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砼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e3b07433687e21af45a9da.png)
一、确定计算配合比1. 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 =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混凝土强度<C20 C20~C35 >C35 等级σ(MPa) 4.0 5.0 6.0 2.确定水灰比(W/C)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选用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6.18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如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 选定砼单位拌和用水量(m w0)(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用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6.8.3、6.8.4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6.8.3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表6.8.4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a.以表6.8.4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按下式计算:m wa=m w0(1-β)式中m wa——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 m c0)未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求得的 m c0还应满足表6.6.1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如计算所得的水泥用量小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时,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
5. 确定砂率(ßs)(1)查表法—根据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水灰比按表6.8.5选用。
表6.8.5 混凝土的砂率(%)水灰比(w/c)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10 20 40 16 20 400.40 26~32 25~31 24~30 30~35 29~34 27~32 0.50 30~35 29~34 28~33 33~38 32~37 30~350.60 33~38 32~37 31~36 36~41 35~40 33~380.70 36~41 35~40 34~39 39~44 38~43 36~41 (2)计算法α:拨开系数。
砂浆砼 配 合 比 计 算
![砂浆砼 配 合 比 计 算](https://img.taocdn.com/s3/m/80a092d633d4b14e85246829.png)
砼配合比计算一、材料选用:碎石:5-40mm 中砂 A=0.46 B=0.52 水泥选用PO32.5#水泥;砼容量2500Kg;砂含水率为3%、碎石含水率为1%;坍落度为3-5cm;δ=0.3、τ=1.645 二、C20级砼配合比计算:(1)、Rd=25MPa,则Rn=Rd+δ*τ=25+1.645*3=30MPa(2)、水灰比:W/C=A*48/(Rn+A*B*48)=0.6(3)、用水量:W=185Kg,则C=185/0.6=308Kg(4)、取砂率:35%,则砂用量:(2500-185-308)*35%=702Kg碎石用量:2500-185-308-702=1305Kg(5)、理论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2.27:4.2:0.6(6)、根据含水率进行现场配合比调整:砂调整为702*1.03=723Kg碎石调整为:1305*1.01=1318Kg(7)、调整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2.14:3.8:0.58(8)、同理可推算:C15砼现场配合比为:1:2.34:4.38:0.67砂浆配合比计算一、砂浆试配强度:R28=10*1.15=11.5MPa二、水泥用量:Qc=R28/P*R1*1000=11.5/1.612*32.5=231Kg三、砂用量:因水泥用量以1M3砂为基准的,所以砂用量为S=1520Kg四、砂浆配合比:水泥:砂=231:1520=1:6.5(重量比)体积比:Vc=231/1300=0.177M3得M10配比为:水泥:砂=0.177:1=1:5.6由上可知:M10混合砂浆石灰膏用量D=350-Qc=119Kg砂为1520Kg,则重量比:水泥:砂:石灰膏=231:1520:119=1:6.5:0.5体积比:1:5.6:0.6五、施工调整配合比为:M10水泥 1:5.6M10混合 1:6.5:0.5六、同理可算出: M7.5混合 1:7.5:0.8。
C30混凝土计算书(按维勃稠度)
![C30混凝土计算书(按维勃稠度)](https://img.taocdn.com/s3/m/52a4a5096c85ec3a87c2c59c.png)
关于C30管用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砼的配制强度(f cu.o)已知设计强度f cu.k=30MPa,标准差σ =5MPa即f cu.o= 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已知配制强度f cu.o=38.2 MPa,水泥强度f ce=r c×f ce股=1.00×42.5=42.5MPa(式中: f ce,g为水泥标号的标准值, r c为水泥标号标准值的富余系数,根据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确定为1.00)水泥标号42.5,查回归系数得a a=0.46,a b=0.07即w/c=(a a×f ce)/( f cu.o+ a a×a b×f ce)=(0.46×42.5)/(38.2+0.46×0.07×42.5) =0.49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已知要求维勃稠度(20~60)s,按维勃稠度30s计算,碎石采用(5~20) mm 连续粒级,由于实验用砂为中砂,查JGJ55-2000,4.0.1-1表选单位用水量为175 kg。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⑴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已知单位用水量m wo=175㎏,水灰比w/c=0.49则: m co=m wo/(w/c)=175/0.49 =357㎏⑵按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水量:计算得单位用灰量大于C30砼要求的最小用灰量,符合要求.5、确定砂率(B s)由经验和实际选B s=38%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用质量法计算:已知B s=38%,单位水泥用量m co=357㎏,单位水量m wo=175 ㎏,拌和物湿表观密度ρc,c=2390㎏/m3,由公式得:m co+m wo+m so+m go=ρc,cm so/( m so+m go)= B s假定湿表观密度ρc,c=2390㎏/m3,得357+175+ m so+m go=2390[m so/( m so+m go)]×100%= 38%则: m so=(ρc,c-m co-m wo) B s=(2390-357-175)×0.38=706㎏m go=(ρc,-m co-m wo-m so)=2390-357-175-706 =1152㎏7、确定初步配合比由计算所得各单位用水量得Mc:Mw:Ms:Mg=357:175:607:1125即: 1:0.49:1.98:3.23二、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30L砼拌和物,各材料用量如下:水泥:357×0.03=10.71㎏水:175×0.03=5.25㎏砂:706×0.03=21.28㎏碎石:1152×0.03=34.56㎏2、调整工作性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砼,测定维勃稠度31s,粘聚性,保水性均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C2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C25](https://img.taocdn.com/s3/m/2718067ecaaedd3383c4d3be.png)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C25砼原材料:①水泥:铜川声威水泥;②砂:小保档:③石子:山西:④粉煤灰:锦界国华;⑤外加剂:陕西瀚邦科技公司1. 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25+1.645 *5=33.2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cu,k-----混凝土立方体积抗压强度标准值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混凝土标准差按下表选用2. 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f b= γf*γs* f ce=0.85*1*42.5=36.13. 混凝土水胶比的计算:W/B=a a* f b/(f cu,o+a a*a b*f b) =0.53 *36.1/(33.2+0.53*0.2*36.1)=0.52式中a a , a b----回归系数,碎石值分别取0.53; 0.20f b-----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Mpa),取值42.5 Mpa水胶比W/B取值0.524.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表5.2.1-2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取205 kg/m3,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wo为225kg/m3,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的用水量m wo=m'wo*(1-β)=225*(1-0.24)=171 kg/m35.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m bo,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m fo ,m bo=m w0/ W/B=171/0.52=329 kg/m3 (即取330 kg/m3)m fo= m bo *βf =330*24%=79 kg/m3 (即取80 kg/m3)m c0= m bo- m fo =330-80=250kg/m3 (即取250 kg/m3)5. 每立方米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m ao= m bo*βa=330*2.5%=8.26.选用砂率βs为39%7.每立方混凝土总容重2410 kg/m3m c0+m f0+ m g0 + m s0 + m w0 =m cp=2410kg/m3βs= m s0*100%/ (m g0 + m s0)250+80+171+ m g0 + m s0 =241039%= m s0*100%(m g0 + m s0)得: m s0 =745kg/m3m g0=1164kg/m3(即取1164kg/m3)C25混凝土配合比: m w0:m c0:m s0:m g0:m f0:m ao为171:250:745:1164:80:8.2。
C30砼配合比核算
![C30砼配合比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631da40002020740be1e9b44.png)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空心板)无强度历史统计资料,桥梁所在地区属寒区。
2、组成材料:PO42.5等级牡丹江牌水泥,密度P C=3.1×103Kg/m3,富裕系数=1.13,砂为中砂表观密度P'S=2.65×103Kg/m3,碎石最大粒径dmax=40mm,表观密度P'g=2.75×103Kg/m3,水为一般饮用水。
设计步骤:(一)设计初步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Ryp=Ry+1.65б=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Rs=R C Rb=1.13×42.5=48MPa(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w/c=ARs/Ryp+ABRs=0.48×48/38.2+0.48×0.52×48=23/50.1=0.46(3)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属于寒区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55.按强度计算水灰比是0.46。
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计算水灰比0.46。
3、选定单位用不水量(Mwo)由于碎石最大粒径40mm,选用混凝土用水量:Mwo=175Kg/m34、计算单位用灰量(Mco)(1)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Mco= Mwo/ w/c=175/0.46=380 Kg/m3(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属寒区配筋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 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380 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单位用灰量为380 Kg/m3。
5、选择砂率(βs)胜根据碎石最大粒径40 mm及水灰比w/c=0.46,选定混凝土砂率取βs=32%。
6、计算砂石用量(1)采用质量法已知:单位用灰量Mwo=175 Kg/m3,砂率βs=33%Mso+Mgo=Pcp-Mco-MwoMso/Mso+Mgo=0.33假设混凝土混合料湿表观密度Pcp=2400 Kg/m3Mso+Mgo=2400-380-175Mso/Mso+Mgo=0.33解得砂用量Mso=609 Kg/m3,碎石用量Mgo=1236 Kg/m3按质量法计算初步配合比:Mco : Mwo : Mso : Mgo =380 : 175 : 609 : 1236 即: 1 : 0.46 : 1.6 : 3.25 w/c=0.46(二)试拌混凝土,提出基准配合比1、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15L混凝土拌后物,测定其坍落度为2.5cm,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其粘聚性和保水性亦良好。
配合比计算步骤
![配合比计算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f4c4bcf910ef12d2bf9e705.png)
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一、确定计算配合比1. 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 = 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2.确定水灰比(W/C)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 选用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6.18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如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 选定砼单位拌和用水量(m w0)(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用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6.8.3、6.8.4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6.8.3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表6.8.4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a.以表6.8.4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按下式计算:m wa=m w0(1-β)式中m wa——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 m c0)未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求得的 m c0还应满足表6.6.1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如计算所得的水泥用量小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时,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
5. 确定砂率(ßs)(1)查表法—根据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水灰比按表6.8.5选用。
表6.8.5 混凝土的砂率(%)(2)计算法α:拨开系数。
机械拌和取1.1~1.2;人工拌和1.2~1.4。
6. 计算单位砂、石用量(1)体积法(2)质量法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单位砂、石用量m g0、m s0。
42.5 C30砼配合比计算书
![42.5 C30砼配合比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6f89b83b580216fc700afd0f.png)
C30砼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砼试验规程》JTJ053-94二、工程需要条件1.砼强度等级:C302.坍落度:30-50mm3.搅拌方式:机械4.捣实方式:机械三、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级配:3.砂子:四、砼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k+1.645×δ=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W/C=(0.46×42.5×1.1)/(38.2+0.46×0.07×42.5×1.1)=0.54 根据JTJ041-2000技术规范要求选用水灰比为0.53.确定单位水量M wo坍落度30-50mm,根据碎石和砼坍落度要求确定每立方米用水量190kg。
4.计算单位体积用水泥用量190/0.55=380kg/m35.选定砂率34%6.首先假定砼湿容量为2400 kg/m3然后计算骨料用量:2400-190-380=1830kg7.计算每方用砂量:1830×0.34=622 kg/m38.计算碎石用量:1830-622=1208 kg/m39. 根据以上结果得出基准配合比如下:水泥∶砂∶碎石∶水W/C 砂率380 ∶622∶1208 ∶190 0.5 34% 10. 根据以上数据试办m3砼,测得坍落度为mm,符合设计要求,测得湿容重为kg/m3,校正系数K=/2400=<1.02 可以不必调整11.于是再以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为基准,分别上、下浮动0.05,同时砂率也增加或减少1%,又得出两个配合比如下:水泥:砂:碎石:水: W/C 砂率345 :653 :1212 :190 0.55 35%422 :590 :1198 :190 0.45 33%12、分别制作成型,测定7天、28天强度。
C15砼配合比设计
![C15砼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72e01414791711cc791767.png)
C 15砼配合比设计一、计算理论配合比1.确定配制强度(fcu.o)已知:设计砼强度fcu.k=15Mpa,无砼强度统计资料,查《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δ=4.0 Mpa ,计算砼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15+1.645×4.0=21.6 Mpa 2.确定水灰比已知:砼配制强度fcu.0=21.6Mpa ,水泥28d 实际强度fce=35.0Mpa ,无砼强度回归系数统计资料,采用碎石,查《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表5.0.4,取αa =0.46,αb =0.07,计算水灰比:71.00.3507.046.06.210.3546.0/.=⨯⨯+⨯=⨯⨯+⨯=ceb a o cu cea f a a f f a C W为了保证砼强度,改善砼的和易性,将水灰比降低降至W/C=0.65 3.确定用水量(m ws )已知:施工要求砼拌合物入泵坍落度为(180±20)mm ,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 ,从砼厂运输到工地泵送后,考虑砼入模前的各种损失,采用掺用缓凝减水泵送剂,掺入占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的1.0~2.0%之间,查《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表4.0.1-2取砼用水量237kg/m 3,由于采用LJL 系列减水泵送剂,其减水率为18%,计算用水量:m ws =m wo (1-β)=237(1-18%)=194kg/m 34.计算水泥用量(m cs )已知:砼用水量194kg/m 3,水灰比W/C =0.65,粉煤灰掺入量采用等量取代法,取代水泥百分率f=16%,得:()()3/250%16165.01941/m kg f cw m m ws cs =-=-=5.粉煤灰取代水泥用量(mfs)3/5025065.0194/m kg m cw m mfs cs ws =-=-=验:水泥和粉煤灰总量250+50=300 kg ,不小于300 kg/m 3 的要求。
路面砼配合比计算(5.0)
![路面砼配合比计算(5.0)](https://img.taocdn.com/s3/m/9111dac4f61fb7360a4c6502.png)
试拌40L
水泥
细骨料 粗骨料
17.24 24.32 47.2
水
6.72
理论配合比 1 1.41 2.74 0.39
水灰比减少0.05
材料
水泥 细骨料 粗骨料
每立方混凝土用料量 c
s
g
(kg)
579 608 1180
试拌40L
水
水泥
细骨料 粗骨料
w
168 23.16 24.32 47.2
水
6.72
理论配合比 1 1.05 2.04 0.29
W/C
fs
0.34 7.5
第三步、单位用水量计算和确定
砂率选取 (%)
塌落度选取
碎石 Wo=104.97+0.309*SL+11.27*(C/W)+0.61Sp
Sp= 34
SL= 10
~
30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不掺外加剂)
Wo= 168
掺加外加剂单位用水量计算 Wow=Wo*(1-β/100)
168 0
材料
水泥 细骨料 粗骨料 水
试拌40L
每立方混凝土用料 c
s
g
w
水泥 细骨料 粗骨料
量(kg)
494 608 1180 168 19.76 24.32 47.2
水
6.72
理论配合比
1 1.23 2.39 0.34
试配
水灰比增加0.05
材料
水泥 细骨料
(kg)
431 608 1180 168
Wow β
第四步、单位水泥用量计算和确定
Co=(C/W)*Wo
Co=
494
注:最 大水泥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281bdef172ded630b1cb64f.png)
C 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一. 计算依据: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二. 材料来源:1. 水泥:采用采用江西泰和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玉华”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碎石:采用井冈山鹅岭隧道1号斜井采石厂的碎石。
碎石按19~31.5mm 30%、9.5~19mm55% 4.75~9.5mm 15%比例掺配成符合规范的连续级配碎石。
3. 砂:采用泰和同兴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61。
4. 外加剂:采用南昌金凯公司生产的JK-1聚羟酸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8%。
5. 水:饮用水。
6. 坍落度100~160mm ,砂率为40% 三、计算步骤:1、 砼试配强度计算:fcu.o=fcu.k+t б=30+1.645×5=38.2Mpa 2、 计算水灰比:49.00.15.4207.046.02.380.15.4246.0ααα,=×××+××=+=ceb a ocu cea f ff C W取W/C=0.443、 选用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 wo =220kg 因为掺用0.8%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25%。
m wo =m wo (1-β)=220×(1-0.25)=165 kg 4、 计算水泥用量:kg cw m m wo co 37544.0165===5、 确定砂率为40%6、 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 37、 计算砂、砂砼重:m so +m G o =2400-165-375=1860 kg 8、 计算砂用量:m so =1860×0.40=744kg 9、 计算碎石用量:m G o =1860-744=1116 kgm (19-31.5mm )=1116×30%=335 kgm (9.5-19mm ) =1116×55% =614kgm (4.75-9.5mm )=1116×30%=167 kg10、 材料用量比例:水泥用量 砂用量 碎石用量 水用量 外加剂19~31.5 9.5~19 4.75~9.5375 744 335 614 167 165 3.00 比例 : 1 : 1.98 : 2.98 : 0.44 0.00811、以此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水灰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拌和试验,并分别将拌合物制件、标准养护,详见下表:。
砼配合比计算方法
![砼配合比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d6232b453610661ed9f4ff.png)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
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C20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51:1:1.81:3.68C25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水泥砂石水7天28天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1 2.45 4.12 0.65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1 2.40 3.60 0.65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1 1.95 3.05 0.56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1 1.49 2.54 0.40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1 1.19 2.31 0.42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1 2.40 4.08 0.66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1 2.28 3.71 0.61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1 1.82 3.23 0.51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1 1.48 2.76 0.47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1 1.33 2.36 0.44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1 2.33 3.65 0.60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1 2.01 3.15 0.55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1 1.49 2.54 0.44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1 1.19 2.31 0.42P.O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1 1.92 3.41 0.54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1 1.67 3.09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1 1.22 2.61 0.45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1 1.87 3.48 0.54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1 1.68 3.12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1 1.34 2.48 0.44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1 1.32 2.32 0.40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1 1.64 3.05 0.50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1 1.36 2.53 0.43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1 1.33 2.47 0.41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
砼配合比计算
![砼配合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1ca376b27284b73f24250fc.png)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中铁二院咨询监理公司刘蓉一、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J64-20111、计算出配制强度2、计算出水胶比3、选择合适的用水量4、计算出水泥用量5、选择合适的砂率6、计算出砂和石子的用量到这里基本配合比已经算出来了,如果有掺粉煤灰、矿粉和减水剂,7、根据掺和料选择掺法与掺量8、根据外加掺量及减少率计算。
水泥强度等级42.5MPa,水泥的富余系数 1.06×42.5=45,碎石混凝土设计强度30MPa,aa=0.46, ab=0.07,σ=5.0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
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4、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水泥用量:mc0=323×(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323×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270+69.3)×1.7%=5.77 kg。
6、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mc0+ mf0+ ms0+ mg0+ mW0= mcpmso/(mso+mgo) ×100%=βs细骨料ms0=2400-(270+168+69.3+5.77)×0.40=755kg,粗骨料mg0=2400-(270+168+69.3+5.77+755)=1132kg。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C1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C15](https://img.taocdn.com/s3/m/e33b7438ccbff121dd3683bf.png)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C15砼原材料:①水泥:北元;②砂:小保当:③石子:山西:④粉煤灰:锦界国华;⑤外加剂:神木砼宝工贸有限公司1. 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15+1.645 *4=21.6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cu,k-----混凝土立方体积抗压强度标准值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混凝土标准差按下表选用2. 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f b= γf*γs* f ce=0.75*1*42.5=31.93. 混凝土水胶比的计算:W/B=a a* f b/(f cu,o+a a*a b*f b) =0.53 *31.9/(21.6+0.53*0.2*31.9)=0.68式中a a , a b----回归系数,碎石值分别取0.53; 0.20f b-----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Mpa),取值42.5 Mpa水胶比W/B取值0.684.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表5.2.1-2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取205 kg/m3,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wo为225kg/m3,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的用水量m wo=m'wo*(1-β)=225*(1-0.24)=171kg/m35.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m bo,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m fo ,m bo=m w0/ W/B=171/0.68=251 kg/m3 (即取280kg/m3)m fo= m bo *βf =280*35%=98 kg/m3 (即取100 kg/m3)m c0= m bo- m fo =280-100=180kg/m3 (即取180 kg/m3)5. 每立方米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m ao= m bo*βa=280*2.5%=7.06.选用砂率βs为41.5%7.每立方混凝土总容重2400 kg/m3m c0+m f0+ m g0 + m s0 + m w0 =m cp=2400kg/m3βs= m s0*100%/ (m g0 + m s0)180+100+171+ m g0 + m s0 =240041.5%= m s0*100%(m g0 + m s0)得: m s0 =809kg/m3m g0=1140kg/m3(即取1140kg/m3)C15混凝土配合比: m w0:m c0:m s0:m g0:m f0:m ao为171:180:810:1140:100:7.0。
普通砼施工配合比换算计算方法
![普通砼施工配合比换算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5ceba8284ac850ad0242a0.png)
普通砼施工配合比换算计算方法1、砼拌合物质量通过坍落度检验,塑性砼坍落度为50-90mm为宜,砼拌合物的工作度、和易性和保水性通过观察确认。
2、每盘砼的水泥用量G水泥与理论配合比G水泥干一致即G水泥=G水泥干3、每盘砼的砂子用量G砂= G砂干.(1+W砂)1-SG砂干——每盘砼的配合比中干砂子的质量。
W砂——砂子的含水率,晴天时中砂的含水率为2﹪~4﹪,取3﹪为宜,雨天中砂的含水率为5﹪~8﹪,取6﹪为宜。
细砂睛天含水率为3﹪~5﹪,取3﹪为宜,雨天为5﹪~10﹪,取7﹪为宜,也可以在现场用简易法测试砂子的含水率。
S——砂子的含石率4.每盘砼的石子用量G石G石=(G石干-G砂干·S)·(1+W石)G石干——每盘配合比中干石子的质量W石——石子的含水率,雨天为3﹪,晴天为0。
5.每盘砼的水用量G水G水=G水干-G石·W石-G砂·W砂例:某工地水泥P.O 42.5,中砂含水率W砂=3.0﹪含石率 S=27.2﹪石子含水率 W砂=1﹪砼为C25其配合比为如下:施工配合比各材料质量的确定4.砂子G砂=G砂干.(1+W砂) = 102.5X(1+3.0%) =105.6 =145.11-S 1-27.2% 0.728石子G石=(G石干-G砂干·S)(1+W石)=(190-102.5×27.2﹪)·(1+1﹪)=(190-27.88)×1.01=163.7水 G水=G水干-G石·W石-G砂·W砂G水=27.5-163.7×1%-145.1×3%=27.5-1.6-4.4=21.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b9ad2a7bb4cf7ec4bfed008.png)
举个例子说明:C35 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原材情况:
水泥:北水P.O 42.5 砂:怀来澳鑫中砂粉煤灰:张家口新恒U级石:强尼特5〜25mm碎石外加剂:北京方兴JA-2防冻剂
(二)砼设计强度等级C35 , feu , k取35Mpa,取标准差a =5
砼配制强度feu , o= feu , k+1.645 a =35+1.645 X 5=43.2Mpa
(三)计算水灰比:
水泥28d 强度fee 取44Mpa
根据本地碎石的质量情况,取a=0.46, b=0.07
W/C=0.46X44/(43.2+0.46 X0.07 X44)=0.45
(四)根据试配情况用水量取185kg/m3 。
(五)确定水泥用量me,me=185/0.45=411kg 粉煤灰采用超量取代法,取代水泥13% ,超量系数1.5 ,内掺膨胀剂6%,防冻剂掺量3.6% ,经计算最终结果如下:
水泥用量为337kg/ m3 粉煤灰用量为75kg/ m3 膨胀剂用量为26kg/ m3 防冻剂用量为15.8kg/ m3
(六)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3,砂率为(3 s=43%,得
砂用量为757kg/ m3 石用量为1004kg/ m3
由此得每立方米的理论砼配比为:
Kg/m3
水泥水砂子石子粉煤灰外加剂膨胀剂
337 185 757 1004 75 15.8 26
然后试配确定生产配合比。
c20砼配合比计算
![c20砼配合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79b75c68bd63186bcebbc67.png)
可供应 32.5水泥密度::Pc=3.10富裕系数:rc=1.13 中砂表观密度:P/s=2.65 碎石最大粒径:dmax=40mm 表观密度:2.70,砼坍落度:30-50mm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按题意已知:设计要求砼强度Ry=20Mpa 按表3-3-2标准差ó=5.0按式:(3-3-1) Ryp=Ry+1.645*5.0=20+1.645*5=28.2Mpa2、计算水灰比:ó2(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由题意已知采用,水泥Rd=32.5Mpa,水泥富裕系数:Rc=1.13(通常取Rc=1.00-1.13) Rs=RcRd=1.13*32.5=36.7Mpa2、计算水灰比:已知砼配制强度Ryp=28.2Mpa,水泥实际强度Rs=36.7Mpa砼强度回归系数采用表(3-1-7)A=0.48 B=0.52 按式(3-3-6)计算水灰比:W/C=ARs/(Ryp+ABRs)=(0.48*36.7)/(28.2+0.48*0.52*36.7)=0.47(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砼所处环境条件属严寒地区,查表(3-3-3)允许最大水灰比0.60,按强度计算水灰比0.47,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水灰比为0.47(如不符合采用最大水灰比0.60)3、选定单位用水量:要求砼坍落度为30-50mm,碎石最大粒径dmax=40mm 查表(3-3-4)选用水量为175kg/cm34、计算单位用水量:1、已知砼单位用水量:Mo=175g/cm3 水灰比:w/c=0.47 单位用水量为:Co=175/c=0.47=175/0.47=372.3kg/cm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二、使用部位墩台帽、耳背墙、肋板、墩桩、护栏、搭板、盖板三、设计参数混凝土强度:fcu.k=30Mpa水泥类型及强度等级:禹州天瑞P.O42.5,富余系数γc=1.13材料类型产地及级配:禹州浅井石料厂,碎石采用5-25mm连续级配。
C30普通砼配合比计算书
![C30普通砼配合比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c9e185b9d528ea81c77986.png)
无为县无繁路路基工程WF-06标涵洞部分C30普通砼配合比计算书淮南国能公司WF-06标项目部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C30普通砼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JGJ—2000。
设计等级强度C30,坍落度30~50mm。
f cu,o= f cu,k+1.645σσ:标准差取值,取σ=5,则f cu,o=30+1.645×5=38.2(Mpa)。
二、计算水灰比W/C=Af ce/(f cu,o+ABf ce)水泥采用P.C32.5级标号,f ce=32.5×г。
г=(1+1.13)/2f ce=32.5×г=32.5×1.07=34.8(Mpa)A取0.46,B取0.07。
(A、B为经验常数)W/C=0.46×34.8/(38.2+0.46×0.07×34.8)=0.41三、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砼的坍落度在30~50mm之间,及砂细度模数为2.7,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
所以,确定m WO=180kg/m3。
四、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m CO=m WO×C/W=180×1/0.41=439(kg)。
五、选定砂率(βs)根据W/C=0.41,及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
所以βs=29。
六、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 GO、m SO)根据质量法m CO+m WO+m GO+m SO=2400kg ①〔m SO/(m SO+m GO)〕×100=29 ②将m CO=439,m WO=180代入上式,得439+180+m GO+m SO=2400 ①〔m SO/(m SO+m GO)〕×100=29 ②解得:m SO=516(kg)m GO=1265(kg)七、配合比计算配合比计算如下:m CO:m WO:m SO:m GO=439:180:516:1265=1:0.41:1.18:2.88得配制50LC30砼材料用量表如下:(水泥采用P.C32.5级标号)水泥: 439×0.050 = 22(kg)水: 180×0.050 = 9(kg)砂: 516×0.050 = 25.8(kg)碎石:1265×0.050 = 63.3(kg)说明:①砂为风干砂,②碎石料:Ф25~40mm 25%Ф16~25mm 50%Ф10~16mm 15%Ф5~10mm 5%。
砼配合比计算方法
![砼配合比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bda9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5.png)
砼配合比计算方法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不同原材料在一定比例下的混合使用,以制备出具有一定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的混凝土制品。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一、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耐久性要求: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如耐久性要求高的结构部位需要使用高性能混凝土;3.施工性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便于施工,易于浇注和坍落度调节。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经验法:基于大量试验和实际经验,选择经验配合比;2.极限状态法: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设计要求,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到合理的配合比;3.数理统计法: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得到合理的配合比;4.最小配合比法:根据混凝土的最低配合比要求,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三、配合比的计算过程下面以最常用的极限状态法为例,介绍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过程。
1.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根据使用要求和结构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2.确定最大粒径:根据混凝土应用的不同部位和细骨料的最大粒径,确定最大粒径。
3.选择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要求和材料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4.计算水泥用量:根据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百分比,计算出水泥的用量。
5.计算水用量:根据所选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计算出水的用量。
6.计算细骨料用量:根据混凝土配合比中细骨料的用量百分比,计算出细骨料的用量。
7.计算粗骨料用量:根据混凝土配合比中粗骨料的用量百分比和最大粒径,计算出粗骨料的用量。
8.调整配合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材料性能和工程要求,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四、配合比计算的注意事项1.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场合和不同强度等级应有不同的配合比计算。
2.材料的选择和质量对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结果有重要影响,应根据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选择。
C30普通砼配合比计算
![C30普通砼配合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f940efdaef8941ea76e0593.png)
C 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计条件:大中桥步行板、挡碴块、砼路面、砼磨耗层、站后房建工程等现浇。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强度标准差为5MPa ;坍落度要求70mm ~90mm ;采用山铝水泥P ·O 42.5水泥,富裕系数γc ≥1.0;临朐中砂;青州碎石、最大粒径25mm ;工地饮用水。
因原材料质量较稳定,故采用质量法计算,其设计步骤如下: 1.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 ,o =f cu ,k +1.645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49.05.4207.046.02.385.4246.0=⨯⨯+⨯=⨯⨯+⨯=ceb o cu cef a a f f a C W αα,3.按耐久性、抗冻性要求复核水灰比:按照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选用水灰比0.46 4.确定用水量:根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表4.0.1-2,用水量为200kg 。
5.计算水泥用量:m co =m wo /〔W /C 〕=200/0.46=434kg 6.确定砂率:根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表4.0.2,用内差法确定砂率βs =35%7.计算砂石用量〔质量法〕:取m cp =2350kg /m 3 将有关数据代入下式得:434+m so +m go +200=2350kgm so /〔m so +m go 〕=35%经计算:m so =601g m go =1115kg 8.初步配合比:m co ∶m wo ∶m so ∶m go = 434∶200∶601∶1115=1∶0.46 :1.38 :2.579.试配调整:⑴试配每盘材料用量:因粗骨料最大粒径为25mm,故试配每盘材料的搅拌量为30L。
即m co=434×30/1000=13.02kg m wo=13.02×0.46=5.99kgm so=13.02×1.38=18.03kg m go =13.02×2.57=33.45kg⑵坍落度及容重测定与调整按上述材料搅拌后,测定其和易性及坍落度(85㎜),认为粘聚性、保水性良好,容重为2360kg/m3与基准配合比差值小于2%故不再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41 35-40 34-39 39-44 38-43 36-41
拌合物稠度 项目 指标
10--30 坍落度 35-50
mm 55-70 75-90
拌合物稠度 项目 指标
16-20 维勃稠 11--15 度 S 5--10
塑性混凝土用水量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10
20
31.5
40
16
20
31.5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200
180
170
160
210
195185210来自190180170
220
205
195
215
195
185
175
230
215
205
干硬性混凝土用水量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10
20
31.5
40
16
20
31.5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24 2410
28 2420
C10 0.680.64
C15 0.620.58
C20 0.510.48
C25
C30
0.42-0.47 0.36-0.41
280
300
350
400
450
38-40 36-38 35-37 34-36 33-35
有特殊要求混凝土
含泥量 不得大 于1.0% 泥块含 量不得 大于
坍落度 c10-c15 c20-c35 细石
30 P.o42.5 50 砂率% 30
0.68 0.65-0.68 0.59-0.65 36-40 34-38 33-37 32-36
配合比按规范计算试配强度,水灰比,砂
试配强
标准度差
σ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 13.3 18.3
2.5 14.1 19.1
0.2% 水泥强度 等级不低 于42.5级
抗冻
水泥用量 不应大于 550kg/m3 应掺用高 效或缓凝 高效减水 剂 应掺用活 性较好的 矿物细掺 料,宜复 合使用矿 物细掺料 细骨料细 度模数宜 大于2.6 含泥量不 应大于 2.0%
不宜使用 火山灰质 硅酸盐水 泥
掺合料 总量不 应大于 600kg/m 3
200
180
170
160
210
195
185
210
190
180
170
220
205
195
维勃稠 度S
环境条件
干燥环境
害无 冻
潮湿环 有
境
冻
害
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最大水灰比
结构物类别
素砼
钢筋砼
预应力 砼
正常房屋内部件
不作规 定
0.65
0.6
高湿度室内部件
室外部件
0.7
0.6
0.6
非侵蚀性土和水中部件
59.9 61.6 63.2 64.9
64.9 66.6 68.2 69.9
74.9 76.6 78.2 79.9
基准砂率 计算用砂率
34 所需坍落度
180
40
数据参考表
C35 43.2
32 2430 C35
C40 49.9
37 2430 C40
C45 54.9
41 2440 C45
C50 59.9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c10 c15
c20
c25
198-202 203-205 205-209 210-214
水胶比
碎石 粒径
坍落度 用水量 水泥
0.59
20
30-50 203
344
P.O32.5 0.54
20
30-50 203
376
0.64
20
30-50 203
317
水
c10-c15 185-187
c20 187-190 c25 191-195
混凝土
25
5
含气量 不宜超
过7%
20
5.5
比计算
减水剂 膨胀剂 掺合料
0
0
减水性能估计% 0
外加剂1 外加剂2 掺合料 用胶量 基准用水量
0.00 0.00
0.0
344
203
0.00 0.00
0.0
376
203
0.00 0.00
0.0
317
203
C30 38.2 2420
C35 43.2 2430
C30以上
0.6
0.55
0.55
0.5
0.5
0.45
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
粗骨料最大粒径mm 40
最小含气量% 4.5
抗冻混凝土最大水 抗冻等级
F50 F100 F150及以上
掺引气 剂的抗 渗混凝 土,其含 气量宜 控制在 3%--5%
泵送混 凝土掺 引气型 外加剂 时含气 量不宜 大于4%
强度
28天试配 强度
表观密度
C10 16.6 2380
c30 195-200
P.o32.5
0.650.68
砂率
39 38 40
C15
21.6 2390 0.590.65
2390
砂
719 688 748
石
1124 1123 1122
C20 26.6 2400
C25 33.2 2410
0.50-0.55 0.46-0.51
C40 48.2 2430
C45 53.2 2440
C50 59.9 2440
0.41-0.45 0.38-
0.50-0.55 0.44-0.51 0.45 31-35 33-36 32-35
0.340.40 30-32
0.31-0.35 28-31
强度,水灰比,砂率
50
55
60
70
80 100
54.9 56.6 58.2 59.9
经受冻害室外部件
于非侵蚀性土和水中经受冻害
高湿度且经受冻害的室内部 件
0.55
0.55
0.55
有冻害和除水剂的 经受冻害和除冰剂作用的室
潮湿环境
内和室外部件
0.5
0.5
0.5
最小水泥用量kg 素砼 200 225
250
300
抗渗等级
P6 P8-P12 P12以上
抗渗混凝土最大水灰比
最大水灰比
C20-C30
45 2440 C50
0.32-0.35 0.32-
0.42-0.47 0.36-0.41 0.35
0.300.32
34-36 33-35 31-32 29-31
混凝土
卵石 <=1:2.5 <=1:3 <=1:4
表格
混凝土试配最小搅拌用量
粗骨料粒径(mm)
拌合物数量(L)
31.5及以下
15
40
54.9
C80以上有待确定
水灰比
砂率
水泥28天强度
32.5 试配强度
16.6
基准砂率
水灰比
W/C
碎石
0.85 卵石
1.36
计算用砂率
用水量
用水量
及砂率
仅供参
考,具体
用量可
基准用
所需坍
由试验
水量
190
落度
190
确定
计算用
水量
215
强度 28天试 配强度 7天预计 强度
表观密度
水灰比
P.o32.5
P.o42.5 最小水泥用量 砂率%
泥块含 量不应 大于 0.5%
粗骨料宜 选用连续 级配 含 泥量不得 大于1.0% 泥块含量 不得大于 0.5%
细骨料含 泥量不得 大于3.0% 泥块含量 不得大于 1.0% 宜采用减 水剂 对 F100以上 的混凝土 应掺引气 剂
抗冻等 级F100 以上粗 细骨料 应进行 坚固性 试验
一些常用表格
0.5%
泵送
细骨料含 泥量不得 大于3.0% 泥块含量 不得大于
1.0% 泵送水胶 比不宜大 于0.60
水泥及矿 物掺合料 总量不宜 小于
300kg
砂率宜为
35%-45% 不宜采用 火山灰质 硅酸盐水 泥 宜掺用泵 送剂或减 水剂并宜 掺用粉煤 灰或其他 活性矿物 细掺料 粗骨料粒 径与输送 管径之比 泵送高度(m)
24.1 29.1
3 14.9 19.9
24.9 29.9 34.9 39.9 44.9
49.9
4 16.6 21.6
26.6 31.6 36.6 41.6 46.6
51.6
5 18.2 23.2
28.2 33.2 38.2 43.2 48.2
53.2
6 19.9 24.9
29.9 34.9 39.9 44.9 49.9
抗渗
粗骨料粒 径不宜大 于40mm
水泥及矿 物掺合料 总量不宜 小于
320kg
砂率宜为
35%-45% 试配要求 的抗渗水 压值应比 设计值提 高0.2MPa
普通配合比建议数据参考表
C10 16.6
C15 21.6
C20 28.2
C25 33.2
C30 38.2
12 2380
15 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