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认识简单机械》教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科学上册3.4简单机械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科学上册3.4简单机械教案

《第4节简单机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春秋时代杠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力臂的探究,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相对性和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结构及特点以及它们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并学会测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注意:杠杆的形状各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O)(2)动力(F1)(3)阻力(F2)(4)动力臂(l1)(5)阻力臂(l2)l: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1l: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3.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静止、杠杆匀速转动(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2211l F l F =或2112l l F F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为何要调节成水平位置平衡?倾斜状态力臂比杠杆上的刻度小,所以为了直接根据杠杆上的刻度读出力臂,把杠杆调节成水平位置。

4.杠杆的分类(1)2121F F l l <>、省力杠杆如:铡刀、铁锹;(2)2121F F l l ><、费力杠杆如:钓鱼杆;(3)2121F F l l ==、等臂杠杆如:天平。

注意:在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确定的情况下,沿与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垂直的方向用力,力臂是最长的,力是最省的。

5.人体上的杠杆二、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浙教版科学九上认识简单机械教案.docx

浙教版科学九上认识简单机械教案.docx

认识简单机械(一)一一杠杆杜桥实验中学:胡仙萍一、教材分析《认识简单机械》这一节内容选自教科书《科学》九年级第五册第三章,本节主要学习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引入有用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常用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了解使用机械时的能量转化过程及转化效率。

教科书把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集中在一起,其优势是易于进行一些基本特点的比较,找出相近的规律,易于对简单机械的整体认识。

在杠杆一节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要从实例及学生的生活体会中,抓住杠杆本质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同样,力臂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也是学习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的基础,要通过实验,突破这一难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杠杆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简单机械,所以本节课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众多工具中认识到"能围绕某固定点转动"这一杠杆的本质,从而建立杠杆模型。

另外解决杠杆问题,认清杠杆的力臂往往是今后解题的关键,力臂的概念认识不到位,就会造成作图困难和不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等问题。

在力臂概念的教学上,老师简单的给予一个定义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的。

所以一定要创设情景,引起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然后巧用演示实验,使学生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探究实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归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这样使学生既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知识,又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领略科学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春秋时代杠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认识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认识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第四节认识简单机械—杠杆(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科学史的介绍,使学生感叹人类的智慧;多媒体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杠杆的定义、力臂的定义及画法(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情境引入:同学们周末有没常去逛超市?当购物车遇到障碍物,怎么才能越过?师:同学不仅有生活体验,而且讲出了一种简单机械——杠杆。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杠杆视频:生活中的杠杆活动一:一起交流使用方法,思考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完成判断题。

上图这些器具在你们肯定都见过吧!你还带了或了解生活中哪些器具呢?与你同组的同学一1、杠杆可以是一根软棒() 2、杠杆不一定是直的()1、动力和阻力一定位于支点两侧()2、动力和阻力一定方向相同()3、支点一定位于杠杆上()4、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归纳特点: 1)硬棒 2)固定点 3)受到力的作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问:为什么弯的也可以作为杠杆?动画:支点让杠杆动起来,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即为支点。

演示:这种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你们喜欢将这个力称之为?通常用大写的F再加一个角标,F1是动力,F2是阻力。

板书:阻力 F2活动二:生活中有很多杠杆。

请同学们以活动一中的图片为例,说明其支点、动力阻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可画示意图),还有其他例子吗?活动三:探究影响杠杆转动的因素刚才我们撬动小木块,大家都感觉非常轻松。

我们请班级中的大力士来参与一个实验,把长木条上的木块橇起来。

——结果:撬不起来探究:杠杆能否转动跟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什么呢?如何找证据?(同时在黑板上画图画出F1 F2 )结论: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杠杆转动的因素并不是支点和力作用点的距离。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3认识简单的机械教学设计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3认识简单的机械教学设计

第三章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3认识简单的机械教学设计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一】【教材分析】本节要紧学习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引入有用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常用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了解使用机械时的能量转化过程及转化效率。

教科书把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集中在一起,其优势是易于进行一些差不多特点的比较,找出相近的规律,易于对简单机械的整体认识。

在杠杆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要从实例及学生的生活体会中,抓住杠杆本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以后学习滑轮的基础,应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分析得到结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同样,力臂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也是学习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的基础,要通过实验,突破这一难点,为以下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杠杆的应用部分,应让学生从杠杆的平衡条件结论动身,分析不同杠杆的特征,并结合一些具体实例的分析,把知识学活。

滑轮,许多学生都见过或使用过,但并不一定会认真研究过它,因此,教材中要求首先让学生认真观看滑轮,并用实物对比挂图说明滑轮的结构。

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滑轮应用实例的分析,并就这些实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不同的例子中,滑轮能够起什么作用。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明白各种滑轮的特点,并通过对不同滑轮工作时结构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滑轮的实质。

【二】【课标要求】1.认识简单机械的作用2.用简单机械原理解释人体的运动,能区分功率和机械效率,从能的传递和转化认识功率和机械效率活动建议: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白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能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明白杠杆省力或费力的缘故。

3.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明白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杠杆,了解滑轮组及其工作原理。

4.理解机械效率,明白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区别。

九年级科学上册3.4简单机械(4)教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3.4简单机械(4)教案浙教版

简单机械教学目标1、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并学会测量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机械效率并学会测量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并学会测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有用功(W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额外功(W额外):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

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

W额外=W总—W有用2、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注: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修正策略3、提高机械效率采取减小额外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1)减小摩擦(2)减小机械本身的重力3、巩固练习(见投影)作业1。

《作业本》;布置教学反思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认识简单机械教案

认识简单机械教案

《认识简单机械》(第1课时)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一、教学目的1.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及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能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3.了解人体的运动也运用了不少杠杆二、教学重点杠杆的五要素三、教学难点力臂概念的建立四、教法选择学法引导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问题解决式进行图像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学习结果;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分析图像并学会运用,培养实践能力。

五、教学器材准备木块、长尺和橡皮,羊角锤等六、教学设计杠杆是发明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其他简单机械的基础。

因此杠杆这节内容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上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可以创造一个环境,通过“做”来体验杠杆、认识杠杆,如做一个拔钉子的小实验,另外,本节课中涉及到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认识以及概念规律的应用这样三个学习过程,贯穿着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还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本节课我以“找杠杆共性—感知动力和阻力—确定力臂—激发后续学习”为设计主线,把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

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兴趣—探究—发现—归纳—应用”的过程中探索发现知识和规律,并内化为能力。

实现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兴趣的激发者的角色转化。

充分体现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1、2:展示集装箱码头情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PPT3:对情景问题的描述中引出课题。

师:1)轮船上的集装箱是怎样被搬上岸的?2)这样的机械的作用是什么?3)这样的机械结构怎样?那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简单机械——杠杆(二)探究新知PPT4、5、6:展示中国古代历史上使用的各类杠杆:舂、桔槔,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古代建筑大型工程时的劳动场景,并请学生找出其中所使用的杠杆。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3.3认识简单的机械教案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3.3认识简单的机械教案

3.3认识简单机械(第一部分:杠杆)本部分共4课时第1课时:认识杠杆教学目的:1. 知道什么是杠杆。

2. 知道杠杆的三点(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两力(动力、阻力),两臂(动力臂,阻力臂)。

3. 理解力臂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示意图,且能正确找出各种器具的支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或幻灯片展示繁忙的码头、现代建筑工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机械,这些机械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所有复杂的机械都是由许多简单元件组成的,所以我们学习机械应当从最简单的机械开始。

二、新课教学:(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演示:开瓶器开瓶或羊角锤拔铁钉等生活在中常见杠杆事例指出:开瓶器就是一种被称为杠杆的简单机械。

引入: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

”这说明杠杆能产生巨大的力。

那什么是杠杆呢?[演示]撬棒撬石头的投影片或动画。

师生共同得出杠杆的基本特征:①在力的作用下会转动;②在转动时,杠杆有一个点是不动的。

进而归纳得出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提问:杠杆是不是一定是直的?“硬棒”如何理解?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硬棒”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是各种各样,可以是方的、圆的等。

2、杠杆的五要素对照杠杆撬石头投影片讲杠杆结构。

演示:开瓶器开瓶或羊角锤拔铁钉的实验,以及播放动态视频画面,分析得出杠杆的要素:支点、动力、阻力。

教师再结合撬棍来分析得出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常用O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表示)。

九年级科学(上)浙教版简单机械杠杆原理课堂教案

九年级科学(上)浙教版简单机械杠杆原理课堂教案

怎么做?
支 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 F2
动 力:促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 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根据下列杠杆(支点为O),找出动力F1和阻力F2
F1
O
O
F1
F2
F2
O
羊角锤
FF11
O O
请画出动力F1和支点O
胡桃夹 O
F1
请画出动力F1和支点O
F1
F2 O
请画出阻力F2
剪刀 O
F1
请画出动力F1和支点O
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臂有关。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F1
o



的 作 用
L1
线
F2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画出阻力臂
F1
o L2
F2
阻力臂(L2):从支点到 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请指出撬棒的支点、动力、阻力及力的方向、力臂
O L2
胡桃夹 O
F2
F1
请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F1 L1
O L2
F2
F1 OL2
F2L1
F1 l1 O
l2 F2
F2
l2
O
F1
o L2
F1
L1
F2
有关力臂的问题?
力臂是_支点到_力_的_作_用_线_的_垂_直距离。
思考讨论: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2 杠杆是否都是 答:杠杆可以是直
直的?
的,也可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要改变
3、人身 上的杠杆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简单机械》(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ok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简单机械》(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ok

《简单机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2.学会识别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学会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知道人体中也存在杠杆;4.从杠杆实物到杠杆模型的抽象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5.通过对杠杆的学习研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教学重点认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教学难点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教学媒体和教具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PPT课件教具:老虎钳、剪刀、镊子、筷子、开瓶器、(扳手、羊角锤)等总体教学思路:视频引入——学生活动体验并找出杠杆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杆杆的概念——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难点突破:为什么要确定力臂——如何确定力臂——画图——生活中其他杠杆——人体中的杠杆一段视频引入新课!T:这是什么?S:船桨T:“船桨”是一种机械,一种简单机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T: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机械,比如:自行车、汽车和飞机(展示模型)等都是由许多运动部件组成的,每个部件都是一种简单机械。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今天也准备了一些机械,你能发现它们在使用时的共同特征吗?活动:小组成员尝试使用老虎钳剪断铁丝、剪刀剪卡片、镊子夹小石块,开瓶器开汽水、体验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怎样的工作状态?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T:到各小组中和学生一起分析。

(活动结束的小组,由小组长举手示意,汇报小组的发现)S:表达、介绍T:我们把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做杠杆。

T: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常见杠杆的工作过程?(PPT)T:图片中杠杆在动,但是不是杠杆的所有部分都在动呢?S:不是T:我们把固定不动点称为杠杆的“支点”。

用O表示。

T:开瓶器为什么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S:受到手给它的一个力T:我们把能够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

用F1表示。

T:还受到其他的力吗?S:还有瓶盖给它的力T:我们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

用F2表示。

《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简单机械》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简单机械”。

我们将从概念认识、应用及在生活实例中的实践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和探究。

重点涵盖斜面、杠杆、滑轮等基本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分类,并通过这些主题深化学生对机械基本特性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如斜面、杠杆、滑轮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分类。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简单机械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学习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课堂提问:教师将在课堂提问中,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学生需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记录及结论。

3. 课堂表现:教师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互动性及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4. 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课后作业,包括简答题或选择题等,用于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拉门、吊车等)引出简单机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详细讲解斜面、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分类。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类型简单机械的工作过程并记录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小组内交流实验观察结果和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简单机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课后作业,包括简答题或选择题等,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

3. 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六、学后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简单机械这一主题展开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3认识简单的机械_教学设计

3.3认识简单的机械_教学设计

认识简单机械(第1课时)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教材分析《杠杆》是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内容。

通过7年级科学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

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重点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教材通过对一些简单的机械使用过程的分析,揭示杠杆的基本特点。

利用阅读材料——《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和现代机械的使用对比场景,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体验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让学生在情感上有充分的体验。

激发学生对杠杆学习的欲望,列举分析生活器具的杠杆以及人体上的杠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

本节中的图3-16,笔者认为存在科学性错误,因而不加利用。

学情分析根据9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出发,对认识杠杆的特点这一环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能力,但从形状各异的杠杆中要抽象出杠杆的定义仍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认识基础上给以适当的点拨。

力臂的认识和作图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思维会定势在两点间的距离。

作图技能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

如果教师能认识到这一关系,按部就班引导学生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9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有所下降,喜欢作为听众,不乐于动手和深入的思考。

这些特点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真正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有待于教师的引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对几种机械的使用过程的观察和比较知道什么是杠杆。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对工作过程的杠杆的转动情况和受力分析,能认识并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杠杆的认识和使用,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一对一教学 浙教版九上科学 第三章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1)杠杆、滑轮

一对一教学 浙教版九上科学 第三章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1)杠杆、滑轮

浙基教育个性化教学授课教案教师:居建忠学生:时间:
(例1-3)(例1-4)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一重
F=______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
】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OA的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石块重
两个支点上,已知
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要用
;同理,用测力计
(测力计保持竖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可视作一个等臂杠杆。

2-2】如图所示:货物所受重力G=200牛,现使用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试确定各图中拉力
FA=______,FB=______,FC=_______
、、、
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学生签名:。

九年级科学上册 3.4 简单机械(1)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3.4 简单机械(1)教案 (新版)浙教版
注意:杠杆的形状各 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 (O)
(2)动力(F1)
(3)阻力(F2)
(4)动力臂(l1)
(5)阻力臂(l2)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课1.《作业本》;
教学反思
简单机械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教学重点
熟悉杠杆的五要素
教学难点
熟悉 杠杆的五要素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 就叫做杠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认识简单机械》教案——杠杆
杜桥实验中学:胡仙萍
一、教材分析
《认识简单机械》这一节内容选自教科书《科学》九年级第五册第三章,本节主要学习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引入有用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常用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了解使用机械时的能量转化过程及转化效率。

教科书把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集中在一起,其优势是易于进行一些基本特点的比较,找出相近的规律,易于对简单机械的整体认识。

在杠杆一节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要从实例及学生的生活体会中,抓住杠杆本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同样,力臂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也是学习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的基础,要通过实验,突破这一难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杠杆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简单机械,所以本节课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众多工具中认识到"能围绕某固定点转动"这一杠杆的本质,从而建立杠杆模型。

另外解决杠杆问题,认清杠杆的力臂往往是今后解题的关键,力臂的概念认识不到位,就会造成作图困难和不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等问题。

在力臂概念的教学上,老师简单的给予一个定义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的。

所以一定要创设情景,引起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然后巧用演示实验,使学生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探究实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归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这样使学生既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知识,又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领略科学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春秋时代杠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力臂的探究,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相对性和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1、杠杆模型的建立。

2、能够正确作出力臂的示意图。

五、教学难点
1、正确找出杠杆的支点
2、力臂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
讲述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板书设计:
$3-3杠杆:
一、定义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支点:用O表示
杆动力:用F1表示。

五阻力:用F2表示。

要动力臂:用L1表示。

素阻力臂:用L2表示。

任务单
画出下列各个力的力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