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完整版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治指南(最全版)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治指南(最全版)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骨病是MM患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约90%的患者在疾病的进程中出现MM骨病,包括全身性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以及病理性骨折。
但MM骨病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同时国内也缺乏MM骨病的诊治指南,导致MM 骨病诊治的不规范。
本指南的目的就是建立国内相对统一和规范的MM骨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提高我国MM骨病的诊治水平。
一、MM骨病概述MM是骨病发生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可达70%~95%。
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瘤细胞释放RANKL、TNF、SDF-1、IL-6等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和Dkk-1、IL-3、TGF-β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成骨细胞抑制因子,引起破骨细胞过度活化而成骨细胞生长受抑,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这一骨重塑过程的失衡。
MM骨病常导致患者骨疼痛和多种骨并发症,其中包括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 SRE)。
SRE是指骨损害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为缓解骨疼痛进行放射治疗、为预防或治疗脊髓压迫或病理性骨折而进行的骨外科手术等。
骨损害所致的骨骼病变及SRE,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
MM 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骨痛,1/2~2/3的MM患者因骨痛而就诊。
二、MM骨病患者的临床表现MM骨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骨痛,常为疾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部位以腰骶部痛最为常见(70%)。
早期疼痛较轻,可为游走性或间歇性;后期疼痛较剧烈。
有些患者早期可无骨痛症状,仅在骨骼X线摄片时发现有骨质破坏,但骨质破坏可发生在疾病的整个病程中。
骨髓瘤细胞骨骼浸润明显时还可致局部骨性隆起,形成肿块,引起骨骼变形。
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三、MM骨病诊断对诊断为活动性的MM患者,推荐选择以下检查以明确骨病的诊断:(一)影像学检查MM骨病的影像学评价方法包括X线摄片、CT、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核磁共振(MRI)、PET-CT骨扫描等,其中诊断评估骨病的常规标准检查是全身X线摄片。
【医学课件】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多发性骨髓瘤概述•多发性骨髓瘤病理生理学•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管理•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及随访01多发性骨髓瘤概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主要涉及骨髓,产生大量的克隆性浆细胞。
定义MM的主要特点包括骨痛、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等,以及反复感染、疲劳、出血等临床表现。
特点多发性骨髓瘤的定义与特点MM作为恶性浆细胞病,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5%左右。
MM患者的生存期差异很大,需要全面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化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
MM在临床医学上的重要性MM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MM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男性略高于女性,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种族。
MM的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特点02多发性骨髓瘤病理生理学MM的细胞生物学特征骨髓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的恶性增殖是其主要病理特征之一。
细胞周期异常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存在异常,无法正常分化或进入细胞凋亡程序。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细胞信号转导存在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和增殖失去控制。
免疫抑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往往存在免疫抑制状态,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抵抗肿瘤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免疫逃逸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通过一系列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监视,避免被免疫细胞识别和攻击。
免疫激活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并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MM的免疫学特点及调控机制遗传学改变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遗传学改变复杂多样,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以及基因突变等。
基因组稳定性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基因组存在不稳定性,表现为基因拷贝数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甲基化等。
这些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发生与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进展密切相关。
多发性骨髓瘤 -精品医学课件
低肿瘤负荷 细胞遗传学低危
一般状态好
生化指标的复发
快速 症状性的复发
有症状 疾病快速进展
高肿瘤负荷 器官受累 细胞遗传学高危 一般情况差
临床症状的复发
IMWG复发MM启动治疗时机
相隔<=2个月连续2次M蛋白加倍增长,或M蛋白绝对值升高>=1g/dl 相隔<=2个月连续2次尿M蛋白>= 500mg/24h 游离轻链>= 20mg/dl(FLC比值异常)
RRMM的治疗方案考虑因素
疾病因素
上次治疗的缓解质量及缓解持续时间
疾病的侵袭性,如广泛骨破坏、浆细胞白血病、髓外浆细胞瘤、 β2-MG升高、白蛋白下降及细胞遗传学异常等
患者因素
既往治疗产生的相关毒性,如周围神经炎,血栓事件等
患者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年龄、一般状态、骨髓贮备及肾功 能等
t(6;14) • 同时存在超二倍体
和高危染色体异常 的患者
基于ISS分期: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细胞遗传学缺陷 OS<24个月
ISS分期 Ⅲ 期 del (17p)基因学:GEP或SNP分析
正常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区别
细胞
正常浆细胞 骨髓瘤细胞
免疫表型
CD38+++ CD56- CD45+ CD19+ CD38+ CD56+ CD45- CD19-
感谢您的聆听
复发的治疗策略
适合移植进行移植 初始治疗未使用新药方案的
复发应换用含新药的方案 初始新药治疗产生相关毒性应换用其他新药
初始新药治疗短期缓解换用其他新药 初始新药长期缓解(1年以上)
且无相关毒性,复发用原方案或再治疗换用其他新药
2022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修订诊断部分解读全文
2022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修订诊断部分解读(全文)摘要《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版再次和大家见面。
今年的指南〃诊断部分〃有较大修订,包括首次纳入高危冒烟型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删除蛋白鉴定〃的界定,及增加罕见骨髓瘤类型的内容,体现了〃诊断标准制定更精准、诊断定义细节更规范、罕见类型诊断更全面〃的三大特点,本文对诊断部分的更新进行了详细解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z MM )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恶性浆细胞肿瘤,1844年由Solly医生首次报道。
目前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MM发病率逐年增高。
随着对骨髓瘤疾病的认识深入,新疗法的不断涌入,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MM诊治指南更需更新迭代,因此《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版与大家如约而至。
本版指南〃诊断部分〃有较大修订,本着力求推进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我国MM诊治水平的宗旨,在诊断部分体现了〃诊断标准制定更精准、诊断定义细节更规范、罕见类型诊断更全面〃的三大特点,具体解读如下。
一、诊断标准制定更精准本次诊断标准表2进行了精简,更加直观的展示了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 MGUS )、冒烟型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 , SMM )和活动性MM ( active multiple myeloma , aMM )的标准,尤为重要的是首次纳入高危冒烟型骨髓瘤(SMM )的诊断标准和删除M蛋白鉴定的诊断条件。
1.首次纳入高危冒烟型骨髓瘤(SMM)的诊断标准:高危冒烟型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国际上有不同的定义,从2007年的PETHEMA到2018年Mayo Clinic z 2020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 )所提出的标准,包括M蛋白量、骨髓浆细胞比例、受累轻链数值,PETCT结果,或者细胞遗传学(FISH )高危因素等特征,并且基于不同因素高危SMM的积分各有不同。
中国骨髓瘤诊治指南完整版
血清M蛋白达到骨髓瘤水平(>30g/L),和(或) 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10% 无骨髓瘤相关的器官和组织损害(CRAB)或骨髓瘤相关症状
MM的临床分型
1
2
MM的临床分型
分型
特点
IgG型骨髓瘤
约占MM的半数以上,并分为IgG1-IgG4亚类。该型易发生感染,但淀粉样变和高钙血症少见。IgG3亚类易导致高粘滞综合征。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MM的治疗原则
无症状骨髓瘤或Durie-Salmon分期Ⅰ期患者不建议化疗(除非进行临床试验),至少每3个月复查相关指标,直至出现症状后再治疗 有症状的MM患者应积极治疗 年龄≤65岁,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者,避免使用烷化剂和亚硝基脲类药物 所有适合临床试验者,应优先考虑进入临床试验
VTP(n=130)
ORR
80%
81%
CR IF-
20%
27%
CR IF+
12%
10%
PR
48%
46%
中位至首次获得缓解的时间(月)
1.6
1.6
中位至获得CR的时间(月)
4.4
4.9
Mateos et al. Blood 2009 ; 114: Abstract 3 (Oral)
诱导治疗: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 治疗MM患者能够获得更高的缓解率
MM的治疗
症状性骨髓瘤的治疗
目录
诱导治疗 原发耐药MM的治疗 MM复发的治疗 巩固治疗 维持治疗 自体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支持治疗
诱导治疗:年龄≤65岁或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者
B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 DVD: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 BTD: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B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TAD:沙利度胺+阿霉素+地塞米松 TD: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VAD±T: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归巢至骨髓
PC
实用文档
6
骨髓瘤细胞的发生
正常浆细胞
行使正常功能
凋亡 (细胞程序化死亡)
骨髓瘤细胞
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 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 骨髓微环境、细胞因子、粘附因子的刺激
实用文档
异常克隆M 蛋白
7
多发性骨髓瘤
实用文档
8
实用文档
9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木,严重可影响大脑功能而昏迷。
• 心血管系统 • 肾功能不全
实用文档
32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4、出血倾向
• 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功能降低 • 血液粘滞性增高
表现: 鼻出血和皮肤紫癜, 内脏出血
实用文档
33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血象
• 正细胞、正色素型贫血 • 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 血沉增快
实用文档
• 3、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除有M蛋白外 并无临床表现,即无骨骼病变,骨髓中浆细胞增多也不 明显
• 4、反应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
• 5、骨病变需与转移癌、老年性骨质疏松、肾小管酸中 毒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鉴别。
实用文档
57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与鉴别诊断
诊断
• 1、首先依靠临床及检验,一定要有临床证据 (浆细胞>15%,骨髓穿刺,尿蛋白等)。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骨骼破坏:
骨痛:开始一过性、轻微、短暂而局限。咳嗽 负重时加重,疼痛部位与病灶部位吻合,骨 折时可呈放射性束带感。
骨折:可自发的发生也可活动后诱发。
骨折压迫神经可能发生对称性的神经炎,截 瘫,脊髓神经根病,肌萎缩和感觉障碍。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完整版)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完整版)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
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次指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分及相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部分增加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1,2],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
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次指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分及相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部分增加了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每2~3年1次的中国MM诊治指南的更新对于提高我国MM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MM常见的症状包括骨髓瘤相关器官功能损伤的表现,即"CRAB"症状[血钙增高(calcium elevation),肾功能损害(renal insufficiency),贫血(anemia),骨病(bone disease)]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相关表现。
诊断标准、分型、分期一、诊断所需的检测项目(表1[3])对于临床疑似MM的患者,应完成基本检查项目。
在此基础上,有条件者可进行对诊断病情及预后分层具有重要价值的项目检测。
二、诊断标准综合参考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及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的指南[4],诊断无症状(冒烟型)骨髓瘤和有症状(活动性)骨髓瘤的标准如下。
多发性骨髓瘤精品医学课件
汇报人:
日期:
• 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策略 • 预后和生存期 • 最新研究进展 • 临床实践经验分享
01 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的定义
一种恶性浆细胞病 骨髓内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
产生异常球蛋白或M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
约1-3/10万
死亡率
高于其他常见恶性肿瘤
肝脾肿大多为轻至中度,质地 较硬。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01
02
03
血清M蛋白成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 存在M蛋白成分,包括 IgG、IgA、轻链蛋白等。
骨髓浆细胞比例
骨髓浆细胞比例超过30% 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 要指标之一。
组织活检
组织活检有助于确诊多发 性骨髓瘤,并排除其他肿 瘤。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期和分类
THANKS 感谢观看
病例二
患者年龄52岁,男性,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IgA-λ型,采用VAD方案化疗4个疗程后,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但半 年后出现复发,再次采用VAD方案化疗未能控制病情,后采用BD方案进行维持老年患者,尤其是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低剂量的化疗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可能更为合适; 对于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更换治疗方案。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
贫血
患者常有贫血表现,包括乏力 、头晕、面色苍白等。
出血倾向
部分患者有出血倾向,如牙龈 出血、鼻出血等。
骨痛
多发性骨髓瘤常引起骨痛,疼 痛部位多在腰骶部、胸骨和肋 骨,呈进行性加重。
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发生感 染,尤其是肺炎、尿路感染和 败血症等。
肝脾肿大
【医学课件】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概述•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与转归•研究进展与展望目录01概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特征为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
定义多发性骨髓瘤可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征、遗传学改变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如分泌型、非分泌型;IgG型、IgA型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1流行病学23多发性骨髓瘤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约为2/10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发病率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3:2。
发病年龄与性别多发性骨髓瘤的病程较长,但进展缓慢,多数患者的死亡原因是由于并发症而非疾病本身。
病程与死亡率病因学多发性骨髓瘤有家族聚集性,家族中有MM病史的人患病风险增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细胞因子与细胞信号转导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生活方式等可能增加患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
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导致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等。
细胞因子和细胞信号转导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02病理生理学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中存在异常增生的单克隆浆细胞,这些细胞分泌过多的免疫球蛋白,导致骨骼破坏、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骨病和贫血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与正常细胞竞争性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同时,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骼,导致骨痛、骨折和骨质疏松等骨病。
病理过程遗传易感性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家族聚集性,家族中有亲属患病的患者发病风险更高。
此外,某些基因突变如BRCA1、p53等也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有关。
环境因素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如烷化剂、染发剂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发病机制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具有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能力,导致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多。
细胞生物学特征抗药性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导致治疗难度较大,这也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一个难点。
【医学课件】多发性骨髓瘤
2023《【医学课件】多发性骨髓瘤》CATALOGUE目录•疾病概述•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方案与效果•预后与复发•预防与日常护理01疾病概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异常浆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并分泌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常伴骨损害。
定义多发性骨髓瘤可分为IgG、IgA、轻链型、非分泌型、双克隆免疫球蛋白型及非浆细胞型等6型。
分类定义和分类发病率多发性骨髓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约为1%,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中位发病年龄为69岁。
地域差异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在地域上存在差异,高发地区包括北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
流行病学病因多发性骨髓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涉及浆细胞的恶性转化、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骨质破坏等多个方面。
异常浆细胞分泌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骨质破坏可引起骨骼疼痛、骨折等表现。
病因和病理生理02临床表现与诊断骨骼损害多发性骨髓瘤常导致骨骼损害,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骨变形等。
患者常出现贫血,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晕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常表现为发热、咳嗽、肺炎等。
多发性骨髓瘤可导致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头痛等。
临床表现贫血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感染诊断标准通过检查血液、尿液等样本,发现异常的蛋白、细胞等证据。
实验室检查骨髓检查X线检查其他检查通过骨髓穿刺检查,发现异常的肿瘤细胞。
通过X线检查骨骼,发现骨骼损害的情况。
如CT、MRI等检查,进一步了解病情。
1鉴别诊断23与多发性骨髓瘤相似,但无骨骼损害等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其他肿瘤转移到骨骼的情况,需要通过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骨转移瘤如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等,需要通过临床表现和检查进行鉴别。
其他疾病03治疗方案与效果诱导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初始治疗称为诱导治疗,旨在尽快减轻肿瘤负荷并获得良好的缓解。
【医学课件】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
目录
• 简介 • 病因学 • 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方法 • 治疗策略 • 预防与康复
01
简介
定义和诊断标准
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特征为骨髓中克隆性浆 细胞异常增生。
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需满 足以下三项条件: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单克隆免疫球蛋 白或轻链过度生成,以及出现骨病、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 状。
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如染色体 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 。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CT检查
观察骨骼形态,判断是否存在骨破坏。
观察内脏器官形态,判断是否存在内脏受累 。
MRI检查
PET-CT检查
观察脊髓和神经根受压情况,判断是否存在 神经系统并发症。
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有 助于发现微小病灶和评估病情。
贫血、出血和感染
贫血
01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往往伴有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
贫血可能由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或大量出血引起。
出血
02
骨髓瘤细胞可浸润血液,导致血小板减少,容易出现出血症状
,如皮肤瘀点、紫癜等。
感染
03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等
病原体,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
放疗与手术
放疗
通过局部放疗减轻疼痛、解除神经压迫,改善局部病变。
手术
当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需采取手术治疗。
自体干细胞移植与免疫治疗
自体干细胞移植
通过采集患者自身造血干细胞,经过处理后回输体内,以替换受损的骨髓细胞, 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
医学精品课件:多发性骨髓瘤
50~60℃ 室温
90~100℃ 50~60℃
本周-氏蛋白
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异常
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晚期全血细胞减少 血涂片中红细胞呈缗钱样排列 血沉增快
2、骨髓象
骨髓瘤细胞≥10%,伴有 质的改变。骨髓瘤细胞大小
不一,外形不规则,核偏位, 核浆比例大。染色质疏松,可 见双核或多核,核仁1-2个。 胞质丰富,浆内可有大小不等 的空泡和嗜酸性小体。
2mg/d
口服共4天 口服共4天
每4~6周重复 一次,至少一 年
静滴共4天 静滴共4天
第4周重复给 药
口服共4天
静注第1天 21天为了疗
静注第1天
程,疗程间歇 14天,共6个疗
口服第1~7天 程,泼尼松在
口服第1~7天 第3或第4疗
口服第8~14 程逐渐停用
天
静注第21天
3、抗血管生成: 沙利度胺(反应停)
凡满足下列任一条件者可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MM主要诊断标准第1项+第2项;
或MM主要诊断标准第1项+次要标准② ③ ④中之一; 或MM主要诊断标准第2项+次要标准① ③ ④中之一; 或次要标准① ②+次要标准③ ④中之一。
活动性(有症状)MM诊断(2015)
无症状MM诊断(2015)
鉴别诊断
IgA型约占MM的25%,该型高血钙、高粘滞综合 征和淀粉样变发生机会较多,易造成肾功能损害, 预后差
IgM、IgD、IgE型少见
轻链型约占骨髓瘤 10-20%,λ轻链型居多,溶骨性 病变、肾功能不全、高血钙及淀粉样变发生率高, 预后差
不分泌型约占骨髓瘤 1%
多发性骨髓瘤完整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检查 :免疫球蛋白重链重排在骨髓中
检出率为80%
完整版课件
35
• 诊断MM主要指标为:
• ①骨髓中浆细胞>30%;
• ②活组织检查证实为骨髓瘤;
• ③血清中有M蛋白:IgG>35g/L,IgA>20g/L或尿中本周蛋白>1g/24h。
• 诊断MM次要指标为:
• ①骨髓中浆细胞10%~30%;
②高血钙引起多尿,以至少尿;③尿酸过多, 沉积在肾小管。
完整版课件
15
检验
血 象
骨 髓 象
其它 检验
完整版课件
16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血象 贫血可为首见征象,多属正常细胞性贫
血。血片中红细胞排列成钱串状(缗钱 状叠迭),可伴有少数幼粒、幼红细胞。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 血沉显著增快。晚期骨髓瘤细胞在血中 大量出现,形成浆细胞白血病。
完整版课件
14
(三)肾功能损害
为仅次于感染的致死原因。临床表现有蛋白尿、 管型尿和急、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多因脱 水、感染、静脉肾孟造影等引起。慢性肾衰竭 的发病机制:
①游离轻链(本周蛋白)被肾近曲小管吸收后 沉积在上皮细胞浆内,使肾小管细胞变性,功 能受损。如蛋白管型阻塞,则导致肾小管扩张
ppt课件完整43难治性病例可使用dtpace方案也可选用蛋白酶体抑制药bortezomibvelcadeppt课件完整44表6112骨髓瘤常用联合治疗方案方案药物一般剂量用法说明mptvaddtpace美马法兰泼尼松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地塞米松阿霉素环磷酰胺vp164mgm100mgd04mgd10mgd40mgd40mgd100mgd10mgdm10mgd400mgdm口服共7天口服共7天qd连续半年静脉滴注共4天静脉滴注共4天口服149121720口服14天口服连续静脉滴注共4天静脉滴注共4天静脉注射共4天静脉滴注共4天少半年每4周重复给ppt课件完整45二膦酸盐有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如唑来膦酸钠每月4mg静脉滴注可减少疼痛部分患者出现骨质修复
多发性骨髓瘤精品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多发性骨髓瘤的概述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 •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 多发性骨髓瘤的康复与护理 •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与控制 • 多发性骨髓瘤的科研与前沿技术
01
多发性骨髓瘤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特征为骨髓中克隆性 浆细胞异常增生,并伴有骨和骨质的破坏。
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 并报告多发性骨髓瘤病例,防止 疫情扩散。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病毒的疫苗接 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染 风险。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多发 性骨髓瘤的认识,消除歧视和误 解。
疫苗接种与群体免疫策略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治疗: 研究和发展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 免疫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率 和生活质量。
放疗
对于骨骼疼痛或脊髓压迫等症状可使用放疗。
免疫治疗
3
包括使用抗CD38单克隆抗体等免疫药物。
新型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
使用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 药物,如针对BRAF基因突变
的达拉非尼。
细胞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 攻击肿瘤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年轻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可 以大幅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05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与健康管理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和戒烟
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压力等 。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遗传咨询与筛查
如辐射、化学物质、有害生物因素等。
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遗传咨询和筛 查,预防疾病的发生。
多发性骨髓瘤-精品医学课件
包括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心理支持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重要意 义。
06
预后与转归
影响预后的因素
患者年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受年龄影响,年 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血肌酐水平
血肌酐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血红蛋白水平
血红蛋白水平越低,预后越差。
骨破坏程度
骨破坏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复发与生存率
05
治疗
传统化疗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
硼替佐米是常用的化疗药 物,可有效诱导多发性骨 髓瘤细胞凋亡。
传统免疫调节剂
包括沙利度胺、来那度胺 等,可改善患者症状和生 活质量。
糖皮质激素
如地塞米松,可迅速缓解 患者症状,减轻疼痛。
新型药物
蛋白酶体抑制剂
如卡非佐米,可抑制细胞内蛋白酶体活性,进而诱导细胞凋亡。
骨髓检查
浆细胞比例异常增高,原 幼浆细胞≥30%。
鉴别诊断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原幼浆细胞<10%,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或轻链过度增多。
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 蛋白血症
无症状,仅血或尿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 链轻度增多。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淀粉 样变性
淋巴细胞异常增多,可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 白或轻链增多,淋巴结肿大等。
可出现骨痛、骨折、肾功能不全等症状,但 血和尿中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增多。
病情评估
分期评估
采用Durie-Salmon分期系统和国际分期系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以制定合适的治疗 方案。
肾功能评估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出现肾功能不全,需对患者肾功能进行评估,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并发症评估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出现感染、高钙血症、贫血等并发症,需对患者并发症进行评估,以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5
3. 化疗
化疗为现阶段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方案有MP、 M2、VAD等(详见多发性骨髓瘤常用的化疗方案)
4. 放疗
放疗对孤立性骨髓瘤和髓外浆细胞瘤目前仍是最好
的办法。局部放疗可缓解局限性骨痛症状,总剂量 15~20Gy分次照射;半身和全身照射仅适合于常规 治疗无效的难治与复发的MM。
5. 并发症的治疗
根据血清M蛋白成分特点可把本病分为IgG、 IgA、IgD、IgM、IgE 型、轻链型、非分泌型 以及双克隆或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型,其中IgG 型最常见,其次为IgA型。
五.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主要指标: 骨髓中浆细胞>30%;组织活检 证实为浆细胞瘤;
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
IgG>35g/L、IgA>20g/L或尿中单克隆免疫球
(2)发热与感染:与正常Ig合成受抑制有关。 常见呼吸道、皮肤、泌尿系和肠道感染,以
革兰阴性细菌肺炎最多见。易有带状疱疹反 复发作;
(3)高钙血症:可引起恶心、呕吐、多尿、头 痛、嗜睡、心率紊乱,甚至昏迷;
.
5
(4)肾脏功能损害:蛋白尿、管型尿、急 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多因 脱水、感染、静脉肾盂造影等引起。慢性 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本周蛋白被近曲小
管吸收后沉积在上皮细胞胞质内,使肾小 管细胞变性,功能受损,如蛋白管型阻塞, 则导致肾小管扩张; 高血钙引起多尿以 及少尿; 尿酸过多,沉积在肾小管,导 致尿酸性肾病。
.
6
3. 出血倾向: 血小板减少; 凝血功能障碍 ; 血管壁因素:高免疫球蛋白和淀粉样变损 伤血管壁。
4. 淀粉样变和雷诺现象:淀粉样物质沉积在多 个脏器引起相应的症状,如腮腺肿大、舌肿 大、心脏扩大、肾功能不全;M蛋白为冷球 蛋白则引起雷诺现象。
8
三.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1)血象
①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②红细胞呈缗
钱状;③白细胞、血小板可正常或减低,晚期可 见大量浆细胞。
(2)骨髓象
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并伴质的改变。骨髓
瘤细胞大小不一,成堆出现,核内可见核仁1-4
个,并可见分化良好或呈原、幼浆细胞,核内可
见核仁1~2个、双核或多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MM)
.
1
一.多发性骨髓瘤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概念: 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增殖引
起溶骨性骨骼破坏;骨髓瘤细胞分泌单株免疫球蛋白,正常的多 株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制,本周蛋白随尿排出;常伴有贫血,肾 功能衰竭和骨髓瘤细胞髓外浸润所致的各种损害。
病因 : (1)遗传:不同的人种,其发病率不同;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 为黑人、白人、黄种人。 (2)理化因素:长期接触离子放射、化学毒物杀虫剂、除草剂、 石棉、染发剂等与MM的发生有关。 (3)慢性炎症(长期抗原刺激):淋巴网状系统长期的化学、 细菌、病毒等刺激的联合作用可能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1)高钙血症:①水化:每日补液2000ml以上,增加 钙的排泄;②利尿:大剂量速尿,80mg,静注,同 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③激素:波泥松40~60mg/d;
④降钙素:4U/㎏,肌注,1次/12h。
.
16
(2)高尿酸血症:①水化,补液,利尿;②碱化尿液: 碳酸氢钠,口服或静脉注射;③别嘌呤醇:100mg, 口服,3次/日。
8. 双膦酸盐类
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阻止骨质破坏,缓解疼痛。 如博宁60~90mg,静滴,1~2次/月。
9. 反应停
可抑制骨髓瘤血管的形成。用量:每日200mg,每2 周增加200mg,逐渐增至每日800mg。
.
18
.
19
(2)贫血: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症状。 原因:①骨髓瘤恶性增生排挤正常造血组 织;②肾功能衰竭、慢性病贫血、营养等 原因引起。
.
4
2.骨髓瘤分泌单株Ig引起的症状
(1)高粘滞血症:临床出现头痛、头晕、视力 障碍、手足麻木、肾功能损害、昏迷、昏睡 等症状。血清中M蛋白增多,尤以IgA易聚合 成多聚体,使血液粘滞性过高,引起血流缓 慢、组织淤血和缺氧。
5. 肝、脾肿大:淀粉样变导致肝、脾肿大,多 为轻度肿大;
.
7
6. 髓外浸润:肝、脾、淋巴结、肾肿大; 神经系统损害:胸、腰椎破坏压迫脊髓所致 截瘫较常见,其次为神经根受累,脑神经瘫 痪较少见;髓外浆细胞瘤;④浆细胞白血 病,为骨髓瘤细胞浸润外周血所致,浆细胞 超过2.0×109/L时即可诊断。
.
蛋白轻链(本-周蛋白). >1g/24h;
13
次要指标为:
骨髓中浆细胞10%-30%;血清中有M蛋白, 但未达上述标准;出现溶骨性病变;④其 他正常的免疫球蛋白低于正常值的50% 。
诊断MM至少要有一个主要指标和一个次要 指标,或者至少包括次要指标和在内的 三条次要指标。
六.国际分期系统分期
Ⅰ期:血清β2微球蛋白<3.5mg/L,白蛋白 ≧35g/L;Ⅱ期 介于一期和三期之间 ;Ⅲ期 血清β2微球蛋白≧5.5mg/L .
免疫表型CD38+、CD56.+。
9
(3)血清、尿蛋白检测 ①高球蛋白血症、白蛋白正常或减低。
②血清蛋白电泳可见异常单株Ig,即M带 (轻链型及不排泌型患者例外);免疫电泳 可进一步鉴定M蛋白类型及亚型(免疫球蛋 白IgG、 IgA、 IgM、 IgE、 IgD以及轻链亚 型)。
③
④血钙、血磷测定:高钙血症、血磷正常。
11
⑧高尿酸血症,大量瘤细胞溶解所致,可引起 肾功能损害。
(4)放射学检查 ①溶骨性改变:骨骼有穿凿样溶骨改变;② 弥漫性骨质疏松;③ 在骨质破坏的基础上发 生病理性骨折; ④骨质硬化,多为局限性改
变,较少见。以上病变可见于颅骨、椎骨、肋 骨、骨盆骨、锁骨及长骨近端等部位。
(5)遗传学检查
.
12
四. 分型
.
2
(4)病毒感染:EB病毒与MM的发生可能有关。
(5)染色体与肿瘤基因:部分病人有染色体异常Biblioteka 肿瘤基因突 变。发病机制:
① 将激活的H-ras基因转入EB病毒感染的人 B淋巴细胞,可导 致其转化为恶性浆细胞。
② 骨髓新生血管形成机制与骨髓瘤的进展可能有关。LAF-1 (淋巴细胞活化因子)、VLA- 4(粘附分子极迟活化抗原)、 CD44等与血管形成有关的因子在骨髓瘤细胞中高表达。
(3)高粘滞综合征:血浆分离术。
(4)肾损害的治疗:①预防肾炎、高钙血症、高尿酸 血症等诱发肾衰的因素;②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③肾衰时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6. 造血干细胞移植
(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45岁以下者,可 使部分患者达到治愈;但相关病死率高并受到供者 来源的限制。
(2)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70岁以下老年患者,
③ IL-6是骨髓瘤细胞最主要的生长因子,骨髓瘤细胞可分泌 IL-6,也表达IL-6受体;因此IL-6的异常分泌可能与骨髓瘤的发 病有关。
④骨髓瘤可产生IL-1、IFN(干扰素)等因子能够激活破骨细
胞,导致骨质破坏和疏松。 .
3
二.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
1.浆细胞侵润引起的症状:
(1)骨骼损害:成骨细胞过度表达IL-6,激 活破骨细胞,表现为骨骼疼痛、溶骨性损 害或全身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以及骨骼 肿块等;
.
10
⑤ 血清β2微球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检测。血 清β2微球蛋白由浆细胞分泌,白蛋白与骨 髓瘤生长因子IL-6活性呈负相关。
⑥ 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 LDH):CRP与IL-6成正相关。
⑦尿和肾功能:90%患者有蛋白尿,血清尿 素氮和肌酐可升高。半数患者尿中可出现 本周蛋白。
.
.
14
七.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1. 治疗原则 ①无症状、病情稳定的MM患者及冒烟型骨髓瘤暂 不治疗,定期随访;当病情进展(临床和实验室指 标)、出现症状时即行治疗。②症状性MM无论分 期均应立即治疗。③缓解后可行干扰素维持治疗。
2. 支持治疗 ①除非发生脊椎压缩骨折外,应适当活动、多饮水、 预防感染。②血制品输注:贫血严重时应与予以输 血;低蛋白血症时输白蛋白等。③改善患者一般状 况,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化疗耐受性。
不受供者配型的限制,可提高疗效;但复发率高,
不宜根治。
.
17
7. 生物制剂
(1)干扰素:α-干扰素具有抗肿瘤活性和下调IL-6R 的作用,20%有效;300万U,皮下或肌注,3次/周, 应用0.5~1年。
(2)IL-6单抗:能降低患者血中IL-6浓度;糖皮质激 素也可抑制IL-6基因转录;维甲酸也可下调IL-6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