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篇
孟子尽心上原文与解析
孟子尽心上原文与解析孟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哲学被后世称为“孟子学派”。
其著作《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道德、人性、政治、教育等方面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论述。
其中,"尽心"是他思考人性与行为的重要观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围绕《孟子》中关于尽心的原文进行解析。
尽心一词在孟子的著作中多次出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尽心即指一个人全力投入、全情投入的态度和行为。
下面是《孟子·尽心上》的原文:"尽心者,悫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中的开头,是孟子对于尽心态度的最简单的解释。
字面上理解,尽心者是指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的人。
而在《孟子·尽心中》中,孟子进一步解释了尽心的内涵:"心在内外,身在四支,营养尽之;聚魂与之,真气从之。
恬澹则无忧,无忧则年高魅不至,魅不至则力不丧,力不丧则学不谤。
"这一段阐述了尽心的具体行为和效果。
尽心者内心要全面协调,身体的每个部分都要注重调养;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为外界的困扰所左右;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为外界的批评与非议而动摇。
孟子的这些论述,可以引申为如何做到尽心。
尽心的核心在于修养自己,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尽心可以通过积极向善的行为来实现。
当我们对某件事情全情投入,主动参与,努力奋斗,就是在尽心。
而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学习或者社会公益事业中,即使面临困难,也保持积极乐观,坚持不懈,就是在尽心。
只有尽心,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结起来,孟子的尽心观点所关注的是个体的修养和内心的平和,通过全身心地投入与积极向善的行为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与对社会的贡献。
尽心是一个人德行和品质的表现,也是实现自身潜能与追求幸福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孟子尽心观点的原文解析,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了孟子思想中这一重要观点的内涵和意义。
尽心观念不仅对个人而言具有指导意义,也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原文注释及译文(尽心章句上)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原⽂注释及译⽂(尽⼼章句上)《孟⼦》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和他的弟⼦记录并整理⽽成的。
《孟⼦》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
孟⼦·尽⼼章句上莫⾮命也,顺受真正【原⽂】 孟⼦⽈:“莫⾮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乎岩墙之下。
尽道⽽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正命也。
”【译⽂】 孟⼦说:“⼀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道命运的⼈不站在危险的墙下。
尽⼒⾏道⽽死的⼈,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死的⼈,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
”“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原⽂】 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 孟⼦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
求索有⼀定的⽅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外之物。
”万物旨备于我矣【原⽂】 孟⼦⽈:“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诚,乐莫⼤焉。
强恕⽽⾏求仁莫近焉。
”【译⽂】 孟⼦说:“万物我都具备了。
反躬⾃问诚实⽆欺,便是最⼤的快乐。
尽⼒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随波逐流,平庸之⼈【原⽂】 孟⼦⽈:“⾏之⽽不著焉,习矣⽽不察焉,终⾝由之⽽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 孟⼦说:“做⼀件事不明⽩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辈⼦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这样的⼈是平庸的⼈。
”⽆耻之耻,⽆耻矣【原⽂】 孟⼦⽈:“⼈不可以⽆耻。
⽆耻之①耻,⽆耻矣。
”【注释】 ①之:⾄。
【译⽂】 孟⼦说:“⼈不可以不知羞耻。
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耻之于⼈⼤矣【原⽂】 孟⼦⽈:“耻之于⼈⼤矣!为机变①之巧者,⽆所⽤耻焉。
不耻不若⼈,何若⼈有?” ①机变:奸诈。
【译⽂】 孟⼦说:“羞耻之⼼对于⼈⾄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是不知羞耻的。
《孟子》第14章 尽心下 原文及译文
《孟子》第14章尽心下原文及译文原文: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
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
』大罪也。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
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
』若崩厥角稽首。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
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孟子曰:「仁也者,人也。
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1、原文。
出自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2、翻译: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
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
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
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沣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干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过。
孟子三章原文
孟子三章原文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之一,被尊称为"孟子"。
他的思想思维深邃而且有很高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他的学说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的著作有《孟子》和《孟子校刊》,其中《孟子校刊》是一本资料丰富的书籍,记载了孟子的重要言论和观点。
本文将为您带来《孟子三章原文》的全文内容。
第一章:尽心章原文孟子曰:“尽心者,矣乎人之性具矣。
矣乎人之性具矣,则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矣。
能尽人之性矣,则能修其身矣。
能修其身矣,则能治其家矣。
能治其家矣,则能治国矣。
能治国矣,则能治天下矣。
”孟子在《尽心章》中强调了人的秉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天生具备了尽心的能力。
当我们尽心去发挥我们的天赋才能和能力时,我们就能完全发挥出人类的优秀品质。
只有尽心去进行自我修养,我们才能改善自己的性格,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章:不如火篇原文孟子曰:“不如火,靡受焉。
火,吾以役余明也。
人之有性也,犹有物之有状也。
墨之疾也,海纳百川,有容乎大。
山之疾也,鸟飞鼓翼,有旅乎高。
故形之疾也,人情服膺,有事乎中。
人之性,非易移易变者也。
”《不如火篇》中,孟子运用火的比喻来阐述人的天性不容易改变。
他讲到,火燃烧而不停止,照明并提供热量。
同样,人的天性也是固定而不易变动的,就像山和海的特点一样。
这一章告诉我们,人的天性内在稳定,不会轻易改变。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并发挥自己的天性特点,而不是追求不符合自己本性的东西。
第三章:先王篇原文孟子曰:“先王者,有国家而后有先王。
有先王。
《孟子·尽心章句下》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孟子·尽心章句下》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孟子·尽心章句下》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
翻译
孟子说:“喜好名声的人能够谦让一个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如果不是这样的人,即便是叫他让出一碗饭、一碗汤,他也会表现出不高兴的神情。
”
读解
有爱心的`人才会谦让,才会有同情心,既然都能让出千乘之国,何况是一碗饭、一碗汤呢?这就是拥有爱心的最佳行为方式。
当然,没有爱心的人别说是千乘之国了,一碗饭一碗汤也是舍不得的,这就是没有爱心的行为方式。
孟子尽心上文化常识
孟子尽心上文化常识
《孟子·尽心上》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篇,其中涉及到一些文化常识,以下是部分内容介绍: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意思是:全部释放自己的思想的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就知晓了天道。
保持自己的思想,涵养自己的本性,以此来为老天做事;或短命或长寿没有两样表现,修持自身来等待老天的安排,以此来确立命运。
在儒家传统中,心性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尽心和知性是儒家修养的重要目标,而天道则是宇宙和人生的根本规律。
在孟子看来,充分发挥人的本心,认识并保持人的本性,是认识和顺应天道的关键,也是人生的重要使命。
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孟⼦尽⼼下原⽂和翻译孟⼦尽⼼下原⽂和翻译尽⼼上》出⾃《孟⼦》,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奋发向上有所作为,我们看看下⾯吧! 《孟⼦· 原⽂ 孟⼦⽈:“春秋⽆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 (1)不相征也。
” 注释 (1)敌国:指地位相等的国家。
“敌”在这⾥不是“敌对”的意思。
翻译 孟⼦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那⼀国或许⽐这⼀国要好⼀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
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 第⼆章孟⼦尽⼼下原⽂和翻译 原⽂ 孟⼦⽈:“尽信书,则不如⽆书。
吾于《武成》,取⼆三策(2) ⽽已矣。
仁⼈⽆敌于天下,以⾄仁伐⾄不仁,⽽何其⾎之流杵(3) 也?” 注释 (1)《武成》:《尚书》的篇名。
现存《武成》篇是伪古⽂。
(2)策:⽵简。
古代⽤⽵简书写,⼀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页。
(3)杵(Chu):舂⽶或捶⾐的⽊棒。
翻译 孟⼦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我对于《武成》这⼀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三页罢了。
仁⼈在天下没有敌⼿,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怎么会使鲜⾎流得来可以漂起⽊棒呢?” 第三章孟⼦尽⼼下原⽂和翻译 原⽂ 孟⼦⽈:“梓匠轮舆能与⼈规矩,不能使⼈巧。
” 翻译 孟⼦说:“能⼯巧匠能够教会别⼈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巧。
” 第四章孟⼦尽⼼下原⽂和翻译 原⽂ 孟⼦⽈:“民为贵,社稷(1)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2)民⽽为天⼦,得乎天⼦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3)既成,粢盛既洁(4),祭祖以时,然⽽早⼲⽔溢,则变置社稷。
注释 (1)社稷;社,⼟神。
稷:⾕神。
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坛祭祀 “社”、“稷”,所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2)丘:众。
(3)牺牲:供祭祀⽤的⽜、⽺、猪等祭品。
(4)粢(zi):稷,粟⽶。
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翻译 孟⼦说:“⼈民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神⾕神其次,国君为轻。
《孟子》两章必备知识点
《孟子》两章必备知识点《孟子》是孟子所著的一本道德哲学著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全书分为七篇,共51章。
以下是《孟子》中的两章必备知识点。
第一章-尽心篇1.心性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善良,人性的真谛在于具备良知,即心。
人的心有自爱、孝道、忠恕等伦理道德情感。
一个人的善与恶,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和态度来判断。
2.心性运用:人要发挥心性的力量,推动其实现,而不是任由其被动。
重要的是充实人的心灵,通过修养和教育来拓展心性,使之影响和改变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
3.至善:孟子认为至善是指所谓道德真理,是理想的境界。
他提出了“至善至美”的观点,认为能够践行道德的人,就是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地。
4.人的完善过程: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通过修养、教育、实践来实现。
他提出了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从自身到家庭、社会再到天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养生篇1.养心:孟子提出了养心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心灵健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通过自我约束、修养和培养正直的品德,可以使心变得安宁而不受外界干扰。
2.心体合一:孟子提出了心体合一的观点,即心灵和身体相互依存,互相影响。
心灵的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而身体的健康也可以影响到心灵的状态。
3.“心有所憾则生知,生知则息求,息求则心安,心安则养生。
”孟子认为,只有保持满足与安定的心态,才能养护身体的健康。
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过度的物质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养生之道。
4.饮食调理:孟子提出了饮食调理的观念,主张适度的饮食,不过量、不过度。
他认为饮食应当适应各个季节的变化,根据不同体质的人进行调整,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总结:《孟子》两章主要介绍了孟子的人性观与养生之道。
他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心性是人性的核心,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拓展心性,实现人的道德完善。
此外,他还强调心体合一,认为心灵的状态影响身体的健康,提出了满足与安定的心态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关注饮食调理,主张适度、适时的饮食,倡导人们注重个体差异和和谐发展。
《孟子·尽心上》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孟子·尽心上》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13·1 孟子曰:“尽其心者①,知其性也②。
知其性,则知天矣③。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④。
夭寿不贰⑤,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注释〕①心:本心,指人生来具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善心。
②性:本性,指与上述四种善心相对应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开端。
③天:天道。
④事天:遵循天道而行,使天道不堕,即为事天。
⑤不贰:没有二心,即不怀疑天道好善。
13·2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①。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②。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③,非正命也。
”〔注释〕①正:正命,原来的命运。
②岩墙:危墙。
③桎梏:脚镣和手铐。
13·3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3·4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①,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②,求仁莫近焉。
”〔注释〕①诚:真实,无妄。
②恕:指儒家推己及人的恕道。
13·5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①,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②,众也③。
”〔注释〕①著:明白。
②由:用。
③众:众庶。
13·6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13·7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①,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释〕①机变:机谋巧诈。
13·8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①,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②。
见且由不得亟③,而况得而臣之乎?”〔注释〕①势:权势。
②亟:多次。
③由:同“犹”,还。
13·9 孟子谓宋句践曰①:“子好游乎②?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④,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⑤;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孟子尽心下原文与解析
孟子尽心下原文与解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车,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的思想被称为“孟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著作《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孟子·尽心下》是其中一章,讨论了人们应该如何尽心而行的问题。
以下是《孟子·尽心下》的原文:孟子曰:“尽心者,所以事君也。
非尽心者,未尝事君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所以瞑志也,不务止善,忘民也,何也?”孟子对曰:“君者,民之重也,臣者,君之所重也。
故民重以臣心事君,君重以德养民。
臣心事君,则国治而民安;君养民,则国富而民足。
故臣心事君,君不忧廉洁之行;君养民,则民不忧饥寒之患。
君知其然也,而瞑诸?”梁惠王曰:“寡人闻之,上好之,下效之,然而无益!寡人之所瞑志也,未之有良臣也。
”孟子对曰:“臣之事君也,如事父母然。
夫父母快其子,所以使之忍辱负重也;君亲其臣,则臣勇于事君。
快其子,则父母威;亲其臣,则行莫不圣。
臣无有他故,所以事君者,同其欢苦也,同其忧乐也。
”梁惠王曰:“父事君,田不离耰耨,黍不离耒耜;子事父,慎辞而后食,功完而后尽享。
我将何行以事君?”孟子对曰:“君者天子也,而不能制心;是虎也,虎不食人,吞人见伤。
不尔,则止之以礼,舍之以法。
王必听臣之所无道,而归治于法。
”梁惠王曰:“善哉!善哉!鲁人而无羞,其可使治乎?立其人之幼者立,养其人之老者养,养其人之病者养,丧其人者斁之。
立亲而使其能事亲者立亲,德亲而不给其养者弃亲。
故书有云:‘仁爱无穷,忠信修短。
’育我者有未足者,否事之。
”孟子解析:《孟子·尽心下》是孟子的一篇重要篇章,内容主要围绕着如何尽心事君,以及君臣之道展开讨论。
以下对原文中的主要观点进行解析:1. 尽心者,所以事君也:孟子强调尽心事君的重要性。
他认为作为臣子,只有尽心尽力地服从君主的命令和管理国家事务,才能称得上真正为君主尽心事事,而没有尽心者即未曾真正地为君主效力。
《孟子·尽心上》
《孟子·尽心上》折叠编辑本段作品简介《孟子·尽心上》【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
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读解】佛问“你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景德传灯录》儒答“养性事天修身立命。
”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
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所以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北觅南寻'芒鞋踏破岭头云”。
其结果往往是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为外物所役的臭皮囊。
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把持之中。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下一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尽心上莫非命也顺受真正【原文】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危险的墙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读解】一切都是命运。
用我们今天通行的看法这似乎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
但实际上孟子的立足点是在“顺受其正”上顺理而行顺应命运也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了。
怎样顺应呢比方说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这不难做到吧为什么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因为你明知道它有倒塌的危险。
同样的道理明知道打家劫合杀人越货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是铤而走险的你是不是还要往上靠呢不往上靠是知道命运的人是“顺受其正”的人。
《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
《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充分广大自己善良的本心,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
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
保持住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办法。
短命也好,长寿也好,都不三心二意,只是培养身心以等到天命,这就是人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说:“天下的事没有不是命运决定的,只要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会站在危墙之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接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接受的不是正命。
”孟子说:“追求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追求是有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存在于我的内心。
追求有一定的方式,至于得到得不到,则听由命运决定,这种追求是无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存在于我的内心之外。
”孟子说:“天下的一切我都具备了。
如果反身自问,自己是诚实的,那便是最大的快乐。
不懈怠地推己及人,按此做下去,那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便捷的了。
”孟子说:“做了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习惯了却不知道其所以然;一生都从这条大道走去,却不了解这是什么道路的人,这是个一般的人。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那才是真正的不知羞耻呀!”孟子说:“羞耻对于人来说,关系重大。
那些搞阴谋诡计,干奸诈机谋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使用羞耻的。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怎么能赶上别人呢?孟子说:“古代的贤能君主喜欢好言善行,因而忘记了自己的富贵权势;古代的贤能之士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走他自己的道路,因而就忘记了别人的富贵权势,所以王公如果不对他恭敬尽礼,就不能与他多次相见。
相见的次数尚且不够多,更何况要他作为臣下呢?”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给你讲讲游说之事。
别人知道我,我自得其乐;别人不知道我,我也自得其乐。
”宋勾践问:“要怎样才能够自得其乐呢?”孟子答道:“尊尚德,乐于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
所以,士人在不得志时,不失去义;得志时,不离开道。
孟子尽心上解读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孟子尽心上解读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一、原文:略。
译文:充分发挥人的善良的本心,就是知晓了人的本性。
知晓了人的本性,就知晓天命了。
保持人的本心,养护人的本性,这是侍奉上天的办法。
无论寿命长短,都不三心二意,修养自身,等待天命,这就是用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提(安身立命):本心(发挥并保持)→本性(知晓并养护)→天命(侍奉上天)点:人类由天地创生,天地把人心妥当交到人类的手中,希望人类通过对善良的本心的发挥与保持,能够触发自身对本性(天性)的了解,从而知道每个人专属于他们自己的使命,且在日后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天地交给他们的使命,为世界的和平与地球的进化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反哺(人类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是地球的一部分,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做好人类自己,就是在敬畏天地、热爱天地,也其实就是在帮助宇宙真正的管理地球,成为浩瀚宇宙的一份子))。
二、原文:略。
译文:没有什么不是命运决定的,但顺应规律去行事,就会得到正常的命运。
因此,知晓天命的人不站在有倒塌危险的墙壁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法而被处死的人,不是正常的命运。
提(解)【指代】:命运【指代】:天命。
规律【指代】:天规。
倒塌危险的墙壁【指代】:违背天命、天规的地方。
行道【指代】:天道(人(仁)道)。
正常的命运【指代】:天地给遵守天命、天规之人的嘉奖。
不是正常的命运【指代】:天地给违背天命、天规之人的惩罚。
三、原文:略。
译文:有些东西寻求就能得到,不寻求就会失去,这是有益于收获的寻求,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自身。
寻求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取决于命运,这是无益于收获的寻求,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自身以外。
提【联:第一节】:寻求本心、本性、自己的天命属于对于自己内在收获的寻求,换言之,即是求己(反求诸己);寻求得失、成败、是非,其都建立在外物的基础上,外物本就取决于命运,今日是否得到,是否失去,本不由自己决定,而是命运。
点:人类真正需要寻求的是人的本心与由人的本心创生而来的本性——仁、义、礼、智、信。
孟子尽心原文与解析
孟子尽心原文与解析孟子的名言“尽心”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如下:孟子说:“尽心者,尽其心也;尽其心者,亦尽其性也。
尽其性也,旁及人也;尽其心也,无他慝矣。
如中正之庸,如竹木之器,惟君子为能用之。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做事情中,发挥自己的全部心力;而全力以赴则体现了人性的真正表达。
当一个人能够全心投入时,他就能尽毕心力去做,不会有其他的杂念和私心。
就像中庸之道所说的那样,君子能够像竹子和木器一样,成为天地之间能够运用的工具。
孟子的思想体现了他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尊重。
他认为人性本善,而通过尽心去做事,可以最大程度地表达出内心善良的一面。
这也是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基础之一。
孟子的“尽心”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和功利,很容易被利益和诱惑所迷惑,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价值追求。
然而,只有当我们真正尽心地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中时,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和成就感。
尽心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成功,也是为了造福他人。
孟子认为,当一个人能够尽心去做事时,他会旁及到其他的人,为他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可以在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心还可以理解为全面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孟子所倡导的尽心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达到目标而拼命,而是通过全面提升自己的修养与能力,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和价值。
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优势,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之,“尽心”是孟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代表了他对于人性的关注和价值追求。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真正尽心去做事,追求内心的善良和价值,都可以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孟子章节原文与解析
孟子章节原文与解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第二位古代圣贤”,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孟子学派”,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介绍孟子不同章节的原文,并进行相关的解析。
第一章:尽心篇孟子曰:"孝弟者,其为仁之本与!"解析:这句话是孟子进行了关于"仁"和"孝弟"的论述,认为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实践仁德的基本根据。
第二章:公孙丑下篇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析:孟子在这一章中表达了他的人性观点,认为人性最初是善良的,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个性会有所差异。
第三章:尽义篇"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恐不胜之。
’舜曰:‘攘其右,则宗东门乎;击其左,则宗西门乎。
’"解析:这是孟子引用了传说中的尧舜对话,论述了治理国家和平衡利益的重要性。
第四章:均田篇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于学习和教育的态度,强调了持之以恒、不懈的精神追求。
第五章:公冶长篇孟子曰:"性之善也,道也,性之恶也,乱也。
"解析:孟子在这一章中总结了他的人性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有善良和道德的一面,也有冲突和混乱的一面。
第六章:梁惠王篇"梁惠王曰:‘卫君好色,吕不韦曰:“何故不斥之?”曰:以其智有限也。
”"解析:这是孟子在梁惠王面前引用了一个历史典故,用来说明智慧和才干的重要性。
第七章:尽心上篇孟子曰:"人之贵孝乎!叔向欲见孟子,孟子不见,叔向曰:“孟子之德如此其子亦将复孝于其子;其德不如此其子亦将复孝于其父。
"解析:这段对话揭示了孟子对于孝顺的重要性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本身对孝行不尽责任,那么他的子孙也不会具备孝心。
《孟子尽心章》的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的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的文言文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
’大罪也。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
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
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
’若崩厥角稽首。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翻译
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陈兵,我善于作战。
’这都是大犯罪。
一个国家的君主喜好爱民,天下就没有敌人了。
向南征而北边的`狄族埋怨他,向东征而西边的夷族埋怨他,人民都说:‘为什么后面才到我们呢?周武王征伐殷商,只出动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
周武王说:‘不用害怕,我是来安定你们的,不是与老百姓为敌的。
’百姓象山倒塌一样叩头行礼。
征的意思就是正,都想匡正自己的国家,何必用战争呢?”
读解
这个“南面而征”的事,在《梁惠王下》里孟子就说过,本章重提,乃是藉以说明真正的做到“爱民”,能尽心知命的“爱民”,也就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而这种行为方式不是进行战争,而是用爱的感召力和兵强马壮的威慑力去征服对方。
《孟子·尽心章》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孟子·尽心章》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孟子·尽心章》)以道殉身,行道。
热烈或淡然。
以身殉道,护道。
壮烈或隐然。
都是用整个生命行之。
死守善道之谓也。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
隐,潜龙勿用。
见,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隐见之间,惟道是弘。
“以道殉乎人”,如指鹿为马。
帝王凌驾于法之上,此端一开,潘多拉魔盒打开了,漏洞补不上了,更会到处破洞。
礼崩乐坏,其势难止。
惟有防微杜渐,个人之修身也一样,克念省察,勿以恶小而为之。
就修身工夫而言,“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这是必要的,这是日常工夫。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就道而言,道可道,非常道,哪里有固定之法,孔子答人所问,“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没有定法,只有无过无不及之中道,在人我之间,天人之际,古今之交处,行一个中道。
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这个道,遍在永在。
“以道殉乎人”,违道也,非真道也。
曾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人与道,天下无道则守之,天下有道则用之。
用于天下,观于民心。
也可以以此理解上一章公孙丑的问题,为什么夫子不肯降格。
降,是没有止境的,一步退,步步退。
我们要体会这个“殉”字,这个字啊,真的要空掉自己,虚己。
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惟道是弘。
天下政治清明的时候,行道顺畅,故以道殉身,乐在其中。
天下政治昏暗之时,以身殉道,“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处在从清明向昏暗转变之际,故其“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言论多平实,孟子言论多激愤,锐利,所处的时代使然,其心一也。
这个殉,用整个生命去行。
乐则乐得之,悲则悲行之,及其行道,一也。
这个殉字,体现一种坚定,至死不变,坚守道义。
有此心,怎会半途而废?注:作文缘起——周三在百草箱共学《孟子》,读后就每一则写一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尽心篇
written by 余思聪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这开篇之语正是尽心篇的核心观点。
孟子在这一篇中,着重强调的就是“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正如孟子曰: “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此处的天民,便是“尽心”、“知性”、“知天”的。
而“天人合一”,这才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至于生死、夭寿、祸福、富贵、贫贱等等,都是“天命”所决定的,是不可强求的。
《尽心上》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 “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简而言之,所说的便是如何能做到“尽心”、“知性”、
“知天”的两条途径:(1)内在的自我反省功夫;(2)外在的履行仁义功夫。
两者互为表里,相辅为用。
孟子在说起第一点时,有曰: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人们通过自我反省功夫,发扬“诚”的精神,
排除外物对这种道德意识的侵害,使得“良知”、“良能”得以发扬光大,这就是“尽心”的内在涵义。
孟子在说起第二点时,有曰: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内在的天赋道德意识,通过人们的
一言一行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孝悌、仁义等道德行为,可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尽心”的外在表现。
《尽心下》中孟子认为“尽心”、“知性”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则是消极方面,二则是积极方面。
从消极方面说,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
孟子有曰: “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
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欲望越少,就越能保持心性的纯洁。
从积极方面说,就是发扬“恻隐之心”与“羞恶之心”,并且能够拓展开来,
使之成为仁义的思想和行为。
尽心篇,同样是《孟子》全书的终章,孟子在这一篇教会了我们成为仁者的途径,“尽心”而“知性”,一方面反求诸己,另一方面尽兴乐善,日积月累,你
我同样能够达到“圣”的境界。
正如最后一段所说:“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如果能够真正做到
这一点,我们也就不会“亦无有乎尔”,而是每个人都能够如孔孟般,在成圣的道路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