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现当代西方思潮
现当代西方思潮西方思潮是指在西方世界中出现和影响深远的一系列思想、学说和文化运动。
这些思潮不仅在欧洲大陆的哲学、政治和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和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现当代西方思潮的一些主要内容。
文艺复兴思潮文艺复兴思潮于15世纪至17世纪在欧洲兴起,对欧洲文化和知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个体的自由,鼓励人们追求知识、艺术和科学。
这一思潮带来了人文主义运动,推动了欧洲的艺术、文学和科学的繁荣。
启蒙思潮启蒙思潮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在欧洲兴起,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
启蒙思潮主张推翻迷信和专制,提倡科学、理性和人权。
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和洛克。
这一思潮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西方社会和政治思想带来了重大变革。
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强调个体的情感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追求自然、热情和独特性,反对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机械性。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歌德、雪莱和拜伦。
浪漫主义影响了诗歌、绘画、音乐和哲学等艺术形式。
实用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强调实际经验和实际效果。
实用主义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工具,重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詹姆斯和杜威。
实用主义对教育、社会政策和科学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存在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于20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兴起,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关注人的存在和人对于生活的意义的思考,反对制度化和规范化。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索特、加缪和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影响了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
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于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世界兴起,抨击现代理性、线性思维和权力结构。
后现代主义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否定固有真理和客观现实。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福柯、达尔库和巴特。
后现代主义影响了哲学、文学、社会学和建筑等领域。
现代西方国家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现代西方国家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启示目前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政党政治,各种类型的政党空前活跃,政党政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政治现象。
随着现代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控制强制力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公众自我选择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加上政党竞争的压力,各国执政党都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保持意识形态继承性的同时,又不断进行调整创新,努力重塑主流意识形态的良好形象,以增强其竞争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西方国家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的几种理论思潮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当代西方国家的执政党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
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一、现代西方国家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在现代西方国家中执政的政党主要有自由党、保守党、基督教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其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西方自近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发轫于近代文艺复兴运动中的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基本的政治信念、政治体制构建和政治策略取向,代表了当时社会进步的理性主义传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也是其社会经济和政治实践的主流意识形态。
澳大利亚学者安德鲁,文森特认为:“自由主义是诸意识形态中最为错综复杂与难以理解的”。
但是,自由主义在其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仍然有其核心原则与价值取向。
英国学者乔治·克劳德认为:“自由主义的观念是复杂的和有争议的,但人们一般都同意自由主义包含对以下四种主要价值或原则的信奉:个人的同等的道德价值,个人自由和权利,有限政府和私有财产。
”作为西方近几百年里占主导地位的伦理和政治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文艺复兴到英国以洛克为高峰的早期自由主义,从法国的启蒙思想和苏格兰启蒙运动所强调的放任自由主义到英国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古典自由主义,这一思想不仅成了以英国为基地的西欧伦理、经济和政治哲学的主流,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英国乃至美国的政治。
意识形态的定义与演变:历史、概念与脉络
意识形态的定义与演变:历史、概念与脉络意识形态的定义与演变:历史、概念与脉络摘要: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最初出现在19世纪法国,其含义经历了演变与扩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意识形态的定义、历史背景以及其演变的脉络。
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并掌握其对现代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一、引言意识形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政治、哲学、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并对社会和个体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定义与演变进行深入探讨,以扩展我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意识形态的定义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个词最早由法国的限时存在者(Destutt de Tracy)于1801年提出,其最初含义为“对思想和判断的科学研究”。
这个词在法国革命后的政治运动中开始被广泛使用,含义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群体或政的思想信仰体系”。
对于意识形态的定义,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关于社会组织、权力与社会变革的全面观点,也就是某个集体认同并努力推广的一套理念、信仰和行为准则。
另一些学者则将意识形态定义为一种权力形态,它通过塑造和约束个体的行为和思想,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和支配。
三、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的出现与科学、启蒙等思潮时期息息相关。
在18世纪的法国,大量的学者开始关注人类思维的本质和特征,追求一种科学化的思想体系。
其中,限时存在者就是一位积极探索意识形态概念的学者。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理念开始普遍传播,意识形态的概念也逐渐被政治运动所使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扩大。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将意识形态定义为“阶级意识形态”,并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通过对意识的操控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20世纪的意识形态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在这个时期,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成为了政治斗争的核心。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功能
p人。
邓小平同志对造就/四有0新人的问题极为重视,反复强调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0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0干部,特别是要把青年一代教育好。
在/四有0里面,邓小平同志尤其强调理想和纪律,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
0(同上书,209页)造就/四有0新人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不是一个超越历史阶段的/左0的目标,而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的,不但有深厚的客观基础,而且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没有一代/四有0新人的成长,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下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造就/四有0新人的目标,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物质文明建设,都失去了前进的目标,也失去了依靠的动力。
一代新人的成长,既是新社会前进的标志,也是新社会前进的社会动力基础。
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是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不但能够按照科学精神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而且能够按照唯物史观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其次是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即能够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忠诚正直、勤劳勇敢、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等等;第三是指科学精神,即能够不断全面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体、美、劳、心理健康等其他综合素质。
在所有这些思想道德素质当中,最基本的素质仍然是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立场。
(未完待续)(作者为国家语委党组书记)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功能应国良在5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政治功能分析6(载5中山大学学报61998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政治观念的调节,一方面是正面排斥其他意识形态,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仅作为一种政治运动、一种社会制度,而且也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力量,使资本主义转为守势时,西方社会就提出/非意识形态化0,把/非意识形态化0作为处于守势时的一种策略和意识形态宣传。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1、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向全球的扩张对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资本主义改革,以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1936年美国政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为自由主义辩护的著作《良好社会原则的探究》是自由主义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代表作。
1938年哈耶克、米塞斯等26位学者在巴黎召开了以“自由主义的危机”为主题的李普曼著作讨论会,并在这次集会上产生了建立这一派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组织的想法。
1944年,哈耶克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对国家干预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
这部著作被视为是新自由主义的宪章,其矛头直接针对英国工党。
哈耶克在书中认为,英国的社会民主主义尽管出自善意,但其政策必然会导致与德国纳粹相同的灾难:现代奴役制。
1947年4月,以哈耶克为首成立了佩勒兰山学会。
佩勒兰山学会的宗旨,一方面是要反对凯恩斯学说及二战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福利政策;另一方面是为创建一种强硬的和不受任何约束的资本主义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新自由主义派声称,国家干预经济和调节分配的做法必将压制公民的自由和扼杀人们的积极性。
他们认为,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不但不是坏现象反而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
但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新自由主义派提出的关于国家控制市场可能出现危险的警告得不到各国政要的响应。
在此后长达20年的时期内,新自由主义派的观点始终未被西方国家统治集团所接受。
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西方国家经济在经历了二战后的繁荣后逐渐走向停滞与衰退。
1974年的“石油危机”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卷入经济衰退的漩涡,形成了西方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的经济“滞胀”,这种现象严重动摇了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其他流派纷纷对主流经济学派进行抨击和责难。
近代欧美思潮发展的趋势
近代欧美思潮发展的趋势
近代欧美思潮发展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三个主要方向:哲学思潮向现代主义转变、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科学技术的崛起。
首先,在哲学思潮方面,近代欧美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兴起。
现代主义是一种对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进行批判和颠覆的思潮。
它认为传统的知识、道德和价值观已经失去了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因此追求独立思考和个体解放,主张超越传统约束,追求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
现代主义思潮的标志性人物有尼采、康德、维特根斯坦等。
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欧美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在社会思潮方面,近代欧美社会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19世纪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革,传统的阶级和身份观念开始逐渐解体。
与此同时,新的社会分层和身份认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社会主义思潮、女性主义、种族平等等社会运动纷纷出现,呼吁平等、社会正义和人权。
这些思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各个群体开始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表达自己的声音。
最后,在科学技术方面,近代欧美的思潮受到科学技术的崛起的深刻影响。
科学方法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更深入的认识。
以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为代表的科学思潮,形成了现代科学哲学的重要支柱。
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近代欧美思潮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哲学思潮向现代主义转变、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科学技术的崛起。
这些趋势共同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使得欧美社会逐渐成为一个以个体自由、社会平等和科学创新为核心价值的社会体系。
西方意识形态研究的演变过程探析
西方意识形态研究的演变过程探析西方意识形态研究的演变过程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它在当时是一种政治上的概念,指的是由知识分子阶层创造和推广的一种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在此基础上,意识形态逐渐形成了一种关于社会、文化、哲学、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理论框架,成为了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重要方法论。
在西方,意识形态研究经历了从政治取向到全面研究的转变。
其演变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政治取向(19世纪中叶-20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提出了“意识形态”一词,并将其视为政治理论的一部分。
在后来的发展中,意识形态成为了一种用于描述宣扬特定政治见解的思想体系。
在20世纪初期,意识形态成为了各种政治运动的核心之一,如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等,这些政治运动都宣扬特定的意识形态。
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政治因素只是影响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其他因素如文化、经济、历史、传统等也都对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意识形态研究逐渐演变为全面研究的过程。
2. 第二阶段:全面研究(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西方意识形态研究走向了全面研究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研究者逐渐意识到,意识形态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政治范畴,包括哲学、文化、宗教、艺术等方面。
因此,研究者开始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以探究意识形态对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方面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意识形态研究开始注重对于具体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的分析,如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历史演变、美国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法国文化认同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研究。
这个阶段的意识形态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和解释意识形态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并将其和社会现象、文化事件等联系起来。
3. 第三阶段:后现代思潮(20世纪90年代-21世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后现代思潮兴起,对西方意识形态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启示
哲学912020.1 | SOCIAL SCIENCES DIGEST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启示文/李丽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不断随着社会历史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20世纪以来,西方意识形态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渗透的不断增强中,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务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借鉴。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问题是20世纪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是“意识形态终结论”。
意识形态终结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以阿隆、贝尔为代表人物。
1955年,阿隆出版《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强烈批判完全政治化的意识形态。
阿隆的主要观点是:政治或政治化的意识形态充满了暴力,它认为自己完全服务于历史的真理和绝对的真理,因此变成了一种惨无人道的东西。
20世纪以来许许多多的罪恶和苦难,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问题。
阿隆强调指出,这种以正义或科学为幌子的意识形态必须终结。
阿隆的批评引起了强烈反响,争论广泛展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是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
1960年,贝尔出版《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对意识形态终结论进行了新阐述。
贝尔认为,意识形态的终结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原因。
美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和阶级结构变化,使过去那种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衰落,丧失了它们一直具有的真理性和说服力。
因此,很少有一本正经的人还会坚持,人们仍然有必要通过制定蓝图和进行社会工程来实现一个社会和谐的新乌托邦。
20世纪90年代之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意识形态终结论变换面目,再起波澜,其代表人物是弗朗西斯·福山和亨廷顿。
福山连续出版了两部著作《历史的终结》和《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把终结论推向高潮。
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福山大谈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把共产主义看作与君主制和法西斯一样的意识形态,并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已经终结了这类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分析
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一、意识形态的定义和作用意识形态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所坚定的理论和政治态度以及从这些理论和态度中导出来的一系列思想和行动的总和。
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方面意识形态可以向人们灌输其欲使人们信从的一整套思想体系,从而形成对特定权力结构的认同和支持,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对人民的历史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进行指导和规范。
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意识形态经历了许多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以下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将意识形态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典哲学阶段:这个阶段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早期,其形成的背景是人类开始认识自身和外部环境时,对世界本原和人类处境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在这一阶段之中,仁爱主义、道德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体系得到了初步形成。
2、宗教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到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大宗教的产生和流行。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神的信仰和培养个人的品德是被视为最重要的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增值的手段。
3、人文主义阶段:这个时期主要涉及到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启蒙运动等阶段。
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强调自由、平等、人权等正义原则,并践行民主政治和权力分立等制度。
4、马克思主义阶段:在现代社会,社会分化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针对的正是这种历史现实。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由社会基础所决定的,而社会基础则是一定的劳动和经济结构。
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平等和自由。
三、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虽然意识形态的发展可以被看成是从古典哲学、宗教、人文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演变过程,但这并不代表意识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是线性的、单向度的。
实际上,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中,其发展和迭代的过程都是伴随着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现实挑战的,同时也反哺和影响了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四、最新的意识形态在当代世界中,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等趋势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现代意识形态的面貌。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古以来,西方政治思想一直是世界政治的引领者和探索者。
不同于其他地区,西方社会大多数都是民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确是西方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会介绍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以及其特点。
第一章: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是指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领域中,推崇自由、平等以及个人权利的思想体系。
它强调市场经济完全无法容忍政治干预,主张追求个人自由和自主选择。
大约在20世纪的上半叶,自由主义在西方世界迅速发展起来。
在美国和欧洲各地,自由主义思潮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大量的揭示学术研究和实践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由主义理念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逐渐失去了其发展动力,开始迎来了美国保守主义等思潮的崛起。
第二章:保守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保守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一股重要的西方政治思潮。
保守主义主张坚持传统价值观,并认为个人自由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对整体利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保守主义思想在那个时代得到广泛的支持,主要是由于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证明失效,而传统的保守主义提供了一种与现状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新保守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新保守主义思潮的诞生标志着对于传统社会模式的一种重新构思,并对传统保守主义的一些观念做出了调整。
新保守主义提倡保守派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并与自由主义的思维方式结合,提倡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并高度关注道德传统以及恢复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
新保守主义以强烈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为基础,主张在国际关系中采取强硬的立场。
该思潮反对温和主义和国际组织,并试图推动国际关系重归世界强权之下。
第四章:自由民主思潮自由民主思潮强调民主和自由的理念,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提出了一些有关于如何促进自由、平等、保护其它基本人权的措施。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1).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1)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包括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等许多流派,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山主义童识形态。
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集中体现着资本主义的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价值观,对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资本主义主流童识形态的自山主义,20世纪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革命,”是两次不同类型的自山主义改革,标志着20世纪自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
从某种童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山主义脱离了19 世纪传统的自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20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势头和活力。
一、酉方主流童识形态的形成和第一次转型1、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14?16世纪,资产阶级刚刚形成,本身的力量十分软弱,尚不能直接提出夺取政权的要求。
他们首先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斗争,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另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发展。
通过这场斗争,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有马基雅弗里的共和政体论;马丁?路徳的信仰自山和思想自山;加尔文改革教会的民主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人民自山、人民主权等思想:法国一些思想家提出的自山状态、自然权力、人民主权、政府源于契约思想等等。
这些理论观点为近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a 要的思想材料。
17至18世纪,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反封建革命运动。
西方思想发展历程总结
西方思想发展历程总结西方思想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开始探索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本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思想逐渐演变并影响着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总结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要历程,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古希腊思想是西方思想发展的起点。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基本的思想概念,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通过哲学的方式,他们试图解释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存在意义。
这些思想不仅为之后的思想家们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也对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世纪是基督教的黄金时期,基督教思想成为西方世界主导的思想流派。
权威的声音主导了西方文化和政治的发展。
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提出了原罪论和上帝至善论,奠定了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基础。
同时,托马斯·阿奎那在中世纪后期提出了神学哲学,试图将基督教信仰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结合起来。
这些思想无疑对中世纪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它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类的价值和尊严置于中心地位。
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能力和创造力,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也成为他们的核心。
人文主义对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科学、文学和艺术的繁荣。
启蒙时代是西方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怀疑传统的权威和观念,倡导推崇理性和自由。
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和洛克提倡人民主权、宗教自由和合理的法律制度。
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并成为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的理论基础。
启蒙思想的核心原则奠定了现代民主、宪政和人权的基础。
19世纪是西方思想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强调个体的情感和内心体验,拒绝理性主义和工业化带来的压迫。
浪漫主义推动了艺术、文学和音乐的发展,将情感、想象力和个人表达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浪漫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自我实现和追求真实的内心体验。
20世纪是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西方思想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许多变革。
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笔记
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笔记
20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主义:20世纪的现代主义思潮源自19世纪的浪漫主义,它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反对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强调个人主义,追求技术进步和科学发展,重视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鼓励创新和变革,推崇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文化形式,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二、结构主义:20世纪的结构主义思潮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强调社会结构的建构性,认为社会结构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重视社会关系的统治性,批判传统的社会制度,强调社会结构的变革,提倡社会公正和社会平等。
三、法治:20世纪的法治思潮受到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影响,认为法律是社会发展的基石,重视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强调法律的尊严性和公正性,提倡法治社会的建设,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四、文化多元:20世纪的文化多元思潮受到多元文化理论的
影响,认为文化是多样的,不同文化之间是相互尊重的,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推动西方社会的多元文化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启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不仅对阐释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也对于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现实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内涵、理论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等方面展开探讨。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起逐渐形成,并在当代西方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形态的阐释。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对现实的观念和观点的总和,是一种具有阶级属性的思想意识形态。
它不仅蕴含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观念,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强调,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反映和表达。
它同时也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统治阶级主导、指导和宣传的一种思想文化现象。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特点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几个显著的理论特点,这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现实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2. 文化批判的立场。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主张从文化批判的立场来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现象。
它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现象不仅是一种文化领域的现实,更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反映和表达。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强调,我们必须从文化批判的立场来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现象,从而揭示其深层的意识形态动因和特殊的社会功能。
三、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争的复杂性严峻性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争的复杂性严峻性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胡主席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较量和⽃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是⾮常尖锐的,西⽅国家加紧向全世界传播他们的价值观念。
作为世界上最⼤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将长期⾯对西⽅敌对势⼒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我军肩负着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重⼤使命,作为⾰命军⼈,要深刻领会胡主席的这⼀重要论述,充分认清意识形态领域⽃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听党话、跟党⾛。
⼀、充分认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在⼀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反过来指导这⼀阶级或集团⾏动的思想观念。
⼀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换句话说,⼈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都有着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诸如奴⾪社会的意识形态、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经产⽣,都会维护⾃⼰⽽排除他⼈。
正因为如此,⾃1917年社会主义在苏俄诞⽣以来,就遭到了来⾃西⽅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打击、经济封锁和渗透破坏。
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两种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更加激烈和复杂,西⽅国家把渗透破坏的⽭头直指我国。
⼀是对社会主义中国进⾏歪曲宣传。
遏制、西化、分化,是西⽅敌对势⼒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贯做法。
新中国成⽴初期,⼀些西⽅⼤国,出于意识形态、⾃⾝利益的考虑,对社会主义中国在战略上围堵、军事上威胁、发展上牵制、政治上破坏、统⼀上阻扰,⼒图孤⽴、⽡解刚刚诞⽣的新中国。
特别是上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民⽣活⽔平显著提⾼和社会全⾯进步,原本判断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会像前苏联⼀样会迅速⼟崩⽡解的西⽅国家,不⽢⼼看到中国的发展,利⽤他们所掌握的国际舆论优势,⼤肆攻击中国。
西方意识形态研究的历史发展--兼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西方意识形态研究的历史发展--兼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袁胜育
【期刊名称】《社会》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 意识形态理论在西方源远流长,从历史发展看,意识形态概念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特拉西阶段、马克思阶段、列宁阶段、曼海姆阶段和西方马克思主义阶段.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袁胜育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相关文献】
1.政党意识形态研究的取向与特点——近十年来国内政党意识形态研究述评 [J], 陈朋举
2.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存在论转向——兼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J], 杨生平
3.现代化、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意识形态研究——西方社会学意识形态研究的历史演化 [J], 刘少杰
4.政党意识形态研究的取向与特点——近十年来国内政党意识形态研究述评 [J], 陈朋举
5.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
——兼论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差异 [J], 刘冬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对其当代艺术形式的影响与作用
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对其当代艺术形式的影响与作用所谓艺术,乃是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表示对世界及自身,对二者关系的看法的一种特殊方式。
它是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生动的概括儿创作的作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造型、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艺术为人们所创造,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所以它满足了主观与感情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通俗的说,艺术也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因为人类的某些经历是难以用言词来表述的,为了表述这些深存在内心的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我们就使用一种称之为艺术的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
东西方文化,根本不同。
故艺术的表现亦异。
大概东方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
东方艺术为诗的,西方艺术为剧的。
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方画重形似。
这些艺术,均是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必然联系。
所以说,艺术和生活,和它所存在的社会是分不开的,艺术家置身的是当时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当时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
在原始社会,人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人只能被动地适应世界,人的价值关系是简单而稳定的,只需要通过直观感觉就可以反映出来,这时最为有效的艺术方式就是以事物的存在状态为基本视点的现实主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直接依赖性逐渐减弱,人不仅能主动地适应世界,而且能积极地改造世界,人的价值关系发展成为复杂的、多变的价值关系,需要通过逻辑思维才能准确地反映出来,这时最为有效的艺术方式就是以事物的联系状态为基本视点的浪漫主义。
当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状态时,人的价值关系也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这时浪漫艺术较为流行。
不过,艺术的发展与它所反映的价值关系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通常要滞后一段时间,因此艺术的思潮和流派通常要相对滞后于它所反映的价值关系的发展步伐。
国外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
任何政党的产生和存在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前提,逻辑上应该先有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认同,然后才有政党。
一个政党如果没有一整套思想、理论、价值和政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和理由,因为意识形态不仅具备提供政治行为“合法性”依据和价值引导的功能,而且具备社会整合和规范的功能。
从各国执政党的情况看,凡是加强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和领导,党的执政能力就得到提高,国家政权就相对稳定;如果轻视或弱化了这一工作,公众对其意识形态就不可能有较强的认同,其自身也很难在社会中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随着现代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控制强制力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公众自我选择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各国执政党都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19世纪中叶以后,许多国家先后经历了政治现代化的过程。
伴随着这一过程,除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外,在世界范围内还出现了四大政治思潮和运动,即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它们分别体现了不同政党的价值观,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构成了不同的社会制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四大政治思潮和运动也可以看作一个半世纪以来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四大主流意识形态。
一、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一直是西方近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集中体现着资本主义的政治关系及其核心价值观,整个西方政治制度都建立在自由主义原则基础之上并受其制约。
作为资产阶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之一的自由主义,20世纪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革命”是自由主义的两次不同类型的改革,标志着自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由主义脱离了19世纪传统的自由放任形态,使资本主义维护和保持了发展的势头和活力。
(一)自由主义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的自由主义形成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06-01-13 16:18:00 ] 作者:佚名编辑: studa9ngns西方政治童识形态包括自山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等许多流派,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山主义意识形态。
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集中体现着资本主义的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价值观,对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山主义,20世纪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撤切尔主义"、"里根革命," 是两次不同类型的自山主义改革,标志着20世纪自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山主义脱离了19世纪传统的自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20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势头和活力。
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第一次转型Is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14-16世纪,资产阶级刚刚形成,本身的力量十分软弱,尚不能直接提出夺取政权的要求。
他们首先在思想童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斗争,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列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发展。
通过这场斗争,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有马基雅弗里的共和政体论;马丁•路德的信仰自山和思想自Ifl;加尔文改革教会的民主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人民自山、人民主权等思想;法国一些思想家提出的自山状态、自然权力、人民主权、政府源于契约思想等等。
这些理论观点为近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17至18世纪,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山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反封建革命运动。
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为适应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新社会制度的需要,提出了以“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思想为核心的学说。
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宜言》所体现的人权原则和包括的公民基本权利,构成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各项权利,诸如自山权、平等权、参政权、财产权等,均说成是一切人的、普遍的权利。
所有这些为西方主流童识形态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任何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反映,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保障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U 的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核心是以个人为中心来对待社会和他人的个人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征,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悄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
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从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是:(I)个人主义。
摆脱“天然的”封建束缚所需要的个性解放,使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必然要崇尚个人主义。
(2)利己主义。
以金钱为尺度衡量一切的“金钱拜物教”,对现金、财S无休止地攫取欲望必然使人们产生“冷冰冰”的利己主义。
(3)自山竞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代替了封建宗法式的自然经济,因而资产阶级必然要求用自山竞争来取代封建特权等级制。
(4)自山贸易。
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外市场推销其工业品,另一方面乂要从国外得到廉价原料,因此资产阶级必然要求取消贸易限制,打破贸易壁垒,实行自山贸易。
(5)进取精神。
激烈的竞争和对个人奋斗成功的向往,必然激发出人们的敬业、冒险和进取情神。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但西方各国却都在其宪法中宣布了人民主权原则,都确认自山、平等原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都把这种总识形态粉饰成全民的民主意识,这就必然使其带有虚伪性和欺骗性。
2、古典自由主义向国家干预主义的转变就意识形态分野而言,自山主义始终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对手。
从一般意义上讲,自山主义是维护个人自山、市场自山,强调个人权利和社会的自然状态高于国家权力的政治思想。
20世纪初的自山主义属于古典自山主义。
它延续了19世纪自山放任主义的路线,是20世纪自由主义的最初形态。
垄断资本主义的残酷竞争和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市场的角逐,引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惨痛教训,特别是192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人们开始对古典自山主义进行反思;当时社会主义苏联经济一枝独秀,欣欣向荣,乂从另一个侧面给人们以启迪。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罗斯福新政”开始对古典自山主义进行改革,国家干预主义应运而生。
“罗斯福新政”是对自山主义的第一次重大变革。
所谓“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新中产阶级精英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发动的一场巫大改革,其U的是改革资本主义制度,a新确定以中产阶级为核心的美国现代化道路。
民主党人S兰克林•罗斯福认识到,大萧条是山于美国经济的弊端造成的,而要克服这些弊端,政府就必须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而不能只黑市场的自行调节,从而提出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以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财S的增长:二是合理分配社会财S,防止扩大两极分化;三是政府承担解决社会福利的责任,不允许企业自行其是。
总之,主要是通过加强政府职能来完善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的童义在于,它开创了资本主义的改革之路。
为了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新政”突破了亚当•斯密以来自山主义的传统模式,大胆地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福利制度的优长之处,并部分地将其纳入制度框架,形成了不同于苏联“战时共产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形式,确立了美国式的“政府干预一福利国家”的改革模式。
如果说,对政府的怀疑是自山主义的根本精神,它强调人类的自然状态,因而强调市场的自山调节,那么,罗斯福的实践则在不违背自山主义根本精神的基础上,扩大了政府干预的成分,这是一次创新。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罗斯福新政”这一改良了的资本主义可以称之为国家干预的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是美国也是西方世界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儿乎整个欧美世界都在学习“新政”,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凯恩斯时代”取代了自山放任时代。
[06-01-13 16:18:00 ] 作者:佚名编辑^studa9ngns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K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向全球的扩张对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资本主义改革,以奥地利经济学家河-哈耶克为代表的自山主义知识分子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1936年美国政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为自山主义辩护的著作《良好社会原则的探究》是自山主义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代表作。
1938年哈耶克.米塞斯等26位学者在巴黎召开了以“自山主义的危机”为主题的李普曼著作讨论会,并在这次集会上产生了建立这一派新自山主义知识分子组织的想法。
1944年,哈耶克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对国家干预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
这部著作被视为是新自山主义的宪章,其矛头直接针对英国工党。
哈耶克在书中认为,英国的社会民主主义尽管出自善意,但其政策必然会导致与德国纳粹相同的灾难:现代奴役制。
1947年4月,以哈耶克为首成立了佩勒兰山学会。
佩勒兰山学会的宗旨,一方面是要反对凯恩斯学说及二战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福利政策;另一方面是为创建一种强®的和不受任何约束的资本主义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新自山主义派声称,国家干预经济和调节分配的做法必将压制公民的自山和扼杀人们的积极性。
他们认为,财S和收入的不平等不但不是坏现象反而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
但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新自山主义派提出的关于国家控制市场可能出现危险的警告得不到各国政要的响应。
在此后长达20年的时期内,新自山主义派的观点始终未被西方国家统治集团所接受。
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西方国家经济在经历了二战后的繁荣后逐渐走向停滞与衰退。
1974年的“石油危机”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卷入经济衰退的漩涡,形成了西方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的经济"滞胀”,这种现象严重动摇了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其他流派纷纷对主流经济学派进行抨击和责难。
其中,以对抗凯恩斯主义而出现的三个主要派别是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这三者被统称为新自山主义经济学派。
新自山主义经济学派认为通过市场供求作用的自动调节能够达到充分就业均衡,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信赖市场的自山放任可以达到经济均衡的发展,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断言国家的过度干预是危机的根源° 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标志着新自山主义意识形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升为主流经济政策取向、英美新保守主义政府上台之后,以哈耶克、弗里徳曼的学说取代了凯恩斯主义,从而引发西方世界20余年历久不衰的“新自山主义”浪潮。
新自山主义的兴起,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反滞胀的改革。
这一改革涉及到了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其中包括:实施货币主义的反通货膨胀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圧缩福利开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即把国有企业私有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如从里点刺激需求转为点刺激供给等等。
尽管1991年发生的新一轮经济衰退给予新自山主义一个沉打击,但是苏东剧变、西方国家在冷战中的“胜利”给新自山主义的意识形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的一些中左翼政府也相继对新自山主义表现出极大的热悄。
所谓“第三条道路”实质上是社会民主主义向新自山主义方向的大幅度政策调整和理论转向。
东欧推行的改革在某些方面其至比新自山主义的鼻祖走得更远。
同时,拉美成了新自山主义的试验场。
至此,佩勒兰山学会的思想在经合组织国家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最终确立了其霸主地位。
2、新自由主义兴起和走强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当代新自山主义并没有彻底抛弃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