器主要由 传感器头和齿圈两部分组成 • 齿圈一般安装在轮毂或轴 座上,对于后轮驱动且后轮 采用同时控制的汽车,齿圈 也可安装在差速器或传动轴 上,齿圈随车轮或传动轴一 起转动,通常用磁阻很小的 铁磁材料制成 •传感头通常由永久磁铁、 电磁线圈和磁极等组成

ABS的功能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ABS的功能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 不要以为有ABS的汽车制动稳定性提高了,开车就可以更大胆 。 ABS只是制动的辅助系统,可以在制动时帮助驾驶者控 制车辆状态,防止车辆在制动中失去转向能力,但其中主要操 控仍是驾驶者,所以超速驾驶仍会引发事故。
制作人:黄健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 1、ABS的作用
• 2、ABS的工作原理
• 3、ABS的组成
• 4、ABS各部分的功能 与作用
• 1、无ABS的轿车在道路上紧急制动时,会发生明显的制动跑 偏,车辆失去转向能力或出现甩尾侧滑的现象
• 2、有ABS的轿车在道路上紧急制动时,不会发生明显的制动 跑偏,车辆失去转向能力或出现甩尾侧滑的现象。
ABS的工作原理
• 汽车制动时,ABS通过安装在汽车 上的车速传感器、减速度传感器或 各车轮上的轮速传感器,检测汽车 的行驶速度、车轮的转速、加速度时滑移 率和汽车加速或减速度是否达到控 制门限值,以决定增大、保持或降 低制动轮缸内制动液的制动压力, 随即发出指令使执行机构及时调整 制动压力,保持所有车轮有10%~ 15%的理想滑移率,即车轮始终维 持在微弱滑移的滚动状况下制动, 防止车轮被完全制动抱死
• 3、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在紧急制动状态下,ABS能使车 轮处于既滚动又拖动的状况,拖动的比例占20%左右,这 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最大,即所谓的最佳制动点或区域。 普通的制动系统无法做到这一点。
• 4、减轻了轮胎的磨损。使用ABS消除了在紧急制动过 程中抱死的车轮使轮胎遭受不能修复的损伤,即在轮胎表 面形成平斑的可能性。大家留心就会发现,在道路上留下 长长刹车痕迹的是未装备ABS的车辆,而装备了ABS的 车辆,只会留下轻微的刹车痕迹,并且是一小段一小段的, 明显减少了轮胎和地面的磨损程度。
• 保压:由于增压导致车 轮抱死了,这时需要保压, 以防止车轮抱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式防抱死系统
按结构关系分类
分离式防抱死系统
整体式:主缸与压 力调节器安装在一 起;如克莱斯勒公 司切诺基。
分离式:主缸与压 力调节器分别独立 安装;如丰田汽车
三、ABS类型—按控制方式
控制通道: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 独立控制
按控制形式分
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
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 四通道
☆车轮轮速传感器:检测车轮转速,并将检测到 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送到ECU。
☆ECU:根据传感器信号计算车速、轮速、加减速 度和滑移率,与存储信息比较,判是否抱死,向 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调轮缸上油压。
☆制动压力调节器:根据ECU指令,调节油压。
☆ABS警告灯:亮起,警告驾驶员及时修理。
3点说明:
三、ABS 类型—按控制方式 三、 ABS控制方式及特点
前轮没有防抱死,仍然可能发生制动抱死,所以汽车 制动时的转向操作能力得不到保障。但由于后轮防抱 特点: 死,能够显著地提高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又具 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在轻型货车上得到 广泛应用。
5、一传感器、一控制通道(后轮低选控制方式)
三、ABS 类型—按控制方式 三、 ABS控制方式及特点
三控制通道式: 充分利用前轮附着力; 制动距离短; 方向稳定; 广泛采用。
三、ABS 类型—按控制方式 三、 ABS控制方式及特点
4、四传感器、二控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 选控制方式)
特点:
由于双通道 ABS 难以在方向稳定性、转向操纵能力和 制动距离等方面得到兼顾,因此目前很少被采用。
课堂小结
1、了解ABS的控制参数; 2、掌握ABS的组成与类型及特点
布置作业
防抱死制动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有甚么作 用?
谢 谢!
三、ABS 类型—按控制方式 三、 ABS控制方式及特点
2、四传感器、三控制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 选控制方式)
特点: 两前轮独立控制,两后轮一同控制(轴控
制);
三、ABS 类型—按控制方式 三、 ABS控制方式及特点
3、三传感器、三控制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 选控制方式)
特点:
两前轮独立控制,两后轮一同控制(轴控制); 由于三通道ABS对两后轮进行一同控制,对于后轮驱 动的汽车可以在变速器或主减速器中只设置一个转速 传感器来检测两后轮的平均转速。
二、ABS控制参数
1.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参数 根据车速和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计算车轮的 滑移率作为控制制动力的依据。 S高于设定值,ECU就会输出减小制动力信 号,并通过制动压力调节器减小制动压力;S低 于设定值时,ECU就会输出增大制动力信号,并 通过制动压力调节器增大制动压力,控制滑移 率在设定的范围内。 已有用多普勒雷达测量车速的ABS。
电子控制 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ABS的组成、控制与分类
一、ABS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常规制动系统组成
制动踏板 制动管路 制动分泵
制动总泵
ABS组成
轮速 传感器
制动压力
调节器
ECU
ABS 警告灯
ABS是在常规制动基础上,又增设如下装置: ☆车轮轮速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ECU ☆制动压力调节器 ☆ABS警告灯
按控制通道数目分
三通道
二通道 单通道
三、ABS类型—按控制方式
按附着力较小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 制动压力调节-低选原则控制;
按附着力较大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制 动压力调节-高选原则控制;
三、ABS 类型—按控制方式 三、 ABS控制方式及特点
1、四传感器、四控制通道(X型布置形式—对角型) 特点:
三、ABS 类型—按控制方式 三、 ABS控制方式及特点
1、四传感器、四控制通道 当左右两侧车轮在附着系数接近路面上时, 制动可获得良好的制动效能和方向稳定性。
当左右两侧车轮在附着系数相差较大路面 上时,制动时两侧车轮制动力相差较大, 产生横摆力矩,车身向较大一侧跑偏,影 响稳定性。 加上成本太高,故实际应用较少。
1.ABS是在常规制动动的基础上工作,制动中 车轮未抱死时,与常规制动相同;车轮趋于抱死时, ABS才工作,ECU控制制动压力调节器对制动轮分泵 制动液压力进行实施调节。 2.ABS工作时的汽车车速必须大于9km/h,若 低于该车速,制动时车轮仍可能被抱死。 3.常规制动系统发生故障,ABS随之失去控制 作用;ABS出现故障,ECU关闭ABS,同时ABS警告灯 点亮并存储故障码,但常规制动系统仍可正常工作。
各制动轮压力单独调节(轮控制)- 控制 精度高; 制动时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车轮的附着 力 - 方向稳定性好;
三、ABS 类型—按控制方式 三、 ABS控制方式及特点
1、四传感器、四控制通道(H型布置形式—前后型) 特点:
各制动轮压力单独调节(轮控制)- 控制 精度高; 制动时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车轮的附着 力 - 方向稳定性好;
2.以车轮角加速度为控制参数 ECU根据车轮的转速传感器信号计算车轮 的角加速度作为控制制动力的依据。 ECU中设置合理的角加速度、角减速度门 限值。 制动时,当车轮角减速度达到门限值时, ECU输出减小制动力信号;当车轮转速升高至 角加速度门限值,ECU输出增加制动力信号。
三、ABS类型—按压力调节器与主缸结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