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报酬计算方法
关于劳动报酬计算标准的解释
关于劳动报酬计算标准的解释劳动报酬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或雇主所确定的劳动者工作付酬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它是一种在劳动力市场中实现劳动力与资本的交换关系的机制,旨在保障合理的劳动报酬水平,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激励他们的工作动力。
劳动报酬计算标准主要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和企业对员工的分红等因素。
这些计算标准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内容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而有所差异,旨在确保不同劳动者根据其工作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
首先,基本工资是劳动者的劳动投入的最基本报酬标准,它通常根据劳动力市场中的最低工资法规定或单位内部协商来确定。
基本工资对于劳动者来说是收入的稳定来源,是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部分。
其次,绩效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生产绩效来确定的一种额外报酬,它通过对劳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根据工作质量、效率以及完成的任务来确定。
绩效工资的引入可以有效激励劳动者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除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津贴也是劳动报酬计算的一部分。
津贴是根据劳动者所在地区、岗位、职位等因素而定的一种额外报酬,目的是补偿劳动者的特殊需求或提供特定服务。
例如,住房津贴可以用于补贴劳动者的租房费用;交通津贴可以用于补偿劳动者的通勤费用。
此外,奖金也是常见的劳动报酬计算标准之一。
奖金通常是由企业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成果和对企业利益的贡献来决定的一种额外报酬,用于激励和表彰优秀的劳动者,并增强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归属感。
福利是企业提供给劳动者的一种额外报酬,旨在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福利可以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节假日福利等,这些福利有助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提供安全保障。
最后,企业对员工的分红也是劳动报酬计算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分红是企业根据劳动者的资本贡献而给予的额外报酬,它通过将企业的盈余分配给员工,从而使员工能够分享企业的经济成果和增长。
总之,劳动报酬计算标准是企业确定劳动者报酬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职工工资的计算方法
职工工资的计算方法职工工资是指雇佣机构或雇主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它是评价劳动者辛勤劳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对于职工工资的计算,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职工工资的基础部分,它是根据劳动者工作岗位的级别、技能、经验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确定的。
通常,基本工资是固定不变的,不随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2.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评定来确定的,它是鼓励和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提高绩效的一种手段。
绩效工资可以根据不同的绩效等级或评定标准来确定,一般会根据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评定。
3.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工作所得到的报酬。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一天的工作时间超过规定的工作时间时,雇佣机构或雇主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支付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以及加班时间和工资比例来确定。
4.奖金奖金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成绩、贡献或特殊情况而支付的一种额外报酬。
奖金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业绩、出色的表现、完成特定任务等进行评定。
奖金通常会根据一定的比例来确定,也可以根据奖励标准和奖励政策来计算。
5.福利和津贴福利和津贴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生活和工作需求而支付的额外补偿。
例如,供应住房的住房津贴、提供交通补贴的交通津贴、提供伙食的餐费津贴等。
福利和津贴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福利项目和津贴政策来确定。
6.扣款和扣税劳动者的工资中可能会有一些扣款项目和税费,例如社会保险费、个人所得税、公积金等。
这些扣款和扣税项目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来确定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根据一定比例或固定额度进行计算。
总结起来,职工工资计算方法涉及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福利和津贴、扣款和扣税等因素。
具体的计算方法会根据雇佣机构或雇主的规定、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来确定。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劳动者的工资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
服务业报表增加值方法
服务业各类报表增加值计算工式增加值由四部份组成,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每项内容的指标组成根据报表不同,具体来说:一、FD102 表名(浙F103-1)服务业企业单位财务状况:1、劳动报酬=劳动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应付工资+应付福利,2、生产税净额=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税金,其中:7411行业,生产税净额=03、固定资产折旧=本期折旧,其中:74大类,折旧=固定资产原价*0.044、营业盈余=(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其中7411行业,营业盈余=0二、 FD103 表名:(浙F103-2)服务业非企业单位财务状况1、劳动报酬=工资福利支出+取暖费(降温费)+福利费+劳务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助学金-抚恤和生活补助-救济费+工会经费*0.6+差旅费*0.065+出国费*0.092、生产税净额=经营税金3、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价*0.044、营业盈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三、E203_1 表名: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财务状况,限额以上批发业:1、劳动者报酬=本年应付工资(76)+本年应付福利(78)+劳动失业保险(73)+养老医疗保险(74)+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75)+工会经费(58)*0.6+差旅费(57)*0.065+三项费用合计(53+54+62)*其中报酬比例0.0072、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23)3、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49)+税金(55)+本年应交增值税(80)+三项费用合计(53+54+62)*0.003-补贴收入(66)+关税(不填)4、营业盈余(不执行2006会计制度)=营业利润64)+工会经费(58)*0.4+三项费用中合计(53+54+62)*0.00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7)+补贴收入(66)营业盈余(执行2006会计制度)=营业利润(64)+工会经费(58)*0.4+三项费用中合计(53+54+62)*0.009-投资收益(6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7)+补贴收入(66)四、E203_1 表名: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财务状况。
劳动生产总值(增加值)最新计算方法及分解
劳动⽣产总值(增加值)最新计算⽅法及分解劳动⽣产总值(增加值)最新计算⽅法(摘取统计部门相关解释)概念:劳动⽣产总值,即⼯业增加值,是指⼯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业⽣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业增加值通常采⽤两种⽅法。
⼀是“⽣产法”,即从⼯业⽣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度⼊⼿,剔除⽣产环节中间投⼊的价值,从⽽得到新增价值的⽅法。
计算公式:劳动⽣产总值(增加值)=现价⼯业总产值-⼯业中间投⼊+本期应交增值税。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规模纳税企业,本项⽬应根据“应交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贷⽅发出额填列。
当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出现负数时,在计算⼯业增加值时,应作为“0”处理。
概念:⼯业中间投⼊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于⼯业⽣产活动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付的服务费⽤。
计算⼯业中间投⼊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制品的价值。
(2)必须是本期投⼊⽣产,并⼀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3)中间投⼊的计算⼝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径相⼀致。
即计⼊⼯业中间投⼊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了⼯业总产值中。
⼯业中间投⼊按企业⽀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和中间劳务投⼊。
中间物质投⼊是指⽣产活动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付给物质⽣产部门(⼯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
中间劳务投⼊是指⽀付给⾮物质⽣产部门(如⾦融、保险、⽂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政管理等)的服务费⽤。
计算公式:⼯业中间投⼊=直接材料+制造费⽤中的中间投⼊+管理费⽤中的中间投⼊+销售费⽤中的中间投⼊+利息净⽀出。
劳动法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解释
劳动法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解释导言: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利益的法律法规,其中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围绕劳动法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法律法规。
一、什么是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劳动者按照工作时长获得的工资,也称为小时工资。
在劳动法中,计时工资的计算涵盖了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的计算。
二、正常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在没有法定周工作时间的地方,正常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计算正常工作时间的方法如下:1. 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工资;2. 每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但不超过法定工作时间:如果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但不超过法定工作时间,超出部分按照加班工资的标准给予劳动者报酬;3. 周末和法定假日的工作时间计算: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周末和法定假日的工作时间按照加班工资的标准给予劳动者报酬。
三、加班时间的计算方法加班时间是指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时间,劳动法对加班时间的计算有如下规定:1. 每天加班时间不超过3小时:劳动者每天的加班时间不超过3小时时,加班工资按照正常工资的1.5倍计算;2. 每天加班时间超过3小时:如果劳动者每天的加班时间超过3小时,超出部分的加班工资按照正常工资的2倍给予劳动者报酬;3. 节假日加班时间的计算:劳动法规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按照正常工资的3倍给予劳动者报酬。
四、计时工资的结算方法计时工资的结算是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进行计算的。
结算方法如下:1. 正常工作时间的计算:根据劳动者每日的工作时间和每周的工作时间合计,计算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2. 加班工资的计算:根据劳动者每日的加班时间和节假日加班时间,计算加班工资;3. 工资的发放:根据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和加班时间,将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合并计算,发放给劳动者。
三种GDP核算方法
GDP核算方法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又叫部门法。
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
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
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收入法: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
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第一项为劳动者报酬。
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
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第二项为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
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划费。
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
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支出法: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国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指标,对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国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情况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简称GDP。
基本概念国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生产总值的简称。
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
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主要特点第一,国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所有居民的总收入。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
在计算国民收入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数据,下面将介绍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一、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国民收入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劳动者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所得。
2. 资本所有者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等资本所得。
3. 政府税收:政府从居民和企业收取的各种税收。
4. 净外部收入:国家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收支情况。
以上四个部分加在一起就是国民总收入,也就是国民收入的总量。
在计算国民收入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部分的数据。
二、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1. 支出法:支出法是计算国民收入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统计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支出来计算国民收入。
支出法的计算公式为:国民收入 = 消费支出 + 投资支出 + 政府支出 + 净出口。
其中,消费支出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支出包括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政府支出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支出,净出口是国家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净收支情况。
2. 收入法:收入法是计算国民收入的另一种方法,它通过统计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来计算国民收入。
收入法的计算公式为:国民收入 = 劳动者报酬 + 资本所有者收入 + 政府税收 + 净外部收入。
其中,劳动者报酬包括工资、奖金等,资本所有者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等,政府税收是政府从居民和企业收取的各种税收,净外部收入是国家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净收支情况。
3. 产出法:产出法是计算国民收入的第三种方法,它通过统计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总生产价值来计算国民收入。
产出法的计算公式为:国民收入 = 国内生产总值 - 折旧 + 净外部收入。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总生产价值,折旧是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净外部收入是国家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净收支情况。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一)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
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从而得到各部门的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为:总产出一中间投入=增加值GDP=各行业增加值之和1、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反映一定范围内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规模,也叫总产值。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各主要部门总产出的计算方法如下:农林牧渔业总产出就是农业总产值,按产品法计算,即以核算期农产品产量乘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其中农产品产量包括生产者自产自用的农产品产量。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
它包括核算期内生产的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在实行增值税后,工业总产出等于工业总产值加销项税额。
建筑业总产出就是建筑业总产值,指建筑企业或自营施工企业单位在核算期内自行完成的工程价值。
具体包括建筑工程产值、机器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价值。
建筑业总产出一般按完成工程实物量或进度乘预算单价计算。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出等于其营业收入,是核算期内各种运输邮电业务的总收入。
具体包括公路、水路、航空、铁路、管道等运输总收入,电话、电报和传送邮件等邮电业务营业收入。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也就是商品的销售收入净额减去商品销售成本,即通常所说的毛利。
为了避免流通过程中的重复计算,保持商品购进价格的一致性,需要扣除对外支付的运输费和装卸搬运费。
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出等于其营业收入。
银行业总产出等于金融媒介服务活动的虚拟服务收入加实际服务费收入。
保险业总产出等于保费收入与理赔支出之差加其他营业收入。
2010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之-(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第6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与第二十五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的第一节合并讲解(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掌握)1、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GDP的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1)价值形态下,GDP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①常住单位一般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从事经济活动在一年以上的单位,包括我国经济领土上的所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居民户,不包括我国在境外投资的单位。
②中间投入:是各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是一次性的使用和消耗,不含固定资产折旧。
③增加值:是在生产过程中追加的价值,又叫做“附加值”。
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2)收入形态下,GDP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3)产品形态下,GDP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例题1-课后题第4题】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
A.价值形态B.收入形态C.产品形态D.支出形态E.实物形态答案:ABC(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
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内购买最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GDP。
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
(一)支出法1、含义:所谓支出法,即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居民、企业、政府、进出口部门),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GDP的方法。
GDP与收入到底什么关系?
GDP(国内或地区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几种,为了便于解释GDP与收入的关系,我们来看下面这种计算方法: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从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劳动者报酬只是GDP的一部分,另外还有税费、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
所以,一般情况下,收入是低于GDP的。
一般来说,GDP高的地区,收入也高;GDP低的地方,收入也低。
但不能绝对。
例如,海南洋浦实验区,2018年人均GDP达到29.6万,但人均工资只有0.6万多(原因请看上面的公式);再如,浙江温州和广东潮汕的人均GDP并不高,但不等于这里贫穷,实际这里的人是相当富裕的,因为这里有很多人到外地去经商了,他们创造的财富是不计入当地(温州和潮汕)GDP的。
劳动合同工资怎么算
劳动合同工资怎么算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的劳动所应得的报酬。
基本工资的计算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 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基本工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劳动者基本工资。
2. 按照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基本工资,那么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基本工资。
3. 按照实际工作时间:有的地区规定,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基本工资,那么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基本工资,计算方式为:实际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工资。
二、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提供的工作所应得的报酬。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加班工资:1. 平时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工作,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2. 休息日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 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劳动者的工作绩效支付的报酬。
绩效工资的计算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 按照绩效考核结果:用人单位会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支付绩效工资。
2. 按照销售额或利润提成:对于销售人员或高级管理人员,用人单位会根据销售额或利润的一定比例支付绩效工资。
3. 其他的绩效奖励:用人单位还可能会制定其他的绩效奖励制度,根据劳动者的工作绩效支付绩效工资。
四、奖金奖金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特殊劳动成果或特殊贡献支付的报酬。
奖金的计算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 按照劳动者的特殊劳动成果计算:如完成重大项目、发明创造等,用人单位会根据劳动者的特殊劳动成果支付奖金。
各行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整理后
各行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整理后各行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一、农林牧副渔计算方法(一)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农业现价增加值以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以生产法计算结果为准。
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1)总产出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计算,计算公式为:总产出=总产值农业总产出是指核算期内农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有产品产量的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求其产出。
农业很难像工业生产一样准确地计量每个工序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因此必须以最终劳动成果计算。
(2)中间投入中间投入=中间消耗中间投入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包括物质产品消耗和非物质性服务消耗。
2.收入法因农户从事的农林牧渔业活动的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很难分清,国有和集体农场的财务资料也难以收集到,因此把营业盈余与劳动者报酬合并,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1)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增加值(生产法计算)-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2)生产税净额农林牧渔业全行业只征收烟叶税,因此:农林牧渔业生产税净额=农业生产税净额=烟叶税资料取自财政厅财政收支决算表。
(3)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仅指农户部分,利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户均年末值进行推算。
计算方法如下: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乡村户数)×折旧率(6.7%)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取自农村处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T102表),乡村户数取自农村处农村生产条件(A301表),折旧率是按折旧年限为15年给定的。
分5大类行业的固定资产折旧,以按生产法计算的分大类行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进行分劈计算,公式为:农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法农业增加值的比例林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法林业增加值的比例牧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法牧业增加值的比例渔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法渔业增加值的比例农林牧渔服务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法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的比例二、工业计算方法(一)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现价增加值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以收入法的计算结果为准。
增加值四项构成计算公式
增加值四项构成计算公式
1.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其所在生产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得
到的所有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的劳动收入。
2.生产税净额:是生产税与生产补贴的差额。
3.固定资产折旧:是指核算期内生产单位为补偿生产活动中
所耗用的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它代表了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磨损的价值。
4.营业盈余:是生产单位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劳动报酬、
生产净税额和固定资产消耗以后的余额,相当于生产单位在生产环节上所获得的营业利润,但要扣除利润中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
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劳动报酬怎么计算-
The way to grow is to know how to shut up and work hard, to be low-key and humble, to learn to be strong, and to be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in every cherished day.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劳动报酬怎么计算?导读:1、不到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应纳税所得=收入-800元;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应纳税所得=收入乘以(1-20%)。
一、劳动报酬怎么计算?1、不到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应纳税所得=收入-800元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应纳税所得=收入乘以(1-20%)3、应纳税款可以用速算公式计算: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收入不超过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二、劳动者报酬的获取方式是什么?1、劳动者报酬是指在核算期内,劳动者通过劳动直接从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劳动收入,即以现金和实物形式表现的报酬。
需要指出的是,劳动者报酬中包含着混合收人,即农民和个体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和营业盈余。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应该得到的全部报酬。
包括货币形式的工薪收入、非货币形式的实物报酬以及生产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社会福利缴款三部分。
3、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而从生产单位得到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它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货币,二是工资,三是收入。
劳动者报酬公式
劳动者报酬公式
劳动者报酬公式是用来计算劳动者工资的数学表达式。
它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来确定工资的金额。
劳动者报酬公式通常由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合同或劳动法规定。
一种常见的劳动者报酬公式是按小时支付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工资
等于工作小时数乘以每小时的工资率。
例如,如果一个劳动者每小时的工资率为
10美元,工作了8小时,那么他的工资为10美元/小时 x 8小时 = 80美元。
另一种常见的报酬公式是根据工作量支付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完成的任务数量确定。
例如,如果一个销售人员每销售一个产品可以得到10
美元的提成,他一天销售了20个产品,那么他的工资为20个产品 x 10美元/产品
= 200美元。
此外,一些行业还使用工作质量作为计算工资的依据。
例如,在某些制造业中,工人可以根据他们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来获得奖励或加薪。
这种情况下,报酬公式可能会结合工作时间、工作量和质量的因素来计算工资金额。
总之,劳动者报酬公式是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来计算工资的数学
表达式。
它是用来确保劳动者能够公平获得他们的劳动价值,并为他们提供正确的经济回报。
劳动者报酬怎么计算
劳动者报酬怎么计算⼯资报酬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回报。
单位在聘⽤劳动者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清楚劳动者的⼯资待遇以及发放⽅式。
具体来讲,劳动者报酬该如何计算呢?在下⽂中为您做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者报酬怎么计算企业应当按照下要求⽀付劳动者的⼯资报酬:(⼀)企业⽀付给劳动者的⼯资不得低于当地⼈民政府规定的最低⼯资标准。
(⼆)企业⽀付给劳动者的⼯资应当以法定货币⽀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付。
(三)企业应将⼯资⽀付给劳动者本⼈。
劳动者本⼈因故不能领取⼯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代领。
企业也可以委托银⾏代发⼯资。
企业⽀付劳动者⼯资时,必须书⾯记录所⽀付⼯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及签字,并保存2年以上备查。
企业在⽀付⼯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份其个⼈⼯资的清单。
(四)企业⽀付劳动者⼯资必须按照与劳动者约定的⽇期⽀付,⾄少应每⽉⽀付⼀次。
如遇节假⽇或休息⽇,则应提前在最近的⼯作⽇⽀付,实⾏周、⽇、⼩时⼯资制的,可按周、⽇、⼩时⽀付⼯资。
(五)对于完成⼀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作的劳动者,企业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任务后即⽀付⼯资。
(六)双⽅依法解除或终⽌时,企业应在解除或终⽌劳动合同时⼀次付清劳动者⼯资。
(七)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的规定⽀付劳动者⼯资。
(⼋)劳动者在法定⼯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企业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付⼯资。
社会活动包括:依法⾏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会、青年团、妇⼥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出任⼈民法庭证明⼈;出席劳动模范、先进⼯作者⼤会;《⼯会法》规定的不脱产⼯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会活动占⽤的⽣产或⼯作时间;其他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
(九)⾮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停⼯停产在⼀个⼯资⽀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付给劳动者⼯资。
超过了⼀个⼯资⽀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付给劳动者的⼯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资标准。
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计算公式
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计算公式为:劳动收入份额=劳动者报酬/(GDP-生产税净额)。
其中,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生产活动的总量,涵盖了该国或地区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生产税净额则是指生产环节缴纳的税金总额减去政府对生产环节的补贴后的净额。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劳动收入份额,即劳动者从国内生产总值中获得的报酬所占的比重。
这个比重反映了劳动者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对地位和收益分配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计算公式只是一个参考性的工具,其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统计口径、数据来源、时间范围等。
因此,在分析和使用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数据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以更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标
代码
中间投入
三、制造成本
801
直接材料消耗
802
直接人工
803
其他直接费用
804
其中:支付给个人部分
805
上交给政府部分
897
制造费用
806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
807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
808
折旧费
809
修理费
810
经营租赁费
811
保险费
812
取暖费
813
运输费
√
工会经费
316
0.6√
无形资产摊销
862
√
邮政通信费
863
√
印刷费
864
√
会议费
865
√
水电费
866
√
其中:上缴的各项税费
867
-√
√
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
868
√
仓库经费
869
√
劳动保护费
870
√
其中:保健补贴、洗理费
871
-√
√
上交管理费
872
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
873
√
劳务费
874
√
社保费
875
√
社保费
851
√
其他销售费用
852
√
其中:支付给个人部分
853
-√
√
上交给政府部分
899
-√
√
五、管理费用
313
公司经费
854
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855
√
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
856
√
折旧费
857
√
差旅费
315 0.936√
0.064√
办公费
858
√
修理费
859
√
机物料消耗
860
√
低值易耗品摊销
861
310
其他业务利润
311
资产减值损失
32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321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322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记)
335
其他收益
330
营业利润
323
营业外收入
325营业外支出Fra bibliotek326
利润总额
327
应交所得税
328
八、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 401
√ √
√ -√ -√
√ √ √ √ √ √ √ √ √ √
折旧
工业增加值计算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
√ √
√ √ √
√
√ 0.064√
√
√ √
√
√ √
差旅费
843 0.936√
0.064√
办公费
844
√
邮政通信费
845
√
招待费
846
√
折旧费
847
√
修理费
848
√
机物料消耗
849
√
低值易耗品摊销
850
√
排污费
888
√
绿化费
889
坏账准备
890
存货跌价准备
891
其他管理费用
892
其中:支付给个人部分
893
上交给政府部分
900
六、财务费用
317
利息收入
318
利息支出
319
七、损益及分配
—
营业收入
301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302
营业成本
307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308
税金及附加
309
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四、销售费用
312
运输费
831
装卸费
832
包装费
833
保险费
834
仓库保管费
835
委托代销手续费
836
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
837
业务费
838
经营租赁费
839
销售服务费用
840
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841
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
842
√
√ -√ -√
√ √ √ √ √ √ -√ √ √ √ √ -√ √ 0.936√ √
应交增值税
402
进项税额
403
销项税额
404
九、其他资料
—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601
√ √ √ √ -√ -√ √ 0.06√ -0.06√
√ √ √
√
营业盈余
0.4√ √
-0.06√ 0.06√
-√ -√
-√
√
814
劳动保护费
815
其中:保健补贴、洗理费 816
工具摊销
817
设计制图费
818
研发、试验检验费
819
水电费
820
其中:上缴的各项税费
821
机物料消耗
822
差旅费
823
办公费
824
劳务费
825
邮政通信费
826
外部加工费
827
社保费
828
其他制造费用
829
其中:支付给个人部分
830
上交给政府部分
898
√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
876
√
董事会费
877 0.468√
0.532√
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
878
√
咨询费
879
√
诉讼费
880
√
业务招待费
881
√
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
882
√
技术转让费
883
√
职工教育经费
884
√
技术(研究)开发费
885
√
其中: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886
-√
√
汽车费支出
887