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公开课学生版
论语十二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学
论语十二章教案(小学版)第一章:为人目标: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理解为人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准则。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对于《论语》的背景和作者进行简单的研究,其中包括作者孔子的生平事迹和《论语》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2. 制作海报: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制作一张关于《论语》背景和作者的海报,并在教室中展示。
3. 角色扮演:学生们分成小组,扮演《论语》中的人物,通过对话演绎出为人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准则。
第二章:修身目标:学习《论语》中关于修身养性的教诲和方法。
教学活动:1. 知识分享:教师介绍《论语》中关于修身方面的教诲,例如“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2. 观摩讨论:观看相关视频或演讲,然后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修身养性方式。
3. 学以致用: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修身养性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第三章:治国目标:探讨《论语》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原则。
教学活动:1. 读文摘:教师摘选《论语》中相关章节,让学生读一读,理解其中有关治国理政的思想。
2. 辩论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就《论语》中的治国思想展开辩论讨论,让他们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3. 国家构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理想的国家,并展示给全班。
第四章:修身篇目标:总结和理解《论语》中关于修身的重要原则和要点。
教学活动:1. 百家争鸣:教师以辩论的形式,把《论语》中的修身观点与其他名人名言相比较,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对比分析: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认为能够与《论语》中的修身观点结合起来的名人名言,并写一篇短文进行对比分析。
3. 修身计划:学生们制定一个个人修身计划,包括具体的目标和实践方法,并进行实践和总结。
第五章:“君子”的品质和行为目标:了解《论语》中君子的品质和行为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君子”的人物,并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君子的品质和行为。
2024版《论语十二章》优秀课件(完整版)
2024/1/28
1
目录
• 引言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 • 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 知识拓展与跨文化对比 •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2024/1/28
2
01
引言
2024/1/28
3
课件背景与目的
2024/1/28
课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对高质量教学 资源的需求,我们特地制作了这份《论语十二章》优秀课件。
掘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
20
当代社会中《论语》现实意义
《论语》与现代社会伦理 道德建设
分析《论语》中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念对现代社 会道德建设的启示和意义,如仁爱、礼制等思 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论语》与现代教育理念
探讨《论语》中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原则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的快乐和重要性。
对偶
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运用对偶手法,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喜爱和热爱
的重要性。
排比
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运用排比手
法,增强语言气势和节奏感。
2024/1/28
16
情感表达及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通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 命的珍视。
《论语》与企业管理智慧
挖掘《论语》中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指导意 义,如以人为本、和为贵等理念在企业管理实 践中的运用。
2024/1/28
21
06
1.论语十二章(学生版)
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译文)孔子说:①“学了(知识)并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能听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会逾越规矩。
”孔子说:②“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二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③“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合作探究
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不亦乐乎:现在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三十而立: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从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舍昼夜:不分白天黑夜,夜以继日 逝者如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形容谦虚好学
第六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重点字词解释: 1.哉:感叹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2.箪(dān) :古代盛饭的圆形 竹器。 3.巷:颜回的住处。 4.回: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房 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 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真高尚啊!” 段解:赞扬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精神。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合作探究
为: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知: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其:仁在其中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词多义
当、做 替
了解 得到,懂得
它的 他人
合作探究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表示 顺接
表示修饰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
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 学而时习之
表示 转折
第九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字词解释: (1)三人:几个人(2)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善 者:好的方面,优点。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 就加以改正。” 段解:学习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 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
论语十二章改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和名词旳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使用措 施。一般可译为“以为......”“以......为 ......”等。 使动使用措施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
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使用措施是主语主
观上以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示旳
内容,是存于意念旳想法或看法,客观上 不一定如此。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 习别人旳优点,还要借鉴别人旳短处,反 省自己有无类似旳毛病。
也属于道德涵养
河流 往、离去
舍弃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指河水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 流去,日夜不断。”
•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爱惜时间。(学习态度)
• 本章利用了什么修辞? • 比喻 • 用流水日夜不断、一去不返比喻时间旳飞逝,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能坚定志向, 恳切地发问讨教,并多思索目前旳事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属于学习措施, 也是道德涵养。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说:同“悦”,快乐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于
整数和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词
•
古义
今义
• 三 泛指屡次
数词,三
• 能够 能够凭借 体现许可或可能
•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能忍受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
贤哉,回也!”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旳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 受那种(穷困旳)哀愁,颜回却不变化他自己 旳快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旳品质。 (道德涵养、学习态度)
部编版《论语十二章》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论语十二章》公开课教学设计论语》第十二章简析教学目标:1.通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理解文章思想,感受XXX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论语》第十二章的深刻含义,领悟XXX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合作探究齐读:注释(1)XXX介绍:“XXX,XXX,字XXX……教育家。
”再读预提示(2)第一句: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至圣先师”。
问:“XXX的地位如此尊崇,那他的老师是谁呢?”引:“XXX没有老师,他是自学成才。
”——XXX《实话孔子》屏幕显示:图片——XXX题写匾额)导:XXX被称为“万世师表”,意思是值得永远研究的榜样。
XXX自学而来的宝贵经验就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齐读:注释(1)论语简介。
补充:语录体导:走进《论语》,走近XXX,研究“为学之道”。
一、正音——雅诵。
一)正音部分屏幕显示)为:替,给,[ wèi ]矩:[jǔ]曲:弯转,[ qū]1.学生参照注释,自由朗读。
2.学生分组朗读,其余人纠错。
二)雅诵部分屏幕显示)停顿、重音3.听教师范读,思考在语气和节奏上需要注意什么。
4.学生再读,配乐《高山流水》:筝即为古琴,古琴声音清越,犹如君子的风雅,所以XXX一生弹琴吟诵,现在我们就用XXX最喜爱的方式,用读书声、古筝声叩问XXX的心声。
二、略读——为学屏幕显示)为学:为文(研究文化知识);为人(研究为人处世)1.默读(单元目标)除第2、6、12章外的其余部分,参考注释进行翻译并按以下格式进行分类和分析。
格式:“……”翻译:……,告诉我们为(文/人)要:……。
例如:【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XXX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不是很愉快吗?”告诉我们为文要时常复。
2.小组讨论交换意见,形成统一答案,重点讨论同一句中不同部分的归类。
3.牛刀小试,利用本课注释重点字词,尝试翻译以下句子。
(翻译句子除了可以看注释,也可以随机讲组词法、联系成语法、字形猜测法等等。
12《论语》十二章公开课获一等奖优秀课件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 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 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 种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多 么有贤德啊,颜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办事 尽心竭力了吗?和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 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按时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 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 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 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时 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转折,却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子 有害
lòu
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贤德 简陋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忍受
„的人 hào 喜欢 子曰:“知 之 者/不如 好之者 , 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粗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 “ 饭疏食饮水, 冷水 吃饭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胳膊 乐趣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道义 对于
二、合作探究(8分)(难点) 概括每一章所讲的内容。(小组内合作研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讲 学习方法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讲 学习乐趣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 为人态度 。 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 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 进,提高修养。第二章讨论 思想品德修养 。 “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 “忠”“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 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
《论语十二章》创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活动四:穿越时空
再一次速读全文,找 出你所了解的在本文中出 现的成语。
找出成语、格言,体会《论语》 强大的生命力。
课下巩固
1.选读: 《论语译注》(杨伯峻) 《论语心得》(于丹) 《中国智慧——我读先秦诸子》(易中天) 2.背诵、默写全文。
阅读经典,遇见最美的自己!
君子乎?”
寻章断句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 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 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寻章断句
每天
我 名词作状语 多次 反省
寻章断句
代词,学问
……的人
喜欢、爱好
子曰:“知 之
者 不如 好 之者,好之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者不如
乐
之者。”
寻章断句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 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寻章断句
吃饭 名词作动词
寻路识真
古今异义(古今词义的变化): 水,朋,君子,可以,疏……
寻路识真
通假字 (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悦,有……
寻路识真
兼语词(又叫兼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有 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 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 字便成为兼词 。):焉……
寻路识真
意动用法: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替 出主意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 谋
传授的知识
《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优质课件)
《论语》
• 《论语》是儒家的经 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 撰而成。它以语录体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 •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 称“四书”。共二十 篇。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 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 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第三章
yòu
子
曰:“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人称代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又”,古代放 表顺 志向 在 我 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讲学习方法
yuè
子
曰:“学
而
时
习
之,不
亦
说
乎?
通“悦”, 学习 表顺 名词作 复习 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 愉快 承 不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按时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公开课
(表转折)
(表转折) (表转折) (表承接)
(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承接)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曲肱而枕之
(表转折) (表修饰) (表承接)
乎——— 矣—— 也—— 焉—— 相当于“吗” 相当于“了” 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 有时是“了”,有时无义, 文中是“在里面”
这类词多读多体会,就会明白,无须死记
6、虚词:
之 它,它们。他,他们。(分别指
代不同的对象。)
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于
1、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对于
于我如浮云
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
“而”字的用法有: 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 表顺接:表并列、表承接(顺承)、 表修饰
而
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承接)然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表转折)可是,但是,却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表并列)
(4)面山而居
(表修饰)
判断学习态度 ③修身做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高尚的个人修养: 自求长进,提高修养
小组讨论,然后请 用不同的符号标示 出三方面有关的句 子。
(8)不义而富且贵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承接)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表并列)
《论语》十二章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论
语
复习课
流程
壹
情境导入
贰
学习目标
叁
风采展示
肆
合作探究
伍
知识拓展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1、复习孔子和《论语》的相关知识。 2、掌握课文重点字词的意思,并能准确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3、掌握并学会应用文中阐述的求知、修身、做人的道理。 4、背诵并默写课文。
风采展示
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当堂检测
3、“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 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4、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的知识中有所发现。强调要独立 思考。
合作探究
16、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 恶的环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
当堂检测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对弟子说的目的是什么? 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 之长,补己之短。告诉我们要向一切人学习,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只有用谦虚 的学习态度,向周围的一切人学习,才会有成就。 8、试选取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拓展阅读
曾子杀彘(zhì)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0《论语十二章》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0《论语十二章》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背诵全篇;过程与方法:小组朗读比赛,交流背诵;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正确认识古代文化;2学情分析学生喜欢朗读,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熟读成诵。
对于文章的内容大体能了解,个别字词理解不到位。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疏通前三章文意;教学难点:背诵全文,理解前三章的字词含义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论语》十二章一、课前活动: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有关孔子信息的手抄报二、学生交流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
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三、听录音范读,字词正音:说愠省有逾矩罔殆箪瓢勘曲笃四、出示学习任务:1、小组内大声朗读纠错;2、学生朗读比赛计分;3、全班齐读成诵。
五、学生朗读、练习背诵六、学生组内研讨学习前两章,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梳理1、独立进行第一、二章文意疏通,标示出不清楚的地方。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重点词,共同解决解释和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文句翻译: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我)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给人家谋划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七、学习收获:1、我学会了什么?2、我懂得了什么?八、请同学用饱满的激情再次全班齐读九、课外拓展:推荐于丹的书——《论语》心得2【活动】【讲授】探究新知三、听录音范读,字词正音:说愠省有逾矩罔殆箪瓢勘曲笃四、出示学习任务:1、小组内大声朗读纠错;2、学生朗读比赛计分;3、全班齐读成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1.《《论语》十二章》公开课课件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返回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上册语 文 1 1. 《《论 语》十 二章》 公开课 课件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上册语 文 1 1. 《《论 语》十 二章》 公开课 课件
孔 庙
祭 祀 孔 子 的 地 方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上册语 文 1 1. 《《论 语》十 二章》 公开课 课件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⒈“信” 忠实于原文, 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 随意增减。
⒉“达” 表意明确, 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⒊“雅” 用简明、优 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 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 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上册语 文 1 1. 《《论 语》十 二章》 公开课 课件
1. 朗 读 课 文 ,
注意读音和节奏。
提示:①读时要字正腔圆。 “字正”就是字音准确, “腔圆”就是发音饱满。② 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③ 把握重读和轻读。④注意语 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 扬顿挫。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上册语 文 1 1. 《《论 语》十 二章》 公开课 课件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上册语 文 1 1. 《《论 语》十 二章》 公开课 课件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上册语 文 1 1. 《《论 语》十 二章》 公开课 课件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上册语 文 1 1. 《《论 语》十 二章》 公开课 课件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 /如斯夫?不舍 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 /不 可夺志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1课《论语》十二章(学生版+解析)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了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
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各则语录的含义以及古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1.诵读积累实词虚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知识点01 有效朗读,读出文言韵味。
【即学即练1】(一)、怎样朗读才能有效?参考示例:(1)其一,正字音,读出节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曾(zēng)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huò),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目标导航(《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1)(2)班语文公开课材料
2018年10月23日
阅读材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赞》)
【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
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 (2)不能去.云( ) (3) 传.十余世()
【解析】技巧:1、识记2、迁移3、组词
2、请为下列句子断句。
(断2处)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解析】技巧一:常用虚词断句法。
句子间的断句,一要注意句末语气词。
如,兮、矣、哉、耶(也)、乎、耳、焉、而已……。
二要注意句首语气词。
如,其、岂、盖、夫、若夫……;句首感叹词,如,呜呼、嗟夫……;句首时间词,如既而、俄而、已而……;句首关联词,如,故、是故、所以、至于、然则、……。
技巧二:句子结构断句法。
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在中心词前。
利用句子结构划分。
技巧三:利用句式断句法。
注意对偶句、对称句、排比句式。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解析】技巧:逐字译出句中的字,然后用“增、删、调、换”翻译法。
翻译口诀
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句不离段,词不离句。
难解句子,前后联系。
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
实词活用,考查全句。
领会语气,句子流利。
对照原文,尽量直译。
4.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解析】1、对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
先找出记叙要素,同时留心标志性的语言: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然后
分别提炼信息,加以概括,观点、事件、段意就都有了。
而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或评价,则要善于把握事件,要在事件的前因后果中,辨别轻重,剖析人物言行,由事到人地进行提炼、概括。
2、对比较材料中作品不同的情感倾向的把握比较。
思路归纳:首先要融入文中,设身处地捕捉或微妙或含蓄的情感;其次要抓住文句追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言外之意,最后再对比区分两则材料中不同的思想感情。
3、对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的比较。
这是难度较高的题型之一。
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是首要条件,在判断出基本的表达方式、叙事顺序、写人方法后,得依照要求抓两文的相同点,求同之余,再回过头来找寻异,在梳理异同中,完成比较。
4、对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的题型,答题时,就必须认真阅读比较材料和相关链接,拓宽自己的思路,从材料出发,在链接中找出整合点,然后加以综合,再用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迁移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乙】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吾日三省.吾身( ) (2)传不习.乎( )(3)足.食( )(4)去食.( )
6.下列加点词与“必不得已而去”一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C.思而不学则殆
D.潭西南而望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