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
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

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徐霞客,明末清初著名的探险家、地理学家、文学家,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
他的一生中,不仅留下了许多惊世骇俗的奇闻异事,还在自然科学、汉文化、民俗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徐霞客传的原文及翻译。
一、徐霞客传的原文《徐霞客传》,本名《清流县杂志·徐霞客传》。
是一篇中国古代传记体文学作品,作者为徐绍桢。
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原文:“徐霞客,字韩山人,号秦淮渔叟。
铜山人,荆州石首人也。
一名东篱。
……自幼好读书,尤喜天文、地理之学,爱好东游。
……开始游江淮、浙闽,后来曾经游历至滇缅、藏、蒙古等地,长途跋涉、万里迢迢,著述多部,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物和资料。
……”“明闽学问府府试榜眼,曾任左都御史,后任直隶总督。
宋千里之行,始于越嶲之南;洛阳纸贵,大抵出于磁砂之西。
途虽远,不行不至。
泰山虽高,有客斯顶;浙江虽深,有渔斯潭。
是故专意一地,不如多历五方。
试衣而后知质,走马惟见岭。
衣一而马习,知岭尽于江。
大道虽已成,未尝不欲趋县城之西。
所以然者何?以为江山漫漫,群书亦繁,吾自厚交,所听所闻,所得所见,一一留心。
……”二、徐霞客传的翻译"徐霞客,字韩山人,号秦淮渔叟。
铜山人,荆州石首人也。
一名东篱。
……自幼好读书,尤喜天文、地理之学,爱好东游。
……开始游江淮、浙闽,后来曾经游历至滇缅、藏、蒙古等地,长途跋涉、万里迢迢,著述多部,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物和资料。
……""明闽学问府府试榜眼,曾任左都御史,后任直隶总督。
宋千里之行,始于越嶲之南;洛阳纸贵,大抵出于磁砂之西。
途虽远,不行不至。
泰山虽高,有客斯顶;浙江虽深,有渔斯潭。
是故专意一地,不如多历五方。
试衣而后知质,走马惟见岭。
衣一而马习,知岭尽于江。
大道虽已成,未尝不欲趋县城之西。
所以然者何?以为江山漫漫,群书亦繁,吾自厚交,所听所闻,所得所见,一一留心。
……"三、结语徐霞客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留下的文化和科研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徐霞客的故事

徐霞客的故事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11月8日),字子元,号雪舟,江苏省太仓县(今属苏州市)人,明朝末年至清初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地图学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在中国地理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古代地理著作中的佼佼者。
徐霞客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
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官员,对徐霞客的教育非常重视,培养了他的文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徐霞客从小就对地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喜欢阅读各种地理书籍,对地图制图也颇有研究。
在家乡读书期间,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地理考察之旅,游历了江南地区的许多名山大川,积累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和实地经验。
后来,徐霞客开始了他的长途旅行,他游历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穿越了许多险峻的山脉,涉足了许多边远的地区。
他的旅行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为了探寻中国的地理奥秘,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
他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大半个中国,留下了宝贵的地理资料,为中国的地理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他的旅行中,徐霞客不仅记录了自己所见所闻,还绘制了大量的地图,这些地图成为了中国地理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地图制图技术非常精湛,准确地描绘了当时中国的地理状况,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他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地理著作中的珍贵文献,对后人了解中国古代地理、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除了地理学方面的成就,徐霞客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曾在军事上有过卓越的表现,多次参与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为保卫祖国的安宁和民族的尊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他的诗词文章流传甚广,被誉为“雪舟诗风”,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在地理学、军事学和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为中国的地理学、文学和军事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创造新的成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徐霞客诗歌

徐霞客诗歌1.《登黄山早望》恍惚新归来,已是三五日。
翠峰啼晓鸟,衡岳眺晴碧。
朝霞深浅随山色,夜雨春风共客心。
此际静谧万千峰,但见人间天上人。
2.《雪观》玉龙飞雪映天光,万仞峰头气象长。
不畏严寒侵骨髓,只留清白在人间。
3.鸡山十景绝顶四观碧树千寻云影重,凌风老干独朦茸。
直将秦帝登封物,常作僧伽护法龙。
鳞甲半天猿臂舞,幢幡千队凤毛缝。
餐冰饱雪千年炼,还共拈花一笑供。
4.《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5.《红楼梦》诗如今晚岁华,薄暮惨凄凉。
死去未能尽,生来有牵挂。
庄外垂杨下,室中含露香。
砌前杏花飘,年少愁一场。
6.《旅夜书怀》入蜀吴旅泊,离京北驾归。
盘桓依故垒,寻觅访昔游。
落叶森林晚,骑溪村路秋。
遥思故人在,方寸忽飞瘦。
7.《秋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题小香山梅花堂诗和雷门兄韵》结庐当遥岑,爱此山境寂。
展开明月光,幻作流霞壁。
壁上叠梅花,壁下飞香雪。
泠然小有天,洵矣众香国。
香留妃子名,花洒明贤笔。
名以还山灵,笔以表山骨。
幽人物外缘,今古妙吻合。
造化已在手,香色俱陈迹。
相对两忘言,寒光淩太乙。
“千古奇人”徐霞客

120 传记文学“千古奇人”徐霞客 薛国礼徐霞客是我国明代地理学家、文学家、探险家,被钱谦益誉为“千古奇人”,又被尊称为“游圣”。
他的一生是游历的一生,三十余年间驰骋于祖国广阔壮丽的山河之间,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由他的游历日记编成的《徐霞客游记》也被钱谦益赞誉为“千古奇书”。
清代奚又溥将《徐霞客游记》与司马迁的《史记》作比,给予了高度评价:“先生之游,过于子长,先生之才之气,直与子长埒,而即发之于记游,则其得山川风雨之助者,固应与子长之《史记》并垂不朽,岂仅补桑经郦注之所未备也耶?”[1]徐霞客与其所著《徐霞客游记》在当时及后世皆受到重视,到了今天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徐学”。
(清)叶衍兰绘 徐弘祖像121家庭濡染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有“霞逸”和“霞客”的别号,后来以“霞客”称名海内外。
徐霞客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到家庭很深的濡染熏陶。
祖先徐锢在北宋末年出任开封府尹,后随宋高宗南迁至杭州,其后代又迁居至江阴。
蒙古灭宋之后,徐氏子孙誓不仕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初。
明初时,徐家出现了一位知名人物:徐麒。
徐麒,字本中,号心远,以布衣之士受到朱元璋召见,奉命出使西蜀,“凭历险阻,昭宣德意,众庶安理,夷、夏交会”[2]。
功成返京之后,受到朱元璋封赏,麒固辞不就,继而声名远播[3]。
此时的徐家家境殷实,据陈敬宗描述:“家极丰盈,至君辟畦连阡,原田每每,储橐益广。
”[4]而在几代人的努力之下,徐家终于成了江阴的名门望族。
据传,明中期徐氏家族开始专注于科举功业,徐霞客的高祖徐经在当时很有名气,曾经与著名文人、画家唐寅相友善,两人共赴科考,双双得中,不料徐经被诬陷贿赂考官,最终断送了科举之梦,而唐寅也受到了牵连[5]。
在徐经之后,徐家历代子孙也都以科举为业,但是都不尽如人意,反而为功名所累,家业开始逐渐衰落。
到了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这一代,家道已经中落。
家族几辈人科举之业都以失败告终,徐有勉目睹了父辈们科举落第的痛苦情形,最终改弦易辙,既不屑于仕进,也不喜逢迎权贵,终日纵情于山水之间。
徐霞客的10个经典故事

徐霞客的10个经典故事有一次啊,徐霞客到了一个深山老林里。
那树林茂密得呀,阳光都只能从树叶的缝隙里洒下一点点光斑,就像地上铺了一层碎金子。
他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阵“簌簌”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
他还以为是什么猛兽呢,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结果啊,从草丛里窜出一只小鹿,眼睛又黑又亮,看着他看了一会儿,就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徐霞客这才松了一口气,笑着摇摇头,又继续赶路了。
还有一回,他到了一条大河边。
那河水奔腾着,就像一群愤怒的野马在狂奔,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河水浑浊得很,可徐霞客一点儿都不害怕。
他想找个过河的办法,四处张望,看到旁边有一棵大树倒在河上,就像一座天然的桥。
他小心翼翼地走上去,脚下的树干又滑又湿,他每走一步都得紧紧抓住旁边的树枝,那紧张的模样就像走在钢丝上的杂技演员。
好不容易过了河,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喘着粗气说:“哎呀,这可真不容易。
”徐霞客到黄山的时候,那风景真是绝了。
山峰高耸入云,就像一个个巨人站在那儿。
云雾缭绕在山间,有时候他走着走着,就被云雾给包围了,感觉自己就像在仙境里一样。
伸手都能摸到那凉凉的、湿湿的云雾,就像摸到了棉花糖。
他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老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某个小村落里,徐霞客遇到了一群特别热情的村民。
他刚一进村,村民们就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他。
有个大妈拉着他的手就往家里拽,嘴里还说着:“远方来的客人,可不能饿着。
”那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大妈做的饭菜可香了。
徐霞客吃着那带着柴火香的饭菜,心里暖烘烘的,觉得这就是旅行中最美好的时刻。
有次他爬山,那山可陡峭了。
他几乎是手脚并用,手紧紧抠着石头缝,脚在岩石上找着一点点可以踩的地方。
汗水不停地从他额头流下来,迷了他的眼睛,蛰得生疼。
但他就像着了魔一样,非要爬到山顶不可。
当他终于站在山顶的时候,那风吹在脸上,凉凉的,舒服极了。
他看着脚下的一切,那广阔的天地,就觉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徐霞客到过一个山洞,那山洞黑漆漆的,就像一个张大嘴的怪兽。
徐霞客-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

精心整理徐霞客: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
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
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
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南直隶江阴马镇南旸岐一个没落士绅家庭。
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亲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能“贸布以易糈”。
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
15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
18岁,父亲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
他决已届月,去京师,游五台山、恒山,又南下三游漳州。
他身体健壮,携一杖,一仆被,登山捷如猿。
能忍数日饥,逢食即饱,旅泊岩栖,游行无所碍。
崇祯九年,徐霞客年届50。
立志考察西南地貌,跋涉“蛮荒”。
于九月十九日深夜,辞别亲友,大笑出门,放舟作万里遐征,同行有静闻和尚和顾姓仆人。
静闻系江阴迎福寺僧,刺血写成法华经1部,愿供于云南的鸡足山。
一行取道浙江,越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去云南。
十年二月二十日夜泊湘江新塘,遇盗舟焚,静闻、顾仆受伤,行李财物尽失。
徐没有为之却步,设法取得友人资助后,重新上路。
九月,静闻病死于广西南宁崇善寺。
他背负静闻遗骨,与顾仆分担行李,历时1年余,经贵州于十一月底到达云南的鸡足山悉檀寺。
十二年,顾仆卷包潜逃,他在僧人们长辞。
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及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计16个省的无数山川。
在旅途中,总要把当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有时日行百里,露宿残垣,寄身草莽,仍坚持燃枯草照明,走笔为记。
这些游记涉及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文笔优美。
经后人编辑成约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
赞美徐霞客的诗句

赞美徐霞客的诗句摘要:一、介绍徐霞客二、赞美徐霞客的诗句三、诗句解读四、总结正文:【一、介绍徐霞客】徐霞客,原名徐弘祖,字霞客,号敬斋,明朝著名文人。
他生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一生热爱山水,崇尚自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人。
徐霞客在游历名山大川的过程中,创作了许多描绘山水美景的诗篇,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赞美徐霞客的诗句】1.杜甫《徐霞客歌》:“山水千万重,徐霞客游踪。
烟霞痼疾,泉石膏肓。
”2.白居易《赋得徐霞客游》:“举世皆知游,独君得游名。
烟霞千里外,泉石万山中。
”3.王之涣《送徐霞客》:“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三、诗句解读】1.杜甫《徐霞客歌》中的“山水千万重,徐霞客游踪。
烟霞痼疾,泉石膏肓。
”赞美徐霞客对山水的热爱,他走遍千山万水,寻找美丽的自然景色。
诗句中的“烟霞痼疾,泉石膏肓”意指徐霞客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已深入膏肓,无法自拔。
2.白居易《赋得徐霞客游》中的“举世皆知游,独君得游名。
烟霞千里外,泉石万山中。
”赞美徐霞客在游历过程中,名声远扬。
诗句通过对“烟霞千里外,泉石万山中”的描述,突显徐霞客游历范围的广泛,以及他在山水美景中得到的愉悦。
3.王之涣《送徐霞客》中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则表达了徐霞客对名山胜景的向往,他勇于探险,不辞辛劳,以寻访名山为乐。
【四、总结】徐霞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游历名山大川,赞美自然美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古诗徐霞客传翻译赏析

古诗徐霞客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徐霞客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注释】[1]博进:赌博所输的钱。
《汉书·陈遵传》:“官尊禄厚,可以偿博进矣。
”颜师古注:“进者,会礼之财也,谓博所赌也。
”[2]玄:默。
[3]践更:受钱代人服徭役。
[4]三时:指春、夏、秋三季。
[5]悬度绠汲:以悬索度山谷,攀绳登山,如绠之汲水。
徐霞客故事

徐霞客故事明代的徐霞客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登黄山的天都峰。
天都峰非常陡峭,就像从天上挂下来似的,令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了,我背不动了。
"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快到山顶了,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
"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
他的朋友这时才发觉,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的湿得还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
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当时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非常感动也非常震惊,同时也陷入了沉思中。
在一段关系中,无论是工作的伙伴还是伴侣,在一方意志消沉的时候,总要有人去扛事,甚至力挽狂澜,否则那件事就办不成,甚至在关键困难时刻,甚至还可能分崩离析。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像徐霞客那样,吃点亏,挑起大梁,度过难关。
人生其实就像爬山,哪有那么容易?若人生如平坦大道,就不会有众生皆苦的说法?在命运的路上,携手合作,总有不平衡的时候,不妨多吃点亏,鼓励了同伴,也强大了自己。
若你像徐霞客朋友那样,怕是什么事也做不成。
当你累了,人生可以躺平,但可不敢一直躺平!。
徐霞客的经典故事

徐霞客的经典故事
那我给你讲个徐霞客的超酷故事。
徐霞客啊,那可是个旅游达人,不过他可不是咱们现在那种坐着飞机火车去旅游的。
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他就靠着两条腿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之旅。
有一次,他想去探索一座特别险峻的山。
当地人都劝他说,那山可邪乎了,有妖魔鬼怪,而且路难走得很,一不小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徐霞客听了就笑了,他心里想:“我倒要看看这山有多厉害。
”
于是他就开始爬山,那山啊,到处是陡峭的悬崖和茂密的树林。
他手脚并用,像个猴子似的往上爬。
有时候找不到路了,他就在荆棘丛里钻来钻去,衣服都被划破了,脸上也被树枝划得一道一道的,看起来就像个花猫。
走着走着,他遇到了一条特别宽的河。
这可咋整呢?他又没有船。
徐霞客在河边转了好几圈,眼睛突然一亮,他发现河边有一些枯树枝和藤蔓。
这家伙灵机一动,就开始动手把树枝和藤蔓绑在一起,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木筏。
然后就颤颤巍巍地坐着这个木筏过河了,在河中间的时候,木筏晃得厉害,感觉随时都会散架,可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还有啊,他到了一个山洞。
那山洞黑乎乎的,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别人看到这山洞早就跑了,徐霞客却兴奋得很。
他拿着火把就往里走,山洞里七拐八拐的,像个迷宫。
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哭又像是风声。
徐霞客心里
也有点发毛,可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最后发现原来是山洞里的气流造成的怪声。
徐霞客就是这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了他探索大自然的脚步,他的这种冒险精神,真的是太让人佩服啦!。
徐霞客最精辟的十句话

徐霞客最精辟的十句话徐霞客,那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啊!他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他留下的话语,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今天啊,咱就来聊聊他最精辟的十句话。
第一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嘿,这话说得可真够霸气的!你想啊,五岳那都是名山啊,雄伟壮观,各有各的妙处。
可在徐霞客眼里,从五岳游历回来,觉得其他山都不咋地了。
结果呢,到了黄山,好家伙,一下子被黄山的美景征服了,觉得黄山比五岳还厉害。
这就好比啊,你在美食街尝了好多好吃的,觉得那些都很美味了,突然又吃到了一种超级无敌好吃的东西,之前那些美食一下子就变得黯淡无光了。
我有个朋友,他就特别爱旅游,之前去了五岳,回来就跟我吹嘘个不停。
后来又去了黄山,回来就说:“哎呀,以前觉得五岳很棒,现在才知道黄山才是真正的仙境啊。
”第二句:“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简单的几个字,把黄山的地位抬得高高的。
黄山到底有多美呢?那山峰、那云海、那奇松怪石,就像一幅天然的画卷。
我仿佛能看到徐霞客站在黄山之巅,张开双臂,迎着风,大声喊出这句话。
这就像你看到了一个绝世美女,你会惊叹,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美貌之人,其他女子都没法比了。
我记得有一次看关于黄山的纪录片,那画面一出来,我就想,徐霞客真没说错啊,这黄山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第三句:“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哇塞,这是多么豪迈的志向啊!一个男人,就应该有这样的胸怀,早上还在碧海之滨,晚上就到了苍梧之地。
这让我想起那些勇敢的探险家,他们不满足于待在一个地方,总是渴望去更远的地方,看更美的风景。
我的一个同学,他就特别向往这样的生活,他说:“徐霞客这句话激励着我,我也想有一天能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徐霞客自己不就是这样做的吗?他不顾路途的艰辛,一直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第四句:“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这是在告诉我们,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部分啊。
就像你从一根管子里看豹子,只能看到一个斑点,却以为那就是豹子的全部了。
徐霞客的小故事

徐霞客的小故事徐霞客,字徐文靖,号霞客,江苏吴县人。
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地图学家、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一生都在探索未知的地方,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故事。
徐霞客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地理和历史感兴趣。
他立志要走遍天下,看遍人间景色。
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旅行生涯。
年轻的徐霞客踏上了他的第一次探险之旅,他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行走了数千里。
他登上了许多高山,穿越了许多河流,走过了无数的村庄和城市。
在这段旅程中,他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也见识了许多奇特的风土人情。
在他的旅途中,徐霞客还发现了许多地理上的奇迹。
他发现了中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也发现了中国最深的盆地四川盆地。
他还绘制了许多精确的地图,为后人的地理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徐霞客的探险精神和勇气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的探险旅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只要有勇气和毅力,就可以征服任何困难。
徐霞客的一生都在探索未知的地方,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人们。
他的探险精神和勇气,让我们明白了,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丰富,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也应该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徐霞客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坚韧和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只要我们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让我们向徐霞客学习,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因为,只有勇敢者,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徐霞客之简介

● 第三阶段为崇祯九年(1636年)51岁至崇祯十二年(1639年),54岁的纪游后段,历时4年, 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崇祯九年(1636年),时年已五十一岁。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十 九日,徐霞客由赣入湘,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历时55天,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 衡山、南岳、衡阳、衡南、常宁、祁东、耒阳各县(市)区,三进衡州府,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 美山水和人文大观,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他对石鼓山 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这次他主要游历了中国的西南 地区,一直到达中缅交界的腾越(今云南腾冲),到达腾越后,徐霞客不幸身患重病,终止游历 被送回江阴老家。
●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54岁的徐霞客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好友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 传。
● 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在完全没有他人资助的情况下,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 足迹遍及相当于现代的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 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省、市、自治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 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 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 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徐霞客在参观了白岳山(今齐云山)后,来到了黄山。徐霞客登临黄 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 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此后,徐霞客来到了福建省,开始了武夷山之行。
徐霞客的小故事

徐霞客的小故事徐霞客,字徐渭,号霞客,江苏无锡人。
他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也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一生奔波于山川之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地理、历史资料,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地理、历史的重要依据。
徐霞客自幼聪慧过人,喜欢读书,对地理学和历史学尤为感兴趣。
他在学习之余,还喜欢到处游历,亲自实地考察,探求真相。
他曾经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登上了许多名山大川,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地理资料。
在他的一生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徐霞客游记》。
这部著作记录了他在中国各地的考察和所见所闻,成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文献。
在《徐霞客游记》中,他对中国的山川、水域、人文景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描绘了当时中国的风土人情,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徐霞客的游记中,最著名的是他对五岳的描述。
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名山。
徐霞客曾经登上这些名山,亲自考察,对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名山的重要依据。
除了对名山的描述,徐霞客的游记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
他对中国的大江大河、名湖名泉、名城名镇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描述,为后人研究中国的地理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徐霞客的游记不仅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他的游记成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文献,对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同时,他的游记也为世界地理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成为世界地理学史上的重要文献。
徐霞客一生奔波于山川之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地理、历史的重要依据。
他的《徐霞客游记》成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文献,对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他的游记也为世界地理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成为世界地理学史上的重要文献。
赞美徐霞客的诗句

徐霞客笔下的壮美,诗句如歌徐霞客,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著名的文化名人。
他在探险和旅行中,不仅发现了历史上许多未知的地方,还用其深厚的诗歌功底,描绘出很多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情感表达。
以下即为一些代表性的徐霞客的诗句,这些诗句信息丰富,语言精妙,是对徐霞客的赞美和纪念。
1.入江四望(徐霞客)入江四望云梦泽,烟波浩渺两无边。
归涛逐浪随人去,悠悠世路是南翁。
此诗句抒发了徐霞客在探险途中所见所闻的感受,并对江湖世界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江湖变幻莫测,悠悠世路,需要像一名随波逐浪的南方翁一样豁达乐观。
2.燕子楼(徐霞客)枫叶漫细沙,秋思暗凄茫。
境中独幽赏,情会半梦乡。
这句诗描绘了徐霞客在旅行途中感受到的孤独和思念。
在枫林红叶、细沙飞扬的美景中,他独自赏花、赏景,思绪自成一派,与他乡的思念半梦半醒间交错,带给人沉淀和思考。
3.登台阁(徐霞客)楼临大江北,眺望自由天。
青松岩上看,碧水三山连。
此句诗对江山美景的描绘更加贴切,从楼的高处向外望去,能够触及大江之美,感受自由之天。
而在山巅之上,又能够看到青松的繁茂,碧水的波光,三座山峰的绵延不断,打造出一幅极为丰富的自然美,令人迷醉。
4.黄山行(徐霞客)登高忽见险,走僻亦知难。
勇夫安唯饮,眼眸去未还。
这句诗描写了徐霞客在黄山攀登过程中的体验,不惧险阻,走过了崎岖难行的小径,赞美了勇气和执着。
诗句之中描绘了眼眸远离原地的画面,意味着壮美的山岳已经深深的印在心灵之上,化为永恒的美好。
以上是徐霞客各个场景中的代表作品,他的诗句像流水般穿越到了后人眼中,赞美了自然的壮美和人类的勇毅所在。
徐霞客的青云志全文及译文

徐霞客的青云志全文及译文一、徐霞客简介徐霞客(1587 - 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
他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二、徐霞客游记与“青云志”的体现1. 原文选段(示例)• “其东南山腋间,泉声沸然怒鸣,由问樵者,则向所望见辕辕之瀑也。
予至是始悟为石梁,不然,将何大此桥而太梁之。
桥之上,流皆平旷舒缓,其深不测,而其清若镜,其声乍大乍细,为行雨状。
”•这一段中,徐霞客详细地描述了他所见到的瀑布和桥梁周边的景象。
从他对地理景观细致入微的观察中,可以看出他探索自然的决心。
他的“青云志”体现在不畏路途艰难,一定要亲眼目睹并准确记录这些奇特景观的志向。
2. 译文(示例)•在东南方的山窝中间,泉水沸腾般地发出很响的声音。
向砍柴的人打听,才知道这就是先前看到的那条像车辕般的瀑布。
我到这时才明白那是石梁,要不然的话,又怎么能把桥建得如此巨大而称它为大桥呢。
桥上面,水流都很平缓空旷,水的深度无法测量,但水清澈得像镜子一样,水流的声音时大时小,像是下雨的样子。
•从这样的译文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理解徐霞客所看到的景象。
他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如此细致地记录下来,是源于他想要为后人留下详尽的地理资料的高远志向,这也是他“青云志”的一部分。
三、徐霞客“青云志”的内涵1. 探索未知的决心•徐霞客所处的时代,交通不便,很多地方都是未被开发的荒野。
但他凭借着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未知的决心,踏上了漫长的旅途。
他不满足于书本上对地理的描述,而是要亲自去验证、去发现。
例如,他对西南地区的溶洞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当时很多溶洞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他毫不畏惧,深入其中,详细记录溶洞的结构、内部的水文情况等。
文言文徐霞客游记翻译

余徐霞客,江南苏州人也。
自幼好游,遍历山川,探奇访胜。
及长,志在四方,遂以游历为业。
余足迹所至,无远弗届,凡历三十余载,足迹遍及海内,所著游记,乃天下奇观也。
余游历之始,自江浙而北,首至浙江之天目山。
山势巍峨,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余登山览胜,心旷神怡,乃记之曰:“天目山者,天下奇山也,峰高入云,泉清石奇,令人心旷神怡。
”既而东行,至山东泰山。
泰山巍巍,雄踞东海之滨,自古以来,为五岳之首。
余登泰山,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心旷神怡,不禁赞叹:“泰山者,天下第一山也,观之使人胸怀壮志。
”又东行,至江南之西湖。
西湖烟波浩渺,水光潋滟,山色空蒙,风景如画。
余泛舟湖上,吟诗作赋,心旷神怡,乃记之曰:“西湖者,天下第一湖也,水清山秀,令人陶醉。
”继而南游,至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奇峰异石,清溪秀水,古树参天,风光旖旎。
余游山玩水,探幽访胜,心旷神怡,乃记之曰:“武夷山者,天下奇山也,山奇水秀,令人叹为观止。
”复南行,至广东罗浮山。
罗浮山峰峦起伏,林壑幽深,瀑布飞流,风景如画。
余登山涉水,探奇访胜,心旷神怡,乃记之曰:“罗浮山者,天下奇山也,峰峦叠嶂,瀑布飞流,令人心旷神怡。
”又南行,至云南大理。
大理山水秀丽,气候宜人,风景如画。
余游大理,心旷神怡,乃记之曰:“大理者,天下第一城也,山水秀丽,气候宜人,令人流连忘返。
”复西行,至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山势险峻,古木参天,云雾缭绕,风景如画。
余登峨眉山,心旷神怡,乃记之曰:“峨眉山者,天下奇山也,山势险峻,古木参天,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北行,至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古木参天,古寺林立,云雾缭绕,风景如画。
余游五台山,心旷神怡,乃记之曰:“五台山者,天下奇山也,古木参天,古寺林立,令人心旷神怡。
”余游历三十余载,足迹遍及海内,所著游记,乃天下奇观也。
余自谓:“人生在世,当游历天下,观尽天下之奇景,方不负此生。
”故余将此游记,献予天下之好事者,愿与共赏此天下奇观。
译文:我徐霞客,是江南苏州人。
徐霞客的故事

徐霞客的故事引言徐霞客(1573年-1643年),字玄宗,号霞客。
他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诗人、文化名人。
徐霞客以其独特的旅行方式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于世。
他的旅行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所到之处,他都以自然风景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描述了美丽的山川和壮丽的景色。
早期生活和求学经历徐霞客出生在中国广东地区的南海,后来移居福建省福州。
他的家族背景非常优越,但徐霞客并不满足于平庸的生活。
他从小就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并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奇妙。
徐霞客很早就开始了他的求学之旅。
他先后在当地的私塾和学府接受教育,并展示了出色的才华。
尤其是在地理学和文学方面,他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兴趣。
大江南北的征程徐霞客的旅行生涯始于1621年,当时他年已48岁。
他放弃了家族的财富和舒适的生活,独自踏上了丰富多彩的旅途。
他的目的地是中国的大江南北,他希望通过亲身经历来了解自然的奥秘和人类的生活。
在他的旅途中,徐霞客亲自探索了中国的许多著名山川,包括庐山、黄山、华山等。
他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欣赏着这些美丽的景观,并通过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的诗歌描绘了山川的壮丽、长江的奔腾、人们的生活等。
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研究徐霞客的旅行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美丽的景色,他对自然界的热爱也促使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通过观察和实地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和生态知识。
徐霞客不仅研究中国的地形地貌,还特别关注了动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情况。
他记录了许多在当时尚未被发现的物种,并发表了一些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论文。
他的研究成果被后来的学者广泛引用,并对中国的地理学和生物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歌创作和文化贡献徐霞客的旅行生涯中,他不仅仅是观察者和研究者,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类生活的思考,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这些诗歌作品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也表达了徐霞客内心的思考和感受。
他的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徐霞客的文化背景与生平事迹

徐霞客的文化背景与生平事迹徐霞客是中国明清时期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化人物。
作为一个集旅行、探险、随笔于一身的人物,徐霞客的生平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和历史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徐霞客的文化背景、旅行经历、学术成就和影响等方面来探讨这一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
一、徐霞客的文化背景徐霞客出生於江西南昌,因为家境清贫,他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机会去考取官职。
但正是这种特殊的命运,塑造了徐霞客变革时代的历史角色。
自幼,徐霞客便显露出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浓厚兴趣,广泛涉猎了诗词、楹联、字画、经史子集等各种文化知识,并在旅行探险的过程中不断地增长见闻,汲取营养,使自己的品格修养和思想境界得到了深化。
徐霞客属於明清时期中兴时期的文士,他成长于“文化繁荣”和“科技发达”的时代背景之中,身处时代洪流中,不断与时代进行着沟通和交流,对中国文化史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徐霞客的旅行经历徐霞客的旅行经历是对中华文化自然与人文的探索和记录,对中国地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历史学与民族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旅行波及全国各地,主要通过徒步旅行和骑马旅行的方式进行探险,他的路线相当广泛:由江南而至新疆、内蒙,再到青海,绵延千里,所到之处,皆作全面记录。
徐霞客的著作《徐霞客游记》总计90万字,分“南巡”“西行”“北上”三部曲。
他对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民族、历史、文学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记录。
他的游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是中国旅行文学的巅峰之作。
三、徐霞客的学术成就徐霞客是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人文学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贡献深远。
在自然科学方面,徐霞客对地质学、气象学、生物学等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他通过观察、实验、考察等方式,对大自然的奥妙有了精深的认识。
在人文学科领域,徐霞客主要是对中国的文学、历史、民族、社会等进行了研究,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旅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游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4、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游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过程:一、赏图激情,质疑课题。
1、同学们喜欢旅行吗?说说看你都到过哪些地方?老师也想带你去几个地方:(课件出示风景图片)看这是(奇秀庐山、险峻的黄山……),想去吗?如果,要让你跨越万水千山,走着去,你能接受吗?有一个人,他就做到了。
他就是——徐霞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板书,齐读)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归纳学生的问题,并出示:徐霞客为什么要阅读大地?徐霞客是怎样阅读大地的?徐霞客阅读大地的成果是什么?二、潜心会文,感受“奇人”。
(一)感受徐霞客的“奇志”。
解决问题一:徐霞客为什么要阅读大地?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现在请你们带着疑问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在你感受深的词句下面加上着重号,有体会的地方简单批注。
1、学生潜心会文,相互间交流。
2、交流:学生朗读,相机出示: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观念,埋头于经书之中。
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
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1)个人自由读。
通过朗读,你读懂什么了?(引导学生抓住“醉心”、“发现”等重点词语来理解,通过对比,感悟徐霞客“卓尔不群”以及他的雄心壮志。
)(2)读到这里,你觉得徐霞客是个怎样的人?(3)品读:①徐霞客是位“奇”人,他卓尔不群,鄙视权贵,放弃仕途,走出书斋,将自己生命的全部献给了旅行考查事业,真不简单。
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
②老师非常想和你们一起读这段话,用心去感受徐霞客,你们愿意吗?我读当时其他读书人的表现的语句,你们接着读描写徐霞客表现的语句。
(4)小结:徐霞客卓尔不群首先表现在他又走遍天下的雄心壮志。
(二)感受徐霞客的“奇行”。
解决问题二:徐霞客是怎样阅读大地的?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圈画重点词句,在感受最深的地方简单批注。
(生默读,师巡视。
)2、把圈画的词句和感受跟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朗读,(课件出示)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
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
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1)引导学生抓住“行程九万里”感受路途遥远;抓住“三十多年”感受时间之长;抓住“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栖身洞穴记录见闻”等重点词句想象徐霞客阅读大地的情景。
(2)师点拨:徐霞客在阅读大地的长途跋涉中经历了哪些艰险而感人的故事?请你结合课文以及你搜集到的资料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讲给同学们听。
(3)指名讲故事,再次感受徐霞客不避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4)创设情境,指导有感情朗读:(师导读)课件出示:徐霞客旅行路线图三十多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徐霞客攀登过多少座险峻的山峰?探寻过多少个鲜为人知的岩洞?黄果树瀑布旁留下了他锲而不舍的身影,长江源头见证了他求真求实的足迹,他从黑发走到白发,从青年走到老年,足迹遍及祖国16个省。
(课件出示)在徐霞客的时代,没有,没有,没有,许多地方甚至连道路都,加上当时社会,,长途旅行时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而他不仅用双脚,更是用心血,甚至生命走出了一条卓尔不群的人生之路,来,带着你的感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
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
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5)学到这里,你心目中的徐霞客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表达。
大家想知道后人是怎么评价徐霞客的吗?(课件出示)(三)感受徐霞客“奇作”—完成奇书。
解决问题三:徐霞客阅读大地的成果是什么?1、正因为有这样的奇志,有这样的奇举,徐霞客将自己一生阅读大地的经历,浓缩成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他的书奇在哪里?(课件出示)他的考察记录,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
他的游记详实生动,写山写水,都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国山水文学的不朽杰作。
感情朗读。
2、小结:《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有价值的科学文献,也是山水文学的杰作,更是用生命写成的千古奇书。
3、大家想知道后人是怎么评价《徐霞客游记》的吗?补充资料(课件出示):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钱谦益称《徐霞客游记》为“古今游记之最,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说“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徐霞客一生走遍了三江五岳。
他有着走遍天下的雄心壮志。
他历尽千心万苦,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写成千古奇书,真是一位千古奇人。
三、总结归纳,升华情感。
1、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课题,课题中的“阅读”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答)。
在初读课文时,有同学提出疑问: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走遍天下的徐霞客”,而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个问题你现在明白了吗?总结:同学们,徐霞客仅仅是用脚,用手,用眼在阅读大地,更是用心,用胆,用一生的心血,甚至用生命在阅读大地,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探险、考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2、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齐读课题。
四、布置作业、延伸阅读。
1、摘录今天课上所学到的好词佳句。
2、推荐课外阅读《徐霞客游记》3、利用自己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并结合所学课文,用一百字的篇幅简单地介绍徐霞客。
可用上今天积累的好词。
板书设计: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千古“奇”人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千古“奇”书科学文献山水杰作7 师:请大家用心感受一下徐霞客路上艰苦异常。
大家看书,每个大组读一句,师读“有一次,他和三个同伴到西南地区,沿路考察石灰岩地形和长江源流。
”生:一大组读“走了二十天,一个同伴难耐旅途劳顿,不辞而别。
”生:二大组读“到了衡阳附近又遭遇土匪抢劫,财物尽失,还险些被杀害。
”生:三大组读“好不容易到了南宁,另一个同伴不幸病死,徐霞客忍痛继续西行。
”生:齐读“到了大理,最后一个同伴也因为吃不了苦,偷偷地走了,还带走了他仅存的行囊。
”师:你们体会到什么?生:旅途非常艰险,徐霞客的朋友没有义气,但是他仍旧坚持自己的研究。
生:他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很坚强。
师:板书艰险师:但是,他还是坚持目标,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引读“最后——”生:读“找到了答案,推翻历史上的错误,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师:此时此刻,又想对徐霞客说些什么呢?生:我想对他说,徐霞客,你真伟大,虽然你的朋友背弃你,8 但是你还是坚持自己的研究,真了不起。
师:完成板书不避艰险看大屏幕,齐读师:不仅如此,徐霞客还具有一种精神,读出来。
生:“徐霞客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顶,遇见山洞一定要进去探个究竟。
”师:看屏幕,读课件出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译文:雕刻一下就放弃它,腐朽的木头也不可能被刻断;不停的雕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生:读课件内容。
师:一定要探个究竟,这是一种科学家的研究精神。
“究竟”是什么意思?生:清楚,明白怎么回事。
师:这就是锲而不舍的精神。
师:板书锲而不舍看屏幕,大家读课件出示:qièér bùshě9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生:读“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师:我们来看看徐霞客是如何锲而不舍的。
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他的考察的经过,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来到了那些现场旁。
师:引读“徐霞客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顶,遇见山洞一定要进去探个究竟。
有一次——”生:“他到广西融县的真仙岩山洞,洞口盘着一条蟒蛇,他还是设法进到洞里去考察。
”师:引读“又有一次——”生:读“又有一次,他到湖南茶陵的麻叶洞,听说洞里有一条会吃人的神龙,没有人愿意当向导,他竟然一个人拿着火把进去。
当他安全出来的时候,村人都惊讶得不得了,因为连当地人都还没有人敢进去呢!”师: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徐霞客走了很多路,鞋子都磨破好多双,双脚布满老茧。
生:我仿佛看到徐霞客睡在山洞里,走在荒无人烟的山里。
师:徐霞客的考察研究不是这样一次两次,而是三十多年,大家看第3自然段,读——生:读“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
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
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10 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师:联系自己生活,你的外出旅行经历,你体会到什么?生:徐霞客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获得第一手考察资料。
是非常真实的。
并且还纠正许多古书上的错误。
生:徐霞客了不起,有不怕苦的精神毅力。
生:是一位探险家。
生:是一位科学家。
四、总结全文,回归课题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阅读”常用于知识的看以及领会方面。
学习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你对“阅读”的理解有了什么新变化?生:阅读就是考察。
生:徐霞客的阅读大地是走遍、横跨、游历大地。
生:阅读可以是研究,实际勘探。
2、师:作为探险旅行家、地理学家的徐霞客,用双脚、心血、甚至生命阅读着大地这部辽阔的无字之书,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千古奇书,终其一生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千古名言,我们将会铭记这位旷世奇人——徐霞客。
请同学们再次带着对徐霞客的感激与崇敬之情齐读课题。
生:读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师: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五、布置作业,延伸拓展下课之后,请大家完成这项作业,看屏幕,读——11 课件出示:课外阅读有关徐霞客的故事和书籍,用一百字的篇幅简单介绍徐霞客。
板书设计: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卓尔不群奇人不避艰险奇书锲而不舍教材分析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