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知识常见名词解释
古钱币常用术语
古钱:指已退出流通领域的古代和近代货币(贝币、布币、刀币、圆钱等)。
小样:指钱径小于同类型者。
大样:指钱径大于同类型者。
面:指钱币之正面。
面文:钱币正面的文字。
背:指钱币之反面,又称幕。
背文:钱背文字,也称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圆者叫圆穿,圆孔。
叠文:又称摇头,铸造过程中往往因人为移动了模具而造成钱币上面或背文字重叠的币。
传形:指刻成正字的阴文范铸成之钱,钱文呈反字状,见于先秦至六朝时期。
也有特意造传形的如刘备时造传形五铢具说就是特造的传形。
母钱:就是古时翻铸大量钱币时,中央所制作的标准样钱。
雕母:是指钱局工匠手工雕制的钱币,又称祖钱。
质料较精,文字工整深峻。
常见铜、锡、铅、木、象牙等质料制品,极为珍贵。
铸母:是指用雕母铸造出的子钱。
铸母钱是颁发给各钱局作为翻砂铸钱之初钱。
钱母:铁钱的母钱,据雕母以铜翻铸而成,以两宋铁母为多。
钱体较铸制出的铁钱稍大,形制及文字亦比铁钱精整美观,甚珍罕。
借范:一般指借用旧钱的现成的钱范铸新年号。
对钱:亦称“对品”、“对子钱”,是指同一种钱的钱文、大小、内外轮廓、厚薄和铜质完全相同,惟采用不同的书体,但字形笔势仍互相吻合可以成双配对的钱币,又叫“和合钱”。
对钱始于南唐盛于北宋。
南唐所铸“开元通宝”,篆、隶成对,开创对钱之先。
此外北宋天圣、明道、元丰、熙宁、政和、重和、宣和等币均可作对。
套子钱:造型一致但重量、大小、价值不同的钱组合成套。
(现在来看一般套子钱都出之同一钱局)稚钱:是指一种瘦小纤细的五铢钱,古时一般喜欢把此钱用于“射稚”游戏故而得名。
镇库钱:铸钱局在开炉铸钱前,或为了纪念或为了避邪而特铸有“镇库”字样的大钱(但也有不铸“镇库”字样的同类性质的大钱)的统称。
该类钱一般都不参于流通故该类大钱也不谈“当几”使用等。
存世最早的为南唐“大唐镇库”钱。
开炉钱:指历代钱监(局)在正式铸造前,先精工铸造一批带有纪念性质的钱币,用来祭奠神灵,迎祥纳吉,或进呈上司之用。
宫钱:指专供皇宫节日庆典、装饰、坠帐、挂灯、上梁、赏赐的特制钱品。
货币名词解释完整版
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单位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不流通金币,以国家发行的银行券当作本位币流通平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价值尺度: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无限法偿: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有限法偿: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货币量的规律格雷欣法则: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实际价值比名义价值高的货币将不断减少,而实际价值比名义价值低的货币将不断增加并充斥市场的现象信用:指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国家信用: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国家信用: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派生存款: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直接融资: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间接融资: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直接标价法: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计算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间接标价法: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金融工具:指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通货膨胀:指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指的是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它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基础货币: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货币市场:指以一年以内的票据和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货币乘数:指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供给: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在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若以 Md表示货币需求量,以 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 Ms】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实际货币需求:指名义货币需求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货币政策时滞: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历的时间金融资产:指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指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金融结构:指构成金融总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金融风险: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的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金融创新:指金融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金融压制:指由于政府对金融业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当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掣肘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称为金融压制经济金融化: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金融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利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复习
xinzi《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复习1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3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5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6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7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8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9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10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它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11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
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12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3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14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付标价法。
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15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
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16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古钱币名词简释
古钱币名词简释宝文宝文呢,就是古钱币上铸的文字啦。
这些文字可有意思了呢。
就像“开元通宝”,这“通宝”就是宝文。
宝文往往反映了当时的货币制度或者统治者的一些想法。
有些宝文看起来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特别像一个严肃的小老头在那里站岗。
而有些呢,又写得特别飘逸,像一个调皮的小仙女在翩翩起舞。
不同朝代的宝文风格差异很大,唐代的宝文大多雄浑大气,宋代的宝文有时候就会显得比较清秀雅致。
大钱与小钱大钱和小钱可不仅仅是个头大小的区别哦。
大钱呢,一般是指面额比较大的古钱币。
比如说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这在当时就是个大钱啦。
大钱往往是在特殊的经济情况下铸造的,要么是通货膨胀的时候,想要用大面额的钱币来应对经济危机,要么就是为了搜刮民间财富。
而小钱呢,就是面额比较小的喽。
它们比较轻便,适合日常的小额交易。
小钱就像古钱币里的小老百姓,虽然不起眼,但是在日常生活的交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就像我们去街边买个烧饼,总不能拿个超级大面额的大钱吧,这时候小钱就派上用场啦。
小平钱小平钱是古钱币里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哦。
它的直径一般比较小,在古钱币家族里算是比较“小巧玲珑”的那种。
小平钱虽然小,但是它的历史价值可不小。
很多朝代都铸造过小平钱,而且因为它铸造量比较大,所以在现在的收藏市场上也比较容易见到。
对于刚刚开始收藏古钱币的朋友来说,小平钱就像是入门的小钥匙。
你可以通过收集不同朝代的小平钱,来了解古钱币的铸造工艺、文字风格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小平钱价格相对比较亲民,不会让新手朋友一下子就有很大的经济压力。
折二、折三、折五钱这折二、折三、折五钱呀,是根据它们与小平钱的兑换比例来命名的呢。
折二钱就是相当于两个小平钱的价值,折三钱就是相当于三个小平钱的价值,以此类推啦。
这些钱的大小和重量也会相应地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折二钱会比小平钱大一点、重一点,折三钱又会比折二钱更大更重。
在收藏的时候,这些不同面额的钱币放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古钱币的小家族。
钱币名词解释
1、贝币:货币早期形制之一,以贝为材料或制成贝形的货币的统称。
贝天然外形美丽,光泽迷人,且具有作为货币的坚固耐磨、小巧玲珑、便于携带、计数方便的特性。
贝币有天然贝和人工贝两种形式。
天然贝主要为齿贝,贝顶为紫色,产于东海和南海。
人工贝为天然贝的代用品,有石贝、骨贝、铜贝、玛瑙贝等多种。
夏二里头文化已有随葬贝的现象,用作贵重的装饰品,很可能已具有了货币的功能,而大量使用则是在商代。
春秋战国时期被刀、布等金属货币所取代。
贝作为货币在中国使用时间长、地域广,对中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布币:春秋至战国晚期货币,铲形,青铜铸成。
是由农具镈仿制而来。
分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
空首布出现的时间较早,春秋时期周王室及三晋地区已有。
平首布较晚,出现于战国时期,由周王室及其附近扩大到燕、秦、楚等国。
因首、肩、足的不同而出现多种多样的形制,常见的有空首尖足、圆肩圆足、耸肩尖足、平首方足等。
3、圜钱:又名环钱,战国时期货币。
其形圆而中间有孔,便于携带,也便于计数,且不易折损。
圜钱是由纺织工具纺轮演化的货币,也有人认为是从玉环、石环等装饰品或刀币的环部演化而来。
早期的圜钱形较大,厚重。
孔先圆后方,先无郭后有郭,并有铸文,多记有都城名称和货币单位。
圜钱的出现是货币形制上的巨大变革,圆形货币最终代替了刀、布币,成为货币的主流形制。
4、刀币:春秋战国时期货币。
是刀形状的铜铸币,故名。
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环几部分组成。
刀首诗划分刀币类型的主要依据,按形状可分为针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圆首刀和平首刀。
按刀背可分为磬折刀和弧背刀。
刀币是由渔猎工具刀削演变而来,起源于东方,主要流通于齐国以及燕国和赵国的一部分区域。
齐国是使用刀币的主要国家。
齐国的刀币文字生动,制作精美,主要有齐法化、齐明刀等。
燕国起初流行尖首刀、针首刀,战国发展成截首刀与燕明刀。
赵国刀币出现较晚,以直刀为主。
刀币的主导地位最终被圆形的圜钱所代替。
钱币知识常见名词解释
钱币知识常见名词解释1、盎司:国际通用的金银币重量名称一盎司为31.1035克。
我国金银币多用盎避开计量有时也用克来表示。
2、升水金银币在销售时,其本金本银部分是按国际价为准确定的,而加工费和利润部分称为升水。
3、证书:金银币为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其中纪念性金银币均配有发行机关领导人签名的质量信用证书。
非纪念性金银币有时也配有证书,作为质量保证。
4、国号:国家的名称。
一个国家发行法定金银币和其他金属币一般均标本国国号这是法定货币的主要特征之一,而纸币则用发行银行的行名。
5、成色:金无足赤,黄金没有绝对的足金,总是有些其他成分。
因此用成色表示黄金的纯度。
国际通用两种标法,一为百分比(91.6%、99.9% 等,一为K标法(18K、21K等金银币一般由百分比表示。
6、发行量:各国纪念性金银币,无论是套是枚,都有固定的发行数量公布的发行量是限定的,不能随意变理这是金银币的发行信用。
而非纪念性金银币发行量不限一般是以年终统计的销售量为发行量并予以公布。
7、面额(面值):国家发行的现代金银币均为法定货币,但其面额只是法定货币象征性的符号,并不是与黄金与白银等值的面值,面值和实际价格脱钩。
现代金银币由于所用金银料是随国际价格而浮动,所以金银币的价格是黄金白银的国际浮动价加上加工费和利润长水计算。
也有的国家金银币是按面额而等值流通,但极为少见,如日本皇即位金币即按面额等值流通可以兑现。
8、直径:这是国家发行金银币需规范的一个重要数据,不仅是生产铸造时计算成色、重量不可缺少的、也是钱币发行规范化的重要依据,以保持货币形制的一致性及信用性。
9、纪念币:是一个国家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它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
质量一般为精制,限量发行。
10、普制币:在国际金银币市场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投资金银币;一是指金银币的质量标准,即非精制币。
古钱名词解释
古钱名词解释(学习资料分享)古钱名词解释古钱的面、背、幕、穿、廓、肉:古钱的正面称为面,一般铸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钱文。
面有竖线称竖文,横线称横文。
钱的背面简称背,背有文字称背文,如果既没有文字又没有纹饰的,就叫光背,一般钱背称幕。
钱的方孔或者圆孔叫做穿,也可叫做好、函。
穿孔大的叫做广穿,小的称为狭穿又有花穿。
穿外的钱体叫做肉。
肉的外缘叫做边,或者叫做廓;内缘形成边框的叫做内廓,或称做好廓、函廓;内廓细的叫细廓,非常细的就叫做瘦廓。
汉代以前圆钱背无内外廓,我们称它平背,从汉武帝铸五铢钱开始,钱币就有了内外廓。
外廓双重叫做重轮或重廓;内廓双重就叫做重孔或重穿。
内廓比外廓低些,我们就成为阴廓。
古钱的钱文与形制:钱文即铸在钱面上的文字。
钱文自上、右、下、左而读的,叫做回读或旋读,钱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来读,叫直读或顺读。
钱文的书体有篆、隶、真、草、行、瘦金和宋体等,即使是同一字体,手法也是变化多端的。
形制即是古钱的铸造工艺、币材、造型结构。
各个时代的钱币,都有其特征,出于需要也要规定出同前朝钱币的差异。
比如方孔圆钱有的有廓,有的就没有廓;有的穿孔大,有的穿孔小;钱文有的直读,有的旋读。
因而各个时代的钱币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鉴定古钱真伪时这种方法也是很科学的。
象齐的刀布为了使钱文不易磨损,就把币的轮廓铸得较高,背中间有一高点,如果没有这些特征,那么就应判断是伪品。
即使是同一币制的刀币,由于时间的先后关系也有变化。
这就需要钱币爱好者熟记常在钱文中出现的字及时代特征,以免上伪币之当。
雕母和铁母:雕母又叫祖钱。
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铸钱时用祖钱做模,翻铸母钱。
这些母钱颁发到各地,各地则用母钱制范铸币。
祖钱的雕制是很精良的,目前所见雕母都是金黄色的铜质,是质地优良的铜材。
铜雕母的钱文很精美,字口深峻。
雕母钱不见刀痕迹象,,比同版流通的钱稍大些、厚重些。
雕母钱被制成钱模后取走,工匠用融化了的铜液浇铸在钱模上,待铸币冷却后开模,取出铸币加工打磨光洁即成。
中国古钱币100个名词简释
中国古钱币100个名词简释1、铸币:古代钱币是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古代铸币材料以铜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
光绪末年,开始出现机制钱币。
2、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
3、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
4、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古代时称圜钱: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两种,一般指后一种。
5、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耸肩尖足空首布。
6、平首布: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布,异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圆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晋和燕国地区。
7、铢两货币:指中国隋以前铸行的以铢,两为重量单位,重量为钱名的货币,如半两,五铢等。
8、五分钱:西汉高后六年铸,属于半两钱的一种。
9、三分钱: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发行的货币,属半两钱的一种。
10、比轮: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大小轻重并行,大钱称“比轮”,形容其大如车轮。
11、四文:即一钱当小钱四枚用,一般指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中大小适合的钱。
12、小平钱:值一文的小钱,也称平钱,小钱,一般直径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13、折二钱:当二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14、折三钱:当三文用的钱,一般直径在3.1厘米左右。
重10克左右。
15、大钱:大面值钱和大型钱的总称,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
16、文: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
17、贯:一千文称贯,又:铸钱工场穿在钱孔中的方形木条也称贯。
18、小样:指钱径小于同类型钱者。
19、大样:指钱径大于同类型钱者。
20、面:指钱币之正面。
21、面文:钱币正面的文字。
22、背:钱币的背面,又称幕。
23、背文:钱背文字。
24、穿:钱币中间的孔,也称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圆者叫圆穿,圆孔。
广穿:指钱孔较大者。
狭穿:指钱孔较小者。
25、内郭:指钱孔四周这突出部分,又称好郭。
货币概览名词解释
货币概览名词解释
货币概览是一个涵盖了货币的各个方面和类型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货币概览的名词解释:
1. 本位货币:由国家造币厂按照一定规格铸造的铸币,是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价格标准或计价、结算货币。
2. 辅币:满足小额或零星交易的货币。
3. 代用货币:指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的货币。
4. 银行券:银行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即银行保证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金属货币的一种凭证。
5. 电子货币: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支付功能的非现金货币。
6. 有限法偿货币:指具有有限的法定支付能力的货币。
即在一次支付中,如果使用有限法偿货币支付的数额超过法定限额,收款人则有权拒绝接受。
7. 无限法偿货币:指法律赋予某种货币可以无限制地用于清偿债务、购买商品、支付劳务、缴纳税款等交易中,并且交易一方所支付的货币数量不受限制,交易的另一方不得拒绝接收。
这种货币称为无限法偿货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金融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古钱术语解释
古钱术语解释————————————————————————————————作者: ————————————————————————————————日期:ﻩ古钱名词解释ﻫﻫ古钱的面、背、幕、穿、廓、肉:ﻫ古钱的正面称为面,一般铸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钱文。
面有竖线称竖文,横线称横文。
钱的背面简称背,背有文字称背文,如果既没有文字又没有纹饰的,就叫光背,一般钱背称幕。
ﻫ钱的方孔或者圆孔叫做穿,也可叫做好、函。
穿孔大的叫做广穿,小的称为狭穿,又有花穿。
穿外的钱体叫做肉。
肉的外缘叫做边,或者叫做廓;内缘形成边框的叫做内廓,或称做好廓、函廓;内廓细的叫细廓,非常细的就叫做瘦廓。
汉代以前圆钱背无内外廓,我们称它平背,从汉武帝铸五铢钱开始,钱币就有了内外廓。
外廓双重叫做重轮或重廓;内廓双重就叫做重孔或重穿。
内廓比外廓低些,我们就成为阴廓。
古钱的钱文与形制:钱文即铸在钱面上的文字。
钱文自上、右、下、左而读的,叫做回读或旋读,钱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来读,叫直读或顺读。
钱文的书体有篆、隶、真、草、行、瘦金和宋体等,即使是同一字体,手法也是变化多端的。
形制即是古钱的铸造工艺、币材、造型结构。
各个时代的钱币,都有其特征,出于需要也要规定出同前朝钱币的差异。
比如方孔圆钱有的有廓,有的就没有廓;有的穿孔大,有的穿孔小;钱文有的直读,有的旋读。
因而各个时代的钱币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鉴定古钱真伪时这种方法也是很科学的。
象齐的刀布为了使钱文不易磨损,就把币的轮廓铸得较高,背中间有一高点,如果没有这些特征,那么就应判断是伪品。
即使是同一币制的刀币,由于时间的先后关系也有变化。
这就需要钱币爱好者熟记常在钱文中出现的字及时代特征,以免上伪币之当。
雕母和铁母:ﻫ雕母又叫祖钱。
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铸钱时用祖钱做模,翻铸母钱。
这些母钱颁发到各地,各地则用母钱制范铸币。
祖钱的雕制是很精良的,目前所见雕母都是金黄色的铜质,是质地优良的铜材。
钱币相关知识
钱币相关知识古钱币知识钱币学:研究已退出流通领域的货币实物的专门学科。
古钱:指已退出流通领域,失去货币职能的古代货币。
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各种铲型货币的总称。
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各种刀型货币的总称。
贝币: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种货币形式,在古代以物换物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人们把贝壳作为等价物,就产生嘞贝币。
金版:战国时期出国铸造的黄金货币,又称金印子。
镇库钱:指官炉钱局在开铸流通货币之前,为镇恶辟邪,特意铸造的一种大型钱。
开炉钱:历代钱局在正式铸造前,先铸造一批带有纪念性质的钱币,用来祭奠神灵,迎祥纳吉,或进程上级用。
宫钱:专供皇宫节日庆典;装饰;坠账;挂灯;上梁;赏赐的特制钱币。
小平:折值一文使用的小钱,直径24毫米;重3.5克。
折二:值两文使用的钱,直径28毫米;重7克。
文:钱币的基本单位;一枚小平钱称一文。
串:一百钱称串。
贯:一千文称贯。
小样:钱径小于同类型者。
大样:钱径大于同类型者。
面:钱币正面。
背:钱币背面。
肉:钱币厚薄度。
钱文:钱币文字;符号;图案的总称,正面称面文,背面称幕文。
穿:钱身穿孔,也称好。
大孔称广穿,小孔叫狭穿。
内郭:穿孔四周凸起部分。
四决:穿孔四角向外凸出者。
四出:穿孔四角向外凸出到外轮者。
日文:钱背凸出的圆圈。
月文:钱背凸出的圆弧,向上称仰月;向下称偃月。
星文:钱背凸出的圆点。
孕星:仰月上星。
光背:钱背光素。
钱范:铸钱的模型。
钱样:用象牙;玉石;等材料手工刻制的钱币样品。
雕母:又称祖钱,用铜锡等手工刻制的钱币样品。
母钱:由雕母直接翻铸加工而成,作为范摸。
鉄母:用来翻铸铁钱的母钱,本身为铜质。
样钱:试铸及初铸的样版钱。
作为铸钱标准,或供上司检验。
子钱:大量铸型的流通钱。
合背:指误用两件面范铸成的钱。
传形:钱文反向排列,左右易位。
直读:钱文上下左右排列。
旋读:钱文上右下左排列。
生坑:新出土古钱。
熟坑:未经入土的传世钱。
传世古:流传于世,未经入土的古钱表面颜色。
古钱币常用术语
古钱币常用术语收藏古钱币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术语,与钱商打交道,与同仁交流,才能做到内行说行话。
这里收集一些常用术语做个简单的介绍。
内廓:古钱币穿孔凸起的边缘。
重好是指两重孔沿,即钱币居中的穿孔有两重凸起的边缘。
外廓:也称外轮或边缘,是古钱币周边凸起的边缘。
重轮是指二重外郭,即钱身外周之突出部分有两重。
钱幕:内廓与外廓之间的部分,也叫肉。
穿孔:也称贯,古钱币中央的通孔。
方穿:穿孔的形状为方形。
圆穿:穿孔的形状为圆形。
广穿:穿孔比一般的要大得多。
包浆:古钱币表面的一层极薄的氧化物。
生坑:指新近出土的古钱币上的锈色,或出土时间虽长但锈色未遭破坏的。
传世古:古钱币未经入土,历代流传下来,古钱表面上有一层黑褐色的包浆,这种氧化物极其颜色称为传世古。
熟坑:指历代流传下来的古钱币上的锈色。
入骨锈:古钱币上的锈深深渗入钱体内部,坚硬难脱,称为入骨锈。
错范:范即模型,面、背范拢不准造成古钱币文字易位或穿孔变形。
异范:错用两种不同钱币的面、背范铸造出来的错钱。
合面:将两种钱币的面范合在一起铸出的两面都有文字的钱。
合背:将两种不同钱币的背范合在一起铸出的两面都是背文或都是素背的钱。
流铜:铸造时流出范外的铜滴。
鎏金:非贵重金属钱币铸成后在表面鎏一层金。
错金:古钱币上的阴文文字或图案,用金填补过。
对读:古钱币上的文字按上下左右读。
旋读:古钱币上的文字从上到下顺时针或转读。
传形:上下或左右的文字易位。
复式:古钱币面上的文字重复,多出现在两个字的古钱中。
隐起文:文字凸起处高低不一,笔划有粗有细。
对钱:同一种古钱的面文采用两种书体,其字结构、笔划、肥瘦、方穿、厚薄、重量及铜色都较一致或相似,称为对钱。
母钱:铸造钱币时所用的钱模,按照加式方法不同可分为雕母或铸母。
雕母:由技艺高超的工匠雕刻而成,只要目的是用于评审和翻铸铸母。
铸母:是用雕母翻铸的母钱。
铁母:指铸铁钱用的铜质母钱。
铁范铜:用铁钱范铸出的文字、形制都和铁钱相同的铜钱。
纸币基础知识及术语解释
纸币基础知识及术语解释一、纸币纸张版别方面介绍:纸币印刷有很多版别,而多是采用平、凹、凸三种版型相结合进行印刷。
其印刷技术大多使用,接线印刷、胶版迭印、双面对印、花纹对线等特种印刷技术,那这些印刷方式和技术是什么意思呢?平版印刷: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发展之后,因其制版及印刷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时在工作上亦极为简单,且成本低廉,故在近代被专家们不断的研究与改进,而成为现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其手感方面,票面手感光滑,无凹凸感。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模具是用钢板雕刻而成的,模具上的线条是凹下的。
印刷时线条中的油墨转印到纸上,形成凸出于纸面的花纹和图案,立体感很强。
由于钢版的雕刻难度非常高,不易仿造,所以凹版印刷经常被用于钞票、证件等防伪要求高的印刷品。
用手指触摸,有极强的凹凸感。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和凹版刚好相反,印版着墨部分上凸,印版上的图纹高于版面,印刷时,在图纹部分涂墨后,复纸加压,油墨即从印版转移到纸面上。
这种印刷方法称为“凸版印刷”。
因制版工艺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分为活字版、电铸版、平凸版、橡胶版等。
凸版印刷的产品具有线划整齐,笔触有力等特点。
现在大家对钱币上所说的凸版印刷,其实不是真正的“凸印”和“凸版”。
真正的“凸版印刷”工艺目前一般不能印刷复杂图形(制版成本太高!),在纸币上只能用于打印流水号码(是用凸起的钢字模打上的,在纸面上形成凹下的数字),不能印刷文字和图案。
很多人说三版纸币有“凸版”,其实是与“凹版”混淆了。
这些人所说的纸币的“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其实是同一种印刷方式,其其实就是“凹版印刷”。
接线印刷:采用特制机器印刷,特点是钞标的图案花纹能够完成多种颜色的接线,而且多色线条十分准确的衔接,不同颜色交接处,既无空白又不重叠。
接线可以干胶印接线,也可以凹印接线。
胶版迭印: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印刷技术,即用几种颜色油墨在一次套印的基础上,再用几种颜色迭印,这样就形成了多种颜色。
这种印刷一般用在小方块的装饰图案上。
玩好古币必须知道的古币专业名词!
玩好古币必须知道的古币专业名词!1.面:钱的正面之简称。
即铸有称量、年号或国号文字以标志钱名的一面。
如“半两”、“开元通宝”、“顺治通宝”等钱面。
2.背:钱的背面之简称,又叫“幕”。
钱背变化较多:光平无文的叫“光背”或“素背”,如秦汉的“半两”、“五铢”即多光背。
唐宋以下的钱背大多有星月纹或记址、记年、记值等文字。
如开元通宝背“⌒”者称月纹,背“荆”字者是荆州铸造。
元代“至元通宝”大钱背文更有蒙古、西夏、察合台三种文字组成,就尤为奇异了。
3.肉:又称钱身地张。
指钱体除去边廓和文字所剩下的空余部分。
此部分厚实的叫“厚肉”,轻薄者谓“薄肉”。
4.穿: 即钱中之孔眼。
因作绳线穿系之用遂称“穿”。
古时又称“好”。
习惯简称“孔”、“眼”。
先秦各类环钱多为圆穿,秦“半两”后即全部统一为方穿。
历代厌胜钱中尚可见圆穿者。
“穿”之上下左右部位则分别称为“穿上”“穿下”、“穿左”、“穿右”等。
5.内廓:穿孔四周隆起的线条称“内廓”,亦叫“穿廓”、“好廓”。
内廓出现双棱者旧称“重好”,即“重穿”意。
6.外廓:钱外缘的隆起部分,亦称“边廓”、“外轮”,可简称为“边”、“廓”、“缘”等。
边缘有两圈隆起者则谓“重轮”,如“重轮乾元重宝”。
7.包浆:指铜钱传世色泽,是钱币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
古物器物经过长年把玩之后,在表面上形成这样一层自然的光泽。
,除黑色外,又有褐色,暗红色,橙黄色等多种。
8.传世古:指流传世上未经入土之钱表面的颜色,一般呈褐色,有光泽,又称黑漆古。
9.水银古:出土古钱表面之一种银白色氧化层,又称水银锈,水银沁。
10.生坑:指新出土之钱,表面氧化严重。
11.熟坑:指未经入土的传世古钱,又被称为老生坑。
12.直读:钱文按上下右左次序排列,也称顺读,对读。
13.旋读:钱文按上下左右次序排列,也称环读。
14.小平钱:是铜钱最普通的形制,即一文小钱,又称平钱,它是使用铜钱时代的最小货币单位,其直径约2.4—2.5厘米,重约3—4克。
古钱币名词解释
古钱币名词解释实物货币——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货币形式,是商品间接交换的一般价值形态的体现,最初被固定在某些特定种类的商品上。
在中国,大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牲畜、龟贝、农具等实物货币。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实物货币发展的鼎盛期,同时也是衰落期,这时期的实物货币主要由布帛、天然贝等来充当。
金属称量货币——一种具有货币价值形态的金属货币,简称“称量货币”。
这种货币往往被熔铸成条块等形状,具体使用时或被切割成一定的大小,通过称其重量和鉴定成色来确定价值,在商品交换中行使货币的支付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不具有面额价值,如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金版等。
起先,称量货币由贱金属铜铁来充当,在长期发展中,金银等贵金属又逐渐代替了铜铁。
铸币——指被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
古代铸币材料以钢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
在中国,金银铸币的出现尽管比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还是在近现代。
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
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
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两种。
一般指后一种。
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市和耸肩尖足空首布。
平首布——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布、异形布、方足布、尖足布、圆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晋和燕国地区。
金版——即金钣,又称“印子金”。
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黄金货币。
形状有龟背形、长方形、方形等数种,多出土于安徽、江苏、河南等地。
一块完整的金版的重量与楚一斤之重接近,其钤印数不尽相同。
1982年,江苏盱胎穆店出土的金版中,有一块呈长方形,重61O克,正面有完整钤印五十四个、半印六个,是目前所见最大的一块金版。
在使用时,金版部被切割成大小形状不一的碎块,通过称量求得其反映的价值大小,并不具有金属铸币的面额价值,所以,金版是一种称量货币。
古钱币入门教程——常用名词解释
古钱币入门教程——常用名词解释关于轮(外郭;缘)的常用名词解释:宽缘——外缘较宽,又称“阔缘”。
狭缘——外缘较窄。
重轮——有两重同心圆状背轮。
额轮——人为将钱边向内挤压、形成外轮边缘过高的情况,又叫“滚边”。
削边——人为将外轮沿一侧削去一圈、形成外轮边缘过低的情况。
磨轮——人为将外轮磨去一圈,使得外轮变窄,钱径变小。
关于地章的常用名词解释:光背——指背面地章上空白。
背星——指背面地章上多出一突起圆点。
背月——指背面地章上多出一突起月牙纹。
面星——指正面地章上多出一突起圆点。
面月——指正面地章上多出一突起月牙纹。
通下星——指正面“通”字下的地章部位多出一突起圆点。
裆下星——指正面“元”字的“裆部”多出一突起圆点。
背星月——指背面地章上既有星纹也有月纹。
月孕星——指背面地章的月牙纹正上方多出一突起圆点,仿佛是月牙纹内孕育出的星纹。
背甲痕——似月纹,但不是月纹,是工匠用刀子修铸钱模型时不小心造成的。
关于内郭的常用名词解释:阴郭——面内郭高度低于文字高度,甚至没有面内郭,这种情况都叫阴郭。
狭郭——内郭较狭。
广郭——指内郭较宽。
四决——内郭四角向外尖出。
四出——内郭四角向外尖出至外郭。
关于穿的常用名词解释:广穿——指方孔较大。
狭穿——指方孔较小。
中穿——比广穿稍小一些。
花穿——合范不准所造成的穿口错位现象。
满穿——穿口被铜液堵死。
关于字的常用名词解释:直读(对读)——读文字的顺序为“上下右左”。
旋读(环读)——读文字的顺序为“上右下左”。
大字——文字个头较大。
小字——文字个头较小。
中字——文字个头比大字稍小。
深字——钱文特别深峻。
隐起文——文字笔画高低不平。
摇头——由于二次合范所造成的钱文重复错位现象。
隔轮——钱文四个字远离外郭。
寄郭——钱文中的几个字紧贴内郭,因此寄郭又被形象的称为“挤郭”。
离郭——钱文中的几个字远离内郭。
接郭——指钱文与内郭相连。
连轮——指钱文与外郭相连。
传形——指刻成正字的阴文范铸成之钱,钱文呈反字状。
钱币专业术语
钱币专业术语1.开门见山—指容易确定真伪的历史钱币遗物。
2.品相—指所收藏钱币保存的完好程度。
可分为不同等级。
3.孤品—也叫仅见。
指目前在钱币收藏界仅存的一枚钱币。
4.珍品—指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的钱币。
5.罕品—也叫罕见。
指钱币收藏界极少见的钱币。
6.稀品—也叫稀见。
指难以收集到的钱币,存世数量比罕品略多。
7.常品—指常见的普通钱币品种。
8.美制—指制作精美的钱币。
9.原包浆—指钱币表面自然形成的色泽状态,未受损伤和人为加工。
10.传世品—指世代流传下来、未经入土的古钱币。
11.传世古—也叫包浆、黑漆古。
指世代流传下来、未埋入土中的古钱币钱身呈现出的一层光亮的黑褐色、古铜色或暗红色。
12.坑色—指出土的钱币自然生成的锈色。
13.生坑—指新近出土的古钱币,表面锈蚀严重,但锈色未遭到破坏。
14.生坑锈—指钱币新出土时呈现出的锈色。
可分为硬绿锈(绿锈较坚硬)、红绿锈(红紫色铜锈和绿锈混杂在一起)和水银古(铜锈闪现水银状的光泽)。
15.熟坑锈—指钱币出土后,传世久后,因受磨损、氧化,表面锈色被传世色泽所掩,钱体表层仅残存少许锈色。
16.水坑锈—也叫七彩。
指钱币长期处在水下环境,钱身形成一层色彩丰富的水锈。
17.浮锈—也叫粉状锈。
是浮在古钱币伪品表面,质地轻浮、易脱落的钱锈,多由人工用化学方法制造,或放在潮湿地方短期生成。
18.入骨锈—指埋入地下上百年的古钱币,锈蚀坚硬难脱,已渗入钱体内部。
19.真钱伪锈—指在世传古钱的表面伪造出锈色,而钱是真的。
20.伪钱真锈—指作伪者用改刻、挖补和拼合法,将带有锈色的古钱币伪造成稀世品,钱锈虽真,而钱却是伪的。
钱币专用名词一览
钱币专用名词一览年号钱:也称元号钱,即指钱面铸有年号的钱。
如唐代的“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宋之“太平通宝”、“淳化元宝”等均属此类。
国号钱:即指钱文中含有国号的钱。
如五代南唐的“唐国通宝”、北宋的“皇宋通宝”,元代的“大元通宝”、“大元国宝”等则属此类。
也有国号加年号的钱,但相当少见。
如六朝的“大夏真兴”、辽的“大辽天庆”等钱。
记重钱:即指钱文铸明的重量的钱,如秦的“半两”,汉的“五铢”。
又如一些在钱背铸有重量单位的钱。
记值钱:即指钱文铸明价值的钱。
如新莽的“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等。
小平:方孔圆钱中当一文使用的货币,直径通常在2.7cm以下。
折二:方孔圆钱中当二文使用的货币,直径通常在3.1cm左右。
折三:方孔圆钱中当三文使用的货币,直径通常在3.5cm左右,折五、折十可以此类推。
小平大样:小平钱中直径大于是2.7cm小于3. 1cm的超大型小平钱。
榆荚钱:指极为轻薄劣小的钱。
对钱:指两枚钱币在铜质、风格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且钱文是以篆书与其他书体(如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互为对应。
最早的对钱出现在南唐,其开元通宝篆隶成对。
穿:即方孔圆钱中的方孔部分。
前人亦作“好”,古钱中背文有穿孔上方的现象称作“穿上”,在穿孔下方称作“穿下”,穿孔特大者称为“广穿”。
缘:指方孔圆钱中外沿突起部分,亦称“外廓”。
外缘特别宽者称为“阔缘”,特别狭者称“狭缘”。
轮:亦指方孔圆钱的外沿突起部分。
内廓:指古钱的穿孔与钱肉之间突出地部分。
肉:指方孔圆钱中的地章部分,亦称“底”。
地章隆起者称为“厚肉”。
地章浅薄者称为“薄肉”。
清光绪方孔机制币中尚见有地章上有许多突起小点状者,俗称“珍珠底”。
幕:泛指古钱的背部。
光背:钱背无任何文字,亦称素背,光幕。
重轮:具有双重外廓的钱币。
重廓:具有双重内廓的钱币。
旋背:指古钱中背部用简单的旋车加工过的钱币。
雕母:亦称祖钱,由人工在金、银、铜、铅、木、牙等材质上雕刻的钱币模型。
古钱币名词解释资料
古钱币名词解释实物货币——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货币形式,是商品间接交换的一般价值形态的体现,最初被固定在某些特定种类的商品上。
在中国,大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牲畜、龟贝、农具等实物货币。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实物货币发展的鼎盛期,同时也是衰落期,这时期的实物货币主要由布帛、天然贝等来充当。
金属称量货币——一种具有货币价值形态的金属货币,简称“称量货币”。
这种货币往往被熔铸成条块等形状,具体使用时或被切割成一定的大小,通过称其重量和鉴定成色来确定价值,在商品交换中行使货币的支付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不具有面额价值,如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金版等。
起先,称量货币由贱金属铜铁来充当,在长期发展中,金银等贵金属又逐渐代替了铜铁。
铸币——指被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
古代铸币材料以钢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
在中国,金银铸币的出现尽管比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还是在近现代。
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
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
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两种。
一般指后一种。
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市和耸肩尖足空首布。
平首布——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布、异形布、方足布、尖足布、圆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晋和燕国地区。
金版——即金钣,又称“印子金”。
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黄金货币。
形状有龟背形、长方形、方形等数种,多出土于安徽、江苏、河南等地。
一块完整的金版的重量与楚一斤之重接近,其钤印数不尽相同。
1982年,江苏盱胎穆店出土的金版中,有一块呈长方形,重61O克,正面有完整钤印五十四个、半印六个,是目前所见最大的一块金版。
在使用时,金版部被切割成大小形状不一的碎块,通过称量求得其反映的价值大小,并不具有金属铸币的面额价值,所以,金版是一种称量货币。
钱币术语大全
钱币术语大全2014-06-20 16:17:06钱币术语大全初涉钱币收藏的朋友,这些钱币术语是必须要知道的。
老泉友们有空也应该温习一下,温故知新嘛!钱币学:研究已退出流通领域的货币实物的专门学科。
古钱:指已退出流通领域,失去了货币职能的古代货币和近代方孔铸币(包括:贝币、布币、刀币、圆孔圆钱、方孔圆钱等)。
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各种铲形货币的总称,起源于古代的一种农具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起源于古代的一种捕鱼工具。
贝币: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种货币形式,在古代以物换物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方便,人们把贝壳这种被人们普通接受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于是就产生了贝币。
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
金版: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黄金货币,又称“金印子”,多出土于河南、安徽、江苏一带。
镇库钱:指官炉钱局在开铸流通钱币之前,为镇恶避邪,特意铸造的一种大型钱,存世最早的为南唐“大唐镇库”钱。
开炉钱:指历代钱监(局)在正式铸造前,先精工铸造一批带有纪念性质的钱币,用来祭奠神灵,迎祥纳吉,或进呈上司之用。
宫钱:指专供皇宫节日庆典、装饰、坠帐、挂灯、上梁、赏赐的特制钱品。
小平:折值一文使用的小钱,也称平钱,一般直径24毫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折值二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28毫米,重7克。
折三、折五、折十等类推。
文:钱币的基本单位,一枚小平钱称一文。
串:一百钱(文)称串。
贯:一千钱(文)称贯。
小样:指钱径小于同类型者。
大样:指钱径大于同类型者。
面:指钱币之正面。
背:指钱币之反面。
肉:指钱币的厚薄度,有厚肉、薄肉之分。
钱文:钱币文字、符号、图案的总称,正面的称面文,背面的称背文或幕文。
穿:指钱身穿孔,也称好。
广穿指钱孔较大者;狭穿指钱孔较小者。
内郭:指穿孔四周的突起部分,又称好郭。
内郭较宽者称广郭;内郭较窄者称狭郭,内部重叠者称重郭。
四决:指穿孔四角向外突出者。
四出:指穿孔四角向外突出延伸到外轮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币知识常见名词解释
1、盎司:国际通用的金银币重量名称一盎司为31.1035克。
我国金银币多用盎避开计量有时也用克来表示。
2、升水金银币在销售时,其本金本银部分是按国际价为准确定的,而加工费和利润部分称为升水。
3、证书:金银币为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其中纪念性金银币均配有发行机关领导人签名的质量信用证书。
非纪念性金银币有时也配有证书,作为质量保证。
4、国号:国家的名称。
一个国家发行法定金银币和其他金属币一般均标本国国号这是法定货币的主要特征之一,而纸币则用发行银行的行名。
5、成色:金无足赤,黄金没有绝对的足金,总是有些其他成分。
因此用成色表示黄金的纯度。
国际通用两种标法,一为百分比(91.6%、99.9% 等,一为K标法(18K、21K等金银币一般由百分比表示。
6、发行量:各国纪念性金银币,无论是套是枚,都有固定的发行数量公布的发行量是限定的,不能随意变理这是金银币的发行信用。
而非纪念性金银币发行量不限一般是以年终统计的销售量为发行量并予以公布。
7、面额(面值):国家发行的现代金银币均为法定货币,但其面额只是法定货币象征性的符号,并不是与黄金与白银等值的面值,面值和实际价格脱钩。
现代金银币由于所用金银料是随国际
价格而浮动,所以金银币的价格是黄金白银的国际浮动价加上加工费和利润长水计算。
也有的国家金银币是按面额而等值流通,但极为少见,如日本皇即位金币即按面额等值流通可以兑现。
8、直径:这是国家发行金银币需规范的一个重要数据,不仅是生产铸造时计算成色、重量不可缺少的、也是钱币发行规范化的重要依据,以保持货币形制的一致性及信用性。
9、纪念币:是一个国家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它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
质量一般为精制,限量发行。
10、普制币:在国际金银币市场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投资金银币;一是指金银币的质量标准,即非精制币。
11、法定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中央银行或取得发行权的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货币称为法定货币,包括纸币和各种金属硬币等。
12、贵金属币:由黄金、白银、铂、钯等贵金属材料所铸造的国家法定货币。
13、投资币:投资币是金银币的一个大类,金银币在国际上一般分为纪念性金银币和投资性金银币:纪念性金银币一般有明确的主题内容,限量发行,质量为精制,价格较贵;而投资性的金银币,不一定有明确的主题内容,一般采用代表一个国家象征图案即可,每年可不换图案,发行量不限,质量为普通质量,价格
是国际贵金属价略加较低的升水,可自由买卖,随时向指定银行或金店兑现。
14、流通纪念币:为了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体育等方面重大事件或杰出历史人物或珍惜动植物等,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普通金属(铜、镍等)纪念硬币。
这种纪念币可按其实际面额进入流通领域。
流通纪念币多数被用于收藏。
15、彩色金银币:是在金银币的一面采用特殊工艺印制上彩色图案,从而增加艺术效果的一种金银币,在技术上其色彩要能耐磨、耐腐蚀、长久保持鲜亮。
16、双色币:是随着现代造币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币种。
一般一枚币采用两种不同颜色金属,分内外圈压铸而成,如铜芯镍外圈、铜芯铝外圈、金芯银外圈等。
17、银币局部镶金镀金:是指在银币的局部镶嵌上金属的图案,或在局部图案镀上一层纯金,在技术上做到耐磨、不掉色、增加其艺术色彩,但其本质仍是银币。
18、喷砂:金银币铸造技术术语。
即在金银币的生产模具上用各种大小不同型号的金属砂粒,将图案部分喷成极为细致的磨砂面,在生产金银币时,图案部分即出现一层漂亮的银色,增加了立体感和层次感。
19、镜面:金银币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即称之为金银币的镜面。
越是精制质量的金银币,其镜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越高。
在
技术处理上即对生产模具的平面部分和坯饼的表面都要进行严格抛光处理,以便生产出高精度的镜面效果。
20、齿数:生产硬币和金银币时,为便于在压印中减少金属流动性的阻力,在模具模圈中刻出各种槽形,生产时在币的成品边部形成齿形,其齿距与齿数由造币厂确定。
21、毛刺:金银币质量标准技术术语。
铸造金银币或硬币,其币面的外缘出现金属的余屑称为毛刺,毛刺越多,其质量标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