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八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案2

合集下载

山东省枣庄二中高二化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教案2

山东省枣庄二中高二化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教案2

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腐蚀带来的危害,认识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2.了解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涵义,理解电化学腐蚀发生的条件,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3.认识钢铁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发生的条件及原理,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4.了解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及原理【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原理及分类【课前准备】查阅资料或利用多媒体资源搜索有关金属腐蚀的图片、数据,了解金属腐蚀的广泛存才及对我们生活生产的危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导入由于金属腐蚀而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的金属设备和金属材料都因腐蚀而报废,而由于材料腐蚀造成的事故损失则更为惨重。

所以研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投影金属腐蚀图片。

那么,金属腐蚀的原理是什么?我们怎样防护?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方面的内容。

倾听、展示查阅数据、观看图片,思考体会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提出问题 1.什么是金属腐蚀?2.金属为何会被腐蚀?本质是什么?3.金属腐蚀的分类?有什么区别?4.如何呢有效保护金属不被腐蚀?倾听、思考让学生明确本课时的任务指导阅读教材P27—P30 认真阅读教材,初步对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解决问题交流研讨积极讨论所给问题让学生初步对所提问题有自己的认识提问金属腐蚀的概念阅读后不看课本回答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金属腐蚀提问金属腐蚀的分类是怎样的?有何区别?讨论回答:分类: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共同点:M –xe-= M x+不同点:(1)前者金属与氧化剂直接得失电子,后者利用原电池得失电子(2)前者反应中不伴随电流的产生,后者反应中伴随电流的产生(3)前者金属被氧化,后者活泼金属被氧化明确金属腐蚀的原理提问无论哪种金属腐蚀,它的本质是什么?思考回答:金属腐蚀的本质: M – xe- = M x+为后面金属防护做铺垫过渡化学腐蚀的例子在生活中也可以见到,比如:铜在高温下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黑;轧钢时火红的钢锭表面脱落;做饭用的铁锅天长日久越用越薄等。

山东省枣庄八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解》教案2

山东省枣庄八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解》教案2

课题:《化学反应原理》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吴琼一、教材分析本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主要内容是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形式有热能、电能、光能等多种,但在本章研究的只是热能、电能。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引导学生研究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大体了解化学热力学的本质和研究方法的特点;第2节、第3节将把学生带入电化学的天地,研究探讨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

本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就是研究电化学的一个方向: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电解的基本原理,本节课将继续进行电解原理应用的学习。

二、设计思路根据电解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实际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顺序,而是将电解过程同质细化,适当做了一些调整。

在电解原理应用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把握电解池形成的条件:直流电源、两个固体电极、电解质溶液或者熔融电解质。

其中,阳极的电极材料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电极反应,因此将本部分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1(惰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电解原理的应用2(活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

日期:2012年9月21日,星期五,第1节课。

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2(活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电解的原理分析电镀铜、电解精练铜的过程,了解这些较复杂体系中所发生的反应以及电解的实用价值;(2)准确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和电解反应总方程式;(3)能够分析活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从已经学习过的熟悉的反应切入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本节学习;在渐进、对比的学习中掌握电解、电解池,并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会化学的魅力,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体会电解方法的重要意义,大体了解电解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电镀铜、电解精炼铜,了解电解的实用价值。

教学难点:活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电极反应方程式和电解反应总方程式的书写。

鲁科版《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学设计2

鲁科版《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学设计2
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2.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
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二、教学重点:
电解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即反应热。化学能也能转变为电能,用原电池装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
发的)的过程叫电பைடு நூலகம்。
讲:所以电解质导电的实质便是——电解
电解池:借助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即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
或电解槽。
问: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是什么?
电源、电极、电解质构成闭和回路。
4.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得e-))
Ag+>Hg2+>F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一、电解原理
讲:首先我们来比较金属导电和电解质导电的区别。
金属
电解质
导电粒子
导电状态
温度影响
导电实质
电子定向移动
过渡:电解质导电的实质是什么呢?一起看实验。
实验:现象—一极有气泡,检验为氯气;另一极有红色的物质析出,分析为铜。
讲:要分析此现象我们得研究此装置,首先看电极。
1.电极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阳极(1)是惰性电极时: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失e-)

高中化学1.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教案2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1.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教案2鲁科版选修4

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时)【板书设计】二、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阴极:2H+ +2 e- = H2↑阳极:2Cl-— 2e- = Cl2↑2NaCl+2H2O 电解====H2↑+Cl2↑+2NaOH2.铜的电解精练阳极: Zn -2e= Zn 2+Fe -2e= Fe2+Ni -2e= Ni2+Cu -2e= Cu2+极阴: Cu2++2e=Cu3.电镀【教学反思】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电解水,初步了解了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电解出氢气和氧气。

本节课将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电解原理,通过电解熔融NaCl视频演示结合计算机微观模拟熔融NaCl电解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认识电源正、负极和电解池阴、阳极之间的关系及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进一步理解电解原理、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过程。

本节课内容属于化学理论部分,但通过计算机微观模拟更直观、更形象,避免了学生对该部分教学的枯燥和乏味。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增强学生互动性,尽量避免枯燥的讲授。

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更能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同时通过“电解食盐水”、“设计实验(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演示,让学生知道电解原理及其与原电池的区别,同样也拓宽学生视眼,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点评】对于这节课,我个人认为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①教学形式:把学生分组讨论,更有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个人能动性,每位同学都能在不同中争论,争论中求统一,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②讲授内容:不仅内容要求层次较低,相对简单,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以后深层次学习作铺垫而且内容丰富、配有多媒体模拟演示、形象、直观、逼真,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③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真正地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要地位,教师成为了辅助对象。

山东省枣庄二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案2

山东省枣庄二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案2

第1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电解、电镀和电解精炼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电解原理的应用;判断非惰性材料的电极反应;离子(金属电极)的放电顺序;【教学难点】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初步学会运用化学原理分析解决工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电解的基本原理,请同学们参照投影图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倾听并思考。

复习上节重点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投影】1.这个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确定电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的化学方程式。

板演副板书并强调“通电”或“电解”;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简记“阳氧”3.概括电解的基本原理。

仔细观察;同桌小声讨论。

回答:1.是电解池;判断依据是有外加电源。

回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CuCl2通电Cu+Cl2↑概括出: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即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复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判别方法。

复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规则。

区别电解池和原电池。

【引入】电解CuCl2溶液,用惰倾听。

吸引学性材料做电极,(Pt或C)电极本身不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两极上的反应只是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放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设问】若将两个电极换成活泼材料的电极,情况将会怎样呢?【板书】二、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食盐水【投影实验】【引导】1.观察要点:(1)阴极上的现象(2)阳极上的现象(3)阴极区溶液中的现象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应是学过的什么气体?思考。

仔细思考观察出:Fe为阴极,C棒为阳极。

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进一步思考。

确定电极产物,培养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案使用教师:使用时间:姓名:班级:学号: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1)【教材分析】电解原理和其他电化学知识一样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无机化学中很重要的知识,既涉及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是高考的重点考查点,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技领域中用途广泛,故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习电解原理等电化学理论,将为学生升学、就业、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解原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还原以及阴(阳)离子还原性(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比较、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原电池原理以及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电化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它可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中有旧知识作基础,缓解学习困难,体现知识梯度的合理性。

知识与能力:1. 通过对熔融氯化钠电解体系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电解、电解池概念,清晰地建立起电极反应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判断阴极和阳极;2. 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3. 从能量的角度理解化学科学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运过实验探究方法,通过熔融氯化钠的电解学习电解原理。

在渐进的学习中明白电解、电解池,并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在电解原理的应用中,要让学生明白规律是有条件限制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电解原理、电极反应教学难点:阴极和阳极以及电极反应的概念、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联想•质疑】已知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a(s)+Cl2=2NaCl(s) △H= —822.3kJ•mol—1如果要真个反应反方向进行,则需要外界提供能量,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外界能量。

【学生】电能。

【提问】那么这样的反应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学生】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教师】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中重要方法就是电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电解。

【教案】山东省枣庄一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案

【教案】山东省枣庄一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案

【关键字】教案山东省枣庄一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案内容分析本节课介绍能量相互转化的一种形式——电解,电解在工业生产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工艺。

学习本节内容,是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节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继续深化对能量相互转化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先从简单地熔融盐电解入手,避免溶液中各种离子放电的判断,这样编写避难就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老师展开教学。

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在必修2时,对原电池的知识有所拓展,感觉在授课时不是难点,大多数学生对电解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还可以。

设计思路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反馈,组织教学。

新授时,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然后以熔融氯化钠为例,学习电解的原理,理解电解的过程,了解电解池的构造,明确阴阳极的反应。

然后再展示氯化铜溶液,让学生分析,引发学生思考的矛盾,然后老师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让学生了解阴阳极物质放电的顺序,为我们书写电极反应式提供理论支撑。

再来一组练习NaCl溶液、Na2SO4溶液、AgNO3溶液,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从而逐步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1、分析溶液中放电的离子2、根据阴阳极反应,写电极反应式3、写电池反应式时要考虑是谁提供的放电离子,切记不可忽略没反应的离子。

4、检查配平。

最后,做巩固练习,检测学习情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这个概念,掌握电解池的构造,会判断所提供的一组装置是否是电解池。

2、会判断阴阳极及其发生的反应,会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3、会判断关于电解池的一些说法。

过程与方法1、在练习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时,逐步建立思维模型,锻炼自己的类比思维能力。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机械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解在工业中的应用,培养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精神。

2、在分析各电池反应时,培养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

3、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案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案
阳极(放电顺序Cl->OH-):
阴极(放电顺序H+>Na+):
(5)电解总反应式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6)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
1.常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为>>>>(H+浓度较大时)>>>>>(H+浓度较小时)〉>>>>>。
2.阳极材料为金属时(铂、金等惰性金属除外),通常优先失去电子;阳极材料为石墨、铂、金时,电解液中的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二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案
中心备课人详案
集体教研增减
二次备课增减
学科:化学第5案使用日期:2012年9月11日(第2周)
课题
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时解氯碱工业的电解原理
重点
电解饱和食盐水
难点
电解饱和食盐水
教法
实验、探究讨论
教具
实验仪器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的pH下降的是()
①CuSO4②BaCl2③AgNO3④H2SO4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随堂练习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
(1)实验步骤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4)电极反应
(5)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

(3)如果在容积为10L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中,1min后在阴极可产生11.2L(标准状况)H2,这时溶液的C(H+)是(设体积维持不变)。
2.用指定材料做阳极和阴极来电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甲,然后加入物质乙能使溶液复原,则合适的组合是()
阳极阴极溶液甲物质乙
A.PtPtNaOHNaOH固体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学设计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学设计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时,是对第一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更是对后续学习电解精炼铜,电镀的铺垫,所以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学习过电解熔融态的氯化钠,已经熟知电解的原理,所以学习本节课电解原理应用比较容易。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解原理的应用、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难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四、教法学法教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法【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探究了电解池的基本构成,掌握了电解的基本原理,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电解原理的应用。

经过大家的预习,电解原理的应用主要有几条?分别是?本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个应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板书】电解原理的应用【申明目标】请大家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情调查】请大家翻开助学案【合作交流】在U型管里装入加有酚酞的饱和食盐水,用一根碳棒作阳极,一根碳棒作阴极。

接通直流电源。

1、饱和食盐水中可能存在哪些离子?在电场中它们的移动方向如何?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是什么?2、接通电源,观察电极表面的现象?根据你已有的知识,设法检验两极附近溶液的变化并判断气体产物?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请小组代表发言3、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引导】电解总反应式的书写。

并引导分析出阴极产物是NaOH和H2,阳极产物是Cl2【过渡】工业上经常用此原理来制备烧碱、氢气和氯气,这就是氯碱工业的核心。

氯碱工业:离子交换膜分析引导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互动质疑】为何当一个电极存在多种可能放电的离子时,不是所有离子共同放电,而是只有一种离子放电?放电顺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补充讲解:阳离子比较氧化性阴离子比较还原性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是金属活动性顺序倒过来。

【过渡】我们学习了放电顺序之后,请大家书写以下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式。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二化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池》教案2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二化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池》教案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二课时)班级------------组别------------ 姓名-----------【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体验化学能与电能转化过程,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后,进一步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工作原理,铅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及分析,在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很高,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重点铅蓄电池和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书写,难点二次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分析。

【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2、小组合作探究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

【预习导学】【学生活动1】学生阅读教材填写以下部分一、常见化学电源1、锌锰干电池(1)酸性干电池是锌筒外壳为 _____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帽的石墨为 _____极,在石墨的周围填充 ______________混合液为电解质溶液,用淀粉糊固定化。

并还填有MnO2黑色粉末,吸收正极放出的H2,防止产生极化现象。

该干电池的工作原理是:Zn+ 2MnO2+ 2NH4+= Zn2++Mn2O3+2NH3+H2O写出该干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性锌锰干电池以氢氧化钾做电解质,其电极反应式是: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活动1】巡视学生书写情况,并把错误情况及时纠正,典型错误在课堂上一起分析改正。

【学生活动2】学生给出答案【教师活动2】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指点【学生活动3】做例题1并给出答案例1、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填“正极”或“负极”)。

2013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二化学教案《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2(鲁科版选修四)

2013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二化学教案《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2(鲁科版选修四)
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D.锌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3.将含有0.4mol Cu(NO3)2和0.4mol K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3mol 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约为()
A.5.6LB.6.72LC.2.8LD.13.44L
铜的电解精炼前后溶液中Cu2+的浓度是否有变化?为什么?
提示:有变化。粗铜中比铜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进入溶液,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析出,使Cu2+的浓度减少。
二、电镀
【实验探究】
材料:铁钉、铜片或石墨片、硝酸铜或硫酸铜溶液、导线、外电源。
任务:镀铜。
(1)请根据电解原理。设计一个给铁钉镀铜的实验方案,确定用什么电极材料、用什么电镀液、镀件做什么极。(提示:镀层能否很好地附着在镀件上与镀件表面的洁净和平整程度有很大关系)
C.用钝铁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D.用石墨作阳极,用惰性电极(Pt)作阴极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
C.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
[课后达标]
中心备课人详案
集体教研增减
二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增减
练习
1.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已知:氧化性Fe2+<Ni2+<Cu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化学反应原理》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吴琼一、教材分析本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主要内容是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形式有热能、电能、光能等多种,但在本章研究的只是热能、电能。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引导学生研究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大体了解化学热力学的本质和研究方法的特点;第2节、第3节将把学生带入电化学的天地,研究探讨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

本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就是研究电化学的一个方向: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电解的基本原理,本节课将继续进行电解原理应用的学习。

二、设计思路根据电解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实际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顺序,而是将电解过程同质细化,适当做了一些调整。

在电解原理应用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把握电解池形成的条件:直流电源、两个固体电极、电解质溶液或者熔融电解质。

其中,阳极的电极材料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电极反应,因此将本部分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1(惰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电解原理的应用2(活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

日期:2012年9月21日,星期五,第1节课。

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2(活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电解的原理分析电镀铜、电解精练铜的过程,了解这些较复杂体系中所发生的反应以及电解的实用价值;(2)准确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和电解反应总方程式;(3)能够分析活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从已经学习过的熟悉的反应切入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本节学习;在渐进、对比的学习中掌握电解、电解池,并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会化学的魅力,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体会电解方法的重要意义,大体了解电解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电镀铜、电解精炼铜,了解电解的实用价值。

教学难点:活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电极反应方程式和电解反应总方程式的书写。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温故知新【提问】1.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2.惰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是怎样的?(1)阴极上: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K+< Ca2+< Na+ < Mg2+ < Al3+ < Zn2+ < Fe2+ < Sn2+< Pb2+ <H+A区< Cu2+ < Fe3+ <Hg2+<Ag+B区(2)阳极上: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NO3-、SO42-等含氧酸根)<OH-< Cl-< Br-< I-< S2-C区 D区【检查】写出上节课的作业答案:用石墨电极电解以下溶液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总反应方程式。

(1)CuCl2溶液(2)稀H2SO4溶液(3)NaOH溶液(4)NaCl溶液(5)CuSO4溶液(6)AgNO3溶液【思考】电解这些溶液的反应实质是怎样的?【启发】阳离子放电顺序被H+分为两个部分:A区和B区,阴离子放电顺序被OH-分为两个部分:C区和D区。

【归纳】【板书】惰性电极电解的几种类型:(1)CuCl2溶液:实际上是电解电解质本身;即:电解BD型电解质溶液,实质上是分解电解质。

(2)H2SO4、NaOH、Na2SO4溶液等:实际上是电解水;即:电解AC型电解质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

(3)NaCl溶液:即:电解AD型电解质溶液,是放氢生碱型。

【思考回答】【提问1】马赛:(1)明确电解液中存在的离子;(2)是哪些离子得失电子。

【提问2】邵媛媛【检查】胡瑜航、李舜、孙慧琪、奚然、田雪寒、董浚淇等同学到黑板上书写自主将所遇情况归类分析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掌握学情,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简要分析一下电解的几种类型,让学生学会在遇到具体情况时能够具体分析。

石墨电极石墨电极知识深化一、电镀:1.概念: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2.形成条件:【思考1】电镀铜一段时间后,CuSO4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为什么?【提示】得失电子守恒。

【思考2】电解池中的阴极材料对电解反应有影响吗?【设问4】如果将上面的电镀全换成铜电极,且阳极上的铜不纯,阳极可能会发生哪些氧化反应?【提示】粗铜中常含有Zn、Fe、N i、Ag、Au等杂质。

阳极:阴极:Cu(粗铜)→ Cu2++2e-(主要) Cu2++ 2e-→ Cu(精铜)Zn→ Zn2++2e-,Fe→ Fe2++2e-【设问5】粗铜中的Ag、Au会不会放电失电子?由于Ag、Au不会失电子,因此沉到溶液底部,形成阳极泥。

【总结】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上得到精铜,因此这个装置叫做电解精炼铜的装置。

【板书】二、铜的电解精练【思考】电镀铜一段时间后,CuSO4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解释】阴极上只由溶液中的Cu2+得电子,而阳极上除了Cu失电子以外,还有Zn、Fe等失电子。

因此整个电解质溶液中反应。

【思考分析】【思考1】鹿皓:浓度不变。

【思考2】曹浩:阴极材料对电解反应无影响。

电解池中的阴极都只起导电的作用。

【设问4】韩业飞:因Cu中含有更为活泼的Zn、Fe等,因此它们也会在阳极上放电。

Zn→ Zn2++2e-Fe→ Fe2++2e-但是主要反应为:Cu→ Cu2++2e-【设问5】杨丽军:不会。

因为Ag和Au的活泼性在铜之后。

【思考】张晓宇: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

Cu2+Zn2+Fe2+e-e-Cu2+粗铜精铜CuSO4溶液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电解质溶液e-e-镀层金属待镀金属Cu2+浓度变小。

浓度变小。

梯度训练【训练1】下列关于电解法精炼粗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粗铜极做阳极B.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粗铜中所含Ni、Fe、Zn等金属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D.电解铜的纯度可达%~%【训练2】许多金属都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达到精炼的目的。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杂质的粗金属做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B.阴极只要是一种导体即可,与精炼过程无关C.电解质溶液中除了含有精炼的金属的阳离子之外,绝对不能含有其他金属阳离子D.在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成分不发生任何变化【训练3】用含少量银和锌的粗铜做阳极,纯铜片做阴极,CuSO4溶液做电解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质量减少了x g,则()A.电解液质量增加x gB.阴极质量增加x g【训练1】田阳:选C。

【原因】Ni、Fe、Zn等金属的金属性比Cu强,在阳极金属性强的金属失电子,故它们变为对应阳离子进入溶液。

【训练2】李晴:选B。

【原因】阳极要失电子,含杂质的粗金属做阳极,精金属作为阴极,若阴极用其他导体就会使需要精炼的覆盖在该导体上;粗金属中可能含有一些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之后也会到溶液,电解质溶液从基础开始巩固,逐渐提高,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经常思考,勤于练习,思维会越来越活跃。

C.阴极质量增加a g ,a>xD.阴极质量增加b g,b<x【解释】电极反应式为:阳极:Zn→Zn2++2e-Cu→Cu2++2e-阴极:Cu2++2e-→Cu,故阳极失去的质量大于阴极增加的质量,使溶液质量增加,但增加值小于x。

的成分可能会增加。

【训练3】王霈:选D。

课堂小节【小结】电解池、电解精练池、电镀池的比较电解池电解精练池电镀池定义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应用电解原理将不纯的金属提纯的装置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的装置形成条件①两电极接直流电源②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③形成闭合回路①不纯金属接电源正极,纯的金属接电源负极②电解质溶液须待提纯金属的离子①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接电源负极②电镀液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电极名称阳极:电源正极相连阴极:电源负极相连阳极:不纯金属阴极:纯金属阳极:镀层金属阴极:镀件电极反应阳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对比】找出其中本质上的相同与目的上的不同。

【注意】惰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与活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的不同。

融会贯通,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分析总结、对比归纳,才能深入和深化。

板书设计1.【离子放电顺序】(1)阳离子:K+< Ca2+< Na+ < Mg2+ < Al3+ < Zn2+ < Fe2+ < Sn2+< Pb2+ <H+< Cu2+ < Fe3+ <Hg2+<Ag+ A区B区(2)阴离子:(NO3-、SO42-等含氧酸根)<OH-< Cl-< Br-< I-< S2-C区 D区2.惰性电极电解的几种类型:(1)CuCl2溶液:(BD型)实质上是分解电解质。

(2)H2SO4、NaOH、Na2SO4溶液等:(AC型)实质上是电解水。

(3)NaCl溶液:(AD型)放氢生碱型。

(4)CuSO4溶液、AgNO3溶液:( BC型)放氧生酸型。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2(活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一、电镀:1.概念: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教学反思1、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

比如在讲电解原理的时候,根据阳极上电极材料的不同,将这两课时分为惰性电极作阳极的电解、活性电极作电极的电解;及时对比电解池、电镀池、电解精炼池的不同等等。

2、对于这部分的一些计算题,教会学生分析的关键是:先画出装置图,在分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然后思考阴、阳极离子的放电顺序,然后写出正确的电极反应式和电子转移的数目,再根据电子守恒解题。

3、进行新授课时,一定要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在温故中知新,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循序渐进地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尽量做过渡自然,没有生硬的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