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热点题源 题点训练——小说阅读ppt (2)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小说的阅读指导与训练PPT (共35张PPT)
小说的阅读指导与训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考小说阅读指导(上课用)ppt资料
情节——人物性格的成长史 小说情节的构成 小说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 的还有序幕、尾声两个部分。
开端 是作品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发展
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是决定矛盾各方面命运的主要矛盾将解决的关 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作品的主题思 想、主要人物的性格都获得最集中、最充分的 表现的阶段。 此时矛盾已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 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这 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肖像描写及作用 肖像描写(容貌、神情、衣饰、姿态、 音调) 表现出时代的特点, 表现出人物的特征, 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心情感。
肖像
果戈里也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请看鲁 迅小说《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一段描写; 突 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 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带,胡乱捆在腰间。刚 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 " …… "满脸横肉"表现的是他的凶恶,"披布衫、散纽 扣、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是为了表现他的野蛮、粗 俗,通过这样的描写便把康大叔这样一个统治阶 级镇压群众的刽子手的形象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高潮
结局
主题——小说的灵魂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 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是小说的统帅、灵魂。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 品质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主 题 的 表 现 形 式
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 态
(5)鉴赏五:情节 曲折跌宕,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制造悬念,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6)鉴赏六:描写方法 见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 (7)鉴赏七:语言特色 朴素,华丽,幽默,机智,讽刺 凝练隽永,委婉含蓄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练习):专题十小说阅读ppt(6份)
了借钱的记录,最后归还了 600 元钱,并把老房子让马兰花一家居住。小说写了两 的答案,明线是马兰花一家,暗线是麻婶和她的女儿。
她的女儿;一组是马兰花一家。根据小说线索安排的常识,可知本文的线索是以人
3.依据模板 构思答案 形象等方面考虑)。 4.组织语言 做出答案
答案分析:明线是……,暗线是……。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好处一般要从小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 说: “妈妈, 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 爸爸高兴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
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
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
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 了水漂儿。” 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
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人教版高三语文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专题课件(共30张PPT)
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 入、杂文笔法使用,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
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 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①固定套话术语
三、情节的作用、效果、好处:
②4+1角度谈作用
• (一)开头情节的作用 • (二)中间情节的作用 • (三)结尾的类型及作用 • (四)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情节的作用
一、情节的概括、筛选:
(一)历年高考考查频率不高(2018卷三、2015卷一,地方卷)
(二)设问方式:明考、暗考(特殊题) • 明考:①梳理分析……情节、过程、脉络;
②分析线索是什么
(二)设问方式:明考、暗考(特殊题) • 明考:①梳理分析……情节、过程、脉络;②分析线索是什么
• (2018全国三)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 (2015全国一)5.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
其他还有:环境的作用、人物形象的作用、标题的作用
关于“情节作用”一些特殊的提问方式:
(1)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 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有人说,这种安排是最佳选择,如果你同意这种说 法,请申述你的理由。
(3)有人说,文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不尽合理,你是否同 意这种说法?请说说你的看法。
好处: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 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 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2017全国一)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 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答:①渴是主人公最强烈的主观感受,通过对渴的描写,更好地 塑造了人物形象。
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 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①固定套话术语
三、情节的作用、效果、好处:
②4+1角度谈作用
• (一)开头情节的作用 • (二)中间情节的作用 • (三)结尾的类型及作用 • (四)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情节的作用
一、情节的概括、筛选:
(一)历年高考考查频率不高(2018卷三、2015卷一,地方卷)
(二)设问方式:明考、暗考(特殊题) • 明考:①梳理分析……情节、过程、脉络;
②分析线索是什么
(二)设问方式:明考、暗考(特殊题) • 明考:①梳理分析……情节、过程、脉络;②分析线索是什么
• (2018全国三)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 (2015全国一)5.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
其他还有:环境的作用、人物形象的作用、标题的作用
关于“情节作用”一些特殊的提问方式:
(1)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 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有人说,这种安排是最佳选择,如果你同意这种说 法,请申述你的理由。
(3)有人说,文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不尽合理,你是否同 意这种说法?请说说你的看法。
好处: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 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 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2017全国一)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 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答:①渴是主人公最强烈的主观感受,通过对渴的描写,更好地 塑造了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复习课件(65张PPT)
①从结构看,照应标题,首尾呼应。 以景作 ②从情节看,暗示情节发展、故事结局。
结的 ③从人物看,烘托人物。 结局 ④从主题看,升华主题。
⑤从读者看,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材小说情节回顾——
01
02
03
04
参照小说有关情节知识,重温学过的课文,填出下表内容。
篇名
情节概述
情节线索 情节结构 情节技巧
是篇章间的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 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 照应
同部位上的互相关照与呼应。 构紧凑。
伏笔
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 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 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 因果更分明。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 铺垫 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
或事物以作衬垫。
补充:小说线索的结构有哪些——
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明线所叙 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暗线:由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 索。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 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的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主线:以主人公为线索。 副线:以其他人物为线索。
小说阅读
如何高效复习
语文复习的本质——是建立在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的能力训练
做主动型、研究型考生 ——我负责、我计划、我执行
我们先来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
01
02
03
04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 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
• 人物:主人公刻画人物的方法:
环境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页PPT教学课件
(一)故事情节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 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 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 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 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 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 试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 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
常见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 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 概括;
考题分析:
虽然是主观题,表述上有 很大的主观灵活性,但作答上 具有很强的客观限制性,主要 体现在:
一、答题“点” 的客观性。 二、 评分“点”的客观性。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 一个题目有三重功能:指令、限制和提示。 • 能看出三重功能的,是解题的高手; • 看出指令和限制的,是解题的熟手; • 只看到指令,其他看不见的,是菜鸟。 • 命题人对文本的理解,不可避免地流露在
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 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 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 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 艺术审美情趣。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小小说中的人物
细节闪现
性格 心理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情 感
思想
局部暴光
情绪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5+小说文本阅读
中改用第二人称,把作为读者的“你”拉了进来,直接参与
对人物事件的评判,也能给人以亲切之感。
●小说的描写手法 小说可以具体地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也可以展示人物的 心理状态,还可以通过对话、行动以及环境气氛的烘托等多种 手段来刻画人物。 1.肖像描写 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 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 作用:①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 的烘托作用;②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
质,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
• 5.细节描写
• 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 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它是叙事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 它把事物细微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出来。细节 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 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 取代。
• 工笔指用细腻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 雕细琢的描写方法。表达的文字细腻、色彩浓郁,往往借助 对比、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客观事物复杂斑斓 的状貌,具体而细致地表现出来。在小说中常用来写景和展 示人物心理。
• 2.正衬、反衬与对比
•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 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 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 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 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对比是把对立的事物 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
但用第二人称写小说比较少见。受西方作品影响,现当代有
的小说开始用第二人称,如莫言的《红树林》、张大春的 《晨早新闻》等。有些第二人称的作品实际上可以看作第一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ppt
轻松走进高考热点高考预热 语文专题 Nhomakorabea说阅读专题
轻松预热
牛刀小试
专题十三
小说阅读
——原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今后要分一半给散文
轻松预热
牛刀小试
说明:文学类文本 2017 年考查的文体出现了新特点,其选 文不像以前那样固化(2017 年以前全国卷一直考小说),全部考查 小说会因备考的功利性而让考生弱化对其他文体的涉猎和阅读, 这不符合“弘扬优秀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新高考理念。 《考 试大纲》 对文学类文本的文体要求虽然圈定了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四种文体,但考虑到命题实际,文学类文本的选文将会侧重 在小说、散文这两类文体,2017 年全国卷三套题,Ⅰ卷考查了小 说,Ⅱ卷、Ⅲ卷都考查了散文,考生复习时对这两大文体均不可 偏废。
轻松预热
牛刀小试
第四维度——手法 小说手法一般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 其中,表达方式主要包括:叙述视角、叙述人物、人物描 写的主要方法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衬托渲染、对比、点面结构、以小见 大等。 常见的结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 笔照应、过渡铺垫、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
轻松预热
牛刀小试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遭际、命运 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的某些典型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 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 要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 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等,可以领悟情节的主题内涵。
轻松预热
牛刀小试
第五维度——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贯穿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 欣赏小说的主题通常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 来理解,也可以通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解读小说的主题。 二、快速读懂小说 小说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能力,二是理 解能力。在高考中可通过以下四步快速读懂小说。
轻松预热
牛刀小试
专题十三
小说阅读
——原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今后要分一半给散文
轻松预热
牛刀小试
说明:文学类文本 2017 年考查的文体出现了新特点,其选 文不像以前那样固化(2017 年以前全国卷一直考小说),全部考查 小说会因备考的功利性而让考生弱化对其他文体的涉猎和阅读, 这不符合“弘扬优秀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新高考理念。 《考 试大纲》 对文学类文本的文体要求虽然圈定了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四种文体,但考虑到命题实际,文学类文本的选文将会侧重 在小说、散文这两类文体,2017 年全国卷三套题,Ⅰ卷考查了小 说,Ⅱ卷、Ⅲ卷都考查了散文,考生复习时对这两大文体均不可 偏废。
轻松预热
牛刀小试
第四维度——手法 小说手法一般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 其中,表达方式主要包括:叙述视角、叙述人物、人物描 写的主要方法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衬托渲染、对比、点面结构、以小见 大等。 常见的结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 笔照应、过渡铺垫、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
轻松预热
牛刀小试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遭际、命运 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的某些典型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 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 要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 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等,可以领悟情节的主题内涵。
轻松预热
牛刀小试
第五维度——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贯穿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 欣赏小说的主题通常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 来理解,也可以通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解读小说的主题。 二、快速读懂小说 小说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能力,二是理 解能力。在高考中可通过以下四步快速读懂小说。
高考复习·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2).ppt
•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 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 响着人物的性格。
•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 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墙上。
❖ 可有叶12..子是一营 暗。, 片示造看 常靠哪 春近了琼! 藤叶珊充经 的柄满此过 叶的了时了子颜恢希色漫贴望复还漫在的了是长墙深上夜活氛绿。的围下的它风去,是吹的但最雨希是后打望锯的,齿一仍形片旧 的3.边“缘贴已在染墙上上了”枯败为的后黄文色揭,示它真傲相然挂埋在下离了地必面 二要十的来伏英笔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贝尔曼的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
• 形象一: • 外貌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
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 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 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正面描写】
• 形象二:当他知道琼删的病情后 • 语言描写:对这种白痴般的想“讽
刺地咆哮了一阵”“可怜的琼 删”“可恶的叶子”
1.把握故事情节
• 常见题型: •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1. 划分本文内容层次,概括本文主旨
• ①至③段,写“我”听到乌米日复一日的 歌唱,并得知她唱歌的原因:等待着出海 未归的亲人归来。
组织语言表达:
•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 (身份),他怎么样(行为),表现了他 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 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墙上。
❖ 可有叶12..子是一营 暗。, 片示造看 常靠哪 春近了琼! 藤叶珊充经 的柄满此过 叶的了时了子颜恢希色漫贴望复还漫在的了是长墙深上夜活氛绿。的围下的它风去,是吹的但最雨希是后打望锯的,齿一仍形片旧 的3.边“缘贴已在染墙上上了”枯败为的后黄文色揭,示它真傲相然挂埋在下离了地必面 二要十的来伏英笔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贝尔曼的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
• 形象一: • 外貌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
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 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 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正面描写】
• 形象二:当他知道琼删的病情后 • 语言描写:对这种白痴般的想“讽
刺地咆哮了一阵”“可怜的琼 删”“可恶的叶子”
1.把握故事情节
• 常见题型: •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1. 划分本文内容层次,概括本文主旨
• ①至③段,写“我”听到乌米日复一日的 歌唱,并得知她唱歌的原因:等待着出海 未归的亲人归来。
组织语言表达:
•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 (身份),他怎么样(行为),表现了他 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实用.ppt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 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 应产生的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 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与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 纯净的
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
两膜中间的和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 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离子向正极迁移, 正极区溶液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废水时可以得到和产品
C. 负极反应为,负极区溶液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电子的电量时,会有的 生成
298时,在氨水中滴入的盐酸。溶液的pH
(绿色)、(橙红色)、(黄色)等形式
存在。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 列问题:
(1)与的化学性质相似。在溶液中逐滴
加入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 初始浓度为的溶液中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一、选择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 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 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 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秸秆(含多糖类物质)的综合利用具有重
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 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点拨 探究题林林总总,各式各样。如果想要更好地应对这纷繁复杂的 探究题,就必须善于发现、把握其本质特征、规律特点。那么, 这些“规律”“特点”是什么? 1.探究方向(点)是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环境及艺术特点。虽然 它披上了“探究”的外表,其实并不神秘,都指向小说这些常规的 东西。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古渡头》的探究题指向小说 情节安排,新课标全国卷Ⅱ《鞋》探究题指向小说特殊结构——后
示例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答案 表明观点
①既然题为“后记”,当然不能算作小说的一部分。 结合文本阐述理由。角度:结构
②小说写的男主角是“那个人”,而“后记”则是写作者自己, 结合文本阐述理由。角度:人物 二者不是同一人。
③小说中并没写“那个人”和守明后来的情况,不能断定 结合文本阐述理由。角度:情节 他们后来就一定会如“后记”中“我”的遭遇。
血?”“你看这核桃的色,红里透紫,紫里透红,这是人的血 气透进了核桃。”“血——气?” “把核桃揉成这样,得好几十年。”“ 好几十年?”“两 代人。”“两代人,揉一对核桃?”“Yes!”
“ 这对核桃,有一个名堂,叫 ‘ 子孙万代 ’ 。 ”“ 子孙万 代?”“您看这一个一个小疙瘩,都是小葫芦。”傅玉涛把放大 镜 给 老 外 , 老 外 使 劲 地 看 。 “ 是 雕 刻 的 ? ”“No , 是 天 生 的。”“天生的?噢,上帝!”“这样的核桃,全中国,您找不 出第二对。”“我买了!”老外拿了这对子孙万代核桃,一路上 嘟哝:“子,孙,万,代!子孙万代!” 傅玉涛回家,炒了一个麻豆腐,喝了二两酒,用筷子敲着碗 边唱了一句西皮慢三眼:“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选自《汪曾祺小说经典》,有删改)
十年浩劫,多少重要文物都毁了,这对核桃还能存在人间么?
一天,他经过缸瓦市一个小古玩店,进去看了看。一看,他
的眼睛亮了:他的那对核桃!核桃放在一个玛瑙碟子里。他掏出 放大镜,隔着橱柜的玻璃细细地看看:没错!这对核桃他看的次 数太多了,核桃上有多少个小葫芦他都数得出来。他问售货员: “这对核桃是什么人卖的?”“保密。”“原先核桃有两个平绒 小口袋装着的。”“有。扔了。你怎么知道?”“小口袋是我缝 的。”“?”傅玉涛看了看标价:外汇券250。 这时进来了一个老外。老外看了看,问:“这是什么?”售
节安排的探究题,所谓“角度”“层面”不外乎情节自
身、人物形象、主题表现(情感表现)这些内容。
其实,在情节、人物等诸要素内,任何一个角度又可展现为一 个个更小的角度。如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 阶段,高潮是主要的,结局是关键。人物中又有主要人物、次
要人物、 重要人物、 线索人物等。 这便是“多角度” “深层次”
在出门前关掉,不用按电梯里的数字 “1” ,不用走到大街上和
深吸第一口清晨寒冷的空气,不用坐到冰冷坚硬的汽车里,更不 是不可能被取消的。
用去机场接马克斯。我的朋友马克斯,他现在正在飞抵这座城市,
可马克斯现在来得真不是时候。如此的不是时候,这种情况 也只能发生在老朋友身上,他生活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你真诚地 期盼着他来,而当他坐火车或者乘飞机到来时却永远不是时候。 就两天,怎么忙也得挤出时间给他。意思是取消所有事情,
汪曾祺的小说追求“融奇崛于平淡”的境界,请结合文本 进行探究。 答案 ①故事时间跨度大,叙事有波澜,“子孙万代”得
而失,失而复见,见而又失,情节“奇崛”。
②主人公情感复杂,得到的欣喜,失去的痛苦,复见的惊
奇,最终失去的失落,五味杂陈,情感“奇崛”。
③这些都是通过小人物、小物件、小事件来表现的。
④都是通过平静从容的语言来叙述描写的。
是全黑的,只是在窗户上洒落有一缕平常的城市微蓝的晨 光——它由白色的街灯和对面房屋以及我们这栋楼房的窗户 里散发出昏黄的灯火混合而成。黄昏时它是令人愉快的,而 清晨让人无法忍受。我听见了很多声音。这是城市在喧嚣。 住在我们这栋楼里的居民正在离开家出门,他们在去上班或 者送小孩去什么地方:爬楼梯的脚步声,电梯的呼隆声,单 元大门不断的开关声。我听见,院子里人们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题干第一句就是提示性
语言,可以就这种短小段落对情节、叙事等作用来
探究。
①表明观点+结合文本(或联系现实)阐述理由
答
案
②观点+依据(或依据+观点) 注:①探究要多角度、多层面展开,哪怕只有一个 观点,也要在“阐述理由”上多角度展示。 ②小说探究角度多是在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手 法几个层面内展开;即便是一个角度(如人物角度),也
“ 真的葫芦是生成的,假 ‘ 子孙万代 ’ 动过刀,有
的葫芦是刻出来的。这对核桃可够年份了。大概已经经
过两代人的手。没有个几十年,揉不出这样。你看看这
颜色:红里透紫,紫里透红,晶莹发亮,乍一看,像是 好东西!好东西!——让给我吧!” “ 傅先生喜欢,拿去玩吧。 ”“ 那,这么着吧,我 给两块钱,算是占了你的大便宜了。”
④小说流露出的感情和“后记”中我的感情一致。 结合文本阐述理由。角度:情感
如何掌握小说探究题的规律特点?
《早餐》原文见学生用书P81
问题例析
小说中的“我”认为这件事具有“无与伦比的美”,请探究文
中“美”的内涵。 考生 答案1 ①女人、青年、长者、做早餐、摘棉花,具有劳动美。 ②女人一家亲情脉脉,全家热情招待“我”,具有人 性美。③一家人吃饭、劳动,表现了生活之美。
很绝望、不顾一切反复地发动汽车的声音。
我是如此希望重新回到梦里。我的意思并不是我做了什么美
梦,而是我想睡去。多么想意志薄弱一次,给所有的人打个电话 说,我病了,撒个大谎,并且把一切都取消。取消一切,最主要 的是不起床,不开明亮的灯,不洗漱不剃须,不穿袜子以及其他 一切,不出家门,不用把钥匙弄得哗啦响,不用把过道里的廊灯
班抄本子。他有个癖好,爱收藏小文物。他有一面葡萄海马镜,
里买的。
一天,小赵拿了一对核桃,请傅玉涛看看。傅玉涛
接过来一看,用手掂了掂两颗核桃,说:“哎呀,这可
是好东西!两颗核桃的大小、分量、形状完全一样,是
天生的一对。这是‘子孙万代’呀!”
“什么叫‘ 子孙万代’ ?”“你看,这核桃的疙瘩
都是一个一个小葫芦。这就叫‘子孙万代’。这是真的 ‘子孙万代’。” “‘子孙万代’还有真假之分?”
记,江苏卷、辽宁卷、浙江卷的探究题则指向小说主题。
既然都指向小说最核心的东西,则可转化常见的思考 模式。如要探究意蕴,则说明意蕴具有多义性、深刻 性,那么它有哪些 “ 多义 ” 和 “ 深刻 ” 呢?顺着这个 方向就可展开探究。又如指向情节的探究题,则可以 这样思考:为什么探究情节 —— 说明情节安排巧妙,
问 ②你从小说×××(人物形象)身 【例】(2015· 浙江卷)第15题, 方 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谁是小说 式 的主人公?请谈谈你的看法。) ③请探究××××句子(标题) 的意蕴。
【例】(2014· 江苏卷)第15题。
①审出探究点,即要探究的是什么。 审 题 要 点
②审出探究提示或暗示。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第19
要
素
可再细化更小角度。
真题例示
(2014· 新课标全国Ⅱ,11)《鞋》原文见学生用书P83 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 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情节。“后记”的作用,可以 说是写作说明,也可以说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 文本从上述不同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问题
诊断
探究角度单一、交叉,未能充分展开。 考生答案1中的第②点、考生答案2中的第①点答得很
剖析 矫正
好,但考生答案1中的①③角度有点交叉;考生答案2 中②~④点看似四个角度,实则是一个角度:人性、
人情美。考生答案1、2只涉及了“景”“情”角度,
尚有“理”角度未涉及。
满 分 答 案
①环境美:天气虽然寒冷,但山区晨曦却给人美感。 ②人情美:母子之间的融合,父子之间的默契,陌生 者之间的关切。 ③哲理美:劳动创造美,新生展现美,底层闪耀质朴 纯真美。
外面有一层水。这种色,是人的血气透进核桃所形成的。
傅玉涛对这一对核桃真是爱如性命,他做了两个平绒小口袋, 把两颗核桃分别装在里面,随身带着。一有空,就取出来看看, 轻轻地揉两下,不多揉。这对核桃正是好时候,再多揉,就揉过
了,那些小葫芦就会圆了,模糊了。
“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到傅玉涛家来破四旧,把他的小 文物装进一个麻袋,呼啸而去。 四人帮垮台。傅玉涛不再收藏文物,但是他还是爱逛地摊,逛 古玩店。有时他想也许能遇到这对核桃。随即觉得这想法很可笑。
货员:“核桃。”“玉的?”“不是玉的,就是核桃。”“那为
什么卖那么贵?”售货员请傅玉涛给老外解释解释。
傅玉涛说: “ 这不是普通的核桃,是山核桃。 ”“ 山核 桃?”“这种核桃不是吃的,是揉的。”“揉的?”傅玉涛叫 售货员把玻璃柜打开。傅玉涛把两颗核桃拿在手里,熟练地揉 了几圈。
“ 揉,有什么好处? ”“ 舒筋活血。 ”“ 舒,筋,活,
观点二:“后记”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表明观点
①小说的情节和“后记”有相似之处; 结合文本阐述理由。角度:情节
②小说中的“那个人”和“后记”中的“我”情况也很相似; 结合文本阐述理由。角度:人物
③小说中的不少地方暗示女主人公守明的遭遇和“后记” 结合文本阐述理由。角度:人物 中“那个姑娘”的情况很相像;
“ 理由 ” 可以在文本内多角度展开,也可以 “ 内引外
联”;“理由”部分要有理有据,层次分明。
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子孙万代
汪曾祺
傅玉涛是“写字”的。“写字”就是给剧场写海报,给戏 一个 “长乐未央” 瓦当, 一块藕粉地鸡血石章, 一块“都灵坑” 田黄……这些小文物大都是花不多的钱从剧团打小鼓的小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