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教师师德之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道德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道德作者:张显贵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1期教师的思想道德一直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教师道德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事关学校的荣誉,而且还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乃至社会风气。
师德的内涵不仅包括教师的学识、修养、行为、形象,还涉及到很多方面。
在师德内涵中,尊重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必须守住这条底线。
目前,教师的师德水平下滑严重,给社会和学生成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加强师德建设迫在眉睫,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对教师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热爱学生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尊重每一名学生1. 渴望尊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需求,中小学生也不例外。
每个精神正常的人都十分关心自己的形象,关注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
古语说:“大人有大脸,小孩有小脸。
”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正常人都渴望被人尊重,当这种渴望得到满足之后,便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同时也会增强工作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有时还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如果被尊重的渴望得不到满足,甚至人格受到侮辱,他们就会消极抵抗、玩世不恭,甚至正面与教师作对,成为教师眼中的“后进生”。
所以,教师必须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对于那些有这样或者那样缺点的学生,不能抓住缺点不放,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肯定,满足他们渴望被尊重的心理,促进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
广大教师应该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不能打着师道尊严的幌子,把学生当成不具有完整人格的人随便训斥、随便挖苦,或打击报复学生,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严重对立。
2. 尊重学生也是学生尊重教师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要做行为世范,指的就是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楷模,还要成为世人的楷模。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的样板,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师德师风,让学生备受尊重和关爱

珍视师德师风:给学生尊重与关爱在教育领域中,师德师风被视为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和道德准则。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而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是构建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和能力。
我们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
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其次,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温暖和关怀。
学生处于成长期,他们需要被理解和关心。
我们应该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信任,这将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另外,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展全面素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使他们在各个领域都能有所成就。
此外,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应该被视为学习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接受者。
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并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
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团队合作,学生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最后,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我们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珍视师德师风,给予学生尊重和关爱。
通过个性化教育、心理支持、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以及身为榜样,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目标,为社会做出贡献。
(字数:486)。
师德师风系列专题讲座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讲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全国都在积极地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国民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提高教育质量,这关键就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师德是教师所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衡量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教育部正式公布后,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各界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对此感受颇深。
细览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个条例之后,我也有了自己的解读心得!第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人文性、时代感,强调了教师的爱与责任,时时处处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戴,也突出了教育工作者对社会的贡献。
珍视每个学生的师德态度

珍视每个学生的师德态度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更要有良好的师德态度。
珍视每个学生的师德态度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教育事业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心和尊重,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正确引导他们,以身作则,涵养高尚的情操,做到言传身教。
师德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教育责任心、公平公正、爱岗敬业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珍视每个学生的师德态度意味着对每个学生的平等关爱。
教师应当摒弃对学生的偏见和偏爱,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与差异,积极引导他们发展潜能,努力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
在课堂上,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他们的教学帮助和关心。
其次,珍视每个学生的师德态度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崇高的师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和学习的信任。
同时,教师还应该放眼社会,关注时事热点,注重自己的修养和思想的更新,使自己成为学生眼中的榜样和引路人。
此外,珍视每个学生的师德态度还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教育责任心。
教育责任心是教师的核心素质,意味着对学生的教育事业负有责任和担当。
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心理发展,及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关怀。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努力提升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并且发展出自己的优势。
最后,珍视每个学生的师德态度要求教师公正待人。
教师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避免唯成绩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严守教育的纪律和道德底线,不利用职位之便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侵害,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利益。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材料【五篇】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材料【五篇】篇一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材料时光荏苒,转眼年初又至年末。
在这近一年来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师德师风”学习活动,我都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并自觉于其中受益良多。
今天对学习成果梳理了一下,于是有了这份总结。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铸师魂历史更迭,时代发展。
老师这个称呼所承担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这个时代不再是“孔夫子领诸国大夫,从三千弟子”的时代,也不再是士农工商阶级分明的时代;这是个全民普及教育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师又该承担起怎么的责任,又该拥有怎样的内涵?这就是我所思考的“魂”,应该是什么样的师魂。
“魂”者,本质也。
师的内涵因时代的变更而变化,但本质从来未有变过,即---传道授业。
这四字放在今天,道即是道德准则,业即是当代知识(即这个时代所流行的科学观)。
我们为师者,在过去或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精英金字塔尖,今天则是普普通通的劳动大众。
即往日为师之大,今日为师之微。
在这个时代里探究师魂,则是往微里面研究什么是道,什么是业。
我认为,在我(一个普通的地理老师)这里的道,就是做人的美德,譬如善良、正直、勇敢、智慧。
在我这里的业,就是传授他们足够多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从上可以看出,要铸师魂,须有师德,也须有师才。
德于才先。
(二)树师德若传道,必先得道。
做为一个在孩子蒙童心中播撒美德种子的园丁,如果己身不正,又如何能是美德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在这近一年的学习里,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自己平时或多或少有一些小毛病,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可是对于老师来说就会被放大成大毛病。
例如:老师如果上课经常迟到,也许只迟到一两分钟,但就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们就会认为遵纪守时并不是那么重要;老师如果今日话明日忘,朝令夕改,孩子们就会觉得原来承诺也就那么一回事。
意识到这些后,我时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以之践‘道’。
(三)展师才欲授业,必先精于业。
但怎么样才算是精于业呢?我个人看法是这样的。
师德师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师德师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当今教育环境中,正确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项重要的师德师风要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的个性、才能和需求,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认同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公正、平等、包容,为每个学生提供公正、平等的教育机会。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在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点与特长。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和职业,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统一的学习标准。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学生的学习差异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学科偏好等方面。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各有不同,不能只看到学生的问题,忽略了他们的优势和潜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灵活应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保护学生的情感差异学生的情感差异表现在性格特点、发展阶段、家庭背景等方面。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在情感上的需求,悉心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和困惑。
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时,要注重公正、平等,杜绝歧视和排斥现象的发生,建立一个和谐、包容的班级氛围。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的人文关怀表现在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照顾方面。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培养人文关怀意识,教育他们尊重他人的个体差异,从小树立平等、友善、合作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不仅有利于他们的社会交往,还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
五、塑造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优点着手,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设立和创建有效的自主学习机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要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一名老师,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师德师风的理解和感悟。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育人重任。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我相信只有真正尊重学生,待生如友,我们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尊重学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起点和根本。
学生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更是我们的育人对象。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需求和成长轨迹。
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并接纳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我们才能够关怀他们的成长,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
其次,待生如友,意味着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要真正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
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宽容和关爱,不仅要是他们的老师,更要是他们的朋友和倾诉的对象。
只有待生如友,我们才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进一步引导他们的成长。
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也不可以过分宽容和纵容学生。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我们要有明确的底线和标准,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
我们要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时刻铭记使命,将师德师风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
我们要注重教育方法的创新和个人素质的提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
只有我们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提升,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尊重学生,待生如友,这是我对师德师风的理解和坚守。
我相信只有我们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成长。
谢谢大家!。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孩子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孩子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是我们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才能更好地育人、教学,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成长。
首先,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师德的理解。
师德,就是教师应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准则。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言行要合乎职业操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知行合一,做人做事始终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师德还包括教师的独特职业要求,包括爱岗敬业、敬业爱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身作则等。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成为学生们的楷模,成为他们心中的榜样。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尊重孩子。
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论他们的成绩如何、家庭背景如何,我们都要平等对待,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
尊重不仅体现在言语和行为上,更要体现在心灵深处。
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打开他们的心扉,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发现尊重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只有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真正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亲师关系。
而这种亲师关系,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尊重为先。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都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做自己,展现自己的特长,树立自信心。
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我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指导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说,更要做到实处。
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们的选择,引导他们合理开展各项活动。
师德师风讲座学生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师德师风这个重要的话题。
在此,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我想谈谈什么是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既是教师个人品质的体现,也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象征。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一、师德师风的重要性1.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效果。
2. 师德师风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只有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才能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如何践行师德师风1. 爱岗敬业,忠诚于教育事业教师要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要始终坚守教育岗位,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付出自己的努力。
2. 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要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与时俱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成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 诚实守信,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教师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做到为人师表。
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维护教师队伍的形象。
师德师风教育讲座(一)

师德师风教育讲座教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孩子们的引路人,其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塑造。
师德师风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系统重要的一环,旨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过硬的师德师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一、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伦理准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师德包括师德修养、师德修辞、师德规范和职业操守等多个方面。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该具备爱岗敬业、责任心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等品质。
二、师风的重要性师风是指教师的风范、作风和风度。
一个教师的师风良好,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更能够引领学生向善向上,传递正能量。
师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成才。
三、师德师风的培养和提升1. 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讲座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师德师风教育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资深教师等分享心得体会,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并指导具体行为规范。
这样的讲座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还能够加深师生对师德师风的认识。
2. 创造良好教育氛围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倡导尊师重教、团结互助的文化氛围,让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沉浸式的师德师风熏陶。
以教育精神激励教师,激发他们更大的教育热情。
3. 加强自身修养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高尚的品德、扎实的学识、阳光的心态,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四、结语师德师风教育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学生、教师和家长一同努力。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相信在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下,学生一定能够茁壮成长,为社会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够自觉践行师德,树立健康的师风,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引路人和典范。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平等尊重的师德师风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平等尊重的师德师风在教育领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平等尊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注重对学生的平等尊重和个体差异的尊重。
本文将从理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权益,教师如何平等对待学生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理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特点和潜能。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需要教师进行深入了解。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优势和劣势所在。
只有真正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权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享有平等的学习权益。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择权。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强加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是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步调和学习风格。
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三、教师如何平等对待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体现教师师德的重要方面。
教师要摒弃偏见和歧视,始终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
无论是学生的家庭背景、性别、民族等因素,都不能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
教师要注重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偏不倚地进行评价和排名。
同时,学校和学校领导也应该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杜绝任何形式的不公平待遇。
四、加强学校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要实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平等尊重的目标,学校和教师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师德师风规范和制度,明确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准则。
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虐待学生,不歧视学生。
同时,学校和教师还要加强师德师风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尊重学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

暑期线上培训总结尊重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师德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从师德素养提升的视角出发,本文就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一、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和价值观念等。
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与成就,否则会给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造成打击,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方式,给予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关注和尊重。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是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体察他们情感变化及其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能够获得情感支持和关怀,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建议,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此外,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注重教育情感化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的工作,情感化的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化的教育手段,如讲述故事、情感激励、情感反思等,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此外,在学生存在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还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尽快走出低谷。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内容(一)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内容
一、理论基础
师德师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是教育工作
者应有的高尚品质。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二、师德师风的内涵
1.责任担当:教师要牢记责任重大,尽职尽责,关爱每一个学生,努
力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2.职业操守:教师要维护职业的荣誉,言行举止要符合教师的身份和
角色,不做任何有损师道的事情。
3.学术诚信:教师要讲求学术道德,不抄袭、不剽窃,勇于探索创新,
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
4.敬业奉献: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不辞辛劳地为学生服务,努力提
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它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学
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师德师风还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培养师德师风的途径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学校可通过专题讲座、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对
师德师风的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
2.激励教师积极向上:学校可设置师德师风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
践行师德师风,树立典范。
3.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学校可建立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师进
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五、结语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是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
只有不断加强师
德师风建设,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才。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牢记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德师风讲座ppt课件

9
一、师德的内容
六、团结协作,相互尊重 。谦虚谨慎,关心集体,团结同志, 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不封锁信息资料,不压制 诋毁同事,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集体荣誉, 共创文明教风。
七、热爱学生,真情育人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 生人格,不按学习成绩对学生排名次、排座次,不讽刺、挖 苦、要挟、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 动、健康发展。
.
34
四个相统一: 1.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2.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3.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4.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
35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 重家长,廉洁从教,依法执教,为人 师表。
.
36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 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 言行。
.
30
教师的不良习惯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 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卷上出错的时候,习 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 新课文的时候,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 ;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面无表情,习惯于不苟言笑,习 惯于讲讲讲练练练,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顾过程,习 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在家长会上,习惯于数落学生的 缺点,习惯于只谈学习成绩,习惯于危言耸听,习惯于要 求家长给学生施压;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上,习惯于单打 独斗,习惯于竞争,习惯于对同事横挑鼻子竖挑眼;在处 理与学生的关系上,习惯于批评,习惯于罚站;当一种教 育改革来临的时候,习惯于质疑,习惯于墨守成规,习惯 于以不变应万变;面对教育的困境,习惯于抱怨、伤感、 忧愁,习惯于放弃心中的目标、追求、理想,习惯于远离 与逃避……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材料5篇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材料5篇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材料1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
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建设呢一、师德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是教育之魂。
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
只有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
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是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等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
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
孔子说得好: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往往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
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矛盾就无法解决。
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与严肃守纪的辨证统一,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相结合。
二、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师德演讲稿范文:尊重学生,用爱沟通学生

师德演讲稿范文:尊重学生,用爱沟通学生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亲爱的学生朋友们:大家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用爱去沟通学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信和良好关系。
今天,我将从尊重学生这一重要方面来谈一谈师德。
首先,尊重学生是理解学生的前提。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一颗尊重的心去理解每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权利,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只有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其次,尊重学生是关心学生的体现。
我们应该从心灵上关心每个学生,并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在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进步和成绩。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着眼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只有真正地关心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最后,尊重学生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动力。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推动他们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尊重学生,用爱沟通学生,是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以学生的利益为重,真心待人,关爱学生,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每个学生都能在心灵和知识上得到满足与成长。
谢谢大家!。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尊敬的领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师德师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包括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尊重学生,以友善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长处和需求,并尊重他们的独特之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兴趣和梦想。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要,并且给予他们尊重和信任。
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我们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待生如友,意味着我们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倡导学生们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尊重学生、待生如友,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学生的要求和要求。
相反,我们应该保持恰当的严格,提高学生的学习纪律和道德修养。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正确处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最后,我想用一句名言来总结我的演讲:“培养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只有尊重学生,我们才能够唤起他们内在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只有待生如友,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关系,促进他们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尊重学生、待生如友的好老师,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谢谢大家!。
师德师风主题讲座内容(一)

师德师风主题讲座内容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一直是被高度重视的,因为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
本次主题讲座旨在探讨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态度。
二、师德师风的内涵
1. 师德
师德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包括爱岗敬业、责任感、诚实守信、关爱学生等。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师风
师风是指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所展现出的风度和作风,在与学生、同事相处中应有礼貌、亲和力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三、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1. 值得信赖的榜样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师德师风的表现也包括鼓励和激励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潜力,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培养自身师德师风
1. 不断学习提升
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保持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
2. 关爱学生
教师应该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五、结语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本次主题讲座,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对于师德师风的重视和关注,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师德从尊重学生开始

教师师德从尊重学生开始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的师德举止也至关重要。
尊重学生是教师师德的首要条件,它对于塑造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尊重学生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差异、观点和需求的理解和尊重上。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在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作为教师,我们要能够接纳并尊重这些差异,不以差异为由对学生进行歧视或评价,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他们的发展。
无论学生的能力如何,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为他们提供公正的待遇和对待,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情感。
除了个体差异外,学生的观点和需求也需要得到尊重和关注。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与他们进行积极的沟通。
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意见,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观点保持开放和尊重。
即使学生的观点与我们不同,我们也不应该急于批评或指责,而应该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接纳不同的观点。
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我们也应该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参与的机会。
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我们对待学生的评价和指导上。
我们要用客观公正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表现,不以个人情感为依据,不偏袒或偏见任何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发掘和发展自己的长处,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和弱点。
我们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落实尊重学生的师德要求。
首先,我们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他们保持真诚和信任的沟通。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批改作业和评价学生时,我们可以给予具体的建议和积极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尊重学生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底线,也是我们行使教育权力的责任。
师德师风教师教育讲座(一)

师德师风教师教育讲座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是塑造未来的重要环节。
一位具备良好师德和师风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如何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已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举办师德师风教师教育讲座,强调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成为当下教育界的关注焦点。
师德的重要性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
一位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爱岗敬业、敬业乐群、修身齐家。
师德不仅表现在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思想境界和为人处事中。
一位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能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
师风的重要性师风是学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和教育品质的象征。
良好的师风代表着一种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精神标杆。
具备良好师风的教师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勤勉敬业。
优秀的师风能够为学生树立典范,引导学生走向正确道路。
师德师风教育的必要性师德师风教育是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讲座,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引导教师自觉加强师德师风修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促进师德师风提升的途径1.强化师德师风意识。
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师德师风教育讲座,增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意识和责任感,使之深刻认识到师道高于山的使命。
2.加强师德师风考核。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言行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不良行为,激励优秀表现。
3.提升师德师风培训力度。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讲座、研讨会等形式,鼓励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和专业能力。
结语师德师风教师教育讲座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可以提升教师的意识和素养,引导教师正确履行职责,为学生树立榜样。
通过不懈努力,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尚师德和优秀师风的教师队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师德师风的提升,是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师德之尊重学生一、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二、教师师德之尊重学生(一)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尊重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
其教育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新的人本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着,课堂话语权与学生共享的教师观)将取代千百年来我国奉行的传统教师观(教师是知识的化身,话语权独霸者、“ 师道尊严” 的传统教师观)。
教师的学生观也将由“ 全人” 学生观(学生不但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生理、心理正在快速成长着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话语权的共享者的儿童本位的学生观)代替以往的“ 非人” 学生观(学生是知识的受众,是储存知识的容器的学生观)。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和学生才能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实际上,教师尊重学生的过程就是将学生当作一个人来培养和培养人成为人的过程。
因此,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都作了明确规定,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 《教师法》中规定:“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规定:“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有明确规定:“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尊重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每个人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学生,正处于一个人格不断完善、自我意识日益成熟的时期,其尊重的需要更是不容忽视。
尊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只有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内在规律,才能将教育教学顺利开展下去。
古往今来,诸多教育思想家、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实践成功者,无一不倡导和实践“尊重学生”,卢梭曾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马卡连柯也说:“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
”爱默生则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我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小时顽皮厌学,到小学五年级时已创下三次留级的记录,老师对他的评语是:“聪明面孔笨肚肠。
” 因而完全丧失了进步的信心。
五年级留级后,他遇到武钟英老师,武老师教他查四角号码字典;让他每天从字典里查生字、写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
武老师利用这个方法逐渐帮助少年钱梦龙克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使他成长为酷爱读书的少年郎。
分析武老师对于钱梦龙教育的成功,源于武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个性的全面了解。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表明,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和了解,是教师取得教育实效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前提。
尊重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可以说,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过程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这也是“ 因材施教”“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的要求。
如何应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所谓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两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
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做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
外向性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止其在课堂中蔓延。
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
内向性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
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危害也很大。
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只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来判断问题行为,不能只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矫正。
以下介绍教师经常遇到的六种问题行为及其建议与对策,旨在帮助教师妥善处理这些行为。
问题一:上课时打瞌睡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这应引起你的注意。
如果有一个学生经常打瞌睡,要深入了解,找出原因,其原因可能包括他晚上睡得太晚、在学校感到枯燥无味、一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等。
当考察这些原因时,我们要通过了解他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打瞌睡,找出主要原因。
知道学生打瞌睡的原因有助于你考虑如何应对,使你明确是把它作为疾病问题或情绪问题看待,还是把它当作动机或纪律问题来处理。
建议与对策:1. 叫醒学生:问他是否感觉不适,如果是,送他去看医生。
如果他说他感觉良好,建议他喝一杯水,然后送他去休息室洗洗脸以克服疲倦。
2. 使学生难以打瞌睡: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打瞌睡,你确定这不是疾病或服药所致,等下一次又打瞌睡时,将他的课桌搬开,使他的头没有地方靠。
给他一块笔记板让他在上面写字,当他告诉你他在上课时决不再打瞌睡时,再让他把课桌搬回来。
3. 让他坐在教室的前部或靠近讲台的地方:如果坐得离你很近,他就不太可能打瞌睡,因为你时时都可以注意到他。
如果学生坐在教室的其他地方,看到他在打瞌睡,你可以走到他身边,你的出现会唤醒他。
你也可以考虑安排他坐在靠窗户的位置,光线和清新的空气能使他保持清醒。
4. 使学生保持活跃状态:在一天当中最容易犯困的时间里给他们安排一些活动。
实际上,把一些身体运动纳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是一个好办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做做操舒展一下身体、玩一玩游戏,或者做一些像到办公室去传递信息之类的差事。
根据学生的行为,安排适当的活动。
例如,学生在观看录像时容易打瞌睡,可考虑让他帮助播放录像。
5. 出其不意地提问:如果他感觉到你随时有可能提问他,他会尽力保持清醒。
你发现他在打瞌睡,就问他一个问题,或给他一件事情做,目的是要提高他的警觉,而不是要让他难堪,所以,提的问题必须是他能够回答的。
问题二:在课堂上大叫在课堂上大声叫喊是教师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庆幸的是,这也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之一。
学生在课堂上插嘴以不同形式出现,从不举手脱口说出问题的答案,到某个同学被提问时他人作答,再到上课或讨论至一半时未经要求就作评论,不一而足。
无论以何种形式插嘴,大叫的学生都会使你偏离思路,还会阻碍其他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活动。
另外,如果一个学生通过大声叫喊得到你的注意,会怂恿其他学生也跟随他大声叫喊。
建议与对策:1. 把有大声叫喊倾向的学生安排坐在靠近你的位置:让他坐在靠近你上课时经常站立的地方,这样安排使你能够在他要脱口而出时,暗示他安静并举手。
2. 不理睬大叫的学生,只提问举手的学生:关注大声叫喊的学生将会使他更有可能重复这种行为,如果可能,试着不理睬他,继续上课并提问举手的学生。
可以对一个学生说:“我喜欢你举手等待提问的做法,”这就是发出一个信息,即举手的学生要比大声叫喊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
3. 用行为修正改变学生的行为:行为修正的简易方法是,用横线把3× 5英寸的卡片分成 10格,并把它贴在课桌上。
在一天开始的时候,设置一段 30分钟长的时间,如果这个学生在这一时间内没有大声叫喊,就在卡片的一个格上签字,并重新设置时间。
如果他确实叫喊了,立刻重新假设时间,不要在格子上签字,当卡片上的所有格子都签了字,奖赏他或给他班上的某种特权 (注:时间的长度与卡片上的格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问题的严重程度来设定 )。
4. 教学生检测自己的行为:把一张分成五部分 (一天一个部分 )的3× 5英寸的卡片贴在桌子上,提醒学生他叫喊了几次,每次他叫喊时就让他在恰当的地方做个记号。
一周结束时,与学生一起数一下他每天叫喊的次数,如果他表现进步了,要表扬他或给他班上的某种特权。
5. 每天留出特定的时间和个别学生谈话:有一些学生大声叫喊只是因为他想和你说话,一天当中留出一段特定的时间,让学生与你谈他所关心的事。
如果担心忘记要谈的内容,建议他们把相关的内容记录下来。
6. 教会易冲动的学生该如何保留他的想法:易冲动的学生可能会告诉你,他经常脱口而出,是因为如果不把要说的内容马上说出来,会把它忘记。
对于有这种问题的学生,建议他记下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以便能够帮他记起要说的内容。
提问他时,稍作停顿,日后等他有时间时再重新组织他的想法。
问题三:书桌杂乱无章识别这种学生并不难,他的抽屉像个垃圾堆,作业纸或练习册一发下去他就塞在抽屉里。
你会发现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有书、玩具、弄皱了的纸,甚至还有食物。
这种学生在学校里要花去很多时间寻找他所需要的东西,重做丢失的作业。
他胡乱翻找抽屉、搜寻书包,往往会打乱整个班级的秩序。
建议与对策:1. 留出时间让学生整理他们的书桌:有些学生不能使他们的书桌保持干净,除非你将清理书桌的活动排进时间表。
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如星期五下午,要求学生整理书桌。
允许那些书桌整洁或迅速整理完毕的学生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
如果学生对整理十分凌乱的书桌感到厌烦,就建议他把书桌上的东西装进书包,回家后放在饭桌上进行分类。
2. 不定时检查学生的书桌:赞赏能保持书桌整洁的学生,给那些还不能保持书桌整洁的学生一个整改的期限,把他们的名字和整改期限贴在墙上,以时刻提醒他们,告诉学生在期限到的那一天,一定要检查他们的书桌。
在限期内不能保持书桌整洁的学生,在其他人课间休息时他要留下来整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对学生如何保持书桌整洁进行示范:学生不是自然而然就会保持书桌整洁的,你应该教他们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