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艺术歌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教学设计

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教学设计

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教学设计本节课选自“人音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在音乐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六百多首艺术歌曲的作品量,更使他无愧“歌曲之王”的称号。

本节共给出舒伯特三首艺术歌曲《魔王》、《鳟鱼》、《菩提树》让学生聆听。

由于时间限制,本节课只把《魔王》当作聆听和分析的对象,重点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目标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感知能力,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掌握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运用已学知识(节奏、力度、速度、音色、旋律)分析《魔王》的创作手法,总结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3.情感目标:聆听不同版本的《魔王》,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深入理解舒伯特的音乐内涵。

教学重点总结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要素来分析《魔王》。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角色扮演的服装。

教学方法1.视听法:通过聆听《魔王》,让学生感知音乐情绪。

2.提问法: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积极主动的思考。

3.参与法:通过角色扮演朗诵诗词,在活跃了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让学生更深刻的体验了几个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4.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用已知的方式来分析、总结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脉络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一定都听过许多的故事。

今天老师也想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比较特殊的是,我的这个故事将会以音乐的形式呈现在你们耳畔。

聆听《魔王》(李斯特改编的钢琴版本,演奏:王羽佳)。

问题:在听的过程中,你的脑海里都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回答:……(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构思情节,把自己带入到音乐的情境当中,去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

)老师讲述故事的大致情境:在一个寒风呼啸的深夜里,一位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章节一:舒伯特的生平与艺术歌曲的发展1.1 引入:介绍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的生平背景和音乐成就。

1.2 学习目标: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对艺术歌曲的贡献。

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和发展。

1.3 教学内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介绍:生平、创作背景、艺术歌曲的定义。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旋律、和声、伴奏、情感表达。

1.4 教学活动:观看舒伯特的生平介绍视频。

分组讨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分析舒伯特的代表作《魔王》的艺术特点。

章节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2.1 引入:介绍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的背景和主题。

2.2 学习目标:分析《魔王》的旋律、和声和情感表达。

理解《魔王》的歌词意义和主题。

2.3 教学内容:《魔王》的歌词分析:意义、主题、情感表达。

《魔王》的旋律和和声分析:曲式结构、旋律线条、和声进行。

2.4 教学活动:听赏《魔王》的演唱版本。

分组讨论《魔王》的歌词意义和主题。

分析《魔王》的旋律和和声特点。

章节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野玫瑰》3.1 引入:介绍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野玫瑰》的背景和主题。

3.2 学习目标:分析《野玫瑰》的旋律、和声和情感表达。

理解《野玫瑰》的歌词意义和主题。

3.3 教学内容:《野玫瑰》的歌词分析:意义、主题、情感表达。

《野玫瑰》的旋律和和声分析:曲式结构、旋律线条、和声进行。

3.4 教学活动:听赏《野玫瑰》的演唱版本。

分组讨论《野玫瑰》的歌词意义和主题。

分析《野玫瑰》的旋律和和声特点。

章节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4.1 引入:介绍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的背景和主题。

4.2 学习目标:分析《菩提树》的旋律、和声和情感表达。

理解《菩提树》的歌词意义和主题。

4.3 教学内容:《菩提树》的歌词分析:意义、主题、情感表达。

《菩提树》的旋律和和声分析:曲式结构、旋律线条、和声进行。

4.4 教学活动:听赏《菩提树》的演唱版本。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舒伯特的歌曲》教案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舒伯特的歌曲》教案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舒伯特的歌曲》教案设计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并体验三首歌曲的不同情绪,能够随音乐哼唱,理解记忆音乐主题。

(二)能够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感兴趣,乐于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三)初步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他对音乐的贡献,知道“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音乐知识。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一)重点: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感受其风格特征。

(二)难点:体验三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二)展开: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

(三)深入:进一步了解艺术歌曲的与特点。

(四)拓展:了解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情况。

四、教学资源(一)教师:1.利用配套教学参考书和课件资源。

2.自选一首舒伯特歌曲做范唱,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二)学生:1.自主学习查找舒伯特对相关资料,制成课件展示交流;同时了解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情况。

2.学唱一首经典歌曲在课上演唱,汇报学习成果。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一)学习鉴赏:认真聆听教材提供的三首作品,学唱《鳟鱼》,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了解其风格特征。

(二)聆听教师和个别学生的演唱,直观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与风格。

(三)观赏教师提供的影视资料,感受艺术家对舒伯特歌曲的解读。

(四)探究感悟:在充分聆听、鉴赏的基础上,探究舒伯特艺术歌曲所蕴含的深层内容,了解作者本人内心世界的情感。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情况,拓展学生视野。

七、教学评价设计(一)让学生将本课歌曲进行演唱,个人、分组、自由组合,形式均可。

(二)引导学生对歌曲《魔王》进行即兴模仿表演。

(三)写一篇学习体会,对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感想。

音乐家舒伯特教学设计

音乐家舒伯特教学设计

音乐家舒伯特教学设计第一篇:音乐家舒伯特教学设计第五课音乐家舒伯特一、教学目标:1、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学习他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精神。

2、能认真听赏歌曲《鳟鱼》、乐曲《鳟鱼五重奏》,了解其音乐形象,体验、辨别音乐情绪的转变,并能积极参与表现。

3、能认真听赏钢琴独奏曲《军队进行曲》,感受乐曲表现的雄壮有力的情绪,并能在听赏音乐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角色积极参与表现。

4、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学会演唱歌曲《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美境,并试着用竖笛或口琴吹一吹。

教学重点:听赏、演唱舒伯特的几首代表作品,了解其音乐情绪与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舒伯特作品的音乐形象,并能做简单的曲式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9课时一、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学生随《军队进行曲》的音乐进教室。

师:在欧洲,有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生:……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维也纳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播放:专题片《音乐之都维也纳》。

老师随画面进行介绍。

师: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去年,咱们湖南湘西就有一位著名歌唱家维也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来,让咱们一起说出她的名字——宋祖英。

师:宋祖英的成功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我们湖南人的骄傲。

让我们为她鼓掌祝贺!课件展示:宋祖英独唱音乐会画面。

二、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1、导入师:在维也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众多音乐家中的一位,他就是一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连环画(1)看一看。

(2)说一说。

师:看了这段连环画后,你了解了舒伯特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小姐:同学们说得很好,在生活、学习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你们能像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有成功的一天。

《第二十六节 舒伯特》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二十六节 舒伯特》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舒伯特》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2. 通过欣赏和演奏舒伯特的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欣赏水平。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2. 难点:演奏舒伯特的作品,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舒伯特的音乐作品CD,包括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

2. 准备钢琴或其他乐器,以便进行演奏和教学示范。

3. 准备一些基本的音乐器械,如音叉、乐器模型等,以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构成元素。

4. 制作教学PPT,包括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的介绍,以及音乐理论知识的基本观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欣赏:播放舒伯特的《摇篮曲》(教师用钢琴伴奏),请学生欣赏并感受音乐。

2. 音乐知识:介绍舒伯特及其作品风格,引出本课主题《摇篮曲》。

3. 师生互动:请学生谈谈对这首曲子的初步感受,引导他们表达对音乐的个人理解。

(二)新授1. 歌曲学唱:教师范唱《摇篮曲》,请学生仔细体会歌曲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技巧学习:学习演唱摇篮曲的技巧,如节奏、速度、音色等。

3. 拓展思考:请学生思考并讨论其他摇篮曲的特点和风格,尝试总结摇篮曲的一般特点。

4. 实践创作:请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摇篮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互动环节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舒伯特的其他作品,并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2. 师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舒伯特的音乐世界。

3. 音乐游戏: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通过游戏进一步加深对舒伯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四)小结与作业1. 小结本课内容,强调舒伯特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2. 作业安置:请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舒伯特的其他作品,并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简单的摇篮曲。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舒伯特的音乐风格,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特征。

高中音乐《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聆听《魔王》《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运用感受、体验、合作、表现等方法,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了解外国及我国的艺术歌曲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魔王》《鳟鱼》,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风格特征。

【难点】把握艺术歌曲的概念及风格特点。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一)表演导入1.教师演唱舒伯特《摇篮曲》,询问作品名称、情绪特点及作者,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所弹唱的作品为《摇篮曲》,作品的情绪是梦幻的、恬静的。

作者是舒伯特,引出课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3.简介舒伯特师: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

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既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

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

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二)探究歌曲1.作品《魔王》。

A.提出问题: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作答。

教师总结:情绪是紧张地、不安的。

歌曲主要描绘了,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病重的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企图夺走儿子生命,最后儿子死在了父亲的怀中。

B.感受作品的演唱方式,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演唱技巧高吗?为什么?(男声独唱,演唱出紧张的气氛,并一人诠释四种角色) 对比听音乐片段体会歌曲高潮的安排:孩子音调越来越急,越来越高,魔王也由轻快诱惑的音调到最后凶恶坚定的语气,推向高潮。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讲课人:宋延华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类型:音乐欣赏课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内容。

这一章节介绍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

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二)本节课内容适合音乐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

(三)本课分别从艺术歌曲《鳟鱼》和《魔王》中体验和分析艺术歌曲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能力与音乐感受能力。

他们正值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歌曲《鳟鱼》和《魔王》,感受、体验音乐思想情绪,理解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兴趣,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提高辨认是非的能力,面对社会中的种种诱惑能够学会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了解著名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代表作,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演唱、启发、讨论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鳟鱼》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会演唱第一段;欣赏《魔王》,对其角色进行划分、分析人物的形象以及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体验歌曲的整体效果。

2、分析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二)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艺术歌曲《鳟鱼》和《魔王》挖掘出艺术歌曲的特点。

高中音乐鉴赏舒伯特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舒伯特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舒伯特的歌曲》教案音乐鉴赏《舒伯特的歌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

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

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个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

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1、《魔王》(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2)、聆听《魔王》听前提问: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1)聆听中文版《鳟鱼》①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②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2)聆听原文《鳟鱼》(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全一册鉴赏课《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全一册鉴赏课《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舒伯特的歌曲》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美妙,增加学习音乐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欣赏、小组合作等方法,增强音乐表现力、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能力: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并能感知歌曲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舒伯特歌曲的魅力教学难点: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演唱法、聆听法、谈话法(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展示舒伯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并顺势介绍舒伯特作为歌曲之王,一生写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在艺术歌曲的领域上的成就颇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伯特的作品,去感受他作品中的音乐魅力吧,一起学习《舒伯特的歌曲》。

(二)新课讲授1、播放《魔王》,并思考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几个人物角色?明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提问:由几个人演唱?明确:对学生回答设误,并补充:一人演唱多个角色。

引出艺术歌曲的第一个特点【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较高】3、再放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氛围和情绪是怎样的?明确:生(紧张慌张。

一直有声音哒哒哒地响。

)师总结:艺术歌曲的第二个特点:追问:如果没有三连音会有这样紧张的特点么?(显然没有,因此)【钢琴伴奏有重要作用,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播放《鳟鱼》,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明确:生动、轻松、活跃(补充介绍歌曲内容)5、引导学生思考:《魔王》和《鳟鱼》的作词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明确:都是知名的文坛大家:歌德、舒巴尔特。

顺势引出艺术歌曲第三个特点:【歌词往往采用名家诗作】(三)巩固提高1、播放《菩提树》歌曲,小组讨论:《菩提树》的艺术特点体现在那些方面?明确:歌词都是名家诗作;钢琴伴奏三连音体现摇动树梢的感觉(432);对演唱者的技巧要求也很高。

四、小结作业师生总结。

(艺术歌曲的三个特点)。

上网搜集关于中国的艺术歌曲,下节课交流分享。

五、板书设计舒伯特的歌曲特点: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较高钢琴伴奏有重要作用,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歌曲往往采用名家诗作。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奇特艺术风格和重要性。

2. 掌握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舒伯特歌曲中的音乐语言和诗歌的结合。

2. 难点:将个人情感与舒伯特歌曲产生共鸣,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舒伯特的艺术生平宁成就、舒伯特歌曲的精选片段等。

2. 准备舒伯特歌曲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3. 准备用于教室讨论和互动的材料。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音乐背景和兴趣,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

教室可以尝试以下几种互动的材料:1. 乐器:提供一些适合初学者的乐器,如吉他、钢琴、小提琴等,让学生们可以亲自尝试演奏。

这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元素。

2. 音乐卡片:制作一些包含音乐术语和乐谱的卡片,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知识。

3. 音乐书籍:提供一些适合初学者的音乐书籍,如孩子音乐启蒙书籍、简单的音乐理论书籍等。

学生们可以在教室上互相阅读和讨论,增加他们对音乐的了解。

4. 音乐软件:利用一些适合初学者的音乐软件,如音乐制作软件、音乐游戏软件等,让学生们可以在电脑上进行互动学习。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通过以上互动的材料,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增加教室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和价值,掌握演唱技巧,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和价值,包括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漂亮性、和声的丰富性等。

同时,教师将介绍舒伯特的艺术观和创作理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艺术歌曲舒伯特教学设计

艺术歌曲舒伯特教学设计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姓名:张雪云工作单位:陇县第二高级中学学科:高中音乐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感受音乐情绪,体会音乐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追寻歌曲所蕴涵的深层内容,初步认识曲子所表达的艺术性。

2.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初步感受他为世人留下千首不朽之作的艺术精华,学习他为了音乐而甘于寂寞、执着追求艺术的高贵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听——唱——分析——讲解——讨论——实践”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层层深入地学习。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听、唱、对比等方式欣赏艺术歌曲《鳟鱼》、《菩提树》、《魔王》,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学习相关音乐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感受其风格特征。

2、通过聆听、演唱、朗读、律动、师生共同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体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三、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互动法2、学习方法:体验法、实践法3、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聆听两首曲子《命运交响曲》《摇篮曲》思考:听乐曲片段请说出乐曲的名字?谁的作品?乐曲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2、老师点评:作品时代不同,所表现的方式也不一样,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提倡“理性、自由、平等、博爱”,音乐风格简洁明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种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的音乐,刚才我们听的《摇篮曲》就是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舒伯特的代表作。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大师,聆听他的作品,感知这一时期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性。

3、板书课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二)新授1、作者简介世界歌曲之王——舒伯特(奥地利)a.随着优美的旋律,看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小视频。

(学生讨论互评感知)b.请同学们点评伟人。

c.老师点评:一生清贫、对艺术执着600多首作品、将艺术歌曲潜能挖掘、誉为世界歌曲之王)他的音乐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性呢?那就让他的作品说话,下面让我们共同去听,一起来唱三首他的歌曲,感知舒伯特作品的独特魅力,从而进一步认识一代音乐大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被认为是艺术歌曲之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欣赏其音乐魅力,并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点;欣赏舒伯特的代表作品;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第二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点2.1 艺术歌曲的定义艺术歌曲是一种诗歌与音乐结合的艺术形式,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

它通常由诗人提供歌词,作曲家根据歌词创作旋律,再由钢琴伴奏。

2.2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点2.2.1 旋律优美动人:舒伯特的旋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富有表现力。

2.2.2 和声丰富:舒伯特在和声处理上具有高超的技巧,使音乐充满色彩。

2.2.3 钢琴伴奏丰富多样:舒伯特的钢琴伴奏既有独立性,又能与歌声相互交融。

2.2.4 歌词文学价值高: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多选用诗歌作为歌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舒伯特的代表作品欣赏3.1 《魔王》《魔王》是舒伯特根据歌德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表现了父亲对患病儿子的关爱与无奈。

3.2 《野玫瑰》《野玫瑰》是舒伯特根据海涅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描绘了一朵野玫瑰的美丽与凋谢。

3.3 《菩提树》《菩提树》是舒伯特根据缪勒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表现了佛教徒对菩提树的向往与虔诚。

3.4 《鳟鱼》《鳟鱼》是舒伯特根据海涅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通过描绘鳟鱼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5 《小夜曲》《小夜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表达了恋人间的衷情。

第四章:音乐鉴赏技巧4.1 关注旋律线条:欣赏音乐时要关注旋律的走向,感受其优美与动人之处。

4.2 分析和声处理:了解和声的运用,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4.3 关注钢琴伴奏:欣赏钢琴伴奏的独立性与歌声的相互交融,体会音乐的丰富性。

4.4 文学鉴赏:了解歌曲背后的诗歌,提高音乐鉴赏的深度。

第五章: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欣赏了其代表作品,并掌握了一定的音乐鉴赏技巧。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使学生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的特点,提高他们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音乐专业学生或对古典音乐有兴趣的人士。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 掌握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基本特点。

3. 学会欣赏并分析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舒伯特的生平介绍。

2.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定义及特点。

3. 舒伯特的代表作品介绍。

4. 艺术歌曲的欣赏与分析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舒伯特生平、艺术歌曲特点及欣赏方法。

2. 示范:播放舒伯特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讨论:分组讨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欣赏心得,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4. 实践:让学生尝试分析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舒伯特代表作品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15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2课时:介绍舒伯特生平及其艺术歌曲特点。

第3-4课时:欣赏舒伯特的代表作品《魔王》和《菩提树》。

第5-6课时:分析《魔王》和《菩提树》的旋律、和声和结构。

第7-8课时:欣赏舒伯特的另一代表作品《小夜曲》和《摇篮曲》。

第9-10课时:分析《小夜曲》和《摇篮曲》的艺术特色。

第11-12课时:讨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第13-14课时:实践环节,学生自行分析舒伯特的其他艺术歌曲。

第15课时:课程总结和反馈。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舒伯特艺术歌曲集、音乐鉴赏教材。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播放器。

3. 网络资源:相关视频、音频和图文资料。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

2. 注意调整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

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

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

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中的内容。

这一章节介绍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

本课重点熟悉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行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同学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1)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观赏艺术歌曲《魔王》等,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2)通过老师演唱、启发、同学演唱、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同学充分参加课堂。

(3)体会艺术歌曲中人声与钢琴伴奏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

依据如上阐述,我指定本课重难点如下:本课重点是: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观赏艺术歌曲《魔王》,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本课难点是:体会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增加同学对艺术歌曲观赏、演唱的爱好。

二、学情分析同学经过学校与学校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

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同学情感需求剧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同学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同学的生活态度。

三、教法分析:老师主要采纳示范法、情境法等引导同学关注音乐要素。

四、学法分析:同学通过倾听、感受、体验、演唱等方法,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采纳的是情境导入法。

老师钢琴原谱伴奏,为同学演唱舒伯特德语艺术歌曲《摇篮曲》,引导同学进行思索:这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同学回答,老师引出课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

(二)简介音乐家舒伯特。

我在课前引导同学分组搜集舒伯特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请同学争论、共享舒伯特生平、艺术作品及艺术成就。

《舒伯特音乐教案》(精选8则)

《舒伯特音乐教案》(精选8则)

《舒伯特音乐教案》(精选8则)舒伯特音乐教案(精选8则完整版)引言本教案收集了舒伯特的8首著名音乐作品,旨在通过这些作品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教案包括了课堂活动、讨论和听力练,旨在帮助学生对舒伯特的音乐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案一:《冬天》- 目标:通过听力训练和讨论,学生能够体会到《冬天》音乐中的寒冷和悲伤情绪。

- 活动:播放《冬天》音乐片段,让学生描述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情绪。

教案二:《小夜曲》- 目标:通过分析音乐结构和旋律,学生能够理解《小夜曲》中的浪漫主题。

- 活动:指导学生分析《小夜曲》的乐曲结构和旋律,并与他们分享音乐中的浪漫元素。

教案三:《幽默交响曲》- 目标:通过欣赏和分析,《幽默交响曲》帮助学生理解舒伯特音乐中的幽默元素。

- 活动:向学生介绍《幽默交响曲》中的幽默元素,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分析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幽默点。

教案四:《死与乐》- 目标: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死与乐》中的生命与死亡主题。

- 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死与乐》的诗意和主题,让他们表达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

教案五:《巴洛克舞曲》- 目标:通过分析音乐特点和历史背景,学生能够理解巴洛克音乐在舒伯特作品中的影响。

- 活动:向学生解释巴洛克音乐特征,播放《巴洛克舞曲》片段,并让学生描述他们在音乐中听到的巴洛克元素。

教案六:《魔王弦乐四重奏》- 目标:通过听力练和讨论,学生能够感受到《魔王弦乐四重奏》的激情和力量。

- 活动:播放《魔王弦乐四重奏》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激情和力量。

教案七:《法兰西三部曲》- 目标: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法兰西三部曲》中的法国风情。

- 活动:指导学生分析《法兰西三部曲》的音乐特色,并与他们分享音乐中呈现的法国文化元素。

教案八:《阿瑟王传奇》序曲- 目标:通过欣赏和讨论,《阿瑟王传奇》序曲帮助学生理解舒伯特音乐中的史诗感和戏剧性。

- 活动:播放《阿瑟王传奇》序曲音乐片段,让学生讨论音乐中传递的史诗感和戏剧性。

歌曲《摇篮曲》(舒伯特)教学设计

歌曲《摇篮曲》(舒伯特)教学设计

歌曲《摇篮曲》(舒伯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3.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学方法: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播放舒伯特《摇篮曲》。

师:这首曲子长不长?师:这样一首不长,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短小精练的乐曲,居然能卖到4万法郎,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名字和来历?2.播放视频《舒伯特摇篮曲的来历》。

3.师:是啊,正是因为这首曲子好听而又简单,才被千家万户所知晓。

当我们还是小宝宝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就经常摇着摇篮,哄我们入睡,现在,我们就跟随音乐一起,轻轻抱起你们的双手,哄你们手中的小宝宝入睡吧。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初听,跟随歌曲一起做律动,感受歌曲的宁静,温柔。

2.师:视频中出现的小宝宝们,他们是几胞胎啊?(三胞胎)。

师:刚才摇的时候,大家摇得真棒!那么,谁知道哄小宝宝入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轻轻地,慢慢地,温柔地)。

师:而且,我们的嘴里,还要轻轻地念些什么,来帮助小宝宝入睡,刚才的歌曲中是怎么来哄小宝宝入睡的呢?(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3.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的伴奏,一起轻轻地,慢慢地,温柔地,来哄这三个小宝宝入睡吧。

4.师电子琴伴奏旋律,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注意部分词语念法上节奏的纠正。

5.大家念得真好!我们的宝宝已经睡着了,它睡着的时候,也会想着它的爸爸妈妈刚刚为它哼唱的旋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到宝宝的梦境中,看看它究竟梦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旋律)。

6.请大家用“la”来轻轻地,温柔地演唱唱这条旋律,同时注意坐姿。

舒伯特教学设计

舒伯特教学设计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教学设计宁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李琦一、教学设计理念1、教材分析欣赏一:《魔王》,原为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描写的内容是: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中,魔王用尽各种办法引诱和威逼孩子,父亲竭尽全力安慰、保护孩子,但孩子依然惊恐而死。

这首歌是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

歌曲采用通谱歌的创作手法,一气呵成,具有十分宏大的气势。

曲中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分别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的角色。

钢琴伴奏以马蹄急奔的节奏,贯穿全曲。

欣赏二:《鳟鱼》,是舒巴尔特的一首抒情诗,由于政治原因,当时作者被关进监狱,为了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写了许多抒情诗。

艺术歌曲: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的钢琴伴奏。

对演唱技巧有较高的要求。

2、学情分析从教材内容来看,《鳟鱼》《魔王》是舒伯特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鳟鱼》属于抒情性一类,于生动形象中表达深刻的思想。

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魔王》歌词虽是诗歌形式,但内容具有鲜明的叙事情节性,急迫的钢琴伴奏音型,朗诵式音调,随歌词语气、情绪而变化的频繁变化的调性、和声等,使歌曲具有强烈戏剧性效果。

属于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戏剧性表现一类;而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来说,主要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意境来创作,作曲家成功地把文学语言转变成音乐语言,所以对作品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歌词。

而学生对舒伯特并不陌生,像《小夜曲》、《摇篮曲》等都是些耳熟能详的作品,至少会有些印象,所以在本课的学习中,进一步进行体验、探究性的学习了解歌曲怎样通过音乐要素表现歌词意境,认识艺术歌曲的基本特征,初步体会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欣赏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

(2)探讨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定义和艺术特点,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重要的代表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伯特艺术歌曲》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与技能:
1.欣赏《魔王》、《小夜曲》和《菩提树》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了解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2 .通过对《魔王》的分角色演绎,塑造人物形象感受音乐所展现的气氛与情感。

感受浪漫派音乐魅力和舒伯特音乐与浪漫主义诗歌的联系。

3.欣赏《菩提树》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主要的代表作,并了解形成其音乐风格的社会原因。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钢琴现场伴奏、示范演唱、让学生分角色朗诵体会音乐内涵以及欣赏分析、对比、提问、讨论、思考创造、律动等多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舒伯特的音乐特征和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旋律、调式及和声色彩、伴奏及音乐情绪的把握,认识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艺术歌曲的美妙。

让高雅艺术的灵魂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这种音乐艺术结合着诗歌文学艺术,歌曲蕴含了更深层的内容,迂回的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很能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

歌曲充满正能量,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和学习热情。

2. 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在如今流行歌曲风靡校园的时代,学生对艺术歌曲知之甚少,在一节课里面要充分展示艺术歌曲的魅力稍有困难,所以通过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歌曲角色和朗诵歌德的诗歌,从文学入手进而学习歌曲的旋律、和声、节奏。

选取舒伯特典型风格的三首作品欣赏,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项目内容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声乐套曲的音乐文化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信息)
对于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艺术歌曲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对于现在全民选秀的世道,唱歌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喜欢的,但演唱能力层次不齐,对歌曲的理解也不充分。

所以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艺术歌曲的音乐作品,能够深入的领略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就需要从音乐的表现要素、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演奏法、音乐风格发展史等方面去做功课。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小夜曲》
感受舒伯特音乐风格,现场吉他和口风琴演奏舒伯特《小夜曲》片段
2、介绍舒伯特
舒伯特生平及主要代表作
舒伯特艺术成就
舒伯特音乐风格
3、欣赏与表演《魔王》及歌德诗作
分角色饰演歌曲角
4、舒伯特与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异同对比
5、聆听《菩提树》了解声乐套曲及艺术歌曲的创作和社会背景
6、课堂小结激发音乐热情,了解学生的音乐生活情况和课堂掌握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