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3.1.唯物辩证法认为(ABDE)。
3.4.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ABCD)。
A.客观存在的B.复杂多样的C.可以改变的D.可以创造的E.可以随意选择的3.5.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ADE)。
A.系统论不能取代唯物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可以取代系统论C.系统论高于唯物辩证法D.系统论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E.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3.6.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BCE)。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D.发展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移E.新陈代谢就是发展3.7.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因为(ABE)。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旧事物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C.新事物出现时力量大于旧事物D.新事物产生时比旧事物更完善E.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3.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在于主张(ABCE)。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其内部矛盾,还是外力推动的D.事物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E.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僵死不变的堆积3.9.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ABCDE)。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D.它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E.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3.10.可以把发展理解为(ACDE)。
A.事物自己的前进运动B.事物数量的增减C.事物运动过程的飞跃D.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E.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3.11.辩证矛盾是指(AB)。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C.思维中的前后不一致D.主观上发生的错误E.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性质3.1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包括矛盾双方(ABCD)。
B.相互依存C.相互贯通D.相互渗透E.相互排斥3.13.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的是(ABCDE)。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件
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人们正是 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 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案例:
苹果落地是现象,
引力相互作用是本质。
举
例
大海潮汐是现象,月球引力是本质 苹果落地是现象,地球引力是本质 太阳升落是现象,引力作用是本质
其次,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地位不同。
最后,必然性和偶然性二者的作用不同。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联系
第一,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必然性总是与偶然性相联系, 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 必然性不是孤立存在的。 第二,偶然性总是和必然性相 联系,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 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 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35页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 特征之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火水 鱼‛
成语故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
你的幸运数字是……
幸运数字一定能带给你幸运吗?
(2)联系的普遍性
①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②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③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 统一整体和过程。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 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 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 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 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 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 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 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 逝。 恩格斯
3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世界是自然、人、社会的统一》
自在世界与人的世界
• 自在世界(必然王国):在人的活动之
外、尚未纳入人的活动范围的世界。 ——是人类目前无法认识和改造的自然 界,其存在完全是自然的,其运动变化 完全是自发的,一切处于自在的相互作 用之中。
自在世界与人的世界
• 人的世界(自由王国):人的活动现实指向的
对象世界,是作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客体的世 界,打上人的意志印记的属人世界。 ——人的世界不可能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它 以自在世界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自在世界与人的世界的界限不是绝对的。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主体不能离开客体而存在。没有认识和
改造的对象,人的主体地位无从体现。
• 客体也不能离开主体而存在。 • 一个事物在不同主体那里会成为不同的
客体。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 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 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 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 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 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 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 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界限。”
二、劳动是自然、人、社会统一的基础
劳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 然与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也是解决 这些矛盾的唯一现实途径。
劳动使自然界、人、社会统一在 一起。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人作为世界中具有自觉意识的存在物,
主动地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主体——是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
主体一定是人,但人未必是主体。人要 获得主体资格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客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所 指向的对象。并非自然界的所有部分 都是客体;客体不是凝固不变的,而 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 识的关系问题。
生产力是既得的、客观的物质力量,人们不能任 意选择、规定生产力的水平,只能在现有生产基 础上生继产续力发中展也。包括科学 ——马克思
生产力传统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唯物史观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 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 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法律的和政治的 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的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 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 人们的意识。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 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 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 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 也或快或慢的发生变革。
展的终极力量
唯意志论: ——把历史人物的思想动机当作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缺陷
① 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 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 示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 质动因。 ② 只考察了杰出人物、 领袖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 作用,而没有揭示人民群 众的历史活动及其意义。
尼采
4、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认识论根源 社会历史的原因 阶级根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第二章内容讲世界的本质、本原,讲“世界是什么?”也就是讲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那是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是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第三章内容讲“世界的状态”。
讲各种事物间的关系,就是讲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
唯物论是马哲的基础,辩证法是马哲的“灵魂”,形容它无处不在。
唯物论和辩证法在马哲体系中是自觉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它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它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二者不可分割地科学地揉合在一起。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第一节是辩证法部分的小绪论)一、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一方面与唯心主义辩证法根本不同,另一方面也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同,是迄今为止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1、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定义有三种相似的说法,实质上是一致的。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总纲)(1)讲联系联系的观点(2)讲发展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叫总纲,也是它的基本观点。
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宇宙间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孤立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和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同时也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静止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在这里,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完全是一致的。
3、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主要内容(1)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它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具有暂时性和过程性,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是普遍规律;稳定和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运动、发展是绝对的、普遍的;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犹如智慧的大树,主要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三大规律”的学说是它的“主干”,“五对范畴”是它的“枝叶”。
A、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五对范畴二、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性和系统论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万事万物纷繁复杂、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它们没有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第四章实践
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 实践的本质 三、 实践的内在矛盾 四、 实践的基本类型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
中国哲学:“践行”、 “实行” 或 “行”,尤指道 德伦理行为。
西方哲学:伦理和政治行为(亚里士多德) 生产劳动——抽象的精神活动(黑格尔) 理论的活动是真正人的活动(费尔巴哈)
性。
• 首先,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是整 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其次, 生产劳动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实 践活动, 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是人 与自然对象之间的物质性的相互作用。
• 最后,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 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它集中体现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意义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一、物 质概念
二、运 动、时 间和空
间
三、自 然存在 与社会
存在
一、物质概念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人们自然 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杂多与变化的现象中 是否有某种本原性的实在作为其统一的基础。 这就是世界的本原问题或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形成了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观点。
第三个环节:
从动物心理到
人类意识—— 决定性的环节。
意识固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但意识的产生 却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意识是与人类社会一起产 生, 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劳动和语言不仅是人类意识得以产生的主要推动力, 而且还是人类意识不断发展并日趋复杂和严密的主要 推动力。
意识是不能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 意识是物质 的特殊属性, 即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意识就 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 而就其反映的对象和 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第三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
• 一,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 • 二,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 • 三,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
一,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
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知识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关于事物 运动规律的知识。 什么是技术? 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 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 方法。
1,科技革命导致劳动方式的变革 2,科技革命导致生活方式的变革 3,科技革命导致思维结构的变革
总体上看,科技革命通过变革人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推动社会的发展。
“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
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473页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如今大变样。三中全会路 线好,爱民传统大发扬。政策归心干劲足,五谷丰 登粮满仓。花鼓小锣唱新歌,穷乡飞出金凤凰。”
从“佃户村”到“中原首富村” 史来贺--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原党委书记 事迹。
讨论:
我国目前为什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 动及其规律
第三章第三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节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第二节第二节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第三节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接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四阶级斗争
第三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目的要求:学习本章要求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掌握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主要原理,着重分析以矛盾为核心的发展观,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上,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理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主要内容: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二、质量互变规律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四、对立统一规律教学重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教学难点:对立统一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联系的涵义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对联系范畴的上述理解,包含以下三个要点:第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二,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联系作为一种关系,并不指一般的关系,而是指那种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三,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
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事物的联系总是客观存在的。
(2)承认联系客观性的重要意义首先,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
其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
再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也是指导人们合理建立各种联系的客观要求和实践原则。
3、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章
第三章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第一节唯物辩证法概述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辩证法的发展阶段: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2、唯物辩证是关于联系的学说:(1)联系的含义与特征(2)联系与系统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学说:(1)发展的实质(2)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3)联系与发展的关系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及其对立的表现(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1、矛盾的含义: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3、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方法论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的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1)共性与个性是对立的(2)共性与个性是相互联系的(3)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相互转化三、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发展的不平衡(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含义和关系。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发展的不平衡(1)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评价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的指导意义。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对我们的工作方法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同一性作用的表现(2)斗争性作用的表现:①在事物的量变时期促使事物双方力量彼此消长。
②在事物的质变时期促使事物突破原来的平衡状态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2)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一、质、量、度1、质:(1)含义(2)质与属性(3)质与事物的直接同一性(4)认识质的意义2、量:(1)含义(2)量与事物的非直接同一性(3)认识量的意义3、度:(1)含义(2)认识度的意义二、量变和质变1、什么是量变和质变(1)量变的含义(2)质变的含义(3)量变质变区别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在度的范围。
马克思哲学原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B.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 前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 意识
发展史
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 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 决定作用 中的决定作用
(一)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 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 境和人口因素 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 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 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 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等两部 分组成 (3)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 权是核心 (4)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 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 度和增长速度等。
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②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 社会的发展。
人口决定论:人口是决定社会性质 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本原因。
马 尔 萨 斯
3、生产方式 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 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 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 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 产 力 生产方式
◆为何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1、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
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 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 等。
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
其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其二﹐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 方式才能对于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其三﹐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 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哲学(1~3章)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3章)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主要内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可概括为:本质、状况、运用。
重点: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三大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难点:列宁的物质定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立统一规律、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又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物质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2.运动与相对静止(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三种形式: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 第⼀节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选择) (⼀)、什么是联系?以及联系和区别的关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联系和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关系(选择题) (⼆)、联系的客观性 其客观性是指它是事物本⾝所固有的,不依⼈的意志为转移的,反对⽤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现实的联系。
(三)、联系的普遍性 其普遍性是指⼀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是⼀个相互联系的统⼀整体,坚持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要求必须⽤整体性的观点、全⾯的观点看问题。
(四)、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内部的联系和外部的联系,本质联系和⾮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向,外部的,⾮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
⼆、联系的条件性(选择) (⼀)、什么是条件? 条件是指同某⼀事物相联系,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作⽤的诸要素的总和。
(⼆)、⼀切与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由于事物是在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变化,条件和空间、时间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变化,所以要坚持⼀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尊重条件,具体条件具体分析,有效的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反对唯⼼主义。
三、联系观点和系统观点的⼀致性 系统指相互联系的若⼲要素,按⼀定⽅式组成的统⼀体。
其主要特征是:①整体性②结构有序性③内部结构趋向优化 两者的联系是:系统是世界联系的普遍形式,是对辨证法的运⽤、丰富和证实。
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意义(或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1、⼆者相互依存,⼀⽅⾯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
2、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是有机结合,优化的整体⼤于部分的总和。
3、⼆者相互作⽤,整体⽀配和决定部分,部分也影响和反作⽤于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
3.由质到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42
事物的量
量是事物可以用数量 表示的规定性。
例
河流的量:
流域、流速、流量、 长度、宽度、水深、清 澈度 ……
43
事物的度
(1).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范围或幅度。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2)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4
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
25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45
质变的含义
1.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 他事物,是对原有度的突破。
2.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和非爆 发式飞跃。
(1)爆发式飞跃指通过对抗形式实现质变。 (2)非爆发式飞跃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 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的质变。
46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 的必然结果。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包括两重含义: 一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 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这 样或那样地联系着;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 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又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着。
5
事物、现象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直接 和间接的、内部和外部的、本质和非本质的、 必然和偶然的等等不同的联系。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章 世界的状态和辩证方法
第三章 世界的状态和辩证方法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本章知识点、难点、重点和思考题
2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一、人类认识世界状态的历程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三、辩证法的存在形式和历史形态 四、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五、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六、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和核心
10
五行相生图
五行相克图
11
2、近代人眼中的世界状态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
古代的朴素辩证法“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 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 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 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 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 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 分别地加以研究。这首先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研究 的任务,……这种考察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 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 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3
一、人类认识世界状态的历程 1、古代人眼中的世界状态和朴素辩证法 2、近代人眼中的世界状态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3、现代人眼中的世界状态和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4
1、古代人眼中的世界状态和朴素辩证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
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 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 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 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 这种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是正确的世界观是 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最先 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 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生成和消逝。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人口因素的含义及作用: 人口因素的含义及作用:
人口的自然繁殖状况,包括人口的数量、 人口的自然繁殖状况,包括人口的数量、 构成、分布、质量( 构成、分布、质量(健康状况和科学文化 技术水平)以及增长速度和迁移情况等。 技术水平)以及增长速度和迁移情况等。 第一、 第一、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 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 第二、它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二、它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三、它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 第三、它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 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地理环境的含义及作用: 地理环境的含义及作用:
人类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人类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 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海洋、森林、 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海洋、森林、 矿藏、动植物的分布情况等。 矿藏、动植物的分布情况等。 第一、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 第一、 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 第二、它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二、它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三、它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 第三、它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 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 首先 ,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 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是人类其他一切活 动的首要前提。 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 其次 ,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 结构、 性质和面貌, 结构 、 性质和面貌 , 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活 、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 最后, 最后 ,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 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 决定社会形 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 , 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第03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工程
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 本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间隔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 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空间是指事物运动的广延性、伸 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空间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是同物 质运动不可分离的:
二、意识的构成与功能
意识是一个由多方面要素构成的复杂整体。对于这 一整体, 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认识。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从意识对自身的意识程度来看:意识可划分为潜意识
和显意识。 从意识的指向性来看: 意识可划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
意识。
意识又是一个有着整体功能的统一体, 这个整体功能的 一个基本表现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本章关键词
物质 运动 时间 空间 自然存在 社会存在 意识 社会意识 物质统一性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物质 意识 社会意识 物质统一性
二、简答题 1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2 .怎样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3 .试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哲学意义。
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对一切可从感觉 上直接或借助中介间接地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 象;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 能为我们的意 识所反映, 并能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所改变和确证。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表明:
第一,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第二, 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实物、具体物质存在形态的共同本 质的高度抽象。 第三, 把物质理解为“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客观实在, 表明 物质是一种可感觉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C
16、“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 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 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 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 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D
17、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 B.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摆脱既定历史条件的 制约 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社会规律 D.人们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历史选择, 通过不同的具体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中, 人们的自觉活动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 础上才能得到顺利、有效的发挥 ACDE
20、人民群众的活动和社会历史条件的辩证关系 是 A.历史条件为人民群众提供活动的前提 B.人民群众的活动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C.从长远看,人民群众能不断地打破原有历史条 件的限制 D.人民群众能够最终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 E.人民群众可以不断地创造新的历史条件 ABCE
第三章
知识拓展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 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 D.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 统一 A
2、下列各项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C.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D.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 级的思想 A
5、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 系的是 A.社会存在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劳动对象 C
6、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A
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 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 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 系 D
1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 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衷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C
18、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C
12、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 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E.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害的 BC
1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 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时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E.历史是人们意志的产物 AB
3、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阶级斗争 C
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
9、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 系的总和 D
10、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B
18、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由此 A.任何人的意志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 B.任何人的意志对历史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 起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中 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D.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E.任何人的意志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人 们没有自由 BC
1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B
1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 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C
6、经济基础在一切社会的社会关系中都属 于 A.经济关系 B.物质关系 C.思想关系 D.政治关系 E.阶级关系 AB
7、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E.社会风俗习惯 BCD
14、“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 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E.承认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唯物史观 ACD
8、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 是看它 A.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B.是否能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 C.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发展和 巩固 E.是否能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CD
9、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 素质的提高 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E.它属于经济基础 ACD
10、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E.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随机的 AB
13、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D
1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 A.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 B.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 的斗争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激烈的政 治斗争 D.各种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武装斗争 B
Hale Waihona Puke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 力量,因为它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 C.决定着社会政治结构 D.决定着社会意识结构 E.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ABCDE
3、“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 一命题意味着 A.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没有任何差别 B.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具有客观实在性 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在自身内部的矛 盾的推动下向前发展的 E.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也是一种物质的运动 BCDE
11、“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 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E.把人类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AB
4、所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 A.都正面地反映社会存在 B.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 C.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D.都反映经济基础,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E.在任何社会中都具有阶级性 BCD
5、区分社会意识先进还是落后的标志,要 看它是否 A.反映一切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B.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C.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D.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E.反映并服务于新的生产方式 BE
15、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阶级分析方法 E.从抽象的自然人的角度去分析 BD
16、“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 明 A.人是社会的主体 B.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 成的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E.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ABD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 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 律的制约 C
22、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 是 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