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刻板印象”理论研究的发展困境与创新
偏见与刻板印象在传媒中的重塑
偏见与刻板印象在传媒中的重塑偏见与刻板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心理现象,它们往往源自于个人主观意识和对外界事物的片面理解。
在传媒这个信息传递的重要平台上,偏见与刻板印象更是可能被放大和传播。
然而,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塑造者,也有责任和能力对偏见与刻板印象进行重塑,促进社会的理性思考和包容性发展。
首先,传媒在重塑偏见与刻板印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传媒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其报道内容直接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因此,传媒在选择报道内容时应当客观公正,避免片面夸大或歪曲事实,以免加深公众对某一群体或事件的偏见。
同时,传媒应当注重多元化的报道视角,呈现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避免简单将事物归纳为刻板印象,从而引导公众形成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知。
其次,传媒在重塑偏见与刻板印象中需要注重教育和引导。
传媒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社会的引导者和教育者。
传媒可以通过专题报道、访谈节目等形式,深入解析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引导公众审视自身的偏见,并提出理性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同时,传媒还可以通过正能量的宣传和报道,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向上向善的发展,从而减少偏见和刻板印象在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
此外,传媒在重塑偏见与刻板印象中应当注重舆论引导和社会责任。
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其言论和报道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和氛围。
因此,传媒在报道敏感事件和话题时应当慎重对待,避免制造偏见和刻板印象,减少社会的负面情绪和分裂现象。
同时,传媒还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总之,偏见与刻板印象在传媒中的重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传媒、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传媒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平台,应当注重客观公正、多元化报道,引导公众理性思考和包容发展;同时,传媒还应当注重教育和引导,引导公众审视自身的偏见,提出解决方案;最后,传媒应当注重舆论引导和社会责任,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中的 刻板印象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中的刻板印象研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刻板印象的存在。
本文将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中的刻板印象展开研究,探讨如何从多角度去反转和消解新闻中的刻板印象。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刻板印象新媒体环境下的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信息的碎片化和快速传播。
在互联网上,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远超过了传统媒体。
在这个快节奏的环境下,新闻报道往往缺乏深入和全面的分析,而是倾向于以简短、鲜明的语言和图像来进行传播。
这种信息的碎片化和快速传播容易导致人们形成一些片面和误导性的观点,从而形成刻板印象。
新媒体环境下的刻板印象还源自于互联网用户的交互行为。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们往往更愿意接受和传播那些简单直接、情绪化的信息,而对于复杂深入的信息则显得漠不关心。
这种用户行为的特点使得刻板印象更容易在网络中传播和滋生,从而影响着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二、反转新闻中的刻板印象的方法1. 多角度报道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刻板印象,新闻媒体可以采取多角度报道的方式进行反转。
多角度报道即是在报道事件时,不仅仅呈现事实的表面,还应该深入研究事件的背后原因、相关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思考。
通过深入挖掘,可以避免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让读者对事情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避免形成片面和误导性的观点。
2. 引入专业分析在面对复杂事件时,新闻媒体可以引入专业分析来进行报道,从而消解刻板印象。
专业分析可以让读者看到事件背后更加深刻的原因和内在逻辑,避免因为信息表面的碎片化而形成刻板印象。
通过向专业人士请教和引用专家解读,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说服力,避免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和误导性。
3. 提升读者素质除了新闻媒体自身的努力,新媒体环境下反转刻板印象还需要读者自身的参与和努力。
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二、研究方法
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中,研究 人员通过操纵实验条件,使参与者面临被归入某一负面刻板印象的风险,观察 参与者在任务表现等方面的反应。问卷调查法则通过收集大样本数据,分析刻 板印象威胁效应是否存在及其影响因素。
三、研究结果
大量的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确实存在。当个体面临被归入某一负面刻 板印象的风险时,他们的表现往往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表现方面, 还可能延伸到自我认知、心理健康等方面。例如,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个体更 可能出现自尊心下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一、研究历史ຫໍສະໝຸດ 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社会心理学家发 现,当黑人学生在数学测试中面临被归入种族刻板印象(即黑人学生在数学方 面相对较差)的风险时,他们的表现往往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这一现象在其他 群体中也得到了证实,如女性在数学测试中的表现也受到女性数学能力刻板印 象的威胁。
综上所述,刻板印象威胁效应是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虽然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未来研究可以 进一步深化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认识,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减少社会不 公和促进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谢谢观看
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回顾 与反思
目录
01 一、刻板印象研究的 历史
03
三、对刻板印象研究 的反思
02
二、刻板印象研究的 现状
04 参考内容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看法(通常带有负面色彩),并以 此作为参照框架,主观认为这类人所有成员都符合这种看法,而忽略个体差异。 这种认知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次演示将回顾国内关于刻 板印象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就其中的问题进行反思。
刻板印象对国家形象传播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
媒体艺术 ”有关的展览中,众 多干奇 百怪 的展品也都 是 围 绕着 这 两 个 要 素 展 开设 计 的 。 由此 ,不难看 出 “ 新媒体”与 “ 多媒体 ”之间的 紧密联系。新媒体专题报道是在多媒体交互设计和多
一
、
刻板 印象对 国家形象传播的消极影晌
最早提 出刻板印象 的是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 李 普曼 。在上个世纪2 年 代,李普曼在他 的著 作 《 0 舆论 学 》 中 ,借 用 传 播 史 上 “ 版 化 ( ‘ 浇 铸 的 铅 版 一 铅 像
样 牢 固 而 一 成 不 变 ’ ) ”这 一 印 刷 术 语 ,形 象 地 传 达 出刻板印象的认知心理特 征。即使随着 时代变迁 ,某 个群体的特征 已经发 生了变化 ,刻板 印象 的僵化 模式 依然 使 认 知 主体 对 客 体 的新 变 化 “ 而 不 见 。 ” 视 自李普 曼提 出刻 板 印象 这个 概念 之后 ,美 国社
媒介 传播的一个伦理 问题 、道德问题、人权 问题 或是 政 治 问题 。 ” “ 实上 ,媒 介对 社会 各群体的描述 ,就是描述 事 者 本人 的刻板 印象 的反映 。” 的确 ,在这个 媒介化 社会 , 一 个 国 家 在 公 众 面 前 的 国 家 形 象 主 要 来 源 于 大 众传 播,来源于 已被记者刻板化 了的媒介 内容 。就新 闻采 写 这 一 社 会 认 知 行 为而 言 , 由 于 新 闻 截 稿 时 间 的 限制 ,记 者 更 容 易 受 到 刻 板 化 思 维 影 响 , 甚 至 采 访 还 没有 结束 时,记者的结论 已经 出来了,他只需要进一 步 搜 集 素材 去 证 明 那 个 已形 成 的 “ 论 ” ,这 个 “ 结 结 论 ” 就 是 他 头 脑 中 的刻 板 印象 。 “ 们 不 仅 描 述 看 不 它
传播学课程教学中的刻板印象及其批判教育——以民族地区案例教学改革为例
以 某 次 课 堂 教 学 为 例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大 众 媒
介 对 当地 的 文 化 影 响 , 求 学 生 收 集 、 理 有 关 广 西 壮 要 整
族分支“ 黑衣壮” 族群的媒介形象信息 。 根据调查结果 , 学 生 几 乎 全 部 引 用 网络 和 电 视 媒 体 上 有 关 “ 衣 壮 ” 黑 的 形象 , 出现频率最 高 的五个 关键词依 次为 “ 女性” “ 、 黑 色服饰”“ 化石”“ 歌”“ 、活 、山 、干栏 式 建 筑 ” 可 见 , 众 。 大 媒 介 深 刻 影 响 着 学 生 的 学 习过 程 。
第 2 9卷
第 4期
广 西 民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O F G UANGXl NORMAL UNI VERSIY O R T F NATI ONALI ES TI
Vo . 9 NO. 1 2 4
21 0 2年 7月
J l 2 uy2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传 播 学 课 程 教 学 中 的
fc s o he ciia prttu ht o h i olg t d ns e vn riaie tn c troy e a mu h a osbe a d tann h m t o u n t r c ls ii a g fr ter le e su e t,rmo ig ma gn lz d eh i see tp s t c c s p sil n riig t e wi h
《2024年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范文
《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篇一一、引言在当代社会,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女性刻板印象是传媒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女性刻板印象指的是传媒在描绘女性形象时所采用的一种固定、片面、甚至带有偏见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女性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影响到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本文将就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进行探讨,分析其成因、表现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女性刻板印象的成因及表现(一)成因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与传媒的传播方式、社会文化背景、性别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传媒在传播信息时往往采用一种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受到社会文化背景和性别观念的影响。
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中对于女性角色的定位和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女性刻板印象。
(二)表现1. 形象刻板:传媒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固定为某种特定的模式,如温柔、贤惠、美丽等,这种模式往往忽略了女性的多样性和个性。
2. 角色刻板:传媒中女性角色往往被局限于家庭、情感等领域,缺乏对女性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关注和呈现。
3. 价值观刻板:传媒中往往强调女性的外貌、家庭角色等价值,而忽视女性的智慧、能力等内在价值。
三、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也在发生着嬗变。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温柔、贤惠等模式。
另一方面,传媒也开始关注女性的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视角。
此外,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女性在传媒中的话语权也在逐渐增强,开始能够更加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影响及对策建议(一)影响女性刻板印象的存在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产生着负面影响。
它限制了人们对女性的认知和评价,使得女性在家庭、职场等方面遭受不公平待遇和歧视。
同时,它也阻碍了女性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使得女性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2024年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范文
《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依然存在,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及解决策略,以期为消除性别歧视、促进性别平等提供参考。
二、女性刻板印象的起源与演变女性刻板印象指的是在传媒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对女性的固定看法和偏见。
这种印象往往将女性定义为柔弱、依赖、缺乏独立性和自我价值的形象。
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社会,但在当代传媒中,这种刻板印象呈现出新的变化。
早期的女性刻板印象主要表现为女性在家庭、职场等方面的被动角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传媒的发展,女性刻板印象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例如,现代社会中的“女神”形象逐渐兴起,成为许多女性被塑造的标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被描述为职业女性或成功女性的形象。
三、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表现及原因(一)表现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女性形象局限于家庭、爱情等话题;二是将女性形象过于美化或妖魔化;三是将女性的价值和能力与外貌挂钩;四是忽视女性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等。
(二)原因造成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是导致女性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媒体从业者的性别偏见和缺乏性别平等意识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此外,商业利益驱动、文化差异等因素也影响了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四、女性刻板印象的影响及危害女性刻板印象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危害。
首先,它限制了女性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使许多女性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其次,它也影响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评价标准,导致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的存在。
此外,它还可能引发性别歧视的恶性循环,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解决策略及建议为消除当代传媒中的女性刻板印象,本文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一)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应加强对媒体从业者的性别平等教育,提高其性别意识,使其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更加客观、公正。
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
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在当代社会,传媒无处不在,它既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是塑造社会形象和观念的强大平台。
然而,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传媒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往往带有刻板印象,这与现实中的女性形象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将探讨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和思考。
在过去的传媒中,女性形象通常被塑造为贤良淑德、温柔顺从的传统形象。
这些形象无疑限制了女性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将她们束缚在家庭和传统的社会角色中。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当代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发生变化。
我们要认识到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产生原因。
这其中既有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有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期待和观念。
在传统社会观念中,女性往往被认为应该主内,承担起家庭和育儿的主要责任;而男性则被认为应该主外,承担起养家糊口的主要责任。
这种二元对立的观念导致了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
然而,在当代社会,女性的角色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当代传媒也开始呈现出女性形象多样化的趋势。
比如,在电视剧《欢乐颂》中,五位女主角各具特色,她们的职业、性格和价值观念都各不相同。
这种多元化的女性形象开始颠覆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反映出当代女性的真实面貌。
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是深远的。
这种变化有助于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呈现多样化的女性形象,传媒向社会传递了女性的多重身份和角色可能性,帮助人们认识到女性的价值和作用是多元的。
这种变化也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
当女性在传媒中被呈现为拥有与男性同等的能力和价值时,将有助于推动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实践。
对于未来,我们期望看到更多的传媒作品能够呈现真实、多元的女性形象。
这不仅需要传媒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支持和推动。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虽然当代传媒已经开始呈现出女性刻板印象嬗变的趋势,但在整个社会环境中,传统的性别观念和刻板印象仍然存在。
新技术发展对传播学理论的颠覆与重塑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论坛81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新闻文化建设新技术发展对传播学理论的颠覆与重塑韩雨峰摘要:传播学作为人文社会学分支下的重要学科,拥有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但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对于传播学理论的考量。
新媒体环境下,互动、自由、多维等特点在不断冲击和颠覆着旧有的传播学理论在新背景下的适用性。
本文旨在以传播学理论中议程设置理论、把关人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例,试述传播学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变迁与重塑,为当前环境下传播学理论的应用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议程设置理论;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20世纪开始,新媒体的出现一步一步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传播环境,原的传播格局和秩序也被打破。
而作为这种格局和秩序的底层基础,传播学理论也自然被打上了时代背景的烙印,传播学理论大多起源于世界大战时期,那是基于战争的实验让学者对大众传播领域的研究得到进一步进展,形成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也促使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多为大众传播的产物。
然而“互联网+”时代,理论被赋予了新的背景意义,传统的大众传播和传播学理论已经没有办法完美的在互联网时代中得到映衬。
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中,几种重要的传播学理论由于新技术的出现也产生了变化。
一、议程设置(一)议程设置理论的源头该理论产生于1972年美国的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个假说,目的是寻找公众议题与大众媒体议题之间的关系。
不断的推论与验证,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大众媒介给政治运动进行议程设置,对于政治事态的演进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自身议题的传播来左右社会中公众所谈论的议题,大众传播的权威性和官方性会给予受众对于其所传播的言论的重要性充分信任,同时大众传播的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又可以让其所传播的议题迅速在社会中蔓延开来成为热度话题,并慢慢发展为公众间的核心议题。
(二)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的变化传播技术的演进随着技术革命而不断推进,手机、互联网、移动端等新兴媒介的诞生与广泛传播为媒介环境赋予了新的色彩,这样的环境大大缩小了了受众进入媒介的限制,同时也让他们拥有了自主的权利,他们可以进行选择议题和内容生产等多项媒介活动。
本土化焦虑与方法论迷思——国内传播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第22卷第5期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2No.5 2012年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2本土化焦虑与方法论迷思———国内传播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张桂芳(山东政法学院新闻传播系,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传播学在国内发展至今30余年,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一直是该领域的两个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困扰传播学发展的两大问题。
本土化话语承载了政治使命、民族主义、创新冲动等社会文化心理动因,成为传播学领域的强势话语,在本土化话语的笼罩之下,对西学理论的研究不被重视,拿来主义蔚然成风,其结果是既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也无法促成理论创新。
而在方法论层面却依赖和固守西方的研究方法,国内研究方法使用上的种种偏离被视为传播学困境的原因,此种迷思掩盖了传播学研究的真正问题———问题的缺失。
抛开本土化和方法论上的迷雾,从源自传播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入手,以全球化视野和多元方法探求问题的真相,才是传播学发展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传播学;本土化;方法论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3842(2012)05-0033-06自传播学被引入国内之初,关于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议题就一直伴随着这一学科的发展,但传播学在国内发展至今,也有30余年,其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反思性的文章里被频频指责过分依赖国外理论和低水平重复,换句话说,本土化的诉求并没有带来创新性的成就。
而与此相连的另一个议题———关于国内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同样是一个被屡屡诟病的重要问题。
但两者却关系到国内传播学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力图在澄清传播学的“本土化”和方法论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国内传播学研究的思路。
一、本土化:伪命题与真问题关于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这一说法“实际包括了‘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和‘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特色’两种说法”[1]。
“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提法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第一次中国传播研讨会(香港)上,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的创立人兼中心主任余也鲁(讲座)教授所做的题为《中国文化与传统中传的理论与实际的探索》的演讲。
《2024年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范文
《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篇一一、引言在当代社会,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社会认知具有深远影响。
然而,在传媒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存在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女性刻板印象的产生及原因女性刻板印象是指在社会文化背景下,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固定化、简单化和片面化的描绘,使人们形成对女性的片面认知。
其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中,女性往往被定义为温柔、贤惠、依赖性强等形象,这种观念在传媒中得以延续并强化。
2. 媒体塑造的局限性:传媒在报道新闻、制作节目时,往往受到商业利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社会心理的投射:人们往往将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等投射到媒体中,使媒体中的女性形象成为社会心理的反映。
三、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表现在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性别角色的固化:传媒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固定在家庭、情感等角色中,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2. 美丽标准的片面化:媒体过度强调女性的外貌美,使女性陷入“以貌取人”的困境。
3. 职业领域的局限:传媒中女性职业形象往往局限于某些特定领域,如娱乐、时尚等,缺乏多元化。
四、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及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代传媒中的女性刻板印象也在发生嬗变。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性形象开始突破传统束缚,展现出独立、自信、多元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一些媒体开始关注女性权益、性别平等等问题,为消除女性刻板印象做出了积极努力。
然而,这种嬗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媒体商业利益的驱使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限制了女性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五、解决策略为了消除当代传媒中的女性刻板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提升媒体素养:提高传媒从业者的媒体素养,使其能够客观、全面地报道和塑造女性形象。
传播学“刻板印象”理论研究的发展困境与创新
摘要:1922年李普曼在他的经典著作《舆论学》中,将刻板印象这一概念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从此刻板印象也成为了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现阶段传播学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内容中的刻板印象,以及刻板印象的生成机制。
但对于揭示刻板印象与媒介的复杂关系,以及受众眼中的媒介刻板印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也就成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由于刻板印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概念,对它的研究方法也应当具有更为开阔的视角。
关键词:刻板印象;传播学发展困境;理论创新;媒介内容一、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的研究现状1、“刻板印象”的定义“刻板印象”一词的英文是“stereotype”,最初专指印刷铅板。
它作为一个学术术语进入到传播学领域,始于1922年李普曼的《舆论学》一书。
在这本经典著作中,李普曼论述了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固定的成见”,也即“刻板印象”。
李普曼借“刻板印象”这个概念来指代社会生活中固定成见的现象,暗示了他对固定成见现象的理解,即“固定的成见”就像浇铸的铅版一样牢固,并且难以改变。
李普曼在书中写到:“一旦我们牢固地产生了这种成见,就很难摆脱它。
”刻板印象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模式,人们把对同类事物的认识纳入一种一成不变的认知模式之中,而人们往往在观察某个事物之前就用头脑中对这一类事物的认知模式来解释了眼前的某个事物。
社会心理学家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提出:“我们可以把刻板印象看成一种特别的角色图式,正是这种图式,构成人们对属于特定社会类别的人形成期望。
”传播学者斯帕克斯补充到,“图式促成我们建立思维,因角色图式,你对某个具体人的看法和期待,受你对与其角色类同的其他人的看法左右。
”我国传播学者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对“刻板印象”的定义是:“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从以上各种定义中,可以归纳出:刻板印象首先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认知模式,它是人们对社会中的特定群体或行为的特征、属性等固定化的认识,这种认识中通常包含着正面或负面的价值评价,它在社会互动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以及群体成员的行为反应。
跨文化传播中的新闻媒介刻板印象和文化认同研究
跨文化传播中的新闻媒介刻板印象和文化认同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闻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新闻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往往存在着刻板印象和文化认同的问题,这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的是人们对于特定社群或群体所形成的笼统的、片面的和不经思考的印象。
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媒介本身的特点,新闻报道往往容易陷入对他者的刻板印象。
比如,某国新闻媒体可能会过分强调某一国家的负面事件,从而造成了对该国家的刻板印象。
这种刻板印象不仅会损害被报道国家的形象,也会影响受众对真实情况的了解。
另一方面,文化认同在跨文化传播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同感和认同程度。
在新闻媒介的传播中,涉及到的国家、地区、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都会对受众的文化认同产生影响。
然而,由于媒介的局限性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新闻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他者文化的误解或者曲解,从而导致文化认同的混淆或者偏向。
这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是不利的。
为了解决跨文化传播中的刻板印象和文化认同问题,有几个方面需要关注和改进。
首先,新闻媒介应该提倡多元化、平衡和客观的报道。
新闻报道应尽量避免对特定国家、文化的过度偏见和刻板印象,而应关注全球问题的多维度和多角度。
此外,新闻媒介应该加强对于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以减少误解和偏见的发生。
其次,国家和地区之间应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加强政府间、媒体间的合作,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同时,通过促进旅游、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可以增加人们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这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可以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多的资讯来源,减少刻板印象和文化认同的误解。
最后,个体也要有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作为受众,我们应当保持对不同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态度。
国内外刻板印象管理论文
国内外刻板印象管理论文近年来,刻板印象管理成为企业营销、品牌建设以及国际交往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刻板印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有效处理与改变刻板印象。
一、国内外刻板印象管理现状1. 国内刻板印象管理国内企业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
一方面,许多企业认为刻板印象管理只是一个形式主义的品牌营销手段,没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重视刻板印象管理的同时,却忽视了刻板印象的根本解决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善形象。
2. 国外刻板印象管理相比之下,国外企业对于刻板印象管理的研究更为深入和成熟。
他们重视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体验,通过不断创新和改善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此外,国外企业还注重在海外市场建立更广泛和深远的口碑效应,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
二、国内外刻板印象管理的发展趋势1. 国内外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更加注重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
国内外企业在推广品牌形象时,都会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有效的传播。
这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企业的形象,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品牌的认同度,并通过品牌形象的传递来减轻消费者的不确定性。
2. 企业重视形象改善,避免刻板印象的出现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仅要注意品牌形象,更要加强形象的改善,以避免被消费者产生刻板印象。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切实改善自身形象,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同时,企业应该采用有效的策略来解决刻板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通过广告和宣传来改变公众对企业或产品的刻板印象。
3. 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优化刻板印象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刻板印象管理方面的手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一些企业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来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和反应,并从而更好地塑造企业形象。
此外,在社交媒体等多样化的平台上,企业有更多的选择来推广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三、刻板印象管理的处理与改变1. 改变企业形象企业应该积极寻找自身的问题和消费者的痛点,以诚信、实力和专业形象来改变刻板印象。
新时期传播学面临的危机与出路探索
新时期传播学面临的危机与出路探索作者:李岚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4期摘要:我国传播学的秩序和基本格局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
因此,传播学的存在和发展面临着一定危机,对此,我们需要进行分析,找出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索传播学的出路。
关键词:新时期;传播学;危机传播学是探讨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大众传播的产物,对于传播学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大众传播。
其起源于美国,我国对于传播学的引进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时至今日,传播学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做出改变,进行完善。
当前,在新时期内,面临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传播学的地位及其发展所面临的危机是前所未有的。
一、新时期传播学面临的危机(一)新时期社会传播环境的改变在新时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让大众传播的架构发生了改变,信息传播的媒介既包括了广播、报刊和电视,也包括了互联网的传播形态。
这种互联网的传播形态拥有极好的传输效率,并且拥有对庞大信息的检索功能,用户对于信息的传播可以利用互联网。
对于新时期社会传播环境的改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信息的传播包括了虚拟世界,其空间条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交流属于随时在线的状态;二是用户对于传播渠道选择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用户和媒体之间的地位发生了转变[1];三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边界变得模糊;四是新媒体让网民有了更多的话语表达空间;五是超链接和非线性等传播和连接方式让大众传播的线性传播顺序发生了改变。
(二)传统传播理论不适用于当前环境在新时期,传统传播理论并不适用于当前的环境,中心化的大众传播体系已经开始坍塌。
在当前环境下,多太阳花的传播形态让传播权利在形式上下移,精英阶层不再具有独特的传播权,且接受人和传播人的身份能够达到自由变换。
这确实是一种进步,但是针对传播信息的质量来看,这也造成了在互联网之上的传播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出于精英阶层的信息质量要远远高于出自普通网民,而适用于过去环境的传播学理论也不再适用于现在。
大众传媒与刻板印象——传播学
大众传媒与刻板印象——传播学试谈大众传媒中的90后刻板印象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时代,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门户网站等传播媒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众传播的信息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
它一方面利用大众非常熟悉的价值观念创造一种东西,另一方面又利用这种创造的东西强化大众对某种价值观念的认同,从而影响大众,甚至形成某种模式而控制大众。
例如广告作品总是邀请一些年轻有活力、富有朝气、洋溢青春笑容的少男少女以90后形象代言产品。
久之,这种形象宣传就成为大众接受或消费的一种思维定式。
为此,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本能地认为90后就应该具有青春活力、朝气洋溢的精神风貌。
那么,这种社会化的过分简单、概括式的看法就是“刻板印象”,也是大众传媒在有意无意的媒介作用下实现的某种有意识的控制。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共舆论》中首次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
由此,在这我将试以大众传媒为背景材料,分析对于90后的两种“刻板印象”。
一、90后作为青春活力的象征现在的90后虽不如00后、10后那般新生态,但如今90后的少男少女们都已茁壮成长为20几岁的怒放的花朵,女孩亭亭玉立,男孩阳光挺拔,我们洋溢着对生活的不褪热情,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对新鲜事物的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校的广播中,可以听到我们在大学中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在新闻媒体报纸报道中,可以看到我们积极从事各种公益事业,充当志愿者、小蜜蜂,到处都有我们忙忙碌碌的身影。
我们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生活,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向这个社会展现出无穷的活力,无邪的笑容,我们活得张扬,活得无忧无虑,活得多姿多彩!二、90后作为脆弱自私的代名词继80后这一说法之后,人们也开始纷纷地给我们这一批出生在九十年代的人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非主流”、“自私”、“脆弱”等等。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杨亚平1,王沛21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E-mail:yaping.yang@摘要: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
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
本文对刻板印象研究的理论进展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关键词:刻板印象,理论模型,研究方法1.引言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1]。
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
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
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
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
2.刻板印象的主要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的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表征模型以及刻板印象的功效模型,下面从各模型理论进展的做一概述。
2.1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其研究进展的趋势是由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到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1922年李普曼在他的经典著作《舆论学》中,将刻板印象这一概念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从此刻板印象也成为了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现阶段传播学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内容中的刻板印象,以及刻板印象的生成机制。
但对于揭示刻板印象与媒介的复杂关系,以及受众眼中的媒介刻板印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也就成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由于刻板印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概念,对它的研究方法也应当具有更为开阔的视角。
关键词:刻板印象;传播学发展困境;理论创新;媒介内容一、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的研究现状1、“刻板印象”的定义“刻板印象”一词的英文是“stereotype”,最初专指印刷铅板。
它作为一个学术术语进入到传播学领域,始于1922年李普曼的《舆论学》一书。
在这本经典著作中,李普曼论述了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固定的成见”,也即“刻板印象”。
李普曼借“刻板印象”这个概念来指代社会生活中固定成见的现象,暗示了他对固定成见现象的理解,即“固定的成见”就像浇铸的铅版一样牢固,并且难以改变。
李普曼在书中写到:“一旦我们牢固地产生了这种成见,就很难摆脱它。
”刻板印象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模式,人们把对同类事物的认识纳入一种一成不变的认知模式之中,而人们往往在观察某个事物之前就用头脑中对这一类事物的认知模式来解释了眼前的某个事物。
社会心理学家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提出:“我们可以把刻板印象看成一种特别的角色图式,正是这种图式,构成人们对属于特定社会类别的人形成期望。
”传播学者斯帕克斯补充到,“图式促成我们建立思维,因角色图式,你对某个具体人的看法和期待,受你对与其角色类同的其他人的看法左右。
”我国传播学者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对“刻板印象”的定义是:“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从以上各种定义中,可以归纳出:刻板印象首先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认知模式,它是人们对社会中的特定群体或行为的特征、属性等固定化的认识,这种认识中通常包含着正面或负面的价值评价,它在社会互动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以及群体成员的行为反应。
2、“刻板印象”的研究现状(1)对于媒介内容中刻板印象呈现的研究①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在对媒介内容刻板印象研究中,成果最为丰硕是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诸多研究者首先从男女在媒介内容中出现的数量入手,威廉斯概述了若干独立研究的成果指出:“电视上,男角色比女角色多两倍,真有女性出现,也多半在戏剧和轻松娱乐节目中,这种状况已持续多年。
”传播学者斯帕克斯认为,“电视上出现的男人比女人多,这一结果挺恼人,它或许会暗示受众,男人在电视上频繁出现便应该被认为更重要或更有意义。
对于这一点,研究者需要尤其谨慎,刻板印象的存在不足以成为其效果之证据。
”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呈现,既有正面形象也有负面形象。
正面形象的报道通常带有宣传意味,这类报道中呈现的多是身上具备一些传统美德的女性,经常被塑造为贤妻良母等形象。
如:《“最坚强母亲”陈秀英:一生守护三个重度智障儿》(新华网2014年5月11日);《手心里的爱――90岁坚强母亲照顾盲女65年》(新华网2014年5月10日);《烈士遗孀继承遗志军嫂转身成军人》(中国新闻网2013年12月24日)。
反面形象的报道则给女性贴上的剩女、拜金女等带有贬斥态度的社会标签。
如百合网的广告《因为爱不等待》,外婆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了,还在一直追问孙女结婚了没,在“剩女”头上扣上了不孝的帽子。
又如《留美博士后一切以事业为重也怕成剩女》(网易2014年04月14日)的报道中,没有将报道落点放在女博士后的学业成就上,最后给她的定位只是难以嫁出去的剩女。
对于拜金女的报道也常见诸于报端:如《男子伪装高富帅网钓拜金女女子赴约被劫财劫色》(荆楚网2014年01月15日)。
报道的结构将女子被劫财劫色的部分原因归结到女子自身是一个拜金女,使女子被劫财劫色成为了自己的咎由自取。
而在主角非女性的报道中,媒介习惯于将对女性的关注放在其容貌、年龄、体形上。
向受众暗示,作为女性其价值就在于美丽年轻。
而男性则是勇往直前、独立果断的事业开拓者,是家庭中的顶梁柱。
甚至在一些色情、暴力事件的报道中,女性外貌也总被过渡渲染。
如:《河北团伙夜间拽独行女上车劫财劫色:专挑气质好的》(京华时报2014年06月19日)。
对媒体刻板印象的探讨始于性别领域,之后研究视野迅速扩展到了媒介中呈现的其他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
如对种族、地域、农民工、同性恋、典型人物的刻板印象研究,以及跨文化传播中的刻板印象研究等。
②网络传播中刻板印象的重构随着网络成为人们接触和制造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话语中的刻板印象也进入了传播研究领域。
在网络媒体刻板印象传播中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即一些价值评价转换或偏移的刻板印象。
如受部分媒体报道的暗示,宝马车从身份地位的象征,变为了恃强凌弱,为富不仁的标志。
同为高档车的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却并没有负载这样的负面形象信息。
在一些报道的标题中常用“宝马”作为噱头,吸引读者的眼球,如:《宝马撞死环卫工夫妇女工被撞身首异处》(新华网2007年7月23日);《宝马车强行加塞未遂撞伤急救车司机》(网易2008年1月6日);《桂林一女子在宝马车中被捅死凶手正被缉捕》(中国新闻网2014年03月04日)。
这些报道迎合了社会仇富的心理,报道本身又解构了宝马原有的高端车的品牌形象,将“宝马”与为富不仁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重构了宝马的刻板印象。
以上对媒介报道中各种群体的研究,全都属于媒介内容刻板印象研究。
这类研究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研究,是对已存在的既定的媒介内容的研究,并没有去探讨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及所带来的后果。
(2)刻板印象的生成机制研究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对“刻板印象”的产生的原因给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
首先是在心理层面上:“一种不熟悉的情景就像婴儿世界,是一种极大的非常嘈杂的混乱。
”为了消除混乱,达到理解,人们迫切的需要“确定性”和“一致性”。
其次,在社会历史文化层面“我们的文化已经对我们形成了固定的成见。
”上:确定性与一致性的形成取决于采用它的人,这让我们的认识走在了理性之前。
第三,在社会层面,“固定的成见的体系可能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我们社会地位的防护。
”刻板印象的生成机制是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少数研究者试图为刻板印象的生成建立图式。
但目前还没有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刻板印象动态生成机制图式。
在已有的图式中,包含有一些共同的因素,除了个人心理变量外,可以将这些因素分类为真实环境因素和信息环境因素。
真实环境因素包括个体直接的环境因素:个体所属的家庭、社会群体、利益集团;以及与个体有间接关系的社会环境:包非个体所属的利益集团、社会群体等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量。
信息环境因素包括:信息内容和信息的创造者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受众的媒介接触时间。
二、刻板印象研究的困境与思考1、缺乏对大众媒介与刻板印象关系的研究在研究方向上,大部分刻板印象的传播学研究都局限在了媒介内容制造的刻板印象上。
而关于大众媒介与刻板印象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停留在两者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上。
大众媒介能否成功的制造刻板印象?媒介刻板印象与刻板印象本身是否一致?大众媒介在多大程度上制造了刻板印象?大众传媒如何制造出一种刻板印象?大众媒介在报道中又是如何被刻板印象所影响的?至今关于这些问题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的论证。
“刻板印象”的概念界定了刻板印象是客观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现象。
其形成与强化固然有赖于媒介的推动。
但就媒介与刻板印象二者的关系而言,媒介传播只是刻板印象的载体而不是刻板印象本身。
并且媒介传播也并不是唯一的载体,因此,仅从媒介内容归纳刻板印象的内容多少有误用“刻板印象”这一概念之嫌。
媒介传播并不是刻板印象生成的唯一影响因素。
刻板印象的生成还受其他社会、群体、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媒介内容中塑造出的刻板印象。
综上,现阶段关键的问题在于研究者还缺乏对社会中刻板印象本身的全面把握。
而充分掌握影响刻板印象内容的信息来源作为参照系统,是其实现的前提。
因此,研究者在确定刻板印象的内容时需要更多层面扎实的资料来源,研究视野也应当更加开阔。
2、缺少从受众视角出发的主体间性研究受众对媒介的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众的媒介选择,媒介接触时间以及对媒介内容的解读。
探究受众对待媒介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是思考人如何看待媒介,同时也是了解人如何看待文化的一种维度。
媒介的刻板印象研究,以受众为本位,反映了其对于媒介类型、媒介组织的角色预期。
以受众潜在的认知作为切入角度展开调研,不仅有利于提高媒介的传播效果,还为大众媒介更好地了解其传播对象,积累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
从受众视角出发,关于受众对媒介的刻板印象研究在目前还未成体系,并且对于媒介刻板印象的研究往往与媒介品牌混为一谈。
但媒介品牌依旧是以媒介为中心,从媒介视角出发的,忽视了受众的心理机制,也无法描述出媒介刻板印象生成的复杂机制。
在我国,媒体兼具事业性质与商业性质的双重属性。
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如何巩固正面的刻板印象,将其有利的一面发挥到最大,实现有效传播,实现媒体与受众间的良性互动,是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3、缺乏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与研究内容相应的,由于研究多着眼于媒介内容,在研究方法上,以采用针对媒介内容的内容分析法及文本分析法为主,鲜见实证研究。
而在实证研究中又以问卷调查法为唯一的方法。
如果将视野放宽到社会科学领域,就会发现有关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多取自于社会心理学,特别是应用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早期的测量方法多从刻板印象的四大组成要素入手,到上世纪后期心理学试验中内隐测量方法也开始逐渐被学界认可并采用。
传播学者们可借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成果,根据刻板印象实际属性的差别,将传统的研究方法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得出更具说服力的实证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考文献[1] 李普曼著,林珊译.《舆论学》[M].北京市:华夏出版社,1989,07.[2] 格兰?G?斯帕克斯著,何朝阳,王希华译.《媒介效果研究概述》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3] 周洁莹.北京地区受众对媒介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5.[4] 付洁.刻板印象的生成与变化机制研究――以中国革命历史影片的英雄刻板印象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09,6.[5] 李春雷,刘颖洁.刻板印象与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媒介女性形象――基于京、沪、赣等地问卷调查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8,45(4):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