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

合集下载

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腿静脉回流压力降低,导致血栓形成。

该疾病主要发生在下肢或盆腔腹部手术后,严重创伤、急性感染、妊娠、恶性肿瘤和心脏病患者。

由于各种原因,小腿静脉回流压力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增加和血液凝固增加,当血管内皮轻微损伤时,可促进血小板粘附形成血小板血栓形成,然后纤维蛋白沉着,血栓增加,使血管腔闭塞。

静脉血栓形成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

传染性患者多见于急性感染,如分娩、盆腔或腹腔手术后;非传染性患者是由血瘀引起的,多见于小腿后部静脉。

发病机制:由于各种原因,小腿静脉回流压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增加,血液凝固增加。

当血管受到轻微损伤时,可促进血小板粘附在局部形成血栓形成,然后纤维蛋白沉着增加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闭塞,甚至影响附近或远离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包括浅静脉血栓形成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具体症状如下:一、浅静脉血栓形成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或其分支经常累及,主要发生在静脉曲张的基础上。

其主要特征是血栓形成部位疼痛。

可以看出,浅静脉有红色、低热的索状物、触痛和周围红肿。

其栓子不易脱落,一般不会引起肺动脉栓塞。

此外,迁移性浅静脉血栓形成通常是癌症的提示性症状。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情况,可分为以下两类: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发生在小腿深静脉,如胫后静脉和腓静脉,多见于卧床少动的患者,常发生在手术后第二周,左下肢最常见。

其特点是小腿腓肌肉疼痛和压痛,活动后疼痛严重,足背屈曲时更严重。

全身症状不明显,检查时可有Homan征,即小腿伸直,足向背屈。

腓肠肌内病变静脉牵引引引起疼痛,也可出现腓肠肌周径较强侧增厚5cm以上。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可继发于小腿静脉血栓形成,但主要原发于髂股静脉,常见于产后,疾病突然。

患肢严重弥漫性水肿、皮肤温度升高或轻微发绀、浅静脉扩张、大腿内侧疼痛难以忍受,尤其是股三角形区域。

全身症状并不严重。

除了临床表现外,辅助检查也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必要诊断方法。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体腔内不正常的凝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血栓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

未被诊断和治疗的DVT引起的肺栓塞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极高。

由于手术相关的DVT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

因此,了解DVT的相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DVT的警觉,对于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DVT和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和病死率。

一围手术期患者DVT的发生机制要预防DVT,就必须认识其危险因素。

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重要因素。

导致高凝状态的遗传性因素抗凝因子Ⅲ(AT Ⅲ)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蛋白C活性抵抗、V因子和R5.6Q条带突变、高半胱氨酸血症、凝血素基因突变(2021A)、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足和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异常。

导致获得性高凝状态的因素吸烟、肥胖、妊娠、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抗磷脂综合征、恶性肿瘤、抗恶性肿瘤药物、骨髓移植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和炎性肠病。

评价术中术后DVT的易感倾向,应了解病人年龄、手术方式、既往DVT史和继发诱因。

继发诱因包括长时间制动、瘫痪、恶性肿瘤、肥胖、静脉曲张和使用雌激素等。

根据上述因素,可将DVT的危险因素分为高、中、低三级。

二DVT基本预防原则是早期运动和使用抗凝药物。

1.手术前:术前准备常嘱病人禁食、禁水、洗肠并行胃肠减压。

如补水不足常致病人处于“脱水”、血容量不足状态,致使血液浓缩,继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2. 手术中:(1) 病人卧床、下肢制动(捆扎,压迫静脉)均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郁滞,组织缺血并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使局部凝血酶聚集和纤维蛋白溶解,致局部静脉血栓形成。

卧床、下肢肌肉的泵血功能减退,加之捆扎,甚至压迫后,静脉回流障碍,最终发生下肢DVT。

(2) 麻醉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肌肉麻痹、张力减退,泵血功能减退,静脉回流减少、郁滞。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原因、预防及护理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原因、预防及护理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原因、预防及护理邱杰【期刊名称】《天津护理》【年(卷),期】2017(025)006【总页数】3页(P565-567)【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内血栓;护理【作者】邱杰【作者单位】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已成为目前临床诊治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支架内血栓(stent thrombosis,ST)是其术后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如不能及时发现给予紧急处置会出现致死性严重后果。

因此责任护士必须有充分的意识,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支架内血栓是指PCI术后,在多源因素的影响下支架置入处又再次形成血栓,进而造成冠状动脉完全或者不全的闭塞,临床上常表现为猝死、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

2007年5月学术研究协会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ARC)正式发表支架血栓的定义。

临床上根据支架介入术后至血栓形成的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晚期支架内血栓。

术后24 h内形成血栓为急性支架内血栓;术后24 h~30 d形成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术后30 d~1年形成为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于支架置入术后1年以上者判为极晚期血栓形成。

支架内血栓病死率高,其中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acute/subacute stent thrombosis,AST/SST)最为严重。

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证实支架内血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2]。

2.1 药物因素氯吡格雷抵抗或低反应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药物涂层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植入后6个月内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3]。

pci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讨论

pci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讨论

pci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讨论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术后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减轻患者不适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PCI术后护理问题及对应的措施讨论:
1. 出血: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在手术部位。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观察术后伤口,注意出血情况,及时更换干净的敷料,并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用力。

如发现大面积出血或持续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

2. 血栓形成:PCI术后,患者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PT、APTT 等,确保抗凝药物的使用和剂量正确,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或不适感,护理措施包括给予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同时注意观察疼痛的程度和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4. 伤口感染:术后伤口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术后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同时监测体温和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等。

5. 术后并发症:除了出血和感染外,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血管痉挛、血管损伤等。

护理措施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除了以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术后患者还需要注意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定期复查等,以促进术后康复和预防再次发作。

最重要的是,术后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和嘱咐,并定期复诊,以保证术后的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pci术后5个主要并发症

pci术后5个主要并发症

pci术后5个主要并发症PCI(穿刺冠脉介入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治疗方法,透过冠脉插管操作,用导管介入塞入支架等器械,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恢复冠脉血流,以改善心脏供血。

尽管PCI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术后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

本文将讨论PCI术后的五个主要并发症。

一、血管并发症PCI术后,可能出现血管周围的并发症,如血管狭窄、血管损伤或血管破裂。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血液凝块的形成,甚至可能需要进行血管修复手术。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手术期间医生需要精确操作,并确保器械的正确使用。

二、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梗死是一种可能的并发症。

这是因为在血液流动恢复到冠脉狭窄部位之前,部分心肌组织可能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受损。

此外,PCI术后的几天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胸痛、胸闷等,以便及早发现心肌梗死的迹象。

三、冠脉内血凝块在PCI术后,冠脉内可能会形成血凝块,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血凝块可能会完全堵塞血流,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因此,术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抗凝药物,以避免血凝块的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冠脉血流。

四、心律失常PCI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

这是由于冠脉插管手术对心脏本身的刺激,以及PCI术中使用的造影剂等药物的作用所致。

心律失常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持续性的,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跳骤停。

因此,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身心率的变化,并及时就医。

五、出血PCI术后,病人可能会出现出血并发症。

出血可能发生在穿刺/插管部位,也可能发生在其他身体部位。

出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穿刺点的位置、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

出血较轻的情况下,通常可以通过压迫止血或者使用止血药物来控制。

但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进行止血。

为了降低出血风险,PCI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术后护理建议。

综上所述,PCI术后可能会出现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冠脉内血凝块、心律失常以及出血等五个主要并发症。

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术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观察与护理

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术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观察与护理

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术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观察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1-02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具有创伤小、疗程短且疗效较为显著的特点,因此pci受到了大部分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青眯。

它具有诊断明确、创伤性、治愈率高等特点[1]。

但pci毕竟是一项有创手术,可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十分重要,笔者对2011年1月—12月我院行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术后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我院上述时期因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100例,女38例,男62例;年龄45~78岁,麻醉方式采取局部麻醉,经桡动脉穿刺85例,经股动脉穿刺15例,患者病变血管均再通。

1.2 方法。

对2011年1月—12月我院行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制定护理措施,术后指导。

1.3 结果。

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例(2%),术后尿潴留1例(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6例(6%),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均给予对症护理后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4天)。

2 护理2.1 术后观察。

2.1.1 穿刺部位及穿刺肢体观察。

①股动脉穿刺观察:患者术后aptt值<70秒可拔出鞘管,患者平卧床休息,下肢伸直,避免屈曲,患者伤口沙带压迫6小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

观察患肢动脉搏动是否正常,并与健侧肢体做对比。

如患出现患肢动脉搏动弱,或触不及,患肢末梢麻木等表现,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处理。

②桡动脉穿刺观察:穿刺部位止血绑带有无松动,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桡动脉搏动情况,手部的颜色,皮温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1.2 生命体征的观察。

pci术后24h内应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天定时测量体温,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血压监测q1h,拔除鞘管时由于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出现头晕、出虚汗,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过度反射情况,应及时发现患者有无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冠脉介入术后再发血栓的机制及相关防治

冠脉介入术后再发血栓的机制及相关防治

冠脉介入术后再发血栓的机制及相关防治王鸿叶1雷超海“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心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外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发展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曙光,但支架内血栓的形成仍是医疗技术发展所要攻克的难题。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并与随后的不良事件有关。

从早期的单纯球囊扩张到药物涂层支架技术的不断改进,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同时,针对患者既往病史及个体化风险评估、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对冠脉内早期血栓识别技术的发展、冠脉支架的选择及血栓抽吸术的应用都是减少支架内血栓发生的重要环节。

现从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诱因、机制及相关防治进行概述。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高凝状态[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1)3(c)-0047-04Mechanism and relat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currence of throm­bus after coronary interventionWANG Hong-ye1LEI Chao-haP银1.Department of Cardiology,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Heilongjiang Province,Mu-danjiang157000,China;2.Department of Surgery,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Mudanjiang157000,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wish to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but the stent thrombosis is still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overco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Stent thrombosis is a rare complication of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is related to subse­quent adverse events.From the early simple balloon expansion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drug-coated stent technology,the incidence of stent thrombosis has been markedly reduced.Meanwhile,assessment on patient's past medical history and individualized risk,the application of anticoagulant and antiplatelet drugs,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oronary thrombus recognition technology,the selection of coronary stents,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rombus aspiration serve as important parts for stent thrombosis reduction.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auses,mechanisms and relat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ent thrombosis after coronary intervention.[Key words]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tent thrombosis;Anticoagulant drugs;Antiplatelet drugs;Hypercoag-ulable state根据支架内血栓发生的时间2007年美国学术研究联合会(ARC)的分层中定义急性期<24h、亚急性期<24h~30d、晚期<30d~1年、极晚期>1年[1]。

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措施

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措施

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措施第一篇: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措施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措施骨科大手术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少数可造成肺栓塞(PTE)导致死亡,为避免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结合我科工作实际,制定本措施。

在患者术前,手术医师告知患者在骨科大手术后可能发生DVT及造成的危害,以主动配合进行肢体活动,最大程度降低发生DVT的风险。

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措施(一)基本预防措施:(1)手术操作轻巧、精细、避免损伤静脉内膜;(2)规范使用止血带;(3)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4)对患者进行预防静脉血栓知识教育,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以及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5)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而增加血液粘度。

(二)物理预防措施:足底静脉泵(VFP)、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及梯度弹力袜(GCS),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避免血液滞留,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病率,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单独使用物理预防适用于合并凝血异常疾病、有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

对于患侧肢无法或不宜采取物理预防的患者,可在对侧肢实施预防。

建议应用前筛查禁忌。

以下情况禁用物理预防措施:(1)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腿部严重水肿;(2)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3)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不适用于腿部局部情况异常(如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下肢血管严重的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腿部严重畸形。

(三)药物预防措施:有出血风险患者应权衡降低DVT的发生率与增加出血危险的关系。

1、低剂量普通肝素普通肝素可以降低DVT和PTE的发生率,但应高度重视以下问题:(1)肝素会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增加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出血的危险;(2)需要监测以调整剂量;(3)肝素会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甚至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HIT);(4)长期应用肝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PCI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危险因素的预防

PCI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危险因素的预防

最新资料推荐PCI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危险因素的预防P PC CI I 1 。

出血性并发症2。

栓塞性并发症3。

造影剂所致并发症4。

拔管综合症5。

感染性并发症6。

再狭窄一… 出出血血性性并并发发症腹膜后出血1 1 ..引引起起P PCCI I术STEMI病人术前使用溶栓剂;术前、术中、术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老年人,女性,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硬化者,延迟拔除鞘管者。

发生率据国外报导为8. 5%; 国内报导为7%操操作作原原因因反复穿刺引起局部渗血,动静脉损伤;穿刺口过高(在腹股沟韧带以上)致压迫困难;穿透动脉后壁、血液渗出或形成血肿;拔管时压迫不当或压迫时间过短;肝素用量过大或过长;拔管后病人过早下床活动。

预预防防规范正确的穿刺;严格使用肝素;适时拔除鞘管:ACT接近正常(175 sec);有效压迫止血治治疗疗-再次压迫穿刺部位止血-假性动脉瘤/动脉穿孔可在超声定向指引下压迫止血-止血后加压包扎24-48小时-- 扩容、必要时输血-压迫无效/出血量大/瘤体快速增长者应考虑外科修补或介入性治疗-机械化动脉压迫系统和血管穿刺闭合器可减轻操作者的负荷和病人的痛1 / 12苦,并可能有助于减少血管并发症。

但从国外对10001例病人的回顾分析表明,在减少感染、输血、腹膜后出血方面,手工压迫止血与血管闭合器两者无差异,而在大/小出血、外科手术、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封闭器发生率高于压迫止血。

外外周周动动脉脉的的介介入入性性治治疗疗治疗部位包括主动脉、髂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外周静脉等。

治疗类型包括动脉破裂、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栓塞等。

采用方法包括球囊压迫,带膜支架植入,凝血酶注入、以及吸血栓等。

1999 年Parodi报告29例应用这一技术治疗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患者,平均随诊时间24个月,技术成功率100%。

与传统血管外科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等优势,尤其适用于高龄、全身状况差而不能耐受传统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
02 维持冠状动脉通畅
辅助抗栓治疗有助于保持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 再次介入治疗的需求,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03 提高患者预后
通过有效的抗栓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长 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 存率。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PCI技术的不断发展, 抗栓治疗也不断完善和进步。
临床试验
大量临床试验证实,PCI围手术期 辅助抗栓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栓 形成的风险,减少心肌梗死和缺 血事件的发生率。
指南推荐
权威心血管疾病指南均推荐在PCI 围手术期使用抗栓治疗,并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栓 药物和方案。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并发症与风险
01 出血风险
抗栓治疗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尤其是消化道出血 、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事件。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 栓治疗
目录
•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概述 •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方法与
策略 •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临床应

目录
•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未来展 望
•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的实际案 例分析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
01
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PCI围手术期辅助抗栓治疗
02
的方法与策略
药物治疗
01
阿司匹林
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在PCI围手术期中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02 03
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属于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小板上的ADP受体,达到抑制血小板 活化的目的,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PCI术后血栓事件的发生 率。

PCI术后接受外科治疗患者的抗栓治疗指南

PCI术后接受外科治疗患者的抗栓治疗指南

PCI术后接受外科治疗患者的抗栓治疗指南PCI术后需要非心脏外科手术者临床上并非少见。

对于这部分患者,如何平衡围术期血栓与出血风险,安全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已成为备受各相关科室关注的临床问题。

本文将对抗血小板药物对PCI术后非心脏外科手术影响、围术期血栓与出血风险评估、如何安全调整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等问题进行阐述。

一、抗血小板药物对非心脏外科手术的影响对于PCI术后面临外科手术的患者,尤其是需要尽快手术的患者,围术期如何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难题。

过早停用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缺血风险,而继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又会增加围术期出血风险。

缺血与出血均可致死亡率增加,若两者并存危害更大。

外科手术或操作是PCI术后患者过早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30%~40%。

PCI术后早期(BMS后1个月内,SES后3个月内,PES后6个月内)行非心脏手术,MACE风险显著增加;而停用抗血小板治疗与MACE发生率增高显著相关。

避免出血风险是围术期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主要原因。

出血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有关:小型外科干预(如口腔外科、皮肤科、眼科手术、血管造影及内镜活检等诊断性操作)如果无额外出血风险,均可以在充分抗血小板药物下进行;而血管外科、内脏、骨科手术中,DAPT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二、 PCI术后非心脏手术血栓与出血风险评估1. 血栓形成风险血栓高危因素:(1)围术期因素:内皮化受损或不完全,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手术应激致高凝状态;(2)患者因素:高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肥胖、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抗血小板药物抵抗;(3)PCI相关因素:支架长度、分叉支架、支架内再狭窄、多支架置入、支架移位、重叠支架、支架直径小、左主干支架置入、因ACS支架置入、即刻效果不佳、持续冠脉慢血流、冠脉内放疗史,等。

血栓形成风险评估:(1)高危:DES置入后<6个月,BMS置入后<4周,合并高危因素;(2)中危:DES置入后>6个月,BMS置入后>4周,合并高危因素;(3)低危:无高危因素。

PCI患者术后抗凝治疗应重视的问题

PCI患者术后抗凝治疗应重视的问题

由此可见,尽管DES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较低,但是其后果却是灾难性的。 到目前为止,支架内血栓是PCI后主要的死因。
整理课件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
1、病人个体情况: (1)内源性血小板活性增加(可能原因有氯吡格雷抵抗、ASA抵抗或者
全身炎症激活状态下导致的血小板功能亢进等) (2)各种因素导致的高凝状态(高脂血症、应激反应炎症激活、肾病综
如负荷剂量后ACT没有达标, 可以追加2000-5000u,
整理课件
PCI术后应用肝素抗凝应重视的问题⑵
2、肝素维持剂量(遵循指南): PCI术中应用肝素抗凝,术后注意开始给肝素维持 剂量的时间和用量:
⑴术后开始给维持量的时间是:肝素体存量4000u或 ACT200s可以给维持剂量12-15u/Kg.h, ⑵可以根据体内的代谢速度,700-1000u/h ⑶静脉肝素维持24-48h,之后可以改为皮下注射1w.
⑶抗栓治疗,可选用LMWH和重组水蛭素。 达那肝素钠是一种葡萄糖胺聚糖混合物(主要是硫酸肝素和硫酸皮肤 素),体 外可抑制HIT-IgG对血小板的激活,并可通过抑制因子Xa减少凝血酶生成。 重组水蛭素则与HIT-IgG 无交叉反应,且能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其抗凝效 果可通过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进行监测。
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CYP)系统对药物的激活。
荟萃分析显示: 携带功能降低的遗传变异基因(CYP2C19等位基因)患者者, 服用氯吡格雷有较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死亡风险和支架内血栓风险。
美国FDA在2010年3月提出了警示, “由于基因多态性,携带CYP2C19功能减低基因的患者是氯吡格雷弱代谢者, 比CYP2C19功能正常的患者在PCI术后心血管事件、死亡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高”。

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对预防PCI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对预防PCI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对预防PCI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叶丽冰; 何春梅; 张望; 陈月嫦; 冯艳萍【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年(卷),期】2019(026)005【总页数】3页(P79-81)【关键词】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 PCI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作者】叶丽冰; 何春梅; 张望; 陈月嫦; 冯艳萍【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农垦中心医院内三科广东湛江52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3.7+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的特点,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虽然我国开展PCI已30余年,但由于个别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仍时有发生,DVT多因深静脉管腔内血液发生不正常的凝结堵塞管腔致静脉回流障碍所致,一旦发生DVT就会致使患者部分或全部患肢功能丧失,甚至继发致命的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

随着人们对手术患者DVT的研究力度不断深入,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近年来在临床收到广泛应用,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即是人们常说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作为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案,在预防术后DVT的良好效果已得到数名学者研究证实[3],但有关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全PCI术后DVT的影响报道极少,对此,本研究旨在为PCI术后患者寻找一套适宜的临床预防DVT方式,现我院展开研究,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在PCI术后患者DVT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PCI术后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预防1组与预防2组,60例观察组病人男女比例为35/25例,年龄33-76岁,平均(49.51±4.62)岁,病程2~7年,平均(4.68±0.45)年;6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4/26例,年龄34-77岁,平均(49.62±4.72)岁,病程1~8年,平均(4.57±0.49)年。

PICC置管后的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及处理

PICC置管后的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及处理

PICC置管后的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及处理血凝块影响到血液循环时称为血栓形成。

血凝块的形成与脓血症有密切关系。

与导管相关的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70%。

通过造影检查证明28%~54%的病人有部分或完全的中心静脉内血栓形成,其中高达70%的病人伴有导管移位。

血栓形成对病人的影响差别很大,从丝毫没有影响到威胁病人生命。

PICC导致静脉血栓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肺栓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可能加重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减少、反复发作并形成后遗症等。

1.原因病理学家Virchow提出的关于血栓形成的三个病理因素包括血管壁受损或炎症、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血管内膜受损,促进血栓形成因子的释放,并导致凝血因子的集结;导管固定不良;导管移位;导管末端位置不理想等。

2.临床表现(1)表浅静脉血栓形成可出现疼痛、发红、肿胀、静脉条索状改变等临床症状。

(2)大静脉内血栓在未完全堵塞前通常无临床症状,故较难诊断。

(3)大约6%的病例会最终彻底堵塞血管。

(4)血栓部位的整个手臂、腋部、肩膀、颈部、胸部、后背、耳周、颌面部可出现下列症状:疼痛、颜色改变、肢体肿胀、皮肤温度改变、侧支静脉扩张、液体自穿刺点处回漏、麻痹或刺麻感。

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可出现神经学方面的表现或症状,如头痛、视觉紊乱、视盘水肿、恶心、呕吐、癫痫发作。

3.预防(1)根据血管粗细,选择能满足治疗需要的最细规格的导管。

(2)选择由不易生成血栓的材质做成的导管。

(3)穿刺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避免在同一血管反复穿刺。

(4)对易于生成血栓的病人考虑预防性的应用抗凝药。

(5)保持导管末端在合适的位置。

(6)经常评估病人情况对早期发现血栓形成很有必要。

(7)非药物预防包括适当的肢体活动(日常生活尽量自己完成)、锻炼(握拳、松拳)、补充充足水分等。

4.处理血栓生成的处理应根据临床症状和病人的全身状况,评估导管是否能继续使用,可进行溶栓治疗、抗凝血治疗或拔除导管。

PCI围术期抗凝最终

PCI围术期抗凝最终


及高危病变DES后的再狭窄风险而受到关注。
二. PCI围术期的抗凝治疗
PCI围手术期的抗凝药物主要包括肝素、直接凝血酶抑 制剂、新型的抗凝剂--xa因子抑制剂以及华法林。肝素包
括普通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用于PCI术
中的药物主要是比伐卢定 Xa抑制剂主要为磺达肝癸钠。
ACS患者抗凝治疗常规药物

总结:减少支架内血栓的策略

病变的选择
支架内血栓多见于病情复杂及复杂病变,特别是 ACS, 糖尿病, 慢性肾病;
※ ※ ※ ※
弥漫病变;
闭塞病变; 小血管病变;

分叉病变需要植入多个支架。


※ ※ ※ ※
支架的选择和释放
选择那些支架血栓发生率较低的药物支架;
选用与血管大小匹配的支架; 高压力释放及后扩张; 确认支架边缘无夹层; 确认支架内血流充分;
配的支架;高压力释放及后扩张;分叉病变尽量避免双支架 技术等能有效避免支架内血栓。 PCI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选择,应当依据抗凝药物的疗效及 安全性特点选择(Ⅰ级推荐,C类证据)。

磺达肝癸钠在不同年龄组均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出血
高危患者可首选。
注意衡量患者可能的心血管获益、出血风险以及血栓变化
2.引起支架内血液流变学/血栓形成的病变因素

弥漫冠脉病变植入长支架
小血管病变 分叉病变

支架近端或远端病变伴随明显的湍流
3.支架植入的因素

支架扩张不充分 支架边缘夹层形成 支架小梁内皮化延迟或缺失


对DES涂层的过敏/炎症/或(和)血栓性反应
支架断裂 支架晚期贴壁不良/动脉瘤形成 支架内新的斑块形成与新斑块的破裂

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

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

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发表时间:2010-12-24T13:50:05.917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4期供稿作者:朱新枝李玉霞钞俊顾永丽梁永霞[导读] 另外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时间过长、过紧等也是重要原因。

朱新枝李玉霞钞俊顾永丽梁永霞(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442000)【摘要】目的:探讨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

结果:17例中,PCI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并进行性加重;脑栓塞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患侧肢体活动障碍。

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术后24h至7d不等。

结论: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多,唯有充分认识到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机制才能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有目的性的观察、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PCI;静脉血栓;护理;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180-01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但PCI是一种有创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多种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是其中较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诊断治疗不及时危害严重。

尽管对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面的文献较多[1,4],但回顾性分析发现文献中未能较深入的分析、总结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现搜集我院2005年至2010年间行PCI且出现静脉血栓并发症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系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PCI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

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4.5岁。

所有患者均因冠心病就诊。

1.2方法:17份病历分别由三位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个病例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最后三位护士对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预防及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预防及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预防及护理【关键词】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预防;护理静脉血栓是指因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等原因致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

绝大多数的深静脉血栓发生于下肢,栓子脱落可导致肺血栓栓塞症而危及生命。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因久病卧床,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及久做不动或由于静脉直接损伤等,易形成深静脉血栓[1]。

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现对有关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预防以及护理报告如下。

1 形成原因1.1 术前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是深静脉血栓(DVT)发病的高危人群。

进食少、腹泻、补液量不足、出汗多,使血液粘滞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流缓慢也可导致DVT的发生。

1.2 手术中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使静脉回流减慢。

同时,麻醉使静脉壁平滑肌松弛,内皮细胞受牵张而胶原纤维暴露,也是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手术本身创伤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导致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促使凝血因子活化,血液凝固度增高;手术还可引起血小板增多,粘附性增强易于聚集。

术后不恰当地应用止血药物,使血液的凝血机制发生改变。

1.4 术后长时间的卧床下肢缺乏运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影响小腿肌肉的泵功能,下肢丰富的静脉窦亦使血流停滞而形成血栓。

同时麻醉作用增加了下肢静脉的容量,制动后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DVT的发病风险。

1.5 静脉输注有刺激性的液体及药物如高渗溶液、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以及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皆可造成静脉壁损伤而诱发血栓形成。

术后由于一侧上肢需要监测血压,故增加了下肢静脉穿刺输液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机械性损伤血管内膜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作者:朱新枝李玉霞钞俊顾永丽梁永霞
【摘要】目的:探讨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

结果:17例中,PCI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并进行性加重;脑栓塞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患侧肢体活动障碍。

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术后24h至7d不等。

结论: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多,唯有充分认识到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机制才能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有目的性的观察、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PCI;静脉血栓;护理;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但PCI是一种有创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多种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是其中较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诊断治疗不及时危害严重。

尽管对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面的文献较多[1,4],但回顾性分析发现文献中未能较深入的分析、总结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现搜集我院2005年至2010年间行PCI且出现静脉血栓并发症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系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PCI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

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4.5岁。

所有患者均因冠心病就诊。

1.2方法:17份病历分别由三位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个病例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最后三位护士对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2结果
17例中,PCI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并进行性加重;脑栓塞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患侧肢体活动障碍。

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术后24h至7d不等。

经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17例中15例痊愈出院,2例不同程度的遗留后遗症。

3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机制及预防措施
3.1形成机制:PCI属有创性诊疗手段,术中损伤的血管内膜、导管和导丝均能激活凝血系统,在其表面引起血小板沉积,逐步发展为血栓。

因此血栓形成的原因为:(1)导管导丝表面粗糙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2)导管过粗或导管导丝和导管鞘不配套,中间有空隙;(3)导管停留时间过长、未肝素化或肝素化不够;导管置入时间越长,发生血栓的机会越多。

血栓较小,不引起症状,血栓较大且脱落,易引起血管栓塞,应手术取出。

(4)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患者的血脂、血液粘稠度异常;(5)另外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时间过长、过紧等也是重要原因。

3.2防治措
施:(1)术前常规检查导管导丝和导管鞘的质量、光滑度和规格;(2)禁止粗暴操作,防止损伤血管内皮或动脉斑块脱落;导引钢丝与导管在病变动脉处活动,注射造影剂压力较大时,都可造成粥样硬化斑块脱落。

脱落的斑块可栓塞小动脉,毛糙的动脉壁上又可继发血栓。

(3)尽量缩短导管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和导丝在导管内的停留时间;(4)操作中常用肝素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尽管至今尚无随机研究证实冠状动脉造影时全身应用肝素的优越性,但多数医生主张动脉鞘管插入后给予肝素3000~5000U[2]用以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

3.3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栓塞后补救措施:发生栓塞后,立即局部灌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可采用溶栓、抗凝、改善微循环等治疗。

无效者应尽快行取栓术。

由于溶栓、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易引起身体某个部位或脏器的出血,所以,要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剂量、给药途径,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口腔黏膜及皮肤等部位的出血,观察大小便的颜色,定期检查尿常规及大便潜血试验,动态观察出凝血时间,合理调整用药,用药期间尽量避免一些有创性的检查,相对延长对注射穿刺部位的按压时间。

在急性期由于新鲜血栓松软、与血管黏连不紧,较易脱落[2],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防止血栓脱落,并嘱患者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

同时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颜色、肿胀程度,直至肿胀、疼痛完全消失,活动正常。

脑栓塞是PCI严重并发症之一。

栓子可来源于导管或导丝表面的血栓,或因操作不当至粥样斑块脱落或注入气泡等[4]。

气泡进入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