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合集下载

介入手术室治理制度

介入手术室治理制度

介入手术室治理制度〔一〕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1.依据(医院器械监督治理条例)规定,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2.导管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入、出数量X。

3.使用后的导管应在消毒后毁形。

4.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其它物品凡接触组织的器械必须经高压灭菌前方能使用。

5.全部使用后的一次性诊治物品和敷料一律放入黄色塑料袋,密封后作燃烧处理。

〔二〕介入手术室洗手消毒要求1.参加手术者,修剪指甲;2.术前穿好铅衣、戴好帽子、口罩;3.用肥皂及清水洗耳恭听去双手前臂油脂及污垢,洗手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X位,以免臂部的水返流到手,冲洗完。

两次冲洗时,双手稍抬高,用无菌沙布从手向肘部擦干。

手臂不可触碰他,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冲洗。

4.双手和前臂冲洗完毕,待自然干或无菌擦手巾擦干后,将消毒沙布沾消毒液、擦洗双手至肘上1/3,共3分钟,过1分钟左右待干,然后穿无菌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

助手先消毒后铺巾。

〔三〕导管室贵重设备保养制度1.贵重设备应由专人负责保管。

2.负责保持设备清洁、正常运转。

3.负责填写(导管室设备动态管登记本)。

4.负责清点、补充、保管药箱及相关耗材。

5.负责导管室氧气治理、补充及连接。

6.负责保管、保养、清洁、收存各种抢救器材〔配有面罩和接头的呼吸气囊、气管插管及喉镜、吸痰器及连接管和吸痰管、氧饱和度、电子血压表、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电筒、开口器、导尿管等〕。

7.每次手术开始前,确保本次手术所需设备和抢救器材到位、接通电源、配件齐全。

8.每天手术结束后,确保全部设备、器材、配件、药品、插线板均完好齐全、归位、收存,登记当日使用情况。

9.发觉设备、器材故障或损坏,必须联系维修或替换,有困难时及时汇报科室解决,切忌在手术开台后才告知设备、器材故障或不到位。

10.将导管室设备、器材拿出导管室使用必须征得科领导同意并登记。

〔四〕介入放射室贵重耗材治理制度1.贵重卫生材料和诊治用品必须有专人领用、验收、保管。

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凡进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裤、鞋。

帽子必须盖住头发,方准入内。

2、除参加手术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室内经常保持医疗器械、物品清洁整齐,每周大搞一次卫生。

术前手术间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做污染手术后按常规要求及时消毒处理。

4、无菌罐、无菌镊(钳),无菌盒每周高压蒸汽灭菌一次。

无菌镊(钳)以0.1%新洁尔灭浸泡消毒,每周更换消毒液二次。

7、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异性感染手术患者用过的器械,冲洗后经高压蒸汽灭菌再洗净、擦干、涂油备用。

用过的敷料送焚烧炉焚烧.不能耐高温的精密仪器,用 40%福尔
马林40ml/m3+过锰酸30g/m3熏蒸消毒,密封24小时后备用。

手术间及其用具,以1g/m3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密封24小时后应用。

8、高压蒸汽消毒锅,每锅、每个手术包用化学指示剂(卡)监测灭菌效果,每月做一次生物指示剂监测(即用嗜热脂肪
杆菌芽胞测)。

9、手术间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1、凡进入介入室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更换拖鞋或使用鞋套、戴工作帽及口罩。

未经允许,谢绝参观。

室内禁止吸烟及大声喧哗。

2、介入室每天对地面、手术床、墙壁及机器擦拭清洁二次,室内保持空气流通,保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

每个工作日都要进行空气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3、无菌物品和未消毒物品应分别在固定位置,不能混放。

已消毒物品按要求标明失效期。

4、每日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并更换无菌持物钳罐,每周一、周四更换消毒液。

手术器械进行分类、浸泡、清洗、干燥处理,按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浸泡,分类消毒或灭菌。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用后器械单独浸泡。

5、凡规定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不可回收再用,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按医疗废物处理。

6、介入室每月做细菌培养(包括空气、物体表面、灭菌后的物品),并做好记录。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洁污分开,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显。

二、污染区、清洁区:1、空气:垂直正压层流空气。

2、台面、地面:每日两次用清水擦拭,遇污染时即刻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消毒。

3、浸泡类:每周六各类消毒用具,如抹布、拖把、等总消毒一次,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消毒30分钟。

三、无菌区:1、空气:1)本院的手术室全部为垂直正压层流空气,属于万级。

2)每日清晨,术前一小时开启层流空调(每一小时内层流空调会对室内的空气加温、加湿、滤过4次)。

3)通气罩应每周六清洁处理一次,每月调换。

每月做一次空气细菌培养检测。

净化空调系统的设备装置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和维修。

2、物体表面及地面:1)地面: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采用湿拭拖地每日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每天手术结束后要清洁房间,湿拭拖地,开启手术间的门,干燥后关闭手术室。

连台手术,前一台手术结束后打扫并整理此手术间,清洁干燥层流自净20分钟,再接下一台手术。

(地面一般污染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地;地面特殊病种污染时,用有效氯2000m/L作用30分钟消毒)。

2)墙面消毒: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

一般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洗处理,特殊病种污染时,用2000m/L含氯消毒液擦洗处理,以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度,一般50ml/m²—200ml/m²,墙面消毒一般为2.0m—2.5m高即可。

3)每周大扫除,手术室物品用清水擦拭,包括手术床、转椅、扇形台、电刀、盐水架、踏脚凳、操作台、吸引装置、仪器表面、壁橱等。

(如被血液、体液污染,须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4)接送病人用内外交接车保持干净每日二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如接送隔离病人(或疑似病人)后,使用一次性床单,用后焚烧,平车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介入医学科消毒隔离

介入医学科消毒隔离

介入医学科消毒隔离
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隔离隔离制度》等相关规定。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

重复使用的各种器械、器具,集中在消毒供应室进行处置。

3.一次性导管等医疗用品由设备科统一购买,科室有专人管理,储存、使用符合规范。

4.手术间的空气净化设备应在手术前30min开启,手术结束30min后关闭。

每日对室内的回风口进行清洁和消毒,每周进行一次室内外环境卫生的彻底清洁。

5.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应对室内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6.铅衣、铅帘等防护用品,应一用一清洁,有可见污染时进行消毒。

7.手术间的使用应按照先清洁手术后感染手术的顺序。

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手术通知单上必须用红笔标注疾病名称,术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

8.清洁工具分区使用,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9.医疗废物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分类收集,交接记录齐全。

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1、建筑布局及环境管理(1)布局流程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洁污分开。

(2)每日介入手术前后进行湿式卫生清洁,保持空气清洁,墙面、窗台保持清洁干燥,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每周有固定卫生日。

(3)手术床上用品一人一用一更换,各种仪器表面、手术床、门把手、洗手池、平车的呢个每日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4)连台手术之间应及时对房间和室内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

当太能手术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

(5)卫生洁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6)手术室拖鞋应与外出鞋分区存放,手术室拖鞋要每日清洗消毒。

2、消毒隔离措施(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预防原则,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参加手术人员必须按要求更鞋、更换刷手衣裤、戴帽子、口罩,进行外科手毒,穿无菌手术衣,戴外科手套。

(2)所有工作人员进入介入室前应做卫生,严格术前进行外科手消毒制度,使用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非介入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工作人员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手部皮肤化脓感染不得参与手术和进入本室。

(3)凡接受导管诊疗的病人术前均须完善HBV、HCV、HIV、梅毒等项检测。

(4)严格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监测工作。

介入导管及无菌物品置于清洁货架存放,摆放顺序应符合先进先出原则。

环境清洁,干燥通风,防潮防蝇虫。

(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不得重复使用。

(6)医疗废弃物严格分类处置,利器应置于一次性利器盒内封闭运送。

(7)发热病人、感染病人介入手术通知单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术后器械及物品应严格清洗消毒,介入手术室要严格终末消毒。

(8)每月做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刷手后及刷手物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为规范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预防交叉感染,保陣医疗安全,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等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介入手术室建筑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各区域划分明确,人物和洁污流向符合要求,标志清楚。

二、医务人员须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控制手术间人员数量,减少人员流动。

三、配备足够的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干手用品和速干手消毒剂,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入介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更衣、更鞋、戴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眾;参与介入手术的工作人员应实施外科刷手和手消毒,刷手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手术器械、物品须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可复用的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无菌物品严格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及导管由医学装备部统一采购;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与高压灭菌包应分柜放置。

五、一次性使用导管等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做到一人一用一登记:介入诊疗器械须符合法定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不得使用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被淘汰的器械。

六、加强对植入物管理,手术中应内详细记录植入物的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数量,按要求保存。

七、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加强防护意识,削减职业性损伤,进行介入手术时,穿铅衣用后实时清洁消毒。

八、凡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在介入手术或诊疗前须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等的检测,并有详细记录。

九、介入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物体表面、氛围、医护人员手等每季度监测一次,并符合国度《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监测结果不达标者应追踪监测,直至达标。

十、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监测。

十一、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严格分类、处理。

导管、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导管、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导管、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一、导管室(含介入性治疗)执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要求。

二、病人进行导管诊疗前应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筛查,并有记录。

三、所用器械、用品、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清洗灭菌。

四、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严格审查各证,建立登记,使用前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

用后必须消毒、毁型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

五、可复用的导管应遵循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1、用过的导管应经高效消毒剂加去血渍酶有效消毒去污后,用钢丝清通内管,确定无阻塞后用高压水枪冲洗;
2、检查导管长度、表面是否打折、光滑,给导管编号并记录。

电极导管要检查测试导电性,并记录结果;
3、用含酶清洗液浸泡、清洗,然后用新鲜蒸馏水高压冲洗,高压气枪干燥;
4、立即用密封袋包装密封,注明清洗检查者姓名或代号,记录后送环氧乙烷灭菌,标明灭菌日期及有效期;
5、传染病病人使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六、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必要时佩戴防护镜或面罩,为经血传播传染病人手术戴双层
手套。

介入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介入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介入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I目的
规范介入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介入手术室。

m制度
一、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个人职业防护。

二、布局功能流程符合要求,执行分区管理,各区域之间标识明显。

三、手术室内部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缝,表面光滑,便于清洗和消毒。

四、工作人员进入介入手术室要更换洗手衣、更鞋、戴圆帽、口罩,限制手术间内人员数量,与手术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五、一次性导管等介入类高值耗材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医院感染要求毁损处理,登记,规范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六、手术器具及物品应一用一消毒,使用后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

七、麻醉使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患者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八、急诊手术按感染手术防护,执行标准预防。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接受HIV.HCV、HBsAg等检测,阳性患者手术安排在每日最后一台,手术结束后做好手术间终末消毒工作。

九、参与手术人员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执行外科手消毒,干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

十、科室医疗废物定点存放,专人负责回收,参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IV参考依据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全面管理、科学防控、依法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介入室感染管理组织,明确各级人员和职责,建立健全介入室感染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二、介入室环境与设施管理第五条介入室应按照手术室要求划分区域,包括医疗区和辅助区。

医疗区包括手术间、监控操作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洗手间等;辅助区包括更衣、换鞋、污洗、值班室、办公室、库房等。

第六条介入室各区域之间应有实际隔离屏障,标识明确,确保不同区域之间的隔离和清洁。

第七条介入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包括外科手消毒设施,确保医务人员在操作前进行有效的手卫生。

第八条介入室应配备放射线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帘、铅板等,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护需求。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介入室进行环境监测,包括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的微生物学监测。

在新建、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如怀疑空气污染与医院感染有关,应随时进行监测。

第十条介入室应保持环境清洁,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加强通风换气,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三、介入室人员管理第十一条介入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根据不同操作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术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第十二条介入室医务人员应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手卫生操作,如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体液后,脱下手套后等。

第十三条介入室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第十四条介入室应严格执行患者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介入室内的安全与舒适。

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院消毒隔离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

(二)细则第三条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消毒灭菌原则和消毒隔离技术及常用消毒剂的作用、浓度、配制与使用方法。

第四条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第五条应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耐热、耐湿物品的灭菌如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不耐湿、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的物品,如玻璃、油脂、粉剂等物品的灭菌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内窥镜、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等。

消毒首选煮沸、流通蒸汽等物理方法,不能使用物理方法消毒时方选用化学方法。

第六条医务人员上班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护士必须穿作鞋;进入特殊区域(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ICU病房等)应换专用鞋。

在传染病区应穿专用工作衣,戴工作帽和口罩等,必要时穿隔离衣。

诊疗、处置工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应消毒手。

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餐厅、会议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

第七条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等,应明确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并标志清楚。

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抽血室、血透室、ICU、病室等区域应有严格的保洁消毒制度,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和环境整洁,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第八条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气管切开病人与感染病人分开放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医院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介入室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

二、医务人员进入导管室要戴口罩、帽子、换鞋,外出要穿外出衣、鞋。

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外科洗(或刷)手,手术过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帽子及口罩。

四、导管室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由医院采购部门统-购置,科室不得自选购入。

五、一次性导管及相关附件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六、重复使用的器械用后送供应室集中处置。

七、严格限制导管室参观人员,每台导管手术参观人数不得超过3-4人,参观人员应遵守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八、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九、手术台罩单一人一用一更换。

十、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桌面、地面等物体表面每日擦拭,正确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并有记录。

十一、每季对空气、医护人员手、每月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留存监测资料
十二、医疗废物处理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一、介入手术室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内标志明确。

二、医务人员进入介入手术室要戴口罩、帽子、换鞋,外出要穿外出衣、鞋。

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手术过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帽子及口罩。

四、介入手术室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由医院采购部门统一购置,科室不得自选购入。

五、一次性导管及相关附件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六、重复使用的器械用后送供应室集中处置。

七、严格限制导管室参观人员,每台导管手术参观人数不得超过4人,参观人员应遵守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八、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九、手术台罩单一人一用一更换。

十、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桌面、地面等物体表面每日擦拭及紫外线照射,并有记录。

铅衣的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十一、定期开展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等的监测,结果符合要求,监测资料妥善保存。

十二、医疗废物处理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介入室(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室(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室(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环境
1、导管室布局合理,控制区、限制区、半限制区三区划分清晰,保持室内环
境整洁、无积灰。

各区台、墙、地面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每日擦拭。

2、每台介入手术后,应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周围的各种物品表面。

3、每月进行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微生物的采样监测。

4、清洁用具专区专用,标识明显,分开清洗,晾干备用,每周消毒。

二、空气消毒
1、空气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

2、保持紫外线灯管无积灰,清洁每周1次。

3、定期紫外线强度测试,确保紫外线强度≥70uw/cm2。

4、空气微生物采样监测每月1次。

三、物品消毒、灭菌、保存
1、物品放置合理,消毒与未消毒物品、清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2、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标识明显,按灭菌日期顺序排列,无过期。

柜内清洁、
无积灰,每天检查有记录。

3、一次性物品定点放置,无过期、无破损。

4、无菌持物钳容器消毒更换,每周2次。

5、油膏罐(75%酒精棉球、安尔碘纱布)高压蒸汽灭菌,每日更换。

6、备用吸引器、氧气装置清洁消毒每周1次,呈备用状态。

7、手术床被褥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消毒。

如有污染及时处理。

8、医疗废物分类定点放置,普通医疗废物用单层黄色专用包装袋、损伤性医
疗废物用专用利器盒,出科前注明日期、科室,交接单科内保存>3年。

四、手术器械按规范置供应室集中处置。

介入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介入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l. 工作人员进入介入治疗室必须穿戴室内专用衣、裤、鞋、帽,进入手术室戴口罩;室内衣物不得穿出室外。

2. 室内保持清洁,卫生工具分区使用,手术区每日湿拭打扫两次,开窗通风两次,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3. 所有器具、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物品使用后先用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再送供应室清洗灭菌。

能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

4. 无菌柜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一切灭菌后的物品,必须由工作人员清理放入无菌柜内,无菌布包七天有效,纸塑包装有效期6个月,过期须重新灭菌。

5. 吸引器管道、氧气管、湿化瓶均一次性使用。

6.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7. 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制度,用后分类收集、消毒,统一回收处理。

一次性使用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8. 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做到分类收集,定点存放,统一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9. 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传染病时要停止工作、隔离治疗,操作时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进行预防注射。

心血管内科介入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心血管内科介入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心血管内科介入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手术室必须按规定更换手术衣裤、帽子、口罩、拖鞋后才能进入无菌区。

2.有化脓性感染及患皮肤病者不得进入手术室,上呼吸道感染者须戴双层口罩。

3.进手术间参观者,按规定更换手术衣、裤,并在固定的手术间参观手术,不得随意更换手术间。

特殊感染手术谢绝参观。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5.各种无菌物品定点、定位放置。

定期检查无菌包的灭菌日期及灭菌效果,双层包布的灭菌包在25℃条件下保存7~14 天。

6.使用中干法保存的持物钳有效期为4小时;打开包装的干棉球、棉签、纱布以及开包的无菌敷料等,有效日期为24小时。

7.一次性耗材使用前,严格检查合格证、有效期、包装等,建立入库记录,更换批号或生产厂家时必须进行细菌培养,合格后方能使用。

8.24小时启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9.每月对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灭菌物品等进行生物监测,结果要符合要求,并记录存档。

10.特殊感染手术,应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消毒常规进行处理。

11.医疗废物按要求存放,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利物品放在锐器盒内统一焚烧。

医疗废物的运送、焚烧要有严格的交接手续。

12.造影床等使用的被褥(单)及时更换,每人一单。

导管室(介入诊治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导管室(介入诊治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导管室(介入诊治中心)消毒隔离制度1、建筑布局(详见我院制定的《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2、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进入手术间必须更换手术室衣裤、拖鞋、帽子和口罩,内衣、头发不得外漏。

外出必须穿外出衣和鞋。

(2)手术间严格控制入室人员,所有人员入室前应做手卫生。

(3)工作人员患呼吸道感染如必须进手术间时应戴双层口罩;面部、颈部和手有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间;私人物品不得放入手术间。

3、手术管理(详见我院制定的《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4、消毒隔离(1)保持手术间的空气清新,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次2小时。

(2)窗台、墙面、物体表面等保持清洁干燥,每日采用湿式清洁;当其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3)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4)医疗废物管理详见《达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达市中西医[2013]97号文件)。

康复中心消毒隔离制度1.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配有洗手设施和干手用品。

2.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一穴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

3.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

4.一次性针灸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具用后放人锐器盒;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用后必须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拔罐、刮痧、中药足浴器具等物品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5、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

手术室消隔离制度

手术室消隔离制度

手术室消隔离制度
1、手术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域间标志明确,贴合功能流程。

2、进入手术室要换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换鞋,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

4、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5、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6、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严格执行卫生、消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8、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间尽量减少流动人员,减少手术间开关门的次数。

9、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景,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

10、手术废弃物品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

(2)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

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

再做污染手术。

(3)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

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

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4)介入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5)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

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6)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消毒或更换,尽量减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剪刀等应高压蒸汽消毒。

(7)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8)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

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做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9)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10)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
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定期做空气培养,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