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而用法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而的用法是什么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而的用法是什么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而的用法是什幺,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有哪些(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夫赵强而燕弱(《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礼毕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讲解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讲解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
(《<论语>十则》)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
③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
文言虚词而字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虚词而字的用法和意义一、虚词的定义与分类虚词是指在语法上没有实际意义,主要用于构成句子结构和表达语境关系的词类。
其中,“而”字作为文言中常见的虚词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用法和意义。
(一)并列连词首先,“而”字可用作并列连词,连接两个或多个平行成分,表示顺序、递进、转折等关系。
例如:“朝闻道而夜死”的“而”字表示前后两个动作传承关系,表明主人公朝听到了道理后才选择了夜里去世。
二、转折对比连词(一)转折对比其次,“而”字还可以用作转折对比连词。
它在句子中起到引出对立观点或事物的作用,并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例如:“君子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里,“而”字将两组相反观点相互联系起来,突出了其强烈对比关系。
二、衔接动态助词此外,“而”字在文言中还可作为衔接动态助词使用,表示动作连续发生,并且前后两个动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例如:“一阵风吹过,树木摇曳而晃动。
”这里,“而”字连接了“摇曳”的动作与“晃动”的结果,表达了清晰的因果关系。
三、表达方式此外,“而”字还可以用于表示方式,强调执行某种行为或做某种事情的方法或手段。
例如:“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这个例子中,“而”字将不同层次的人对待学习道理的态度进行了描述,并突出了方法上的差异。
四、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最后,“而”字还可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在句子中表示与主句相对立的情况或条件。
例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在这个句子中,“而”字引导了让步状语从句,并衬托出主句中所描述的相对应情况。
二、总结归纳综上所述,“而”字是文言虚词中常见且多样化的使用之一。
它既可用作并列连词,连接并列成分,表示顺序、递进、转折等关系,同时还可用作转折对比连词,衔接动态助词,表达方式的手段,并且可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文言虚词作为古代汉语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语法功能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和理解文言虚词时,我们需要注意其多义性和上下文的配合运用。
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
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更有崎岖高峻险恶的剑门关,一人把关,万余人也休想进入。
峥嵘、崔嵬cuīwéi,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北边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
(或递进,或修饰,有争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
(或递进,有争议)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溪深而鱼肥。
溪水深,鱼儿肥;(或因果,有争议)泉香而酒洌;泉水清,酒水甜;(或因果,有争议)起坐而喧哗者,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言和而色夷。
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而死于安乐也。
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竖起他的左腿,②表示递进关系。
文言虚词“而”的各种含义及用法[文档整理]
文言虚词“而”的各种含义及用法[文档整理]一、“而”的含义“而”是汉语中的一个虚词,它可以表达许多不同的含义,其基本含义有以下几种:1. 介绍另一件事的时候:“而”常用在表示另一件事的时候,常用词句如“而今”,“而况”,“而已”,“而且”,“而弗”等。
2. 把两个不同的事情连接起来时:“而”可用于表达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如“一个人可以吃得饱,而另外一个则吃不饱”。
3. 把两个关系相反的事情引出来时:“而”可用于表达两个关系相反的事,如“外面的天气很冷,而里面却很暖和”。
4.用于引出分论点:“而”可用于引出新的分论点,如“第一,这件事有利;而第二,这件事也有弊”。
5.用于表达转折:“而”可用于表达转折,如“他刚开始有希望,而最终却洒脱”。
6.用以表示逆推:“而”可用于表示逆推,如“这次考试他没有及格,而他肯定都没有及格”。
7.表示异样或比较:“而”可用于表示异样或比较,如“他一开口就有古文熟练,而他的技术却落伍了”。
1.一般用于连接并列句。
“而”可用于连接并列句,可以将两个表达不同意思的句子分开,从而表达转折或者对比的意思,如:(1) 他聪明,而她不聪明。
(2) 我工作勤劳,而他则游手好闲。
2. 用于引出原因或举例。
“而”可用于连接原因句或者例子句,如:(1) 他经常考试失败,而原因是他没有认真复习。
(2) 少数人不是太聪明而是懒惰,而举例来说,他是一个典型的懒惰者。
3. 用于引出结论。
“而”可用于引出结论,如:(1)他的理论有着很高的效率,而结论是他的研究是对的。
(2) 书中把信息划分为三个部分,而总结就是要把信息掌握好。
4. 用于强调分论点时。
“而”可以强调分论点,用于强调某一观点,如:(1) 那次考试,小明考得出色,而他的同桌则考得很差。
(2) 这本书价格不贵,而且质量也不错。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秦师轻而无礼。
⑤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翻译: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jiàng皜hào驳b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翻译: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翻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hú)之禄(《陈情表》)②翻译: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的俸禄。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翻译: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⑤翻译: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会没有疑问呢?(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翻译: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而:却。
为……所:表被动。
积威:积久的威势。
指秦国长期以来对六国的威胁。
劫:胁迫,挟制。
②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翻译:如果是真的,我哥哥这样有盛美德行的人竟然这样早早地便失去了他的后嗣吗?(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文言虚词而用法整理
文言虚词而用法整理
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起辅助语法功能、表示语气、连接词语等作用的词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整理:
1.之: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的直接宾语。
例如:“吾之所以为此者……”
2.之:用于名词后,表示名词的所有格。
例如:“人之美德”。
3.乎:用于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何乎?”
4.乎:用于句中,表示强调语气、感叹语气或助词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例如:“不亦乐乎!”
5.而:连接两个动词或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的关系。
例如:“食而寝”、“众人皆惊而走”。
6.而:用于句首,表示让步关系。
例如:“虽贫而乐”的“而”表示让步关系。
7.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的间接宾语。
例如:“所慕者”、“所畏者”。
8.所:用于名词前,表示名词的被动者。
例如:“所见者”、“所闻者”。
9.于: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范围或时间。
例如:“安于乐道”、“敬于群下”。
10.于:用于名词前,表示名词的被动者。
例如:“文于武”、“行于思”。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律和习惯,有时会因为上下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具体运用中还需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3
表承接,可译为“就” “接着”,或 不译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译: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是懂得道理,谁能 没有疑惑呢? • 之:指知识和道理
4 表转折 可译为“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 学》) 译: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 颜色更深。 (状语后置)
三、通“如” 译为“好像”、 “如果”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译:军队惊乱如同大房屋崩塌。 都舍:都城里的房屋
四、固定词组
1、“而已” 放在句末 ,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 说》) 译: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术上各有各 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2“而后” 译为“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译:我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 已:停止
5 表假设 译为“如果” “假如”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秦国用城池请求易璧,如果赵国不答应, 理亏在赵。 曲:理亏。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译: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不比登到高处见得广.
②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 之于国也>) 译:咚咚的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抛 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之:用在动词之后,没有 实在意义的衬词 接:接触,交锋
7 表因果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 王》) 译:那人住的很远,没有来,因而荆轲为了 他留下来。
8 表目的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译:登记官吏、人民,封存府库,来等待将 军。
而的文言虚词用法
而的文言虚词用法
1. “而”可以表并列呀,就像“敏而好学”,这里的“而”就是把“敏”和“好学”这两个同等重要的特点并列起来啦。
你想想看,这不就像是你的两只手,都很有用,不分先后嘛!
2. “而”能表承接呢,比如“温故而知新”,“温故”在前,接着“知新”,它们之间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承接关系呀。
这就好像你先迈左脚,然后再迈右脚,很顺的呀!
3. “而”有时候表转折哦,像“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他,可他却不生气,这里的“而”就把情况转向相反啦。
这跟你本来想吃苹果,结果得到一个橙子,感觉不一样了吧!
4. “而”还能表修饰呢,“吾尝跂而望矣”,“跂”是用来修饰“望”的呀,就好比你化妆的时候,先涂粉底再化眼影,粉底是修饰化眼影这个动作的哟!
5. 嘿,“而”能表示递进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学而时习之”比单纯的“学”更进一步呢。
就像你跑步,刚开始慢跑,然后提速,这就是一种递进呀!
6. 瞧,“而”也可以表因果呢,“玉在山而草木润”,因为有玉在山,所以草木滋润呀。
这不就跟你努力学习,所以取得好成绩一样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而”这个文言虚词真是太有意思啦,用法丰富多彩,在文言文中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而”字的用法!
文言虚词“而”字的含义与用法一、表承接答案与详解一、根据所学,分析并指出下面各句中的“而”字的用法。
1.冰,水为之而(表转折)寒于水。
(《劝学》)译句: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君子博学而(表递进)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表递进)行无过矣。
(《劝学》)译句: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人非生而(表承接)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句: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表转折)耻学于师。
(《师说》)译句: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5.爱其子,择师而(相当于“以”,表目的)教之。
(《师说》)译句: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6.小学而(表转折)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译句: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7.群聚而(表修饰)笑之。
(《师说》)译句: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表转折)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译句: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
9.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表承接)登仙。
(《赤壁赋》)译句: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10.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表修饰)歌之。
(《赤壁赋》)译句: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
11.下江陵,顺流而(表修饰)东也。
(《赤壁赋》)译句:夺得江陵,沿长江向东进军。
12.盈虚者如彼,而(表转折)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译句: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13.耳得之而(表承接)成色,目遇之而(表承接)成色。
(《赤壁赋》)译句: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
1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表并列)吾与子之所共食。
(《赤壁赋》)译句: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15.觉而(表承接)起,起而(表承接)归。
(完整版)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完整版)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一、而
1、“而”的基本含义
“而”是一个虚词,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即前后两个事物、情况或观点之间有所改变,有所对比、转折、并列、转换或补充等。
2、作比较转折时的用法
当“而”用来表示比较和转折时,多与表示比较的虚词“却”、“反而”或表示转
折的虚词“但”、“然而”等一起使用,表示两者之间有比较和转折的意思,例如:
他沉静而谨慎,而他的弟弟却反而急躁奔放。
4、作转换的用法
当“而”用来表示转换或补充时,多与表示结果的“从而”等一起使用,表示从一种
情况到另一种情况的转换,例如:
他对学习很热心,从而荣获了很多荣誉。
5、视情况的用法
一般而言,“而”的使用特别多,是文章的逻辑思维无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有
时也可以省略,但是也要视情景来决定其使用。
例如在考试中可以不用“而”,但是在正
式文章中却必须使用“而”,这样才能更清晰地表达逻辑思维。
因此,当我们使用“而”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文章情景,正确地理解它的用法,有
助于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秦师轻而无礼。
⑤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翻译: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jiàng皜hào驳b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翻译: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翻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hú)之禄(《陈情表》)②翻译: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的俸禄。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翻译: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⑤翻译: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会没有疑问呢(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翻译: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而:却。
为……所:表被动。
积威:积久的威势。
指秦国长期以来对六国的威胁。
劫:胁迫,挟制。
②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翻译:如果是真的,我哥哥这样有盛美德行的人竟然这样早早地便失去了他的后嗣吗(五)表示假设关系。
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而”的意思和用法大全
⽂⾔⽂18个⽂⾔虚词“⽽”的意思和⽤法⼤全【本义】像⼈们⾯部下垂的胡须——胡须。
【假借义】1.⾯部的胡须往往连接在⼀起——连词,表⽰前后两个语法单位(词、短语等)之间的各种关系。
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①表⽰并列关系【成语举例】公⽽忘私——存⽽不论——避⽽不谈【成语例释】合⽽为⼀:把散乱的事物合在⼀起。
不⼀⽽⾜:⾜,充⾜。
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个⽽是很多,⽆法列举齐全。
【经典⽂⾔】永州之野产异蛇,⿊质⽽⽩章——剑阁峥嵘⽽崔嵬,⼀夫当关,万夫莫开——蟹六跪⽽⼆螯——故其国富⽽兵强——北救赵⽽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此⼈喜嘉善,⽽乐⼈攻⼰短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也——⽽习其句读者,⾮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夫夷以众,则游者众——其所谓忠者不忠,⽽所谓贤者彼童⼦之师,授之书⽽不贤——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②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成语举例】废书⽽叹——鸡鸣⽽起——鞠躬尽瘁,死⽽后已——不⾔⽽喻【成语例释】得⽽复失:复:⼜,再。
刚得到⼜失去了。
尽欢⽽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
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不教⽽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经典⽂⾔】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置之地,拔剑撞⽽破之——⼈⾮⽣⽽知之者,孰能⽆惑——掠泗、楚⽽溃——故舍汝⽽旅⾷京师,以求⽃斛之禄——余⽅⼼动欲还,⽽⼤声发于⽔上,噌吰如钟⿎不绝——公使阳处⽗追之,及诸则⼭下皆⽯⽳罅(此两处则⽤法与⽽同)——宁赴常流⽽葬乎江鱼腹中⽿——使秦复爱六国则在⾈中矣——徐⽽察之,则河,则之⼈,则递三世可⾄万世⽽为君,谁得⽽族灭也?可以翻译为“并且”或“⽽且”。
表⽰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③表⽰递进关系【成语例释】久⽽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经典⽂⾔】君⼦博学⽽⽇参省乎⼰,则知明⽽⾏⽆过矣。
——以其求思之深⽽⽆不在也——楚怀王贪⽽信张仪,遂绝齐——学⽽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完整版)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秦师轻而无礼。
⑤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翻译: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jiàng皜hào驳b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翻译: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翻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hú)之禄(《陈情表》)②翻译: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的俸禄。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翻译: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⑤翻译: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会没有疑问呢?(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翻译: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而:却。
为……所:表被动。
积威:积久的威势。
指秦国长期以来对六国的威胁。
劫:胁迫,挟制。
②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翻译:如果是真的,我哥哥这样有盛美德行的人竟然这样早早地便失去了他的后嗣吗?(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文言虚词而用法整理
“而”字的用法一、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1、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戴震难师》(七上)2、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戴震难师》(七上)3、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郢人》(七下)4、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5、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6、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7、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8、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
——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9、不过早樵而暮归。
——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10、“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北伐》(八下)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12、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13、溪深而渔肥——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14、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15、起坐而喧哗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1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九上)17、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18、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九上)19、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20、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21、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22、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林觉民《与妻书》(九下)23、方虚骄而恃气——《呆若木鸡》(九下)24、犹疾视而盛气——《呆若木鸡》(九下)2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表并列】——诸葛亮《前出师表》(九下)(二)、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字的用法一、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1、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戴震难师》(七上)2、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戴震难师》(七上)3、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郢人》(七下)4、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5、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6、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7、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8、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
——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9、不过早樵而暮归。
——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10、“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北伐》(八下)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12、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13、溪深而渔肥——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14、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15、起坐而喧哗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1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九上)17、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18、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九上)19、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20、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21、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22、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林觉民《与妻书》(九下)23、方虚骄而恃气——《呆若木鸡》(九下)24、犹疾视而盛气——《呆若木鸡》(九下)2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表并列】——诸葛亮《前出师表》(九下)(二)、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1、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七上)2、而此地适与余近——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下)4、而年又最高——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5、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递进】——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三)、表示承接关系。
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六则(七上)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欧阳修《卖油翁》(七上)3、卒辇而致之。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七上)4、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范晔《强项令》(七下)5、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范晔《强项令》(七下)6、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毕沅《岳飞》(七下)7、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毕沅《岳飞》(七下)8、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善鼓琴》(七下)9、伯牙乃舍琴而叹曰——《伯牙善鼓琴》(七下)10、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八上)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1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1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八上)14、成礼而去。
——《细柳营》(八下)15、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细柳营》(八下)16、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八下)17、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祖逖北伐》(八下)18、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墨子》(八下)19、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墨子》(八下)20、邻有糠糟而欲窃之——《墨子》(八下)21、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墨子》(八下)22、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八下)2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之间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2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25、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26、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27、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28、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29、水落而石出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3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3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3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湖心亭看雪》(八下)33、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九上)34、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九上)3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九上)36、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37、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38、谨食之,时而献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39、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40、余闻而愈悲。
——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4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九上)42、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十则(九上)43、咏而归——《论语》十则(九上)4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4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韩愈《马说》(九上)46、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知》(九下)47、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私心》(九下)48、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49、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50、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51、谓吾忍舍汝而死,——林觉民《与妻书》(九下)52、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林觉民《与妻书》(九下)53、无宁汝先我而死。
——林觉民《与妻书》(九下)54、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林觉民《与妻书》(九下)55、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林觉民《与妻书》(九下)56、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浑沌之死》(九下)57、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九下)58、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九下)59、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九下)60、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九下)61、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九下)6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九下)(四)、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但是”、“可是”、“却”。
1、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六则(七上)2、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六则(七上)3、久而不去。
——欧阳修《卖油翁》(七上)4、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欧阳修《卖油翁》(七上)5、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七上)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七下)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七下)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七下)9、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
——范晔《强项令》(七下)10、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郢人》(七下)1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1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13、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
——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14、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
——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1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八下)16、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墨子》(八下)17、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墨子》(八下)18、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墨子》(八下)19、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墨子》(八下)20、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墨子》(八下)21、公输盘诎,而曰:——《墨子》(八下)2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23、而不知人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2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2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九上)26、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27、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28、视其缶,而吾蛇尚存——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29、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则(九上)30、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则(九上)3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32、乡为身死而不受,——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3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3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九上)35、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九上)36、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私心》(九下)37、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私心》(九下)38、足肤皲裂而不知。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39、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40、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林觉民《与妻书》(九下)41、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林觉民《与妻书》(九下)42、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林觉民《与妻书》(九下)43、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林觉民《与妻书》(九下)44、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林觉民《与妻书》(九下)45、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林觉民《与妻书》(九下)46、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林觉民《与妻书》(九下)47、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诸葛亮《前出师表》(九下)48、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九下)(五)、表示修饰关系。
用在偏正结构,连接在状语和动词之间。
相当于“着”、“地”等,也可不译。
1、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七上)2、妇拍而呜之。
——《口技》(七下)3、潭西南而望——柳宗元《小石潭记》(八上)4、隶而从者——柳宗元《小石潭记》(八上)5、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八上)7、叩而与语——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8、歌毕,盘旋而起——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9、众诺而退。
——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10、道士笑而允之。
——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11、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