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论02-05《孟子》其书
国学经典导论02-06 孟子思想:仁政学说
02-06 孟子的仁政学说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国学经典导论第二章孟子与《孟子》的第六节孟子的仁政学说。
孔子提出“仁学”,孟子发展为“仁政”学说。
孔子曰:仁者爱人。
什么叫“爱人”?孟子做了一个全面而精辟的概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第一层意思是指对亲人的爱,第二层意思是指对大众的爱,第三层意思是指对万物的爱。
从爱亲人推及到爱大众,从爱大众推及到爱万物,直至爱满天下,这才是真正的“仁”。
爱是人们生存的需要,爱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对亲人的爱,核心是“孝”,对父母,其次是“悌”,对兄弟。
孝是纵的要求,悌是横的规范。
这一纵一横,为人间道德秩序确立了经和纬。
“仁者,人也。
”“仁,人心也。
”即对他人发自内心的怜惜、同情和爱护之心。
孟子认为,仁者必须以“人”来对待人,不仅自己是“人”,而且也要承认别人也是“人”。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敬、互爱:“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又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义”。
什么叫“仁”?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意思是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要做到融洽和谐,就要心存仁爱,“仁”就是“爱”。
指做事既要为自己,也要为别人。
什么叫“义”?“人”字出头,说明这个“人”遇到了超出了自己能力所及的困难,需要别人出手相救;“义”字中的那一“点”,就是帮人一把的“义举”,这就是“义”的意思。
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也就是说,“仁”是人的内心,“义”是人的大道;“仁”是一种爱人之心和内在的道德体验,“义”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内外统一的责任。
但是,仁和义不是对立的,而是密不可分的。
孟子认为最理想的政治就是行仁政,“仁者无敌”。
孟子认为,仁学只有变成仁政之学并转换为国家的决策,才会给人民带来安定幸福的生活。
而要实施仁政,首先就要让统治者具有仁义之心、不忍人之心。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在政治上,仁政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反对兼并战争。
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四书五经《孟子》全文
四书五经《孟子》全文《孟子》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原文如下:孟子序说史记列传曰:“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
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
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
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
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
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又曰:“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夫杨墨行,正道废。
孟子虽贤圣,不得位。
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
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
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
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或问于程子曰:“孟子还可谓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至(或圣)处。
”程子又曰:“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
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
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
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又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又曰:“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又曰:“学者全要识时。
国学经典导论01-05仁者爱人:正己与克己
国学古经代典文论导论
二、克己复礼为仁 ——社会各阶层应当“克己”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思 想的纲要,涉及到了礼、仁,而以 “克己”作为复礼归仁的实践要求。
国学古经代典文论导论
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 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 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 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 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 一书的始终。
国学古经代典文论导论
(二)“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 又要注重精神实质
孔子认为玉帛、钟鼓是礼乐所不可 少的,但只是限于形式上是不够的, 要注重礼的精神。
国学古经代典文论导论
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 “恭”、“敬”、“让”等方面。 “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援 仁入礼,以仁充礼,为孔子构建学说 体系的最关键环节。
国学古经代典文论导论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 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 之吝,谓之有司。”
这些是对君子从政的一种带有理想 色彩的要求,是以“中和”为原则, 融道德与政治为一体,混修己与治人 为一团,是其后儒家修齐治平的先导, 对中国士人政治思维影响深远而巨大。
国学古经代典文论导论
(三) 和而不同
“和同之辨”是当时思想家们思考和 争论的一个话题。孔子主要是就如何在 处理社会关系来展开这一论题的,“君 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把“和而不同”已发展为一种普遍原则, 其实质便是追求一种多样性的统一。
国学古经代典文论导论
孔子在社会政治思想中也贯彻“和 而不同”的原则。在政治上,孔子的 主导思想是“为政以德”,但又主张 恩威并施,德刑兼备,宽猛相济,认 为这样才能实现政治上的“和”。
古代典籍导读孟子
古代典籍导读孟子《古代典籍导读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被广泛传播并深刻影响了后世。
本篇文章将带领读者一起来了解和探讨孟子的主要思想及其相关内容。
一、孟子的背景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车,故称孟子。
他出生在战国时期,历经了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动荡时代,国家不断分裂、战乱频繁。
孟子的家境贫寒,早年丧父,但他积极向学,对儒家经典进行深入研究,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和发展者。
二、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性善”与“教化”。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天生都具备善良、仁爱的本能,只需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展和实现这种善良。
同时,孟子强调人的自觉性和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和积极进取。
三、孟子的主要思想1. 仁爱:孟子提出“仁”的概念,认为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最基本的道德关系。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仁爱为核心的原则来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父子、君臣、朋友等等。
2. 君臣关系:孟子关注社会秩序和治理,他强调君臣之间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君臣关系应该建立在信任、忠诚、尽职和公平的基础上。
3. 民生政策:孟子主张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公正。
他提倡国家应该以人为本,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的生计,保障人民的福利和权益。
四、孟子的经典作品1. 《孟子》:这是孟子的代表作,是一部系统阐述他思想的书籍。
《孟子》中包含了他对仁爱、政治理论等方面的深入论述,并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他的思想观点。
2. 《滕文公上》:是《孟子》中的一篇章节,主要讲了孟子对于人民利益至上、换君无道等问题的思考和主张。
3. 《禅让》:孟子通过对禅让的讨论,表达了对合理换位思考、公平交易、互惠互利等原则的重视。
五、孟子对后世的影响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贯穿于儒家学派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培养和推动社会公正、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学经典导论02-01孟子其人
国学经典导论
第二章 孟子与《孟子》
第一节 孟子其人
主讲 万平教授
国学经典导论
一、孟子的生卒年
关于孟子的生卒年,正史没有记 载。虽然司马迁也为孟子作了一个 《孟子列传》,但司马迁也不清楚孟 子具体的生卒年。前人考证孟子生卒 年的著述有数十家之多,说法多种多 样,没有一致的结论。据元 ·程复心 《孟子年谱)考订,孟子, 生于前372 年,卒于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山东邹城人。人们多从此说。
古人的名和字是有联系的。孟子名轲字子舆, 其名“轲”的意思是古代“两木相接车轴的车”, 其字“子舆”的“舆”,意思是古代车中装载东 西的部分,相当于今之“车厢”。“轲”和“舆” 都与“车”有关
国学经典导论
三鲁国本是 周公姬旦的封国。据《汉书》载,周朝有 189个诸侯国,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公即 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 姓姬名旦。他平定了其弟管叔、蔡叔与纣 王之子武庚的叛乱。他是西周时期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孟子最崇拜的 人是孔子,孔子最崇拜的人就是周公。
国学经典导论
春秋末期传至鲁桓公,桓公长子袭位, 有三位庶子孟孙、叔孙、季孙,世称“三 桓”。春秋以后,三桓的子孙衰微,孟子 的祖先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出生前,家 境早已衰落,所以说孟子出生于没落贵族 家庭。
国学经典导论
孟子受业于 子思之门人,子 思即孔子的嫡孙 孔伋(孔鲤之 子),是当时颇 有名望的儒学大 师。故后世以 “思孟”并称 。
国学经典导论
而孔子的生卒年,司马迁的《史记·孔子 世家》却有明确的记载,孔子生于公元前 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因 为中国古代的两位圣人,一位活了73岁, 一位活了84岁,所以民间流传着“七十三、 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
国学经典导论02-05《孟子》其书
02-05 《孟子》其书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国学经典导论第二章孟子与《孟子》的第五节《孟子》其书。
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行王道、施仁政。
《孟子》现有七篇传世: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均为上下篇,共二百六十章,约三万五千字。
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
东汉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
东汉以后,这四篇便相继亡佚了。
两汉时代,诸子书中,有人为之作注的,除了《论语》、《老子》以外,就是《孟子》。
历代为《孟子》作注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
此时,杨朱、墨翟之言尤其流行,孔子的仁义学说处在危机之中。
于是,孟子挺身而出,以继承孔子思想为己任,与当时的其他学派展开辩论。
孟子口才很厉害,当时有“好辩”之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据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晚年见道不行,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国学经典导论2章
清代焦循《孟子正义》,是集大成
的著作。
二、孟子的思想
孔子提出“仁学”,孟子发 展成为“仁政学说”,这是孟 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爱 人 发 “ “ 仅 以 孔 之:之现人子人也自“ 孟 孟 子 ;“间和”思”要己人 子也子 提 敬爱,自自想。承是” 认者进 出 之人 人 应 我 身 的 这 认 “ 来 , 人: 。者 者 该 认 价 发 是 别 人 对 为 人 而 。“ , 提 ”, , 互 识 值 挥 孟 人 ” 待 也 ”仁 仁 出 人人敬。的,子也,人 者。: 者 恒恒、人伟是对是而, 必”“ , 敬爱互与大对孔 且不 须 仁 爱
浩 受然 外之 物气 的产 引生 诱的 ,前 坚提 持 正条 义件 法 。: : 不
3、舍身取义
《 告 子 上 》 舍二 义 生 鱼 者 亦 我 孟 生者 亦 亦 而 不 我 所 子 而不 我 我 取 可 所 欲 曰 取可 所 所 熊 得 欲 也 : 义得 欲 欲 掌 兼 也 , “ 者兼 也 也 者 , ; 熊 鱼 也, ; , 也 舍 二 掌 , 。 。 ——
三、孟子的理想人格
《 滕 文 公 下 》 武能志得 不淫,志 能,独, 屈贫行与 夫, 贱 其 民 。此 不 道 由 之能。之 谓移富; 大,贵不 丈威不得
大 丈 夫 精 神
——
固将愁苦而终穷。” 李白愤怒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文天祥临死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 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1083年) , 官方追封为 翌年被批
南宋朱熹把《孟子》与《论语》、
《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 ,孟子被 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 “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国学经典导论02-08 孟子思想:民贵君轻
02-08 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国学经典导论第二章孟子与《孟子》的第八节孟子的民贵君轻说。
翻开《孟子》一书,扑面而来的是强烈、鲜明的民主意识,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孟子》全书。
孟子思想中最可贵的价值就是他振聋发聩的民主呐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先秦诸子中绝无仅有,它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最响亮的民主呼声。
孟子是我国古代最富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他认为国家的存亡与人民的关系重大,人民是组成国家的重要因素,他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他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经验,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意思是说,在人民、国家和君主三者的关系中,人民是第一位的,国家其次,君主最后。
如果君主危害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君主可以更换。
《尚书·五子之歌》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对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和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得到天下,首先要得到人民的拥护;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关键要争取民心。
统治者要保持其统治地位,就应该以爱护人民为先,保障人民的权利。
只有爱民、保民,才不会丢掉统治地位。
如果君主无道,只图自己享受,不顾人民死活,就无异于“率兽而食人”,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后来又被儒家学派的另一大师荀子发挥说:“天之立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荀子又把君与民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从“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出发,孟子猛烈抨击残暴的统治者鱼肉百姓所造成的贫富悬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的言论迸发出一种愤怒的犀利!明朱元璋对孟子本来颇有好感,但当他读到“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一章时,便勃然大怒,认为这些话“非人臣所宜言”。
《孟子》一书的简介
《孟子》一书的简介《孟子》简介《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
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直到清末都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谓《孟子》七篇由孟轲自作,赵岐《孟子题辞》曰:“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又曰:“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
”此亦主孟子自撰。
清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是,且曰:“《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
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
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国学经典导论02-04 孟子的人格魅力
02-04 孟子的人格魅力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国学经典导论第二章孟子与《孟子》的第四节孟子的人格魅力。
孟子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他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大丈夫精神《孟子·滕文公下》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段话的意思是:得志时,与百姓一同行进;不得志时,坚守自己做人之道。
富贵荣华不能乱我之心,贫寒卑贱不能移我之志,声威势武不能屈我之节,这才叫大丈夫。
大丈夫之“大”,不是指个头大,不是指权力大、地位高、财富多,也不是指学问高、能力强,而是体现在做人的修养、理想抱负、人格操守。
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是要坚守做人的准则,立身行事,能曲能伸,能上能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这便是伟大的大丈夫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大丈夫”。
他们藐视权贵,坚守气节,独立不迁。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二、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这种浩然之气,内涵非常丰富,充满着神秘色彩,它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不是一般所谓的“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
这种气,阳刚、强劲,气壮山河,气贯长虹。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靠的是这种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靠的也是这种气;浩然之气,乃天地之正气,乃我中华民族最高之精神品格。
这种浩然之气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不受外物的引诱而坚持正义,服从真理,刚直不阿,坚忍不拔。
“直养而无害”是培养浩然之气的基本方法。
所谓“直”,就是“正直、正派、真诚”。
“正直”是由内而发的生命力量的迸发,是伟大品格与崇高精神的闪耀。
《孟子》全文
《孟子》全文《孟子》全文及译注在线读前言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继承和发展而变得更丰富了,更系统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苑囿里,终于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在世八十多年。
其父早逝,他从小得力于母亲教导和环境熏陶,热爱学习毫不松懈。
一生崇拜孔子,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可说是得到孔子学说的真传。
学成之后,面对百家纷争、天下征战的局面,他一方面与杨、墨诸家学说激烈论战,一方面亲率弟子游历宋、滕、齐、梁诸国,向他们阐述“仁政”主张。
由于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他的主张显然不合时宜,被人视为“迂阔于事”,遭到诸侯的拒绝。
于是他更重于设帐授徒,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一大乐趣。
到了晚年更是专心于著述讲学,写成传世的重要著作《孟子》七篇。
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争论,一说是孟子自著,一说是其弟子共同记述。
我们还是同意《史记·孟荀列传》中的说法:“(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即是说,孟子与其弟子共同参与了著述。
从全书思想内容和论辩风格的一致性来说,孟子亲自执笔的可能性更大些,至少他也是个润色审订者。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而又有较大发展。
他的“仁”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
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制民之产”,即让百姓有一份固定的田产,让他们不饥不寒,养生丧死而无憾。
二是“与民同乐”,要统治者注意民心向背,体恤民意,赢得民心。
三是“谨庠序之教”,建立人伦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孟子认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
这种主张在当时未能行得通,但却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统治者多为人民的生存条件着想,对残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认为可废可弑。
国学经典之《孟子》
国学经典之《孟子》《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体裁与《论语》大致相似,其文说理畅达,气势充沛而长于论辩,是战国语录体散文向专题论文过渡的桥梁。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认为《孟子》由孟轲及其学生共同编纂而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作者介绍孟子(前385~?)儒家学派创建者孟子(前385~?)名轲,字子舆(或曰子车),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孟子幼年丧父,受教于其母,及长,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学成以后,以“仁、义”说诸侯,先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其时各国务于攻伐,合纵连横,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未获施行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成书背景孟子生活的时代,新兴封建制已经在许多国家代替了旧奴隶制,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连年的战争给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破坏。
所以,孟子继承了孔门一派的仁政思想,但当时最合时宜的诸子思想却是兵家、法家和纵横家,而且“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对这几家是深恶痛绝的,故而站在儒家立场对他们均加以激烈抨击。
思想解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极大,被尊奉为“亚圣”。
其思想大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在哲学层面,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他说:“诚者,天之道也。
”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人民放在第一位,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的权利。
国学经典导论02-10孟子的教育思想
国学经典导论
孟子认为,仁德的言论不如仁德的音 乐那样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 的教育那样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 姓敬畏它。良好的教育,百姓爱慕它。 良好的政治能聚敛百姓的财富,良好的 教育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因为,“善 政”,就是按规矩、政策行事;“善 教”,就是循循善诱,通过良好教育, 让人提高修养、明白道理。
国学经典导论
以天下的欢乐为自己的欢乐,以天 下的忧苦为自己的忧苦。与人民同欢乐, 共忧患。这种广阔的胸怀,崇高的境界, 两千多年以来,哺育着中华民族,启迪 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孟子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为优秀 的华夏儿女代代传承,并形成了中华民 族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培育了中华民族 的高尚气质。直到今天,它仍保持着强 大的生命力。
国学经典导论
第二章 孟子与《孟子》
第十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主讲 万平教授
国学经典导论
孟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 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十分热爱教育事 业,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成是君 子“三乐”之一。孟子在宣传仁政学说的 同时,还招收了大批弟子,授徒讲学。孟 子游说诸侯,常常带着许多学生,“后车 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孟子两次游说齐 国,在齐国的时间长达二十余年,曾较有向善的本性,但仁、
义、礼、智“四端”只是四种善心的萌芽,如 果不学习、不接受教育、不加强修养,那么, 这四种善心就不会得到充实、加强和发扬光大, 甚至会夭折、丧失。所以,教育的作用一是加 强学习,加强修养,不让人固有的向善的本性 夭折和丧失;二是通过学习和修养,不断扩充 和发展这种善心,使处于萌芽状态的“四端” 形成为完善的美德;三是教导人们把已经失去 了的善心寻找回来,也就是启发人们对自己内 心所固有的“善端”加以精心培育,并不断完 善,最终形成完美的道德。
国学经典导论02-02孟母教子
国学经典导论
四、孟子“去妻”
《韩诗外传》里还讲了一个孟子“去妻”的故事。 孟子娶妻之后,夫妻恩爱,和睦相处。可是有一天,孟 子突然气冲冲地跑到母亲的面前说,他要“休”了自 己的妻子。孟母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儿媳妇在自己印 象里一向表现不错,于是问孟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孟子告诉母亲说,自己从外面回家,看见妻子盘腿 而坐(踞),不像个样,认为有违礼法。所以孟子禀 告母亲,准备“去之”,也就是休掉妻子。而孟母问 清详情再次将 家搬到了学宫附近。
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许 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据说孟子 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以后,便十分认真读书。 孟母便决定长住这里。可见,环境对正在 成长的孩子,影响有多么大。
国学经典导论
二、“断机劝学”
这则孟母鼓励孟子刻苦读书的故事,见于西汉韩婴 《韩诗外传》。据说,孟子小时候,读书不用功。孟母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教育孩子,有一天,当小孟 子来到孟母跟前的时候,孟母便故意当着小孟子的面一 刀割断了织机上的布线。小孟子看着母亲很生气地将自 己辛辛苦苦织好的布割断了,有些害怕。这时,孟母趁 此便非常严肃、非常认真、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孩子, 读书一定要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切不可贪玩好耍,两 天打渔三天晒网,以致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小孟子听 了非常震动,牢记了母亲的话语,立志成材。
国学经典导论
三、“杀猪取信”
这个故事,也见于西汉韩婴《韩诗外传》。讲的 是孟母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 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有一天,小孟子见邻居家磨刀 霍霍,准备杀猪,就好奇地问母亲:“邻居家要干什 么呀?”母亲说:“要杀猪。”小孟子又问:“杀猪 干什么?”母亲笑了笑,随口说道:“给你吃呀。” 小孟子一听,可高兴了。但孟母刚把话说完,马上就 后悔了。她觉得不应该跟孩子开这样的玩笑,说假话 骗孩子。为了弥补这个过失,让孩子从小学会诚实守 信,孟母便真到邻居家买了猪肉给孟子吃。
解读孟子的书
解读孟子的书
孟子,又称孟子亚圣,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他所留下的著作《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对中国的哲学、政治、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从道德、人性、修养等方面对《孟子》进行解读。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在书中多次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同时也批判
了其他学派如墨家的唯利是图、阴阳家的自我放纵。
孟子认为,人对于善
恶天生就有区分,因此“性善”这一观点成为了孟子学派的重要核心之一、同时,孟子也非常注重赞美和弘扬善良的品质,他强调人之“道义之行”
要靠“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来实现,而这五种美德也是实现自我修养和
社会和谐的基石。
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天命论”,他认为,天赋人以不同的能
力和职责,因此人应该遵循天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与后来的“君
权神授”相呼应,体现了孟子对于天命的崇拜和维护天道正义的思想。
孟子还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自我培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价值不仅
在于其基本特征,还在于其能够通过修养成为更坚韧、更善良的人。
同时,孟子也批判了当时生于战乱之中的中国社会的贫穷和愚昧。
他提出了“敬
天畏神,爱人敬事”的思想,主张坚持人性本真,不因社会环境、人际关
系等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
总的来说,孟子的思想体系涵盖了人性、道义、天命、修养等方面,
他强调了个体和社会的和谐相处。
在当今世界,孟子的高尚道德观和人性
本善的理念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现代人的修养和生活方式也有着积
极启示和参考作用。
国学经典译文[国学经典《孟子》介绍]
国学经典译文[国学经典《孟子》介绍]国学经典《孟子》介绍国学经典《孟子》介绍《孟子》来历《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
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赵岐、朱熹、焦循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韩愈、苏辙、晁公武等人认为是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追记,但目前学术界较采用司马迁等人的说法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孟子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孟子之照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试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 思想,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儒家著作在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出现了“五经”之说,即《诗经》、《尚书》、《礼记.礼运》、《周易》、《春秋》。
汉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并称为“七经”。
到唐代,设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诗》《书》《易》,有“九传”之称。
唐文宗时,在九经之外加汉代已列入“径”的《论语》《孝经》,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
宋仁时,增加《孟子》,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
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
在今天,“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状况的古籍还有很大价值。
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学说要点心性论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孟子书籍内容
孟子书籍内容《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著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全书共七篇,包括《梁惠王上》、《梁惠王下》、《公孙丑上》、《公孙丑下》、《离娄上》、《离娄下》和《万章上》。
《孟子》主要探讨了人性、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儒家思想。
书中主要内容围绕着孟子的政治理念和教育观展开。
在《梁惠王上》一篇中,孟子通过对话的方式,向梁惠王阐述了为政之道。
他提出了“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的观点,强调君王应该以仁德来治理国家,并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
在《梁惠王下》中,孟子进一步阐述了仁德的重要性。
他指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美好的境界。
他还强调了“王道”与“霸道”的区别,主张君王应当以仁义为依归,而不是以权力和暴力来统治。
在《公孙丑上》和《公孙丑下》这两篇中,孟子对于性善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使得人们的行为产生了偏差。
因此,他主张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离娄上》和《离娄下》这两篇则主要讨论了如何以道德的方式来应对不同的情景和问题。
孟子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和故事,展示了如何运用道德的原则来解决矛盾和冲突,并提出了“兼爱”、“仁政”等重要理念。
最后,《万章上》这篇主要讨论了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他认为人应当追求与天道相合的境界,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性和道德来达到与天地同步的境界。
总体来说,孟子的《孟子》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思想的经典之作。
书中既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道德的重要性,又提出了治国理政和教育的关键问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孟子与《孟子》
第五节 《孟子》其书
主讲 万平教授
国学经典导论
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 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 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记 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 行动,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撰而 成,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其学说出发 点为性善论,主张行王道、施仁政。
国学经典导论
《孟子》这部书不但思想宏博,而且 文章也雄健优美。“缘木求鱼”、“揠 苗助长”等故事家喻户晓,“鱼与熊掌 不可得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等名言警句,皆出于《孟子》。《孟子》 一书在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学史上,均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
国学经典导论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 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 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据司马迁《史 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晚年见道 不行,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 章、公孙丑等人著书立说,“序《诗》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 篇。”
国学经典导论
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 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 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赵岐 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 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 《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 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 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国学经典导论
《孟子》一书是孟子
的言论汇编,由孟子 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 成。共有7篇传世。 包括:《梁惠王》、 《公孙丑》、《滕文 公》、《离娄》、 《万章》、《告子》、 《尽心》,每篇均为 上下篇,共261章, 约35000字。
国学经典导论
两汉时代,诸子书中,有人为之作注 的,除了《论语》、《老子》以外,就 是《孟子》。历代为《孟子》作注重要 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 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总结了前人 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 集大成的著作。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 译注》(中华书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