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习题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优质文档】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063436daf45b307e8719752.png)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
【综合案例】大华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企业过去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现拟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已知成本资料和作业情况如下表1-1和1-2所示。
表1-1 产品成本资料
表1-2 作业中心及成本动因情况表
要求:分别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的成本。
解:
1、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如表1-3。
表1-3 传统成本核算法成本计算表
2、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
(1)计算成本动因率,如表1-4。
表1-4 成本动因率计算表
(2)将各作业中心资源成本分配给各产品,如表1-5。
表1-5 制造费用分配表
(3)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表1-6。
表1-6 作业成本法法成本计算表。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721ce71fe910ef02df809.png)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成本习题(10-13章)及答案
![成本习题(10-13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544324bceb19e8b9f6ba20.png)
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步法D、分类法2、在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情况下,如果管理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批法B、分步法C、分类法D、定额成本法3、下列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步法B、分批法C、品种法D、定额法4、选择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A、产品消耗定额是否准确、稳定B、产品种类是否繁多C、能够简化加速成本计算工作D、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5、工业企业的(),是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划分的。
A、单步骤生产B、复杂生产C、多步骤生产D、大量生产二、多项选择题1、品种法适用于()。
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2、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来确定。
A、产品产量B、生产组织的特点C、生产工艺的特点D、成本管理要求E、生产规模大小3、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
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4、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
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三、判断题1、在实际工作中,所有工业企业最终都必须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 )2、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中,管理上可能不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 )3、多步骤生产都应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 )4、品种法是不分批、不分步只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 )5、分批法是不分步只分批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 )第十一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单项选择题1、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
作业成本法习题一(含答案)
![作业成本法习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81dacefc4ffe473268abb9.png)
作业成本法习题一(含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作业成本法习题
【综合案例一】亚华公司同时生产N1、N2两种产品。
20×7年10月,该公司发生的制造费用总计600 000元,过去该公司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表12-1,12-2所示。
表12-1 产品相关资料
表12-2 制造费用资料表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两种方法计算产品成本。
解:1、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如下表12-3所示。
2、按照作业成本法进行动因分析及成本追溯,如资料表12-2所示。
3、按作业成本法的动因确定分配率,如表12-4所示。
表12-4 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表
4、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动因分解制造费用,如表12-5所示。
表12-5 制造费用分配表
5、按照作业成本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如表12-6所示。
表12-6 产品成本计算表
6、不同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如表12-7所示。
表12-7 产品成本对比表。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67c9878e9951e79a892700.png)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成本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法概念中的•成本”,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本,而是(A )。
A、价格B、生产费用C、劳动价值D、成本加利润2、从卖方的角度来看,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B)oA、替代原理B、生产费用价值论C、预期收益原理D、价格构成原理3、从买方的角度来看,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A ), 即买方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不能高于他所预计的重新开发建造该房地产所需花费的代价,如果高于该代价,他还不如自己开发建造。
A、替代原理B、生产费用价值论C、预期收益原理D、价格构成原理4、只要是新近开发建造、计划开发建造或者可以假设重新开发建造的房地产,都可以采用(C )估价。
A、比较法B、收益法C、成本法D、假设开发法5、成本法特别适用于(D )的房地产的估价。
A、有收益交易少B、无收益交易多C、有收益交易多D、无收益交易少6、单纯建筑物的估算通常采用(C )。
A、比较法B、收益法C、成本法D、假设开发法7、在房地产保险(包折投保和理赔)及其他损害赔偿中,通常是米用(A )。
A、成木法估价B、收益法估价C、比较法估价D、假设开发法估价8、在现实中,房地产的价格直接取决于其(B ),而非花费的成本,成本的增减一定要对()有所作用才能形成价格。
A、市场成交价格B、效用C、开发成本D、交换价值9、运用成本法估价,需要懂得(C )。
A、房地产成本构成B、房地产供求关系C、房地产价格构成D、房地产重置价格构成10、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下,土地取得成木一般由购置土地的价款和购置时由(D )构成。
A、买卖双方同时缴纳的税费B、卖方缴纳的税费C、买卖双方各自缴纳的税费D、买方缴纳的税费11>从估价的角度来看,开发商自有资金应得的利息也要与应获的(A )分开,不能算做()。
A、利润B、利息C、收入D、收益12、开发利润是正常条件下开发商所能获得的(B )。
1A、实际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正常利润13、在估算开发利润时要注意(B )与利润率的对应。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104aa07375a417866f8fb1.png)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成本法的练习题
![成本法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ba57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2.png)
成本法的练习题一、题目描述:某公司在一年的经营中出现了以下成本和费用,请根据成本法的原则计算出总成本和总费用,并回答相关问题。
1. 原材料采购成本:100,000元2. 工资及福利支出:80,000元3. 生产设备折旧费:20,000元4. 库存物资盘亏:5,000元5. 管理费用:30,000元6. 销售费用:25,000元7. 其他杂项费用:10,000元二、成本法计算:根据成本法的原则,我们需要将上述成本和费用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计算。
1. 直接成本:a) 原材料采购成本:100,000元2. 间接成本:a) 工资及福利支出:80,000元b) 生产设备折旧费:20,000元c) 管理费用:30,000元d) 销售费用:25,000元e) 其他杂项费用:10,000元3. 总成本: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总成本 = 100,000元 + (80,000元 + 20,000元 + 30,000元 + 25,000元 + 10,000元)总成本 = 265,000元4. 总费用:总费用 = 间接成本总费用 = 80,000元 + 20,000元 + 30,000元 + 25,000元 + 10,000元总费用 = 165,000元三、问题回答:1. 请问该公司的总成本是多少?答:该公司的总成本为265,000元。
2. 请问该公司的总费用是多少?答:该公司的总费用为165,000元。
四、结论:根据成本法原则,我们按照分类和计算规则,统计了某公司一年的成本和费用,并计算出了总成本和总费用。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司管理层进行业务决策和财务分析。
请注意,以上结果仅基于提供的信息进行计算。
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其他成本和费用,或者计算方式可能因不同的会计准则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真实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和数据。
成本法习题
![成本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55e30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f.png)
成本法习题一、单选题1.在成本法估价中,关于合理确定开发用地取得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对象土地的原始取得途径B.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时点估价对象所在区域类似土地的主要取得途径C.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时点收集的取得成本最高的土地取得途径D.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委托人提供的土地取得途径2.某钢混结构厂房的耐用年限为60年,占用的土地是10年前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使用期限为50年的工业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厂房建设期为2年。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由国家无偿取得。
采用直线法计算该厂房建筑物现在的成新率为()。
A.70.00%B.83.33%C.84.00%D.86.67%3.下列关于建筑物寿命和经过年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也短于实际经过年数B.建筑物的经济寿命长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也可能长于实际经过年数C.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自然寿命相等,有效经过年数与实际经过年数也相等D.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可能短于也可能长于实际经过年数4对于收益性房地产来说,建筑物的经济寿命是()。
A.建筑物竣工之日起到不能保证其安全使用之日的时间B.在正常市场和运营状态下净收益大于零的持续时间C.由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用途与维护状况等决定的时间D.剩余经济寿命与实际年龄之和的时间5.某综合办公楼建设期为3年,有效经过年数为10年,现补办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50年,建筑物剩余经济寿命为35年,则计算该建筑物折旧的经济寿命应为()。
A.35年B.45年C.48年D.50年6.某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200 m2 ,有效经过年数为12年.重置价格为800元/m2 ,建筑物经济寿命为40年,残值率为2%,则运用直线法计算该建筑物的现值为()。
A.10.2万元B.11.0万元C.11.3万元D.11.5万元7.某办公楼是15年前在划拨土地上建设的,现按要求补办了土地出让手续,出让年限为50年,已知该办公楼建筑物在建设时投入的费用为255万元,现时重新购建价格为350万元,经济寿命为60年,残值率为3%,则采用直线法计算其建筑物的折旧总额为()万元。
成本法习题及答案.doc
![成本法习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31cdab0be1e650e53ea990a.png)
【答案】(1)计算完工甲产品成本:%1计算第一车间A半成品成本。
将有关费用在A半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单位A半成品直接材料费用=3500+9000 =50 (元/件)150+100完工A半成品直接材料费用= 150X50=75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 100X50=5000 (元)单位A半成品直接人工费用=1400+4000150+100x30% =30 (元 / 件)完工A半成品直接人工费用= 150X30=45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0X30% X30=900 (元)单位A半成品制造费用= 600+ 3000150+100X30% =20 (元 / 件)完工A半成品制造费用=150X20=30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0X30% X20=600 (元)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登记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见表3。
表3 第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A半成品单位:兀%1计算第二车间B半成品成本将有关费用在B半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单位B半成品耗用半成品费用=6600+15000200+40 =90 (元 / 件)完工B半成品耗用A半成晶费用=200X90= 180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40 X90= 3600 (元)单位B半成品直接人工费用=18000+7000200+40x50% =40 (元 / 件)完工B半成品直接人工费用=200X40 = 80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40 x50% x40 = 800 (元)单位B半成品制造费用=1600+5000200+40X50% =30(元 / 件)完工B半成品制造费用=200x30 = 60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40 x50% x30 = 600 (元)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登记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见表4。
表4 第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B半成品单位:兀%1计算第三车间甲成品成本。
本月B半成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800+32000 =160 (元i)30+200领用200件B半成品的总成本=200X160=32000 (元)将有关费用在甲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单位甲产成品耗用半成品费用= 7100+32000=170 (元/件)完工甲产成品耗用B半成品费用= 180X170=306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0X170 = 8500 (元)单位甲产成品直接人工费用= 1200+3000 =20 (元/件)180+50X60%完工甲产成品直接人工费用= 180X20=36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0X60% X20=600 (元)单位甲产成品制造费用= 500+1600 =10 (元/件)180+50X60%完工甲产成品制造费用= 180X10=18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0X60%X20=300 (元)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登记三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见表5。
计划成本法练习题
![计划成本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02b14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3.png)
计划成本法练习题
题目: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设定的标准材料用量为每单位产品需10公斤A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公斤20元;标准直接人工工时为每单位产品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每小时80元。
本月预计生产500单位的甲产品。
1.计算本月甲产品的计划直接材料成本。
2.计算本月甲产品的计划直接人工成本。
3.计算本月甲产品的计划总生产成本。
解答:
1.计划直接材料成本=标准材料用量×标准价格
计划直接材料成本=10公斤/单位×20元/公斤×500单位
计划直接材料成本=10,000元
2.计划直接人工成本=标准直接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计划直接人工成本=3小时/单位×80元/小时×500单位
计划直接人工成本=12,000元
3.计划总生产成本=计划直接材料成本+计划直接人工成本
计划总生产成本=10,000元+12,000元计划总生产成本=22,000元。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习题与答案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3f16e8ba1aa8114531d9cb.png)
一、单选题1、在最优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称为()。
A.基本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理想标准成本D.理想标准成本正确答案:D2、某公司本期生产A产品4,000件,实际耗用工时18,000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总额为378,000元。
标准工时为5小时/件,标准工资率为20元/小时。
本期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元。
A.42,000不利差异B.42,000有利差异C.40,000不利差异D.40,000有利差异正确答案:D解析:标准工时4000*5=200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18000-20000)*20=40000(元)(有利差异)3、某企业本期生产甲产品400件,实际耗用工时5000小时,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42000元,预算工时为60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39000元,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12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总成本差异是多少?()A.5400不利差异B.3000不利差异C.3000有利差异D.5400有利差异正确答案:A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率=42000/6000=7元/小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400*12*7=33600元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39000-33600=5400元(不利差异)4、标准成本法下,计算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的数量基础是()、A.标准产量下的标准数量B.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数量C.标准产量下的实际数量D.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数量正确答案:B5、某企业1月份实际生产100件甲产品,耗用工时2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4.8元,标准分配率5元,标准工时2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
A.400有利差异B.420有利差异C.400不利差异D.420不利差异正确答案:B解析: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费率-标准费率)*实际工时=(4.8-5)*2100=420元(有利差异)二、多选题1、下列差异中,一般应主要由生产部门承担责任的有()。
作业成本法习题一(含答案)
![作业成本法习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81dacefc4ffe473268abb9.png)
作业成本法习题一(含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作业成本法习题
【综合案例一】亚华公司同时生产N1、N2两种产品。
20×7年10月,该公司发生的制造费用总计600 000元,过去该公司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表12-1,12-2所示。
表12-1 产品相关资料
表12-2 制造费用资料表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两种方法计算产品成本。
解:1、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如下表12-3所示。
2、按照作业成本法进行动因分析及成本追溯,如资料表12-2所示。
3、按作业成本法的动因确定分配率,如表12-4所示。
表12-4 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表
4、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动因分解制造费用,如表12-5所示。
表12-5 制造费用分配表
5、按照作业成本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如表12-6所示。
表12-6 产品成本计算表
6、不同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如表12-7所示。
表12-7 产品成本对比表。
定额成本法习题
![定额成本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21f4f42af90242a995e50d.png)
第九章定额成本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各项中,()不是揭示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方法。
A.类推法B.盘存法C.切割法D.差异凭证法2.定额成本制度下,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是指()。
A.因材料的新定额成本与老定额成本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B.因材料的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C.因材料的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D.因材料的实际耗用量与定额耗用量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3.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燃料费用为6000元,按燃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别为200公斤和300公斤。
据此计算的燃料费用分配率为()。
A.12 元B.20 元C.30 元D.60 元4.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
A.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B.全部计入约莫在产品成本C.当月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5.下列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废品损失B.季节性的停工损失C.管理费用D.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6.在定额成本法下,()不影响产品的实际成本。
A.月初定额成本B.脱离定额的差异C.定额变动D.月末定额成本7.定额成本是()的一种。
A.目标成本B.现行成本C.重置成本D.机会成本8.以下有关限额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限额法是控制领料,促进用料节约的重要手段B.限额法又称为差异凭证法C.限额法能完全控制用料D.限额法下,差异凭证中的差异仅仅是领料差异,而不一定是用料差异9.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在产品成本按所耗的原材料费用计算,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C.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在产品数量稳定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10.原材料的定额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是按照()计算的A.实际成本B.计划成本C.加权平均成本D.可变现净值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有关定额成本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计划成本法习题及答案
![计划成本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9800f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0.png)
计划成本法习题及答案(1)5日,上月采购的甲材料4040kg,如数收到并验收入库。
(2)22日,从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kg,价款85400元,增值税额14518元,银行存款付讫,材料未入库。
(3)25日,22日购入的甲材料运到,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kg,经查明:①为途中的合理损耗,按实收数量入库;②属于运输单位责任所致,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11000kg,全部用于B 产品生产。
要求:①分别对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②分别计算本月甲材料的成本差异率;③分别计算并结转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④分别计算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1)借:原材料—甲材料404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38800材料成本差异1600(2)借:材料采购—甲材料85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4518贷:银行存款99918(3)①途中合理损耗:借:原材料—甲材料(8000-40)某10元/kg79600材料成本差异58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85400②属运输单位责任:借:原材料—甲材料(8000-40)某10元/kg79600材料成本差异5800-(40某10.675)5373贷:材料采购—甲材料84973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85472.59贷:材料采购—甲材料8497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转)499.59入库实际成本:(8000-40)某10.675=84973待处理财产损溢:427+72.59=499.59进项转出:14518÷8000某40=72.59单位成本:85400÷8000=10.675短缺成本:40某10.675=427(4)材料成本差异率:(-700+5800-1600)÷(20000+79600)某100%=5.1%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1000某10)某5.1%=5610借:生产成本—B产品110000贷:原材料—甲材料110000同时:借:生产成本—B产品5610贷:材料成本差异5610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0+40400+79600+84973)+【(-700)-(5800-5610)】=224973+890=225863。
第13章 习题(作业成本法)
![第13章 习题(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5ece1cf18583d049645973.png)
第十三章作业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看作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的集合。
A 契约B 作业C 产品D 生产线2.在现代制造企业中( )的比重加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A直接人工 B 直接材料C 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3.作业消耗一定的( )。
A成本 B时间C费用 D资源4.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更注重成本信息对决策的( )。
A可靠性 B有用性C可比性 D一致性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是( )。
A成本动因 B产品级作业C批次级作业 D单位级作业6.( )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
A产品 B 作业链C 作业D 价值链7.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首先要确认作业中心,将( )归集到各作业中心。
A资源耗费的价值 B直接材料C直接人工 D价值管理工作8.采购作业的作业动因是采购次数()。
A采购次数 B采购数量C采购人员 D采购价格9.()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者服务中的标准,也是将作业耗费与成本标的相联结的因子。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C成本动因 D价值动因10.()它是将各项资源费用归集到不同作业的依据,反映了作业与资源的关系。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C成本动因 D价值动因二、多项选择题1.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它包括()。
A货币资源 B材料资源C人力资源 D动力资源2.成本动因的分类有很多依据,其中根据一般的分类,即将成本动因分为()。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C人工费用 D直接材料3.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上转移到()上。
A产品 B间接费用C人工费用 D作业4.作业是指为提供服务或产品而耗用企业资源的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它包括()。
A订单处理 B材料处理C机器调试 D质量检查5.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去的标准,它可以是()。
A机器小时 B机器准备次数C产品批数 D收料次数6.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将产品成本分为()。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与答案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044103551810a6f52486f6.png)
一、单选题1、企业要想应用标准成本法,要求处于()的环境。
A.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价格敏感度高B.市场竞争激烈,需要频繁进行短期经营决策C.比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D.比较成熟的买方市场环境,且产品性能、设计、价值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正确答案:C解析: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要求处于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
2、A公司是制造业企业,生产W产品,生产工人每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月薪14300元,该产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时间每件6小时,正常工间休息和设备调整时间每件0.3小时,正常的废品率10%,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
A.568.75元B.511.875元C.541.67元D.487.5元正确答案:A解析: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4300/22/8)×[(6+0.3)/(1-10%)]=568.75(元)。
3、正常的标准成本从数量上看()A.它应小于理想的标准成本,也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B.它应当小于理想的标准成本,但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C.它应当大于理想的标准成本,也大于历史平均成本D.它应当大于理想的标准成本,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正确答案:D解析:理想的标准成本是指在最理想(最佳)的经营状态下的成本。
它是在排除一些失误、浪费、低效率的情况下制定的。
所以应该是最小的。
历史的标准成本时根据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实际成本的平均值,剔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异常因素,并结合未来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所以偏大。
现实的标准成本也是正常的标准成本,它是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正常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应达到的标准,所以现实的标准成本是最合理的一种标准成本。
4、下列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A.直接人工成本差异B.材料价格差异C.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正确答案:B解析:材料价格差异主要由采购部门负责5、作业成本法下,每项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是根据()分配的。
习题 成本法习题1
![习题 成本法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19614553f121dd36a22d8237.png)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成本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资产评估价值=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B、资产实体性贬值率=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重置成本×100%C、成本法是以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为基础的评估方法D、耗费是形成资产价值的基础,但耗费包括有效耗费和无效耗费2、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引起资产闲置、收益下降等而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是指( )。
A、资产的重置成本B、资产的实体性贬值C、资产的经济性贬值D、资产的功能性贬值3、实际已使用年限和名义已使用年限的关系为( )。
A、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B、总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C、二者没有关系D、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4、某重置全新的一条流水生产线价值为500万元,年产量为10000件。
现知被评估资产的年产量为6000件。
用生产能力比例法计算的重置成本为( )。
A、230万元B、350万元C、300万元D、200万元二、多项选择题1、资产的实体性贬值通常的估算方法有( )。
A、使用年限法B、修复费用法C、观察法D、统计分析法E、价格指数法2、资产的经济性贬值有两种表现形式,包括( )。
A、资产利用率下降,甚至闲置等B、资产的运营收益减少C、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D、资产的运营收益提高E、技术落后造成资产价值损失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资产功能相对落后而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是指( )。
A、资产的重置成本B、资产的实体性贬值C、资产的经济性贬值D、资产的功能性贬值2、在成本法下,资产的评估价值为( )。
A、资产的重置成本B、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C、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D、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3、某评估机构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某企业的100台某类设备进行评估,其账面原值共计2000万元,评估人员经抽样选择了10台具有代表性的设备进行评估,其账面原值共计120万元,经估算其重置成本之和为150万元,则该企业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最接近于( )万元。
作业成本法习题13
![作业成本法习题13](https://img.taocdn.com/s3/m/efbb292e89eb172dec63b77e.png)
第十三章作业基础成本法及作业成本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作业基础成本法适用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
A.间接生产费用比重较小B.作业坏节较少C.生产准备成本较高D.产品品种较少2.作业基础成本法的缺陷有()。
A.实施成本较高E.实施效果较差C.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D.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出量相关性较弱3.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之一是作业基础成本法()。
A.存在较多的同质成本库B.存在较少的同质成本库C.间接费用分配基础不一定是成本动因D.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4.按照作业的执行方式,可将作业分为()。
A.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E.必需性作业和酌量性作业C.重复作业和不重复作业D.后勤作业和质量作业5.卞列项目中,不属于按受益对象分类的作业是()。
A.单位水平作业E.协调平衡作业C.批次水平作业D•工厂维持作业6.销售成本和调运成本不包拾()。
A.执行订单成本B.装运成本C.编制商品销售价目表D.材料采购7.作业成本法所采用的成本动因()。
A.不考虑辅助作业B.只考虑某些生产作业C.将作业与产品直接联系在一起D.将作业与产品间接联系在一起8.华宇公司本期制造费用共计480000元,采用传统成本法核算,它拥有5个为辅助生产部门和5个生产部门,生产25种产品。
其制造费用中应有()分配至产品层次。
A.48000 元B.480000 元C.1920 元D.0 元9.与数量相关的动因不包扌舌()。
A.产量B.直接人工工时C.机器工时D.生产工人人数10.在作业成本法卞通常难以找到合适的成本动因来将()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分配至产品。
A.车间管理E.直接人工C.质量检验D.机器调试二、多项选择题1.作业按所完成的职能可以分为()。
A.后勤作业E.协调、平衡作业C.质量作业D.变化作业E.产品维持作业2.作业基础成本法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
A.间接生产费用比重较大B.企业规模大、产品品种多C.作业坏节多且易辨认D.生产准备成本较高E.计算机技术较高3.作业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在成本法估价中,关于合理确定开发用地取得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对象土地的原始取得途径
B.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时点估价对象所在区域类似土地的主要取得途径
C.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时点收集的取得成本最高的土地取得途径D.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委托人提供的土地取得途径
2.某钢混结构厂房的耐用年限为60年,占用的土地是10年前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使用期限为50年的工业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厂房建设期为2年。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由国家无偿取得。
采用直线法计算该厂房建筑物现在的成新率为()。
A.70.00%
B.83.33%
C.84.00%
D.86.67%
3.下列关于建筑物寿命和经过年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也短于实际经过年数B.建筑物的经济寿命长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也可能长于实际经过年数C.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自然寿命相等,有效经过年数与实际经过年数也相等D.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可能短于也可能长于实际经过年数
4对于收益性房地产来说,建筑物的经济寿命是()。
A.建筑物竣工之日起到不能保证其安全使用之日的时间
B.在正常市场和运营状态下净收益大于零的持续时间
C.由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用途与维护状况等决定的时间
D.剩余经济寿命与实际年龄之和的时间
5.某综合办公楼建设期为3年,有效经过年数为10年,现补办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50年,建筑物剩余经济寿命为35年,则计算该建筑物折旧的经济寿命应为()。
A.35年B.45年C.48年D.50年
6.某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200 m2 ,有效经过年数为12年.重置价格为800
元/m2 ,建筑物经济寿命为40年,残值率为2%,则运用直线法计算该建筑物
的现值为()。
A.10.2万元B.11.0万元C.11.3万元D.11.5万元7.某办公楼是15年前在划拨土地上建设的,现按要求补办了土地出让手续,出
让年限为50年,已知该办公楼建筑物在建设时投入的费用为255万元,现时重新购建价格为350万元,经济寿命为60年,残值率为3%,则采用直线法计算其建筑物的折旧总额为()万元。
A.61.84 B.78.35 C.84.88 D.173.17
8.某写字楼的建筑面积为4000㎡,剩余经济寿命为32年,由于没有电梯,出租率仅为80%,月租金为30元/㎡。
当地有电梯的类似写字楼的平均出租率为90%,月租金为40元/㎡,报酬率为6%,如果修复没有电梯这一功能缺陷,则该写字楼可升值为()万元。
A.67.60
B.811.24
C.1622.48
D.2433.72
9.某10年前建成的小型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500㎡,层高4.1米,土地剩余使用年限为30年,不可续期。
目前市场上具有相同功能的该类办公楼的正常层高为3.6米,建筑物重建价格为2000元/㎡。
假定层高没增加0.1m,建造费用每平米相应增加10元。
由于层高过大,该办公楼每年要多耗费2.5万元能源费用。
以重建价格为基础估算该建筑物的价值,则应扣除的功能折旧为()万元。
(建筑物报酬率为10%)
A.11.80 B.16.07 C.23.57 D.31.07
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物的折旧就是建筑物的原始建造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B.在估价上,重新构建价格与折旧总额的差被视为资产实际价值,它必须与市场价值相一致。
C.在建筑物折旧中,只有不可修复的功能落后,不存在可修复的功能落后。
D.就建筑物的重新构建价格而言,一般情况下,重新价格高于重置价格。
11.在成本法中计算投资利息时,不应计息的项目是()。
A.销售税金B.开发房地产取得的税费
C.续建开发成本D.销售费用
12.某成片荒地面积1k㎡,进行“七通一平”的开发后分块有偿转让,开发成本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为3亿元,年贷款利率为7.2%,开发经营期为1年。
上述费用均匀投入,可转让土地面积比率为65%,该地块可转让土地的应计成本是()元/㎡
A.310.61
B.321.60
C.477.87
D.494.77
13.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一幢建筑面积100
00㎡的写字楼,开发完成后销售均价为3000元/㎡,已知取得土地时楼面地价为1000元/㎡,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为1200元/㎡,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在开发期内均匀投入,开发完成后即开始销售,销售费用为销售价格的2%,销售税费为销售价格的5.5%,开发期为1.5年,年利率为10%。
该幢写字楼的销售利润率为()。
A.7.90%
B.11.08%
C.11.83%
D.13.73%
二、计算题
1. 某公司于5年前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面积2000m2的40年使用权的土地,并于3年前建成物业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为5000m2。
现时重新取得40年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为2000元/m2,重新建造建筑物的建安成本为600万元(建设期为2年,第一年投入40%,第二年投入60%,可视为年中集中投入),管理费用为建安成本的3%,年利率为6%,销售税费为90万元,开发利润为120万元。
门窗、墙面等损坏的修复费用为8万元;装修的重置价格为140万元,平均寿命为5年:设备的重置价格为100万元,平均寿命为10年:假设残值率均为零,试计算该宗不动产现时的价格(土地资本化率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