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机制和临床抗栓策略-2014CISC
血栓形成与抗栓治疗课件
血栓
血栓形成与抗栓治疗
*
3、血流改变
血液粘稠、缓慢、涡流形成
高脂血症
高粘血症
脂质代谢紊乱
血流经静脉瓣后形成涡流
血小板粘集形成血栓的头部
血小板粘集形成珊瑚状的小梁
小梁间纤维素网罗大量的红细胞,形成混合血栓的体部局部血流停滞形成血栓的尾部
血栓形成与抗栓治疗
*
血栓形成
*
纤维蛋白原
激活的Gpllb/llla
调节FXa、FXIa
阻止血栓形成
抗凝体系
外源性凝血途径
XIa
IXa
Xa
IIa
VIIIa
V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XIIa
接触性血栓途径
激活
激活
激活
激活
激活
VIIa
组织因子
Alban S.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08;14: 1152-1175
血栓形成与抗栓治疗
*
凝血过程
凝血过程的三个期: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也称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凝血活酶)形成期;2.凝血酶形成期;3.纤维蛋白形成期。
凝血酶原复合物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栓形成与抗栓治疗
*
凝血过程
凝血活酶形成期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但两条途径并不各自完全独立,两条途径的某些凝血因子可以相互激活。
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
Von Willebrand 因子
Gp IIb / IIIa 复合物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的聚集
《2014年ESC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解读
67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11月 第29卷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November,2014,Vol. 29 Supplment 《2014年ESC 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解读徐希奇,荆志成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血栓性疾病诊治中心作者简介:徐希奇 主治医师 博士 主要从事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研究 通讯作者:荆志成 Email:jingzhicheng@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3614(2014)增刊-0067-05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4.增刊.017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指南2014年欧洲心脏学会(ESC)在2000年和2008年发布的两部指南[1,2]基础上对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进行修订[3],现对最新的指南进行解读。
1 流行病学和相关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年发病率高达100~200/10万,为第三大常见心血管疾病。
急性肺栓塞也是常见的致死原因。
VTE 是患者自身因素(长期危险因素)及环境因素(临时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临时危险因素包括VTE 发病前6周到3个月内出现的临时或者可逆性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制动、妊娠、感染、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而长期危险因素影响长期抗凝治疗方案的选择。
2 病理生理急性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循环障碍和气体交换障碍两个方面。
循环障碍:与肺血管床的机械阻塞及肺血管收缩有关,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代偿性升高以维持血压稳定;但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可诱发心肌炎性损伤甚至右室心肌梗死,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气体交换障碍:主要继发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及低心排血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另外与肺通气-灌注不匹配、继发性卵圆孔开放、肺梗死及基础心肺疾病等有关。
血栓形成的种类和机制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主要特征比较
特征 单糖数 分子量(kDa) 平均(kDa) 生物利用度(iH) 活性 抗FⅡa 抗FⅩa 抗FⅩa/抗FⅡa 活化纤溶作用 致血小板减少 出血 被鱼精蛋白中和 肝素 40~50 5~30 15 15%~20% ++++ ++++ 1 + +++ ++ ++ LMWH 13~22 4~7 5 95% ++ +++++ 2~4 +++ + + +
Fibrin
insoluble
Fibrin clot
Mechanism of heparin
This reaction happens in normal physiological state, but it’s very slow and weak. In the presence of heparin (which acts as an catalyst), it will be accelerated by more than 1,000 times
membrane phospholipid PLA2
AA
COX endoperoxide PGI2 synthetase PGI2
PGI2
-
Aspirin
TXA2 synthetase TXA2 AC
PDE
Ridogrel
+
+
cAMP
-
血栓的形成机制及预防研究
血栓的形成机制及预防研究血栓是一种由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血管内聚集形成的血块。
它在很多情况下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
了解血栓的形成机制和预防方法,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1. 血栓的形成机制血管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初步骤之一。
当血管内层发生损伤时,内皮细胞会释放出一种叫做凝血酶原激活剂的物质。
这种物质能够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使凝血途径的前体蛋白转化为成熟的凝血蛋白。
同时,损伤的内皮细胞释放出一种叫做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物质,它能够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
聚集和激活的血小板与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在血管内汇聚,形成一些交错的网状物,这些就是血栓的原始结构。
血栓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它把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结合在一起,这使得血栓可以形成一个坚实的障碍物,阻止血液向前流动。
2. 血栓的预防方法血栓的预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2.1 增加运动量和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但是,运动量过大或过猛,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2.2 合理饮食使饮食健康多样化,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控制摄入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少吃盐、糖和高脂肪食物,多吃薯类、豆类、果蔬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3 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这些疾病,可以有效的预防血栓的形成。
3. 现代技术在血栓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预防血栓的方法不断涌现。
3.1 抗凝治疗目前,抗凝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中,如华法林、肝素、阿司匹林等。
它们可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并防止血栓扩散和脱落。
3.2 血栓溶解治疗通过溶解血栓的方法来消除血栓,降低血栓造成的危害。
目前溶栓药物已经被用于肺栓塞、急性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等血栓疾病的治疗中。
3.3 血栓筛查和药物筛选技术血栓形成的过程非常复杂,很难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研究。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出现,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手段。
抗血栓形成药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
抗血栓形成药——2022年医保目录药品-XB01A抗血栓形成药XB01A抗血栓形成药血栓血栓是血流在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
一般而言,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
临床上常用的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溶血栓药三大类。
止血过程血管收缩。
血管在遭受创伤后自动收缩,缩小创伤面,减少血流的流失。
血小板聚集。
血管受创后暴露出胶原组织,血小板在创面上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聚集体。
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体形成一期止血,为其后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提供铺垫。
纤维蛋白血栓。
在组织受创后,暴露的胶原组织和释放的组织因子启动初步凝血反应。
组织因子和体内Ⅶ因子结合,激活各种凝血因子,形成凝血酶。
凝血酶能催化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单体,单体聚合后成为多聚体。
多聚体在XIII因子作用下,交联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最后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性血栓,发挥二期止血作用。
凝血因子瀑布学说很好地诠释了凝血过程。
参与凝血的因子有12个,包括:I,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II,凝血酶原,Prothrombin;III,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IV,钙离子,Calcium ion;V,前加速素/易变因子,Proaccelerin/labile;VII,前转变素/稳定因子/血清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Proconvertin/stable factor/SPCA,serum prothrombin conversion accelerator;VIII,抗血友病因子,AHF,antihemophilic factor;IX,血浆凝血激酶/血浆凝血活酶成分/Christmas因子,Hemophilia B/PTC,plasma thromboplastin component/Christmas factor;X,Stuat-Power因子,Stuat-Power factor;XI,血浆凝血活酶前质/血浆凝血活酶激酶,PTA,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XII,接触因子/Hageman因子,Contact factor/Hageman factor;XIII,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 stabilizing factor。
动脉血栓形成和抗栓治疗机制
动脉血栓形成和抗栓治疗机制血管内皮细胞为单细胞层,不仅把血液中凝血因子、血小板与促凝血的内皮下胶原蛋白隔离,还分泌各种抗凝细胞因子,如凝血酶调节蛋白、ADP酶、前列环素、纤溶酶原激活剂和肝素样分子等,因此,如血管内膜完整,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并不会活化和血栓形成。
当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糜烂或介入治疗损伤斑块时,暴露的胶原蛋白与血小板相接触,启动凝血过程,并最终形成血栓,造成组织缺氧性损伤直至坏死。
血小板作为血栓的主要成分,其黏附、激活和聚集对动脉血栓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图1)。
动脉血栓的形成取决于:1)血管壁病变;2)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和3)血液高凝状态。
包括冠状动脉等动脉血栓形成大致经过以下3个过程。
图1-A,B A---内皮细胞分泌PGI2和NO增加血小板cAMP和cGMP来抑制血小板激活;CD39降解ADP,凝血酶调节蛋白(TM)抑制凝血酶激活血小板;硫酸乙酰肝素(HS)促进AT3的作用,使凝血酶失活;tPA产生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
在促凝物质中,vWF和P-选择蛋白介导血小板和白细胞粘附,TF启动凝血反应,PAI-1抑制纤溶酶的生成。
B—血管内皮损伤后暴露内皮下促凝血物质;炎症、感染和代谢变化降低内皮细胞的抗凝特性,并刺激血小板激动剂合成和释放,最终致血栓形成(摘自现代心脏病学)。
一、血小板与动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在正常止血和血栓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动脉血栓形成的起始步骤,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骨架,并触发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心梗、中风和外周血管阻塞。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的无核细胞。
人类血小板的寿命为7~10天,每天约1011个新生血小板进入循环血液,呈“静息”状态;当血管内皮受损后,血小板通过黏附反应、激活反应和聚集反应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有助血管修复(图2)。
血小板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受体在上述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1.血小板黏附反应血栓骨架形成的起始阶段。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是循环“静息”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受损后内皮下胶原蛋白黏附的桥梁,当内皮细胞破损到一定程度(直径大于600um),内皮下胶原蛋白暴露,血液中vWF与其“黏”接,随后血小板表面的GP Ib/IX/V 受体与vWF结合,GP VI和GP Ia/IIa受体和胶原蛋白结合,将血小板初步黏附于血管壁内膜,随着血液流动,血小板缓慢向前流动,同时血小板形态由圆形或椭圆形变成不规则形,主要通过血小板膜上的胶原蛋白受体GP Ia/IIa与胶原蛋白高亲和力的结合,血小板牢固结合于受损的血管壁上,形成一层“血小板膜”。
血栓形成机制及抗血栓药物作用机制的简单探讨
血栓形成机制及抗血栓药物作用机制的简单探讨1.血栓形成是机体在维持血液循环和愈合血管损伤过程中的正常反应。
然而,当血栓在不适当的部位形成时,就会导致严重的血管闭塞和致命的疾病。
因此,了解血栓形成机制以及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对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血栓形成机制血栓形成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包括凝血、血小板激活、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等。
以下是血栓形成的主要步骤:2.1 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当血管受损时,血管内皮细胞会释放出一些信号分子,刺激血小板激活。
激活的血小板会释放出血小板活化因子,促进更多的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形成聚集体。
2.2 凝血过程激活的血小板表面上会有凝血因子Ⅴ和Ⅷ的受体,它们可以激活凝血因子Ⅹ,并促进活化的血小板释放更多的凝血因子。
最终,血栓在伤口上形成,堵塞了血管。
3. 抗血栓药物作用机制抗血栓药物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一种药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抗血栓药物及其作用机制:3.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在病变部位的黏附,进而抑制血栓的形成。
3.2 抗凝血药物(如肝素和华法林)抗凝血药物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从而减缓凝血过程,并且可以防止继续血栓的形成。
3.3 纤溶药物(如尿激酶)纤溶药物能够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使原有的血栓失去稳定性,进而溶解既有的血栓。
4.血栓形成是一种正常的生物学过程,但是过度或不恰当的血栓形成会导致多种相关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栓塞和深静脉血栓等。
抗血栓药物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抑制凝血因子、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的降解,抗血栓药物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血栓形成机制及抗栓药物作用靶点.ppt
抗 血 小 板 药 1.环氧酶(COX)抑制剂 阿斯匹林 消炎痛 保泰松 2.影响cAMP代谢制剂 腺苷酸环化酶(AC)激动剂 前列腺素E1 PGI 2 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 双嘧达莫(潘生丁) 西洛他唑 (cilostazol) 潘通(pentomer)
静 脉 血 栓 危 险 因 素
动 脉 血 栓 形 成 危 险 因 素
血 栓 形 成 机 制
定义 好发部位和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血栓组成成份 血栓形成机制 抗栓药物作用靶点
血 栓 组 成 成 份
血栓由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原组成 一种或几种细胞组成比例 或细胞与纤维蛋白的比例 受血流动力学因素影响 因此 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的组成 有所不同
形态改变
聚集
分泌
TxA2
ADP
GI
异常的内皮细胞表达vWF和P选择素,促进其与血小板的黏附 黏附的血小板依次促进白细胞的黏附 白细胞也可通过P选择素直接与内皮细胞发生黏附 黏附的血小板释放PDGF(促丝状分裂因子) 促进血栓的增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泡沫细胞形成
临床常用抗栓药物分类
抗 血 小 板 药 3.膜受体抑制剂 -纤维蛋白原受体(GP IIb-IIIa)抑制剂 单抗7E3(abciximab) 环肽(integrelin)埃替巴肽 -ADP受体拮抗剂 噻氯吡啶(ticlopidin) 氯吡格雷(clopidogel)
纤溶酶原 激活抑制物 (PAI)
纤溶酶
a2-抗纤溶酶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X Xa
组织因子抑制作用 (TPFI)
(-)
凝血酶原
V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
(-)
血栓形成机制
血 栓 形 成 的 因 素 正常的内皮细胞的功能受扰乱 内皮剥脱、暴露出内皮下组织 血小板被活化 循环内激动剂或内皮下组织(胶原或vWF) 相互反应 凝血活化 纤溶抑制 血液淤滞
2014-2015年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14-2015年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制定者: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委员会发布日期:2014-10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肿痛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至20%,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肿瘤患者发生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风险比非肿痛患者高数倍。
住院和接受积极治疗的肿痛患者是VTE发生的高危人群。
国外循证医学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伴血栓形成风险升高4.1倍,而化疗则升高6.5倍。
在所有VTE患者中,肿瘤患者占20%,其中接受化疗的患者占所有VTE患者人数大约占13%。
尽管风险如此之高,2010年国内在CSCO及哈尔滨血液病肿瘤血研所制定了《中国肿痛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
经过四年多的临床实践已引起了肿瘤医护研人员的重视,已经成为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指导性文献。
但由于条件限制还有少部分三甲医院肿瘤科及三甲肿瘤专科医院还没有完全推广。
一方面是肿瘤患者的VTE防治涉及多学科,循证医学资料多而庞杂,缺少系统归纳;二是尽管VTE预防的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国内尚缺乏针对肿瘤患者的VTE防治的循证医学,因而限制了肿瘤患者的VTE防治工作。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和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委员会在2014年8月组织国内临床肿瘤及血液学和止血血栓专家对肿瘤患者VT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方法与治疔原则进行了更新,形成2014-2015年中国共识指南,供临床肿瘤医师参考。
以下是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部分的内容:一、诊断1、诊断流程2、诊断与评价静脉血栓形成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静脉血栓形成的同侧下肢远端水肿和沉重或锁骨上区水肿,但并非所有病例均存在上述症状。
血栓形成机制与抗栓药物展望ppt课件
Odds Ratio
1.0
1.5
2.0
Antiplatelet Worse
*Odds reduction. Treatment effect P < 0.0001. 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BMJ. 2002;324:71-86.
氯吡格雷作用机制
血小板激活
Ticagrelor
Primary endpoint: CV death, MI or stroke
15 K-M estimated rate (% per year)
Clopidogrel
10
10.65 9.02
Ticagrelor
5
HR: 0.84 (95% CI = 0.75–0.94), p=0.0025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栓
35 X 109
Pollack CV, et al.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08(34)4: 417-428
典型血管的剪切率
血管类型 剪切率 (s-1)
静脉
20 -200
大动脉
300 - 800
小动脉
500 - 1,600
狭窄冠状动脉
11 10
Non-CABG
9 8
7 6 5 4 3
4.1 8.0
NS
8.0
2.8
2.3
CABG
NS
3.2 2.9 1.7 1.9
血小板 GPⅡb / Ⅲa 拮抗剂作用机制
胶原 5-羟色氨
ADP
cAMP
GP IIIa
刺激传 递系统
血栓形成与抗栓治疗精品PPT课件
ACS立即使用药物 :DAPT+抗凝
Ø 抗血小板: n 入院后应尽快开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一种P2Y12 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需要时给予负荷剂量。根据需 要应用血小板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 n 根据危险分层、冠脉造影结果和病情需要调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17
17
动静脉血栓的构成
动脉
静脉
Fibrin
RBCs Platelets
Fibrin
RBCs Platelets
白血栓
RBCs, red blood cells.
红血栓
18
心腔内血栓
心脏腔室内附壁血栓的形成比较复杂,其血流剪切力介于动、静脉系统之 间,血栓形成对血小板的依赖也介于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之间,总体而言 更倾向于静脉系统。因此,心脏附壁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以抗凝治疗为主, 房颤以及换瓣的病人也必须抗凝治疗,目前对一些低危患者血栓的预防也 不用抗血小板治疗
Ø 因此,ACS指南要求DAPT时间持续一年,一 年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Ø 预防动脉血栓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至关重要
Naghavi M, Libby P, Falk E, et al. Circulation. 2003;108(14):1664-72.
16
凝血系统激活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
静脉血栓形成系由于血液高凝和淤血所致。血流缓慢和 高凝状态破坏了血液中凝血和抗凝因子间的平衡,触发 瀑布式凝血连锁反应,理论上讲静脉血栓形成对血小板 的依赖程度很低,而临床实践也证实抗血小板治疗并不 能带来明确的益处,因此静脉系统血栓的防治以抗凝治 疗为主
Va
外源性凝血系统
VIIa - III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 物
血栓防治的现代策略和指南解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演讲人姓名
Virkow’s Triad (1847) 内皮损伤 血流改变 高凝
Fibrin
Platelets
RBCs
白血栓
Fibrin
Platelets
RBCs
结果
氯吡格雷 (%)
安慰剂 (%)
P值
动脉造影
TIMI大出血 (Hgb >5 g/dL 或 ICH)
1.3
1.1
NS
TIMI 小出血 (Hgb 3-5 g/dL)
1.0
0.5
NS
颅内出血
0.5
0.7
NS
30天
TIMI大出血
1.9
1.7
NS
行CABG的患者
7.5
7.2
NS
研究用药5天内行CABG
9.1
主要终点——CV死亡/MI/脑卒中
12,562名NSTEMI患者,从随机分组到负荷剂量给药 氯吡格雷(300mg/75 mg/天)+ ASA(75-325 mg)与单用ASA比较
P =0.00009
20% 相对风险下降
3
6
9
0
12
11.8% 9.5%
氯吡格雷 + ASA*
安慰剂 + ASA*
COMMIT 安全性结果
类型 氯吡格雷 安慰剂 P值 (n=22,958) (n=22,891) 颅内 73 74 0.92 致命性 39 40 非致命性 16 15 颅外 61 51 0.35 致命性 36 37 非致命性 46 36 所有大出血 134 124 0.59 (0.58%) (0.54%)
血栓形成机制研究与抗凝治疗策略研究
血栓形成机制研究与抗凝治疗策略研究血栓病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是血栓的形成和积聚,导致血管阻塞。
研究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抗凝治疗策略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血栓形成的机制入手,并结合当前的抗凝治疗策略进行探讨。
一、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血栓形成的过程通过多种生物学过程相互作用而完成。
其中,当血管受损时,内皮细胞释放的凝血因子和组织因子激活凝血酶,启动凝血级联反应。
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
与此同时,血小板还会在受损的血管壁上聚集,加速血栓的形成。
此外,炎症反应和血液黏稠度的增加也会促进血栓的积聚。
二、抗凝治疗策略研究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血栓病的关键策略之一。
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包括抗凝酶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两类。
1. 抗凝酶抗凝酶主要用于抑制凝血级联反应的进行,阻断血栓的形成。
常见的抗凝酶药物有肝素和华法林。
肝素通过与抗凝剂-Ⅲ结合起到抗凝作用,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栓病。
而华法林则通过抑制维生素K对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2.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够干扰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
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释放的血小板活化因子,从而抑制血栓的生成。
氯吡格雷则能够与ADP受体结合,阻断ADP的作用,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
除了药物治疗外,机械抗凝和介入治疗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机械抗凝通过机械装置阻断血栓的形成和移动,常见的机械装置有阻断装置和滤器装置。
介入治疗则是通过导管等技术手段直接清除血栓,恢复血管通畅。
总结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以及抗凝治疗策略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具有重要意义。
凝血级联反应、血小板聚集和黏稠度的增加是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抗凝酶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常用的抗凝治疗策略。
同时,机械抗凝和介入治疗也为血栓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栓病的研究和治疗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血栓形成机制与抗凝治疗研究报告
血栓形成机制与抗凝治疗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目前常用的抗凝治疗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我们对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抗凝治疗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果表明,血栓形成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目前,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本研究报告的结果对于深入了解血栓形成机制以及指导抗凝治疗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言血栓形成是一种机体正常生理反应,但过度或异常的血栓形成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深入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抗凝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形成包括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和纤维蛋白形成等多个阶段。
在血管损伤的刺激下,血小板迅速聚集并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促进凝血因子的激活。
激活的凝血因子进一步形成血栓,最终导致血管阻塞。
3. 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通过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高通量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血栓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以及凝血因子异常等因素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微环境中的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间相互作用也对血栓形成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4. 抗凝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抗凝治疗方法包括肝素、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
肝素通过与抗凝血酶形成复合物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华法林则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来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则通过特异性地抑制凝血酶或凝血因子Xa来达到抗凝效果。
这些抗凝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5. 抗凝治疗的挑战和争议尽管抗凝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例如,抗凝治疗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需要在效果和安全性之间进行权衡。
此外,抗凝药物的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结论:血栓形成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血栓的整体概述
血栓的整体概述血栓的整体概述:血栓形成是由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因素变化过程。
临床常见的血栓患者, 最主要的特点有家族遗传性, 反复发作性, 症状严重性, 血栓形成部位异常性, 以及发病时间年轻化。
怀疑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需客观依据。
血管造影是诊断的参照标准, 但由娴熟技巧操作的超声检测, 对浅表血管和心脏也可进行检查。
在静脉造影证明为自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 25%~50%病例存在遗传素质。
医学.教育网整理一种先天性抗凝机制缺陷(如因子Ⅴ抗激活的蛋白C, 高半胱氨酸血症, 蛋白C缺乏, 蛋白S 缺乏, 抗凝血酶缺乏, 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不全)存在时, 当结合一种血栓形成的刺激(如外科手术, 妊娠, 服用避孕药, 抗磷脂抗体)足以发生静脉血栓栓塞。
早期曾有多部位血栓形成的患者, 其发作的频率和严重性较单个血栓形成的要显著增加。
抗血栓疗法是运用溶栓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剂。
在制定抗血栓形成的治疗策略时, 首先要注意到血栓栓塞疾病。
溶栓药物治疗, 由于溶栓药物可去除一个已形成的血栓。
抗血栓形成治疗要多样化, 这取决于受累的部位是静脉或是动脉循环系统;血管受累的程度与部位;血栓形成的扩展, 栓塞或复发的危险性;以及抗血栓形成治疗与出血的相对利弊。
恢复血管通畅的人工机械方法有球囊导管术和外科栓子切除术;其指征和并发症与特殊病种(如心肌梗死, 静脉血栓形成, 肺梗塞, 脑血管意外, 修复的心脏瓣膜, 动脉栓塞)抗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有关。
血栓形成的机理:心、血管内膜损伤:⑴内膜受到损伤时, 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 内皮下的胶原纤维裸露, 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的Ⅻ因子, 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
⑵损伤的内膜可以释放组织凝血因子, 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⑶受损伤的内膜变粗糙, 使血小板易于聚集, 主要黏附于裸露的胶原纤维上。
血流改变:血流变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
血液性质改变:主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 见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
血小板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物种类、血栓形成过程与抗板药作用机制及要点总结
血小板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物种类、血栓形成过程与抗板药作用机制及要点总结
临床上抗血小板药物种类繁多,分别作用于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抑制相关受体或酶,达到抗血小板的作用。
主要集中在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的粘附、聚集阶段。
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
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阶段:
1)粘附:血管内皮损伤→胶原暴露+静止的血小板+血小板膜糖蛋白 Ib+ vWF→血小板被激活,发生黏附。
2)聚集:在血小板激活剂包括 ADP、TXA 2、5-HT、凝血酶、肾上腺素等作用下,血小板膜 GPIIb/IIIa 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成弱的血小板血块。
3)释放:在血小板粘附与聚集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反应: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 TXA2;释放 ADP、5-HT 等。
4)血管收缩:TXA2、5-HT 能收缩血管。
5)吸附:血小板聚集,吸附纤维蛋白网,血块发展为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网,即最终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种类
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与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
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与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
1)血小板被激活,黏附阶段:
2)血小板聚集阶段:
总结
抗血小板药物作为抗栓治疗的重要支柱,是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工具。
在抗栓治疗过程中,掌握各种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能够合理用药,对临床选择抗栓治疗提供帮助。
血栓的形成机制以及抗栓药的研究展望
血栓的形成机制以及抗栓药的研究展望摘要:在现今社会中,心血管性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血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三类药物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其分别为:抗凝药、抗血小板药以及溶栓药,虽然这些药物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血栓的疗效,但是他们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极大的空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中药有着多靶向、多途径、低毒副作用等优点。
但是抗血栓中药的作用机制还难以完全掌握,所以活血化瘀中药的开发及应用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本文概述了血栓形成机制和,介绍了传统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溶栓药的作用机制及不足,并指出了从中草药中寻找抗血栓成分的方向,以供抗血栓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人士参考。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血栓;凝血系统;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全球化的加剧,心脑血管性疾病,特别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肺栓塞、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已居各种疾病之首,还将会进一步上升。
据统计,我国的发病人数达1000万左右,全球每年大概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约占全年总死亡人数的1/3[1],2008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达到1730万左右,预计到2030年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将高达2330万人[2,3]。
并且心脑血管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这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而血栓是心脑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心脑血管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基础。
因此,研究开发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对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血栓性疾病包括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又称血栓栓塞性疾病。
血栓形成是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基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在血管内相互粘集形成栓子,使血管部分甚至完全堵塞的病理过程;而血栓从原来的位置脱落下来,进入血流并随血流堵塞心、脑及外周动脉等其他部位的过程称栓塞。
血栓形成机制和临床抗栓策略-2014CISC
新型P2Y12 受体抑制剂 较少受到CYP 2C19 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TRITON–TIMI 38研究
氯吡格雷 (0-15个月)
PLATO基因亚组
替格瑞洛 (0-12个月)
Mega JL, et al. N Engl J Med. 2009;360(4):354-362 Mega JL, et al. Circulation. 2009;119(19):2553-2560 Wallentin L. et al. Lancet. 2010;376(9749):1320-8
快速起效 作用一致 强效
不充分的抗血小板效应
理 想 的 抗 血 小 板 药 物
Sibbing D, et al. Hamostaseologie. 2013;33(1):9-15.
新型P2Y12 受体抑制剂:不同的化学结构
噻吩并吡啶
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的活性代谢产物上的活性巯 基可与P2Y12受体胞外半胱氨酸残基Cys17与 Cys270之间形成二硫键,导致与P2Y12受体不可 逆结合
• 动脉血栓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相对较少
•
抗血小板治疗用于动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急性 治疗
静脉血栓:
• • 静脉血富含纤维蛋白和红细胞,血小板较少 抗凝治疗主要用于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Gross PL, Weitz JI. Clin Pharmacol Ther. 2009 Aug;86(2):139-46 Mackman N, et al. Nature. 2008 Feb 21;451(7181):914-8. .
经肝脏CYP 代谢 活性代谢产物
小肠吸收
替格瑞洛无需肝 脏代谢激活, 直接起效, 不受CYP基因多 态性的影响
血栓形成与抗栓治疗共46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血栓形成与抗栓治疗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血栓 富含血小板 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处
Jackson SP.Nat Med. 2011 Nov 7;17(11):1423-36.
白血栓形成的过程—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Jackson SP.Nat Med. 2011 Nov 7;17(11):1423-36.
动脉血栓性疾病主要采用抗血小板治疗
动脉血栓:
– + 阿司匹林
COX
TXA2
GPIIb/IIIa 激活
GPIIb/IIIa抑制剂:
纤维蛋白原 阿昔单抗 依替巴肽 替罗非班
Meadows TA, Bhatt DL. Circ Res. 2007;100:1261-1275.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是当前ACS患者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CPACS (n= 2973 ) 住院期间的抗栓治疗现状
•
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对中国18个省市51家医院的2973例因疑似ACS住院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治疗现状。
. Gao R, et al. Heart. 2008 May;94(5):554-60
当前抗血小板治疗存在的问题
阿司匹林
• 抗血小板效应相对较弱1
• 存在阿司匹林无应答或抵抗(5%-75%),可导致不良预后2
替格瑞洛 (n=9,333)
氯吡格雷 (n=9,291)
替格瑞洛 HR (95% CI)
P值**
504 (5.8) 353 (4.0) 125 (1.5) 399 (4.5)
593 (6.9) 442 (5.1) 106 (1.3) 506 (5.9)
0.84 (0.75–0.95) 0.79 (0.69–0.91) 1.17 (0.91–1.52) 0.78 (0.69–0.89)
正常动脉
内皮功能紊乱
内膜增厚
粥样瘤形成
不稳定斑块
破裂后斑块
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事件的主要发病机制
通常由冠脉内部分阻塞的 血小板血栓形成引起 未阻 塞的 管腔 引起斑块破裂处GP IIb/IIIa介导的 纤维蛋白原交联性血小板聚集
GP IIb/IIIa 血小板
血栓 团块
纤维蛋白原
破裂的斑块
ACS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与 增加心脏原因死亡、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 危险性相关的一组临床病状。
抗血小板治疗作用靶点
P2Y12 受体抑制剂: 坎格雷洛
氯吡格雷 elinogrel 普拉格雷 替格瑞洛 噻氯匹定 ADP
凝血酶PAR-1 拮抗剂:
E5555 vorapaxar 凝血酶
血栓素抑制剂:
阿司匹林 利多格雷 TXA2 S18886
PGE1
P2Y12
PDE3 抑制剂:
西洛他唑 双嘧达莫 AA PDE ↑cAMP GMP
1. 2.
Power RF, et al.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12 Oct;10(10):1261-72. Billett HH.Cardiol Clin. 2008 May;26(2):189-201
ACS患者理想的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的药理学特性
需求
延迟起效 应答变异性大
环-戊基-三唑嘧啶
Becker RC, et al. Thromb Haemost 2010; 103: 535 –544
替格瑞洛是一种环-戊基-三唑嘧啶 (CPTP),与 P2Y12受体可逆结合
新型P2Y12 受体抑制剂无需肝脏代谢激活
直接作用
西洛他唑 替格瑞洛 坎格雷洛
前体
普拉格雷 氯吡格雷 小肠吸收 酯酶类
AT AT
Factor Xa TRA
GP IIb/IIIa 构象激活 血小板聚集 纤维蛋白 血栓
凝血酶
纤维பைடு நூலகம்白原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动脉血栓主要是白血栓
不稳定 快速进展
Jackson SP.Nat Med. 2011 Nov 7;17(11):1423-36.
与红血栓不同,白血栓富含血小板
红血栓 成分 形成位置 红细胞、纤维蛋白 下游的血流缓慢区域
0.2
0.5
1
2
5
10
Higher Risk in Non-carriers
Higher Risk in Carriers of 1 or 2 Reduced-Function Alleles
Overall HR 1.57 95% CI 1.13-2.16 P=0.006
Mega J, et al. JAMA 2010;304:1821-30
新型P2Y12 受体抑制剂 较少受到CYP 2C19 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TRITON–TIMI 38研究
氯吡格雷 (0-15个月)
PLATO基因亚组
替格瑞洛 (0-12个月)
Mega JL, et al. N Engl J Med. 2009;360(4):354-362 Mega JL, et al. Circulation. 2009;119(19):2553-2560 Wallentin L. et al. Lancet. 2010;376(9749):1320-8
Lower Limit
0.614 0.518 1.066 2.321 0.589 1.120 0.893 1.112 0.966
Upper Limit
3.943 5.138 2.191 12.473 1.059 4.808 1.695 14.022 1.723
0.1
Hazard Ratio and 95% CI
40
20
安慰剂
0
0 .5 1 2 4 8 24
时间(h)
Gurbel PA et al. Circulation 2009;120:2577–2585
遗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的影响
氯吡格雷
有限的吸收
小肠 吸收
10%
酯酶 90% SR26334 (无活性)
P-糖蛋白 (ABCB1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
cAMP
血小板活化/聚集
AC, 腺苷酸环化酶; ADP, 二磷酸腺苷; cAMP, 环磷酸腺苷; ENT,平衡型核苷转运载体. 1.van Giezen JJJ,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09;7:1556-1565. 2.Wallentin L. Eur Heart J 2009;30:1964-1977. 3.Nylander S,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13;11:1867-1876. 4.Armstrong D,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 In press. 5.van Giezen JJJ,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 2012;17:164-172. 6.Wang K, et al. Thromb Haemost. 2010;104:609-17. 7.Wittfeldt A,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3;61:723-727. 8.Alexopoulos D, et al. Circ Cardiovasc Interv 2013;19:5121-5126.
经肝脏CYP 代谢 活性代谢产物
小肠吸收
替格瑞洛无需肝 脏代谢激活, 直接起效, 不受CYP基因多 态性的影响
无活性代谢产物
经肝脏CYP 代谢 经肝脏CYP 代谢
Ca2+ 流出
颗粒分泌 血小板激活
Ca2+活化 血小板激活 抑制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激活
Angiolillo DJ & Ueno M. J Am Coll Cardiol Interv 2011;4:411 –414 Giorgi MA, et al.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11;12:1285-1295
稳定血小板聚集
新型P2Y12 受体抑制剂较氯吡格雷600mg 更快速、强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ONSET/OFFSET研究2 (n=123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组间相比:P<0.0001 100 * * IPA (%; 20 mM ADP) 80 * * 替格瑞洛180mg *
60 * *
氯吡格雷600mg
• 动脉血栓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相对较少
•
抗血小板治疗用于动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急性 治疗
静脉血栓:
• • 静脉血栓富含纤维蛋白和红细胞,血小板较少 抗凝治疗主要用于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Gross PL, Weitz JI. Clin Pharmacol Ther. 2009 Aug;86(2):139-46 Mackman N, et al. Nature. 2008 Feb 21;451(7181):914-8. .
动脉管壁
ACS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 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 综合征。
抗栓治疗靶目标:血小板系统、凝血系统
组织因子 阿司匹林 血浆凝血级联反应 血栓素A2 促凝血酶原 胶原
磺达肝癸钠
ADP 氯吡格雷 普拉格雷 替格瑞洛 GP IIb/IIIa 抑制剂
LMWH 肝素 比伐卢定
血栓形成机制和临床抗栓策略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
发生
LDL进入动脉壁 LDL被氧化 单核细胞浸润 内皮功能减退
发展
LDL进入动脉壁、被氧化, 内皮功能紊乱持续存在 泡沫细胞形成 SMC迁移,合成纤维组织 血管壁炎症,脂质核心形成
并发症
炎症加重,脂质核心增大 SMC和纤维组织减少 不稳定斑块形成,发生破裂 斑块破裂导致斑块内物质溢 出和急性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