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知识点

合集下载

2023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2023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2023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1、下列关于最后贷款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最后贷款人的主要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B.是政府为银行危机买单C.防范的金融风险属于局部性目标D.最后贷款人的主要目标是防范非系统性金融风险正确答案:A2、下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某企业与银行签订高于人民银行限定的存款利率合同B.张三依法委托李四为其申请贷款C.某企业与银行签订存款合同,目的为企业洗钱D.7岁的小明买银行理财产品正确答案:B3、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标准,假设某银行的所有资本为200亿元人民币,风险加权资产为1 500亿元人民币,市场风险资本为40亿元人民币,则其资本充足率为( )。

A.10.0%B.0%C.7.8%D.7%正确答案:A4、下列关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说法错误的是( )。

A.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一种完全属于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B.它的服务对象限于企业集团成员C.可以从集团外吸收存款D.不允许为非成员单位提供服务正确答案:C5、下列关于同业拆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业拆借的利率常作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B.在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是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C.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属于复利、担保、批发性利率D.同业拆借业务主要通过全国银行问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正确答案:C6、中国人们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 )。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正确答案:B7、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置产导向性、低成本、机构性融资方式B.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流动性风险管理手段C.资产证券化不会增加企业价值D.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正确答案:C8、钱先生在2016年2月1日存入一笔1000元的活期存款,3月1日取出全部本金,如果按照积数计息法计算,假设年利率为0.72%,暂免征收利息税,他能取回的全部金额是( )元。

银行业法律法规及综合能力考试重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及综合能力考试重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第一章经济基础知识第一节宏观经济分析一、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目标——————衡量指标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充分就业——失业率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第一节宏观经济分析(一)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标示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二)充分就业与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衡量指标是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三)物价稳定与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地上涨。

常用的指标有三种: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指一组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幅度。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指一组出厂产品批发价格的变化幅度。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则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四)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即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

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标。

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了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

二、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亦称经济循环或商业循环,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要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要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第一章经济基础知识1.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2.通货膨胀常用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3.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4.经济周期分为: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

5.金融危机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6.根据行业市场结构可以把行业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的行业;7.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增长型行业、周期型行业、防守型行业;8.行业生命周期分析: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9.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技术进步、政府政策、行业组织创新、社会变化、经济全球化。

10.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和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区域经济分析(经济发展角度)、区域发展分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第二章金融基础知识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

2.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M1为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M2为广义货币,M2-M1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3.货币乘数K=1/(Rd+C+E+Rt·T);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为现金漏损率、E为超额准备金率、Rt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T为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

4.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工资推进、利润推进)、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5.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紧缩的财政政策(增收节支、减少赤字);6.通货紧缩的原因:货币供给减少、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结构不合理、国际市场的冲击。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第一章经济基础知识第一节宏观经济分析一、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目标——————衡量指标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充分就业——失业率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第一节宏观经济分析(一)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标示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二)充分就业与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衡量指标是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三)物价稳定与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地上涨。

常用的指标有三种: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指一组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幅度。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指一组出厂产品批发价格的变化幅度。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则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四)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即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

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标。

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了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

二、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亦称经济循环或商业循环,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宏观经济1.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指标宏观经济发展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四大目标对应的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

①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整体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GDP增长率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

②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③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地上涨。

常用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使用最多、最普遍。

④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其中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单方面转移,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指标。

资本项目包括直接投资、政府和银行的贷款及企业信贷等。

贸易收支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

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经济结构1.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2.消费投资结构从支出角度来看,GDP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部分构成。

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私人购房包含在投资的固定资本形成中,不包含在私人消费中)。

投资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含房地产和非房地产投资)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1--4章节)知识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1--4章节)知识点

宏观经济分析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对象。

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四大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也有矛盾性)1. 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增长。

2. 充分就业(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城镇失业率,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的人数。

劳动人口是指年龄在16周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3. 稳定物价(通货膨胀率):保持物价的总水平稳定。

常用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4. 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

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最重要),劳务收支(运输,旅游)和单方面转移(汇款,捐赠),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标。

资本项目包括直接投资,政府和银行的借款及企业信贷。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

金融危机分为四大类: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越来越多)。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的其他行业。

消费投资结构:从支出角度来看,GDP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部分构成。

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私人购买住房的支出是投资)行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1.完全竞争行业: ①生产者众多②无差别③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不是制定者④市场信息流畅【笔】2.垄断竞争行业:①生产者众多②产品之间存在差异③生产者对自己的价格有一定的控制性3.寡头垄断行业:①生产者产量非常大②市场集中度高③产量在全行业中占有份额比较大【汽车】4.完全垄断行业: ①产品缺乏合适的替代品②对自己产品的价格有很强的控制力【电,水】行业变动1.增长型行业:依靠技术进步,新产品的推出和更优质的服务,如生物技术,物联网2.周期性行业:如:耐用品制造业,房地产3.防守型行业:如:食品业和公共事业行业生命周期1.初创期:这时的创业公司可能不但没有利润反而会出现较大的亏损2.成长期:黄金发展时期,竞争压力非常大3.成熟期:行业发展的巅峰时期,也为稳定阶段4.衰退期: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1.技术进步2.政府政策: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形式。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点汇总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点汇总

第1章经济基础知识第一节宏观经济分析一、宏观经济发展目标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劳动年龄段人能够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

衡量指标:失业率。

3.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避免出现高通货膨胀。

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率。

常用指标有消费者物价指数(使用最多)、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基年的比率)。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衡量指标:国际收支。

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二、经济周期1.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2.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金融危机分为4大类。

(1)货币危机。

(2)银行危机。

(3)外债危机。

(4)系统性金融危机。

三、经济结构1.经济结构的构成经济结构一般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技术结构、消费投资结构等。

在经济结构中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影响比较突出的是产业结构和消费投资结构。

2. 经济结构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间接影响:经济结构通过影响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来影响商业银行。

(2)直接影响:经济结构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商业银行服务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

四、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银行业初级资格考试《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强化知识点汇总

银行业初级资格考试《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强化知识点汇总

2014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强化知识点汇总1.经济增长: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3.失业率: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指年龄在16岁以上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4.国际收支平衡: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5.经济周期: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6.经济结构:指从不同角度考察的国民经济构成,一般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技术结构、消费投资结构等。

7.金融市场:指金融交易的场所,具有货币资金融通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经济调节功能和定价功能。

8.货币市场: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

9.资本市场:指以长阿奇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10.发行市场:指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初次发行,供投资者认购的市场。

11.流通市场:指对已上市的金融工具(如债券、股票等)进行买卖转让的市场。

12.现货市场:指当日成交,当日、次日或隔日等几日内进行交割(即一方支付款项、另一方交付债券等金融工具)的市场。

13.期货市场:指将款项和证券等金融工具的交割放在成交后的某一约定时间(如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或半年等,一般在一个月以上、一年之内)进行的市场。

14.场内交易市场:指有固定场所、有组织、有制度的金融交易市场,如股票交易所。

15.场外交易市场:指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交易者通过经纪人或交易商的电话、网络洽谈成交。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在银行的工作中,法律法规和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指的是银行工作中需要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商业银行法、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等多个方面。

同时,银行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包括信息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工作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以此保证工作正常有效运作。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银行业法律法规和综合能力的相关知识点。

银行业法律法规银行业法律法规是指制定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守法和监管制度,是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依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是指国家对商业银行设立、管理,监管和审计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

它是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设立、经营的主要法律依据,对商业银行的设立资金、组织形式、业务范围及自主创新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管。

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金融机构管理条例是修订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基础文件,它是国内金融机构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投资和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确立了金融机构的监管体制,以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是指国家对商业银行间进行拆借款项的活动实行的一套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确保同业拆借的安全、规范和公正,同时增强商业银行之间互相配合、支持、合作的经营关系,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均衡发展。

综合能力银行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既包括各类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也包括跨部门协调、快速决策和及时反应等一系列工作能力。

提高综合能力,是现代银行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信息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在商业银行工作中,信息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能力。

银行工作中,随时需要处理各种数据资料,需要快速处理和分析数据,需要利用数据来制定具体决策。

沟通协调能力在银行的工作中,涉及到各种部门的协调和沟通,需要办理的程序、文件也很多。

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以便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及综合能力重点知识汇总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及综合能力重点知识汇总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及综合能力重点知识汇总银行业法律法规和综合能力第一章中国银行体系结构央行(5)①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l948年。

②198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③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2、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3、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6、监督管理式被确定下来。

④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由新设立的中国银监会行使。

5、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是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的经营主体。

黄金市场;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7、国库;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8、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9、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监管机构(3)中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成立于2003年4月。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作。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职责: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3、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4、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5、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等。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及综合能力重点知识汇总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及综合能力重点知识汇总
2009年1月15日,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7月15日和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三)中国银行
1912年成立;1979年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1994年,成为国家独资商业银行。
2004年8月26日,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6月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协会宗旨:
中国银行业协会以促进会员单位实现共同利益为宗旨,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职能,维护银行业合法权益,维护银行业市场秩序,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为会员服务的水平,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会员单位:
截至2012年1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共有168家会员单位和2家观察员单位。
组织机构:
①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大会,由参加协会的全体会员单位组成;
5、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等。
(1)监管理念:
在总结国内外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银监会提出了银行业监管的新理念: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2)监管目标:
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银行业监督管理应当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的竞争能力。
②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为理事会,对会员大会负责。理事会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领导协会开展日常工作;③理事会闭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理事会职责;
④常务理事会由会长1名、专职副会长1名、副会长若干名、秘书长l名组成。协会设监事会,由监事长l名、监事若干名组成;
一、国家开发银行及政策性银行
(3)
三家政策性银行:
5、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是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的经营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宏观经济1.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指标宏观经济发展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四大目标对应的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

①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整体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GDP增长率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

②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③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地上涨。

常用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使用最多、最普遍。

④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其中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单方面转移,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指标。

资本项目包括直接投资、政府和银行的贷款及企业信贷等。

贸易收支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

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经济结构1.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2.消费投资结构从支出角度来看,GDP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部分构成。

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私人购房包含在投资的固定资本形成中,不包含在私人消费中)。

投资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含房地产和非房地产投资)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净出口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形成的差额。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问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相互促进,推动了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导致的金融全球化,必然引起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银行的全球化,并由此对银行带来巨大影响。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货币资金融通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主要分散投资于单一金融资产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经济调节功能和定价功能。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金融市场的种类①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划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②按具体的交易工具类型划分: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

③按交易的阶段划分:发行市场(也称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流通市场(也称二级市场)。

④按交割时间划分:现货市场、期货市场。

⑤按交易场所划分:场内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我国的金融市场①货币市场:依托同业拆借市场的债券回购业务获准开展,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一起构成我国的货币市场,成为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平台。

②资本市场: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债券和股票等证券产品为主体、场外交易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并存的资本市场。

③其他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1994年4月)、上海黄金交易所(20XX年10月)、商品期货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已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XX年9月);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现已形成多种中外资保险机构并存的保险市场体系。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金融市场发展对银行的影响(1)金融市场发展对银行的促进作用首先,银行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在很多方面直接促进银行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其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能为银行提供大量的风险管理工具,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再次,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客户评价及风险度量提供了参考标准;最后,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银行创造和培养良好的优质客户。

(2)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挑战第一,随着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市场波动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会不断加大,银行经营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第二,金融市场会放大商业银行的风险事件;第三,大量储蓄者将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会减少银行的资金来源,同时大量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会减少在银行的贷款,造成银行优质客户的流失。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金融工具1.基本概念金融工具是用来证明融资双方权利义务的条约。

2.金融工具的种类①按期限长短划分:短期金融工具(如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和长期金融工具(如股票、企业债券、长期国债等)。

②按融资方式划分:直接融资工具(如政府、企业发行的国库券、企业债券、商业票据等)与间接融资工具(如银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存单、人寿保险单等)。

③按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利划分:债权工具(如企业债、国债、金融债)、股权工具(如股票)、混合工具(如可转换公司债券、证券投资基金)。

④按金融工具的职能划分:投资筹资类工具(如股票、债券)、支付类工具(如票据)、保值投机类工具(如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

①最终目标:同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②操作目标: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由金融机构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构成。

③中介目标: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一般所说的货币供应量是指M2,即广义货币。

现阶段,我国按流动性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M。

=流通中现金M1=M。

+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上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M1被称为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被称为广义货币;M2与M1之差被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当中央银行需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可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买人证券,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通过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功能,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

相反,当央行需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可进行反向操作。

(2)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当中央银行需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上缴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可直接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贷款或投资下降,引起存款的数量收缩,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

20XX年开始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商业银行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

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例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

(3)再贷款与冉贴现①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贷款用以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处置金融风险和有特定目的贷款的需要。

②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的作用机制是: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降低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意愿,如果准备金不足,商业银行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规模,进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

(4)利率政策利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可采用的利率工具有: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5)汇率政策按照不同的标准,汇率可以分为: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双边汇率和有效汇率。

央行的汇率政策主要有:选择相应的汇率制度、确定适当的汇率水平、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其中选择汇率制度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6)窗口指导中央银行利用自己的地位与声望,使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金融机构通报金融形势,说明中央银行意图,劝其采取某些相应的措施,贯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虽然仅是一种指导,不具法律效力,但发展到今天,已是一种强制性手段。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个人存款业务办理储蓄业务的原则为“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

自2000年4月1日起,个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时,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件,使用实名。

个人存款业务可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个人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和保证金存款。

(1)活期存款①计息金额: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角分不计利息。

活期存款在每季度结息日将利息计入本金作为下季的本金计算复利,其他类存款一律不计复利。

②计息时间:20XX年9月21日起,我国对活期存款实行按季度结息,每季度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次日付息。

③计息方式:一种是积数计息法,一种是逐笔计息法。

采用何种计息方式由各银行自己决定。

目前,各家银行多使用积数计息法计算活期存款利息,逐笔计息法计算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息。

(2)定期存款①根据不同的存取方式,定期存款分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四种,其中,整存整取是定期存款的典型代表。

②定期存款利率视期限长短而定,通常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③到期支取的定期存款按约定期限和约定利率计付利息。

④定期存款逾期支取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除约定自动转存外,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全部计入本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