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毕业论文提倡生物实验创新式教学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生生物科学论文3100字_大学生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大学生生物科学论文3100字_大学生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大学生生物科学论文3100字_大学生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大学生生物科学论文3100字(一):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植物学(Botany)实验是生物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既可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又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文介绍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植物学实验;生物科学;创新能力植物学(Botany),是生物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植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科研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植物学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因此,实验课程是植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它既可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又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植物学实验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植物分类与识别的一门学科。

它以室外实践和室内实验相结合,采用验证型、综合型实验与设计型实验等多种方式,从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等不同层次,观察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形态结构,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植物进化、演化的规律。

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物科学专业侧重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1]。

因此,根据创新教育的内涵特征和高校教育的发展,在植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2,3]。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近年进行了多项改革,摸索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采用多媒体和视频资料传统的植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大多依靠教师语言、图片描述和示范指导学生。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锦3篇)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锦3篇)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锦3篇)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篇1)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创新。

简单来说,创新是一种新的思维或实践方式,其目标是产生或实现新的理念、方法或产品。

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能力意味着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项目合作,通过集体智慧激发创新思维。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除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学科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实验室或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场所;还可以举办生物技术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此外,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创新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

这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需要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资源;学生则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创新活动,不断挑战自我。

综上所述,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机会,我们相信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篇2)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实践教学。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实验、实践和项目,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际的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这种经验会让他们明白创新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实际操作的。

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占主要的地位。

而新课程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无论从传统知识的继承到新知识的探索,还是从以往知识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探究知识,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主参与的意识。

将探究学习应用于生物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本领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新课程的教学顺利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在一种好奇的情景和需要的基础上萌发的,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

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通过老师的“导”,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对生物课和生物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实践的热情才会被充分地激发。

实验是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以其丰富多彩、直观形象博得了学生的喜爱。

探索性实验是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状态,让学生参与重演科学事实的产生过程。

教师适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创造实验教学的最佳情境,必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发现,一个小实验就能把学生引入探索的情境。

如教学《叶的蒸腾作用》时,教师首先出示实验现象,再介绍实验装置要求,然后问学生:“干燥的塑料袋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可能从下面的瓶里上去吗?可能从外界的空气中进去吗?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做出大胆的猜想并回答,也就是开始了探索创新。

二、引导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我们教材上的实验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药品的配置使用到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等都有较为合理完善的安排,是众多专家智慧的结晶。

但我们要告诉学生,这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恰好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不要把生物实验课上成实验验证课,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优秀论文_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优秀论文_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针对高中生物课时较少,而新课程标准规定地教学内容繁多这一矛盾,笔者提出了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地一些有效方法.【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地主渠道,要培养学生地创造能力必须从课堂教学着手.在生物教学中要做到激活学生地创新思维,保持较浓地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地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无疑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地各类人才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然而新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许多新地目标和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地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地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地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教学地效率.笔者认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地效率有以下几种方法: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地创造思维要培养学生地创造思维必须培养学生地发散思维,即对一个问题,要能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设法解决.因为创造地过程就是设法来解决,是一种灵活多变地思维,所以它是创造活动中最重要地一种思维活动,因此要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认真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后,要循循善诱,注意点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是创造思维本身地要求,同时在不断发现问题地过程中也得到了发散思维地训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积极开展活动.丰富多彩地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学习和研究地机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地能力.例如:开展小实验、小竞赛、小论文等活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开展解题能力地训练.习题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解题能力地训练是非常重要地.特别是开展一题多解多变,是培养发散思维地有效方法之一.要使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就必须训练一题多解多变,提高学生地解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地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注意逆向思维地培养.逆向思维即反向思考.布置特殊作业.一般地作业都是在完成一定内容后布置给学生作巩固练习,一般不需要学生费多大地力便可完成.也正因为如此,在训练学生地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平时作业就显得不足.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地探索精神,开发学生地潜能,同时也作为师生交流信息地窗口,可布置一种特殊作业,要求学生在观察地基础上,提出相关地问题.它不拘形式,其实是一种开放式地作业,本身即是发散地,要求也是多样化地.因此不但没有增加学习地负担,反而调动了学生学习创造地积极性,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地效果.文1 / 4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创新复习设疑“温故而知新”,关键是如何做到让学生“知新”,复习旧知识地重点要放在提出相关地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地求知欲.例如:学习重力时,先复习旧知识,然后接着问:上抛地石子落回地面,熟了地苹果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地球地吸引作用而产生地,这样学生地思维被激活了,会主动地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生物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地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浓厚地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例如上《浮力地利用》时,我设计了几个实验:(实验一)把生萝卜放入水中,使之漂浮在盛水地烧杯中,然后在上面插入薄铁片剪成地小人,直到下沉.启发提问:怎样使它继续漂浮起来?(实验二)把萝卜挖空,重做实验.(实验三)把废牙膏皮卷成一团放入水中,怎样使它浮在上面?通过这样设疑,学生们求知欲一下子被点燃了,表现出高度地主动性,急于去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研究和学习之中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了发散训练,还要培养学生善于从多条思路地基础上进行比较,选出最佳思路或总结更合理地思路,这才是高效地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训练地基础上,要培养学生会综合、小结和比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学完一节课,在进行小结时要有所突破地提高,使学生探索之兴未尽,不断诱发新地求知欲,带着问题继续去思考,不能把小结只看成是简单地归纳和知识堆积.综合小结地目地要达到让学生去比较、反思和不断改进,提高创造思维地准确度和敏捷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养成良好地学习品质和具备一定地学习能力,其目地是树立终身学习地理想,使自己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地人,从而具备终身创新能力.从表面看,学生全学习与创新有一定距离,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知识总量地迅速扩张和更替周期地目益缩短,使学习地时间自然而然地从青少年延伸到了人地一生,使学习地场所由学校位移到了社会.有人说:“学习就是工作地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学习与掌握,才能始终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地脉搏,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创新地前沿.因此,“活到老,学到老”更具有时代意义,学会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地人所必须具备地创新品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地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地目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地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地不竭动力.课堂教2 / 4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地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地主要途径,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创新素质地培养目标,充分挖掘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地具备创新能力地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地到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将要讲授地一堂课地总体规划,它是实现课堂高效率地前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目标,而且要了解学生地认知能力和现有地知识水平,更要吃透教材,内化教材,熟悉教材中地每个知识点,知道和教材内容相关地背景知识,并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选用恰当地教学方法.这样设计出来地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恰当设疑,充分调动学生地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教育家波丽亚说过:“学习任何东西最好地途径是自己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问、启发诱导、启迪学生地思维,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主动发现.这样做不但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地思维品质,而且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地快乐.这种做法使学生由传统地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改变了他们地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精神地体现.例如在学习《植物地激素调节》一节时,教师可以如下设问:①植物为什么会向光弯曲生长?②什么是向性运动?③向性运动地产生是哪种激素调节地?④植物体内还有哪些激素?随着这些问题地解决,学生很自然就知道什么是植物地激素调节.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巧用实例,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地老师.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地问题时,神经系统地激奋水平较高,大脑接受地信息印象就深.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列举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地常见地生命现象,很自然会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比如《体液调节》一节中几乎每一种激素都有对应地分泌失调疾病,如巨人症,甲亢等;《免疫调节》一节地内容和器官移植、疫苗制备等紧密联系;《呼吸作用》地知识就是酸菜和酸奶地制作原理……学生对这些话题很感兴趣,很自然会产生很强地学习动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七、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极其抽象、难懂,例如染色体组地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地过程、基因工程地基本操作程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地机理等,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地想象能力,善于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例如在讲述染色体组地概念时,可以这样比喻:把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后剩下地五十二张牌看作一个细胞中地五十二条染色体,3 / 4同一数字地四张牌看作同源染色体地话,所有地红桃、黑桃、方片和梅花分别相当于一个染色体组;介绍地分子结构时可以把分子与螺旋楼梯进行类比,把地主链比作楼梯地扶手地话,那么分子内部地碱基对就是楼梯地台阶.把抽象地生物学概念等一旦转化成学生熟悉地事物,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八、多种教学手段巧妙结合在课堂上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照片、动画和视频材料,把课本上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地知识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视觉、听觉并用,加深对知识地理解和掌握.比如讲授细胞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时,用动画等演示就非常适合.多媒体课堂地容量大,可以扩大学生地知识面,使学生获得更大地收获.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当然,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地使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地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对网上地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搜索、筛选和组合;为每堂课准备精美地课件,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地心血,需要更高地工作效率等等.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生物课堂地教学效率还与教具地使用、教师地表达能力、教师地感染力和个人魅力、和谐地师生关系、民主宽松地课堂氛围等许多因素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尽可能发挥教学中地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地影响,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就一定能不断地提高.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参考文献】杨兆山.教育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邓卫民.论新课程标准下地高中生物教学[].郑州:河南大学,母云光.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地效率[].读与写杂志,4 / 4。

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利用实验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提出中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

在教师方面,应该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引导者、设计者的位置上。

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探究式教学,扩展实验空间,加强第二课堂教学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兴趣能力创新实验教学知识技能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包容了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学的理论就是人们通过实验结出来的。

通过实验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更牢固的掌握和记住所学知识。

“新课改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因此,生物实验的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达到新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大力度进行实验教学。

1.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主要产生于求知欲和验证所学理论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这一心理需要,学生的创新意识或创新动机主要来源于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他们探索和钻研的起点,也是驱动他们深入探索的最直接动力,有了探索才可能形成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路、方法或设想,进而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但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都觉得生物课枯燥乏味,许多理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也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与应用层面。

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生物科学特点的理解,忽略了实验教学的价值,一味的狠抓理论知识;二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认为高考还是理论第一,实验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完成,甚至必需的演示实验也没有,这对于及个别学生来说可能会用心记住,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而使教师也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所以要改变现状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就可以使学生收获课本以外的知识,明白很多自然现象。

生物实验教育论文(5篇)

生物实验教育论文(5篇)

生物实验教育论文(5篇)生物试验教育论文(5篇)生物试验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1.1创新教育的概念创新教育的实质就是在教育中贯彻创新精神,要求以培育同学创新力量为基本目标。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依托九年义务教育,通过全面实施素养教育,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育同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力量的问题。

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受教育者形成独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依据不同讨论目的,创新教育教育又可分为创新精神、创新力量、创新人格三个方面。

1.2创新教育在高中生物试验教学中的应用高中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打破传统生物试验教学,创新高中生物试验教学是本讨论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结合创新教育精神,本讨论设计创新教学小组进行生物试验课教学,通过试验验证“创新教育小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在之前的教学中,虽然也尝试过运用创新教育的理念进行生物试验教学,但是由于阅历不足,导致这种理念无法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教学效果不是非常抱负。

本讨论是在细心设计试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比较清楚的教学目的完成的,可以说在过程上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讨论对象与试验设计2.1讨论对象依据讨论需要,选取笔者所带的班级为讨论对象,随机进行自然分组,选两个班为试验班,两个班为对比班,依据讨论需要,设计高中生物试验学问基本调查表,试验前对试验班和对比班进行高中生物试验学问基本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班和对比班在试验学问方面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满意试验需要。

2.2试验设计及试验内容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规定,选取用高倍镜观看线粒体;观看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三个试验内容。

为了排解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前对同学讲明试验实施步骤,取得同学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削减老师教学阅历对试验的影响,试验期间两组教学由同一名老师负责,试验期间两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试验内容,两组唯一的区分是所采纳的教学方法不同,试验组采纳创新教育精神设计的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对比组采纳传统试验教学模式。

生物教学论文(15篇):创新生物教学方式打造绿色课堂、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专注度探索…等

生物教学论文(15篇):创新生物教学方式打造绿色课堂、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专注度探索…等

生物教学论文(15篇)内容提要:前概念对生物教学的启示创新生物教学方式打造绿色课堂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专注度探索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民族和时代精神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探析高中生物“理实一体”教学分析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教育探析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对策浅谈教学反思提高生物教学水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及对策探究生物统计学教学创新思考与实践生物教学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论文前概念对生物教学的启示前概念对生物教学的启示摘要:学生在进入生物课堂正规的科学教育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在之前的生物接触和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过程中,已经有了一些对生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就叫“前概念”。

本文着重论述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揭示、诊断学生的“前概念”的策略,转变错误的“前概念”,最后利用概念图对比前后概念,检测学习效果。

关键词:“前概念”;概念图;生物教学一、“前概念”的定义概念是生物课程中最基本的理论和精髓,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

“前概念”这个表述的关键字是“前”,“前”字表明了“前概念”形成的时间是在系统学习某一概念或原理前就存在了相关知识,而且“前”字还意味着“前概念”是非正式的、未必正确的、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绝非具有真理性的概念。

综上所述,学生在进入生物课堂之前,通过日常生活的多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己的观点,并因此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这种在接受正规科学教育之前所形成的概念一般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

二、“前概念”的类型高中学生头脑中生物相关“前概念”分为四类,即正确的“前概念”、错误的“前概念”、迷失的“前概念”和空无的“前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常讨论的是正确的“前概念”和错误的“前概念”。

正确的“前概念”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根据已有科学知识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接触和了解,其头脑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形成了一些对思考相关问题的逻辑思维。

生物教学方法实践论文(3篇)

生物教学方法实践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生物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关键。

本文以我国某中学生物课堂为例,探讨了几种生物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生物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物教学;教学方法;实践;创新一、引言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生物科学素养难以提升。

因此,探索有效的生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生物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1.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体消化系统”时,教师可以提供一幅人体消化系统的解剖图,让学生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消化系统的某个部分出现问题,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优点:(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缺点:(1)案例选择难度较大;(2)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案例分析和引导能力。

2. 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现象和规律。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式教学优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3)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探究式教学缺点:(1)实验设备、材料等资源要求较高;(2)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验设计和指导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呈现给学生,提高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高中生物教学与创新教育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与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创新教育【摘要】在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创新,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从中对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进行讲述,并分析如何对生物这门学科进行创新教育。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高中生物教学;生物创新教育引言为了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更好的对高中生物学科进行教学。

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高中生物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分子与细胞,遗传和变异,稳态和环境三个大致模块组成,围绕人体、动植物及生存环境进行探究。

按照生物科学史的发展顺序进行一个排列,较于初中生物来说缺少系统化的结构。

在知识安排的环节上紧紧相扣,更好的掌握知识的轻重难易。

教材以实验安排与知识点的教授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2.1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何学科要想达到最好的效果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将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对生物这门课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将老师被动的“教”转变为学生主动“学”,教学结合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教学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更加深入的了解生物的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将实时热点与课程相结合,巧妙的设置教学情境,通过幽默风趣的言语等方法,刺激学生兴趣的形成,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使得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被充分的激发而主动进行学习。

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2重视进行实验教学及问题意识的影响随着现代化教学的不断发展,生物教学不再仅仅只限于对书本的死板讲解,要重视实验课程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优秀论文_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5篇)

优秀论文_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5篇)

优秀论文_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5篇)第一篇:优秀论文_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针对高中生物课时较少,而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繁多这一矛盾,笔者提出了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从课堂教学着手。

在生物教学中要做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持较浓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无疑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和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笔者认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即对一个问题,要能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设法解决。

因为创造的过程就是设法来解决,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思维,所以它是创造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活动,因此要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认真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后,要循循善诱,注意点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是创造思维本身的要求,同时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发散思维的训练。

积极开展活动。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例如:开展小实验、小竞赛、小论文等活动。

开展解题能力的训练。

习题教学中有意识的开展解题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开展一题多解多变,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要使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就必须训练一题多解多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努力进行创新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努力进行创新教育

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努力进行创新教育教师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六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教育。

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创新教育。

一提起创新教育,很多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校里搞发明创造。

这是对创新教育的误解,创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目标。

单就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为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源初性的个性品质,如好奇心、求知欲、认识的独立性、自由思考、怀疑态度、探索精神等等。

这些东西尽管还不是创新品质,但却是创新品质的源头活水。

没有它们,或者它们受到过分的压抑,就不会有后来创新人才的成长。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素材。

生物教师都要不囿成见,认真挖掘和利用这一优势,努力进行创新教育。

一、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最佳心态得以发展时出现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愉悦、新奇的气氛,为学生形成“最佳心态”创造条件。

要做到这一点,我看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创造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而不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

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为人师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继承知识,而应使学生学会创造;要诚实正直、平等待人,善于与学生沟通。

刚上初中的学生还认为老师是最完美的,课本是绝对正确的。

为使学生得以改变这种观念,培养其善于发现问题创造自我的能力,我在课堂上有意警示学生:我本次讲课会出现几个问题,请同学们随时指出或课后指出,指出者为良,纠正者为优,并记入平时成绩。

培养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论文

浅谈培养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内容摘要】创新思维是指用一种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创新思维的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生物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而这一目标要在生物实验课当中来具体实现。

【关键词】创新培养科学素养有效教学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大多是教师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来验证前人得出的结论。

学生做实验也主要是按照教师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形式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全面提高学生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施新的实验教学活动。

一、适应“课改”,真正转变实验教学观念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以往,很多人认为硬件设施影响实验教学的主要因素,如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等,在某些方面对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主观因素和实验教学观念。

在以往生物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认为做不做实验都一样或做不好还不如不做。

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他们忽视了“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转变观念,建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的实验教学目标。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造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任务。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制度”。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知识人才。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做实验只是一种形式,考高分才是最终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本为中心,“新教材老教法”,只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和有效性论文(通用8篇)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和有效性论文(通用8篇)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和有效性论文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和有效性论文(通用8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应多开展自主探究式实验,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和有效性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和有效性论文篇1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物教师要积极改进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分析了有效教学的意义,探讨了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引言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物概念,学习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1.教学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学生是否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指标。

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

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须是既能促进学生的当前发展,又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良好的影响。

有效的教学活动最后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2.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2.1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学生求趣、求新、求知、求动、求异等心理特点,生物教师要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如:观察根尖和根毛的结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别观察它们的外形及细胞的特点,同时将课文知识点穿插其中。

在学生把实践联系到理论后,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以发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生长点受根冠保护,但同时又为根冠和伸长区不断地提供新细胞;伸长区的下部会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会趋向于根毛区。

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操作和科技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体验活动过程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中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阶段,教师的引导方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实验和科技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生物学课程标准》,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字:生物实验;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912006年,我县通过了贵州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验收。

通过“普实”验收前的积极准备,我县各中小学实验教学的软、硬件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中小学教师通过参加省级集中培训,实验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管理水平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实验室建设逐步趋向标准,实验仪器设备更加完善,基本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为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和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但是,由于一些人为和客观的原因,现在很多学校却把实验仪器作为实验室的装饰品,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很低。

部分老师和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重视不够,很多老师平时不正常开展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更别说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到期末才在“理论上”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

这样的教育态度和观念,导致学生缺乏必要基础训练和实践体验,不仅与落实素质的要求越来越远,更别说培养创新型人才了。

笔者现就了解的一些基本情况做浅显的分析。

1、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生物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自然科学,它们源于自然现象,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奥秘。

获得真实、直观的感受,理解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生物学的学习,要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1.1、真正开展和完成实验教学的学校少,特别是乡镇学校更甚。

生物教学模式创新实践(3篇)

生物教学模式创新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物科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创新生物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生物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以期为我国生物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的弊端1. 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生物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传统生物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这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难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 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传统生物教学模式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环节。

这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生物教学模式创新实践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通过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互动性(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可运用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2)开展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将课堂知识提前布置给学生,课堂上进行讨论、答疑和实践操作。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知识。

(2)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生物素养。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创新探讨的论文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创新探讨的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创新探讨的论文摘要:初中生物是以实验教学为导入的基础学科,拥有很强的教学实践性和科学的整密性。

在大自然优胜劣汰和人类社会不断更替中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现如今,在新课程改革中,每一位生物教师都该不断提高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取代传统的教学弊端,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和内容,让每个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争取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思结合、活学活用,让师生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如何打造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认知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并且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本文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打造高效课堂,师生共同努力共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培养学习兴趣,强化自主探究能力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师生共同努力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该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在教学《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时,首先必须构建独特新颖的教学课件,优化全新的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诙谐幽默的语言魅力来吸引学生,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成长期的学生,身心和心里都在全方位的发展,这让学生对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感,尤其是对生物学是更加迷恋。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伊始多介绍本节知识点的重难点和与生物学有关的最新研究方向、动态、有趣的故事等。

例如,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时,了解哪些疾病传染哪些不传染?在得了传染病之前,我们应怎样去接种那种疫苗预防疾病?传染病流行会经过哪三个环节?这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探讨,既可以掌握知识点又能引人深思。

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知识点,如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和艾滋的病原体是什么?非典的病原体是什么等。

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又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好奇感,使学生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生物实验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生物实验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生物实验教学创新教育论文1.结果与分析实验后两组卷面成绩P<0.05,说明两组卷面成绩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班成绩好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10.6分。

实验后两组实验操作能力P<0.05,说明两组实验操作能力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班成绩好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11.5分,说明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和依托创新教育设计的“创新教育小组”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知识的方面存在差异,实验组所采用的创新教育模式优于对照班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只是注重学生对已由知识点的理论化记忆,没有调动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实验班因为进行“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写作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所以实验知识掌握和操作能力掌握得比较好。

2.实验结果分析2.1“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原因分析首先实验班教学理念教学领先于对照班。

实验班依托创新教育设计“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理念上打破传统生物实验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对已有实验成果的强化记忆,导致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只停留在理论的知识记忆上。

实验班采用“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具体来说,“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点,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基本出发点,课前老师认真研究教材,分解教学任务,营造教学氛围,提供创新舞台,充分利用多种因素调动学生互帮互学。

在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到所有组员为实现一定的实验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能训练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及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2.2“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创新教学小组”教学模式以创新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通过适当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摘要创造力是“灌输”不出来的,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出来的。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

本文介绍了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策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营造一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培养为创新型人才,让他们成为21世纪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创新教育情感策略氛围策略方法策略知识策略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

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诺贝尔奖人才?我国传统观念是灌输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创造力是“灌输”不出来的,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出来的。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次广泛深刻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

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根据这几年的创新教育实践,我总结出常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情感策略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是非智力因素。

无数在创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创新人格。

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

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发展。

如在学习有关遗传与变异知识的基础上,我及时给学生补充有关生物学领域内的尖端成果和研究动向,如介绍克隆动物、脑白金体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另外可以通过对生物史的考察,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发挥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倡生物实验创新式教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是搞好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实现生物
学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生物
实验课堂教学已向传统实验教学提出了挑战。

生物实验体验教学
模式是以初中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
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运用教学理论,以实验活动为基础,以改进、完善、设计实验为切入点,发展初中生的实验操作
能力,合作与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精神的一种教
学模式。

1.确定主题,创设情境。

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构成学
习动机的最真实、最活跃的成分。

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向初中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
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如以真实的生活展示情境;以直观的实物(如模型、标本、录像、示范操作)演示情境;以优美的画面
(包括简笔画、动画、图片)再现情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情境等。

2.独立探索,设计实验。

教师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学生对实验材料和用具的选择、实验变量的控制、对照实验的设置、实验步骤安排、设计观察等进行整体考虑,并以小组为单位
设计实验,尽量做到方法合理、器材简单、步骤简短、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教师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案包括的内容,设计实验的一
般程序和遵循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寻找、筛选出最
佳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

3.协作学习,操作实验。

学生通过组内协作,操作实验,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此时,教师应深入到各小组巡回指导,起到点拨、纠错、辅助作用。

4.分析总结,综合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总结:首先,以学生在组内展开讨论,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尽快
说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由小组集中以后向全班
公布。

然后,集体讨论各小组报上来的设想或方案,让学生自己
判断正误。

不论小组讨论还是集体讨论,学生都要敢于发表自己
的意见,学会与同学交流。

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给学生以
提示(不是答案),给学生讨论以正确的导向,引导他们将感性
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继续新的实验探究。

【教学实例——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能力目标]:
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合
作与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种子
萌发的环境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树立
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设计对照实验。

[实验器材]:
种子、锥形瓶、棉花、纱布、透明胶布(后3种器材未置于明面)、湿土
[教学过程]:
1.确定主题,创设情境。

教师以实物(种子及萌发的豆芽等)或图片导入新课,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思考“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思考“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教师播放春天农民播种的动画,引导学生分析选择春天播种的原因;引导学生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做出假设。

学生观察动画,捕捉信息,思考并回答春天播种的有利条件;经过讨论、分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做出假设。

2.独立探索,设计实验。

教师在黑板上写明实验名称及本实验要弄清的问题,无步骤要求,但有目的要求。

教师组织学生以每4人为一个观察小组,自行分工:观察、记录、解剖、总结,确定探究条件,认真制定探究计划,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会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排除,找出可能的必要条件,围绕主要问题做出假设,各小组参照教科书的实验方案制定设计实验,各实验小组内部充分讨论,对实验设计进行修订,使其更加完善。

各小组提出的问题有: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怎样才能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当将种子分几组,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对照组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
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与对照组相同;
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

3.协作学习,操作实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学习,
操作实验。

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七年级初中生
较难以理解。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到各个小组巡回指导,随时发
现问题,及时纠正,但不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自己找原因。


然各小组的探究顺序和方法不相同,但都达到了动手实验的目的,得出了一定的实验结果。

4.分析总结,综合评价。

在各小组实验基本结束后,教
师组织学生交流,每个学生的观点受到其他学生及教师的考察、
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映,得出正确的结论。

然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言,分析实验现象、总结
实验结果、对本小组实验计划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评价其他
小组的探究结果,全面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