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三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第一节意识的起源一、意识的起源现实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在发展的自己的对立物——意识。

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呢?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科学研究成果,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它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在地球这个自然物质世界上,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在三个决定性的环节:第一,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自然界的无生命物质都具有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的反应,即物体由于其他物体的作用而产生机械状态、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的改变。

例如,物体位移、岩石风化、铁生锈,等等。

这种反映形式的特点是物体以自身的变化“反映”外界环境对它的作用。

这种变化使物质改变其原来的存在状态。

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有生命物质,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

刺激感应性是低等生物,包括原始动植物都具有的一种对外界的反映形式: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光线、温度、声音、水分、肥料和食物等构成的刺激发生反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它的根系扎向土壤中有水和肥的地方;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它,遇到不利因素就迅速避开等。

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到刺激感应性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它说明,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到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的产生,是物质世界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这就驳倒了一切唯心主义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生命和意识的根源的观点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低等生物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比较单纯,因而它们只需要,也只具有刺激感应性。

随着生物自身的发展,它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刺激感应性已经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维持生存。

在这种条件下,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产生了动物的感觉。

动物的感觉有自己的物质基础,这就是专门反映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例如,蜘蛛能感觉到落入蛛网里的苍蝇、小虫等引起的震动,蜜蜂能感觉到花儿的气味和颜色等;随着低等生物发展到高等动物,他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了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大脑。

第三章 中国古代哲学

第三章 中国古代哲学

4
红线表示相生,蓝线表示相克



相生: 水——木—— 火——土——金 相克: 金——木—— 土——水——火
5
6
(2)阴阳:

最初的概念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老子 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阴阳对立: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 阴阳互根: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 阴阳消长: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 阴阳转化: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状态只有五种:一是阴消阳长状 态;二是阳消阴长状态;三是重阳极限状态;四是重阴极 限状态;五是阴阳平衡状态。
(一)儒家创始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思想核心‚仁‛,其涵义有四, 一是‚仁者,人也,‛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二是‚仁者,爱人‛,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 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 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宽容忠恕的精神 四是‚杀身成仁‛。把‚仁‛作为做人的最高的 标准
21
原始儒家的精神p246



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 一种根源感。 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 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 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 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 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
22
三、原始道家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 子》和《庄子》两本书是把握道家思想的 经典 《老子》五千言为老子的专著,前后理论 一贯,层层推出,哲理博大精深,是一部 哲学诗,用韵精细。 《庄子》一书,其中《内篇》是他所作, 而《外篇》和《杂篇》出于门徒之手。整 个一部庄子的哲理性也很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第二章内容讲世界的本质、本原,讲“世界是什么?”也就是讲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那是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是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第三章内容讲“世界的状态”。

讲各种事物间的关系,就是讲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

唯物论是马哲的基础,辩证法是马哲的“灵魂”,形容它无处不在。

唯物论和辩证法在马哲体系中是自觉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它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它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二者不可分割地科学地揉合在一起。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第一节是辩证法部分的小绪论)一、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一方面与唯心主义辩证法根本不同,另一方面也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同,是迄今为止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1、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定义有三种相似的说法,实质上是一致的。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总纲)(1)讲联系联系的观点(2)讲发展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叫总纲,也是它的基本观点。

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宇宙间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孤立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和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同时也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静止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在这里,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完全是一致的。

3、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主要内容(1)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它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具有暂时性和过程性,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是普遍规律;稳定和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运动、发展是绝对的、普遍的;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犹如智慧的大树,主要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三大规律”的学说是它的“主干”,“五对范畴”是它的“枝叶”。

A、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五对范畴二、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性和系统论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万事万物纷繁复杂、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它们没有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第四章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第四章实践

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 实践的本质 三、 实践的内在矛盾 四、 实践的基本类型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
中国哲学:“践行”、 “实行” 或 “行”,尤指道 德伦理行为。
西方哲学:伦理和政治行为(亚里士多德) 生产劳动——抽象的精神活动(黑格尔) 理论的活动是真正人的活动(费尔巴哈)
性。
• 首先,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是整 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其次, 生产劳动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实 践活动, 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是人 与自然对象之间的物质性的相互作用。
• 最后,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 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它集中体现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意义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一、物 质概念
二、运 动、时 间和空

三、自 然存在 与社会
存在
一、物质概念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人们自然 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杂多与变化的现象中 是否有某种本原性的实在作为其统一的基础。 这就是世界的本原问题或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形成了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观点。
第三个环节:
从动物心理到
人类意识—— 决定性的环节。
意识固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但意识的产生 却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意识是与人类社会一起产 生, 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劳动和语言不仅是人类意识得以产生的主要推动力, 而且还是人类意识不断发展并日趋复杂和严密的主要 推动力。
意识是不能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 意识是物质 的特殊属性, 即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意识就 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 而就其反映的对象和 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

五年制马哲第三章第一节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五年制马哲第三章第一节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
第一节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
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
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
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
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
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恩格斯
联系的涵义
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 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食物链的存在,生动地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实,不只是在 生物界,在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 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 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普遍性的表现
联 系 的 事物内部 普 遍 性 整个世界
事物之间
一切事物都与 周围其他事物 联系着
科学发展观
思维领域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方法论要求: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在了解个别 事物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 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 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影响和 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不见整体。
二、1.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间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的原则是最佳化。
2. 系统论
是撇开具体的物质运动形态,研究系统 的一般规律和性质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
3. 系统方法 就是对系统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 行综合考察,并在动态中协调各要素之间
二、2.联系的条件性
• 联系是普遍的,但是,世界上每一具体联 系又都是有条件的。并非世界上任何两个 事物都有联系。 • 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 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每一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周围的其他事物, 这些事物就是这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授课人所在部门思政部授课班级课题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授课时间教学理念(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2)充分挖掘多种教学资源,用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资料辅助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

(4)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

2、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能力目标】1、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2、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3、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学重点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学情分析这门课程的对象是高职大一的学生。

他们在高中的政治课上,也学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

大一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是学情的有利因素。

然而,一部分学生对枯燥的公共基础课有厌烦情绪。

他们上政治课时,往往是只带耳朵来听,不带书本来记;他们能够理解老师的分析,但不愿意自己去思考。

因此,在讲授这一节时,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和学生形成互动,设法提高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将新学的原理联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学法分析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推理,通过分析得到新的知识。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存在之生产方式4.22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存在之生产方式4.22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 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 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 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 生活的过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刘维春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 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 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 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 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 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 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 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 第三大章 的人类上社层会建及其筑发也展或规律慢或刘维快春地发生变革。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 题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 践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反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 性
总特征 三大规律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 展
联系发展的基本环 节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认识 论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 法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 法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思维方 法
将实践引入认 识论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4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
殊形式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社会存在 (三)社会意识 (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五)指导意义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

韩素云
思想道德修养 38
影像资料
课堂讨论
北大高材生殒命雪峰,值不值?
思想道德修养
39
四、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通过俞敏洪的事例,你认为实现人生价值
需要什么条件和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
40
主观条件
选择正确的人生 价值目标,这是 人追求人生价值 的精神支柱
自觉提高自我 的主体素质, 这是实现人生 价值的关键。
思想道德修养
47
俞敏洪:从绝望中寻找
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十年前,可能整个北大 知道俞敏洪这个名字的 人都屈指可数;十年后 的今天,全中国的大学 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 知道中国有个俞敏洪, 有个新东方。
思想道德修养
48
俞敏洪的老家在江苏的农村。经过三年的高考,他终于
在1980年考入了北京大学西语系。俞敏洪说,这是一 种幸运——他本来的目标是江苏当地的师范学院,可是 没想到高考补习期间成绩直线上升,所以干脆报了北大, 没想到竟被录取了。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看来“不堪回首” 的大学生活。用俞敏洪自己的话说,他在大学期间是被 遗忘的角落。从农村来到北大的他,在全新的环境和各 地的同学面前头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渺小。这个曾经的班 长,曾经的孩子王,在北大同学的侃侃而谈面前露怯了, 在“各方神圣”的渊博的知识或出众的能力面前突然感 到了失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郁闷如潮水一样袭来, 让他变得沉默寡言,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结核,使他更 加压抑。大学期间,他几乎没有在北大学生经典的卧谈 会上自信地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没有参加过任何一种学 生活动,没有主动交往过女生,也就没有了竞争的意识 和信心。
思想道德修养 16
选择A 有点悲观型:旅馆的游泳池之类的,一般说来都在 窗边,这种距离感转换成时间轴时,以长久的态度 而言,觉得将来是抓不住的,稍微有点悲观的成分 存在。 选择B 乐观型:看得到旅馆外的东西的距离感,表示你多 少对长远的将来抱有一点展望,一般说来,这是认 为自己的将来很乐观唷。 选择C 超乐观型:可以看到那么远的距离的话,你的将来 是不是很安乐、无忧无虑呢?不过,比起忧郁地沈 思,还不如开朗一点更能招来运气。 选择D 严重悲观型:只有看到这么近的东西,你的未来观 实在是非常悲观!已经少有乐观想法,是不是已全 部都像河水一样流光啊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课件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课件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纲挈领: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
运动的含义
2
一.物质和运动的关 系
不可分割 ● 物质是运动的物
质 ● 运动是物质的运

检测巩固:
0
1、哲学上讲的运动指( )。
1
一.
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二.
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三.
客观事物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趋向
0
2、“刻舟求剑”故事中那个楚国丢剑者,之所以最后找不到剑,他的错误在于违反了( )
四.
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
一.
质是运动 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
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
三.
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四.
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的原理
D
A
3、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例如生活在地上和水中
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马克
思的上述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4、英国思想家华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 念中运动。”还有人认为:“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方能 保持自己的存在,任何运动又必须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
载体”。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承认( )。
结论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
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 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目的要求:学习本章要求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掌握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主要原理,着重分析以矛盾为核心的发展观,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上,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理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主要内容: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二、质量互变规律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四、对立统一规律教学重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教学难点:对立统一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联系的涵义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对联系范畴的上述理解,包含以下三个要点:第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二,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联系作为一种关系,并不指一般的关系,而是指那种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三,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

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事物的联系总是客观存在的。

(2)承认联系客观性的重要意义首先,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

其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

再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也是指导人们合理建立各种联系的客观要求和实践原则。

3、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章

第三章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第一节唯物辩证法概述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辩证法的发展阶段: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2、唯物辩证是关于联系的学说:(1)联系的含义与特征(2)联系与系统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学说:(1)发展的实质(2)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3)联系与发展的关系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及其对立的表现(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1、矛盾的含义: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3、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方法论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的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1)共性与个性是对立的(2)共性与个性是相互联系的(3)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相互转化三、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发展的不平衡(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含义和关系。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发展的不平衡(1)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评价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的指导意义。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对我们的工作方法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同一性作用的表现(2)斗争性作用的表现:①在事物的量变时期促使事物双方力量彼此消长。

②在事物的质变时期促使事物突破原来的平衡状态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2)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一、质、量、度1、质:(1)含义(2)质与属性(3)质与事物的直接同一性(4)认识质的意义2、量:(1)含义(2)量与事物的非直接同一性(3)认识量的意义3、度:(1)含义(2)认识度的意义二、量变和质变1、什么是量变和质变(1)量变的含义(2)质变的含义(3)量变质变区别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在度的范围。

马克思哲学原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哲学原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B.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 前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 意识
发展史
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 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 决定作用 中的决定作用
(一)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 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 境和人口因素 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 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 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 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等两部 分组成 (3)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 权是核心 (4)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 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 度和增长速度等。
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②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 社会的发展。
人口决定论:人口是决定社会性质 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本原因。
马 尔 萨 斯
3、生产方式 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 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 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 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 产 力 生产方式
◆为何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1、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
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 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 等。
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
其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其二﹐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 方式才能对于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其三﹐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 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从“科学的哲学”(scientific philosophy)到“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的哲学”:1。

反对抽象晦涩的哲学思辩2。

反对建立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3。

以自然科学为真理的范本4。

追求自然科学的明晰性、简洁性与实证性第一节逻辑经验主义“维也纳小组(Vienna circle)”石里克、卡尔纳普、魏斯曼、纽拉特、艾耶尔、汉恩、哥德尔、氟兰克、克拉夫特、考夫曼、门格尔、费格尔1929:《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小组》一、理论来源:1.弗雷格、罗素与维特根斯坦开创的逻辑分析运动2.洛克、贝克莱与休谟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3.由孔德和马赫开创的实证主义思潮4.20世纪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相对论、量子力学、数理逻辑)二、主要观点:1.认识论上的经验主义:我们所有的知识本质上来源于经验2.逻辑与数学的真理是分析真理,可由分析命题中词的意义得到,不反映经验世界的信息3.因此,若命题的真理性不仅仅来源于逻辑,则其中必包含经验内容,这一部分的真理性需要靠经验和观察证实4. 形而上学的命题不是错误的,而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是对命题进行逻辑分析(科学的哲学)三、石里克(1882-1936)1904,在普朗克指导下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2:维也纳大学“归纳科学的哲学”讲座教授,创立维也纳学派1936,去世《当代物理学的空间和时间》,1917《普通认识论》,1918《哲学的转变》,1930《意义与证实》,19361.“批判实在论”(1)先天综合判断不可能数学与几何学是先天分析判断时空与因果律失去了先天有效性(相对论与量子力学)(2)知识与经验经验:对个别事物或属性的体验知识:从经验中找出一般,达到对事物的概念的认识(3)“批判实在论”肯定作为经验知识的对象和科学观察不到的实体存在对于那些不能直观和想象的科学实体,就必须用“概念之网”抓住它们2.哲学的转变(1)以往的哲学史是按照一个绝对真理体系推翻另一个绝对真理体系的矛盾逻辑演进,哲学很难说有什么真正的进步(2)过去时代哲学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是哲学家们总是追求建立一个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过去时代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是认为哲学命题的真正意义和最后内容可以再用陈述来表达,即可以用知识来阐明;这就是形而上学的错误。

第三章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章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
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 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 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 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 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思考和 回答一些深层的问题,如人究竟为什么而 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诸如此类 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生活 环境以及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会有千差万 别的回答,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人生观。 所以,人生观的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是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 第二是人生态度,即做一个什么样的 人。 第三是人生价值,即怎样的人生才有 意义 。
3、人生价值 (1)人生价值含义 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 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 生意义的看法和评价标准,也 就是关于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最
值得去追求、人怎样生活才最
有意义的观点。
(2)人生价值特点
●客观现实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创造性 ●主体差异性
(3)人生价值种类
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1、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3、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案例、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相传,古希腊有一个女面狮身的怪兽,名字是斯芬 克司。它盘踞在路口,向过往行人提出种种质询,谁 若是回答不出。就会被它撕成碎片吞进肚里。 这天, 一个名叫俄狄浦斯的外地来的年轻人经过这里,斯芬 克司故意难为他给他出了一个很难破解的谜语:“什 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傍晚用三 条腿;而腿最多的时候正是它最软弱的时候?” 俄狄浦斯猜中了这个谜语,于是斯芬克司大叫一声, 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俄狄浦斯的答案是这样的: 当人幼年的时候,要用四肢爬行;等长大了,就能站 起来用两条腿行走;到了老年,行走不方便,就要加 上一条拐杖,因而变成三条腿。幼年是人一生最软弱 的时期,所以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人。

哲学三第一节解析

哲学三第一节解析

2024/4/5
27
乎是书传写谬误,窃尝荟萃众本,参互 考订,而其义之难明,音之难通,字为 之释,句为之述,章之不当分者合之, 不当合者分之,自唐以来,诸儒之论莫 不采而辑之,间亦断以己意,附于其后, 然后此书之旨颇为明白。
2024/4/5
28
二、贞观君臣的治国理论与方略
2024/4/5
29
《贞观政要》一书凡十卷,内容包括: 君道、政体、任贤、求谏、纳谏、择官、 封建、尊敬师傅、仁义、忠义、孝友、 诚信、儒学等诸多方面内容。
2024/4/5
3
一、王通的王道政治论
2024/4/5
4
王通,字仲淹(580-617)
约生于北周大象 二年(一说生于隋 开皇四年即584 年),卒于隋大业 十三年,门人称之 曰“文中子”。
2024/4/5
5
(一)王通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
王通的政治哲学的内容可能从三个方 面加以考察。
2024/4/5
2024/4/5
21
突厥人乘机俘掠,以致“黄河之北则千 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至唐 朝初年,全国人口未及隋朝时三分之一。 直到公元632年(贞观六年),自伊洛以 东,及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 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 艰难。
2024/4/5
22
2、统治者的反思
李世民反思隋王朝灭亡的原因。他说:
有书生谒高祖曰:‘公贵人也,必有贵子。’
及见
2024/4/5
25
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
必能济世安民。’书生既去,乃采其语,名之
曰世民。”及长,聪明英武,有大志,能屈节
下士,结纳豪杰,佐高祖以定天下之乱,功业
日隆。隋义宁元年,高祖以唐王受隋禅,国号

马克思主义哲学每章主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每章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1、什么是世界观:(概念)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2、什么是哲学?(概念)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宗教的本质特征,哲学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其本质特征是对神的信仰。

与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宗教不同,哲学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4、艺术的本质特征,哲学与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

艺术作品也蕴含着对世界的根本理解。

与哲学是把握世界的理论方式不同,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审美方式,以艺术形象表达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哲学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则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5、科学的本质特征,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在相当长的过程内,科学以为分化的形态包含在哲学母体之中,哲学和科学的成长过程,就是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事物运动的具体规律不断地成为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哲学则通过对各门学科的概括和总结,从总体上把握世界。

哲学即必须立足于具体科学,又必须保持对具体科学的超越性,揭示科学活动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总结和概括科学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科学成果转化为哲学理论,而且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

6、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的内容及意义。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矛盾。

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的目的、人生价值的理解具体表现为对生死、祸福、荣辱等问题的看法。

意义:人生观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重要地位,肩负着构建人的精神家园的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3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
就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 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 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意识形式和各种社会心理。
h
4
(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地理环境对社 会意识的影响
例1:世界三大宗教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时 间、地点虽然不尽相同, 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 特征──均起源于古代重 要的国际商道附近。
h
5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恒河流域。当 时的印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在西方人眼中,它是"一个富庶的文明社 会"。
基督教最早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地 区地处中东的心脏地带,扼守三条国际 交通线之咽喉,犹如连接东、西方的一 座桥梁,自古就有国际交通枢纽之称, 历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h
18
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 一为灵的,一为肉的; 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 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 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 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现动力和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 力。
h
1
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与社会发展 ■革命和改革 ■科技与社会发展 ■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伊斯兰教兴起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 当时,这是一块荒凉的不毛之地,在恶 劣的自然条件下,游牧经济在半岛的大 部分地区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h
6
不同的地理环境又是形成不同的宗教信 仰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自然条件特别 险恶艰苦,宗教的神秘性和信徒信教的 狂热性就会表现得格外明显。而自然条 件优越的环境下形成的宗教,可能会是 一种和他们的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 重内省的多维哲理思想。
h
12
生产方式
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所有制 分配关系
人们在生产 中的地位及 其相互关系
生产方式:劳动者和劳动资
料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 方式
h
13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
基本制度
阶级结构
社 会
生产 决定
政治观点

方式

法律观点


道德观点
h
7
佛教创立于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富庶的恒河流 域,人们对本土之外的外部世界并无多大奢望。
反映到宗教上即是重内省、宁静勿动,渴求能
远离尘世、超凡脱俗,摆脱世俗杂念,专心修 行,以获佛果; 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一种风雨飘摇、
时局动荡的环境中成长、发展,所以,它适应 社会变革的能力格外强,其宗教信仰的最大特
h
2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解决其
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
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它构成
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 心史观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是两 种对立的历史观。
h
11
(2)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 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 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 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 的更替和发展。
历史继承性 各种形式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能动性
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 社会进步和发展
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 阻碍、延缓社会历史发展
h
16
中西文化比较
严复:
“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 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
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
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
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 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
h
9
中国地处温带大陆,温带气候适中,就 使中国民族形成温和的性格,在天人之 际和人伦的关系上采取持中的中庸态度。 对人谦让,对上尊敬,不喜欢与人发生 分歧和争吵。
h
10
日本的“岛国文化”
1、日本僻处一隅,地域狭 小,其岛国特征制约了其文 化发展。 2、日本文化特征:忧患意 识;双重性格(爱美而黩武、 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 服从而不驯) 3、恬淡静美的“菊”是日 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 “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其接物也,中国美谦虚,而西人务发舒; 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
h
17
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文中指 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 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也; 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 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 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 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 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 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

发展水平
h
14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 关系
(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在阶级社会里其某些形式具有鲜明 的阶级性。
h
15
含义
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
(2) 社会 意识 具有 相对 独立 性
主要 表现
最突出 表现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点是能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抓住普通大众的心 理; 伊斯兰教产生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阿拉伯沙
漠地带,对美好环境的渴求,对舒适生活的向 往,构成其宗教信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
它的教义从表面上看虽然浅显易懂,但却对穆 斯林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h
8
例2:地理环境对中日文化的影响
在地理上,中国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 和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 高原以及云贵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 阻碍,给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 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方 便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形成了一种与外 部世界半开放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文 化大体上是在本土上独立成长,虽偶尔 有外部文化传入,但都无法改变中国文 化的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