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合集下载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初中文言文虚词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虚词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虚词一览表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独立词义,起辅助语法作用的词语。

它们在文言文中的使用非常频繁,同时也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用法。

本文将为读者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文言文虚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并列连词1. 且: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还有”等。

例如,“父母且老,妻子且子,以俟君命”(《孟子·滕文公》)。

2. 及: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跟”、“以及”等。

例如,“菟丝以寿,麋鹿以辞,忧思以终天年,予尔室家有辞”(《诗经·皇矣》)。

二、递进连词1. 又: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再加上”等。

例如,“天下治,地下平,有又在田乎”(《论衡·太奸》)。

2. 且: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还要”等。

例如,“行道不择且优则贫侠,不择且卓则灭身败名”(《史记·陈涉世家》)。

三、转折连词1. 非但...反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仅...还”、“不但...反而”等。

例如,“吾人之终始反而不祥矣”(《庄子·秋水》)。

2. 乃: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反而”等。

例如,“卧者乃安兮”(《诗经·衡颙》)。

四、条件连词1. 若:表示条件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假如”等。

例如,“若有需要,则甘心赴难”(《资治通鉴·晋纪·卫贞伯卒传》)。

2. 使:表示条件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让”、“使得”等。

例如,“用锥者杀狗使之止吠”(《礼记·礼运》)。

五、目的连词1. 以: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了”、“以便”等。

例如,“乘乎其国,饮乎其器,以耳目之志,可以观酣容”(《礼记·表记》)。

2. 为何: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了什么”、“为何”等。

例如,“学之所以为学也,为何事哉”(《庄子·掌故》)。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1. "则": 表示假设、推论、转折、对比等关系。

- 例句:晚风摇树发宜州,则可怜横波落不休。

(《桂枝香·咏鹅》)2. "或": 表示不确定、可能的意思。

- 例句:或共山鸠高飞,天风共北斗星。

(《鹧鸪天·人道旁白》)3. "皆": 表示全部、都的意思。

- 例句:试上高台招句曲,轻移画扇坐中流,不觉香残粉影落,尽是花枝万里愁。

(《虞美人·听雨》)4. "乃": 表示结果、原因等。

- 例句:不施纶绔,陈力就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尚书·大禹谟》)5. "岂": 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

- 例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桃花源记·嵩阳书院记》)6. "宁": 表示表示选择、态度等。

- 例句:宁吞吴雁,无食我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 "非": 表示否定,有时也表示强调。

- 例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齐燕。

(《观沧海》)8. "吾": 表示第一人称。

- 例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天下篇》)9. "何": 表示疑问、反问等。

- 例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何况于野。

(《赋得古原草送别》)10. "其": 表示指示、连接作用。

- 例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云客路思悠悠,现在地球无穷处。

(《黄鹤楼》)。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初中文言文常用25个虚词用法汇总【初中必备】

初中文言文常用25个虚词用法汇总【初中必备】

初中文言文常用25个虚词用法汇总【初中必备】1之1. 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 用作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3)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4)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意义,译时应省去。

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2其1. 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 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3以1. 用作介词(1)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2)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 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完整版)初中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

(完整版)初中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

(完整版)初中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实词1.<形> 安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2.<形> 安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动> 养。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所安:养生的东西。

)4.<副> 表疑问或反问。

《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可译为“怎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隆中对》:“君谓计将安出?”《马说》:“安求其能千里也?”5.<代> 表处所。

可译为《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哪里”,“什么地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本 1.<名> 根源,起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请循其本。

”2.<副> 本来,原来。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

)比1.<动> 靠近。

《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动> 比较。

《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3.<动> 比拟,认为《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和……一样。

4.<介> 及,等到。

《陈涉世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鄙 1.<形> 鄙陋,目光短浅。

《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毕 1.<动> 完毕。

《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

2.<副> 尽;都;全。

《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口技》:“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一览表
【于是】①与现代汉 语相同;②这时,当 时;在这,从这。
(1)【代】他(的),她(的), 它(的);他们(的),她们(的), 它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 生序》)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那里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
(3)【副】大概,或许,还是
(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 顿,可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 谏》)
【也哉】呢,吗(表 疑问或反问)。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 的;从前的,原来的;故旧, 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 语》)
(5)【代】你的,你

(1)【助】啊,呀(表感叹)
善哉,吾请无攻木矢(《公输》):
1-哉
(2)【助】呢,吗(表疑问、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
反问)
家》)

(1)【代】什么,哪里
(2)【副】为什么
(3)【副】多么
(4)【副】怎么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
传》)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 战》)
记》)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 子》)

(1)【介】依照,按照,根据
(2)【副】于是,就
(3)【连】因此,于是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核舟 记》)
(7)【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 其道(《马说》)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2)“而后”:才,方才。
例:①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③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 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而况石乎!
练习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转折 修饰 2)掩口胡卢而笑。 假设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并列 4)蟹六跪而二螯 承接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你的 6)若欲死而父。 同“耳” 7)如是而已。 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 何况 能鸣也。而况石乎!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递进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 ②无以,则王乎?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于是乎书。
练习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5)吾尝疑乎是 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 后矣 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乎 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0)巍巍乎可畏 疑问 反问 然 揣测 对 于 在 感叹
5.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 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6.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何等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 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呵斥。)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一)之1. 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 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 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三)以1. 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例句含翻译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例句含翻译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例句含翻译文言文常用虚词1.之(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

《曹刿论战》)2.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①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假如太尉认为我是个可教之才而不吝赐教,那就是我的福气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狼好像闭上了眼,神情十分悠闲《狼》)③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但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一)且1. 副词(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2.连词(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二)乃1.副词(1)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

(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狼》)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三)矣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曹刿论战》)(四)乎1.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2)表反问,可译为“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3)表推测,可译为“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4)表感叹,可译为“啊”。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

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五)所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初中生必收藏: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初中生必收藏: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初中⽣必收藏:18个常见⽂⾔虚词⽤法归类昨天在头条上发布了我这么多年以来整理的⽂⾔⽂虚词⽤法归类,很多⼈在私信我有没有虚词。

现经过整理,把初中阶段最常见的⽂⾔虚词和⽤法归类发出来,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提升有所帮助。

⼀、⽽1.连词。

(1)表并列:⼀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例①:蟹六跪⽽⼆螯。

例②:北救赵⽽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且”。

例:君⼦博学⽽⽇参省乎⼰。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例①:余⽅⼼动欲还,⽽⼤声发于⽔上。

例②:图穷⽽⼔⾸见(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有意,瞻予马⾸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①:吾尝终⽇⽽思矣。

例②:吾恂恂⽽起。

例③徐⽽察之(7)表因果:可译为“因⽽”。

例:诸⼈徒见操书⾔⽔步⼋⼗万⽽各慑恐。

2.代词。

只⽤作第⼆⼈称,⼀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①:⽽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侍母。

例②:⽽翁归,⾃与汝复算尔。

3.⾳节助词。

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虚词”。

如:“⽽已”,放在句末,表⽰限⽌的语⽓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①:⼀⼈、⼀桌、⼀椅、⼀扇、⼀抚尺⽽已。

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已。

“已⽽”、“俄⽽”⼀般⽤来表⽰时间不久。

⼆、何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常有语⽓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何者?严⼤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例①:豫州今欲何⾄? 例②:⼤王来何操?(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①:然则何时⽽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猿哀鸣。

2.副词。

(1)⽤在句⾸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完整版)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

(完整版)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

(完整版)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而是”)(2)表递进。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夫赵强而[表并列]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何1、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前置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 “多么”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3、复音虚词(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怎么回事呢]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2)“何以”即“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 “凭什么”等-何以战(《曹刿论战》)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承接。

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4)表转折。

可译为“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假设。

可译为“如果” “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逐而得之(《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吾攻赵旦暮可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之1、用作代词(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1、问所从来,俱答之。

《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2、操蛇之神闻之。

《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5、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代人。

他,指吴广。

)6、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7、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8、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指代前面的“骨头”)9、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代前面的狼。

)10、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11、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1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1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14、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城)15、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16、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

(代齐军)1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2、用作助词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5、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6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唐雎不辱使命》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副】就是。.
(3)【动】靠近,接近。.
(4)【副】则,就。.
(5)【副】即使。.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非此即彼.
可望而不可即.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
莫.
(1)【副】不。.
(2)【副】没有什么;没有谁。.
(3)【同】“暮”。.
宋莫能守。(《公输》).
【为……所……】被……。.
则.
(1)【连】于是、就(表承接).
(2)【连】可是、却(表转折).
(3)【副】是,就是(表判断).
(4)【连】如果,那么(表假设).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虚词
用法
例句
常见短语.
之.
(1)【动】往,到……去.
(2)【代】他,她,它.
(3)【助】的(有时可不译).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省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①【副】将要.
②【动】拿.
③【动】扶持.
④【助】动词后,无义.
(2)jiàng .
①【名】将士,将领.
②【动】带兵,领兵.
(3)qiāng.
【动】请.
(2)【副】将,将要;.
(3)【副】暂且,姑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焉.
(1)【助】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2)【代】它;哪里.
(3)【兼】相当于“于+之”“于+是”.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者.
(1)【代】……人;……事物;……时候;……的情况.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不译.
作亭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也】或【者也】……是…….
乎.
(1)【助】吗,呢,哪,吧;啊,呀,哇.
(2)【通】“于”。“在,从,向,给,对”.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说》).
.
以.
(1)【动】认为,以为.
(2)【介】用,把,拿.
(3)【介】因为,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为.
(1)【动】wéi.
①“做”(根据句子活译).
②“作为、当作、成为”.
③“认为”.
④“是”.
(2)【介】wèi.
①“替、给(表替代);.
②向、对(表对象)” .
③为了、为着(表目的).
④“被”(表被动).
(4)【动】给予、授予.
(5)【副】全.
(5)【通】“欤”,句末语气词.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陈胜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号令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
何.
(1)【代】什么,哪里.
(2)【副】为什么.
(3)【副】多么.
(4)【副】怎么.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何以】为什么。.
【何许】何处。.
【何如】怎么样。.
【何其】多么,怎么这样。.
有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其印为予群众所得(《活板》).
【所以】⑴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⑵表示手段或凭借、目的,相当于“用来……东西”。.
且.
(1)【连】①表递进关系(况且、并且)、并列关系(还)。②表让步(尚且).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①与现代汉语相同;②这时,当时;在这,从这。.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
然.
(1)【助】……地;……的样子.
(2)【代】这样.
(3)【连】然而.
(4)【动】认为……对。(表肯定、赞同).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若听茶声然(《核舟记》);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
因.
(1)【介】依照,按照,根据.
(2)【副】于是,就.
(3)【连】因此,于是.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核舟记》).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
所.
(1)【名】①处所、住所、地方.
②恰当的位置,应有的归宿、结果。.
(2)【助】①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即“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②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其真无马邪(《马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
哉.
(1)【助】啊,呀(表感叹).
(2)【助】呢,吗(表疑问、反问).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为】认为;作为。.
【以是(是以)】因此。.
于.
(1)【介】在,到,向,从,对,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2)【介】被.
(3)【介】同,和,跟.
(4)【介】比,胜过.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然而】这样,可是……。.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若……然】像……一般(样子)。.
安.
(1)【代】怎么,哪里.
(2)【形】安全,安定.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谢庄遂安(《冯婉贞》).
.
与.
(1)【介、连】和、跟、同.
(2)【副】给、替.
(3)【介】比,和……比较.
并自为(题)其名(《伤仲永》);以径寸之木为(雕刻)宫室、器皿(《核舟记》).
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追日》);以丛草为林(《闲情记趣》).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辨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项为之强(《童趣》).
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6)【通】“已”,已经.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已故.
【故人】老朋友。.
其.
(1)【代】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推测).
(4)【副】岂,难道(表反问).
(5)【助】调节音节,无义.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莫能与之争。.
【莫大】没有什么比这个再大,极大。.
孰.
(1)【代】“怎么”。.
(2)【代】“什么”。.
(3)【同】熟。.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徐公来,孰(仔细)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
矣.
(1)【助】“了”、“啦”、“吧,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