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针技巧对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输液的影响分析研究
静脉输液完毕拔针方法的探讨
静脉输液完毕拔针方法的探讨补液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容置疑的首要位置。
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应该重视“一针见血”率,而且要求在输液完毕时“无痛性”拔针和拔针后“无瘀血”。
拔针不当往往使病人对“吊针”望而生畏,产生恐惧感,造成紧张心理而加重疼痛;长期输液的病人和老年病人因血管脆性增高,在拔针后易形成皮下瘀血,影响血管清晰度给下次输液造成极大困难。
笔者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克服了上述两个问题,现就该课题进行如下探讨。
#160;1“无痛性”拔针#160;由于头皮针针头及药液对血管、皮肤的刺激,拔针时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为减轻和避免疼痛应注意如下几点。
#160;1.1做好心理护理当病人过度紧张时,血管易痉挛,拔针时易产生疼痛。
因此,输液完毕需要拔针时应首先做好心理准备,设法让病人身心放松。
告知病人准备拔针了,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然后向病人讲明拔针时及拔针后应注意的问题。
#160;1.2保持适宜的方向迅速拔针拔针前彻底清理固定针头的胶布,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针柄,防止针头转动并同皮肤保持5°~20°角,然后将针头迅速拔出。
#160;1.3针头未拔出前,不可用棉球紧压针头以免针头受压后贴住血管壁产生刺激性疼痛及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
正确的方法是:准确拔针的左手拿棉球轻轻放于需按压处,在针头拔出后可将棉球压紧。
#160;2防止淤血#160;2.1针头拔出后应注意棉球按压的部位和时间正确的按压部位是针头进血管处而不是进皮处。
我们在穿刺时通常是在进皮后先将针头沿血管上方平行一段再进血管,这样就形成了两个“针眼”,其间有一定距离。
如果按压皮肤上的“针眼”,而不按压血管上的“针眼”,则血液仍会流入皮下形成瘀血。
按压时注意勿揉,并保持1~2s。
#160;2.2拔针时先将输液器关闭防止在拔针过程中药液漏入皮下。
#160;2.3嘱患者在拔针后局部暂勿用力如:手背输液时应防止拔针后腕关节立即负重。
两种拔针及按压方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 资 料 与 方 法
组采取手持针柄 拔针及 按压 棉签 杆法 , 即静 脉输 液完 毕后 关
闭调 节 器 , 掉 输 液 贴 , 手 持 针 柄 拔 针 , 一 手 持 棉 签 杆 沿 撤 一 另
血管竖压皮肤及血管针 眼 , 然后交给患 者以 同样 的方 法按压 。 观察组采取折叠头皮针软管拔 针及指压棉 签头法 , 静脉 输 即: 液完毕后不关调节器 , 撤掉输液贴 ( 首先撤掉头 皮针软管 上的 胶布 , 再撤掉针柄和针梗上胶布 , 在撤掉第 1条胶 布后左手 固 定头皮 针软管 , 以免在撤 第 2 3条胶布 时带动 针梗 ) 再将 棉 , ,
12 方 法 .
பைடு நூலகம்
选 用 浙 江 京 环 医疗 用 品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 5 5号 .
并 在输液卡上注 明, 患者 输液 完毕后 拔针 护士 按照输 液 卡标
输液器 ( 输液管长度 15c , 5 l 头皮 针 0 5 0 O m) n . 5mm X2 . 0 m 。
记采取相应的拔针及按压方法 。观察 并 比较两组 患者 拔针 时
i e lme h d atr ita e o s if so n t s rc mme d d t e w d l s d i l ia r ci e da t o f n r v n u n u in a d i i e o e n e o b i ey u e n ci c lp a t . n c Ke r s I t v n u n u in;Wi d a i g n e l ;P e s y wo d nr e o si f so a t rw n ede rs h
t ns i t vnu u c r o ako adw r n o l dv e t a bevt ngopadacn o g u 10css i twt i r eo s nt e nbc f n ee a dmy id di o no srao ru n ot l r p(0 ae e hn a p u h r i n i r o f ahgop .Wh n i da ig ede n rsig ako tehn th n fn aeo snui ,h e o f i — o ec ru ) r e t r n el adpes c fh a da teedo t vnu fs n tem t do wt wh w n nb ir i o h h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效果比较观察
静 脉 是被 绷 紧 固定 的 ,避 免 了针 体 对 血管 壁 和真 皮 的牵 动 , I 可减 轻疼 痛1 因此 . 6 1 。 选择 更 合理 的拔 针方 法 是非 常必 要 的 。 如 果方 法 不 当会 导致 患者 疼痛 、 肤 出血 和皮下 淤 血 。 皮
民 康 医学 ,0 71 () 8 . 2 0 ,98: 4 2 [] 吴 丽 娟 . 输 液 完 拔 针 时 两 个 常 见 问 题 的探 讨 L . 用 护 理 学 ,0 81 4 脉 玎实 20 , 8
(0: . 1) 6 8 f1 章 淑 萍 . 种 静 脉 输 液 拔 针 按 压 方 法 的 比较 l1 际 护 理 学 , 0 ,6 5 两 J. 国 2 72 0 () 3 . 4: 7 4 [1 李 风 提 . 脉 输 液 两 种 不 同 拔 针 方 法 的 探 讨 [ . 西 医 学 ,0 62 ( : 6 静 J广 ] 2 0 ,88 )
龄最大 5 9岁 , 小 1 最 9岁 , 均 3 平 9岁 。 选 患 者 均 1个 月 内 未 所 进 行 静脉 穿刺 , 血管 条件 较好 , 者精 神状 态 、 觉 印象 及 语 患 感
目前 , 静 脉 输 入 药 患 者 很 多 . 针 是 静 脉 输 液 的 最 后 经 拔 项操 作 . 果方 法 不 当会使 患者 感 到 疼 痛 , 如 增加 患者 的 心
【 考 文献 】 参
【] 黄 志 慧. 1 静脉 输液 拔 针方 法 的改 进 与效 果评 价 . 代护 理,0 8 ( : 2 现 2H ,11 . D 5 )4
13统 计 学 方 法 . 观 察两 组 数 据进 行 结 果 比较 , 验 , < .5为差 异 有 ×检 P O0 统计 学 意义 。
实习护生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的观察分析
实习护生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的观察分析静脉输液后拔针,是实习护生最常见的操作之一,但实习护生的拔针效果却不尽人意。
血液科病人,大多反复化疗对血管损伤大,使静脉穿刺困难,部分病人还有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若实习护生按照教材上的拔针方法,容易引起穿刺处皮肤疼痛和淤血肿胀致大片瘀斑,使得穿刺更加困难,影响病人的治疗,导致病人和家属不满,引发护患纠纷。
为此,2006年9月~11月对实习护生两种拔针方法进行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人数152例,男69例,女83例,年龄14~56岁,平均31岁。
急性白血病36例,恶性淋巴瘤25例,多发性骨髓瘤1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1例,缺铁性贫血17例,溶血性贫血8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例,血友病3例。
血小板数低于100×109/L 115例次,其中低于20×109/L 54例次,凝血功能异常21例次。
1.2 方法:(1)分组:对计划静脉输液次数>3次的152例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用改进拔针方法,改进组共296例次,双日用传统拔针方法,传统组共245例次。
(2)拔针:选用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7号输液器。
传统拔针方法是先撕开粘住皮肤的胶布,左手拿棉签头与血管方向呈90度按压在穿刺点上再拔针,按压时间少于5分钟。
改进拔针方法也是先撕开粘住皮肤的胶布,左手拿棉签头与血管方向一致轻放在穿刺点上但棉签头向静脉远心端,拔针后再按压,按压时间大于10分钟,甚至达30分钟以上。
(3)观察:疼痛程度分级: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Ⅱ级:疼痛剧烈,有痛苦表情和尖叫。
淤血肿胀和皮下瘀斑情况:拔针30分钟后由专人负责观察;轻度:无淤血肿胀,皮下瘀斑、瘀点<1 cm;中度:淤血肿胀和皮下瘀斑在1~5 cm之间;重度:广泛的淤血肿胀和皮下瘀斑,范围在5 cm以上。
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研究
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研究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的重要手段。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临床静脉输液拔针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拔针速度快与慢,拔针后按压方法不正确、按压时间不足、按压面积大小和按压力度不均匀。
而这些问题与患者的配合及静脉输液拔针后的皮肤出血、皮下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有一定关系。
1 方法1.1 拔针速度1.1.1 缓慢拔针。
待患者静脉点滴流空时,先关闭调节器,取下穿刺部位的固定胶布,以干棉签轻微压穿刺部位进针处并缓慢(约1~2S)拔出针头,再施压穿刺部位1~5min至不出血为止。
1.1.2 快速拔针。
待患者静脉点滴流空时,先关闭调节器,取下穿刺部位的固定胶布,以干棉签轻微压穿刺部位进针处并快速(约0.5S)拔出针头,再施压穿刺部位1~5min至不出血为止。
1.2 按压方法1.2.1 交换式按压法。
静脉输液拔针时,先由护士按压穿刺部位,然后再交给病人自己按压,这种方法目前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
由于病人在按压时,没有掌握好按压方法和按压时间,往往引起出血和皮下出血,故这种方法适用于已掌握按压方法和按压技巧需经常静脉输液的病人。
1.2.2 上举式按压法。
静脉输液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签或棉棒放在穿刺点上,让病人用另一只手拇指按压在棉签或棉球上,并同时嘱病人上举该手,其位置高于心脏水平。
该方法主要用于手背静脉输液后按压,由于手背的位置一般都低于心脏,使得静脉回流减慢,加上按压方法不当,使血流容易从针眼渗出,容易出现皮下淤血,而上举式按压方法使静脉回流加速,减少对静脉输液血管的压力和血流量,从而减轻出血、淤血症状,并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
2 讨论2.1 常规快速的拔针法采用棉签压住针头,使得血管壁也被压瘪,针头与血管壁产生摩擦力,导致血管神经受到强刺激,引起疼痛或剧痛;再者,针尖斜面如同小刀刃,当刀刃与血管壁接触时如继续向下压,针尖斜面的刀刃对血管壁和皮肤就产生切割力,棉签压力越大,拔针速度越快,所产生的切割力越强,出现疼痛越严重。
两种拔针及按压方法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
两种拔针及按压方法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后两种拔针及按压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回血出血及皮下淤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0例手背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在输液结束后拔针和按压时,对照组采取手持针柄拔针及按压棉签杆法,观察组采取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及指压棉签头法。
比较两组患者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输液结束后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发生例数均多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法及指压棉签头按压法是静脉输液后理想的拔针及按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按压方法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主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也是护士基本功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2。
如何减轻疼痛、减少回血、出血及皮下淤血是临床一直探究的问题。
2012年4月,我们对200例需连续静脉输液2天以上的患者采取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及指压棉签头止血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需连续静脉输液2天以上的患者200例,入选标准:①意识清晰,能正确表达,准确配合;②无血液系统疾病、活动性肝炎、恶性肿瘤;③静脉注射部位为手背;④采用一次性输液针头为5.5号头皮针;5静脉穿刺一次成功;6输液过程无渗漏7。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31—82岁。
观察组男52例,女49例;年龄34~85岁。
两组病人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来源、并发症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选用山东威高集团生产的5.5号输液器(输液管长度155cm,头皮针0.55mm×20mm)。
棉签采用新乡市花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无菌医用棉签。
对照组采取手持针柄拔针及按压棉签杆法,即:静脉输液完毕后关闭调节器,撤掉输液贴,一手持针柄拔针,另一手持棉签杆沿血管竖压皮肤及血管针眼,然后交给患者以同样的方法按压。
静脉输液后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静脉输液后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440?塞盟堕技l一1生笙1鲞箜期』!l—ofP—raeticalMedicalTechniques,April2011,V o1.18,No.4浓度>6O%面罩给氧或鼻导管给氧(小超过24h):2.8根据医嘱对症治疗: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必要时予以输血或换血治疗.2.9高热护理:如合并高热,立即头部给冰帽,体表大血管处放冰袋,使其体温维持在37℃左右,必要时人冬眠.2.10宜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高蛋白及含维生素B,C族及维生素E的蔬菜与水果,茶,绿豆粥,鸡粥,瘦肉汤等,对身体恢复颇为有益,待恢复后,即可改成普食.2.11心理护理:患者经抢救苏醒意识恢复后,极度疲乏无力,又担心预后,护士应耐心与其讲解,使其解除思想负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对于中毒较重以及昏迷的患者,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因为家属此时比较急躁,他们迫切希颦医护人员给予迅速的救治,对其提出的疑虑,要耐心细致的解答.3讨论一般人常在无意中发生中毒,常因中毒太深而无法挽救,因此,应予以重视.在生产或生活中要强化用碳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谨防中毒事件的发生.尽早诊断,及时抢救,快速转运,及时治疗是救治CO中毒患者的前提,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参考文献f11王超,邵长周.抢救36例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分析.中国I临床康复,2003,25(4):35.f21黄志明,张昌瑞.洗澡房一一氧化碳中毒2O例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H03,8(3):227.I31金问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13—315.林道庞'=E苏.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薄36例疗效观察.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3,8(4):273—274.黄志明.一氧化碳中毒八例抢救体会.右汀医学,2001,29(3,:188.(收稿日期:2011-02—09)静脉输液后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230011)胡庆娟方翠风静脉输液后拔针是临床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方法,常规的拔针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l1I,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及皮下淤血率的发生,我们进行了一种改良拔针法试验,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7年1O月至l2月300例输液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其中男性8O例,女性7O例,年龄30~70岁,中位年龄52岁.2种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①患者神智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②无血液系统疾病;③静脉穿刺一次成功,在输液过程中,无渗漏发生;④静脉穿刺部位均选用手背的静脉网及前臂的静脉;⑤均使用常州悦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剐生产的一次性7号针头输液器及威海村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灭菌输液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病程方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1)对照组行常规拔针法:输液完毕,用原无菌输液贴,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约0.5s,用左手(患者为输液的对侧手)拇指沿血管纵向按压穿刺点片刻至不再出血㈦.(2)观察组行改良后的缓慢拔针法:输液完毕,护士用左手食指在针尖上方2cm处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柄抬高10o-15~, 缓慢拔针,约l~2s,拔针后迅速用左手食指纵向按压原无菌输液贴穿刺点处3~5min.(3)观察组对照组均由同一名护师操作,另一名护师观察患者的表情及测量淤血面积.(4)判断方法:观察患者拔针时的面部表情及拔针部位的皮下淤血面积.①无痛:患者拔针时,面部表情无改变,局部无痛感.⑦微痛:患者拔针时,面部表情兀改变,局部有短暂痛感,微痛时间≤lOs.③剧痛:患者拔针时,面部表情紧张,锁眉,偶有呻吟,有缩回上肢的抵抗动作,拔针部位疼痛时间超过15s.④瘀斑面积:由护士测量按压后局部穿刺部位的瘀斑面积,瘀斑面积直径≤2cm,瘀斑面积直径>2cm_3I.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患者拔针后疼痛的比较:对照组150例,无痛100 例,微痛30例,剧痛20例;对照组150例,无痛130例,微痛15例,剧痛5例(=17.142,P<O.001).2.22组患者拔针后皮下淤血情况的比较:见表1.可见改良后的静脉拔针法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及瘀斑发生率. 表12组不同拔针方式皮下淤血情况的比较3讨论常规拔针法是用无菌输液贴按压穿刺点,然后迅速拔出针头,锋利的针刃是在压力作用下退出管腔,可能造成血管壁机械性切割损伤,甚至破裂.在这种损伤性刺激作用下,机体可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于血管壁上的神经末梢产生痛觉冲动.由于血管壁受损,红细胞及其他血浆成分漏出血管周围,出现淤血现象.改良后的拔针方法我们主要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作用力的3个要素,改良后的拔针方法压力点上移,绷紧皮肤并要求针柄与皮肤表面呈1O.~15o夹角,塞旦匡苤壹2Q】1年4月第18卷第4期Journal0fPracticaJMedica1Techniaues,ADfil2011,vo1.18,No.4这主要起如下作用:①产生摩擦力在局部的外压力大大降低;②位于针尖上方左手食指的压力在拔针时由于拔针方向相反而变成了拔针力的反作用力;③使摩擦力产生的主要作用力使拔针力的方向改变,从而显着降低拔针时的痛感;④压力越大,拔针速度越快,所产生的切割力越强,疼痛越严重,而改良后的穿刺方法缓慢拔针时,针头与血管和皮肤不产生切割力和摩擦力,即能达到无痛拔针或减轻拔针的疼痛.研究表明,正常出血时间为1~3min~l,因此皮下淤血的发生与按压时间也有很大关系,按压时间不可过短.本试验拔针后按压3~5min,均是由同一名护师操作完成的,在临床护理中,按压时更需要患者的配合,以便能大大减少此项护理的T作时间,来更好地为患者进行其他各项44l?护理,而改良后的操作方法也十分简单,通过指导,患者很快能掌握,因此此项改良后的拔针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意义.参考文献[1】李建明.护理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27.【2】姚蕴伍,吴之明.护理学基础.江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322.f31刘滨泉,张宇,段滨红.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效果比较.护理学杂志,20o5,9(20):l9.f41王瑞元.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oo8:252.『51唐四元.生理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o6:52.(收稿日期:2010—12—10)麻醉恢复期高血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山西省I汾市骨科医院(o4100HD)朱蒲玲通过我院2009年麻醉恢复室83例高血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浅谈几点护理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麻醉恢复室2009年高血压患者共83 例,其中原有高血压者男性37例,女性16例(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4例,并伴有偶发室性早搏l例);术后发生高血压者男性22例,女性8例.血压最高者达21~140mmHg (1mmHg=0.133kPa).83例全部为骨科手术.1.2麻醉恢复室高血压原因分析: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血压的20%或升高达t6~95mmHg为高血压,是恢复期最常见的并发症.通过临床观察,麻醉恢复室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是术前已存在高血压者,术后精神紧张,疼痛;其次为低温,低氧血症,大量静脉给液【l】.2护理措施2.1术前访视;详细查看病历,对于患病前已有高血压者应了解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时问, 效果.对于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血压应降至t40~0mmHg,青壮年应控制在正常水平.强调降压药的重要性,术前是否停用降压药要根据患者使用降压药的种类和作用而定.术前1d或术日晨遵医嘱口服或经静脉给予不影响麻醉的降压药12I.嘱患者术前晚要充足睡眠,睡前可加用镇静剂催眠,如: 肌肉注射地西泮10mg;术前要充分镇静,进入手术室前0.5h 肌肉注射地西泮l0mg.力求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处于安静,合作,血压适当的状态.2.2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妥善安置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l530min测量血压1次,向主治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了解患者术中情况;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面色状况;全身麻醉患者不时唤醒应答;告知清醒患者如有不适感觉,及时向护理人员反应.对于术前有高血压者一旦血压上升,及时使用降压药,以防止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应选择具有快速高效仅对外周阻力血管有作用而对其他平滑肌或心肌无作用,对中枢或自律神经几作用,且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尼卡地平l0~30mg,kg体质量静脉滴注;乌拉地尔9mg/1h静脉滴注.对血压显着增高但症状不严重可含服硝苯吡啶,卡托普利等,同时做好血压变化的记录,2.3环境:保证恢复室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严禁医护人员高声喧哗和家属探视,护理人员操作时做到轻,准,稳.2.4护理指导:及时疏导患者的情绪变化,由于对手术成功与否的猜测,加之见家属及回病房心切,易情绪紧张致血压上升,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关心,安慰患者,舒缓紧张情绪,消除焦虑心理.2.5术后止痛完善:创伤疼痛刺激可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排血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遵医嘱及时使用镇痛泵,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进行镇痛药物的调整,达到止痛完善.2.6注意保暖:由于大量静脉输入液体,加之手术长时问暴露及创口冲洗.术后易出现体温过低,甚至寒战(冬天尤甚),因寒冷的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御寒反应).之前应调整好室内温度,患者进复苏室后盖双层被同时用50℃的热水袋包好局部取暖,预防因寒冷致血压升高.2.7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面罩或鼻导管吸氧,保证血氧饱和度达到96%100%,防止低氧血症.因为缺氧可刺激化学感受器,而使血压上升.2.8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输液速度不超过70滴/min.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控制输入液量,输液速度不超过6O滴/min. 3讨论麻醉期间血压升高可致心肌作功和耗氧量增加,由于心脏后负荷的增加,还可导致左心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
静脉输液拔针穿刺点按压方法、分析、 静脉穿刺注意事项及要点总结
静脉输液拔针穿刺点按压方法、分析、静脉穿刺注意事项及要点总结按压方法1、拇指按压法(干棉签按压法):拔针后迅速让患者对侧拇指按压在盖针眼的小纱布上或干棉签直接按压在穿刺点上。
2、大鱼际按压法:拔针后迅速让患者对侧手掌的大鱼际沿血管按压在盖针眼的小纱布上及上方的皮肤上,力度中等。
3、三指按压法:拔针后迅速让患者对侧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同时按压在穿刺处即:中指按压在盖针眼的小纱布处,食指紧靠中指按压近心端,无名指则按压远心端,三手指同时用力平行加压。
分析拇指按压法(干棉签按压法)在临床上是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按压方法,拇指按压法与大鱼际按压法及三指平行按压法比较,是最容易造成皮下淤血的,这是因为静脉穿刺时,多数情况下会有“两个穿刺点”,一个是进入皮下的穿刺点,另一个是通过血管壁的穿刺点。
两个穿刺点之间往往会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只按压住皮肤处的穿刺点,而忽视血管处的穿刺点,则血液就会从血管处的穿刺点流入皮下组织形成淤血。
大鱼际按压法和三指按压法的相同之处就在,两者按压的面积都比拇指按压法所按压的面积要大,但统计学分析差异并不明显,但在构成皮下淤血的百分比有4.1%的区别。
大鱼际按压法手掌活动需借助腕关节活动的,按压穿刺点时不方便,容易造成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部位发生偏差,按压重力产生移动,不能准确压迫出血点,引起穿刺点出血、淤血。
三指平行按压受压面积大而且力度均匀,易掌握按压的力度,按压固定,重力偏移机率相对少,患者无疼痛感,能长时间有效按压,并且不影响行动,使按压的时间达到要求,降低皮下淤血的机率。
静脉穿刺注意事项静脉穿刺时不宜拍打所预选的静脉,特别是对一些毛细血管脆性大或伴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拍打局部有可能引起瘀斑。
静脉穿刺时针尖与皮肤呈40°~45°角直接进皮进血管,可以减轻疼痛,而且缩短了皮肤针眼与血管壁针眼之间的距离,还能有效降低拔针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
告知患者拔针后30min内尽量不做握、提、推、拉等提重物的剧烈活动,避免静脉系统血液压力的突变,造成再次出血。
静脉输液拔针的探讨
静脉输液拔针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拔针的注意事项。
方法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的方式、面积、力度、时间。
结论应据患者的情况而定,把握好每个环节,达到保护患者血管、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静脉输液后拔针针眼临床经验静脉输液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穿刺成功率的高低与医患关系紧密相关。
因此以往对穿刺成功率较重视,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静脉输液拔针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愈来愈重视。
目前静脉输液中拔针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就本人的工作经验谈如何避免静脉输液拔针后常见的皮肤下出血或皮下淤血。
1.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的方式和面积,因按压的方式不当或面积小而引起穿刺点出血和皮下出血,在临床上时有发生。
通常情况下静脉输液完毕后,先拔针后,立即用拇指按压在输液贴上或棉签上。
此种按压法对患者不引起疼痛反应,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压在针眼上。
其原因是,在拔针前没有观察刺破皮肤的针眼是否和刺破血管的针眼一致。
因此在拔针前先要观察进入皮肤的针的多少,一般静脉穿刺时针尖进入皮下后在血管上方平行移一段距离后方可进入血管,造成皮肤表面针眼与血管壁针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不在同一点,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和皮下脂肪厚度有一定的关系,单靠拇指按压,就易造成皮下出血或皮下淤血,这时如果用整个手掌按压,按压面积大,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有时刚刺破皮肤就见回血又没有把握再平行进针,只能立即固定这样留在皮肤外的针就长,皮肤上的针眼和血管上的针眼几乎一致,顺着血管用拇指按压就可以了。
先按压在针眼上拔针,血管内的针尖将会触及血管壁而引起损伤,同时在拔针时在外界的压力下,针尖对血管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切割刺激,患者会因此感到疼痛。
由此可见在不能确定刺破皮肤的针眼与刺破血管的针眼是否一致时,在针拔出的瞬间用整个手掌按压的方式能减轻针尖对血管壁的损伤,并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同时对降低皮肤针眼出血和血管周围淤血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
2.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的力度应均匀适中,按压太轻起不到按压止血的效果,按压重又会导致患者的疼痛。
减轻患者静脉输液拔针疼痛的研究进展
减轻患者静脉输液拔针疼痛的研究进展从心理干预、揭胶布方法、拔针方法、按压手法、护士自身因素等方面综述减轻静脉输液拔针疼痛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个指引。
1心理干预Lindsay对拔针过程中向患者施以认知和行为心理干预进行了研究[1]。
认知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从认知上分散注意力,例如数数,让患者想象能让自己高兴的事情,催眠,操作者解释操作步骤,停止消极思想,自我暗示,提供建议,改变关于拔针的不良回忆。
行为心理干预的方法有:从行为上分散注意力,例如看录像带;肌肉放松,呼吸练习,树立积极应对的榜样,预演,脱敏,积极的强化。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给患者讲清楚拔针按压的方法和肢体活动方法[2],拔针时应有效地与患者交流,使其明白按压的意义,拔针后有效耐心的指导,可以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增加其舒适度。
2揭胶布方法2.1对皮肤毛发重者输液拔针时巧揭胶布法陈英等研究对输液部位汗毛重者拔针揭胶布时应顺着汗毛毛干的生长排列方向,边揭胶布边按压被揭胶布处的皮肤,应注意应从胶布的右上角揭至左下角[3]。
若逆着汗毛毛干的生长排列方向揭胶布,由于胶布与汗毛的首分点粘贴紧密,不容易分离,并对汗毛的根部产生拉力,而毛根的毛囊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分布,因此患者感到疼痛[4]。
2.2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拔针时无痛揭胶布法首先揭去头皮针软塑料管粘在头发上的胶布,顺着毛发毛干的生长排列方向,边揭胶布边顺序按压被揭胶布处的头发;其次是揭头皮针上的胶布,左手按住粘胶布的毛发,右手用蘸酒精的棉棒,或用速干手消毒剂喷湿的棉棒,边湿润近发根处的胶布边缘,边压着头发滚动棉棒向发际方向将胶布掀起,胶布遇酒精后黏性降低就可使胶布很容易从毛发毛干的根部(首分点)分离至末梢[5]。
此方法减轻了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3拔针方法临床上传统的拔针法为输液完毕,关闭输液器,轻揭胶布,用无菌干棉签或无菌小纱布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针[6]。
有关研究显示,无菌干棉签或无菌小纱布按压针眼迅速拔针的疼痛感强烈。
四步拔针法在静脉输液中效果分析
四步拔针法在静脉输液中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四步拔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之间,随机选择本院接收的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针法,观察组为四步拔针法,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静脉输液治疗患者,采用四步拔针法十分显著,四步拔针法是一种易于使用、局部瘀血少、对被褥环境污染少、能够减轻护士腰背部疲劳的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四步拔针法;静脉输液;护理满意度我国加强了输液管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但医院接收需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仍占据较高比例[1]。
在静脉输液治疗中,患者经过排队等待,静脉穿刺,较长时间输液后,耐心消耗,若在静脉输液结束拔针时存在缺陷则易引发护患矛盾,因此需要加强安全可靠拔针方法的研究[2]。
为此,本次研究将四步拔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作出如下报告。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在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之间,随机选择本院接收的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54.12±2.37)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53.87±2.4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针法操作:先进行输液贴撤除操作,注意轻柔操作,除却固定针柄及输液管处的输液贴,最后保留针眼处输液贴,利用左手拇指将穿刺部位按压固定,关闭流速调节器,利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将针柄捏住,快速拔出,指导患者用拇指按压穿刺点3min-5min。
1.2.2观察组采用四步拔针法:第一步,将流速调节器调制于紧贴滴壶处,但不关闭,输液管道里的液体依然向下运行。
静脉输液拔针法的探讨
2 1 血管特点 .
静脉管壁增厚 、 变硬 , 腔狭窄 , 管 血管 弹性降
由于老年患者机体 衰老 , 身体 各组 织 器官 的机 能逐 渐减
弱, 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不 同程度 的动脉硬 化和多种 脏器疾 病 ,
低, 脆性增 加 , 皮肤肌 肉组 织松 弛 , 管不 易 固定 以及 回血缓 血 慢 , 血较快 , 凝 此为老年患者静脉 的共 同特点 。 22 生理病理 变化 . 随着 年龄 的增 长 , 力活 动相 对减 少 , 体 卧床时间相对延长 , 脏病 发病率 逐年 上升 , 功能 受损 , 心 心 心
如消化道功能下降 , 肠蠕 动缓慢 , 各种 腺体 的分 泌随着 年龄 的
增长而逐渐减少 , 消化 、 吸收及分泌等 机能也 有所减 退。由 于
8 0
用于细塑料管形成 瞬时 负压 , 造成 回血 。改进法 是在 返 折近
1 1 临床资 料 本 组 3 。 5例 , 2 男 5例 , 1 女 O例 ,5— 6岁 。 1 7 患者神志清楚 , 言表达能力 和感 觉功能均正常 。输液 时间 2 语
~
2 , 均 6周 , 10 O周 平 共 40例次。
2 结 果
感觉主要在表皮 。痛 感 的强弱不 仅取 决 于刺激 的强 度 , 还与
刺激 的变化速 率 、 作用 时间及 作用 面积有关 。传 统拔 针法 拔针前 , 已使穿刺处皮肤受压而 紧贴 针头 , 压后针 头拔 出又 受 产生一定 的阻力 。因此 , 刺激的作用 时间及作用 面积 均增大 , 痛感 加剧 。改进法 是在 以上刺激 均无 明显 变化 的情 况下迅 速
12 方法 .
采用 自身对 照法 。患 者均 采用 传统 拔针 法和 改
拔针技巧对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输液的影响分析研究
拔针技巧对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输液的影响分析研究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往往非常重视静脉输液的技巧,要求“一针见血”。
随着当今护理发展趋势优质护理的开展实施,拔针技巧也逐步成为优质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输液后拔针及按压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出血、瘀斑和疼痛,增加患者的不适,影响再次穿刺成功率。
标签:拔针;静脉输液;血小板减少目前,临床静脉输液拔针还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无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会因拔针方法不当、按压方法不当、按压时间不足、按压力度不当等引起皮下出血、瘀斑和疼痛,而血小板减少患者,其出凝血时间异常,拔针及按压方法不当等会引起大面积瘀斑、出血不止等造成患者恐慌及不适。
为此,许多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探讨和改进,现综述如下。
1无痛性拔针技巧及原因分析1.1拔针技巧拔针前撕胶布的同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身心放松,不关闭调节器[1],左手拇指绷紧穿刺点下方皮肤或者左手无名指绷紧穿刺点上方皮肤,右手在头皮针尾部1cm左右反折[2],同时抬高针柄10°~15°[3],顺着血管走向缓慢拔针后左手中指和食指紧贴迅速按压穿刺点上方5~10 min[4]。
1.2原因分析在静脉穿刺时一般采用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减少穿刺时疼痛,同理拔针通过绷紧皮肤并且抬高针柄10°~15°可以避免针头在拔出时牵动血管皮肤而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也避免了针尖斜面对血管和皮肤的切割性损伤。
另外,外周静脉穿刺时尽量避免神经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四肢远端桡侧静脉,有利于减轻穿刺和拔针时带给患者的疼痛。
2拔针时间输液完毕,输液管内液面下降迅速明显减慢或停止时,且没有发生回血时即可拔针。
若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输液时发生回血,此时不可拔针,以免发生或加重皮下瘀血,可采用娄芳琴[5]介绍的静脉输液空管致回血的拔针方法,避免患者心里恐慌,也可避免拔针后枕头滴血污染患者、操作者及周围环境,从而可以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6]。
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观察和探讨
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观察和探讨周围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但临床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是否得当,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感觉。
怎样使患者感觉拔针时既无疼痛,又无出血现象,是我们护理人员值得关注的课题。
我科对2008年10月~2009年6月39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拔针方法进行了观察与探讨。
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住院患者男270例,女120例,年龄12~88岁,均采用周围静实验组230例。
2拔针方法对照组:按传统的前后缘法+快速拔针法。
即静脉输液完毕,护理人员用左手大拇指指腹把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在皮肤穿刺点处,右手姆指与食指持针柄前后缘快速拔出针头,左手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
实验组:上下法+先慢后快拔针法。
即护理人员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持针柄的上下面,针头纵轴与血管纵轴平行,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快速拔出体外,左手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皮肤穿刺点与血管穿刺点,抬高穿刺侧肢体少许时间即可。
3结果实验组的上下法+先慢后快拔针法患者感觉舒适,几乎无疼痛感感觉,也无出血现象发生,与对照组的前后缘法+快速拔针法有显著差异。
见表1。
根据调查,实验组11例疼痛患者有2例为对疼痛敏感,9例为护士拔针时动作过快,致使患者感觉疼痛。
6例出血及皮下淤血患者为血小板减少。
总体而言,患者还是感到相当满意的。
4讨论疼痛是一种不愉快不舒适的感觉,而针眼处出血及皮下淤血对患者的血管壁造成了损伤,降低了血管的再次使用率。
我科实行的上下法拔针时柄固定,并施以相同的压力,可保持针尖在管腔内与之平行,明显减轻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及疼痛。
而先慢后快拔针法,疼痛及出血现象都很少,值得操作,以期达到保护患者血管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让患者感到满意。
参考文献[1]王云蒸,余红艳.减轻周围静脉穿刺疼痛方法及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72.[2]胡庆华,王君瑞.周围静脉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J].山西护理杂志,1998,(5):200-201.。
浅静脉留置针在中重度贫血及血小板低下中的应用
浅静脉留置针在中重度贫血及血小板低下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10-12T10:09:21.1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作者:饶丽云[导读] 对病人及医护人员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既可减少病人多次穿刺痛苦,争取抢救时间,有可保护护理人员,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云南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云南红河州 661199)【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贫血及血小板低下中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与普通头皮针优点和缺点,为临床对于此内病人第一时间选择合适输液工具提供参考。
方法:对100例中重度贫血及血小板低下的病人分为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留置浅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进行效果观察。
结果:对于血小板低下及中重度贫血的患者第一时间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与普通头皮针的比较,用浅静脉留置针相对普通头皮针具有明显的、多方面的优势。
结论:中重度盆血及血小板低下患者第一时间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值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重度贫血及血小板低下;浅静脉置管;应用【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319-02 我科血小板下降及中重度贫血的患者越来越多,普通的钢针已不能满足这些患者急救治疗的需要,我科通过使用头皮针及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比较,中重度盆血及血小板低下者,一看到化验单血小板等于或低于2万,血色素等于或低于6克,第一时间就应该留置浅静脉留置针。
这种病人随时有发生出血及失血性休克的危险,药物治疗疗效缓慢,必须输血治疗。
使用普通头皮针,容易发生输液外渗,需反复穿刺,增加病人的疼痛。
静脉留置针具有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针刺伤,保护护理人员,减少多次进行穿刺因按压不好而引起皮下出血。
迅速建立起静脉通道,为病人的抢救争取时间。
同时减少护理纠纷,减轻值班护士人员的心理负担。
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中重度贫血以及血小板低下的病人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1年至2015年我科共收治各种原因所至中重度贫血及血小板低下的病人100例,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HIV阳性10例,肝癌20例,非何杰金淋巴瘤10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其余是各种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时间及护理效果的研究
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时间及护理效果的研究发表时间:2012-09-24T17:45:10.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罗丽[导读] 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拔针后按压15min 或更久可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罗丽(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 5 4 5 0 0 5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患者穿刺拔针后所需按压时间。
方法:选择血小板减少患者150 例,随机分为A、B、C 三组,输液结束后分别按压10m i n、15min、20min,观察有无皮下淤血。
结果:三组的淤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B 组与A 组、A 组与C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B 组与C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拔针后按压15min 或更久可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静脉穿刺按压时间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缺乏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时间方法的经验和知识,按压时间不够及方法不对,造成不同程度的皮下淤血,尤其是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直接影响病人静脉的完整性,既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影响病人以后治疗的正常进行。
笔者自2010 年12 月~2011 年12 月对150 例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输液后不同按压时间皮下淤血的发生率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150 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男性67 例,女性83 例,年龄16 ~ 45 周岁,平均34 岁。
病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6 例,白血病64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 例。
血小板(plt)< 50×109 / L。
1.2 方法静脉输液完毕后由专人负责拔针。
护士拔针时用左手食指在针尖的上方约2cm 处绷紧病人皮肤,右手持针柄并将针柄抬高10~ 15°快速拔针[1],然后立即用左手拇指垫无菌干棉球沿血管纵向按压,并加胶布固定。
血小板减少病人两种静脉拔针法的研究
血小板减少病人两种静脉拔针法的研究
兀丽仙;赵玉兰;赵素峰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03(017)001
【摘要】@@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及使用化疗药的病人.由于血小板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支持作用减弱,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给病人一种心理压力.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兀丽仙;赵玉兰;赵素峰
【作者单位】030012,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9
【相关文献】
1.血液磁极化静脉采血后两种拔针法的临床对比观察 [J], 韩洁;马桂英;刘真秀
2.两种静脉输液拔针法的效果比较 [J], 方小君;陈旭芬;林彬群;李琼妹;吴庆珠;蔡慕妍
3.血小板减少病人两种静脉拔针法的研究 [J], 兀丽仙;赵玉兰;等
4.两种静脉拔针法对预防静脉回血的临床观察 [J], 魏清风;黄秀萍
5.静脉输液两种拔针法的临床观察 [J], 刘秀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液港穿刺针眼渗血不止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综述与进展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液港穿刺针眼渗血不止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刘淑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摘要:骨髓抑制患者血小板减少,在输液港穿刺过程中易发生穿刺点出血不止的情况。
常规处理后穿刺点仍出血不止,应考虑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时伤及微小毛细血管网,拔针后按压止血,并在静脉穿刺辅助仪器帮助下,操作者可视下进行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避开微小毛细血管网,有效防止穿刺点渗血不止。
关键字:血小板减少;急性髓系白血病;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穿刺针眼渗血不止;静脉穿刺辅助仪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包括注射座及静脉导管系统。
因美观、携带方便,感染率比PICC导管低,维护周期比PICC导管短等优势在血液科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输液港穿刺过程中可能存在重复穿刺、针眼渗血、输液不畅、留置渗液、针刺痛等不良事件[1]。
本研究对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液港穿刺针眼渗血不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
现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周某,男,61岁,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8个月,化疗后第3天低细胞期。
入院时患者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口腔溃疡等感染,四肢及口腔黏膜存在散在出血点。
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9×109/L,凝血功能正常。
右胸壁带入一根输液港,置管时间2020年10月29日,置管刻度14 cm,头端位置平T6椎体下缘,港体完整,局部皮肤无红肿痛,携港以来,使用及维护过程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2021年2月23日,由培训合格的护士按规范置入输液港针,置入时患者主诉进针时疼痛明显,留针后疼痛好转,穿刺后针眼处有少量渗血,置入后2 h针眼处仍有渗血,4 h后血渍浸湿垫于无损伤针针翼下方的纱布,予换药1次,并在纱布上方按压20 min。
考虑患者血小板较低,予输注血小板及血浆,输注结束后复测血常规,结果示血小板计数35×109/L,凝血功能正常,但患者针眼处穿刺点仍渗血不止,需4 h换药1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针技巧对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输液的影响分析研究
作者:张小花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35期
【摘要】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往往非常重视静脉输液的技巧,要求“一针见血”。
随着当今护理发展趋势优质护理的开展实施,拔针技巧也逐步成为优质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输液后拔针及按压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出血、瘀斑和疼痛,增加患者的不适,影响再次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拔针;静脉输液;血小板减少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5-0061-02
目前,临床静脉输液拔针还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无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会因拔针方法不当、按压方法不当、按压时间不足、按压力度不当等引起皮下出血、瘀斑和疼痛,而血小板减少患者,其出凝血时间异常,拔针及按压方法不当等会引起大面积瘀斑、出血不止等造成患者恐慌及不适。
为此,许多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探讨和改进,现综述如下。
1 无痛性拔针技巧及原因分析
1.1 拔针技巧
拔针前撕胶布的同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身心放松,不关闭调节器[1],左手拇指绷紧穿刺点下方皮肤或者左手无名指绷紧穿刺点上方皮肤,右手在头皮针尾部1 cm左右反折[2],同时抬高针柄10°~15°[3],顺着血管走向缓慢拔针后左手中指和食指紧贴迅速按压穿刺点上方5~10 min[4]。
1.2 原因分析
在静脉穿刺时一般采用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减少穿刺时疼痛,同理拔针通过绷紧皮肤并且抬高针柄10°~15°可以避免针头在拔出时牵动血管皮肤而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也避免了针尖斜面对血管和皮肤的切割性损伤。
另外,外周静脉穿刺时尽量避免神经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四肢远端桡侧静脉,有利于减轻穿刺和拔针时带给患者的疼痛。
2 拔针时间
输液完毕,输液管内液面下降迅速明显减慢或停止时,且没有发生回血时即可拔针。
若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输液时发生回血,此时不可拔针,以免发生或加重皮下瘀血,可采用娄芳琴
[5]介绍的静脉输液空管致回血的拔针方法,避免患者心里恐慌,也可避免拔针后枕头滴血污染患者、操作者及周围环境,从而可以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6]。
3 拔针后按压时间
黄琳等[7]根据统计学研究显示,认为对于有出血倾向,恶液质患者,血液成分改变,血管脆性大,血液凝固功能差,拔针后应固定按压5~10 min。
何华等[8]指出根据患者血小板(PLT)计数水平再按压5~30 min,血小板>80×109/L按压大于5 min,PLT
4 拔针后按压方法
目前,国内常用的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是棉签或棉球按压法、止血贴按压法、交换式按压法、上举式按压法等。
近年来,在以往的按压方法基础上,王翠等[9]提出了护患协作式静脉拔针按压法(输液结束只保留覆盖针眼的输液贴,在其上竖放一消毒棉签,与血管方向平行,嘱患者将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垂直垂直血管方向横压于输液贴脱脂棉上方的棉签,护士左手食指和中指分别和患者的手指斜交叉,按在患者手指背上与患者同时按压,另一手拔针)此法起到双重按压止血的作用,既得到患者认可,又能保证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牛艳霞等[10]研究出3指按压法,即左手食指按压无菌敷贴皮肤穿刺点,无名指、中指指腹沿血管按压血管穿刺点,其按压范围较2指按压范围大,效果最好,有效避免疼痛和瘀血的发生。
翁海风等[11]研制了3M自我黏缠绷带,在凝血因子缺乏的肝病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这种无需护士、家属或患者用手按压的方法缩短了直接护理的时间,很值得在血小板减少患者中推广应用。
5 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拔针后皮下瘀血原因分析
大量研究表明:按压时间、按压力度、按压方式、按压面积及护士责任心与皮下瘀血有直接关系,这些研究中研究对象都是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液成分的特殊性,血液凝固功能差,更加应该注意拔针技巧,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尤其按压时间需要根据血小板计数适当调整,以此保护好患者血管、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掌握静脉拔针技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之一,护士在掌握技巧的同时,应该做好健康教育,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是保护血管的关键。
笔者认为,可以将拔针技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成宣传手册,发放给每位患者,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患者。
参考文献
[1] 刘华华,李春归,邓小凤.改良式拔针及按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7,5(2):43.
[2] 刘波,张春红.静脉输液后防回血、无痛拔针的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2):75.
[3] 韦微光,邓燕梅.静脉输液拔针及按压方法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39.
[4] 邵小平,裘冬仙.静脉输液拔针后连贯式按压方法减少出血的效果研究[J].上海护理,2007,7(6):31-32.
[5] 娄芳琴.介绍一种静脉输液空管致回血的拔针方法[J].当代护士,2012,2(3):112.
[6] 刘静.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评价[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458.
[7] 黄琳,陈雄.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9-10.
[8] 何华,张敏,赵利,等.循证护理在血液科静脉穿刺拔针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12(23):2229.
[9] 王翠,李东柱,巩长青.护患协作式静脉拔针按压法在社区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89.
[10] 牛艳霞,何柯.静脉输液拔针3种按压方法效果比较[J].现代护理,2006,12(30):2916.
[11] 翁海风,杨建英,刘晖.自我黏缠绷带在肝病病人输液拔针按压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研究,2012,26(5):1312.
(收稿日期:2012-08-19)(编辑:王春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