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内容摘要: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关键词: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历史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反对历史唯心主义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

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反对英雄史观坚持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否认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且认为历史人物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因为,历史人物的出现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即时势造英雄。

一定的时势造就的英雄必然带有时代的特征。

也就是说,任何历史人物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都具有阶级的制约性。

因此,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两条基本原则:即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总体概况本部分主要围绕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三大问题展开论述。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 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等所组成的综合的有机系统.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徙、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

社会意识: 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2、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从这一根本观点出发,唯物史观认为,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

3、并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这一根本观点出发,唯心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或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看成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 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是特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各要素中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这是在社会认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它不仅从客体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从主体的角度回答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呢?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我们要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认识到人们的自觉活动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穿、住、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若不首先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根本谈不上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而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

同时,劳动群众在生产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生产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这里所讲的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两个部分。

没有体力劳动者积累的生产经验,脑力劳动者的活动就失去了基础;而没有脑力劳动者的总结和概括,生产经验往往不能形成新的科学技术,不能出现新的发明创造。

马克思论文《试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论文《试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论文《试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论文《试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一篇重要的政治哲学思想文章,其中深刻反映了马克思的社会观点和历史观点。

马克思在文章中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

人民群众不仅在革命和社会变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和对人民群众的迫害,反抗运动所面临的困难,都不应该使人们低估人民群众的力量。

马克思在文中还讲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变革中所采用的不同形式。

这些形式包括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旧的社会制度的打破,这些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力量和行动来实现的。

马克思的这篇论文一方面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人民群众与革命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人民群众需要有一个正确的领导,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推动社会变革。

总的来说,《试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的一篇颇具启示性和指导意义的文章,为我们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历史使命,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向。

马哲原理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1

马哲原理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1

唯意志论
“大人物心里 之动进稍易其轨,而 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历史者,英雄之舞 台也,舍英雄几无历 史”。
宿命论
奴隶主贵族是“神 ”用“金子”做的,具 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 工业者是“神”用“铜 ”和“铁”做的,只能 被人统治。
宿命论
宇宙精神是历史 必然性的基础,历史 人物不过是“宇宙精 神”的受托人。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 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 的对立 ◆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 和发展的前提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 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 构成的 2、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 的群众路线,它是一条实现党的政治 任务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根本了群众,是无产 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 发点。
焦裕禄
孔繁森在阿里
群众路线
一切依靠群众,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 量源泉。
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 政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 和工作方法。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 众是国家主人的观念。 其次,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 主,健全民主集中制。
第三,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 官僚主义。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 中的作用
一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 作用的结果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 历史主义原则. 对历史人物的功过 是非,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的 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既不能把他们看得完 美无缺,又不能过分苛求于前人. ◑ 阶级分析的方法. 阶级分析要求把 人物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 阶级发现,应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 把阶级性简单地当作套语来使用.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第三章(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第三章(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PT课件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一)“谁创造了历史?” --对问题的提问
“谁”与“什么人” “创造”? “历史”?
3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 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而已。 ”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 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 动而诞生的过程,是 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 成过程。”
因素)
18
(四)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群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众 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路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线
19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20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 作用的结果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 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9
10
2、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主张,要说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 与历史的关系,考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分清创 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 量与非主导力量。英雄在历史上起的作用往往只 有通过人民群众的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人民群众 才是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力量。
5
关于马克思的“现实的人”
1、“现实的人”首先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 质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而绝 不是在历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的“消极的、精 神空虚的”群氓;
2、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 而不是机械唯物论者想像的“抽象的――孤立的 ――人的个体”;

马克思论文《试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论文《试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内容提要:历史发展告诉人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学说。

而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多数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重要原则。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关键词:人民群众生产力精神物质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社会历史过程都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没有社会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的一切,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的历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于物质生产活动的进行。

那么是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呢?是劳动人民群众。

恩格思说:“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从来没有过一个时期社会上可以没有劳动阶级而存在的。

这个阶级的名称、社会地位改变了,农奴代替了奴隶,而他自己又被自由工人所代替……但是有一件事是很明显的,无论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生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作用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作用课件

社会治理的实践成果需要得到 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只有 得到人民支持的社会治理才能 持久和稳定。
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创新的实践
社会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的重要动力,而人民群众是社会
创新的主体和实践者。
人民群众在社会创新中发挥着创 造力和想象力,能够突破传统思 维和框架,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创新的实践成 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 义,能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
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活动创 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02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推动社会进步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在生产实践中,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还创造了丰富的精 神文化成果,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智力支持。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量。Leabharlann 杰出人物通过自身的智慧、才能 和努力,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普通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 用也不可忽视,每个人的选择和 行动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微妙
的影响。
04
人民群众在当代社会中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集体劳动和协作,实现共同富裕和全 面发展的目标。
历史性
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地位随着社会历史条件 的变化而变化。
实践性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 力。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决定历史发展方向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 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决定了 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 是推动阶级斗争和社会变
革的主要力量。

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摘要;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关于这个问题,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历史观曾经展开激烈对决。

最终有马克思用唯物主义观科学地解释这个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从农民工和网友身上找到人民群众作用的体现。

关键词;人民历史发展作用体现一、人民群众的作用被抹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许多唯心主义的学者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例如帝王将相等,他们的力量可以改造世界,国家的兴亡,朝代的更迭,一切社会的伟大变革,都是英雄伟人的功劳。

而人民群众只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对象,他们盲目地跟从,没有主动性,是历史中的惰性因素。

,尼采说过“超人”的“权力意志”可以改变历史,而人民群众不过是“供实验的材料。

一大堆多余的废品、一片瓦砾场”。

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宣称: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大人物的历史’。

梁启超认为“历史为少数伟大人物之产儿”,他说:“试思中国全部历史,如失一孔子、失一秦始皇、失一汉武帝……其局面当如何?”再例如俄国的民粹派,把人民群众视为无数个“零“,认为只有在他们前头添上英雄人物”实数“的时候,才能变成有效数字。

这些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其研究者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他们抹煞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片面地把人类的发展史看作是英雄的创造史。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本质上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发展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

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上,马克思第一次用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是一切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命运和各种革命斗争的决定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___《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
夫妻关系
家庭关系
师生关系
同事关系
民族关系
阶级关系
科学内涵:
第一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第二,人的本质取决于人的全部社
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社会关系的 某一方面。 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 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 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 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 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 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群众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 群众的 是社会 物质财 富的创 造者
丰收图
人民群众的作用
编钟
人民 群众是 社会精 神财富 的创造 者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 群众是 实现社 会变革 的决定 力量
秋收起义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 党的群众路线及其内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 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 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 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 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 统观念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 偶然有的是必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h
7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 揭示人区
分,人的生存离不 别于其他
开自然界;
动物的特
人 的
自然属性 表现
人的生存和发展受 自然规律的制约;
人有与动物类似的 自然欲求
殊本质
社会性是 人的最主
要、最根

人是社会的产物
本的属性
性 社会属性 表现
人的生产活动具 有社会性
又制约着
人的生活具有社 会性
人的自然 属性
h
8
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
史创造者问题。
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
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
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
演进过程。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
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3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 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 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 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恩选集》V46,P14。
h
4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 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 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 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 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 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 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 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h
18
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马克思第三章第三节_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课件

马克思第三章第三节_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课件

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英雄史观:少数英雄人物 及其主观意志创造历史
18年 10
唯物史观主张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 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 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 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 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 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 用。
18年
黄道婆
爱迪生
高尔基
26
非物质文化遗产
18年
27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 造着社会关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众 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 ,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
18年 11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 发展的前提
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 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 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 做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 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8年 12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 其次,人的本质应该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来决定,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本 质只能被理解为“类”,即是受到一切社会 关系的总和的制约。 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

18年 13
人的本质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实践:人类本质的活动
柏拉图
18年
黑格尔
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 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 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
8
2.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 造的。 这是由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 量的原理得出的,因为生产方式从动态 上看,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 动的主体不是英雄,而是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作用
写成的。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述了 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科技成就, 他是在长期深入生产实际、总结劳动人民 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
德国著名的诗剧《浮士德》,是歌德根
据16世纪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我国著名的
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西
游记》等,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 加工整理而成的。作为记述精神生产的重 要工具——文字,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制约。
其次是政治条件。
政治条件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其中政治制度,
特别是国家制度与群众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在 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所起的历史作用是
大不相同的。总的来说,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
广大人民群众处于被压迫和被奴役的地位,从事 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遭受压抑和摧残,聪明才智得 不到应有的发挥。社会主义消灭了阶级对抗,人 民群众成了国家的主人,这就为充分发挥他们的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 创造者。
在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中, 劳动知识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作用,在任何意义上 都不能否定普通劳动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
创造者。 广大普通劳动群众不仅为思想家、
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
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且还对这些原料作了
英雄中史观的现实可能性。
英雄史观的阶级根源是这种历史观符合剥削阶
级的利益,适应了剥削阶级的需要,因而受到一
切剥削阶级统治者的维护和支持。历代剥削阶级
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和统治,总是对
历史发展的真相作种种歪曲的宣传,百般吹捧他 们的领袖人物和政治代表,极力贬低人民群众的 历史作用。这就是英雄史观的产生由可能变为现 实,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

〇其次,直观与浅薄性。如果回头去
看历史,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往往是:战争、灾难、 政权易位……,更易被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帝王及 其亲属、王公大臣及其奴才、英雄、叛徒、强盗、 妓女……;而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与劳作则往往被 人们忽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人们一窝 蜂地追逐那些影视明星、歌星、球星、名模、电视主 持人、大富豪、气功大师……,各种媒体争着炒来炒 去“几大天王”、“排行榜”等等一点剩饭。不厌其 烦地报导某“歌星”出“专辑”、为某小姐录“写 真”……,
3.1.
(二)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 面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
1 社会存在
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 2)地理环境和人口素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物质前提
3.1.
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 基础
(1)三种错误的历史观
ⅰ 把社会本质神化的神化历史观。
ⅱ 将社会本质精神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包括 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唯意志论和客观唯 心主义的历史宿命论两种基本形式。 ⅲ 把社会本质自然化的自然主义历史 观。
5.1.2
(2)唯心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理论 的缺陷及其根源
第一 它们共同的缺陷是:
其一:思想决定论。仅仅着眼于人们 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其背后的 物质动因,把社会历史看作是思想、意志决 定的历史。 其二:英雄决定论。只看到个别英雄 人物的历史作用,看不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的作用,把社会历史看成是个人决定的历史
目的要求: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 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 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马哲 人民群众力量

马哲 人民群众力量

唯物史观
■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 成 ,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 于解释这些活动 ” 。
■ 人 ,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 ,要说明历史创造者 的问题 ,必须全面 、具体 、历史地考察和分析 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劳动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传播生产经验 ,不断 地改进和发明生产工具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当 代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的产生
认识根源 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 社会历史根源 社会生产力低 ,少数人从事 政治统治 、垄断 精神文化生活 阶级根源 剥削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 ,不敢 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 , 占统治地位的历 史观是唯心史观。
■ 但是19世纪40年代 ,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历 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 , 决定历史发展的是 “行动着的群众 ”。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 成和发展的源泉 。一切科学的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 术 , 归根到底都来源于人的实践(农业、手工业、医药等 方面的科技成就) 。尤其是知识分子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 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制 度的更替 , 最终取决于生 产力的发展 ,但却不会随 生产力的发展自发的实现 和完成 , 必须借助人民群 众的力量 。“人民 , 只有 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 的动力 ”。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 理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能够影响或决定具体历史事件 的发生及其进程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 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杰出人物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的 杰出人物的作用是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果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 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 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 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是一 致的。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史观——恰当肯定人的作用,认为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史观)
唯心史观——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英雄”
的精神(英雄史观) 天命史观 否认人的作用
英雄史观 夸大某些个人的作用
否认人的作用会 自不量力的“英雄” 导致宿命论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 求改进生产关系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
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总是要受到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 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党的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 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党的政治路线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社会性是 人的最主 要、最根 本的属性
又制约着 人的自然 属性
性的关系:
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但是仅凭自 然属性,还不能把人与动物真正区别开来。人的自 然属性并不是以纯粹自然的方式存在的,而是被社 会化了,是社会化的自然属性。离开了人的社会, 它就不再是人的自然属性了,而是动物的属性。
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 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 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 还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关系。
有语言、能思维、 能劳动……
同属于自然界的一部 分;具有类似动物的 自然欲求
人 的 属 性
自然属性 表现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 分,人的生存离不 开自然界; 人的生存和发展受 自然规律的制约; 人有与动物类似的 自然欲求 人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生产活动具 有社会性 人的生活具有社 会性
揭示人区 别于其他 动物的特 殊本质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 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 历史创造者问题。 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 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 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 成和演进过程。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 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 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
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
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 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 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现实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图腾崇拜
劳动或生产实践是人的类本质,是人与动物的根 本区别。是劳动创造了人,使人猿相揖别。找到 了这个标志,也就真正理解了人与动物在其他方 面的区别。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 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 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恩选集》V46,P14。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 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
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唯物史观主张在考察个人的历史作用时,
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 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 的一个“分子”。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 差别。 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要 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简单化。
杰出人物的作用
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策划者 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组织者
(四)人民群众再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集体)————个人
人民群众———————敌人
划分“人民”和“敌人”的根据: 对发展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由当时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来决定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者 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