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8.1.4)--温热类温病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热类温病 答案
第一节 风温
一、填空题
1.
身热
咳嗽
烦渴
2.
阳邪
升散,疏泄
3.
风热病邪
急性外感热
4.
顺传于胃
逆传心包
二、选择题
A型题
5.E。答案分析:除伏暑为湿热类温病外,其余均为温热类温病。
6.D。答案分析:见《伤寒论》第6条。
7.C。答案分析:见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
8.B。答案分析:《伤寒论》第6条是目前所知最早提到风温病名的地方。9.D。答案分析:咯血并非本病最常见的症状。而其他都是常常可见的症状。10.C。答案分析:见吴鞠通《温病条辨》
11.D。答案分析:见吴鞠通《温病条辨》
12.C。答案分析:见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B型题
13.C。
14.E。
15.D。
16.B。
答案分析:破伤风属内科杂病;大头瘟属温毒;暑温属温热类温病;暑燥疫属温疫类温病;伏暑属湿热类温病。
D型题
17.D、E。
答案分析:风温、春温、暑温属温热类温病;暑湿、伏暑属湿热类温病。
X型题
18.A、b、c、g。
答案分析: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属温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暑湿属湿热类温病温热疫属温疫类温病。
19.A、B。答案分析:春温、风温均属于春季发生的疾病,但春温为伏气温病,初起即见里热证,风温初起见肺卫见证;秋燥初起可见肺卫证候,但发于秋季,而风温多见于冬春两季。暑温、暑湿则见于夏暑季节;伏暑则见于秋冬两季,均没有风温那样初起即有明显的肺卫症状如发热、恶寒、咳嗽等。
20.A、B、D、E。答案分析:上5种病均多发于冬春季节,化脓性脑炎初起见里热症,临床表现类似春温,而其他几种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则类似风温。21.A、B、C、F。答案分析:根据风温的诊断要点可知A B C F为正确答案。
三、改错题
22.改为:外感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肺位居高,首当其冲,所以本病初起以邪在(上焦手太阴肺经)为病变中心。
答案分析: 风热病邪属阳邪,其性升散、疏泄,侵犯人体多从口鼻而入,先犯肺卫,极期可邪热壅肺,后期多肺胃阴伤,故谓以肺为病变重心。
23.改为风温治疗,初起邪在肺卫,宜(辛凉宣解),以驱邪外出;在本病后期,邪热已退而肺胃津伤未复时,则宜(甘寒清养肺胃之阴)肝肾真阴。
答案分析:风热病邪属阳邪,其性升散、疏泄,侵犯人体多从口鼻而入,先犯肺卫,后期多肺胃津伤,故初起治疗宜辛凉宣解;后期则宜甘寒清养肺胃之阴津。
四、简答题
24.症状名。指舌体转动不灵活,言语不清。
25.病名。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卫表热证为初起证候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于冬春两季。
26.出自《温热论》。指温邪侵犯肺卫之后不顺传气分,而迳入心包,主要证候为高热,心烦,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绛脉数等。
27.《温病条辨》,指银翘散而言。从该方组成上看,是以辛凉为主,稍佐辛温,以增强表散之力,相对桑菊饮为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而言,吴鞠通称之为“辛凉平剂”。
28.
①发病季节,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②发病急骤,初起必见肺卫见证。
③传变迅速,易见逆传心包证候。
④病变过程中以肺经病变为主,也有阳明胃肠病变之证。
29.
①发病较急,初起必有肺卫见证。
②传变较速,每易易见逆传心包证候。
③易见动风,痉厥,气急痰鸣之证。
30.见《温疫论》。指热邪传入阳明,大肠中燥屎内结,以致粪水从旁而下利纯稀水之病变。症见腹部硬痛,肛门灼热,苔黄而燥,脉沉有力等。治宜软坚攻下泄热,方用调胃承气汤。
五、问答题
31.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因外感风热病邪多从口鼻侵入人体,而肺位最高,首当其冲,所以本病初起以邪在上焦手太阴肺经病变为主。如肺卫病邪不解,其发展趋向大致有两种:一是顺传入胃,多呈阳明热盛或热结肠腑之证;二是逆传心包,见神昏谵语等神志异常证候。另在病变过程中,由于邪热壅肺,可致痰热喘急;热入血络,则易外发红疹;病至后期,则多呈肺胃阴伤的病理表现。
第二节 春温
一、填空题
1.
清泄里热
透邪外出
顾护阴精
2.
温热病邪内伏而发
急性
3.
气分
营分
二、选择题
A型题
4.E。答案分析:春温名首见于《伤寒补亡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春温之病,古无专治之法,温疫之法兼之也。”
5.C。答案分析:春温的致病病邪是:温热病邪。
6.E。答案分析:春温病的治疗原则是以:清泄里热为主,并注意透邪外出,顾护阴精。
7.B。答案分析:根据本病发病季节和证候特点流行性脑膜脑炎可参考春温病
辨证施治。而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参考暑温病辨证施治。肠伤寒、痢疾可参考湿温病辨证施治。猩红热为温毒。
8.E。答案分析:由于人体感邪轻重、体质情况有所不同,春温初起有病发于气分和病发于营分之分。
9.A。答案分析:春温初起有病发于气分和病发于营分之分,即可见里热和伤阴表现,少数因“新感引动伏邪”者可有短暂的卫表证。
10.D。答案分析:春温初起有病发于气分和病发于营分之分,即可见里热和伤阴表现,严重的可见痉厥、神昏、斑疹等。少数因“新感引动伏邪”者可有短暂的卫表证。而脉濡是湿热一类温病才见的脉象,故正确答案为D。
B 型题
11.E。答案分析:春温名首见于《伤寒补亡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然春温之病,古无专治之法,温疫之法兼之也。”12.A。答案分析:见《素问.金匮真言论》
三、简答题
13.春温总的治疗原则是:以清泄里热为主,并须注意透邪外出,顾护阴精。14.①发病急骤,热象偏盛,初起即见里热证候。
②伤阴明显。
③病程中易见神昏痉厥证候。
15.①伏邪自发,患者体质阴虚,里有伏热,至春季阳气发泄之时而从内向外透发。其中有发自气分及发自营分之分。
②新感引发,是里有伏热,至春感受温邪而引发。
16.二者均可发生于春季,同属温热性质的温病。但二者证治有不同。风温是新感风热病邪而致病,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春温是温热病邪伏里而外发,初起以里热伤阴证为主。
四、问答题
17.春温病的诊断要点有:①多见于春季或冬春之交、春夏之际;②发病急骤,热象偏盛,初起即见里热证候,有发于气分、发于营分之别;③素体阴虚,病程中伤阴突出,后期尤以肝肾阴亏为著;④易出现神昏痉厥证候。
18.风温是新感风热病邪而致病,初起以邪郁肺卫,肺气失宣为主,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而后出现邪热壅肺或顺传于胃,病邪太盛或正气不支则逆传心包。春温是温热病邪伏里而外发,初起以里热伤阴证为主,证见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等表现,重者甚至可见神昏、痉厥斑疹等。由于人体感邪轻重,体质情况有所不同,春温初起可有病发于气分和病发于营分之分,病情可由里外发,亦可继续深入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