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黄帝内经:灵枢第12章 经水
灵枢经水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
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炙之壮数,可得闻乎?【翻译】黄帝向岐伯问道:人体十二经脉,外与大地之十二经水(泾、渭、海、湖、汝、沔、淮、漯、江、河、济、漳十二水)相应,内则连属五脏六腑。
这十二经水,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相同,五脏六腑也有上下、大小以及盛受水谷多少的差别,它们是怎样相应的呢?经水受纳大地之水,而流行不息;五脏结合神气魂魄,而收藏于内;六腑受纳水谷,而传导变化,汲取精气而散布于全身内外;经脉受纳血液,而周流全身、营养百体。
把以上这些情况相应结合起来,运用到治疗上,是怎样的呢?针刺的深浅、施灸的壮数,可以说给我听吗?【原文】歧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
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才,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翻译】岐伯回答说:问得很好啊!天很高,而其高不好计算,地很广,而其阔也难以测量。
这是通常的说法。
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对于天的高度、地的广度,那不是人力所能度量准确的。
而对八尺长的躯体来说,有皮肉血脉,如果活着,可观察探摸,死人则可解剖而详细看看,那五脏的强弱、六腑的大小、受谷的多少、经脉的长短、血液的清浊、气分的多少,以及十二经脉中有的多血少气,有的少血多气,有的血气都多,有的血气都少,皆有一定的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使用针灸治疗,分别调和经气的虚实,其道理不也是相同的吗?【原文】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
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有些语言极为精辟,是至理名言,至今是成语、格言、座右铭。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十二章》注释: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
此指色彩多样。
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④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
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⑦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⑧畋猎:打猎获取动物。
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
⑨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伤害操行。
妨,妨害、伤害。
⑾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
"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
"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道德经·第十二章》翻译: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道德经·第十二章》解读: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
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因而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
在此,老子所反对的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注释: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同悦,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有:同“又”立:站的住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能正确对待。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温:温习,复习。
故: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论语》十二章
论语 lún
愠 yùn
说
yuè wú dài
自省 xǐng
逾矩 yú jǔ 置若罔闻 wǎng dān 箪 笃学 dǔ
吾
殆
肱骨 gōng 陬邑 Zōuyì
为人谋而不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逝者如斯夫
wèi yòu hào
fú
三、划分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文句翻译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 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 很高兴的(一件事)吗?有志同道 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 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人家不 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我) 不也是君子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孔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 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 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诗》《书》, 订《礼》《乐》(yuâ),序《周易》, 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 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 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 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 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 心执教。
zēng
2《学而》章
曾 子曰:“吾 /日 三 省 吾 自己 虚指, 人称 每 检查, 身: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2018-11-25篇一: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论语》①十二章【原文】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
说,通“悦” ,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语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原文】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②吾: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诚实。
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语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原文】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
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上册
1.引言《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我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语》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我国的思想文化,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迪意义。
2.《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2.1 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不受他人理解却不生气,不是很像君子吗?2.2 第二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审视自己——为他人谋划却不忠实吗?与朋友交往却不信任吗?学习不温习吗?2.3 第三章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然,有过而改,得其友。
无过,不改,得其仇。
翻译:孔子说:巧舌如簧,美色如花,只是表面,有过错而能改正,才能得到朋友;没有过错却不改,只会得到敌人。
2.4 第四章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2.5 第五章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我可以向学习的地方。
选择其优点而跟随,其不好的地方则加以改正。
2.6 第六章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翻译:孔子说:天生给予我道德,桓魋又如何能比得上我?2.7 第七章原文:子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翻译:孔子说:贫穷而不阿谀,富有而不傲慢。
2.8 第八章原文: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也。
翻译:孔子说:不与诈言相抗衡,不易受欺骗,这也是一种智慧。
2.9 第九章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翻译:孔子说: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是后天的修养使他们相互远离。
2.10 第十章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也、厄也、冲也。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不抱怨,奔也、厄也、冲也。
2.11 第十一章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新英汉翻译教程-第十二章表达转换译法答案
2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 注意肯定译否定(参考译文)
5.We may safely say so. 【译文】我们这样说万无一失。 6.He laughed till his side split. 【译文】他把肚子都要笑破了。
30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 注意肯定译否定(参考译文)
12.1.1 反话正说,否定译肯定
英语中有一些否定句,可根据词句的涵义、 逻辑关系,按汉语表达习惯,把否定译肯定,才 符合汉语思维和行文习惯。
10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1:An opportunity is not likely to repeat itself.
【译文】机会难得。
例2:Such things are of no rare occurrence.
其他用于表达否定意义否定形式: ● 大量使用否定词缀; ● 形式肯定意义否定的动词等; ● 介词和副词等; ● 形容词等; ● 相关的名词等; ● 短语等以及其他结构等。
7 返回章重点 退出
汉语的否定词比英语少得多,在表达否定意 义时,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表达形 式比较简单,易于辨认,几乎所有表达否定意义 的词语中都含有明显的标志性否定词,以副词居 多,个别形容词或少数动词。
12.3 按词汇意义译
12.3.1含有否定意义的动词,译为否定句 12.3.2含有否定意义的名词,译为否定句 12.3.3含有否定意义的代词,译为否定句 12.3.4含有否定意义的形容词,译为否定句 12.3.5含有否定意义的连词,译为否定句 12.3.6含有否定意义的副词,译为否定句 12.3.7含有否定意义的介词(短语),译为否定句 12.3.8 含有否定意义的句子结构,译为否定句
七年级论语12章翻译全篇
七年级论语12章翻译全篇《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
其中的第12章是关于“季康子问政”的记录。
一、季康子问政。
季康子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向孔子请教如何理政。
二、或曰:“雍也,虽少亦为国家稱,可谓至德也。
”有人说:“虽然雍国人年轻,但国家却闻名,可以说是德行高尚。
”三、曰:“堪比于文王乎?”季康子问:“与文王(古代贤王)相比,是否堪称好?”四、曰:“好。
”孔子回答:“是的。
”五、曰:“夫子何为?”六、曰:“立政以达。
”季康子再问:“夫子(指孔子)如何做到的呢?”孔子回答:“建立政治体制以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七、曰:“興言而立其遺民,興仁而行其未喪,興學而教其后。
”孔子继续解释:“发扬君主的言辞,规划落实政策使人民从其政治遗民中得到福祉,提倡仁爱之道,使已经丧失了这种道德的人们能够恢复,重振学术,教育培养后继者。
”八、曰:“然,何先?”季康子追问:“但是,应该从哪里开始呢?”九、曰:“治其身。
”孔子回答道:“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身心。
”十、曰:“其次,其次则治其家。
”孔子接着说:“其次,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
”十一、曰:“其次,则治其国。
”再次,“其次”,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十二、曰:“其次,则治天下。
”最后,“其次”,要治理好整个天下。
十三、季康子喟然叹曰:“诺。
回则有望夫子矣。
”季康子感叹道:“好的。
如果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就有希望成为夫子(指孔子)的弟子了。
”。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翻译 伦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翻译伦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原文(画斜线处为参考朗读停顿处):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部分出自此十二章的成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日三省、三省吾身、三十而立、不惑之年、天命之年、耳顺之年、从心所欲、温故知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一箪一瓢、箪食瓢饮、陋巷箪瓢、不改其乐、不堪其忧、饮水曲肱、饭蔬饮水、曲肱而枕、乐在其中、富贵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博学笃志相关问题:13、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看看此一句和课文那一句话是对应的,差不多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本文讲述了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你看看分别是那些话?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切问而近思。
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2章的译文
论语12章的译文
《论语》第十二章的原文如下: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译文及注释:
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
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于礼的声音不听,不合于礼的言论不说,不合于礼的行为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但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
论语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第十二章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向他请教的一篇文章。
该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君子的修养,信用,尊敬以及社会关系等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论语》第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自上世以来,至于斯人,其奋不翼使而胡不归?”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翻译】子路问:“听说这些道理,应该怎么去实践?”孔子回答:“如果你的父兄在场,就应该尊重他们,不必去实践这些道理。
”冉有也问道:“听说这些道理,应该怎么去实践?”孔子回答:“不仅听说了这些道理,还要去实践它们。
”公西华说:“从古至今,至于孔子这个人,他能够鼓舞人心,但他并没有将这种能力传授给别人吗?”孔子说:“我的理念是贯穿始终的。
”曾子说:“夫子的教诲,只有忠诚和仁爱两个字。
”【解读】第一句话中,“闻斯行诸”可以解释为“听说了这些道理,应该如何去实践?”。
子路向孔子请教的是如何将道理与实践结合起来。
从孔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在某些情况下,理念和实际操作可能会相互冲突,所以需要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尊重父兄家人的意见和立场。
公西华说的“奋不翼使而胡不归”,可以理解为孔子所倡导的思想理念能够引领境内外的各种力量,但孔子并没有让其扮演应有的角色,不能归为他的信仰和忠诚,这是一种挑战孔子的权威。
最后,曾子说了当时社会上对孔子的评价:“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逐渐被社会所认可,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孔子思想的影响力和传承。
【对比其他章节】和《论语》中的其他章节相比,第十二章相对比较简短,但其所涉及的议题却涵盖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和准则。
和第十一章类似,本篇文章重点讨论了君子的行为和修养,但和第十一章最大的区别在于,第十二章强调了实践和信用。
高二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第一章【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①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正:匡正,端正。
【翻译】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赏析】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
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作是热爱学习。
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
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
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名家解读】孔子的学说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人格的重视。
孔子不但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生存,还希望他能够好好地生活。
因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的或精神的生活,而禽兽只有生物的或物质的生存。
要发展人性,政治家不但要使人民丰衣足食,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都能修身立德。
《大学》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孔子一个基本的主张。
——萧公权《孔子政治学说的现代意义》第二章【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注释】①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翻译】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解读】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
Unit12文献阅读与翻译第12章
(3)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dverbial Clauses of Condition
Turn off the switch when anything goes wrong with the machine.
如果机器发生故障,就把电门关上。
Translation Skills(12): Subordinate Clauses(c) Adverbial Clauses
Adverbial clauses
English adverbial clauses include adverbials of time, place, cause, condition, concession, purpose, result, and so 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se adverbial clauses do not pose any obstacle to either comprehension or translation, and the point is how to conform the translations to Chinese usage, especially how to arrange them properly. And another point for attention is how to omit the unnecessary conjunctive words when English adverbial clauses a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1)她不老实,我不能信任她。
Since she is not honest, I cannot trust her.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
《论语》①十二章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
说,通“悦”,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②吾: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老实。
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老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
”〔《为政》〕注释:①十有〔yòu〕五:指15岁。
初中语文七年级论语十二章翻译
初中语文七年级论语十二章翻译以《初中语文七年级论语十二章翻译》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论语》原文囊括着孔子的思想、学术和道德观。
其文字庄重,深刻,把人生智慧娓娓道来,激励人们奉献社会,实践良善。
在中国历史上,《论语》的言语思想深深植根于百姓心中,千年来不衰。
《论语》十二章翻译如下: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意指一定需要学习并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知识。
“有朋自远方来”,指的是一位良师朋友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身边,这是令人兴奋的事情。
要静静观察别人,不去指责他们,这就是君子的行为。
第二章:子曰:“予之为人也,而无人者,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敢为也,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曰:当自己成为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人,那就要尽心老老实实地孝敬自己的父母,并谨小慎微地对待别人的父母;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恭敬地站在正南面。
第三章:子曰:“克己复礼,临深履薄,多学多闻,诲人不倦。
”子曰:要自己约束自己,遵守礼仪;当面临深邃的智慧之池时,就要谨慎小心;多学习,多去聆听;不懈怠地去传授知识和教育他人。
第四章:子曰:“务本,本立而道生;知本,本立而理足以正其躬;舍本,本立而致用”。
子曰:坚守本质,本质才能立足走向道义之路;要知道自身本质,本质才能令自己行事公正;舍弃本质,本质便可以有用武之地。
第五章: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子曰:要爱一件事物,就渴望它能够生存;要恨一件事物,就渴望它能够消失。
以上就是《初中语文七年级论语十二章翻译》的全文,它把孔子的智慧和人生道理融入到每一句话中,激励着我们去实践良善,克己复礼,努力学习,发挥自己的潜力,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君子。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静下心来,重新珍惜每一天,慢慢体会孔子的智慧,不断反省自己,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论语》①十二章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
说,通“悦” ,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②吾: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诚实。
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reading frame is uninterrupted by translation
stop codons. 不是任何一段从AUG到终止密码子之间的序列都能 称为ORF,通常要求的长度是至少50个密码子。
N-甲酰甲硫氨酸(fMet)
肽链延长中携带Met的tRNA:
tRNAmMet
第三节 肽链的生物合成过程
是翻译的中心环节,是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 体上的缩合过程(核蛋白体循环,ribosomal cycle)
核蛋白体循环(广义):
起始、延伸、终止三个阶段 从5’AUG开始直至终止密码子
密码子、反密码子配对的摆动现象
tRNA反密码子 第1位碱基
mRNA密码子 第3位碱基
I
U
G
A
C
U, C, A
A, G U, C U
G
Robert W. Holley
1922~1993
Har Gobind Khorana 1922~
Marshall W. Nirenberg 1927~2010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8
释放因子(release factors, RF) 和核蛋白体释放因子
(ribosomal release factors, RR)
氨基酸(amino acids) 能量(ATP and GTP)
一、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
m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遗传学将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 子(cistron)。
3
蛋白质
非编码序列 核蛋白体结合位点 编码序列 起始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mRNA上存在遗传密码
mRNA分子上从5至3方向,由AUG开始, 每相邻3个核苷酸为一组,编码肽链上某一个氨 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称为三联 体密码(triplet coden)。 起始密码(initiation coden): AUG
点),使mRNA与小亚基结合。
mRNA上S-D序列后的小核苷酸序列可被核蛋白体小
亚基蛋白rps-1结合。
5' IF-3
AUG
3' IF-1
mRNA在30S小亚基上的就位
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 ),也叫做 核 蛋 白 体 结 合 位 点 ( ribosomal binding site, RBS)
核蛋白体沿着mRNA从5’向3’方向移动
肽链的合成是从N端到C末端
一、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
(一) 起始
1. 核蛋白体大、小亚基的分离
2. mRNA与30S小亚基的结合
3. fMet-tRNA与mRNA及30S小亚基的结合
4. 50S大亚基的结合
起始复合物:fMet-tRNAfMet-mRNA-核蛋白体
18SrRNA rpS 33种
rpL 49种
原核生物翻译过程中核蛋白体结构模式:
P位:肽酰位 (peptidyl site) A位:氨基酰位 (aminoacyl site) E位:排出位 (exit site)
三、 tRNA是氨基酸的运载工具
氨基酸臂
DHU环
TψC环
反密码环
tRNA的三级结构示意图
3. 起始氨基酰tRNA( fMet-tRNAimet )的结合
IF-2 GTP
5' IF-3
AUG
3' IF-1
4. 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起始复合物形成
GTP IF-2 GDPPi
5' IF-3
AUG
3' IF-1
Pi GTP IF-2 -GTP GDP
5' IF-3
AUG
3' IF-1
一、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氨基酸的活化 肽链的生物合成过程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靶向输送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翻译(translation)的概念:
细胞内以mRNA为模板,将mRNA上的4 种核苷酸排列顺序转变为蛋白质上20种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的过程。 mRNA是指导翻译的直接模板,蛋白质 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
eIF-4E
eIF-4G eIF-5 eIF-6
eIF-4F复合物成分,结合mRNA5'帽子
eIF-4F复合物成分,结合eIF-4E和PAB
促进各种起始因子从小亚基解离,进而结合大亚基
促进核蛋白体分离成大小亚基
1. 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
IF-1 IF-3
2. mRNA在小亚基定位结合
mRNA 起始密码子上游S-D序列(核蛋白体结合位
能源物质及离子: ATP,GTP,Mg2+,K+
第二节 氨基酸的活化
氨基酸活化过程,即氨基酸与特异tRNA结 合形成氨基酰-tRNA的过程。
氨基酸 + tRNA
氨基酰-tRNA合成酶
ATP
氨基酰- tRNA AMP+PPi
第一步反应
氨基酸+ATP-E —→ 氨基酰-AMP-E + PPi
第二步反应
终止密码(termination coden):
UAA,UAG,UGA
密码子(codon): mRNA上每3个相邻核苷 酸组成一个三联体(triplet),编码一种氨基 酸,称之为~。
遗传密码(genetic code): mRNA中蕴藏遗 传信息的碱基序列称为~,它是密码子的总 和。
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
线 粒 体 密 码 子
5. 摆动性(wobble)
tRNA上的反密码与密码间不严格遵守常见 的碱基配对规律,称为摆动配对。 摆动配对在反密码的第1位和密码的第3位 间常见。 摆动性的意义: 保持翻译的忠实性 1种tRNA可识别一种以上的同一种氨基酸的 密码子 (生物体内总共40~50种tRNA)
起始二肽键-tRNA-mRNA相对位移入核蛋白体P位,
而卸载的tRNA移入E位。
A位空留并对应下一组三联体密码,准备适当氨基酰
-tRNA进位开始下一核蛋白体循环。
转位
进 位
成肽 转 位
fMet fMet
Tu GTP
5'
AUG
3'
一、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
(三) 终止
当mRNA上终止密码出现后,多肽链合成 停止,肽链从肽酰-tRNA中释出,mRNA、核
氨基酸-AMP-E + tRNA —→ 氨基酰-tRNA+AMP+E
氨基酰tRNA合成酶
氨基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 aaRS)具有绝对专一性,及校正活性 (editing activity)。只有20种,比如tRNAAla.
一种tRNA只能结合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结 合多种tRNA(称为同功tRNA)。
氨基酰-tRNA的表示法
举例: Ala-tRNAAla , Ser-tRNASer ,Met-tRNAMet 真核生物 起始者tRNA(initiator-tRNA): tRNAiMet 肽链延长中携带Met的tRNA: tRNAeMet 原核生物 起始者tRNA: tRNAfMet
(二) 肽链的延伸
又称狭义的核蛋白体循环,每次循环增 加一个氨基酸,包括以下三步: 1. 进位(entrance)或称注册(registration) 2. 成肽(peptide bond formation) 3. 转位(translocation)
肽链合成的延长因子
延伸过程所需蛋白因子称为延长因子(elongation
指根据mRNA下 一组遗传密码指导,
使相应氨基酰-tRNA
进入核蛋白体A位。
延长因子EF-T: EF-Tu和EF-Ts亚基 的二聚体。
2. 成肽
是由转肽酶(transpeptidase)催化的肽键
形成过程。
3. 转位
延长因子EF-G有转位酶(
translocase )活性,可结合 并水解1分子GTP,促进核蛋白体向mRNA的3´侧移 动。
• 真核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为单顺反 子 (single cistron) 。 • 原核细胞中数个结构基因常串联为一个转录 单位,转录生成的mRNA可编码几种功能相关 的蛋白质,为多顺反子(polycistron) 。
原核生物的多顺反子
5 PPP
3
蛋白质
真核生物的单顺反子
5 mG - PPP
二、核糖体是多肽链合成的装置
原核、真核生物核蛋白体的组成
原核生物 核蛋 白体 S rRNA 蛋白 质 70S 小亚基 30S 大亚基 50S 核蛋 白体 80S 真核生物 小亚基 40S 大亚基 60S 28S-rRNA 5S-rRNA 5.8S-rRNA
16SrRNA rpS 21种
5S-rRNA 23S-rRNA rpL 36种
密码子外,其余氨基酸有2、3、4个或多至6 个三联体为其编码。
密码第1、2位碱基多相同,前2位碱基决定编
码氨基酸的特异性,仅第3位碱基差异。
密码的“偏爱性”:同一组密码子的使用频率不同
4. 通用性(universal)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整套密码,从原核生 物到人类都通用。 已发现少数例外,如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密码的通用性进一步证明各种生物进化 自同一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